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LB/c小鼠宫颈癌原位瘤模型的建立与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晓雯 王娇 +1 位作者 袁萍 孙军 《巴楚医学》 2018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BALB/c小鼠原位瘤模型,模拟临床肿瘤环境,为观察PTD4-apoptin融合蛋白的抗肿瘤效应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两种方法建立BALB/c小鼠宫颈癌原位瘤模型,以PTD4-apoptin融合蛋白进行21天的短期治疗。TUNEL检测PTD4-apoptin融... 目的:通过建立BALB/c小鼠原位瘤模型,模拟临床肿瘤环境,为观察PTD4-apoptin融合蛋白的抗肿瘤效应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两种方法建立BALB/c小鼠宫颈癌原位瘤模型,以PTD4-apoptin融合蛋白进行21天的短期治疗。TUNEL检测PTD4-apoptin融合蛋白的促凋亡效应,HE染色评估肿瘤的形态学变化。结果:与异体异位宫颈癌组织移植法相比,宫颈注射U14宫颈癌细胞悬液的成瘤效果更好。原位瘤给予PTD4-apoptin融合蛋白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结论:小鼠宫颈注射U14宫颈癌细胞悬液可建立宫颈癌原位瘤模型,PTD4-apoptin融合蛋白可抑制该原位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D4-apoptin融合蛋白 U14宫颈癌细胞 小鼠宫颈癌原位瘤模型 凋亡
下载PDF
耐紫杉醇肺原位小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和鉴定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晓华 郭莉莉 路丽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5-283,共9页
目的建立肺原位移植耐紫杉醇肿瘤动物模型以及耐药机制的研究。方法利用本实验室已经获得的耐紫杉醇肺癌细胞株(A549-Taxol),测定其耐药指数和细胞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后,采用穿刺法将约为每毫升5×10^(6)细胞注入小鼠肺部,3周后统... 目的建立肺原位移植耐紫杉醇肿瘤动物模型以及耐药机制的研究。方法利用本实验室已经获得的耐紫杉醇肺癌细胞株(A549-Taxol),测定其耐药指数和细胞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后,采用穿刺法将约为每毫升5×10^(6)细胞注入小鼠肺部,3周后统计存活率以及成瘤率并且观察小鼠状态。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肿瘤中耐药基因GST-π、P-gp170和MMP-7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结果A549-Taxol肺癌细胞的耐药指数为508倍;GST-π、P-gp170和MMP-7耐药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01),且A549-Taxol组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显著高于A549组。用5×10^(6)细胞量进针5 mm的注射入肺部的存活率与成瘤率分别为100%和85%,成瘤后免疫组化显示耐药蛋白在A549-Taxol组裸鼠中明显表达,且耐药蛋白高于A549裸鼠组。结论GST-π、P-gp170和MMP-7的表达与肺癌紫杉醇耐药相关,初步建立了耐紫杉醇的肺癌原位动物模型,耐药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性保持稳定并可用于后续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裸鼠 原位移植模型 紫杉醇耐药
下载PDF
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其活体荧光成像检测 被引量:5
3
作者 曹钟元 赵振凯 +5 位作者 相庚 倪清蓉 才延辉 席宇菁 赵晶 阎博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3-707,共5页
目的:建立可动态实时监测的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方法:将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人胃癌细胞SGC-7901^(fLuc+)注入裸鼠后肢根部皮下形成皮下移植瘤。待皮下移植瘤瘤块长至直径0.5 cm时,剥取肿瘤组织,应用叠合法将瘤块原位移植于裸鼠胃... 目的:建立可动态实时监测的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方法:将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人胃癌细胞SGC-7901^(fLuc+)注入裸鼠后肢根部皮下形成皮下移植瘤。待皮下移植瘤瘤块长至直径0.5 cm时,剥取肿瘤组织,应用叠合法将瘤块原位移植于裸鼠胃小弯处,形成原位移植瘤模型。利用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系统,每4日监测移植瘤的进展情况。荷瘤3周后,解剖荧光成像阳性小鼠,利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移植瘤的形态。结果:应用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系统,可在荷瘤裸鼠胃部检测到逐渐增强的荧光信号。荷瘤裸鼠胃部存在肿瘤包块贴附于胃壁,包块直径为0.5~1.0 cm,包块周围与相邻组织器官边界清晰,未见粘连,检查腹腔未见转移,未见腹水形成。应用叠合法构建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成功率为95%(19/20)。对荷瘤胃组织H-E染色后,可见异常肿瘤细胞,肿瘤包膜完整,符合胃癌组织学特征。结论:成功建立了操作简便、成瘤率高的可动态监测的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为研究胃癌发生机制、研发抗癌药物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移植模型 活体荧光成像技术 SGC-7901细胞株
