期刊文献+
共找到6,8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酚梯度驯化过程中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微生物群落演替特征
1
作者 李远 于春梅 苍大强 《工程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2-582,共11页
厌氧消化是工业废水和城市废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技术之一.由于废水中的苯酚会影响厌氧消化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在使用厌氧消化工艺前需要使用苯酚对活性污泥进行驯化,从而降低其抑制作用.本文考察了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在进行苯酚梯度驯化时... 厌氧消化是工业废水和城市废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技术之一.由于废水中的苯酚会影响厌氧消化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在使用厌氧消化工艺前需要使用苯酚对活性污泥进行驯化,从而降低其抑制作用.本文考察了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在进行苯酚梯度驯化时各隔室出水的化学需氧量(COD)、pH、苯酚及沼气中氢气分压的变化情况.运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了细菌和古菌群落的演替过程,并使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对苯酚厌氧降解产物分别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使用葡萄糖作为唯一进水碳源时第1隔室出水的pH在5.0~6.8之间波动.当进水中加入苯酚后该隔室出水pH有所上升.约90%的COD和苯酚在前两个隔室内降解,但后续隔室的COD始终保持在100 mg·L^(-1)左右,因此推测最终出水中含有未降解物质.使用葡萄糖和苯酚作为进水碳源时细菌和古菌群落的α生物多样性指数高于使用单一进水碳源.苯酚的加入导致细菌群落的优势菌科Streptococcaceae和Enterobacteriaceae被Syntrophaceae取代;古菌群落的优势菌科Methanobacteriaceae则被Woesearchaeales取代.冗余分析显示,细菌Syntrophaceae科和古菌Woesearchaeales科分别与苯酚和乙酸的相关性较高.产物定性分析确认了最终出水中的难降解物质为丙酸.热力学计算表明反应器内过高的氢气分压是导致丙酸难以降解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废水 折流板反应器 生物群落演替 梯度驯化 降解
下载PDF
UASB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2
作者 宋东杰 赵龙 +3 位作者 杨柯 关泽康 郑亚卿 马娟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27,共6页
基于厌氧氨氧化工艺中AnAOB生长缓慢、难富集导致启动缓慢的主要问题,本研究以活性污泥和厌氧颗粒污泥(1:2)为接种污泥,投加聚氨酯泡沫作为填料启动UASB反应器,考察了启动过程中反应器的脱氮性能、污泥外观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情况... 基于厌氧氨氧化工艺中AnAOB生长缓慢、难富集导致启动缓慢的主要问题,本研究以活性污泥和厌氧颗粒污泥(1:2)为接种污泥,投加聚氨酯泡沫作为填料启动UASB反应器,考察了启动过程中反应器的脱氮性能、污泥外观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35 d后反应器对NH_(4)^(+)-N和NO_(2)^(-)-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0%和85%以上,总氮去除率达到80%,NO_(2)^(-)-N_(t)/NH_(4)^(+)-N_(t)和NO_(3)^(-)-Np/NH_(4)^(+)-N_(r)趋势均逐渐稳定且接近理论值1.32和0.26,系统的脱氮性能良好。此外,经过160 d的培养,接种的混合污泥也从最初的黑色最终转变为砖红色。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浮霉菌门的丰度从最初的0.08%增长到6.06%,Candidatus Kuenenia属丰度由0.09%增长至1.73%,Candidatus Brocadia属丰度由0.02%增长至1.25%,进一步证明UASB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成功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ASB反应器 生物脱氮 快速启动 生物群落
原文传递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发展及其耦合厌氧氨氧化脱氮的研究综述
3
作者 卢峥 赵俊廷 +4 位作者 吴朕君 苏子昂 仝允芊 陈莉杰 王艺涵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4-740,共7页
