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3O4耦合厌氧微生物强化低碳源废水还原硒(Ⅳ)的研究
1
作者 孙杰 侯博文 +3 位作者 汤婧瑶 胡良慧 李海铭 梁越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60-1165,共6页
为提升厌氧微生物对含硒(Ⅳ)废水的处理效果,利用ASBR反应器研究Fe3O4对厌氧微生物还原除硒(Ⅳ)的影响,分析了出水硒浓度、硒形态与分布、硒还原酶活性和微生物菌群等变化.结果表明,高碳源浓度时,投加Fe3O4对厌氧微生物去除硒(Ⅳ)没有影... 为提升厌氧微生物对含硒(Ⅳ)废水的处理效果,利用ASBR反应器研究Fe3O4对厌氧微生物还原除硒(Ⅳ)的影响,分析了出水硒浓度、硒形态与分布、硒还原酶活性和微生物菌群等变化.结果表明,高碳源浓度时,投加Fe3O4对厌氧微生物去除硒(Ⅳ)没有影响;低碳源浓度时,Fe3O4能显著提高厌氧微生物还原除硒(Ⅳ)的效率和速率,Fe3O4使硒(Ⅳ)去除率由对照组的(97.3±0.5)%提升至(98.2±0.5)%,最大反应速率也提高了3.6倍.同时投加Fe3O4也降低上清液硒(Ⅳ)、硒(0)占比,增加硒(-Ⅱ)占比,促进厌氧微生物还原硒(0)-硒(-Ⅱ)的进程.通过酶活性和微生物菌群结构等分析发现,Fe3O4提高亚硫酸盐还原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周质延胡索酸还原酶和亚硝酸盐还原酶的活性,增加了铁还原科细菌Rhodocyclaceae以及与电子传递相关的科细菌Anaerolineaceae和属细菌Dechlorobacter的丰度,因此Fe3O4是通过提高硒还原酶活性和诱导Fe(Ⅲ)还原来加速电子传递强化硒(Ⅳ)还原.结果以期为低碳源含硒(Ⅳ)废水处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Ⅳ) 化三铁 厌氧微生物 硒价态 酶活性 铁异化还原
下载PDF
非生物改性对厌氧微生物产物光化学活性影响
2
作者 范思涵 于国熙 +3 位作者 来超超 何欢 黄斌 潘学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80-2189,共10页
厌氧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SMP)广泛存在于天然深层水体,经水体扰动可迁移至表层水域。在此过程中厌氧SMP将受到一系列非生物转化过程的影响,如自然光及氧化还原介质,进而导致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最终影响其光... 厌氧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SMP)广泛存在于天然深层水体,经水体扰动可迁移至表层水域。在此过程中厌氧SMP将受到一系列非生物转化过程的影响,如自然光及氧化还原介质,进而导致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最终影响其光化学活性。本研究分别从厌氧微生物菌群(anaerobic microorganisms,An)和希瓦氏菌(Shewanella oneidensis,S)中提取了An-SMP和S-SMP,在模拟自然光和氧化还原的条件下改性48h,并评估非生物改性对厌氧SMP光化学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始An-SMP的芳香度、腐殖化程度和分子量均高于S-SMP。自然光改性后,两种SMP的紫外吸光度和芳香度降低,芳香C==C结构被破坏,腐殖化程度降低,生成了更多的亲水性含氧官能团。氧化还原改性后,两种SMP吸光度出现增色效应,腐殖化程度升高,更多的蛋白类物质向腐殖质类物质转化,使氧化还原改性对SMP光化学性质的影响更为显著。SMP对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光转化起促进作用,且经氧化还原改性后的SMP对EE2光解的介导作用明显优于经光改性的SMP。其中对EE2光解过程起主要作用的活性氧物质包括激发三线态SMP(^(3)SMP^(*))和羟基自由基(·OH)。本研究为明确自然水体中SMP介导有机污染物光转化的影响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 光改性 化还原改性 光化学 活性物质
下载PDF
天然厌氧微生物氢发酵生产生物氢气的研究 被引量:50
3
作者 樊耀亭 李晨林 +2 位作者 侯红卫 卢会杰 赖俊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0-374,共5页
