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9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拉姆拉错土壤原生动物群落分布及其驱动因素
1
作者 李明燕 黄倩 +4 位作者 李天顺 朱文琎 廖紫星 索南措 普布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7-1528,共12页
为探讨拉姆拉错国家湿地公园土壤原生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构建机制,于2023年7月,根据拉姆拉错国家湿地公园地理及生境特征共设置了24个大样方,以"梅花五点采样法"共采集到120份土壤样品,使用"非淹没培养法"和"... 为探讨拉姆拉错国家湿地公园土壤原生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构建机制,于2023年7月,根据拉姆拉错国家湿地公园地理及生境特征共设置了24个大样方,以"梅花五点采样法"共采集到120份土壤样品,使用"非淹没培养法"和"活体观察法"对土壤原生动物进行培养与形态学鉴定,定量研究采用"培养皿直接计数法".共鉴定出土壤原生动物175种,隶属12纲29目55科91属,以动鞭纲(Zoomastigophorea)为主,占总物种数的15.43%,太阳纲(Heliozoea)的物种数最少,仅占总物种数的1.14%.拉姆拉错国家湿地公园土壤原生动物群落α多样性在坡向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海拔、中海拔、高海拔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Simpson优势度指数与超高海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共现网络分析中,不同坡向与不同海拔土壤原生动物群落关系均以正相关为主;海拔、pH值、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和植被覆盖度是影响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组成的主要土壤环境因子.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评价和监测拉姆拉错国家湿地公园土壤环境质量的变化,为西藏地区土壤生态功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原生动物 群落特征 共现网络 环境因子 拉姆拉错国家湿地公园
下载PDF
白蚁肠道原生动物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洁 杜贺 +1 位作者 莫振钻 张爽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336,共14页
白蚁的后肠膨大特化,为肠道微生物提供了栖息地。除了白蚁科的白蚁外,其它白蚁肠道内都含有原生动物。白蚁肠道原生动物归属于副基体门Parabasalia和前轴柱门Preaxostyla锐滴虫目Oxymonadida。白蚁肠道原生动物与多种细菌共生,二者存在... 白蚁的后肠膨大特化,为肠道微生物提供了栖息地。除了白蚁科的白蚁外,其它白蚁肠道内都含有原生动物。白蚁肠道原生动物归属于副基体门Parabasalia和前轴柱门Preaxostyla锐滴虫目Oxymonadida。白蚁肠道原生动物与多种细菌共生,二者存在共进化现象。白蚁、原生动物与细菌形成了一个三重共生系统。肠道原生动物在肠道内的分布具有异质性。肠道原生动物的传递机制既保证了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也使白蚁肠道微生物群落不断进化。此外,白蚁肠道原生动物丰度受到白蚁品级和食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肠道原生动物对于白蚁至关重要,能够进行木质纤维素的分解和固氮作用,参与肠道内的气体代谢,并为白蚁提供营养物质。本文对肠道原生动物的分类、原生动物共生细菌、原生动物的空间分布、传递和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鞭毛虫 原生动物依赖型白蚁 共生 协同物种形成 交哺行为 产乙酸作用
下载PDF
西藏热振国家森林公园土壤原生动物群落沿海拔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联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倩 朱时应 +3 位作者 李天顺 李明燕 索南措 普布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9-508,共10页
土壤原生动物是土壤中一类微型单细胞真核生物,是土壤的关键组成部分,对土壤环境质量动态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为了解不同海拔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组成、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于2021年7月根据西藏热振国家森林公... 土壤原生动物是土壤中一类微型单细胞真核生物,是土壤的关键组成部分,对土壤环境质量动态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为了解不同海拔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组成、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于2021年7月根据西藏热振国家森林公园地理特征设置了3种不同海拔(低,LA;中,MA;高,HA)共9个样地,采用“非淹没培养法”、“活体观察法”和“Wilbert蛋白银法”对土壤原生动物进行培养和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研究区3种不同海拔共鉴定出土壤原生动物76种,隶属2门12纲23目32科46属,优势纲为动鞭纲(Zoomastigophorea),占总物种数的22.37%。