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9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一级亲属眼前节结构特点
1
作者 李文青 潘桂珍 +2 位作者 孙萍 张旭 杨璐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11-116,共6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一级亲属的眼前节结构特点。方法:选择2020-09/2022-10于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的40-60岁PACG一级亲属48例48眼作为观察组,同时纳入同年龄段、无青光眼及青光眼家族史的健康体检者40例40眼为... 目的: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一级亲属的眼前节结构特点。方法:选择2020-09/2022-10于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的40-60岁PACG一级亲属48例48眼作为观察组,同时纳入同年龄段、无青光眼及青光眼家族史的健康体检者40例40眼为对照组,按年龄分为低龄组(40-49岁)和高龄组(50-60岁)。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使用camera measure测量软件进行测量,主要测量指标包括前房深度(ACD)、前房面积(ACA)、前房宽度(ACW)、眼前节深度(ASD)、房角开放距离(AOD 500)、小梁虹膜夹角(TIA)、小梁虹膜间面积(TISA_(500))、晶状体拱高(LV)、虹膜曲率(IC)、虹膜厚度(IT 500)、巩膜睫状突夹角(SCPA)及虹膜睫状突距离(ICPD)。比较两组各指标。结果:观察组ACD、ACA、AOD 500、TISA_(500)、TIA均比对照组小,LV、IC均比对照组大(均P<0.05)。高龄观察组ACD、ACA、AOD 500、TISA_(500)、TIA明显小于同龄对照组,LV、IC大于同龄对照组(均P<0.05);低龄观察组ACD、AOD 500、TISA_(500)、TIA明显小于同龄对照组,LV、IC显著大于同龄对照组(均P<0.05)。高龄观察组的ACD、ACA、AOD 500、TISA_(500)、TIA均显著小于低龄观察组,LV、IC显著大于低龄观察组(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ACD分布有差异(P<0.05),其中中重度浅前房的占比约为对照组的10倍。相关性分析表明,TISA_(500)与ACD、ACA呈正相关,与LV、IC呈负相关,TISA_(500)主要受LV影响。IC与LV呈正相关,与ACD、ACA呈负相关。结论:正常眼轴的PACG一级亲属存在房角关闭的高风险性。PACG一级亲属的眼前节结构较正常人拥挤,晶状体前移可能是导致房角狭窄的始动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一级亲属 超声生物显微镜 眼前节参数
下载PDF
韦企平从肝论治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经验
2
作者 曹琳琳 王妍 +2 位作者 夏燕婷 廖良 韦企平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29-433,437,共6页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是临床最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若眼压控制不佳,常可造成视神经萎缩,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最终失明。西医认为其主要是由于眼前房角部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功能障碍,导致房水排出受阻,进而引起眼内压增高。中医...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是临床最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若眼压控制不佳,常可造成视神经萎缩,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最终失明。西医认为其主要是由于眼前房角部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功能障碍,导致房水排出受阻,进而引起眼内压增高。中医学则将本病病因病机归咎于肝火上炎、痰火郁结、肝肾阴虚以及饮邪上犯等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引起气血失和、气滞血瘀,从而导致目中玄府闭塞及神水瘀滞,发为PACG。韦企平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同发病阶段的PACG,对其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有独到见解,主张本病应从肝论治,在控制眼压的基础上,重视全身辨证论治,采用针药结合治疗PACG导致的视神经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中西医结合 韦企平 针药并用
下载PDF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樱銮 齐艳秀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89-391,共3页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是导致失明的常见原因,房角关闭是PACG的一个基本病理过程。随着眼科设备的发展,对PACG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除了传统的瞳孔阻滞、高褶虹膜机制,研究发现其发病原因不仅与异常眼球解剖结构相关,还与眼...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是导致失明的常见原因,房角关闭是PACG的一个基本病理过程。随着眼科设备的发展,对PACG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除了传统的瞳孔阻滞、高褶虹膜机制,研究发现其发病原因不仅与异常眼球解剖结构相关,还与眼部动态变化因素、遗传因素和心理生理应激因素等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本文结合文献报道对PACG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作用,为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发病机制 危险因素 房角关闭 青光眼 原发房角关闭疾病
下载PDF
分析透明晶状体摘除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进展
4
作者 康中华 刘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131-0134,共4页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简称闭角)是临床上较为普遍的眼病,主要表现为前房角变窄或阻塞,使房水无法正常排出,眼压增高,从而引起视神经损伤。目前临床上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手段有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外科治疗等,但仍有部分患者有其自身的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简称闭角)是临床上较为普遍的眼病,主要表现为前房角变窄或阻塞,使房水无法正常排出,眼压增高,从而引起视神经损伤。目前临床上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手段有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外科治疗等,但仍有部分患者有其自身的缺陷及不良反应。白内障摘出术是目前国际上备受重视的一种新型手术方法,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提高前房角的通畅,降低眼压,达到防治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晶状体摘除治疗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基于静息态fMRI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百分比波动振幅研究
5
作者 唐秋雨 黄冰林 +3 位作者 黄歆 谢雨燕 魏含蕾 黄琴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0,共6页