原文传递
肝原位移植瘤裸鼠模型的建立及活体荧光成像检测 被引量:4
4
作者 贾小飞 闫博 +3 位作者 张熠杰 蒋帅 赵晶 杨安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6-429,共4页
目的建立能够通过活体荧光成像系统实时监测肿瘤进展的肝原位移植瘤裸鼠模型。方法重组质粒pcDNA3.1-Luc转染细胞构建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PLC/PRF/5肝癌细胞株,将该细胞注入裸鼠肝脏实质内,应用活体成像技术动态监测肿瘤进展情况,解剖荧... 目的建立能够通过活体荧光成像系统实时监测肿瘤进展的肝原位移植瘤裸鼠模型。方法重组质粒pcDNA3.1-Luc转染细胞构建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PLC/PRF/5肝癌细胞株,将该细胞注入裸鼠肝脏实质内,应用活体成像技术动态监测肿瘤进展情况,解剖荧光信号阳性裸鼠观察肿瘤组织生长情况。免疫荧光检测肿瘤组织中HBsAg表达。结果对裸鼠肝原位移植瘤应用活体荧光系统成像,在肿瘤细胞注射部位检测到荧光信号,解剖动物后可在肝脏组织中观察到异质细胞团块。免疫荧光证实移植瘤中有HBsAg表达。结论肝脏原位移植瘤裸鼠模型建立成功,为抗肝癌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移植裸鼠模型 活体荧光成像 荧光素酶 PLC PRF 5细胞株
原文传递
新型阿霉素前体药PDOX对人胃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珏 邵丽华 +5 位作者 王群 袁静萍 唐利 钟燕军 刘少平 李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710-1715,共6页
目的:比较PDOX与DOX对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建立MGC-803人胃癌原位移植瘤模型35只,随机分为PDOX组(n=12)、DOX组(n=12)和Control组(n=11),接种后第10、17、24天按体质量给药,每周进行两次详细全面记录。末次... 目的:比较PDOX与DOX对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建立MGC-803人胃癌原位移植瘤模型35只,随机分为PDOX组(n=12)、DOX组(n=12)和Control组(n=11),接种后第10、17、24天按体质量给药,每周进行两次详细全面记录。末次给药后1周终止实验,取血行常规、生化检查;解剖裸鼠,详细记录胃部肿瘤及腹腔播散情况,对肿瘤进行称重,计算抑瘤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分析肿瘤细胞增殖、凋亡,肿瘤血管生成、侵袭转移等指标,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至研究终点时,Control组和PDOX组全部存活,DOX组6只死亡。在肿瘤局部控制指标中,PDOX组和DOX组的胃肿瘤质量、体积均显著低于Control组(P<0.05),PDOX组和DOX组抑瘤率分别为26.4%和24.9%,两组疗效相当(P>0.05)。在血常规指标中,PDOX组血小板计数高于Control组(P<0.05),淋巴细胞比例低于Control组(P<0.05),而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功能指标中,PDOX组CK-MB水平高于Control组(P<0.01)。CK、LDH、肝功能及肾功能指标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DOX组和DOX组淋巴管癌栓发生率显著低于Control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DOX组Ki-67水平显著低于DOX与Controll组,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cl-2、Bcl-6、Tunel、VEG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4、D2-40有明显下降趋势。结论:PDOX治疗人胃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的整体疗效优于DOX,毒副作用低于DO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靶向治疗PDOX前体药 胃癌原位移植模型
下载PDF
人卵巢癌裸鼠卵巢原位移植瘤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3
6
作者 詹光熙 彭书敏 +1 位作者 美丽古丽.莫合买提 郭晓青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5期574-579,共6页
为探讨人卵巢癌进展机制的相关研究,构建适宜的体内动物模型。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稳定过表达绿色荧光报告基因(GFP)的人EOC细胞模型:SKOV3(人卵巢浆液性腺癌细胞株)和ES-2(人卵巢透明细胞癌细胞株);异氟烷吸入麻醉4-6周龄BALB/C(nu... 为探讨人卵巢癌进展机制的相关研究,构建适宜的体内动物模型。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稳定过表达绿色荧光报告基因(GFP)的人EOC细胞模型:SKOV3(人卵巢浆液性腺癌细胞株)和ES-2(人卵巢透明细胞癌细胞株);异氟烷吸入麻醉4-6周龄BALB/C(nu/nu)雌性裸鼠,从裸鼠背部正中纵切口进入腹腔,显微多点注射法分别将细胞模型悬液,移植于裸鼠的单侧卵巢,每组6只裸鼠;Night OWL活体成像系统动态观察裸鼠移植瘤生长和转移情况;移植术后4-6周解剖裸鼠,取卵巢和转移瘤组织行HE染色。