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4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OCT分析视神经损害程度在中医药辩证论治原发性开角青光眼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罗毅 熊红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31期90-93,共4页
目的:对应用OCT分析视神经损害程度在中医药辩证论治原发性开角青光眼中的临床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自2014年1-12月在本院眼科门诊就诊的30例P0AG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择30例正常者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以Had与Becker视野分期法为基础把... 目的:对应用OCT分析视神经损害程度在中医药辩证论治原发性开角青光眼中的临床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自2014年1-12月在本院眼科门诊就诊的30例P0AG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择30例正常者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以Had与Becker视野分期法为基础把患者分为早期观察组、进展期观察组和晚期观察组,每组各10例。观察组应用OCT分析视神经损害程度在中医药辩证论治原发性开角青光眼。结果:观察组患者包括分为痰湿泛目证组、气郁化火证组以及肝肾亏虚证组,这些患者的RNFL平均厚度和对照组相比存在着明显变薄的情况(P<0.05),同时视野MD比对照组高(P<0.05),表现为伴随着患者病程的发展RNFL逐渐变薄而视野MD则是逐渐加重,以此为基础疗效达到了85.7%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OCT分析视神经损害程度在中医药辩证论治原发性开角青光眼中的临床有一定的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T 视神经损害 中医药 原发性开角青光眼
下载PDF
人小梁网的氧化DNA损害——与原发性开角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相关性 被引量:10
2
作者 Sergio Claudio Sacca Antonio Pascotto +4 位作者 Paola Camicione Paolo Capris Alberto Izzotti 林旭初(译) 惠延年(校) 《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 2005年第4期208-213,共6页
目的:评价氧化的分子损害的强度及其临床相关性:视野(VF)损害、眼压、年龄和病程长短。 方法:从17例行标准滤过手术的青光眼患者收集的人小梁网标本中提取DNA。与21只角膜移植收集的健康眼标本作对照。氧化DNA损害由测定8-羟基-2... 目的:评价氧化的分子损害的强度及其临床相关性:视野(VF)损害、眼压、年龄和病程长短。 方法:从17例行标准滤过手术的青光眼患者收集的人小梁网标本中提取DNA。与21只角膜移植收集的健康眼标本作对照。氧化DNA损害由测定8-羟基-2’-脱氧鸟苷(8-OH-dG)水平来估价。所有患者术前均经Humphrey 30-2视野检查和日间眼压测量。 结果:在青光眼患者和对照组中,DNA氧化损害的均数±标准差分别为8.51±5.44和1.75±1.80 8-OH-dG个分子/10。正常核苷酸。在人小梁网DNA氧化损害、视野损害和眼压之间发现了统计学上显著的相关性。没有发现其他统计学上的显著相关性。 结论:氧化应激在原发性开角青光眼代表着一个重要的致病步骤。因为它诱发了人小梁网的变性,有助于眼压升高。由此启动了青光眼的发病级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青光眼 DNA损害 青光眼患者 氧化损害 临床相关 小梁网 眼压测量 病程长短 滤过手术 膜移植
下载PDF
缝线引导下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术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3
作者 陈丽娜 靳琳 孙露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800-804,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缝线引导下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21-06/2022-06在我院住院手术治... 目的:比较分析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缝线引导下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21-06/2022-06在我院住院手术治疗的晚期POAG合并白内障患者53例53眼,其中26眼行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A组),27眼行缝线引导下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B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使用降眼压药水数量。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手术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 wk, 1、3、6 mo眼压均低于术前(均P<0.017)。两组前房出血并发症比较有差异(P<0.05),浅前房和脉络膜脱离比较无差异(均P>0.05)。术后6 mo两组患者BCVA(LogMAR)比较无差异(A组:1.29±1.19,B组:0.78±1.01,P=0.098),抗青光眼药物数量比较无差异[A组:0 (0, 2.75)种,B组:0 (0, 1)种,P=0.209]。术后6 mo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无差异(Z=0.448,P=0.654)。结论:缝线引导下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术治疗晚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手术成功率与小梁切除术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穿透Schlemm管成形术 超声乳化手术
下载PDF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4
作者 陈妍 卓洪民 +6 位作者 张帆 周璇 袁承志 喻昶 彭清华 曾梅艳 宋厚盼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04-711,共8页
目的:通过对近30 a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发病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了解该领域的发文情况、研究趋势及研究前沿和热点。方法:检索1993-09-01/2023-09-01在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已发表的关于POAG... 目的:通过对近30 a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发病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了解该领域的发文情况、研究趋势及研究前沿和热点。方法:检索1993-09-01/2023-09-01在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已发表的关于POAG发病机制的相关文献986篇,运用CiteSpace(6.2.R.4)和VOSviewer(1.6.18)软件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国家/地区及关键词。结果:美国发文量最多(243篇),其次是中国(121篇)。发文量最多的国外研究机构是哈佛大学(37篇),国内研究机构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眼科、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眼科发文量并列第一。Louis R. Pasquale(21篇)是最高产的英文作者,王宁利是该领域最活跃的中国研究者。该领域研究的关键词包括小梁网、眼压、房水、糖皮质激素、血液流变学等。结论:POAG发病机制的研究正处于蓬勃发展期,美国在该领域发文量最大,哈佛大学为该领域的领先研究机构。POAG研究领域的研究重点已经从结构方面转移到了基因层面,基因研究与中医治疗在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青光眼 发病原因 发病机制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
5
作者 程冬生 李桂荣 李翠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3期383-384,F0003,共3页