以牛粪堆肥作为天然厌氧微生物菌种来源处理含蔗糖和淀粉的模拟有机废水,通过厌氧氢发酵产生生物氢气,同时使废水得到净化处理.在实验条件下,生物气中氢气浓度可达61%,产物中无甲烷气生成.以蔗糖为底物时,最佳初始pH值6.0,最大产氢能力... 以牛粪堆肥作为天然厌氧微生物菌种来源处理含蔗糖和淀粉的模拟有机废水,通过厌氧氢发酵产生生物氢气,同时使废水得到净化处理.在实验条件下,生物气中氢气浓度可达61%,产物中无甲烷气生成.以蔗糖为底物时,最佳初始pH值6.0,最大产氢能力为146mL/g;以淀粉为底物时,最佳初始pH值7.5,最大产氢能力为166mL/g,最佳底物浓度均为5g/L.模拟废水中COD去除率可达4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生物制氢 天然厌氧微生物 模拟有机废水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罗801区块油藏环境厌氧微生物链的形成及其对微生物驱采收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宋永亭 魏斌 +2 位作者 赵凤敏 王静 段传慧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2-186,共5页
概述了油藏厌氧生境中的厌氧微生物链并给出图解式。根据胜利罗家油田罗 80 1区块微生物驱油试验中的监测数据 ,注入驱油菌BS、FM及营养物质后 ,试验区产出水中水解菌、产氢产乙酸菌、反硝化菌、产甲烷菌、同型产甲烷菌的总菌数由 10 0 ... 概述了油藏厌氧生境中的厌氧微生物链并给出图解式。根据胜利罗家油田罗 80 1区块微生物驱油试验中的监测数据 ,注入驱油菌BS、FM及营养物质后 ,试验区产出水中水解菌、产氢产乙酸菌、反硝化菌、产甲烷菌、同型产甲烷菌的总菌数由 10 0 ~ 10 7个 /mL增加到 10 3 ~ 10 4个 /mL ,乙酸根浓度由 2 1.8mg/L增加到 4 0 0mg/L以上。由此推断 ,注入的水解类菌BS和FM及营养物质激发了油藏中各类厌氧菌的活性 ,通过各类菌群的繁殖代谢 ,形成了新的厌氧微生物链。该微生物链的首端为注入油藏的和油藏中原有的水解菌 ,以产氢产乙酸菌、反硝化菌、同型产乙酸菌为中间阶段 ,末端为产甲烷菌 ,给出了该厌氧微生物链的图解式 ,讨论了链中一些微生物的生长代谢、相互作用及驱油作用。介绍了罗 80 1区块微生物驱油试验的结果 :产油量递减率控制在 5 %以内 ,年产油量稳定在4 .4× 10 4t以上 ,平均年增产油量 1.2 7× 10 4t ,采收率已提高 2 .11% ,预计最终可提高采收率 5 .6 6 %。图 7表 1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微生物 微生物 采收率 地层 矿化度 食物链
下载PDF
转Bt基因“克螟稻”秸秆还田对稻田厌氧微生物种群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徐晓宇 叶庆富 +1 位作者 吴伟祥 闵航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3-67,共5页
采用改良亨盖特技术,通过最大或然数法(mostprobablenumber,MPN法)及固体滚管法,系统研究了转Bt基因克螟稻秸秆对淹水条件下稻田土壤厌氧微生物种群的影响;同时采用比色法,研究其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克螟稻秸秆对水田土壤反... 采用改良亨盖特技术,通过最大或然数法(mostprobablenumber,MPN法)及固体滚管法,系统研究了转Bt基因克螟稻秸秆对淹水条件下稻田土壤厌氧微生物种群的影响;同时采用比色法,研究其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克螟稻秸秆对水田土壤反硝化细菌和产甲烷细菌种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对厌氧发酵细菌种群有显著的刺激作用(P<0.05);而对厌氧固氮细菌种群有刺激作用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克螟稻秸秆还田在短期内可显著提高土壤纤维素酶、磷酸酶活性(p<0.05),但对脱氢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Bt基因克螟稻 秸秆还田 厌氧微生物 种群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油藏厌氧微生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6
作者 承磊 仇天雷 +1 位作者 邓宇 张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40-744,共5页
地下深层油藏是独特的缺氧环境,目前还没有直接的微生物学证据表明油藏中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本源微生物”,但经注水开发后的油藏中确实蕴藏着复杂的微生物区系.油藏性质决定了油藏厌氧微生物特殊的群落结构,而油藏微生物的作用也可以改... 地下深层油藏是独特的缺氧环境,目前还没有直接的微生物学证据表明油藏中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本源微生物”,但经注水开发后的油藏中确实蕴藏着复杂的微生物区系.油藏性质决定了油藏厌氧微生物特殊的群落结构,而油藏微生物的作用也可以改变油藏的理化及地质学特性.油藏中厌氧微生物按生理类群主要可分为发酵细菌、硝酸盐还原菌、铁还原菌、硫酸盐还原菌和产甲烷古菌.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油藏微生物学的研究进展,简述了微生物分子生态学在油藏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当前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厌氧微生物 微生物采油技术
