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包囊壁和成虫circRNA差异表达分析
1
作者 王正荣 马勋 +3 位作者 张艳艳 孙艳 孟季蒙 薄新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474-3489,共16页
旨在解析circRNA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包囊壁和成虫的表达谱特性,为进一步阐明circRNA分子在细粒棘球绦虫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采集细粒棘球绦虫的原头蚴、包囊壁和成虫,提取总RNA,构建circRNA、miRNA以及mRNA文库,采用全... 旨在解析circRNA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包囊壁和成虫的表达谱特性,为进一步阐明circRNA分子在细粒棘球绦虫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采集细粒棘球绦虫的原头蚴、包囊壁和成虫,提取总RNA,构建circRNA、miRNA以及mRNA文库,采用全转录组测序方法进行测序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功能预测筛选出差异表达的circRNA,并进行GO、KEGG以及ceRNA调控网络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其进行验证。结果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包囊壁和成虫共鉴定得到636个circRNA分子,其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分子有140个,在原头蚴、包囊壁和成虫特异性表达的circRNA分子分别为44、2和0个。GO分析结果显示,成虫和原头蚴以及包囊壁相比,差异表达的circRNA分子主要富集于生物学过程的有性生殖、精子发生、雄性配子产生、轴系发生以及神经生成、分化等。KEGG分析结果显示,原头蚴和成虫相比,差异表达的circRNA的显著富集于Notch、三羧酸循环、磷脂酰肌醇、核黄素代谢通路以及脂肪酸合成和降解等信号通路。原头蚴和包囊壁相比,差异表达的circRNA显著富集于背腹轴形成、Notch、wnt以及FoxO信号通路等。成虫和包囊壁相比,差异表达的circRNA的显著富集于Notch、碳代谢、三羧酸循环以及糖酵解/糖异生通路。靶向预测cir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结果显示,有24个差异表达circRNAs与14个miRNAs和54个mRNAs形成164个up-down-up的circRNA-miRNA-mRNA调控网路,有13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s与7个miRNAs以及16个mRNAs构成36个down-up-down的cir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对部分circRNA分子的qRT-PCR验证结果表明,其mRNA转录水平与测序结果一致。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系统解析了circRNA分子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包囊壁和成虫的差异表达谱特性,筛选了在原头蚴、包囊壁和成虫各阶段高表达及特异表达的circRNA分子,预测了差异表达circRNA潜在的cir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为进一步研究circRNA分子在细粒棘球绦虫生长发育中的作用于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circRNA 原头蚴 成虫 包囊壁 表达谱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蛋白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正荣 薄新文 +3 位作者 张艳艳 马勋 王智欣 卢平萍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19-1528,共10页
旨在探索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蛋白表达特性,揭示在此发育阶段虫体主要的功能蛋白以及信号通路,为揭示虫体的发育调控、筛选疫苗以及药物靶标奠定基础。本试验采用LC-MS/MS技术对虫体原头蚴表达的蛋白质进行研究,然后对获得数据进行GO、KO... 旨在探索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蛋白表达特性,揭示在此发育阶段虫体主要的功能蛋白以及信号通路,为揭示虫体的发育调控、筛选疫苗以及药物靶标奠定基础。本试验采用LC-MS/MS技术对虫体原头蚴表达的蛋白质进行研究,然后对获得数据进行GO、KOG以及KEGG等分析;最后采用qRT-PCR和原位杂交技术对鉴定得到的Wnt信号通路的关键基因β-catenin进行了差异表达和组织定位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共鉴定得到7 172个肽段,1 197个蛋白质,其中包括多个潜在的抗原蛋白质,如四跨膜蛋白超家族、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表皮抗原蛋白和烯醇酶等。信号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其中632个蛋白参与276个调控通路,诸如与虫体发育紧密相关的Wnt、Notch、Hedgehog、NF-κB、cAMP以及胆酸盐信号通路。对β-catenin的验证结果显示,此基因分布于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顶突的小刺以及散在的细胞中,同时其相对转录量在体外培养0~10d的过程中呈递减趋势。综上,本研究解析了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的蛋白质表达元件,揭示了原头蚴主要的调控信号通路,为虫体的生长发育机制以及包虫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原头蚴 蛋白 表达谱 信号通路