青光眼为全球首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病理性眼压升高是原发性青光眼主要的危险因素,主要治疗原则为将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减少对视神经的压迫。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在住院期间会出现心理、睡眠等一系列的护理问题,在住院期间及时... 青光眼为全球首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病理性眼压升高是原发性青光眼主要的危险因素,主要治疗原则为将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减少对视神经的压迫。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在住院期间会出现心理、睡眠等一系列的护理问题,在住院期间及时为患者提供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护理尤为重要。为避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病情进一步进展,方便护理人员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现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护理进行综述。本研究主要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治疗进展、护理措施三方面进行阐述,为护理人员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护理方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青光眼 护理措施 治疗
下载PDF
不同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比较
6
作者 高雅 罗慧娟 张李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5期143-146,共4页
目的 观察不同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性差异。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8月—2022年7月宜都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病历资料,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Ⅰ组、Ⅱ组、Ⅲ组,每组50例。Ⅰ组采用溴莫尼定噻吗洛... 目的 观察不同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性差异。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8月—2022年7月宜都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病历资料,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Ⅰ组、Ⅱ组、Ⅲ组,每组50例。Ⅰ组采用溴莫尼定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Ⅱ组采用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治疗,Ⅲ组采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持续滴眼4周为1个疗程,3组均持续用药3个疗程。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3、6个月眼内压,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眼内病理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3、6个月3组眼内压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且Ⅰ组低于Ⅱ组、Ⅲ组(P<0.05或P<0.01),Ⅱ组、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3组收缩末期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治疗前后及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阻力指数较治疗前降低,且Ⅰ组低于Ⅱ组、Ⅲ组(P均<0.01),Ⅱ组、Ⅲ组阻力指数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视盘盘沿面积、视野缺损治疗前后及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较治疗前增加,且Ⅰ组高于Ⅱ组、Ⅲ组(P均<0.05),Ⅱ组、Ⅲ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Ⅱ组、Ⅲ组(6.00%vs. 20.00%或28.00%,χ^(2)=4.332/8.575,P=0.037/0.003),Ⅱ组、Ⅲ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相较于单用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溴莫尼定噻吗洛尔滴眼液可更好地控制眼内压,改善眼部血流动力学指标,保护视神经,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青光眼 溴莫尼定噻吗洛尔滴眼液 眼内压 眼部血流动力学 安全
原文传递
针刺、梅花针联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毛安 宋明霞 +2 位作者 朱源 徐红 庄君苗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梅花针联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6月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0例(120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针刺、梅花针联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6月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0例(120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60眼)。对照组给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视力、视野、眼压。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两组视力、平均光敏度、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力、平均光敏度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眼压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梅花针联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确切,能提高患者视力和视野,降低眼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青光眼 视神经损害 针刺 梅花针 叩刺
下载PDF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力及眼压的影响
8
作者 陈志杰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 分析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其视力及眼压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 9年3月-2022年3月哈尔滨二四二医院收治的1 50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复合组,各7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小梁... 目的 分析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其视力及眼压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 9年3月-2022年3月哈尔滨二四二医院收治的1 50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复合组,各7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复合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疗效、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 复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复合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高于常规组,复合组眼压低于常规组,复合组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高于常规组,复合组前房出血、脉络膜脱离、眼压过低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可有效纠正症状,促进视力恢复,降低眼压,改善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原发青光眼 视力 眼压