下载PDF
煤的厌氧微生物降解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明宅 张洪年 +3 位作者 张辉 邓宇 连莉文 尹小波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煤能否被厌氧微生物降解产气,是地学界长期争论的地质及方法技术问题。本文以生物气模拟试验为基础.对核问题进行了研究,证实了煤可以被厌氧微生物降解这一事实,同时文中探讨了煤的厌氧降解产气作用对煤层气勘探选区的意义。
关键词 厌氧微生物 二次产气 煤层气勘探
下载PDF
超微七味白术散对肠道厌氧微生物代谢多样性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春晖 张华玲 +3 位作者 张祺玲 尹抗抗 胡汝晓 谭周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4843-4851,共9页
探讨超微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腹泻的肠道微生态调节作用。采用同时灌胃头孢拉定和硫酸庆大霉素进行小鼠菌群失调造模,灌胃给药七味白术散传统汤药和超微七味白术散1/2剂量的汤药进行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的无菌水,治疗3 d后,提... 探讨超微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腹泻的肠道微生态调节作用。采用同时灌胃头孢拉定和硫酸庆大霉素进行小鼠菌群失调造模,灌胃给药七味白术散传统汤药和超微七味白术散1/2剂量的汤药进行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的无菌水,治疗3 d后,提取肠道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运用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研究肠道微生物的代谢情况。培养72 h时,各组的颜色平均变化率(AWCD)趋于稳定,且1/2剂量的超微汤药治疗组>正常组>传统汤药治疗组>模型组;正常组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为最大,且与其他各组差异极显著(P<0.01),1/2剂量超微汤药治疗组的Shannon均匀度和Mclntosh指数最大,Shannon均匀度与正常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指标与各组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抗生素的抑菌作用明显,使小鼠肠道微生物的代谢受到影响,七味白术散传统汤药和1/2剂量超微汤药的调控使小鼠肠道微生物的代谢多样性逐渐恢复平衡,但两种汤药的调控作用不尽相同。七味白术散超微饮片1/2剂量对肠道厌氧微生物代谢多样性的调控作用优于传统饮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中药 七味白术散 Biolog-Eco 代谢多样性 肠道厌氧微生物
下载PDF
Fe^0-厌氧微生物体系处理活性艳红X-3B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汤文琪 肖利平 +1 位作者 戴友芝 郭燕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25-1428,共4页
采用间歇式摇床试验,研究了葡萄糖共基质条件下Fe0-厌氧微生物体系中Fe0投加量、pH值、染料初始浓度对活性艳红X-3B模拟废水脱色率的影响,比较了Fe0-厌氧微生物、纯厌氧微生物及纯Fe03种体系中废水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Fe0-厌氧微生物... 采用间歇式摇床试验,研究了葡萄糖共基质条件下Fe0-厌氧微生物体系中Fe0投加量、pH值、染料初始浓度对活性艳红X-3B模拟废水脱色率的影响,比较了Fe0-厌氧微生物、纯厌氧微生物及纯Fe03种体系中废水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Fe0-厌氧微生物体系中初始浓度(50~500 mg/L)对活性艳红X-3B的脱色率影响不大;而Fe0投加量、pH值存在一个最佳范围;当Fe0投加量为260 mg/L,pH值为6.0,污泥浓度为0.35 g VSS/L,停留时间约为30 h时,体系中活性艳红X-3B的脱色率可达90%左右,比相同试验条件下纯Fe0、纯厌氧微生物体系达到此脱色率所需时间分别缩短了约1/2、7/10。在Fe0-厌氧微生物体系中,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可推测活性艳红X-3B的脱色机理主要是其偶氮键发生断裂,生成苯胺和萘类物质,而且苯胺和萘类物质能得到进一步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微生物 零价铁 活性艳红 X-3B 废水处理