其中,低海拔以动鞭纲为主,中高海拔以肾形纲(Colpodea)占据优势,这与肾形纲的生长方式为R-对策有关。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3种海拔段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土壤pH、含水量在低海拔和高海拔间存在差异。共发生网络分析显示,3个不同海拔土壤原生动物物种的共现网络节点间的关系主要为正相关。Mantel分析和冗余分析结果显示,总磷是影响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组成的主要驱动因子。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西藏热振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系统变化,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振国家森林公园 土壤原生动物 群落多样性 共现网络 分布格局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崇明岛河道纤毛虫原生动物群落结构及对水环境的指示
4
作者 叶华建 王冠华 +4 位作者 陈乐乐 陈立婧 李晨虹 姜佳枚 潘宏博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79-1887,共9页
浮游纤毛虫原生动物是真核微型生物的重要类群,在微食物环中扮演着物质和能量转换的关键角色,可作为水环境质量的指示生物。但传统沉降计数法对纤毛虫的鉴定分辨率较低,常造成多样性被低估。为此本研究在2020年7月2021年5月期间利用可... 浮游纤毛虫原生动物是真核微型生物的重要类群,在微食物环中扮演着物质和能量转换的关键角色,可作为水环境质量的指示生物。但传统沉降计数法对纤毛虫的鉴定分辨率较低,常造成多样性被低估。为此本研究在2020年7月2021年5月期间利用可获得更高分类分辨率的定量蛋白银法(QPS),对崇明岛河道浮游纤毛虫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同时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环境因子对其影响,并筛选潜在指示种。结果共检出纤毛虫131种,隶属于3纲11目,其中寡毛目相对丰度最高,是全年优势类群。Shannon-Wiener指数为1.53±0.06(范围为0.16~2.62),Pielou指数为0.75±0.02(范围为0.18~1.00),Margalef指数为1.07±0.06(范围为0.13~2.98),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与硝酸盐和叶绿素a浓度均呈显著相关。ANOSIM检验发现4个季节的纤毛虫群落结构差异极显著,存在明显演替过程。dbRDA分析显示,营养盐、叶绿素a、溶解氧和降水量是影响全年纤毛虫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盐度对其无显著影响;而各季节纤毛虫群落结构的异质性也均与水质指标呈显著相关,盐度仅在秋季对纤毛虫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12种纤毛虫对群落结构的累积贡献率达90%以上,以食藻性和杂食性种类为主,它们与富营养化指标显著相关。优势种中奇异海游虫(Pelagostrombidium mirabile)和透明裂隙虫(Rimostrombidium hyalinum)不易受盐度影响,可作为崇明岛水质状况的潜在指示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明岛 浮游原生动物 纤毛虫 群落结构 定量蛋白银法
下载PDF
汉阳水网中5个连通湖泊的原生动物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
5
作者 熊雪平 翟东东 +2 位作者 刘红艳 陈元元 熊飞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66-1477,共12页
为了解汉阳水网中的原生动物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子,探讨原生动物对湖泊富营养化的响应规律,于2021~2022年对水网中5个湖泊的水环境及原生动物进行了4个季节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后官湖为轻度富营养,三角湖和南太子湖... 为了解汉阳水网中的原生动物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子,探讨原生动物对湖泊富营养化的响应规律,于2021~2022年对水网中5个湖泊的水环境及原生动物进行了4个季节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后官湖为轻度富营养,三角湖和南太子湖为中度富营养,墨水湖和龙阳湖为重度富营养。共检出原生动物31属59种,其中后官湖种类最少,有21种,龙阳湖和墨水湖种类较多,分别有41种、40种。原生动物年均密度的变化范围为123.37~579.47ind./L,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指数年均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75~1.73、0.47~1.32。从季节看,秋季原生动物的密度和多样性较高;从空间看,后官湖原生动物的密度和多样性较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叶绿素a(chl a)和轮虫密度是影响原生动物种类数、密度及多样性指数的主要因子。典范对应分析(CCA)和冗余分析(RDA)表明,水温(WT)、枝角类密度、浮游植物密度、透明度(SD)、chl a、总氮(TN)等是驱动原生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重要因子。分段线性回归模型显示,原生动物的种类数、密度和Margalef指数能较好地反映湖泊富营养化的发展规律,当44≤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77时,各参数随着TLI(∑)增大先增加后下降,峰值出现在TLI(∑)为7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动物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富营养化
