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子核结构模型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钟泽 师耀武 《洛阳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40-44,共5页
综述了原子核结构模型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着重介绍了低能级核结构模型———壳层模型、集体运动几何模型、集体运动代数模型的研究思想。
关键词 原子核结构模型 壳层模型 几何模型 代数模型 能级结构 集体运动 气体模型 集体模型
下载PDF
原子核结构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彭寿斌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年第17期24-25,共2页
文章通过对300多种粒子的研究,结合现有的一些关于原子核结构的新成果,发现"构成中子和质子的最小粒子单位应该是正电子和负电子",以此为基础,总结出了一套关于原子核结构新观点。
关键词 原子核结构分析 团聚力 祖中子 超强静电引力
下载PDF
从原子核结构模型理论的发展看其所蕴含的主要方法论
3
作者 周经伟 丘名实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9年第2期47-54,共8页
原子核结构问题,在原子核物理中是一个首要问题,要进一步揭示原子核内部的各种性质就必须弄清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核结构的认识逐步深入,建立的模型也从简单到复杂,能解释或预见的实验结果也越来越多。在原子核结构模型理论... 原子核结构问题,在原子核物理中是一个首要问题,要进一步揭示原子核内部的各种性质就必须弄清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核结构的认识逐步深入,建立的模型也从简单到复杂,能解释或预见的实验结果也越来越多。在原子核结构模型理论的这个发展过程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物理学方法论问题;但目前在这方面还没有见到专门的论著。由此,笔者打算在本文中对这方面做一些探讨。对于长期以来,广大核物理工作者通过方法论来解实际问题的手法和对这门学科所运用到的物理学方法的评估,不管是对将来建立完美的核结构理论,或是对其它物理领域的探索,都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核结构 结构理论 模型理论 核子数 谐振子势 幻数 质子数 中子数 平均场 核结合能
下载PDF
简评《原子核结构理论》
4
作者 于祖荣 《自然杂志》 1989年第6期469-469,共1页
曾谨言、孙洪洲的《原子核结构理论》一书最近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了,笔者认为这是一本很好的书,可作为胡济民先生的《原子核理论》的补充。国内第一本核理论方面的书是于敏先生在1959年写成的,那是一本倍受欢迎的书。
关键词 原子核结构 胡济民 结构理论 曾谨言 原子核理论 上海科技出版社 高自旋态 一本 孙洪 高激发态
下载PDF
与原子核结构有关的问题
5
作者 王笃年 《高中数理化》 2021年第21期52-52,共1页
问题1质子都带有正电荷,同性的正电荷之间相互排斥,为什么它们可以聚集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原子核呢?质子之间会相互排斥,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电磁作用力.可是,自然界不只存在电磁作用这一类作用力,除电磁作用外,还有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 问题1质子都带有正电荷,同性的正电荷之间相互排斥,为什么它们可以聚集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原子核呢?质子之间会相互排斥,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电磁作用力.可是,自然界不只存在电磁作用这一类作用力,除电磁作用外,还有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以及万有引力.原子核那么狭小的空间内,正是由于质子与中子之间存在的强相互作用力,克服了质子之间的电磁排斥作用,才使带有同性电荷的质子紧密“团结”在一起,形成稳定原子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作用 原子核结构 弱相互作用 强相互作用 万有引力 相互排斥 排斥作用 作用力
下载PDF
科学家首次发现原子核基态存在分子型结构
6
《电子质量》 2023年第12期44-44,共1页
据报道,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近日首次通过实验证实在原子核基态中存在分子型结构。该研究发表在国际物理学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并作为亮点工作被美国物理学会的《物理》杂志在线报道。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等... 据报道,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近日首次通过实验证实在原子核基态中存在分子型结构。该研究发表在国际物理学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并作为亮点工作被美国物理学会的《物理》杂志在线报道。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等核子组成的量子多体系统,核子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多种有趣的原子核结构,从球形核到变形核,甚至是表面密度稀疏的中子晕核。在这些结构中,原子核内出现集团结构是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核结构 《物理》 球形核 变形核 多体系统 中子晕核 科研人员 物理评论快报
下载PDF
原子核结构研究的一些重要历史回顾与几个热点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孟杰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1,共9页
文章回顾了原子核物理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里程碑.首先介绍了原子核的发现与组成,并概括了基于这些发现所进行的包括原子核质量与半径在内的粗块性质的研究,以及原子核壳层模型的建立.随后,从原子核壳层模型出发,总结了自旋对称性和赝自旋... 文章回顾了原子核物理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里程碑.首先介绍了原子核的发现与组成,并概括了基于这些发现所进行的包括原子核质量与半径在内的粗块性质的研究,以及原子核壳层模型的建立.随后,从原子核壳层模型出发,总结了自旋对称性和赝自旋对称性等原子核微观结构的相关研究.作为核结构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文章详细回顾了近半个世纪以来对于转动原子核的研究.最后结合21世纪核物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当前核物理的研究热点和重要课题进行了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变密度泛函理论 原子核结构 粗块性质 微观模型 原子核转动