下载PDF
阿苯达唑亚砜及其对映体体外抗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包根书 张虹 +2 位作者 景涛 乔华 王静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59-461,465,共4页
目的观察阿苯达唑亚砜消旋体(ASOX)、左旋体(L-ASOX)和右旋体(D-ASOX)体外抗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作用。方法将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随机分为8组(每组约6000个),分别置含6mlDMEM培养液(含15%胎牛血清,青霉素和链霉素各500U/ml)的培养瓶中,A... 目的观察阿苯达唑亚砜消旋体(ASOX)、左旋体(L-ASOX)和右旋体(D-ASOX)体外抗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作用。方法将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随机分为8组(每组约6000个),分别置含6mlDMEM培养液(含15%胎牛血清,青霉素和链霉素各500U/ml)的培养瓶中,ASOX、L-ASOX和D-ASOX的各50μg/ml和100μg/ml组分别加入各药液150μl和300μl(配制液含0.1%二甲基亚砜和0.1%吐温-80的蒸馏水),DMSO组中加入等量配制液,并设空白对照组,每组设2个平行组。每隔1d观察1次,取样滴于玻片,用0.03%美蓝染色,显微镜下计数原头蚴约400个,计算死亡率。直至其中一组的原头蚴全部死亡为止。结果ASOX、L-ASOX和D-ASOX两个浓度(50μg/ml和100μg/ml)组不同作用时间原头蚴的死亡率分别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SOX组与D-ASOX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L-ASOX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SOX与L-ASOX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药物作用至第9天时,ASOX、L-ASOX、D-ASOX的50μg/ml组原头蚴死亡率分别为(93.6±3.7)%、(56.2±3.9)%和(99.0±1.9)%,各药的100μg/ml组死亡率分别为100%、(74.5±3.7)%和100%,对照组为(19.1±1.3)%,溶剂组为(22.5±1.9)%。结论ASOX、L-ASOX和D-ASOX在体外均有抗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作用,D-ASOX抗原头蚴作用较L-ASOX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原头蚴 阿苯达唑亚砜 单一对映体 体外实验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微泡造影剂杀伤原头蚴的效果 被引量:9
4
作者 孔璟 叶彬 +3 位作者 张静 韩秀敏 杨永海 李发琪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87-691,共5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不同比例微泡造影剂对离体原头蚴的杀伤效应。方法在原头蚴悬液中加入不同比例的微泡造影剂(含氟脂质体微泡),以相同超声功率及辐照时间作用(治疗声功率为50W,辐照时间为30s)。台盼蓝排斥试验计数原头蚴杀伤...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不同比例微泡造影剂对离体原头蚴的杀伤效应。方法在原头蚴悬液中加入不同比例的微泡造影剂(含氟脂质体微泡),以相同超声功率及辐照时间作用(治疗声功率为50W,辐照时间为30s)。台盼蓝排斥试验计数原头蚴杀伤率,光镜检测原头蚴形态结构变化。结果超声剂量一定时,加入适宜比例的微泡造影剂组原头蚴杀伤率比单纯超声辐照组高(P<0.05);随着微泡造影剂比例的增大,原头蚴杀伤率呈增高趋势;原头蚴结构损伤严重,台盼蓝染色深,被膜皱缩体积变小,甚至被膜崩解成碎片,小钩及钙颗粒散在分布。结论 HIFU结合微泡造影剂能增强对离体原头蚴的杀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波 微泡造影剂 棘球 原头蚴
下载PDF
原头蚴通过刺激巨噬细胞分泌KLF4促使其向M2分化 被引量:6
5
作者 董丹 陈聪哲 +4 位作者 方海瑞 蒋红群 侯隽 郭峰 陈雪玲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29-1033,共5页
目的探讨原头蚴可能通过刺激巨噬细胞分泌KLF4而促使其向M2分化。方法原头蚴与RAW264.7细胞共培养,分别在12、36、48、84 h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液,q RT-PCR检测KLF4、M1(Arg-1,Fizz-1,MR)、M2(TNF-α、IL-6、MCP-1)巨噬细胞因子的表达;EL... 目的探讨原头蚴可能通过刺激巨噬细胞分泌KLF4而促使其向M2分化。方法原头蚴与RAW264.7细胞共培养,分别在12、36、48、84 h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液,q RT-PCR检测KLF4、M1(Arg-1,Fizz-1,MR)、M2(TNF-α、IL-6、MCP-1)巨噬细胞因子的表达;ELISA检测相关因子分泌的含量。结果实验组(84 h)的KLF4 m RN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随着感染时间延长,M2巨噬细胞的m RNA表达量及分泌含量呈上升趋势,M1巨噬细胞的m RNA表达量及分泌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结论原头蚴刺激RAW264.7细胞,可能通过分泌某些抗原、蛋白,诱导巨噬细胞KLF4高表达而促使其向M2分化,抑制巨噬细胞的功能,从而逃逸宿主的免疫杀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头蚴 KLF4 巨噬细胞