由于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在水中有机物资源化利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逐步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从反应器与膜组件的配置、有机物的去除以及产甲烷率等方面讨论了影响AnMBR运行效果的主要因素。结合污水深度脱氮的需求,探讨... 由于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在水中有机物资源化利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逐步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从反应器与膜组件的配置、有机物的去除以及产甲烷率等方面讨论了影响AnMBR运行效果的主要因素。结合污水深度脱氮的需求,探讨了厌氧氨氧化(ANAMMOX)自养脱氮与AnMBR的耦合技术。介绍了国内外相关耦合工艺的应用形式,总结了关于该耦合工艺最新的研究方法、运行效果等,展望了该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耦合 除碳脱氮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污泥耦合小球藻的双生物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养殖废水研究
4
作者 唐方毅 薛溢涵 +1 位作者 贾律伦 林云琴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229,共8页
【目的】利用厌氧氨氧化污泥和小球藻耦合构建双生物微生物燃料电池(DMFC),以期在产电的同时有效去除养殖废水中的高浓度氮磷和有机物,为养殖废水处理和生物能源制备提供新途径。【方法】将厌氧氨氧化污泥和模拟废水以体积比1∶4混合后... 【目的】利用厌氧氨氧化污泥和小球藻耦合构建双生物微生物燃料电池(DMFC),以期在产电的同时有效去除养殖废水中的高浓度氮磷和有机物,为养殖废水处理和生物能源制备提供新途径。【方法】将厌氧氨氧化污泥和模拟废水以体积比1∶4混合后投至阳极室,小球藻和BG-11培养基以体积比1∶4混合后加入阴极室,运行24 h后阳极开始出水,并将阳极出水加入阴极室中,保持恒温并设置光暗周期模式,监测电压及废水中氨氮、NO_(2)^(−)−N、NO_(3)^(−)−N、总磷质量浓度,可溶性化学需氧量(SCOD)和pH。【结果】厌氧氨氧化污泥和小球藻之间存在明显的电子交换,系统产电性能良好,DMFC稳定运行阶段正负峰值电压分别为45、−125 mV。氨氮质量浓度由1588.97 mg/L降至602.75 mg/L,去除率达62.07%;NO_(2)^(−)−N、总磷和SCOD去除率分别为88.62%、54.45%和63.72%。系统在pH为9.5的条件下能稳定运行。【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一个厌氧氨氧化污泥耦合小球藻的DMFC系统,该系统不仅能有效脱氮、除磷、降低有机物浓度,还能持续产电,是协同解决环境与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污泥 小球藻 生物燃料电池 氨氮 总磷 可溶性化学需 pH
下载PDF
生物炭强化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潘伟亮 谭秀晴 +1 位作者 欧阳荭霖 颜山脊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5,共8页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因其在各种废水处理中对有机物的高效降解和能量的回收能力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生物炭具有优异的吸附和导电能力,将其添加在AnMBR中用于厌氧消化处理污废水,可以提高反应器性能并促进能源回收。基于此,系...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因其在各种废水处理中对有机物的高效降解和能量的回收能力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生物炭具有优异的吸附和导电能力,将其添加在AnMBR中用于厌氧消化处理污废水,可以提高反应器性能并促进能源回收。基于此,系统综述了生物炭的制备和改性方法对生物炭性能影响的研究,以及近年来利用生物炭强化AnMBR处理性能的研究进展,并主要讨论了生物炭在AnMBR中的作用及主要机制,指出了目前生物炭强化AnMBR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为生物炭强化AnMBR处理废水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生物反应器 强化机制
下载PDF
多元微电场耦合厌氧生物处理有机废水研究现状
6
作者 向江山 陈平 《化学工程师》 2025年第2期77-81,92,共6页
微电场耦合厌氧微生物技术是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总结了该技术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方面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探讨了该技术的作用机理、影响因素及其在提升处理效率方面的潜力,并对该技术在水污染处理方面的未来... 微电场耦合厌氧微生物技术是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总结了该技术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方面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探讨了该技术的作用机理、影响因素及其在提升处理效率方面的潜力,并对该技术在水污染处理方面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微电场 难降解有机物 生物处理 零价铁(ZVI)
下载PDF
不同厌氧反应器处理高浓度白酒废水的研究
7
作者 蒙美旭 罗思强 +2 位作者 郭婷 李晋峰 蔡发富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5年第5期109-112,共4页