原文传递
超形变原子核核结构实验研究
8
作者 罗亦孝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81-302,共22页
超形变原子核的研究是原子核结构领域的重要前沿。本文从实验研究的角度,讨论原子核超形变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主要实验方法和实验发现、超形变带寿命测量、超形变带转动惯量和高N组态结构、全同超形变带和自旋顺排量子化、建立在粒... 超形变原子核的研究是原子核结构领域的重要前沿。本文从实验研究的角度,讨论原子核超形变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主要实验方法和实验发现、超形变带寿命测量、超形变带转动惯量和高N组态结构、全同超形变带和自旋顺排量子化、建立在粒子-空穴激发上的超形变带、超形变带中的八极关联、超形变带的馈入布居和退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核结构 布居 转动惯量 转动带 惯性矩 高自旋 超形变 余核激发能 粒子-空穴激发
下载PDF
清华大学物理系原子核结构实验研究进展
9
作者 朱胜江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7-431,共5页
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我们对近年来清华大学物理系有关原子核结构实验研究的主要进展作一介绍,内容包括在A≈140缺中子核区核的形状驱动效应研究,如扁椭形变带、形状共存等;在A≈110丰中子核区核的多声子γ振动带结构、新手征二重带... 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我们对近年来清华大学物理系有关原子核结构实验研究的主要进展作一介绍,内容包括在A≈140缺中子核区核的形状驱动效应研究,如扁椭形变带、形状共存等;在A≈110丰中子核区核的多声子γ振动带结构、新手征二重带、新的准粒子带结构研究等;在A≈150丰中子核区核的八极形变研究等.研究成果对原子核结构的理解提供许多新的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核结构 高自旋态 形状驱动效应 多声子γ振动带 手征二重带 八级形变
原文传递
原子核结构的相对论第一性原理研究
10
作者 孟杰 张开元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89-796,共8页
过去几十年中,原子核物理的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得到很大发展,可以成功地描述各种原子核现象。文章阐述在相对论框架下研究原子核多体问题的必要性,介绍原子核物理中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概念,回顾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在描述原子核基... 过去几十年中,原子核物理的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得到很大发展,可以成功地描述各种原子核现象。文章阐述在相对论框架下研究原子核多体问题的必要性,介绍原子核物理中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概念,回顾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在描述原子核基态、手征转动和动力学过程等方面的应用,讨论基于原子核物理的相对论第一性原理研究,即完全自洽的相对论Brueckner-Hartree-Fock理论,构建微观普适的密度泛函的基本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核结构 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 相对论第一性原理计算 相对论Brneck-ner-Hartree-Fock理论
原文传递
关于原子核磁矩理论的危机与磁矩群子结构实体的发现
11
作者 金日光 《科学中国人》 2009年第4期112-121,共10页
1问题的提出 在原子核运动理论中,研究核磁矩与原子核结构之间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但是从总体上看研究的很不够,现在只知凡是具有自旋角动量的原子核必具磁矩(±XμN)。如奇数质子一偶数中子核,很大一部分具有正磁矩... 1问题的提出 在原子核运动理论中,研究核磁矩与原子核结构之间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但是从总体上看研究的很不够,现在只知凡是具有自旋角动量的原子核必具磁矩(±XμN)。如奇数质子一偶数中子核,很大一部分具有正磁矩,这与质子的正磁矩(+2.79μN)有关;偶数质子一奇数中子核很大一部分具有负磁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核结构 核磁矩 结构实体 群子 自旋角动量 运动理论 理论课 质子
下载PDF
基于HPS教学理念指向科学建模的教学实践——以“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为例
12
作者 郜攀 马继鑫 《物理通报》 CAS 2024年第5期65-69,共5页
基于HPS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能够更好地实现科学育人,理解科学本质,落实核心素养.结合HPS教学理念与Hestenes建模教学过程,以“原子核的核式结构模型”为例,设计盲盒实验引入课堂,借助NOBOOK虚拟实验平台进行实验探究,通过递进式的问题... 基于HPS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能够更好地实现科学育人,理解科学本质,落实核心素养.结合HPS教学理念与Hestenes建模教学过程,以“原子核的核式结构模型”为例,设计盲盒实验引入课堂,借助NOBOOK虚拟实验平台进行实验探究,通过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度参与课堂,促进科学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S教学 原子核结构 科学建模 科学探究
下载PDF
原子核物理中的协变密度泛函理论 被引量:21
13
作者 孟杰 郭建友 +9 位作者 李剑 李志攀 梁豪兆 龙文辉 牛一斐 牛中明 尧江明 张颖 赵鹏巍 周善贵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9-336,共138页