原文传递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microRNA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正荣 薄新文 +4 位作者 张艳艳 马勋 卢平萍 徐梦飞 孟季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77-2485,共9页
旨在解析miRNA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中的表达谱特性,为进一步揭示miRNA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发育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从患病绵羊肝无菌采集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提取总RNA,构建原头蚴miRNA文库,利用RNA sequencing技术进行... 旨在解析miRNA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中的表达谱特性,为进一步揭示miRNA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发育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从患病绵羊肝无菌采集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提取总RNA,构建原头蚴miRNA文库,利用RNA sequencing技术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从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中分离得到109个已知的miRNA分子,同时得到189个新的miRNA发夹前体分子。靶基因的预测结果显示,已知miRNA共有132个靶基因,而新发现的miRNA共有3 152个靶基因。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些miRNA分子广泛参与虫体生长发育相关的关键信号通路,诸如wnt、cAMP、Hedgehog、NF-κB、Notch以及胆酸盐等信号通路,研究又进一步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以及原位杂交技术对虫体经典wnt信号通路相关的miRNA分子以及其靶标基因进行了差异表达以及组织定位研究。结果提示,HG328413.1_36258和β-catenin、HG328414.1_36364*和dis以及HG328399.1_25846和axin可能存在潜在的调控关系。综上所述,本研究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中发现了大量的新的miRNA分子,丰富了原头蚴miRNA的数据,为进一步解析miRNA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发育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MICRORNA 原头蚴 表达谱
下载PDF
砂生槐子生物碱杀灭原头蚴及抗炎作用 被引量:26
7
作者 马兴铭 李红玉 +1 位作者 尹少甫 王波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217-219,共3页
目的研究砂生槐子生物碱体外杀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的活性及其抗炎和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用含生物碱(0.75~6.00 mg/ml)的1640培养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0.03%亚甲基蓝拒染法检查原头蚴每天的死亡率;选择昆明小鼠,腹腔注射给药1次,... 目的研究砂生槐子生物碱体外杀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的活性及其抗炎和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用含生物碱(0.75~6.00 mg/ml)的1640培养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0.03%亚甲基蓝拒染法检查原头蚴每天的死亡率;选择昆明小鼠,腹腔注射给药1次,生物碱浓度从150 mg/kg递增,连续观察14 d,记录死亡动物数,计算半数致死量;用二甲苯诱发小鼠耳肿胀动物模型,观察生物碱的抗炎作用.