下载PDF
Fe^0-厌氧微生物体系处理活性艳蓝X-BR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郭燕 肖利平 +1 位作者 邓志毅 汤文琪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0-515,共6页
采用零价铁(Fe0)-厌氧微生物处理体系,以蒽醌染料活性艳蓝X-BR为处理对象,通过摇床试验研究了Fe0投加量、pH值等因素对染料脱色的影响,并对比了该染料在3种不同处理体系中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在Fe0-厌氧微生物体系中,Fe0投加量和pH值... 采用零价铁(Fe0)-厌氧微生物处理体系,以蒽醌染料活性艳蓝X-BR为处理对象,通过摇床试验研究了Fe0投加量、pH值等因素对染料脱色的影响,并对比了该染料在3种不同处理体系中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在Fe0-厌氧微生物体系中,Fe0投加量和pH值均存在最适宜值,当两者分别控制在400mg/L和7,染料初始浓度和反应时间分别为100mg/L和68h时,该体系脱色率可达到90%以上;与相同反应条件下的纯Fe0、纯厌氧微生物体系相比,该体系的脱色率提高近40%.根据紫外-可见光谱分析,Fe0可有效促进厌氧微生物对X-BR及其中间产物的降解,实现完全脱色.其脱色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当染料初始浓度由50mg/L增至800mg/L时,反应速率常数k值由0.0470h-1降至0.0102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微生物 零价铁 活性艳蓝X-BR 染料
下载PDF
对苎麻厌氧微生物脱胶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国全 邓宇 +3 位作者 张辉 林世平 赵一章 徐恒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61-564,共4页
研究了一种生物脱胶新方法 厌氧微生物法.作者从麻厂污泥和沼气池的污泥中优选出8株脱胶性能较好的杆菌,测定其代谢特性并对有效菌株进行了组合,4个组合的脱胶率为33.6%~38.98%.
关键词 茎麻 厌氧微生物 脱胶
下载PDF
pH值对“Fe^0-厌氧微生物”降解2,4-二氯酚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程婷 戴友芝 +2 位作者 史雷 刘智勇 罗春香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6-720,共5页
考察pH值对Fe0与微生物联合降解2,4-二氯酚(2,4-DCP)的效果,结果表明:与微生物单独作用相比,其与Fe0的联合作用可促进污染物降解,且中性或偏碱性环境促进效果较酸性明显;"Fe0+微生物"体系中Fe0腐蚀产生的OH-可有效平衡葡萄糖... 考察pH值对Fe0与微生物联合降解2,4-二氯酚(2,4-DCP)的效果,结果表明:与微生物单独作用相比,其与Fe0的联合作用可促进污染物降解,且中性或偏碱性环境促进效果较酸性明显;"Fe0+微生物"体系中Fe0腐蚀产生的OH-可有效平衡葡萄糖发酵产酸,增强体系的缓冲能力,较好实现污染物的降解;联合体系对污染物的降解是Fe0的电子催化与微生物协同作用的结果;Fe0腐蚀产物中Fe2+居多,Fe3+较少,Fe2+对微生物降解2,4-DCP有稍微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二氯酚 零价铁 厌氧微生物 降解
下载PDF
Fe^0/厌氧微生物联合体系处理2,4,6-三氯酚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智勇 戴友芝 程婷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9-352,共4页