文章介绍了原子核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的历史发展、理论框架、对原子核基态和激发态的描述以及在一些交叉学科领域的应用。首先,通过回顾原子核物理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里程碑并结合二十一世纪原子核物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当前核物理的研究... 文章介绍了原子核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的历史发展、理论框架、对原子核基态和激发态的描述以及在一些交叉学科领域的应用。首先,通过回顾原子核物理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里程碑并结合二十一世纪原子核物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当前核物理的研究热点和重要课题进行了介绍。随后系统介绍了原子核协变密度泛函理论,内容包括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的历史发展、一般理论公式、介子交换模型、点耦合模型、交换项、张量相互作用、物理观测量的计算公式等。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的应用包括原子核基态性质和激发态性质的描述以及在核天体物理与标准模型检验中的应用。其中,基态性质包括原子核结合能、半径、单粒子能级、共振态、磁矩、晕现象等。激发态性质包括原子核磁转动、低激发态性质、集体转动、量子相变、集体振动等。在核天体物理与标准模型检验的应用中,主要以核纪年法测算宇宙年龄和Cabibbo-Kobayashi-Maskawa矩阵的幺正性检验等为例,介绍协变密度泛函理论在交叉学科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变密度泛函理论 原子核结构 核天体物理 共振态 张量效应 晕现象 磁矩 磁转动 低激发谱 量子相变 集体振动 宇宙核时钟 CKM矩阵
下载PDF
原子核结构研究获新进展
14
《科学观察》 2022年第2期20-20,共1页
近日,RHIC-STAR国际实验合作组首次在氘核-金核超周边重离子碰撞中测量了光子-原子核散射过程中的J/psi粒子产生,提出探测氘核(由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组成)内部胶子结构的新方法。相关研究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据了解,该研究由华南... 近日,RHIC-STAR国际实验合作组首次在氘核-金核超周边重离子碰撞中测量了光子-原子核散射过程中的J/psi粒子产生,提出探测氘核(由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组成)内部胶子结构的新方法。相关研究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据了解,该研究由华南师范大学量子物质研究院研究员杨帅和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研究员涂周顿明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完成。该工作是华南师范大学于2021年10月正式加入RHIC-STAR合作组以来发表的第一个代表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核结构 重离子碰撞 华南师范大学 散射过程 物理评论快报 结构 研究团队 代表性成果
原文传递
原子核的三轴超形变
15
作者 邢正 陈星蕖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2-284,共3页
利用粒子 -转子模型研究三轴超形变核态 ,讨论了区别轴对称超形变和三轴超形变可能的实验信息 .为了直接从实验上识别三轴超形变带 ,必须同时测量能谱和电磁跃迁几率 .
关键词 三轴超形变 原子核结构 粒子-转子模型 三轴超形变带 能谱 电磁跃迁几率
下载PDF
原子核的巨形变态研究
16
作者 吴锡真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1997年第1期9-12,共4页
简要叙述了该课题研究的现状,并从核裂变和巨形变结合的观点上,对中重核和重核中的巨形变态研究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 巨形变态 双中心壳模型 核裂变 原子核结构
下载PDF
二维各向异性谐振子的能级简并及其对原子核形变分析
17
作者 杨建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57-59,共3页
各向异性谐振子有其独特的能级简并和对称性 ,且在一定的近似条件下可过渡到各向同性谐振子。
关键词 各向异性谐振子 能级简并 原子核形变 量子力学 原子核结构 波函数
下载PDF
“原子核式结构”的探究教学
18
作者 陈信余 曾锦波 《中学物理》 2004年第6期4-6,共3页
现行高中物理教材第二册关于“原子核式结构”一节,主要讲述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的过程,对口粒子散射实验的目的、实验装置、实验条件、结果分析、结论都作了有条理性的介绍.在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按照教材传统的模式,简单地对教... 现行高中物理教材第二册关于“原子核式结构”一节,主要讲述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的过程,对口粒子散射实验的目的、实验装置、实验条件、结果分析、结论都作了有条理性的介绍.在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按照教材传统的模式,简单地对教材进行重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核结构 探究式教学 高中 物理 第二册
下载PDF
应用多媒体进行《原子核式结构的发现》的探究式教学
19
作者 刘宏 《物理教学探讨(中教版)》 2002年第2期23-24,共2页
<原子核式结构的发现>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α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核式结构的发现.为了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笔者用"Director"制作了课件,对α粒子散射实验进行了模拟,以求学生对原子核成结构的出现历程有一个清晰的、形象... <原子核式结构的发现>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α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核式结构的发现.为了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笔者用"Director"制作了课件,对α粒子散射实验进行了模拟,以求学生对原子核成结构的出现历程有一个清晰的、形象的认识.步骤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 探究式教学 原子核结构 物理教学
下载PDF
N=Z原子核性质的研究
20
作者 邢正 吴兴举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81-186,共6页
论述了N=Z核实验和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N=Z是研究T+0对关联最好的核区,实验表明T=0的n-p对关联起着重要作用,理论研究必须同时包括T=0和T=1的对关联,研究它们之间竞争及相变。
关键词 原子核结构 同位旋 对关联 N=Z核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