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93篇文章
< 1 2 2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围术期基于5E康复理论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陈娜 肖青青 易丹杨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围术期基于5E康复理论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06—2024-0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TACE的75例PHC患者,随机分为2组,予对照组(37例)实施围术期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38例)开展围术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围术期基于5E康复理论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06—2024-0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TACE的75例PHC患者,随机分为2组,予对照组(37例)实施围术期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38例)开展围术期基于5E康复理论的健康教育。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时,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中文版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quality index,PSQI)、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价患者的不良情绪、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统计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SAS、SDS、PSQI和EORTC QLQ-C30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时,2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围术期开展基于5E康复理论的健康教育,能有效缓解PHC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并可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5E康复理论 健康教育 不良心理、睡眠质量
下载PDF
肝复乐胶囊联合槐耳颗粒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临床研究
2
作者 夏家栋 王亮 何本振 《新中医》 2025年第5期141-145,共5页
目的:观察肝复乐胶囊联合槐耳颗粒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2023年2月在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12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2组均给... 目的:观察肝复乐胶囊联合槐耳颗粒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2023年2月在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12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2组均给予TACE治疗,对照组加甲磺酸仑伐替尼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肝复乐胶囊联合槐耳颗粒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12个月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小板计数(BPC)、白蛋白(Alb)、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客观有效率、12个月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1.07%(23/56)、98.21%(55/56)、35.71%(20/56),对照组客观有效率、12个月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21%(13/56)、83.93%(47/56)、55.36%(31/5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PC、Alb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中医证候积分及AFP、PIVKA-Ⅱ、TBil、AST、ALT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BPC、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及AFP、PIVKA-Ⅱ、TBil、AST、A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复乐胶囊与槐耳颗粒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复乐胶囊 槐耳颗粒 动脉化疗栓塞 肿瘤标志物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腹痛的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严俊斌 《西藏医药》 2024年第4期46-48,共3页
目的目的探究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腹痛的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1月~2023年4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行TACE术患者61例,按术后有无腹痛分为腹痛组(36例)和非腹痛组(25例)。记录术后24h腹痛发生规律,并分... 目的目的探究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腹痛的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1月~2023年4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行TACE术患者61例,按术后有无腹痛分为腹痛组(36例)和非腹痛组(25例)。记录术后24h腹痛发生规律,并分析影响其影响因素。结果结果61例TACE术后患者,24h内中重度腹痛36例(59.02%);单因素分析:腹痛组年龄<60岁、初次行TACE术、ECOG评分0~1分、肿瘤病灶≥3个、肿瘤直径≥5cm、到肝包膜距离<1cm人数比非腹痛组多(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ACE术史、ECOG评分、肿瘤病灶数量均为影响患者术后腹痛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结论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腹痛的发生频率较高,且影响因素众多,临床需加以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 腹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腹痛的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1
4
作者 罗君 邵国良 +4 位作者 郑家平 陈玉堂 姚征 曾晖 郝伟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13-617,共5页
目的调查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腹痛的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入组121例患者,均为浙江省肿瘤医院介入放射科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收住的PHC患者。观察患者在TACE术后48 h内腹痛的发生和持续时间、程度及吗... 目的调查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腹痛的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入组121例患者,均为浙江省肿瘤医院介入放射科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收住的PHC患者。观察患者在TACE术后48 h内腹痛的发生和持续时间、程度及吗啡用量等。结果 121例患者中有96例(96/121,78.5%)在介入术后感到不同程度的腹痛,其中72例(72/121,59.5%)为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以上的中重度疼痛。平均吗啡用量为19.7 mg/例次。统计分析发现TACE术后腹痛与年龄(≥60对<60;odd ratio(OR)0.307,P=0.008),术前ECOG评分(2对0~1;OR 0.195,P=0.006),肿瘤至肝包膜距离(>1 cm对≤1 cm;OR 0.296,P=0.007),动脉栓塞时所用化疗药物表柔比星(THP)对其他药物(非THP对THP;OR 0.232,P<0.003 4)。具有上述危险因素1个以上的患者更易发生疼痛。结论腹痛是TACE术后的高频事件,更年轻者、更好的ECOG评分、距肝包膜更近的肿瘤位置以及使用THP混合碘油栓塞者是腹痛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因此对于腹痛的中高危患者,在术前至术后12 h内常规使用止痛药物预防疼痛发生是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化疗栓塞(TACE) 细胞肝癌 腹痛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丹栀逍遥散防治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栓塞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学武 姜靖雯 +4 位作者 张永杰 邱晓堂 曾江正 金桂云 孙刚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1564-1570,共7页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防治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栓塞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医辨证属于肝郁脾虚型,符合TACE治疗适应症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患者均接受T...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防治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栓塞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医辨证属于肝郁脾虚型,符合TACE治疗适应症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患者均接受TACE治疗,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西医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栀逍遥散口服治疗。