下载PDF
哲古草原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6
作者 李明燕 黄倩 +2 位作者 李天顺 朱文琎 普布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05,共8页
为探究哲古草原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根据哲古草原地理特征设置7块样地,并于2021年8月(夏季)和10月(秋季)以“梅花五点采样法”采集70份土壤样品,采用“非淹没培养皿法”和“活体观察法”对土壤原生动物进行培... 为探究哲古草原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根据哲古草原地理特征设置7块样地,并于2021年8月(夏季)和10月(秋季)以“梅花五点采样法”采集70份土壤样品,采用“非淹没培养皿法”和“活体观察法”对土壤原生动物进行培养与鉴定,共鉴定出161种土壤原生动物,隶属13纲29目56科87属,其中旋毛纲(Spirotrichea)在夏季和秋季丰度最大,异毛纲(Heterotrichea)和瓶纤纲(Armophorea)在夏季丰度最小;太阳纲(Heliozoea)和核残基纲(Karyorelictea)在秋季丰度最小;通过计算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群落结构在时间上的差异,利用Mantel分析探究土壤原生动物群落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C)在季节间有显著差异(P<0.01),即哲古草原土壤原生动物结构受到季节的影响;速效钾(RAK)、全氮(TN)和土壤有机质(SOM)是影响夏秋季土壤原生动物物种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该研究结果可为哲古草原土壤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原生动物 物种多样性 环境因子 哲古草原
下载PDF
原生动物分类的修正 被引量:5
7
作者 史新柏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8-51,8,共15页
原生动物是单细胞真核生物,身体微小,结构比一般细胞复杂。因此对它们的观察和新种新类的发现并非如对后生动物那样容易。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对原生动物的结构和亲缘关系的认识也不断加深。不可避免地要带来对旧分类的修正。自60年代至今... 原生动物是单细胞真核生物,身体微小,结构比一般细胞复杂。因此对它们的观察和新种新类的发现并非如对后生动物那样容易。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对原生动物的结构和亲缘关系的认识也不断加深。不可避免地要带来对旧分类的修正。自60年代至今,除一些权威作者个人的专著也在修正外(如Kudo 1966,Corliss 1979),国际性的集体参与的修正已有三次。至最近一次(1985)的修正,使现行的分类与60年代的相比,已面貌全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动物 分类学 原生动物
下载PDF
根际微型土壤动物——原生动物和线虫的生态功能 被引量:58
8
作者 陈小云 刘满强 +2 位作者 胡锋 毛小芳 李辉信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132-3143,共12页
从养分释放、土壤有机碳积累和稳定、根系激素效应、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稳定性、地上部多营养级关系及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概述了根际微型土壤动物(原生动物和线虫)对根际生态功能的影响,特别针对微型土壤动物与微生物和根系的相互作用探... 从养分释放、土壤有机碳积累和稳定、根系激素效应、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稳定性、地上部多营养级关系及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概述了根际微型土壤动物(原生动物和线虫)对根际生态功能的影响,特别针对微型土壤动物与微生物和根系的相互作用探讨了可能的机制。微型土壤动物的选择取食、主动迁移和代谢分泌行为,不仅贡献根际生态功能,而且对土壤整体及地上部群落有强烈的影响。总之,不考虑根际微型土壤动物与微生物和根系的相互作用,就不可能对根际生态功能和调控机制有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 微型土壤动物 原生动物和线虫 生态功能
下载PDF
土壤原生动物对环境污染的生物指示作用 被引量:55
9
作者 宋雪英 宋玉芳 +2 位作者 孙铁珩 张薇 周启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979-1982,共4页
