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2篇文章
< 1 2 1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共定位表征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1
作者 蔡蕊 万鹏 +2 位作者 徐强 吕天明 孙智广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24年第1期53-57,共5页
微纳加工过程中,常有样品需要进行聚焦离子束(FIB)溅射、切割,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而这三类仪器都需要将样品固定在样品台上才可测试,固定不佳会影响表征结果.但固定好的样品在不同仪器之间转移、拆卸、再固... 微纳加工过程中,常有样品需要进行聚焦离子束(FIB)溅射、切割,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而这三类仪器都需要将样品固定在样品台上才可测试,固定不佳会影响表征结果.但固定好的样品在不同仪器之间转移、拆卸、再固定的过程中极易受到破坏.基于以上问题,设计了AFM-SEM-FIB样品共定位系统,可实现样品在此三种仪器之间的无损转移及共定位,避免珍贵样品破坏及目标丢失,以及解决AFM扫描无法控制方向、迅速调整位点等问题.在微纳表征中有优异的表现,系统已被开发成产品并量产销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定位系统 原子力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 聚焦离子束 微纳表征
下载PDF
面向大中小学生的原子力显微镜开放型实验设计与探索
2
作者 杜娟 李松梅 +1 位作者 段辉平 王嘉宜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3期1-3,共3页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已成为各年龄段教学工作的重要要求和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手段。基于原子力显微镜开设面向大中小学生的开放型实验课程,探索实践融入课程思政的新方案和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新途径,为大型仪器设备的社会化开放提供新...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已成为各年龄段教学工作的重要要求和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手段。基于原子力显微镜开设面向大中小学生的开放型实验课程,探索实践融入课程思政的新方案和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新途径,为大型仪器设备的社会化开放提供新思路,也是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开放型实验 课程思政 大中小学生
下载PDF
基于光束偏转法的原子力显微镜探针一致性装配系统研究
3
作者 张宝良 梁文峰 +1 位作者 杨铁 于鹏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7,共11页
为解决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系统更换探针后光路调整复杂耗时、精度不足的问题,本文首次提出通过精密控制探针与探针夹装配位置来实现更换的探针相对AFM系统原光路位置的一致,进而实现免去AFM系统换针后调整光路... 为解决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系统更换探针后光路调整复杂耗时、精度不足的问题,本文首次提出通过精密控制探针与探针夹装配位置来实现更换的探针相对AFM系统原光路位置的一致,进而实现免去AFM系统换针后调整光路步骤。该系统的光路一致性组件采用光束偏转法对探针位置与偏转进行放大与监测,并使用高精度位移与角度调节平台进行探针相对于探针夹的方位调整。通过实物搭建对探针一致性效果进行了验证,并对紫外光(Ultraviolet,UV)胶水固化过程导致探针位置偏移影响;探针不同偏移量时产生的探测器噪音对AFM系统成像质量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经由该系统装配的探针平均位置精度接近1.1μm;并且在AFM系统中更换一致性探针仅需8 s。该系统实现了高精度且质量稳定的探针一致性装配,极大地简化了AFM系统重新校准光路的操作步骤,其与自动换针装置配合可有效提升工业计量型AFM的操作与测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探针装配 光束偏转法 微米级位移调节
下载PDF
深度学习图像识别辅助原子力显微镜单细胞力学特性精准高效探测
4
作者 吕晓龙 李密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8-480,共13页