为选择有高浓度的生物量以及高冲击负荷耐受度最佳处理高浓度白酒废水的厌氧反应器,分别设计目前高浓度废水处理中应用相对广泛的UASB、EGSB、IC厌氧反应器中试装置,以高浓度白酒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絮状污泥探究温度、pH值对厌氧反应... 为选择有高浓度的生物量以及高冲击负荷耐受度最佳处理高浓度白酒废水的厌氧反应器,分别设计目前高浓度废水处理中应用相对广泛的UASB、EGSB、IC厌氧反应器中试装置,以高浓度白酒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絮状污泥探究温度、pH值对厌氧反应器的效果影响,并对3种厌氧反应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采用絮状污泥时,UASB厌氧反应器COD去除率最高且运行稳定,去除率可稳定达到80%以上。如果厌氧污泥为絮状污泥,那么可选择UASB厌氧反应器处理高浓度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ASB EGSB IC 反应器 白酒废水
下载PDF
生物炭对烟草废弃物高温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
8
作者 孙照勇 何金庭 +4 位作者 苟敏 金立锋 罗文锋 汤岳琴 李锋 《中国沼气》 2025年第1期28-34,共7页
为探究烟草废弃物高温厌氧消化过程中烟碱含量对发酵效果的影响及生物炭辅助下的解抑增效潜力和机制;以烤后废弃烟叶为原料,研究了不同烟碱含量及生物炭添加对其高温厌氧消化过程和活性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低含量烟碱(≤2 g·L^(-1))... 为探究烟草废弃物高温厌氧消化过程中烟碱含量对发酵效果的影响及生物炭辅助下的解抑增效潜力和机制;以烤后废弃烟叶为原料,研究了不同烟碱含量及生物炭添加对其高温厌氧消化过程和活性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低含量烟碱(≤2 g·L^(-1))对烟叶厌氧消化过程具有促进作用,但烟碱含量达到3 g·L^(-1)时甲烷产量较未添加烟碱的实验组下降了18.4%。不同烟碱含量(0~3 g·L^(-1))添加生物炭对甲烷产量的提升率分别达到了126%~195%。Gompertz模型拟合结果表明,生物炭添加缩短了甲烷生产延滞时间且显著提高了甲烷生成速率。结合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烟叶高温厌氧消化过程产甲烷古菌活性低是造成甲烷产量低的主要原因,而高浓度烟碱加剧了产甲烷菌抑制。结果证明:生物炭添加导致产甲烷菌群落由氢营养型产甲烷途径向氢和乙酸营养型产甲烷途径共存转变,是提高烟叶厌氧消化效率的主要原因;烟碱是烟草废弃物高温厌氧消化过程中的重要抑制因子,其抑制临界浓度为2~3 g·L^(-1),生物炭添加通过改变产甲烷群落代谢途径促进了厌氧消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废弃物 高温消化 甲烷 烟碱 生物
下载PDF
单级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主流厌氧氨氧化快速启动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海岩 周鑫 李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01-2209,共9页
主流厌氧氨氧化(Anammox)是城市污水脱氮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研究采用单级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SFBR)处理模拟城市污水,通过间歇运行切换和微氧(DO:0.4~0.7mg/L)控制,65天后成功启动Anammox。系统对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分别达98.8%和92.6%... 主流厌氧氨氧化(Anammox)是城市污水脱氮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研究采用单级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SFBR)处理模拟城市污水,通过间歇运行切换和微氧(DO:0.4~0.7mg/L)控制,65天后成功启动Anammox。系统对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分别达98.8%和92.6%。此时生物膜结构致密,呈现红色。微生物活性测试发现,厌氧氨氧化菌活性在所有功能菌活性中最高。高通量测序证实厌氧氨氧化菌(Candidatus Brocadia)、短程反硝化菌(Thauera)和硝化菌(Nitrospira)共存,而未检测到氨氧化菌。amoA功能基因扩增子测序进一步分析表明,Nitrospira实际为全程氨氧化菌(Comammox)。因此,系统是在具有氧分层的生物膜内通过全程硝化/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途径耦合实现城市污水脱氮。研究结果为主流Anammox快速实现提供了一种新的工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固定床 反应器 主流 快速启动 脱氮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微氧生物复合人工湿地耦合系统治理农村生活污水
10
作者 吴菊珍 邱诚 +2 位作者 郝林森 吴勇 兰婷 《世界生态学》 2025年第1期25-31,共7页
本文聚焦微氧生物复合人工湿地耦合系统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运用。从乡村振兴背景出发,强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重要性,研究目标是验证该系统的实用性和成效。该系统由植被、微生物群落和填充材料等组成,通过模拟自然湿地环境,借助植... 本文聚焦微氧生物复合人工湿地耦合系统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运用。从乡村振兴背景出发,强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重要性,研究目标是验证该系统的实用性和成效。该系统由植被、微生物群落和填充材料等组成,通过模拟自然湿地环境,借助植物根系、微生物分解及协同作用实现污染物质消除和资源回收利用,相比传统方法有提升处理效能、降低能耗和成本的优势。