下载PDF
白内障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9
作者 杨锦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37-0040,共4页
探讨针对白内障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集2020年1月到2021年10月,我院们门诊以白内障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为由,要求患者开展手术治疗的患者一共60例作为本对照研究的全部观察对象;按照手术干预方式的不同... 探讨针对白内障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集2020年1月到2021年10月,我院们门诊以白内障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为由,要求患者开展手术治疗的患者一共60例作为本对照研究的全部观察对象;按照手术干预方式的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人数相等的1组、2组;1组患者接受小梁切除术,2组患者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统计、对比两组接受治疗患者的治疗结局、眼压以及视力变化、前房深度。结果 2组患者得到治疗的结果整体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2组患者眼压明显少于1组,前房深度更高,P<0.05;2组患者视力状况较之1组患者更好。结论 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能够有效改善视力,整体上,选择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进行手术治疗,更符合患者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原发青光眼 手术干预 选择 效果
下载PDF
BDNF、IL-37、sCD44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房水中的表达水平及诊断价值
10
作者 陈果 郭颖卓 王华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6期1955-1958,1976,共5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白细胞介素37(IL-37)、可溶性CD44(sCD44)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房水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45例(45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同期收治的45例(45眼)白内障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白细胞介素37(IL-37)、可溶性CD44(sCD44)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房水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45例(45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同期收治的45例(45眼)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视野平均缺损(MD)值评估观察组患者视神经损伤程度,并将患者分成轻度组24例(24眼)、中度组12例(12眼)、重度组9例(9眼)。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以及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之间的房水BDNF、IL-37、sCD44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房水BDNF、IL-37、sCD44表达水平单独及三者联合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价值。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观察组患者房水BDNF、IL-37、sCD44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房水IL-37、sCD44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BDNF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重度组患者房水IL-37、sCD44表达水平高于中度组、轻度组,BDNF表达水平低于中度组、轻度组(P<0.05)。房水BDNF、IL-37、sCD44表达水平联合诊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曲线下面积为0.886,高于房水BDNF、IL-37、sCD44表达水平单独诊断的曲线下面积(P<0.05)。观察组患者房水中IL-37的表达水平与sCD44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BDNF表达水平与IL-37、sCD44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房水IL-37、sCD44表达水平升高,BDNF表达水平下降,联合检测房水BDNF、IL-37、sCD44表达水平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的诊断价值较高,且三者的表达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青光眼 脑源神经营养因子 白细胞介素37 可溶CD44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治疗进展
11
作者 张鹰 李欣 孙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158-0161,共4页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是常见青光眼类型,与视神经节细胞损伤丢失有关,视神经损伤不断加重,导致进行性视功能丧失,致盲率高,病理性眼压升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青光眼的治疗是通过降低眼压、视神经保护的方法来达到保存视功能的目的...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是常见青光眼类型,与视神经节细胞损伤丢失有关,视神经损伤不断加重,导致进行性视功能丧失,致盲率高,病理性眼压升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青光眼的治疗是通过降低眼压、视神经保护的方法来达到保存视功能的目的。近年临床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研究不断增多,可用于青光眼治疗的方法随之增多,本文对该病的治疗进展作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青光眼 发病机制 药物治疗 激光治疗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一个中国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家系致病基因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颉娟娟 陈颖 +6 位作者 张国伟 崔海悦 郝梦瑶 王劭雯 贾珍 徐春龙 陆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5-180,共6页
目的:鉴定一个江苏省南通市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家系的青光眼致病基因,分析该基因的临床表型和致病机制。方法:于2020-01/12回顾并招募了一个POAG家系,该家系跨越5代共33名,有13名家庭成员参与了研究,其中4名诊断为POAG,1名诊断为... 目的:鉴定一个江苏省南通市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家系的青光眼致病基因,分析该基因的临床表型和致病机制。方法:于2020-01/12回顾并招募了一个POAG家系,该家系跨越5代共33名,有13名家庭成员参与了研究,其中4名诊断为POAG,1名诊断为高眼压症,剩余8名未受影响。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采用高通量测序筛选可能的致病基因,Sanger测序验证候选致病基因。结果:该家系患者均在青年时期发现眼压升高并诊断为青光眼,需手术治疗控制眼压,先证者最高眼压(IOP)达55mmHg。全外显子测序在先证者LTBP2基因上发现了一个杂合突变(c.1197C>A,p.Phe399Leu),Sanger测序验证该突变位点与家系疾病并不分离。结论:LTBP2(c.1197C>A)突变不是该家系POAG的致病基因。但是LTBP2突变在POAG病例中的致病作用值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青光眼 LTBP2基因 基因突变 全外显子测序 遗传