目的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出现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工具,特别是AFM压痕实验技术已成为细胞力学特性探测的重要方法,从单细胞尺度为生理病理活动过程带来了大量新的认识,是对传统生化集群平均研究方法的有力补充。然而现有AFM压痕实... 目的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出现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工具,特别是AFM压痕实验技术已成为细胞力学特性探测的重要方法,从单细胞尺度为生理病理活动过程带来了大量新的认识,是对传统生化集群平均研究方法的有力补充。然而现有AFM压痕实验技术存在着依赖人工、效率低下等不足,严重制约了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实际应用。本文通过将光学显微成像自动目标识别技术与AFM压痕技术结合,建立了单个游离态细胞及聚团生长细胞的力学特性精准高效测量方法。方法利用YOLO深度学习算法识别出光学图像中细胞的中心部位,并通过嵌入视觉转换器(ViT)模块的双UNet神经网络模型对细胞边缘部位进行精确分割,同时采用模板匹配算法对光学图像中AFM微球探针进行定位,在此基础上自动确定AFM探针上的微球针尖与细胞不同部位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进而对细胞中心部位和边缘部位的力学特性进行快速测量。选取HEK 293(人胚胎肾细胞)和HGC-27(人未分化胃癌细胞)两种细胞进行验证实验,并利用Hertz模型对获取的力曲线进行分析以得到细胞杨氏模量。结果在深度学习光学图像自动识别导引下可将AFM探针准确移动至细胞不同部位(中心和边缘)进行力学特性测量,同时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不仅可对单个游离态细胞进行可靠测量,也适用于聚团生长的细胞。结论深度学习图像识别在辅助AFM单细胞力学特性精准高效探测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将深度学习图像识别与AFM结合有助于发展面向生物医学应用的高通量单细胞力学特性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细胞力学特性 光学图像 深度学习 杨氏模量 微球探针
原文传递
原子力显微镜在有机缓蚀剂研究中的应用
5
作者 王伦滔 王慧如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48,共21页
有机缓蚀剂具有低毒性和高性价比等优点,在低浓度的注射剂量下可以实现优良的缓蚀效果,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碳钢)、电子工业(铜)、车辆船舶和航空航天工业(铝),保护合金材料免受腐蚀危害。现有的电化学测试技术已经在有机缓蚀剂领域... 有机缓蚀剂具有低毒性和高性价比等优点,在低浓度的注射剂量下可以实现优良的缓蚀效果,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碳钢)、电子工业(铜)、车辆船舶和航空航天工业(铝),保护合金材料免受腐蚀危害。现有的电化学测试技术已经在有机缓蚀剂领域得以广泛应用,这种传统的研究方法可以提供有关界面电化学反应的平均动力学信息,但是无法直接解析缓蚀剂的吸附及作用机制。随着金属腐蚀与缓蚀剂研究的微观化和系统化发展,电化学分析手段逐渐与其他分析技术(如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拉曼光谱等)紧密结合,开展了对缓蚀剂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在这些分析技术中,原子力显微镜(AFM)由于空间分辨率成像能力高,受工作环境和样品性质的局限较少,在有机缓蚀剂于金属/溶液界面的直观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近年来原子力显微镜在有机缓蚀剂领域的研究进展,简述了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几种操作模式,详述了AFM的接触模式在有机缓蚀剂研究中的普遍应用和其局限性,总结了AFM的敲击模式在表面活性剂吸附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和研究现状并延伸到有机缓蚀剂的吸附研究,综述了AFM几个衍生功能(包括纳米刮擦、力-距离曲线、摩擦力和电化学原子力显微镜)在有机缓蚀剂研究中获得的缓蚀剂膜的力学和电化学相关信息,最后对AFM在有机缓蚀剂领域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表面技术 有机缓蚀剂 表面活性剂 接触模式 敲击模式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对牙釉质脱矿再矿化的分析
6
作者 郝丽英 刘宇峰 +1 位作者 文莺惠 郑赛男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1,49,共6页