在农村污水处理中,该系统在处理效果、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效益方面表现出色,经全面考量,具有环保效益和社会价值。未来应考察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用性,优化设计、提高效能并降低成本,加强长期运行监控与评估,为农村提供更安全高效的污水处理方案。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icro-aerobic bio-composite constructed wetland coupling system in rural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Starting from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rural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The research goal is to verify the practic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is system. This system is composed of vegetation, microbial communities, and filling materials. By simulating the natural wetland environment and with the help of the absorption of nutrients by plant roots, the decomposition of organic matter by microorganisms, and the synergy between plants and microorganisms, it realizes the elimination of pollutants and the recycling of resource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ethods,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improving treatment efficiency,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sts. In rural sewage treatment, this system has performed well in treatment effect, operation stability, and economic benefits. After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it ha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enefits and social value. In the future,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its applicability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ptimize the desig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cost, and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long-term operation to provide a safer and more efficient sewage treatment solution for rural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复合人工湿地耦合系统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出水溶解甲烷回收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朴淳 吴㻛 +1 位作者 陈银广 郑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89-3503,共15页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是一种能耗低、处理效率高的污水处理技术.然而,受温度、污泥龄、水力停留时间等工艺参数的影响,生成的甲烷大量溶解在出水中形成过饱和溶液,并随出水排放至环境中,造成了能源物质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若将溶解...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是一种能耗低、处理效率高的污水处理技术.然而,受温度、污泥龄、水力停留时间等工艺参数的影响,生成的甲烷大量溶解在出水中形成过饱和溶液,并随出水排放至环境中,造成了能源物质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若将溶解甲烷有效回收,其可作为补充能源或脱氮碳源原位利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实现AnMBR出水溶解甲烷有效回收或再利用,本文阐述了目前3种主流回收溶解甲烷技术(膜回收技术、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技术、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原理、回收效能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评估了AnMBR处理污水全过程的碳足迹,并针对AnMBR出水溶解甲烷回收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本研究可为双碳背景下AnMBR技术实现能量盈余和资源回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甲烷 生物反应器 膜接触器 反硝化甲烷 生物燃料电池.