下载PDF
局部RAS组分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迪 李海军 +3 位作者 段世超 任静 崔慧玲 赵茹梦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71-374,共4页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由数十种血管紧张素肽、肽酶和多种受体组成,特异性调节各组织器官功能,维持水电解质的稳态平衡。局部RAS组分广泛分布在人眼的组织结构中,并产生一系列生理及病理作用。文章就RAS系...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由数十种血管紧张素肽、肽酶和多种受体组成,特异性调节各组织器官功能,维持水电解质的稳态平衡。局部RAS组分广泛分布在人眼的组织结构中,并产生一系列生理及病理作用。文章就RAS系统的主要活性因子成分,及其如何维持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小梁组织正常生理功能及房水正常动力学状态,以及其作为治疗青光眼的潜在药物靶点的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青光眼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房水 眼压
原文传递
基于“日节律”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择时治疗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钟缘 吕怡 彭清华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7期650-654,共5页
基于“天人相应”“三因制宜”思想的指导,《黄帝内经》所论日节律提出人体生理活动、病理状态与自然界昼夜更替密切相关,是择时治疗的重要理论依据。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进行性损失为特征,存在部分视网膜光敏神经... 基于“天人相应”“三因制宜”思想的指导,《黄帝内经》所论日节律提出人体生理活动、病理状态与自然界昼夜更替密切相关,是择时治疗的重要理论依据。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进行性损失为特征,存在部分视网膜光敏神经节细胞的缺失,可造成眼部昼夜节律的紊乱,进而影响24 h眼压、眼灌注压等眼部参数,导致疾病进展。本文以“日节律”为主要根据,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存在的昼夜节律紊乱,并提出择时治疗策略,以期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日节律 原发青光眼 择时治疗
下载PDF
XEN凝胶引流管植入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初步疗效观察
15
作者 胡甜 张虹 +2 位作者 王军明 王琳颢 成前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1-355,共5页
目的初步评估XEN凝胶引流管植入术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8例(10眼)进行了XEN凝胶引流管植入术的患者,其中男性6例(8眼),女... 目的初步评估XEN凝胶引流管植入术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8例(10眼)进行了XEN凝胶引流管植入术的患者,其中男性6例(8眼),女性2例(2眼)。年龄分布24~41岁,平均(33.9±5.9)岁。比较手术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包括视力、眼压、青光眼用药数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8例患者均诊断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平均随访时间为(13.0±3.9)个月。术前平均眼压为(24.7±6.2)mmHg,末次随访时平均眼压为(13.9±1.7)mmHg,较术前下降了43.7%。术前平均用药数量为3.1种,末次随访时为0.2种。4眼(40%)进行了滤过泡分离手术,其中1眼发生色素颗粒阻塞引流管出口,行滤过泡分离时清除阻塞物,房水顺利流出。截至末次随访,3眼获得手术完全成功,5眼获得部分成功,总成功率为80%。2眼术后发生前房积血,均在术后1个月内自行消退。其余患者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XEN凝胶引流管植入术是POAG的一种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在1年的随访中,患者眼压和青光眼用药数量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青光眼 XEN凝胶引流管 微创青光眼手术
下载PDF
基于免疫浸润识别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16
作者 王冰 郝钦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459-464,共6页
目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旨在探究该疾病的新型免疫相关生物标志物,并探究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我们下载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公共数据,分析了正常眼和青光眼在... 目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旨在探究该疾病的新型免疫相关生物标志物,并探究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我们下载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公共数据,分析了正常眼和青光眼在基因层次上的差别,基于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识别了在POAG疾病组和正常组表达差异最显著的免疫细胞类型,并通过WGCNA鉴定了与此免疫类型最为相关的基因模块。利用随机森林和LASSO回归机器学习方法对这些候选标志物进行了筛选和验证,最后构建了一个列线图作为原发性开角青光眼的诊断工具。结果从得到的285个差异基因中筛选出了CCDC3、CEBPD、ECRG4、HBA2、HBB、HBD、MSLN和TNNT3这8个基因作为潜在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其中HBB和HBD是血红蛋白的亚基,与眼压的调节和视网膜血流有关;而MSLN和CEBPD等基因则参与了炎症和免疫反应的调节,CEBPD具有增强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能力。结论该研究解析了这些标志物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发现它们可作为潜在的诊断因素和治疗靶点,有望为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分析 原发青光眼 视神经 小梁网 免疫浸润
下载PDF
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眼底结构改变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卢瑶 刘丹丹 +1 位作者 石蕊 何媛 《临床眼科杂志》 2023年第1期77-82,共6页
高度近视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如何在高度近视人群中发现POAG患者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高度近视患者并发POAG的概率明显高于非高度近视患者。高度近视本身就可能发生眼部一系列结构和功能... 高度近视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如何在高度近视人群中发现POAG患者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高度近视患者并发POAG的概率明显高于非高度近视患者。高度近视本身就可能发生眼部一系列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当高度近视合并POAG时,复杂的眼底改变造成近视与早期开角型青光眼相互混淆,使早期青光眼的诊断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将回顾高度近视合并POAG的相关文献,从流行病学、视盘、视神经节细胞层、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血管密度等眼底结构特点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原发青光眼 视盘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血管密度