原子力显微镜是一种无须样本前处理的集形貌直观化和数据量化为一体的高分辨检测工具。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直观观察牙釉质脱矿及再矿化的微观形貌,并量化分析粗糙度和细菌黏附力。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进行形貌观察和硬度值量化... 原子力显微镜是一种无须样本前处理的集形貌直观化和数据量化为一体的高分辨检测工具。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直观观察牙釉质脱矿及再矿化的微观形貌,并量化分析粗糙度和细菌黏附力。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进行形貌观察和硬度值量化,验证原子力显微镜对牙釉质脱矿及再矿化的成像和量化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脱矿时间的增加,牙釉质表面结构疏松,粗糙度增大;经过再矿化处理后,随着再矿化时间的增加,表面变得更为紧致,粗糙度降低。其他表征方法获得相似的结果,验证了原子力显微技术检测分析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牙釉质 脱矿 再矿化
下载PDF
基于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氮化镓的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7
作者 王亚伟 《无线互联科技》 2024年第4期40-42,共3页
微波功率器件在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对微波功率器件的研究起着关键作用。氮化镓作为宽禁带半导体的代表,具有介电常数小、载流子饱和速率高、热导率高等优良特性。文章通过对氮化镓外延材料进行深入的原... 微波功率器件在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对微波功率器件的研究起着关键作用。氮化镓作为宽禁带半导体的代表,具有介电常数小、载流子饱和速率高、热导率高等优良特性。文章通过对氮化镓外延材料进行深入的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分析,能够更精准地表征氮化镓外延材料,从而助力微波功率器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镓 原子力显微镜 表面形貌
下载PDF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研究黄原胶分子结构的云母片处理方法优化
8
作者 唐翠娥 周培源 +1 位作者 刘延照 李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60-66,共7页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成像常用于研究多糖分子结构,然而针对阴离子多糖,现有的制样方法较难在小范围观察区获得其清晰的单分子束结构图片。因此,本文以黄原胶为阴离子多糖代表,从不改变多糖本身结构、提升成像质...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成像常用于研究多糖分子结构,然而针对阴离子多糖,现有的制样方法较难在小范围观察区获得其清晰的单分子束结构图片。因此,本文以黄原胶为阴离子多糖代表,从不改变多糖本身结构、提升成像质量角度出发,对多糖样品浓度,云母片不同金属离子盐种类、浓度和处理时间等AFM制样方法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空白云母片上,黄原胶浓度1~5μg/mL时可观测到多糖单分子束结构,但在15μm×15μm扫描范围内可观测的分子束较少。通过对云母片进行处理优化,最佳处理条件选定在0.5 mmol/L的CaCl_(2)溶液处理2 min或2 mmol/L CaCl_(2)溶液处理0.5 min。在此条件下,当黄原胶浓度为5μg/mL时,在3μm×3μm观测范围内,处理后云母片上的黄原胶分子束数量及成像质量相比空白云母片显著提升,且其单分子束高度与分子结构并未发生改变。此外,通过提高云母片干燥温度可以获取更均匀的黄原胶分子结构图片。本研究可为其他阴离子多糖AFM成像的样品制备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原胶 原子力显微镜(AFM) 多糖分子束 成像 制样方法
下载PDF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细胞力学性质的表征、测量和应用
9
作者 王记增 何飞 杨宸栋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9期1-8,15,共9页
医学与工程技术的交叉融合,即医工融合,已日益成为驱动现代医学不断进步的关键推动力,正在对传统医学技术和方法产生深远影响,生物力学的发展壮大正是其重要体现形式之一。生物力学主要通过融合生物医学与力学原理方法,对生命过程中的... 医学与工程技术的交叉融合,即医工融合,已日益成为驱动现代医学不断进步的关键推动力,正在对传统医学技术和方法产生深远影响,生物力学的发展壮大正是其重要体现形式之一。生物力学主要通过融合生物医学与力学原理方法,对生命过程中的运动与变形等力学因素及其作用进行定量研究,以更好地认识生命过程的规律,解决生命与健康领域的科学问题。细胞力学是生物力学向微观发展的前沿分支之一,聚焦于细胞以及亚细胞结构生物学特性与行为的定量力学原理与调控途径。而细胞的力学性质则是指其在承载、变形、蠕变、松弛、流变、应力-应变关系等方面的特性,本质上为细胞受内部结构成分、组织形式和外部微环境控制而对外部机械刺激产生响应的一种可测量特征的体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力学性质 原子力显微镜 赫兹接触 幂律黏弹性 生物医学应用 医工融合 癌细胞 干细胞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在页岩储层表征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昊 沈瑞 +3 位作者 郭和坤 王国栋 邵国勇 尚祯浩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1-516,523,共7页