目的 使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s-fMRI)技术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 PACG)患者在静息状态下百分比波动振幅(percent amplitude of fluctuatio... 目的 使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s-fMRI)技术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 PACG)患者在静息状态下百分比波动振幅(percent amplitude of fluctuation, PerAF)的变化。材料与方法 共纳入江西省人民医院眼科诊断的PACG患者31例。同期,31名性别、年龄、受教育时间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 HC)被纳入对照组。对每个受试者进行全脑rs-fMRI扫描,以收集PerAF信号。分别采用单样本t检验和双样本t检验比较各组组内和组间PerAF数据。结果 与HC组相比,PACG患者组在左侧额上回背外侧(t=-3.9421,P<0.001)、眶部(t=-3.4619,P<0.001),左侧眶部额中回(t=-3.6709,P<0.001),右侧额中回(t=-3.8257,P<0.001),右侧额下回三角部(t=-3.6708,t=-4.0375,P<0.001);左侧缘上回(t=-3.9570,P<0.001)、顶下缘角回(t=-3.8230,t=-3.8730,P<0.001),右侧顶上回(t=-4.4581,P<0.001)、中央后回(t=-3.7825,P<0.001),中央旁小叶(t=-4.0816,P<0.001);右侧颞中回(t=-3.8402,P<0.001);左侧舌回(t=-3.5758,P<0.001);左侧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t=-3.4718,P<0.001)、补充运动区(t=-3.7209,P<0.001)以及右侧小脑下部7b区(t=-3.9479,P<0.001)的PerAF均显著降低(体素水平P<0.001,聚类水平P<0.05,高斯随机场校正)。结论 PACG患者在多个大脑区域存在异常的PerAF值,涉及与视觉、情绪和认知调节相关的初级和高级视觉皮层和大脑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百分比波动振幅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6
作者 宋燕红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84-86,共3页
青光眼是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伤引起的进行性视神经病变,可导致不可逆性失明,是全球排名第一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1]。其患病率一般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青光眼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常见,手术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重... 青光眼是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伤引起的进行性视神经病变,可导致不可逆性失明,是全球排名第一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1]。其患病率一般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青光眼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常见,手术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重要治疗手段,但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并引起较强的应激反应,在围术期血压可能会升高,从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甚至延误病情。近年来,本院对青光眼科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了精细化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高血压 精细化护理干预 护理质量
下载PDF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7
作者 仝娅妮 林旭 +4 位作者 魏永灿 彭素银 邓智祥 彭焱靖 张秋丽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2期191-194,共4页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为青光眼的一个主要亚型,是因房角关闭引起急性或慢性眼压升高,伴或不伴有青光眼性视盘特征改变和视野损伤。PACG的基本病理过程是房角关闭,其与虹膜、晶状体、睫状体、脉络膜的异常均相关。随着研究的深入,发...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为青光眼的一个主要亚型,是因房角关闭引起急性或慢性眼压升高,伴或不伴有青光眼性视盘特征改变和视野损伤。PACG的基本病理过程是房角关闭,其与虹膜、晶状体、睫状体、脉络膜的异常均相关。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情绪、心理应激因素与PACG的发生发展过程亦有较为紧密的联系。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青光眼研究中的发展,许多与青光眼发病相关的基因及其在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机制被广为研究。因此,本文将从解剖机制、心理应激及基因的角度出发对PACG的发病机制进行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房角关闭 解剖机制 生理应激 基因
下载PDF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依从性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8
作者 刘燕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27-0130,共4页
分析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依从性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至2022年的8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因临床开展护理措施不同而分为2组,一组开展常规护理(对照组40例),一组开展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干预组4... 分析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依从性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至2022年的8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因临床开展护理措施不同而分为2组,一组开展常规护理(对照组40例),一组开展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干预组40例),较比2种护理措施在依从性、自护能力、睡眠质量、生活质量方面应用效果差异。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依从性比对照组高,(P<0.05)。干预组患者自护能力比对照组高,(P<0.05)。干预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高,(P<0.05)。结论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具有针对性、规范性、系统性等优势,适宜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应用,此护理模式不仅可增强患者的自护能力,还可改善其睡眠质量,这对机体康复有着直接性影响,更可对其生活水平发挥积极改善目的,护理效果确切,可满足临床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人化护理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依从 自护能力 影响
下载PDF
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价值研讨
9
作者 郑云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88-0091,共4页