结果显示,携带GFP的EOC细胞模型SKOV3和ES-2,均可成功构建裸鼠卵巢原位移植瘤模型,裸鼠未发生手术原因死亡,成功率均100%;活体成像系统通过检测GFP的荧光强度和范围,能够动态监测裸鼠移植瘤生长情况;SKOV3细胞模型构建的卵巢癌和转移瘤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特征符合人卵巢浆液性腺癌;ES-2细胞模型构建的卵巢癌和转移瘤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特征符合人卵巢透明细胞癌。由此可知,异氟烷吸入麻醉、从背部正中纵切口进入腹腔、显微多点注射法移植携带GFP的EOC细胞模型,能成功构建可动态监测的裸鼠卵巢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该动物模型与人卵巢癌生物学特征类似,适宜作为研究人卵巢癌演变进展的体内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裸鼠 卵巢原位移植模型 显微多点注射法
下载PDF
小鼠移植瘤模型对SPIO增强MRI信号变化原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许卫国 黄力 +1 位作者 陈汉芳 蒋光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1-544,共4页
目的建立小白鼠肝脏原位移植瘤模型,初步探讨临床上影响肝癌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增强MRI信号变化的因素。资料与方法(1)对25例肝病患者行SPIO增强MRI扫描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相关资料进行分析;(2)给小白鼠注射H22肝癌细胞建立肝脏原... 目的建立小白鼠肝脏原位移植瘤模型,初步探讨临床上影响肝癌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增强MRI信号变化的因素。资料与方法(1)对25例肝病患者行SPIO增强MRI扫描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相关资料进行分析;(2)给小白鼠注射H22肝癌细胞建立肝脏原位移植瘤模型40只;(3)成瘤后给小鼠进行MRI平扫及SPIO增强扫描;(4)所有的瘤鼠做HE及普鲁士蓝铁染色并进行相关病理学分析。结果(1)25例患者中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癌2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及肝硬化结节1例,DSA及介入治疗有典型肝癌表现者2例。(2)肝脏移植瘤组在SPIO增强后的T2WI上有10个移植瘤的信号未见下降;普鲁士蓝铁染色3只瘤鼠的瘤灶呈阳性,内见枯否细胞;7个瘤灶与肝组织明显呈浸润生长。结论SPIO能提高肝脏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率,但存在SPIO增强MRI信号变化与病理机制不相符的现象;在少数纯瘤株移植瘤结节内及周边可见枯否细胞,成为影响肝癌的SPIO增强MRI信号变化的重要原因;移植瘤的生长方式成为影响肿瘤的SPIO增强后信号变化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变化 SPIO 小鼠 原位移植模型 步研究 超顺磁性氧化铁 增强MRI扫描 肝脏占位性病变 海绵状血管 普鲁士蓝 枯否细胞 MRI平扫 病理学分析 原发性肝癌 肝硬化结节 肝脏移植 初步探讨 肝病患者 肝癌细胞 H-22 增强扫描
下载PDF
人胃癌裸鼠胃原位种植转移模型的建立和改进 被引量:9
8
作者 孙永强 臧宏 +2 位作者 王强 孙溪 肖忠标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3期169-170,173,共3页
目的:建立人胃癌裸鼠胃原位种植转移模型。方法:用人胃癌细胞SGC-7901悬液接种于裸鼠皮下,形成稳定传代的皮下移植瘤。将皮下移植瘤组织再接种于裸鼠胃浆肌层,观察移植肿瘤的生长状况、移植成功率和自发转移的发生率及组织学变化等生物... 目的:建立人胃癌裸鼠胃原位种植转移模型。方法:用人胃癌细胞SGC-7901悬液接种于裸鼠皮下,形成稳定传代的皮下移植瘤。将皮下移植瘤组织再接种于裸鼠胃浆肌层,观察移植肿瘤的生长状况、移植成功率和自发转移的发生率及组织学变化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肿瘤组织块保留了人胃腺癌的组织学特点,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成瘤率为100%(20/20),肝脏转移率为45%(9/20)。结论: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的生物学行学与人胃癌自然生长和转移过程相似,为研究人胃癌转移机制提供了理想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模型 原位种植 人胃癌细胞SGC-7901 裸鼠原位移植模型 原位移植模型 皮下移植 移植组织 生物学特性 组织学变化 组织学特点 组织块 胃浆肌层 生长状况 移植肿 人胃腺癌 转移过程 生物学行 转移机制 再接种
下载PDF
塞来昔布干预人结肠癌原位移植瘤生长及对PGE2影响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王磊 陈卫昌 +2 位作者 陈桂林 马文雄 谢学顺 《苏州医学》 2005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对人结肠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瘤组织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方法使用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细胞(HT-29)在裸鼠皮下接种4周形成稳定的皮下...