综述了原子力显微镜在页岩孔隙表面力学性质方面的应用进展,总结了原子力显微镜在页岩表面形貌和孔隙结构方面的应用,包括页岩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表征参数以及孔隙结构的表征方法,介绍了分水岭法识别孔隙结构的优势,展示了原子力显微镜在... 综述了原子力显微镜在页岩孔隙表面力学性质方面的应用进展,总结了原子力显微镜在页岩表面形貌和孔隙结构方面的应用,包括页岩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表征参数以及孔隙结构的表征方法,介绍了分水岭法识别孔隙结构的优势,展示了原子力显微镜在页岩表面力学性质方面的应用,包括杨氏模量、粘附力和表面电势的表征,展望了原子力显微镜在孔隙结构和力学性质表征方面的应用前景,进一步增强对原子力显微镜在页岩孔隙结构和力学性质的应用上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表面形貌 力学性质
下载PDF
结合原子力显微镜和光学图像识别的单细胞力学特性快速测量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晓龙 魏佳佳 +1 位作者 张志慧 李密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18-2029,共12页
目的细胞力学特性在生理病理变化过程中起着关键调控作用,开展细胞力学特性研究为揭示生命活动奥秘及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出现为单细胞力学特性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手段。AFM的独特优势是不需要... 目的细胞力学特性在生理病理变化过程中起着关键调控作用,开展细胞力学特性研究为揭示生命活动奥秘及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出现为单细胞力学特性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手段。AFM的独特优势是不需要对活细胞进行任何预处理即可在溶液环境下对天然状态的活细胞力学特性进行高精度(纳米级空间分辨率,皮牛级力感知灵敏度)探测。基于AFM压痕实验的细胞力学特性探测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法。然而,现有基于AFM的单细胞力学特性测量主要依赖于人工操作,特别是在测量过程中需要人工控制AFM探针移动到细胞表面特定位置进行压痕实验,导致实验过程耗时费力且效率低下。本文通过将AFM与光学图像自动识别相结合建立了单细胞力学特性快速测量方法。方法分别利用UNet++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和模板匹配算法识别出光学图像中的细胞及AFM探针,在此基础上自动确定细胞和AFM探针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并控制AFM探针准确移动至目标细胞表面进行压痕实验。在光学显微镜视觉导引下利用AFM微操作将单个微球黏附至AFM探针悬臂梁制作得到球形针尖探针。选取HEK 293(人胚胎肾细胞)和MCF-7(人乳腺癌细胞)两种细胞进行实验。利用Hertz-Sneddon模型对在细胞表面获取的力曲线进行分析得到细胞杨氏模量。结果基于光学图像识别结果可将AFM探针针尖准确移动至目标细胞(HEK 293或MCF-7)并对细胞力学特性进行测量,同时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常规AFM锥形针尖探针,也适用于AFM球形针尖探针。结论将AFM与光学图像识别结合显著提升了AFM细胞力学特性测量效率,为高通量自动化AFM单细胞力学特性探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对于细胞力学特性研究具有广泛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细胞力学特性 压痕实验 杨氏模量 锥形针尖 球形针尖
原文传递
原子力显微镜下淋巴瘤患者血浆外泌体的物理特征
12
作者 李鑫鑫 刘志华 +2 位作者 王鑫磊 王文学 邢晓静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4-164,共11页