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实施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22年8月-2023年8月105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3,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与对照组(n=52,常规小梁切除手术),对比... 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实施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22年8月-2023年8月105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3,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与对照组(n=52,常规小梁切除手术),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疗效。结果 疗效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98.11%VS8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选择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可提升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推广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白内障术中房角镜指导下房角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瑾 牟大鹏 +4 位作者 张烨 王悦 孙云晓 唐炘 王宁利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53,共7页
目的评估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房角镜指导下房角成形术(Phaco-GAAP)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于2022年4月至2022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纳入PACG合并白内... 目的评估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房角镜指导下房角成形术(Phaco-GAAP)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于2022年4月至2022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纳入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22例25眼。所有患眼均接受Phaco-GAAP手术,术中先进行黏弹剂辅助下房角成形操作,再用房角镜观察并记录术眼360°房角周边前粘连(PAS)部位及范围,对未完全开放处的房角行二次房角成形操作,记录房角PAS范围。若2次房角成形后房角PAS范围依然>180°,则术中联合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分别于术后1 d、1周、1个月及3个月进行随访,主要效应指标包括眼压、房角PAS范围、降眼压药物使用数量和手术并发症,计算手术成功率。手术条件成功定义为术后联合药物应用眼压可控制到≤21 mmHg,完全成功定义为术后未使用降眼压药物眼压≤21 mmHg。术后1个月、3个月评估房角PAS范围。结果25眼术前、Phaco-GAAP术中第1次和第2次房角成形后房角PAS范围分别为[270(225,360)°]、[165(110,215)°]和[100(35,175)°],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42,P<0.001),其中术中第1次房角成形后PAS范围小于术前,第2次房角成形后PAS范围小于第1次房角成形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次房角成形后房角PAS范围≥180°的比例由48%下降到24%。随访末期完成房角镜检查的13眼术前、术毕、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房角PAS范围分别为[240(195,305)°]、[60(25,182.5)°]、[170(120,275)°]和[180(140,280)°],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31,P<0.001),术后1个月、3个月术眼PAS范围明显小于术前,但均大于术毕时房角PAS范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04、0.011、0.003)。术眼手术前及术后1 d、1周、1个月和3个月眼压值分别为(40.19±17.23)、(15.80±7.98)、(13.89±5.09)、(12.80±3.79)和(13.24±2.78)mmHg(1 mmHg=0.133 kPa),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031,P<0.001),术后各时间点眼压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眼术毕与术前PAS范围呈正相关(r_(s)=0.409,P=0.042)。所有术眼及术后各时间点抗青光眼药物使用均少于术前。术后1个月手术完全成功率和条件成功率均为95.8%,术后3个月手术完全成功率和条件成功率分别为95.8%和100%。术中主要并发症为局限性前房角出血,发生率为68%,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Phaco-GAAP术中可定量观察房角PAS范围并指导二次房角成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PACG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房角成形术 周边前粘连 疗效 安全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前房、视力及眼压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管小丹 席亚慧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371-372,共2页
目的 探讨与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前房、视力及眼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本院诊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9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小梁切除术治疗,研究组予白内障超... 目的 探讨与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前房、视力及眼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本院诊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9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小梁切除术治疗,研究组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治疗,观察与记录患者前房、视力及眼压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14 d的房角关闭程度低于术前1 d(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两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高于术前1 d(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应用能缓解房角关闭程度,促进更有效的降低眼压,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 房角分离
下载PDF
激光虹膜成形术治疗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崔宏宇 郭黎霞 +9 位作者 吕爱国 张志宏 路平 张新 杨艳萍 申然 曹志刚 王立芳 胡建华 范肃洁 《临床眼科杂志》 2023年第6期526-528,共3页