结果砂生槐子生物碱具有体外杀死原头蚴的药理活性,且杀虫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对小鼠的LD50=(207.81±20.82)mg/kg,对二甲苯诱发的小鼠耳肿胀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砂生槐子生物碱体外具有杀死原头蚴的活性,对小鼠具有中等强度的毒性,但对二甲苯诱发的小鼠耳急性炎症肿胀无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生槐 生物碱 原头蚴 急性毒性实验 抗炎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mRNA测序及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巨艳 李子华 +4 位作者 王娅娜 赵嘉庆 朱明星 李君良 赵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通过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的mRNA的测序及表达谱分析,初步建立起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的表达谱数据库,了解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基因表达及蛋白构成情况,为全面了解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生物学特征及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并为... 目的通过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的mRNA的测序及表达谱分析,初步建立起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的表达谱数据库,了解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基因表达及蛋白构成情况,为全面了解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生物学特征及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并为新的诊断方法、筛选新的药物靶点和疫苗候选分子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TRIZOL法提取人源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的总RNA,构建细粒棘球蚴的转录组测序文库,Illumina的solexa测序平台对RNA进行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测序结果去杂后得到2G数据,通过从头拼接我们得到18 569个contig,这些contig的总长度为71 329bp,contig平均长度为384bp,最小的contig长度为201bp,最大contig长度为4 618bp,N50(覆盖50%所有核苷酸的最大序列重叠群的长度)为384bp。预测得到unigene为9 029条,将这9 029条基因与NCBI的nr数据库做blast比对,最终有7 441条unigene具有同源比对信息。结论根据GO分析可以发现,共有10 550条unigene与数据库中的基因有较高同源性,且较多的unigene可以与多条基因相对应,一共建立了10 550条对应关系。通过与KEGG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的转录组中有4 731条unigene得到注释,这4 731个得到注释的基因位于241条代谢通路中,这些代谢通路分别与代谢过程,基因信息过程,环境相关过程,细胞过程及与人类疾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头蚴 转录组学 生物信息分析 表达谱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组织化学的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元清 张超威 +5 位作者 尤纪青 郭惠芳 焦佩英 肖树华 柴君杰 焦伟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89年第3期171-176,共6页
本文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的组织化学成份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观察,结果表明,该虫体内存在糖原、RNA、DNA、蛋白质结合的α-氨基、酪氨酸、色氨酸及组氨酸、碱性蛋白质、酸性粘多糖、胶原及网状纤维成分、AKP、ATP酶及ACP等生化物质... 本文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的组织化学成份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观察,结果表明,该虫体内存在糖原、RNA、DNA、蛋白质结合的α-氨基、酪氨酸、色氨酸及组氨酸、碱性蛋白质、酸性粘多糖、胶原及网状纤维成分、AKP、ATP酶及ACP等生化物质。并对上述成分的定位,含量及其生理学的意义进行了重点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原头蚴 钙小体 糖原
下载PDF
超声造影剂协同下的高强度聚焦超声对包虫原头蚴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孔璟 蔡辉 +4 位作者 叶彬 张静 韩秀敏 杨永海 李发琪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8-111,F0002,共5页
为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适宜比例的微泡造影剂对离体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分离包虫原头蚴,在原头蚴悬液中加入比例为1:80的微泡造影剂(含氟脂质体微泡),以声功率为50W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波辐照30s,辐照后悬液涂片作酶组... 