1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价量表(PG-SGA)评分及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值、自然杀伤(NK)细胞]和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的变化情况,评估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疗效、栓塞综合征主要症状及心理痛苦程度,4周后评估2组患者的实体瘤疗效。【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的实体瘤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疗效分别为70.0%(28/40)、90.0%(36/40)和75.0%(30/40),对照组分别为65.0%(26/40)、65.0%(26/40)和55.0%(22/4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和生活质量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2组的实体瘤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经TACE治疗1周后,治疗组的发热严重程度和腹痛严重程度均较对照组减轻(P<0.05),而2组的恶心呕吐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1周后,治疗组的PG-SGA评分对比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的PG-SG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PG-SG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1周后,对照组的CD4^(+)/CD8^(+)、NK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的CD4^(+)/CD8^(+)、NK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CD4^(+)/CD8^(+)、NK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5)TACE治疗1周后,治疗组的心理痛苦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前和治疗后,2组患者的ALT、TB等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服丹栀逍遥散防治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栀逍遥散 原发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 栓塞综合征 郁脾虚型
原文传递
健脾补肾方联合针灸治疗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综合征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文导 梅世伟 +4 位作者 孟凡喆 郝淑芳 梁晓聪 常钢 黄晶晶 《吉林中医药》 2014年第12期1222-1224,共3页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方联合针灸治疗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综合征患者的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方法对80例原发性肝癌行TACE治疗的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术后给予健脾补肾方联合针灸治疗...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方联合针灸治疗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综合征患者的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方法对80例原发性肝癌行TACE治疗的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术后给予健脾补肾方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术后应用常规西药对症治疗,通过比较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卡氏评分、细胞免疫、毒副反应指标,评价健脾补肾方联合针灸治疗对以上指标的影响。结果健脾补肾方联合针灸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P<0.05),上调患者CD4、NK细胞比例(P<0.05),术后毒副反应降低(P<0.05)。结论健脾补肾方联合针灸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疗效明显,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达到术后减毒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健脾补肾 针灸疗法 动脉栓塞 细胞免疫 化疗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损伤与乙肝相关性风险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黄伍奎 由丽娜 +5 位作者 刘登尧 杨树法 刘墨 顾朋 阿不拉江 樊喜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肝损伤与乙肝的相关性。方法 107例PHC患者行TACE治疗,记录手术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按有无合并乙肝、乙肝病毒DNA复制水平及乙肝病程长短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TACE手术前后肝功能各指...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肝损伤与乙肝的相关性。方法 107例PHC患者行TACE治疗,记录手术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按有无合并乙肝、乙肝病毒DNA复制水平及乙肝病程长短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TACE手术前后肝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有无合并乙肝分组,两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血浆白蛋白(AL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间接胆红素(IBIL)、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乙肝病毒复制水平分组,3组的各项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乙肝病程长短分组,3组I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HC患者TACE术后肝损伤普遍存在,乙肝相关性PHC患者TACE术后肝损伤明显。乙肝病毒DNA复制水平越高,乙肝病程越长,TACE术后肝损伤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 损伤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放疗4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毕晓霞 潘秀花 +3 位作者 邹文蕙 江晓聪 白力 王革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17期36-38,共3页
目的:研究介入治疗联合放射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5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先行2周期介入治疗,休息4周后开始放疗,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剂量45~56Gy。结果:45例患者中,10例病情完全控制(22.2%);16例部分... 目的:研究介入治疗联合放射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5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先行2周期介入治疗,休息4周后开始放疗,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剂量45~56Gy。结果:45例患者中,10例病情完全控制(22.2%);16例部分控制(35.6%);稳定7例(15.6%);进展8例(17.8%);死亡4例(8.9%)。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介入后放射治疗,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在治疗过程中运用三维适形(3D-CRT)进行放射治疗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 三维适行放疗 疗效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巩悦勤 张金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9期967-968,共2页
关键词 肿瘤转移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原发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 肿瘤复发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前后血清IL-12和sTNFR-Ⅰ水平的改变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文 周殿元 +1 位作者 许刚 王继德 《实用癌症杂志》 2003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前后血清IL -12和sTNFR -Ⅰ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 (ELISA) ,检测 6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前后血清IL -12和sTNFR -Ⅰ水平的改变 ,并与健康对...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前后血清IL -12和sTNFR -Ⅰ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 (ELISA) ,检测 6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前后血清IL -12和sTNFR -Ⅰ水平的改变 ,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肝癌组治疗前IL -12水平降低 ,sTNFR -Ⅰ水平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 ,患者血清IL -12水平升高 ,sTNFR -Ⅰ水平降低 ,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应用免疫调节剂组较未应用组血清IL -12水平升高和sTNFR -Ⅰ水平下降更显著。结论 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IL -12和sTNFR -Ⅰ的水平 ,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免疫状况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能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 免疫功能 白细胞介素-12 可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