利用Fe0/厌氧微生物联合体系对2,4,6-三氯酚(2,4,6-TCP)进行降解研究。结果表明,Fe0/厌氧微生物联合体系可以有效降解2,4,6-TCP,Fe0与厌氧微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Fe0/厌氧微生物联合体系处理2,4,6-TCP的最优条件为:微生物接种量... 利用Fe0/厌氧微生物联合体系对2,4,6-三氯酚(2,4,6-TCP)进行降解研究。结果表明,Fe0/厌氧微生物联合体系可以有效降解2,4,6-TCP,Fe0与厌氧微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Fe0/厌氧微生物联合体系处理2,4,6-TCP的最优条件为:微生物接种量0.434 g VSS/L,Fe0投加量15 g/L,体系初始pH值7.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 6-三氯酚 厌氧微生物 零价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Cr^(6+)对厌氧微生物的毒性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傅大放 赵联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72-675,共4页
通过对取自ASBR中的厌氧污泥Cr6 +中毒的产甲烷活性恢复试验 ,研究了不同Cr6+质量浓度对产甲烷微生物的抑制程度及抑制作用的分子机理 ,得出结论 :当Cr6+质量浓度小于 30mg/L时 ,是生理毒素 ;当Cr6+质量浓度大于 1 1 0mg/L时 ,是杀菌性... 通过对取自ASBR中的厌氧污泥Cr6 +中毒的产甲烷活性恢复试验 ,研究了不同Cr6+质量浓度对产甲烷微生物的抑制程度及抑制作用的分子机理 ,得出结论 :当Cr6+质量浓度小于 30mg/L时 ,是生理毒素 ;当Cr6+质量浓度大于 1 1 0mg/L时 ,是杀菌性毒素以及当Cr6+质量浓度小于 1 0mg/L时 ,其抑制作用发生在反应后期 ;当Cr6+质量浓度大于 30mg/L时 ,其抑制作用发生在反应初期 .通过对不同Cr6+质量浓度下的厌氧微生物群落及产甲烷菌形态的照片分析 ,发现Cr6 +对厌氧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厌氧微生物的形态没有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微生物 毒性作用 铬离子 质量浓度 抑制作用 反应器 废水处理
下载PDF
苎麻的厌氧微生物脱胶条件试验 被引量:5
15
作者 胡国全 张辉 +4 位作者 邓宇 尹小波 林世平 赵一章 张敏 《中国沼气》 2003年第4期10-12,共3页
研究了一种苎麻生物脱胶方法—厌氧微生物法。研究发现厌氧菌株脱胶的最适温度范围为30℃~35℃,最适pH为7 0;细菌浓度为3×109个·ml-1以上时,脱胶时间在3天以内;在回调苎麻脱胶菌液pH条件下,菌液的重复使用次数为2~4次。通... 研究了一种苎麻生物脱胶方法—厌氧微生物法。研究发现厌氧菌株脱胶的最适温度范围为30℃~35℃,最适pH为7 0;细菌浓度为3×109个·ml-1以上时,脱胶时间在3天以内;在回调苎麻脱胶菌液pH条件下,菌液的重复使用次数为2~4次。通过联合脱胶试验,原麻经碱煮后敲麻再进行生物发酵,脱胶效果较好,残胶率达3 45%;碱煮时间6小时的比4小时好;碱浓度7 5g·L-1与10g·L-1的处理效果则差异不大;先生物处理后化学处理与先化学处理后生物处理相比,前者有更好的效果,处理3天,残胶率为2 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厌氧微生物 脱胶条件 试验 菌株脱胶 温度 细菌浓度
下载PDF
固定化厌氧微生物处理四环素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建广 黄霞 俞毓馨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94年第2期44-48,共5页
采用PVA-硼酸法固定化微生物作为两相厌氧工艺中的产甲烷相,进行了四环素废水的处理试验,并与一般UASB产甲烷相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固定化微生物产甲烷相具有较高的污泥活性和抗冲击负荷能力,其COD去除率达65%~75... 采用PVA-硼酸法固定化微生物作为两相厌氧工艺中的产甲烷相,进行了四环素废水的处理试验,并与一般UASB产甲烷相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固定化微生物产甲烷相具有较高的污泥活性和抗冲击负荷能力,其COD去除率达65%~75%,高于一般UASB反应器,且具有较高的污泥活性和抗冲击负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微生物 固环素废水 废水处理
下载PDF
酸菜汁中厌氧微生物的初步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丽珂 周鸽鸽 孟宪刚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4-128,共5页