为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适宜比例的微泡造影剂对离体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分离包虫原头蚴,在原头蚴悬液中加入比例为1:80的微泡造影剂(含氟脂质体微泡),以声功率为50W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波辐照30s,辐照后悬液涂片作酶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原头蚴三磷酸腺苷酶、葡萄糖-6-磷酸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结果显示,超声剂量相同时,微泡造影剂组的原头蚴三磷酸腺苷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明显低于单纯超声辐照组(P<0.05);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有一定降低;阴性对照组无酶反应物产生。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微泡造影剂能增强对离体原头蚴三磷酸腺苷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 原头蚴 高强度聚焦超声 微泡造影剂 三磷酸腺苷酶 葡萄糖-6-磷酸酶 琥珀酸脱氢酶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原头蚴体外培养成囊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11
作者 袁丽英 张壮志 +10 位作者 石保新 古努尔.吐尔逊 米晓云 王进成 张文宝 阿依努尔 阿布里克木 阿不都 阿布利兹 张玲 岳城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9-31,共3页
建立原头蚴体外成囊发育的技术方法,为包虫病研究提供实验材料。在CO2培养箱中37℃条件下,单相培养体系中体外培养原头蚴,并用显微镜定期观察其大小及形态变化。结果发现:第10天原头蚴开始向囊发育;在第35~40天出现肉眼可见的囊,存活... 建立原头蚴体外成囊发育的技术方法,为包虫病研究提供实验材料。在CO2培养箱中37℃条件下,单相培养体系中体外培养原头蚴,并用显微镜定期观察其大小及形态变化。结果发现:第10天原头蚴开始向囊发育;在第35~40天出现肉眼可见的囊,存活时间达100 d,最大囊可达2 mm,原头蚴成囊率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 原头蚴 体外培养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lncRNA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正荣 张艳艳 +4 位作者 马勋 刘乙 徐梦飞 孟季蒙 薄新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66-1675,共10页
本研究旨在解析lncRNA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中的表达谱特性,为进一步揭示lncRNA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发育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从患病绵羊肝无菌采集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提取总RNA,构建原头蚴lncRNA文库,利用RNA sequencin... 本研究旨在解析lncRNA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中的表达谱特性,为进一步揭示lncRNA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发育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从患病绵羊肝无菌采集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提取总RNA,构建原头蚴lncRNA文库,利用RNA sequencing技术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首次从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中鉴定出609个新的lncRNA分子。其中intergenic lncRNA有431个,intronic lncRNA有11个,anti-sense lncRNA有68个,sence lncRNA有99个。GO分析表明,其表达量前200的lncRNA分子主要与MAP激酶的负调控、SMC结合复合物、IMP的生物合成以及乙酰转移酶激活剂活性相关。KEGG分析结果表明,其表达量前200的lncRNA分子主要与细胞凋亡、萜类骨架生物合成、碳代谢以及背腹轴形成相关。cis分析结果表明,在这609个新的lncRNA分子中,与虫体Wnt信号通路、Hedgehog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胆酸盐信号通路以及背腹轴信号通路相关的lncRNA分子分别有79、31、10、128、43、84和73个。qRT-PCR的验证结果表明,表达量前10的lncRNA分子与测序结果一致。RNA荧光探针原位杂交结果表明,高表达的lncRNA分子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吸盘以及表皮均有表达。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解析了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中lncRNA的表达谱特性,丰富了细粒棘球绦虫lncRNA的数据,为进一步解析lncRNA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发育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lncRNA 原头蚴 表达谱
下载PDF
原头蚴匀浆抗原对犬细粒棘球绦虫的免疫效果试验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文宝 张壮志 +4 位作者 哈斯也提 哈江 吐尔洪 由弘 齐普生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9年第9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原头蚴 抗原免疫