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对人结肠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瘤组织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方法使用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细胞(HT-29)在裸鼠皮下接种4周形成稳定的皮下移植瘤,再将皮下瘤组织原位接种于24只裸鼠盲肠浆膜下,以完成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制备。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及塞来昔布高、中、低剂量组(H、M、L组)共四组,分别给予纯水及含有不同浓度(1500ppm、1000ppm和500ppm)塞来昔布的饮水,饲养42天后处死裸鼠,观察各组原位移植瘤的成瘤率、瘤体积、瘤重以及裸鼠实验前后的体重变化,计算抑瘤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瘤组织匀浆上清中PGE2的含量。结果24只裸鼠实验期间无一只死亡,成瘤率为100%,比较荷瘤鼠实验前后体重变化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比较各组原位移植瘤体积和瘤重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P<0.05和P<0.01),L组、M组和H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5.30%、38.80%、76.92%,与对照组(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存在着明显的的剂量依赖性。测定瘤组织匀浆上清中PGE2的含量,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PGE2的含量逐渐降低,各组移植瘤PGE2的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原位移植瘤PGE2含量和瘤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r=0.8814,P<0.01)。结论塞来昔布通过下调COX-2,抑制人结肠癌裸鼠原位移植中PGE2的产生对结肠癌生长起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来昔布 移植生长 实验研究 前列腺素E2(PGE2) 原位移植模型 干预 人结肠癌细胞 PGE2含量 抑制作用 体重变化 组织匀浆 皮下移植 对数生长期 放射免疫法 剂量依赖性 COX-2 显著性 环氧化酶 皮下接种 原位接种 不同浓度
下载PDF
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Y1203的构建及应用
10
作者 郑义 宋莱荣 +5 位作者 徐晓颖 吴震 李晓杰 解磊 陈峰 李文斌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33-740,共8页
目的构建一株具备干细胞表型的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Y1203,用于研究肿瘤细胞干性维持以及治疗耐药的潜在机制。方法Y1203细胞来源于一位49岁女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复发再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使用Y1203细胞构建人源胶质母细胞瘤原位及皮下... 目的构建一株具备干细胞表型的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Y1203,用于研究肿瘤细胞干性维持以及治疗耐药的潜在机制。方法Y1203细胞来源于一位49岁女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复发再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使用Y1203细胞构建人源胶质母细胞瘤原位及皮下移植(patient derived tumor xenograft,PDX)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代数Y1203细胞的细胞周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Y1203细胞的干细胞标志物转录因子SOX-2(transcription factor SOX-2,SOX2)和细胞黏附分子分化抗原簇-4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44,CD44)表达。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RNA sequencing,RNA-Seq)比较Y1203细胞和U87细胞表达谱差异。结果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鉴定确认Y1203细胞与患者肿瘤组织同源,且其与ExPASy数据库中涵盖的常见细胞系完全不同。基因检测结果提示异柠檬酸脱氢酶1(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1,IDH1)无突变,端粒酶反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RT)启动子突变,原癌基因(B-Raf proto-oncogene,BRAF V600E)、抑癌基因(tumor protein p53,TP53)和转录调控因子(ATRX chromatin remodeler,ATRX)基因突变。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Y1203可实现在体外无限增殖并用于建立PDX模型。与其他胶质瘤细胞系相比,Y1203细胞中高表达的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为SOX2和CD44,并显著富集胶质瘤干细胞相关通路。结论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Y1203分化低,恶性程度较高,对放射性治疗和化学治疗抵抗性强,具有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特性。该细胞系的建立为胶质母细胞瘤临床前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 原代培养 干细胞特性 胶质母细胞原位及皮下移植模型