目的探讨激光虹膜成形术(LPIP)治疗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本研究纳入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31例(33只眼)APACG,采用激光虹膜成形术治疗。比较治疗后1、2、6 h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及... 目的探讨激光虹膜成形术(LPIP)治疗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本研究纳入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31例(33只眼)APACG,采用激光虹膜成形术治疗。比较治疗后1、2、6 h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及眼前节变化。结果治疗后1、2、6 h眼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1、2、6 h BCVA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1、2、6 h中央前房深度(ACD)、前房角角度(ACA)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LPIP治疗APACG在降低眼压以及提升视力方面较为迅速,可以改善ACD、A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虹膜成形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眼压 视力 眼前节
下载PDF
房角分离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
13
作者 秦庆 杨建芳 王耀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22期2687-2690,2710,共5页
目的 探讨房角分离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4例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房... 目的 探讨房角分离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4例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房角分离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房角状态、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中心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以及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logMAR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中心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较术前降低,中央前房深度较术前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logMAR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高于对照组,房角状态优于对照组,角膜中心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房角分离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PACG合并白内障有助于降低患者眼压,提高视力,改善房角状态,且对角膜内皮的损伤较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房角分离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小梁切除术
下载PDF
晶状体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和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14
作者 王琳 宋斌 +1 位作者 曹晓宁 张培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2期0005-0008,共4页
探究晶状体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就诊诊断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纳入观察组,同时将40例眼部健康体检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纳入研究,使用B超... 探究晶状体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就诊诊断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纳入观察组,同时将40例眼部健康体检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纳入研究,使用B超、超声生物显微镜等对所有研究对象的眼前节参数进行测量,对晶状体参数与前房深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晶状体厚度大、前表面曲率大、相对位置偏前(P<0.05)。结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与晶状体解剖结构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发病机制 治疗
原文传递
房角分离手术结合超声乳化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效果研究
15
作者 陈丹 陈彬 肖瑶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7期170-174,共5页
目的 观察房角分离手术结合超声乳化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70例/70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35眼。对照组采取小梁... 目的 观察房角分离手术结合超声乳化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70例/70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35眼。对照组采取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治疗,观察组采取房角分离手术结合超声乳化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眼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7d、1个月、3个月、6个月后两组患者眼压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CVA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7d、1个月、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的BCVA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OSD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OSD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房角分离手术结合超声乳化可以在患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房角分离手术 小梁切除术 超声乳化
下载PDF
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王振华 张秀艳 席桂荣 《中外医疗》 2023年第8期45-48,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疾病特点、治疗要点,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的临床优势。方法简单随机选择在2019年3月—2020年5月期间赤峰市医院眼科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 目的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疾病特点、治疗要点,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的临床优势。方法简单随机选择在2019年3月—2020年5月期间赤峰市医院眼科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组间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角膜水肿、黄斑水肿等)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5、6.275,P<0.05)。术前组间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发生情况下,直接影响患者视力、基本生活状况,需尽早诊断与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具有安全性、有效性价值,促进患者视力、眼压等改善,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有效手术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 房角分离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手术情况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血清MLT、Klotho蛋白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促炎症因子和疗效的关系