原文传递
低碳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的特性、应用与新技术简介 被引量:2
12
作者 温汉泉 潘元 俞汉青 《能源环境保护》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集成了厌氧生物处理的高效率和膜技术的精准选择性,开创了污水处理技术的新篇章。在当前全球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循环利用需求日益加强的背景下,AnMBR技术不仅响应了追求低碳水处理的趋势,还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集成了厌氧生物处理的高效率和膜技术的精准选择性,开创了污水处理技术的新篇章。在当前全球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循环利用需求日益加强的背景下,AnMBR技术不仅响应了追求低碳水处理的趋势,还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详细探讨了AnMBR的原理、操作优势以及其在当下的应用实践,并阐述了AnMBR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的技术挑战和最新的科研进展。即便AnMBR在商业化应用中仍存有挑战,但得益于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创新的推动,这些挑战正被一一克服。基于AnMBR的新技术开发与应用为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与推动循环经济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AnMBR技术在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少碳排放,以及促进能源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预示着水处理技术正在向更加绿色、高效的方向发展,对未来水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低碳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工程实例 双碳 甲烷排放
下载PDF
中试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养猪废水效能与微生物群落演替
13
作者 仲慧赟 葛玉龙 董良飞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16-26,共11页
采用中试规模外部浸没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 AnMBR)处理实际养猪废水,考察了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tHR)污泥质量浓度和沉降性能的变化以及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分析了细菌和古菌群... 采用中试规模外部浸没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 AnMBR)处理实际养猪废水,考察了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tHR)污泥质量浓度和沉降性能的变化以及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分析了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质量浓度与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质量浓度均呈现逐步上升趋势,MLVSS与MLSS质量浓度的比值保持在0.40~0.85。在tHR为5 d时,总化学需氧量去除率达80%±6%,溶解性化学需氧量占总化学需氧量去除率的55%,AnMBR对NH+4-N和总磷的去除效果不明显。古菌中甲烷囊菌在AnMBR启动调试期占优势,甲烷丝菌和甲烷螺菌在运行稳定期占优势,而调试运行期的优势菌种主要有草螺菌和嗜糖假单胞菌属,总体而言,运行稳定期的细菌总数和群落多样性均高于启动调试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养猪废水 污染物去除 生物群落
下载PDF
用好氧-厌氧反复耦合固定床生物反应器处理肌苷生产废水 被引量:5
14
作者 冯权 刘则华 +1 位作者 梁鹏 邢新会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83-486,共4页
利用由多孔微生物载体构建的好氧-厌氧反复耦合固定床生物反应器进行了高浓度肌苷生产废水处理中试研究。连续84d的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1500~2700mg/L、水力停留时间为22.1h时,出水COD可维持在150mg/L左右,COD去除率达90%~95%。... 利用由多孔微生物载体构建的好氧-厌氧反复耦合固定床生物反应器进行了高浓度肌苷生产废水处理中试研究。连续84d的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1500~2700mg/L、水力停留时间为22.1h时,出水COD可维持在150mg/L左右,COD去除率达90%~95%。装置运行稳定后,未经沉淀的出水中的固体悬浮物质量浓度小于50mg/L,表明该反应器可避免剩余污泥的产生。中试结果验证了该反应器处理高浓度肌苷废水的可行性和优势,同时为装置放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苷 多孔载体 好氧-反复耦合工艺 固定床生物反应器 废水处理
下载PDF
长期运行厌氧氨氧化系统沿程不同形态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解析