目的 外泌体是细胞外囊泡的一种,被认为是一种生物信息载体。本文探究在AFM检测下淋巴瘤患者血浆中外泌体的物理特性。方法 从不同亚型淋巴瘤患者的外周血中提取外泌体,首先利用静电吸附法将分离的外泌体固定在云母基质上,然后应用原子... 目的 外泌体是细胞外囊泡的一种,被认为是一种生物信息载体。本文探究在AFM检测下淋巴瘤患者血浆中外泌体的物理特性。方法 从不同亚型淋巴瘤患者的外周血中提取外泌体,首先利用静电吸附法将分离的外泌体固定在云母基质上,然后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获取外泌体的多参数图像。在纳米/微尺度上,取得外泌体的形貌与力学信息并统计比较。结果 利用AFM表征单个外泌体的力学信息。其中,表面黏附力图像显示,外泌体边缘的能量耗散高于中心部分,因此具有显著边缘效应,来自不同亚型淋巴瘤患者的血浆中外泌体杨氏模量存在差异。结论 血浆中外泌体可被提取并在经过处理固定后可被AFM捕获并测量,血浆外泌体有望成为肿瘤诊断及治疗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外泌体的物理特性可能与其生物学性能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外周血 外泌体 原子力显微镜
原文传递
高长径比探针在高分子纳米纤维膜原子力显微镜扫描上的应用
13
作者 严定策 韩超 +2 位作者 丁雨葵 宋武林 程红 《分析仪器》 CAS 2023年第5期44-47,共4页
原子力显微镜技术是用于表征表面纳米级形貌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纳米纤维膜等聚合物表面分析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详细叙述了原子力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步骤,研究了扫描模式、测试参数、探针类型等因素对较大粗糙度的纳米纤维膜测试... 原子力显微镜技术是用于表征表面纳米级形貌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纳米纤维膜等聚合物表面分析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详细叙述了原子力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步骤,研究了扫描模式、测试参数、探针类型等因素对较大粗糙度的纳米纤维膜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长径比探针比常规探针更能真实的反应表面的形貌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纳米纤维膜 表面粗糙度分析 高长径探针
下载PDF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溶液环境下单个天然状态病毒颗粒多参数成像及纳米力学特性分析
14
作者 杨艳琪 冯雅琦 +1 位作者 魏佳佳 李密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28-1741,共14页
目的研究单个病毒颗粒的行为特性对于揭示调控病毒生命周期的内在机制、发展新型抗病毒治疗方法具有重要基础意义。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出现为高分辨率探测单个病毒颗粒的结构和力学特性提供了新的强大工具,极大地促进了物理病毒学的发... 目的研究单个病毒颗粒的行为特性对于揭示调控病毒生命周期的内在机制、发展新型抗病毒治疗方法具有重要基础意义。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出现为高分辨率探测单个病毒颗粒的结构和力学特性提供了新的强大工具,极大地促进了物理病毒学的发展。然而,目前人们对于力学特性在病毒生命活动过程中调控作用的认知仍然很不足,特别是利用多参数AFM成像技术对病毒颗粒开展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结合AFM多参数成像技术和压痕实验技术研究了溶液环境下化学刺激诱导的单个天然状态病毒颗粒结构及力学特性动态变化。方法通过在盖玻片基底表面覆盖一层多聚赖氨酸以将慢病毒颗粒吸附到基底,随后利用AFM直接在溶液环境下对天然状态的单个病毒颗粒进行探测。基于AFM峰值力轻敲(PFT)多参数成像模式,同时获取单个病毒颗粒的形貌结构及力学特性图。在AFM形貌图导引下控制AFM探针移动至单个病毒颗粒中央部位进行压痕实验以测量病毒力学特性。利用75%酒精溶液对病毒颗粒进行处理后,对病毒颗粒的形貌结构及力学特性变化情况进行观测。结果利用AFM在溶液环境下可对单个病毒颗粒的形貌及力学特性进行高质量成像表征,实验结果显示病毒颗粒在空气中和溶液中分别呈现不同的黏附特性和弹性特性。经过酒精处理后,病毒颗粒形状变得不规则,且病毒颗粒的杨氏模量显著增加,形变能力显著减弱。结论本文结果为研究溶液环境下单个天然状态病毒颗粒的结构和纳米力学特性提供了新的方法,对于病毒学研究具有广泛的基础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病毒颗粒 多参数AFM成像 纳米力学特性 力曲线 杨氏模量
原文传递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观测的煤中显微组分微观形貌与孔隙结构
15
作者 张小梅 王绍清 +2 位作者 陈昊 邓金松 霍立琦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7-132,共6页