下载PDF
聚合人脐带血红蛋白增敏乳腺癌小鼠化学免疫疗法治疗效果的初步研究
11
作者 郑诗凡 周文涛 +4 位作者 李燊 吴嘉康 游训仪 刘嘉馨 王红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90-296,共7页
目的探讨聚合人脐带血红蛋白氧载体(PolyCHb)增强小鼠4T1乳腺癌原位瘤化学免疫疗法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4T1乳腺癌原位瘤模型,将15只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空白组:无干预;对照组:多柔比星(DOX)+PD-1抑制剂(a-PD-1)治疗,腹腔注射DOX 5 mg&... 目的探讨聚合人脐带血红蛋白氧载体(PolyCHb)增强小鼠4T1乳腺癌原位瘤化学免疫疗法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4T1乳腺癌原位瘤模型,将15只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空白组:无干预;对照组:多柔比星(DOX)+PD-1抑制剂(a-PD-1)治疗,腹腔注射DOX 5 mg·kg^(-1)、1次/周,腹腔注射PD-1抑制剂12.5 mg·kg^(-1)、1次/周;实验组:DOX+a-PD-1+PolyCHb治疗,DOX和a-PD-1用法同上,PolyCHb:尾静脉注射600 mg·kg^(-1)、3次/周;给药周期为4周。给药期间记录肿瘤体积3次/周,绘制各组肿瘤生长曲线并计算抑瘤率。29 d处死小鼠,剥瘤后称瘤重;免疫荧光法检测肿瘤组织中HIF-1α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增殖指标Ki67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组肿瘤体积显著减小(P<0.05)、抑瘤率(%)显著提高(P<0.05);实验组肿瘤组织中HIF-1α含量降低(P<0.05);实验组肿瘤组织生长区减少,并伴坏死区增加;各组肿瘤组织细胞凋亡阳性率(%)分别为18.79±0.62、20.68±1.19、41.65±2.99(F=135.2,P<0.001);此外肿瘤增殖指标Ki67结果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olyCHb可以增加乳腺原位瘤小鼠化学免疫疗法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HIF-1α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和坏死,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人脐带血红蛋白 乳腺癌 原位瘤模型 化学免疫疗法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上颌窦黑色素瘤原位裸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鞠思敏 陈飞 +4 位作者 刘均 覃纲 谢亚柳 王震玲 魏雪梅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599-1602,1605,共5页
目的:建立稳定的上颌窦黑色素瘤原位裸鼠模型,为研究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手段提供动物模型。方法:将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细胞悬液注射到裸鼠右上颌窦,待裸鼠形成原位瘤后,监测肿瘤的生长发展和荷瘤鼠的生存情况,并利用MR... 目的:建立稳定的上颌窦黑色素瘤原位裸鼠模型,为研究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手段提供动物模型。方法:将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细胞悬液注射到裸鼠右上颌窦,待裸鼠形成原位瘤后,监测肿瘤的生长发展和荷瘤鼠的生存情况,并利用MRI技术观察肿瘤局部浸润情况。结果:在裸鼠上颌窦接种B16细胞,上颌窦出现原位瘤,裸鼠生存率和原位瘤体积大小与接种肿瘤细胞数量有关。MRI显示原位瘤向鼻腔、眼眶、颅底浸润。结论:成功构建了上颌窦黑色素瘤原位裸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及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可行的实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 黑色素 原位瘤模型 裸鼠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人卵巢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静 邢辉 +3 位作者 高庆蕾 卢运萍 邬素芳 马丁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76-378,共3页
关键词 卵巢癌 裸鼠 原位移植模型 生物学特性
原文传递
利用α-氰基丙烯酸烷基酯医用胶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肝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白俊文 杨成旺 +1 位作者 苏秉忠 苏秀兰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6年第7期442-444,共3页