15
作者 闫冰 聂含冰 +4 位作者 付嘉琦 韩佩 易其臻 桂双林 夏嵩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2-1062,共11页
为深入理解厌氧氨氧化系统沿程微生物群落特征,考察了长期运行的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氨氧化系统沿程方向上不同形态污泥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构、物种网络及功能特征.结果表明,厌氧氨氧化系统沿程方向上不同形态污泥An AOB基因... 为深入理解厌氧氨氧化系统沿程微生物群落特征,考察了长期运行的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氨氧化系统沿程方向上不同形态污泥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构、物种网络及功能特征.结果表明,厌氧氨氧化系统沿程方向上不同形态污泥An AOB基因丰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底部颗粒污泥(KL)中An AOB基因丰度为2.12×1010copies/gVSS,显著高于系统沿程其它形态污泥(P<0.05);沿程方向上不同形态污泥微生物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未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不同形态污泥优势菌门(相对丰度>1%)为绿弯菌门(Chloroflexi)、浮霉菌门(Planctomycet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相对丰度排名前10的菌属为norank_f__norank_o__SBR1031、Candidatus_Kuenenia、norank_f__Anaerolineaceae、Nitrosomonas、Limnobacter、norank_f__PHOS-HE36、Denitratisoma、Denitratisoma和OLB13norank_f__A4b,相对丰度在不同样品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沿程方向不同形态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网络分析发现,不同形态污泥微生物网络结构和拓扑性质存在差异,其中沉淀池内絮状泥(CD)、出水管内生物膜(XK)的平均度和中心紧密度高于沿程其他样品,微生物群落间具有更紧密的关联性.PICRUSt2分析发现,与代谢相关的通路功能基因丰度明显大于其他功能基因丰度,并且沿程不同形态污泥间代谢功能基因丰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氮素代谢功能基因hao相对丰度远高于norB,同时narG基因丰度是nirS丰度的20.8~733.9倍,系统内部分亚硝化和部分反硝化功能活跃.厌氧氨氧化系统沿程方向上不同形态污泥微生物群落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特征,但未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形态 生物群落 共生网络 PICRUSt2软件
下载PDF
厌氧微生物降解下镜煤与暗煤化学结构差异特征及其演化规律
16
作者 李丹 鲍园 +3 位作者 徐凤银 刘向荣 胡宜亮 王小婧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4-186,共13页
为探究厌氧微生物降解作用下镜煤与暗煤化学结构差异特征及其演化规律,以黄陵矿区侏罗系延安组2号煤层(原煤、镜煤与暗煤)为研究对象,进行厌氧微生物降解不同类型煤生烃模拟试验,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不同降解阶段下(... 为探究厌氧微生物降解作用下镜煤与暗煤化学结构差异特征及其演化规律,以黄陵矿区侏罗系延安组2号煤层(原煤、镜煤与暗煤)为研究对象,进行厌氧微生物降解不同类型煤生烃模拟试验,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不同降解阶段下(Ⅰ、Ⅱ、Ⅲ阶段)煤的官能团结构和微晶结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镜煤与暗煤累计甲烷产量分别为343.58和281.13μmol/g,镜煤产气高峰期比暗煤产气高峰期出现时间早14 d。受宏观煤岩类型影响,镜煤高取代芳烃占比明显大于暗煤,且脂肪结构侧支链更丰富,暗煤则富集含氧官能团和芳香结构,其微晶结构更稳定。微生物降解煤的主要官能团是不稳定的脂肪结构侧支链,镜煤和暗煤脂肪结构CH_(2)/CH_(3)比值分别从2.20和1.77增加至2.36和2.17,芳香碳含量的变化不超过0.05,其他官能团结构演化无统一规律。微晶结构参数中镜煤和暗煤堆砌度和堆砌层数降低,Lc分别从1.28 nm和1.38 nm降低至1.22 nm和1.27 nm,Nave分别从3.51和3.82降低至3.34和3.50,碳原子网面间距增大,即芳香结构弱桥键断裂,芳香核边缘不规则小分子量芳香层片脱落。变异系数散点图显示镜煤与暗煤的芳烃取代基区间变异程度最大,镜煤微晶结构变异程度明显高于暗煤。微生物降解作用下镜煤前期主要脱落芳香层片之间填充的有机物,碳原子面网间距降低,同时会破坏芳香结构,引起脂肪结构丰度增加,暗煤前期主要脱落芳香核边缘脂肪结构和含氧官能团,在微生物降解镜煤和暗煤的整个过程中脂肪结构始终被破坏,芳香结构桥键逐渐断裂,引起芳香核边缘结构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煤 暗煤 生物降解 官能团结构 微晶结构
下载PDF
厌氧/好氧耦合反应器的除污效能及污泥减量效果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军 周婷 +3 位作者 张宁 张杰 李艺 张韵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5-8,13,共5页