煤炭既是重要的能源资源,也是潜在的材料原料。作为能源时,煤的物理结构在其综合利用及转化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如煤中孔隙结构对煤层气的储存、吸附、运移、解吸等有关键性作用。作为材料原料时,能为高精尖产业提供优质原料来源,如煤... 煤炭既是重要的能源资源,也是潜在的材料原料。作为能源时,煤的物理结构在其综合利用及转化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如煤中孔隙结构对煤层气的储存、吸附、运移、解吸等有关键性作用。作为材料原料时,能为高精尖产业提供优质原料来源,如煤基石墨、煤基石墨烯等。显微组分是煤的主要成分,对煤的属性及其应用贡献巨大。以榆横矿区小纪汗煤矿2号煤层样品(XJH)为研究对象,对煤中显微组分开展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分析镜质组、半丝质体和丝质体的微观形貌和孔隙结构特征,为该区煤的清洁高效利用夯实基础。结果显示,XJH煤显微组分的微观形貌以粒状结构为主,表面颗粒呈不同规则程度圆形或椭圆形随机分布;镜质组表面颗粒的功率谱密度分形维数Ds最大,颗粒空间充填能力和高低起伏程度大,随机性强,微观结构较复杂。半丝质体次之。丝质体Ds最小,颗粒分布较疏散,起伏程度较缓,微观结构较镜质组和半丝质体简单。孔隙结构方面,镜质组孔隙平均孔径和面积最小,但孔隙数量最多,且贡献主要来自孔径<2 nm的微孔,镜质组孔隙结构更利于煤层气的吸附和储存;惰质组平均孔径和面积大于镜质组,但孔隙数量更少,这是惰质组中孔径2~50 nm的介孔数量较多所致,惰质组的孔隙结构能为煤层气的扩散提供有利通道。惰质组中半丝质体和丝质体的孔隙结构都主要由介孔贡献,但半丝质体孔隙分形维数D较大,即半丝质体孔隙不规则程度较丝质体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结构 显微组分 微观形貌 孔隙结构 原子力显微镜(AFM)
下载PDF
关于轻敲式原子力显微镜动力学系统中能量耗散的研究
16
作者 刘国林 曾瑜 +1 位作者 刘锦灏 魏征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599-2613,共15页
原子力显微镜是一种典型的微纳谐振器,其核心部件是一个对微弱力极敏感的微悬臂梁探针,当它在不同的环境工作时,存在着各种不同形式、不同性质的能量耗散,这些能量耗散与系统的相位图像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众多的耗散机制中,只有针尖与样... 原子力显微镜是一种典型的微纳谐振器,其核心部件是一个对微弱力极敏感的微悬臂梁探针,当它在不同的环境工作时,存在着各种不同形式、不同性质的能量耗散,这些能量耗散与系统的相位图像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众多的耗散机制中,只有针尖与样品的黏附接触耗散才能真正反映样品的性质,其他耗散会降低黏附接触耗散在系统总耗散中的占比,使得图像中的有效信息被削弱.因而,明确其他耗散对系统品质因数的量级贡献是十分重要的,这有助于提高图像的品质.为了研究这些耗散,本文根据耗散机理产生的原因对不同的能量耗散进行了细致的分类,系统总结了各种能量耗散的类型.之后,通过理论、实验和仿真的方法探究了在不同环境下、不同位置处微悬臂梁探针的能量耗散,明确了不同耗散对系统品质因数的量级贡献.然后,对于不同流体环境下的能量耗散,对比了它们的作用机理及量级大小.最后,对于在大气环境下工作的原子力显微镜探针,研究了它在振动过程中从高于样品表面到下降并接触样品这一连续过程中不同阶段存在的能量耗散,分析表明,在这些能量耗散中对系统品质因数影响最大的是由空气引起的耗散,包括空气黏性阻尼,压膜阻尼及液桥耗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能量耗散 相位 品质因数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动力学简化模型的振动参数探讨
17
作者 宾凤姣 关睿 +2 位作者 刘国林 曾瑜 魏征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0-247,共8页
欧拉-伯努利梁模型和一维弹簧振子模型是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的动力学理论基础。该文章提出了计算等效阻尼的新方法,并分别用挠曲线函数和一阶振型函数两种简化方式计算了由欧拉-伯努利梁模型简化为一维弹簧振子... 欧拉-伯努利梁模型和一维弹簧振子模型是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的动力学理论基础。该文章提出了计算等效阻尼的新方法,并分别用挠曲线函数和一阶振型函数两种简化方式计算了由欧拉-伯努利梁模型简化为一维弹簧振子模型的等效质量、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并对两种简化方式进行了比较。在各项参数等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固定端位移激励下悬臂梁的响应振幅进行了探讨。最后设计了无针尖探针远离样品处的扫频实验,实验表明用一阶振型函数简化所得的理论结果和实验吻合较好。该结果为原子力显微镜的动力学特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弹簧振子 等效质量 等效阻尼
下载PDF
基于混沌理论的原子力显微镜微悬臂梁结构及材料选择分析
18
作者 宋佩颉 褚衍东 俞睿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68-78,共11页