目的使用α-氰基丙烯酸烷基酯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肝原位移植瘤模型。方法将BEL-7402人肝癌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皮下模型。形成皮下移植瘤后再移植于裸鼠肝内,利用α-氰基丙烯酸烷基酯建立肝原位移植瘤模型(间接肝原位移植瘤模型)... 目的使用α-氰基丙烯酸烷基酯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肝原位移植瘤模型。方法将BEL-7402人肝癌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皮下模型。形成皮下移植瘤后再移植于裸鼠肝内,利用α-氰基丙烯酸烷基酯建立肝原位移植瘤模型(间接肝原位移植瘤模型)。结果成功地利用α-氰基丙烯酸烷基酯建立了间接肝原位移植瘤模型。移植瘤存活率达95.8%。结论与传统的肝原位移植瘤模型比较,利用α-氰基丙烯酸烷基酯建立间接肝原位移植瘤模型方法简便,成功率高,便于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氰基丙烯酸烷基酯 肝癌 裸鼠 皮下肝原位移植模型
原文传递
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异种原位移植模型建立 被引量:5
15
作者 刁艺 黄强 +2 位作者 董军 李如军 兰青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4-534,共1页
从组织微环境讲,人脑胶质瘤异种原位的动物脑内模型更能模拟人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特征。我们采用呈典型侵袭性生长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过表达的人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组织来建立裸小鼠原位移植瘤模型,然后行鼠间肿瘤传... 从组织微环境讲,人脑胶质瘤异种原位的动物脑内模型更能模拟人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特征。我们采用呈典型侵袭性生长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过表达的人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组织来建立裸小鼠原位移植瘤模型,然后行鼠间肿瘤传代移植,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移植模型 胶质母细胞 人脑胶质 组织 异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原位移植模型 生物学特性
原文传递
人胰腺癌细胞系MIA PaCa—Ⅱ神经侵袭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6
作者 孟令新 李强 +1 位作者 李杰 史玉荣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05-805,共1页
胰腺癌恶性度极高、预后极差,易远处脏器转移,其中腹腔内神经丛是其容易发生转移的部位,这是造成患者腹部疼痛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我们建立人胰腺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为研究神经侵袭的发生、发展提供实验依据和条件。
关键词 人胰腺癌细胞系 原位移植模型 神经侵袭 动物模型 MIA 脏器转移 生活质量 腹部疼痛
原文传递
人肾母细胞瘤裸小鼠肾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小伟 袁胜涛 +4 位作者 高解春 陆丽娟 陈莲 丁健 罗建明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8-260,F003,共4页
目的 建立人肾母细胞瘤的裸小鼠肾原位移植模型。方法 直接将未经处理的患儿肾母细胞瘤组织块接种在裸小鼠肾包膜下作原代以及系列传代移植 ;原、2、3、4代接种裸小鼠数目分别为 2、5、5、18只 ,每代间隔时间均为 8周。原、2、3代裸... 目的 建立人肾母细胞瘤的裸小鼠肾原位移植模型。方法 直接将未经处理的患儿肾母细胞瘤组织块接种在裸小鼠肾包膜下作原代以及系列传代移植 ;原、2、3、4代接种裸小鼠数目分别为 2、5、5、18只 ,每代间隔时间均为 8周。原、2、3代裸小鼠分别于接种 8周后全部处死 ,4代裸小鼠从接种后 3周至 8周 ,每周处死 3只至全部 ,取出移植瘤进行称重 ,以反映肿瘤生长动力学。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原代和系列传代肿瘤样本中细胞周期 /凋亡分布以及倍体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肿瘤标本形态学以及角质蛋白 18和结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特征 ,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基因组微卫星序列D14S6 8、D18S6 9andD2 0S199,以确定其人源性。结果 人肾母细胞瘤在原代裸小鼠中形成肾原位移植瘤 ,随后系列传四代 ,共 30只裸小鼠 ,其中 2 7只在肾原位可以检测到移植瘤生长 ;移植瘤生长曲线符合指数模型 ,其倍体数、细胞周期分布在各代之间相似。所有移植瘤都保留了最初的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染色特征。而且 ,移植瘤基因组微卫星DNA序列与人肾母细胞瘤完全一致。结论 该异种原位移植瘤模型 ,准确地重现所移植的人肾母细胞瘤的形态和恶性生物学特点 ,具有重要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母细胞 原位移植模型 组织形态学 免疫组织化学 分子遗传学
原文传递
基于影像的脑胶质瘤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8
作者 季鸣 王丽嫄 +2 位作者 吕元皓 来芳芳 陈晓光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45-1249,共5页