下载PDF
原头蚴及囊液促进小鼠脾细胞产生IL-2 被引量:3
14
作者 蒋红群 方海瑞 +2 位作者 陈聪哲 董丹 陈雪玲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5-219,共5页
目的观察细粒棘球绦虫幼虫原头蚴及囊液对体外培养小鼠脾细胞产生IL-22的影响。方法取Balb/c小鼠脾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原头蚴或囊液共培养48 h,检测上清液IL-22表达量及细胞IL-22 m RNA的相对表达量。同浓度原头蚴或囊液分别在0、12... 目的观察细粒棘球绦虫幼虫原头蚴及囊液对体外培养小鼠脾细胞产生IL-22的影响。方法取Balb/c小鼠脾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原头蚴或囊液共培养48 h,检测上清液IL-22表达量及细胞IL-22 m RNA的相对表达量。同浓度原头蚴或囊液分别在0、12、24、36和48 h收集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4+IL-22+T细胞比例变化。RPMI 1640培养基与脾细胞共培养设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LISA和q RT-PCR检测显示在原头蚴为1 000/ml和囊液蛋白质量浓度为2.05 mg/ml时脾细胞产生IL-22增加;流式细胞术检测原头蚴组及囊液组CD4+IL-22+T细胞比例逐渐增加。结论原头蚴及囊液均可促进小鼠脾细胞产生IL-22增加,提示IL-22可能参与宿主防御细粒棘球蚴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头蚴 囊液 脾细胞 IL-22
原文传递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田萍 张颖 +2 位作者 王茂林 崔田润 冉博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881-884,889,共5页
目的研究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EgPSCs)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加入不同数量EgPSCs(0、50、100和200个/孔)与肝癌细胞HepG2共培养,采用MTT、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检测,分别检测不同时间点,各实验组HepG2细胞的增殖、迁... 目的研究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EgPSCs)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加入不同数量EgPSCs(0、50、100和200个/孔)与肝癌细胞HepG2共培养,采用MTT、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检测,分别检测不同时间点,各实验组HepG2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能力。结果MTT结果表明,50、100和200个/孔的EgPSCs48、72、96 h的增殖能力均显著高于0个/孔的EgPSCs(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表明,培养24、48 h时100、200个/孔的EgPSCs比0个/孔EgPSCs的剩余划痕面积显著减小(P<0.05);transwell结果表明,100个和200个/孔EgPSCs实验组的侵袭细胞数显著高于0个/孔EgPSCs实验组(P<0.01)。结论体外研究表明,EgPSCs和肝癌HepG2细胞共培养,能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为明确细粒棘球绦虫对肝癌的分子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原头蚴 HEPG-2细胞 增殖、侵袭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原头蚴体细胞的分离及其细胞形态特点 被引量:3
16
作者 单骄宇 康金凤 伊滕亮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60-363,共4页
目的:建立体外分离细粒棘球蚴原头蚴体细胞的方法,观察其细胞形态特点。方法:分别采用0.25%胰蛋白酶消化法、玻璃匀浆器研磨法、玻璃匀浆器轻研磨与0.25%胰蛋白酶消化结合法对原头蚴体细胞进行分离。应用倒置显微镜、普通光学显微镜、... 目的:建立体外分离细粒棘球蚴原头蚴体细胞的方法,观察其细胞形态特点。方法:分别采用0.25%胰蛋白酶消化法、玻璃匀浆器研磨法、玻璃匀浆器轻研磨与0.25%胰蛋白酶消化结合法对原头蚴体细胞进行分离。应用倒置显微镜、普通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比较3种方法分离出的细胞形态特点。结果:3种方法均可获得原头蚴体细胞,但通过比较发现,玻璃匀浆器轻研磨法结合0.25%胰蛋白酶4℃下消化原头蚴约4~6h后所获得的细胞效果最好,其结构与形态都较完整。分离出的原头蚴体细胞在透射电镜下可见到实质细胞、单核的未分化细胞、糖原细胞和肌细胞,4种细胞具有其各自的超微结构特点。结论:初步建立了体外分离细粒棘球蚴原头蚴体细胞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 原头蚴体细胞 体外培养
下载PDF