原子力显微镜微悬臂梁运动方程在特定条件下表现出混沌运动并严重影响其测量精度,如何避免或降低混沌运动的影响,是近年来微悬臂梁系统研究的重点。以原子力显微镜微悬臂梁的运动方程为出发点,确定状态空间方程中各参数的取值范围,然后... 原子力显微镜微悬臂梁运动方程在特定条件下表现出混沌运动并严重影响其测量精度,如何避免或降低混沌运动的影响,是近年来微悬臂梁系统研究的重点。以原子力显微镜微悬臂梁的运动方程为出发点,确定状态空间方程中各参数的取值范围,然后应用分岔图和李雅普诺夫指数图等方法分析状态空间方程中各参数变化时系统的动态响应,得到系统产生混沌运动时各参数的临界值,进而由参数定义确定各参数变化的影响因素,最终对系统结构及材料选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特定条件下,V形结构微悬臂梁,氮化硅和硅混合材质的微悬臂梁能够有效的避免系统出现混沌运动。研究结果对原子力显微镜微悬臂梁结构及材料选择提供了有意义的理论参考,对改善原子力显微镜的测量精度,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微悬臂梁 混沌运动 材料选择 结构选择
下载PDF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压痕技术及其应用
19
作者 王晓萌 高扬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2-56,共15页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压痕技术具有高分辨、高精度等优点,是表征材料力学性质的重要手段,在材料科学、纳米科学、生物力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首先,介绍了原子力显微镜及相关压痕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然后,回顾总结了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压痕技术具有高分辨、高精度等优点,是表征材料力学性质的重要手段,在材料科学、纳米科学、生物力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首先,介绍了原子力显微镜及相关压痕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然后,回顾总结了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压痕技术在低维材料、软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接着,简要综述了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在二维材料高压相变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着重介绍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新型埃压痕技术,该技术可施加亚纳米级压痕深度,有效表征与调控二维材料的层间耦合作用;最后,对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压痕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压痕技术 二维材料 高压相变
下载PDF
真空调频原子力显微镜高精度扫描器设计与校准
20
作者 温阳 陈纵横 +8 位作者 王博 冯婕 舒鹏丽 郭强 温焕飞 唐军 菅原康弘 马宗敏 刘俊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6-324,共9页
原子力显微镜(AFM)是一种表征样品表面的物理化学信息的精密仪器,AFM高精度扫描器是整个测量与表征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测量系统的性能,因此对原子力显微镜高精度扫描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调频原子力显微镜(FM-A... 原子力显微镜(AFM)是一种表征样品表面的物理化学信息的精密仪器,AFM高精度扫描器是整个测量与表征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测量系统的性能,因此对原子力显微镜高精度扫描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调频原子力显微镜(FM-AFM)、AFM精密扫描平台以及扫描器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更为精确的扫描器设计模型,并将根据真空FM-AFM实际需要设计的扫描器搭载到自主研发的超高真空AFM系统中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了设计模型的精确性。随后,根据实验测试结果进行了相应的校准,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进行非线性校准的简易方法。最后,对云母样品表面形貌进行了测量,得到了云母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频原子力显微镜 AFM精密扫描平台 压电扫描器 滞后效应 非线性校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