17
作者 丁月 林介 +3 位作者 刘洋 吴春容 易美超 冯蕊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4期3032-303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褪黑素(MLT)、Klotho蛋白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促炎症因子和手术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PACG患者149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者149例为对照组,比... 目的探讨血清褪黑素(MLT)、Klotho蛋白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促炎症因子和手术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PACG患者149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者14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MLT、Klotho蛋白及促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MLT、Klotho蛋白与促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血清MLT、Klotho蛋白水平降低(P<0.05),IL-1β、IL-6、TNF-α水平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LT、Klotho蛋白均与促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呈负相关(P<0.05)。149例患者手术治疗12个月后,手术治疗效果无效患者30例(无效组),占20.13%;手术治疗效果有效患者119例(有效组),占79.8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有效组比较,无效组术前眼压(IOP)、慢性PACG比例、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前房角粘连>160°比例升高(P<0.05),术前前房深度、MLT、Klotho蛋白水平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术前IOP升高、慢性PACG、MLT水平降低、Klotho水平降低是手术治疗效果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MLT、Klotho蛋白在PACG患者中水平降低,与促炎症因子关系密切,是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KLOTHO蛋白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促炎症因子 手术治疗效果
下载PDF
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首次发作后1年内视盘周围脉络膜厚度的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青 唐广贤 +2 位作者 王姝蕊 侯英 李凡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2-676,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首次发作后1a内视盘周围脉络膜厚度(pCT)的变化规律。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5-10/2019-09于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眼科诊治的APACG患者31例(发作眼组31眼,对侧临床前期眼组31眼),正常对照组30... 目的:探讨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首次发作后1a内视盘周围脉络膜厚度(pCT)的变化规律。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5-10/2019-09于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眼科诊治的APACG患者31例(发作眼组31眼,对侧临床前期眼组31眼),正常对照组30例30眼,三组均在APACG发作期,术后1wk,1、3、6mo,1a测量pCT。结果:发作眼组pCT在术后1wk时比发作期增厚,之后1a内持续变薄(P<0.05)。发作眼组pCT较其余两组:在发作期,术后1wk时增厚,1a时变薄(P<0.05)。发作眼组发作期平均pCT与高眼压持续时间正相关,与前房深度负相关(P<0.05)。结论:首次发作的APACG患者,pCT在发作期和术后1wk弥漫增厚,1mo恢复正常,1a时变薄。发作期平均pCT与高眼压持续时间正相关,脉络膜厚度在APACG的发作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增强深部成像的相干断层扫描 视盘周围脉络膜厚度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诊断应用
19
作者 申洁 范宇晨 +3 位作者 代应辉 岳晓丽 赵思婕 张雅婷 《眼科学》 2023年第1期24-30,共7页
青光眼在病变过程中视网膜微循环的变化情况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血管造影(OCTA)是一项非侵入式的全新成像技术,可用于评估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系统。最近的研究表明,OCTA对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的评估主要在视盘旁区和黄斑... 青光眼在病变过程中视网膜微循环的变化情况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血管造影(OCTA)是一项非侵入式的全新成像技术,可用于评估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系统。最近的研究表明,OCTA对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的评估主要在视盘旁区和黄斑区。青光眼患者视盘旁区全层和RPC血管密度显著下降,并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黄斑区则呈现血管密度下降,无血管区面积显著增大的趋势。总体来看,可以为青光眼视网膜微循环评估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并强调这项新技术在青光眼领域的潜在应用。本文从视网膜微循环的表现以及青光眼视网膜微循环的图像改变,包括青光眼视盘旁区微循环改变、黄斑区微循环改变、评估青光眼黄斑区与视盘旁区微循环的影响因素及诊断价值比较几个方面就OCTA对青光眼视网膜微循环的评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血管造影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视网膜微血管 血管密度
下载PDF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贾凯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9期156-158,共3页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90例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90例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43/45),高于对照组的80.0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力、前房深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22%(1/45),低于对照组的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视力水平,增加前房深度,降低眼压水平和复发率,效果优于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植入 房角分离术 小梁切除术 视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