青海高原不同源原头蚴感染小鼠后继发性棘球蚴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虎 武海燕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4-37,共4页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青海高原藏羊和牦牛源原头蚴接种小鼠后继发性细粒棘球蚴的超微结构。二源继发性棘球蚴囊壁结构相同,由角质层和生发膜构成。角质层由纤维物质和不规则形颗粒形成层状结构,但近生发膜处藏羊源的结构致密,牦牛源的则...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青海高原藏羊和牦牛源原头蚴接种小鼠后继发性细粒棘球蚴的超微结构。二源继发性棘球蚴囊壁结构相同,由角质层和生发膜构成。角质层由纤维物质和不规则形颗粒形成层状结构,但近生发膜处藏羊源的结构致密,牦牛源的则较为疏松。生发膜可分为皮层区和细胞区。皮层区外缘的微毛藏羊源多而短粗,牦牛源的则呈细长,与各自原发性棘球蚴相同,提示微毛的形态结构稳定,不随宿主不同而改变;牦牛源皮层区基部可见线粒体和大量糖原,提示该区有活跃的生理生化代谢功能。细胞区由皮层细胞和其它成分构成,皮层细胞内细胞器丰富,线粒体形态藏羊源的与原发性相同,牦牛源的则与原发性的存在差异,提示牦牛源棘球蚴线粒体的形态结构不稳定,易受不同宿主的影响。皮层细胞胞质的近囊腔处存在巨大的囊泡,囊壁多为单层。内缘附有线粒体或异染色质样物质,可能与后期子囊的形成有关。本文结果提示该地区可能存在不同的细粒棘球绦虫虫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头蚴 继发性棘球 超微结构
下载PDF
青海高原不同源原头蚴在小鼠和犬体内的发育比较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虎 慈延令 +1 位作者 武海燕 南绪孔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4年第1期52-54,共3页
由于细粒棘球绦虫的广布性和广宿主性,产生了广泛的种内变异,出现了不同地理区域和不同宿主的虫株10余种。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地理景观,其特有的牦牛和占牲畜比重最大的藏系绵羊棘球蚴的感染十分严重。该区域可能存在不同于其它地理区... 由于细粒棘球绦虫的广布性和广宿主性,产生了广泛的种内变异,出现了不同地理区域和不同宿主的虫株10余种。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地理景观,其特有的牦牛和占牲畜比重最大的藏系绵羊棘球蚴的感染十分严重。该区域可能存在不同于其它地理区域或不同宿主的细粒棘球绦虫的虫株,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我们从病原生物学、生物发育学和形态学诸方面做了细致的研究,本文仅报告不同源原头蚴在中间和终宿主体内的生物发育学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原头蚴 发育
下载PDF
制作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染色标本方法的初探 被引量:3
19
作者 佟小莺 纪伟华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181-182,共2页
目的 探索制作结构清晰、颜色鲜明、能长期保存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标本的方法。 方法 孔雀绿染色法 :将原头蚴分别用 1%、2 %和 4 %孔雀绿水溶液 ,在室温或 36℃染色 2 4 h、4 8h和 72 h。 结果  4 %孔雀绿水溶液 ,36℃ ,染色 4... 目的 探索制作结构清晰、颜色鲜明、能长期保存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标本的方法。 方法 孔雀绿染色法 :将原头蚴分别用 1%、2 %和 4 %孔雀绿水溶液 ,在室温或 36℃染色 2 4 h、4 8h和 72 h。 结果  4 %孔雀绿水溶液 ,36℃ ,染色 4 8h为最佳条件。染色后原头蚴头钩呈亮绿色 ,而吸盘和实质部分无色透明 ,标本的对比性和立体感强。 结论 用孔雀绿染色法制作原头蚴标本在临床诊断和教学中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作 细粒棘球绦虫 原头蚴 染色 标本 孔雀绿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在两种细胞培养液中体外培养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0
20
作者 袁丽英 张壮志 +8 位作者 石保新 米晓云 阿布都 阿依努尔 张玲 阿布里克木 王进成 岳城 张文宝 《畜牧兽医杂志》 2008年第5期16-18,共3页
通过原头蚴在两种细胞培养液中(RPMI-1640和MEM)培养,观察其存活、生长及发育情况,从而为研究寄生虫发育提供最基本的数据资料。方法:细粒棘球绦虫幼虫——原头蚴培养的细胞培养基(RPMI-1640和MEM)分为4组:Ⅰ组为纯RPMI-1640培... 通过原头蚴在两种细胞培养液中(RPMI-1640和MEM)培养,观察其存活、生长及发育情况,从而为研究寄生虫发育提供最基本的数据资料。方法:细粒棘球绦虫幼虫——原头蚴培养的细胞培养基(RPMI-1640和MEM)分为4组:Ⅰ组为纯RPMI-1640培养液;Ⅱ组为含10%的小牛血清的1640培养液;Ⅲ组为纯MEM培养液;Ⅳ组为含10%的小牛血清的MEM培养液;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培养15d的原头蚴的成活率分别为:Ⅰ组69.87%、Ⅱ组80.35%、Ⅲ组50.25%、Ⅳ组60.32%;成囊率分别为:Ⅰ组80.58%、Ⅱ组90.25%、Ⅲ组35.65%、Ⅳ组45.89%;头节外翻率分别为:Ⅰ组95.50%、Ⅱ组98.65%、Ⅲ组60.52%、Ⅳ组70.98%。结论:大多数虫体在早期向囊发育,一部分虫体头节外翻,并伴有规律的伸缩运动,但随时间的延长虫体运动减缓,又向囊蚴发育。通过对细粒棘球绦虫的原头蚴的体外培养,初步表明含有10%小牛血清的细胞培养基RPMI-1640较适合原头蚴的生长发育,在普通培养箱中培养,最适温度在37—40℃,培养液pH=7.2,初步建立了原头蚴体外培养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原头蚴 体外培养 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