脑肿瘤原位移植瘤模型是临床前评价抗脑瘤药物效果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利用荧光素酶和红色荧光蛋白双标记的人脑胶质瘤细胞U87MG-m Cherry-luc,构建了基于影像的裸鼠脑原位移植瘤模型,利用已知的抗肿瘤药物替莫唑胺,结合小动物核磁共振... 脑肿瘤原位移植瘤模型是临床前评价抗脑瘤药物效果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利用荧光素酶和红色荧光蛋白双标记的人脑胶质瘤细胞U87MG-m Cherry-luc,构建了基于影像的裸鼠脑原位移植瘤模型,利用已知的抗肿瘤药物替莫唑胺,结合小动物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RI)、活体成像系统(IVI)等影像技术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地评价药物抗脑胶质瘤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 原位移植模型 影像技术 替莫唑胺 按肿活性
原文传递
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的活体荧光观察及肿瘤分期研究
19
作者 田同德 岳立云 +2 位作者 田同良 岳文莉 杨督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63-767,共5页
目的:建立人胃癌细胞MGC-803原位胃癌移植瘤模型,并运用可视荧光活体成像技术探讨原位移植瘤分期。方法:将人胃癌MGC-803细胞株进行质粒转染,获得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MGC-803-GFP细胞株,皮下注射细胞成瘤后,分割成小块并手术移植到... 目的:建立人胃癌细胞MGC-803原位胃癌移植瘤模型,并运用可视荧光活体成像技术探讨原位移植瘤分期。方法:将人胃癌MGC-803细胞株进行质粒转染,获得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MGC-803-GFP细胞株,皮下注射细胞成瘤后,分割成小块并手术移植到胃壁内,建立裸鼠胃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动态观察原位移植瘤术后裸鼠的一般情况,活体成像技术下观察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每周分批处死原位移植瘤祼鼠,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测确定病理分期,分析术后时间、肿瘤荧光面积与病理分期之间的联系,拟以原位移植瘤术后生长的各个时间段,对肿瘤分期进行大致判定。结果: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GFP的人胃癌细胞MGC-803原位胃癌移植瘤模型,通过可视荧光技术可以活体追踪观察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且随着术后时间及荧光面积的增加,肿瘤病理分期越晚,而以术后3、5周为界,可初步在活体情况下将原位移植肿瘤分为早、中、晚期。结论:通过建立胃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利用活体荧光技术可以再现肿瘤的临床演变过程,并以移植术后时间为节点可确定肿瘤的大致分期,为进一步对抗肿瘤药物疗效判定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原位移植模型 活体荧光成像 分期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蚯蚓纤溶酶抗肝癌转移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常春霞 陈洪 +1 位作者 季红 张治国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0-524,共5页
目的探讨蚯蚓纤溶酶(earthworm fibrinolytic enzyme,EFE)对人肝癌细胞转移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人肝癌高转移原位移植瘤模型,造模后7d将裸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EFE高、低剂量组,共3组,每组7只,每天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1600,800uku/kg... 目的探讨蚯蚓纤溶酶(earthworm fibrinolytic enzyme,EFE)对人肝癌细胞转移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人肝癌高转移原位移植瘤模型,造模后7d将裸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EFE高、低剂量组,共3组,每组7只,每天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1600,800uku/kgEFE灌胃,连续30d。实验结束时完整剥除种植瘤并称重;肉眼直接观察种植瘤的肝内播散及腹腔种植情况,计算肝内播散率及腹腔种植率;通过病理切片观察肺转移肿瘤灶的数目;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移植瘤中FAK(focus adhesion kinase)及β1-整合素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EFE低、高剂量组原位种植瘤瘤重减轻(P<0.05或P<0.01);种植瘤肝内播散率和腹腔种植率降低,其中,EFE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转移灶数目明显减少,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在原位种植瘤和移植瘤中FAK及β1-整合素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方面,EFE高、低剂量组的表达均明显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EFE具有抗肝癌转移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EFE能够抑制FAK及β1-整合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纤溶酶 肝癌 转移 原位移植模型 裸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