以甘肃传统酸菜菜汁(浆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的MRS培养基对浆水中厌氧微生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了7株菌株,发现浆水中的优势厌氧菌群为乳酸菌和酵母菌;通过鉴定分析,7株菌株中有2株酵母菌,5株乳酸菌(分别为乳杆菌2株,肠球菌1株,乳球... 以甘肃传统酸菜菜汁(浆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的MRS培养基对浆水中厌氧微生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了7株菌株,发现浆水中的优势厌氧菌群为乳酸菌和酵母菌;通过鉴定分析,7株菌株中有2株酵母菌,5株乳酸菌(分别为乳杆菌2株,肠球菌1株,乳球菌1株,待定菌1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菜汁(浆水) 厌氧微生物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厌氧微生物降解原煤体吸附甲烷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瑞林 崔学锋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5-159,共5页
为了研究厌氧型微生物对实体煤中吸附甲烷的降解效能,富集、纯化、分离了高效降解甲烷的厌氧型甲烷氧化菌;并在三轴应力渗流试验装置基础上,制作成模拟原始煤体赋存环境下厌氧微生物降解甲烷试验、分析系统。试验过程中通过定量、连续... 为了研究厌氧型微生物对实体煤中吸附甲烷的降解效能,富集、纯化、分离了高效降解甲烷的厌氧型甲烷氧化菌;并在三轴应力渗流试验装置基础上,制作成模拟原始煤体赋存环境下厌氧微生物降解甲烷试验、分析系统。试验过程中通过定量、连续地控制、加载轴压和围压,同时将微生物菌液高压注入实体煤试件内,使菌液在煤体内均匀地扩散与分布。分析计算试验前后煤体吸附甲烷的减少量和二氧化碳的增加量。结果表明:在围压1~5 MPa、轴压1.5~7.5 MPa内随着加载轴压和围压的增大,该类厌氧型微生物降解甲烷的效率和二氧化碳产量均得到增加,甲烷降解率从24.22%增加到36.43%,二氧化碳产量从59.34 cm^3增加到102 cm^3,然而二氧化碳的增加量小于甲烷的减少量,推测其原因可能与降解甲烷中间过程生成存留部分碳氢化合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微生物 原始煤体 三轴应力 高压注入 降解甲烷
下载PDF
絮凝剂添加对厌氧微生物产甲烷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岳秀萍 李亚新 曹京哲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50,76,共4页
在厌氧反应器启动初期添加絮凝剂需考虑絮凝剂对厌氧微生物所产生的抑制影响,通过对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聚季胺盐不同絮凝剂的生物化学甲烷势(BMP)测定和厌氧毒性测定(ATA),评价了其厌氧生物可降解性和絮凝剂对厌氧微生... 在厌氧反应器启动初期添加絮凝剂需考虑絮凝剂对厌氧微生物所产生的抑制影响,通过对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聚季胺盐不同絮凝剂的生物化学甲烷势(BMP)测定和厌氧毒性测定(ATA),评价了其厌氧生物可降解性和絮凝剂对厌氧微生物产甲烷活性的影响,对比了所形成的生物絮体在沉降性能和抗破散强度方面的差别。确定以聚季胺盐作为厌氧污泥颗粒化促进剂,建议采用间隔10d的多次添加方式及反应器中聚季胺盐质量浓度为1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剂 厌氧微生物 产甲烷活性
下载PDF
固定化厌氧微生物多孔囊状聚酰胺载体的研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广金 褚良银 +2 位作者 陈文梅 杨平 梅丽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3-316,共4页
采用界面聚合方法制备出固定化厌氧微生物多孔囊状聚酰胺载体。该载体壁薄,内外表面粗糙多孔,具有典型的囊状空间、较高的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将该载体用于厌氧法处理人工合成废水,同一时间的沼气产量高于使用基体型多孔聚合物载体和未... 采用界面聚合方法制备出固定化厌氧微生物多孔囊状聚酰胺载体。该载体壁薄,内外表面粗糙多孔,具有典型的囊状空间、较高的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将该载体用于厌氧法处理人工合成废水,同一时间的沼气产量高于使用基体型多孔聚合物载体和未使用载体时的沼气产量,在3种情况下的3 6 d累积沼气产量分别为1 4 3 0,1 2 1 0,8 7 5 mL。使用电子扫描电镜观察固定化微生物载体,发现有大量的厌氧菌群生长在载体内外表面。实验结果表明,该载体固定厌氧微生物的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微生物 固定化 载体 多孔囊 聚酰胺 界面聚合 废水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