下载PDF
养正消积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血管形成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剑飞 谢建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21期2299-2302,共4页
目的观察养正消积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血管形成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养正消积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血管形成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正消积胶囊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CD3+、CD4+、CD8+、CD4+/CD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水平及KPS评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近期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TBil、γ-GT、AST、ALT、VEGF及b FGF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KPS评分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CD8+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正消积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用于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可有效促进肝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质量,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下调血管形成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正消积胶囊 还原型谷胱甘肽 原发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
下载PDF
中药制剂在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贺用和 韩静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95-97,共3页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肿瘤,但许多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且多伴有肝硬化和/或门静脉癌栓,手术切除的机会较少。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全身化疗成效甚少,有效率〈20%,自1981年Kat...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肿瘤,但许多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且多伴有肝硬化和/或门静脉癌栓,手术切除的机会较少。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全身化疗成效甚少,有效率〈20%,自1981年Kato首先提出化疗栓塞法后,经过多年的发展,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e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已成为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方案的首选。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常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白血球下降、脱发、乏力及肝功能损害,经研究,许多中药制剂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不仅降低了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不良反应,而且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而成为当今肿瘤学界的一项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中药 动脉化疗栓塞 综述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序贯应用三维适行放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汪小浪 郑莉萍 熊建萍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6年第7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序贯应用三维适行放射治疗(3DCRT)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60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30)行TACE术3次后,序贯3DCRT;对照组(n=30)仅给予TACE术3次。结...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序贯应用三维适行放射治疗(3DCRT)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60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30)行TACE术3次后,序贯3DCRT;对照组(n=30)仅给予TACE术3次。结果:实验组、对照组近期瘤体缩小率分别为83.3%(25/30)和56.7%(17/30),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对照组血清AFP下降率分别为100%(30/30)和96.6%(29/30),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1年、2年累积生存率实验组分别是80%(24/30)和46.6%(14/30),对照组分别是53.3%(16/30)和26.6%(8/30)。结论:TACE联合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其近期、远期疗效优于单纯T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 三维适行放疗
下载PDF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病人的营养状况变化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瑛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82-284,共3页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病人的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56例行TACE术后的原发性肝癌病人,随机分为EN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术前进行营养筛查评估,术后均按照进食流质、半流质和普通饮...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病人的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56例行TACE术后的原发性肝癌病人,随机分为EN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术前进行营养筛查评估,术后均按照进食流质、半流质和普通饮食为顺序的过程,其中EN组病人给予短肽型EN支持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病人在术后1个月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EN组病人的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给予EN支持治疗不仅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而且还可减少病人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 肠内营养
原文传递
肠内营养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肠黏膜屏障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祝素平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6期786-788,共3页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肠黏膜屏障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保定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表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行肝动...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肠黏膜屏障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保定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表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术后24 h内给予静脉滴注营养液。对照组患者术后24 h予以流食或半流食,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检测术前和术后第28天的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28天,两组的D-乳酸(D-lac)、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和内毒素(endotoxin,ET)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P<0.01),且观察组的D-lac、DAO和E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28天,两组的CD+4、CD+8和CD+4/CD+8水平均显著优于术前(P<0.01);且观察组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D+4和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08%(P<0.05)。