基于流离和多相生物反应原理开发了厌氧/好氧耦合生物反应器,并考察了该反应器的除污效能及污泥减量效果。研究表明,当耦合生物反应器的进水COD负荷从0.64 kgCOD/(m3.d)上升到1.58 kgCOD/(m3.d)时,对COD的去除率均在80%以上,即其能承受... 基于流离和多相生物反应原理开发了厌氧/好氧耦合生物反应器,并考察了该反应器的除污效能及污泥减量效果。研究表明,当耦合生物反应器的进水COD负荷从0.64 kgCOD/(m3.d)上升到1.58 kgCOD/(m3.d)时,对COD的去除率均在80%以上,即其能承受较大的COD负荷;该反应器具有较好的脱氮性能,在常温、HRT为8 h的条件下,对总氮的去除率>55%;它的污泥平均产率为0.028 5 kgMLSS/kgCOD,与现有污水处理工艺相比,其污泥减量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好氧耦合生物反应器 除污效能 污泥减量
下载PDF
聚乙烯醇缩醛纤维浆料废水厌氧生物降解研究
18
作者 杨子康 龚茂春 +8 位作者 蒋宏凯 曾兰 邱峰 陈晓兵 陆慧锋 任泺彤 王瑜琪 潘业成 陈小光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52,共5页
以螺旋对称流厌氧反应器(SSSAB)为载体,研究了厌氧生物法对聚乙烯醇缩醛纤维(维纶)浆料废水(退维废水)的处理效果,分析了退维废水中有机物的种类,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30 000 mg/L,进水氨氮为11.0 mg/L,水力停留时间为2.0~7.0 d,温... 以螺旋对称流厌氧反应器(SSSAB)为载体,研究了厌氧生物法对聚乙烯醇缩醛纤维(维纶)浆料废水(退维废水)的处理效果,分析了退维废水中有机物的种类,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30 000 mg/L,进水氨氮为11.0 mg/L,水力停留时间为2.0~7.0 d,温度为10~20℃的条件下,COD去除率维持在18.0%~40.5%,出水pH为7.5~9.5,出水氨氮为19.3 mg/L。通过GC-MS分析发现,进水中大量长碳链有机物(如2-辛醇、2-辛酮等)在出水中未检出,这表明SSSAB具有较好的有机物降解效果;SSSAB运行期间未见污泥洗出与解体现象,能长期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维废水 生物处理 螺旋对称流反应器 维纶
下载PDF
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电化学强化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预测模型
19
作者 程顺健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62-65,共4页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在高效处理污水的同时能够捕获污水中的能量,产生清洁能源甲烷,对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膜污染问题是制约AnMBR在市政污水中大规模工程应用的首要挑战。基于电化学调控的AnMBR是实现膜污染控制耦合...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在高效处理污水的同时能够捕获污水中的能量,产生清洁能源甲烷,对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膜污染问题是制约AnMBR在市政污水中大规模工程应用的首要挑战。基于电化学调控的AnMBR是实现膜污染控制耦合高效产能的一种潜在途径。本文构建了电化学强化AnMBR反应体系,收集反应器连续运行试验数据,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理论,建立单层多节点隐含层的BPNN模型。采用两种不同方式分割数据集,经过多次训练实现模型性能的优化,可将已有水质时间序列数据作为输入,对未来的膜污染时间序列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跨膜压差(TMP)与pH值、氧化还原电位(ORP)未呈现出显性关联,但其本身表现出典型的时间序列数据特性。所构建的BPNN膜污染预测模型误差能够达到1e-10以下,预测精确度接近100%,可为电化学强化AnMBR系统的运行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电化学 膜污染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跨膜压差
下载PDF
IC厌氧反应器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及发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丽 《四川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19-23,共5页
IC厌氧反应器是第三代厌氧反应器,已广泛应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介绍了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特点及厌氧生物反应器的发展,重点介绍了IC厌氧反应器的构造、反应原理、特点、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等,以期为IC厌氧反应器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IC反应器 生物处理 废水处理 技术特点 应用研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