下载PDF
微创手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何诗 黄小莹 +1 位作者 何文静 钟珊 《微创医学》 2023年第2期143-150,共8页
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预计2030年全球青光眼患者将达9540万,2040年将高达1.118亿[1]。青光眼防治是世界防盲工作的重要议题之一,其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open-angle glaucoma,POAG)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较高,因其... 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预计2030年全球青光眼患者将达9540万,2040年将高达1.118亿[1]。青光眼防治是世界防盲工作的重要议题之一,其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open-angle glaucoma,POAG)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较高,因其发病机制复杂、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故早诊断、早治疗、终身随访治疗是降低青光眼致盲率的重要举措。药物、激光及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三大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青光眼 微创青光眼手术 传统滤过手术 激光手术
下载PDF
人外周血脂质水平和炎症指标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关联性
19
作者 孙亚茹 刘庆平 张铭志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79-884,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脂质水平和炎症指标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3月于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确诊为POAG的86例患者作为POAG组, 同时收集年龄、性别、体... 目的探讨外周血脂质水平和炎症指标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3月于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确诊为POAG的86例患者作为POAG组, 同时收集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相匹配的86例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测量眼压;采用Humphrey视野分析仪测量视野平均缺损(MD)。采集各组受试者外周静脉血, 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表达水平。筛选2个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 采用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POAG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确定各危险因素与POAG患眼眼压及M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POAG组HDL水平为(1.59±0.42)mmol/L,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6±0.50)m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5, P=0.016)。POAG组LDL水平为(3.34±0.66)mmol/L,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8±0.71)m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0, P=0.013)。POAG组白细胞水平为(6.91±1.60)×109/L,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1±1.29)×109/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19, P<0.001)。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外周血LDL水平升高(P=0.039, OR=2.354, 95%CI:1.105~5.303)和白细胞水平升高(P=0.044, OR=1.310, 95%CI:1.007~1.703)是POAG发病的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 POAG患者外周血LDL和白细胞水平均与眼压呈中等强度正相关(r=0.610, P<0.001;r=0.358, P=0.001);LDL水平与MD呈中等强度负相关(r=-0.496, P<0.001), 白细胞水平与MD呈弱负相关(r=-0.235, P=0.030)。结论外周血LDL和白细胞水平升高是POAG患病的危险因素, 并与POAG患者眼压呈正相关, 与MD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青光眼 脂蛋白 脂质水平 炎症指标 眼压 视野平均缺损
下载PDF
溴莫尼定联合曲伏前列腺素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印卓 朱思 吴安花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6期155-158,共4页
目的 观察溴莫尼定联合曲伏前列腺素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68例(患眼共114眼),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34例(患眼56眼)和试验组34例(患眼58眼)。对照组患... 目的 观察溴莫尼定联合曲伏前列腺素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68例(患眼共114眼),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34例(患眼56眼)和试验组34例(患眼58眼)。对照组患者予以溴莫尼定滴眼液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溴莫尼定滴眼液联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患眼视功能指标[眼压(IOP)、视野缺损(MD)、平均光敏感度(MS)]、患眼血流动力学指标[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短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患眼眼表损伤指标[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染色积分(FL)、泪液分泌实验(SⅠt)]及患眼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患眼治疗总有效率为94.83%,高于对照组的82.14%(χ^(2)=4.538,P=0.033)。治疗3个疗程后,2组患者患眼IOP、MD较治疗前降低,MS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患者患眼IOP、MD较对照组更低,MS较对照组更高(P<0.01)。治疗3个疗程后,2组患者患眼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短动脉的PSV、EDV较治疗前增快,RI较治疗前减小,且试验组患者患眼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短动脉的PSV、EDV较对照组更快,RI较对照组更小(P<0.05)。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2组患者患眼BUT、FL、SⅠt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患眼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79%,与对照组的10.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1,P=0.617)。结论 溴莫尼定联合曲伏前列腺素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效果确切,可较好地改善患者患眼视功能及血流动力学,且不会对眼表造成严重损伤,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青光眼 溴莫尼定 曲伏前列腺素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