结论肠内营养可提高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胃肠道功能,改善肠黏膜屏障,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原发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 肠黏膜屏障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护理用于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外转移患者45例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景丽 《中国药业》 CAS 2015年第23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在小剂量肝素联合奥曲肽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肝外转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内科2014年1月至6月采用小剂量肝素联合奥曲肽治疗的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肝外转移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4年...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在小剂量肝素联合奥曲肽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肝外转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内科2014年1月至6月采用小剂量肝素联合奥曲肽治疗的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肝外转移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4年7月至12月采用同样治疗方法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性出院护理指导,观察组采取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结果TACE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肿瘤原发病灶好转率高于对照组,恶化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一般毒副作用缓解更快,家属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采用小剂量肝素联合奥曲肽治疗的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肝外转移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能有效缓解抑郁情绪,抑制肿瘤转移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护理 原发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 外转移
下载PDF
基于卡尔森式理念的疼痛管理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病人疼痛感、焦虑程度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妍琰 孙丽娜 +1 位作者 闫欣欣 陈浩丽 《全科护理》 2022年第22期3102-3104,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卡尔森式理念的疼痛管理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病人疼痛感、焦虑程度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2月89例原发性肝癌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基于卡尔森式理念的疼痛管理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病人疼痛感、焦虑程度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2月89例原发性肝癌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病人给予传统疼痛控制,观察组病人采用卡尔森式疼痛管理理念。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病人术后3 h、6 h和12 h疼痛程度,术前及术后3 d应用状态焦虑量表(SAI)、特质焦虑量表(TAI)和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评估病人的焦虑、癌因性疲乏程度,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3 h、6 h、12 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观察组病人SAI和TA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行为、认知、躯体3个维度的疲劳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术后肝衰竭、肾衰竭、肝癌结节破裂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卡尔森式理念的疼痛管理能缓解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病人疼痛,减轻病人的术后焦虑程度,降低病人的癌因性疲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 卡尔森式理念 疼痛 焦虑 癌因疲乏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二期手术切除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守帅 郑晨 《肝脏》 2017年第7期620-623,共4页
目的分析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与二期手术切除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观察组行肝... 目的分析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与二期手术切除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观察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二期手术切除。术后1周比较2组肝功能各项指标、临床疗效,随访1年后比较2组生存率、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为95.0%,对照组为6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后的生存率为7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5%,且观察组1年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的肝功能各项指标,包括AST、ALT、TBil、DBil、IBil、TP、Alb、PA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二期手术切除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1年后生存率,改善其肝功能各项指标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化疗栓塞 二期手切除 原发肝癌
下载PDF
胸腺肽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强 潘光栋 +3 位作者 刘振 卢欣 蔡敬铭 谭盛强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481-482,共2页
目的:观察胸腺肽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知情同意的原则,将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本科行TACE的23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患者采用单纯TACE联合术后化疗,治疗组17... 目的:观察胸腺肽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知情同意的原则,将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本科行TACE的23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患者采用单纯TACE联合术后化疗,治疗组173例患者在相同方案的基础上应用胸腺肽α1每周10mg皮下注射,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外周血CD4+、CD8+细胞、CD4+/CD8+及NK细胞百分率。结果:治疗组患者外周血CD4+细胞、CD4+/CD8+及NK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可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后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 胸腺肽 细胞免疫
下载PDF
减轻应激训练结合腹式呼吸训练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丽娜 李春霞 张晓娟 《中国疗养医学》 2021年第5期499-501,共3页
目的分析减轻应激训练结合腹式呼吸训练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应激反应和睡眠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某科118例PHC行TACE术后患者,采用... 目的分析减轻应激训练结合腹式呼吸训练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应激反应和睡眠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某科118例PHC行TACE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给予减轻应激训练,观察组59例增加腹式呼吸训练,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乙肝应激量表(PSSH)评分(27.51±3.07)分低于对照组(36.22±3.13)分;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定向测验(LOT-R)量表(20.42±3.56)分高于对照组(13.52±3.46)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减轻应激训练结合腹式呼吸训练对PHC行TACE术后患者进行干预,可降低应激反应水平和机体疼痛程度,提升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轻应激训练 腹式呼吸训练 原发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