土壤原生动物具有丰富的种类和巨大的生物量 ,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作为指示生物 ,土壤原生动物具有与其他土壤动物相比更独特的优势 .研究它们的群落结构、数量及多样性动态变化 ,可以很好地评价和监测自然环境变化及... 土壤原生动物具有丰富的种类和巨大的生物量 ,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作为指示生物 ,土壤原生动物具有与其他土壤动物相比更独特的优势 .研究它们的群落结构、数量及多样性动态变化 ,可以很好地评价和监测自然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 .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 ,简要概述了土壤原生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对原生动物的生物指示物优势、土壤原生动物对环境因子响应和污染指示作用及对大气CO2 浓度变化的响应等进行了论述 ,并对土壤原生动物在生态毒理诊断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原生动物 指示生物 环境污染 生态毒理与诊断
下载PDF
景观湿地夏季原生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关系 被引量:43
10
作者 孙志强 施心路 +2 位作者 徐琳琳 孟祥玮 刘桂杰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0-299,共10页
2011年夏季(6—8月)对杭州市境内一景观湿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进行采样,共得原生动物样品21个。利用浮游生物研究方法对该湿地水域中原生动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特征、优势种分布、指示种及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了该特征... 2011年夏季(6—8月)对杭州市境内一景观湿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进行采样,共得原生动物样品21个。利用浮游生物研究方法对该湿地水域中原生动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特征、优势种分布、指示种及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了该特征性水域中原生动物的群落特征与水质变动之间的关系。共鉴定原生动物84种,隶属于3纲45属,其中鞭毛虫纲61种,纤毛虫纲14种,肉足虫纲9种。优势种主要为隐滴虫(Cryptomonas)和眼虫(Euglena),均属于鞭毛虫纲;污染性指示种及Margalef等多样性指数均表明水质呈中度污染状态;在原生动物功能类群中,光合自养者最多,腐生者、杂食者和捕食者相对较少;主要理化指标中TN、TP和COD含量均较高,且对原生动物群落的影响较大,是造成群落变化的主要原因。综合评价结果揭示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水体目前仍处于中度污染状况。研究对湿地水域的污染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参考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湿地 原生动物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水质监测
下载PDF
食藻原生动物及其在治理蓝藻水华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8
11
作者 刘新尧 石苗 +2 位作者 廖永红 邹莉 安成才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6-461,共6页
关键词 食藻原生动物 蓝藻水华 治理 水体污染 鞭毛虫 变形虫 纤毛虫
下载PDF
原生动物在活性污泥中的作用 被引量:23
12
作者 陈声贵 许木启 +4 位作者 杨向平 甘一萍 翟家骥 刘伟岩 邵永怡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7-51,80,共6页
Protozoa in activated sludge can improve the sewage treatment,reduce the mass of sludge and indicate the quality of effluent.The following effects are reviewed:① extretion of growth factors and extracellular polymer... Protozoa in activated sludge can improve the sewage treatment,reduce the mass of sludge and indicate the quality of effluent.The following effects are reviewed:① extretion of growth factors and extracellular polymers; ②preying on bacteria.Preying changes the structure of bacteria community,stimulates the growth of bacteria in flocs and benefits the sediment of the activated sludge.Protozoa grazing on fecal bacteria and in the suspended liquor is essential for the production of good quality efflu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动物 活性污泥 作用 捕食 污水处理
下载PDF
凡口铅锌矿湿地处理系统的土壤原生动物 被引量:26
13
作者 冯伟松 杨军 +4 位作者 叶志鸿 缪炜 余育和 黄铭洪 沈韫芬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11,共10页
20 0 1年 12月 ,在广东省韶关市凡口铅锌矿湿地处理系统中采集土壤样品 ,采用Singh和Stout的培养法对土样中的原生动物进行定性、定量研究。共发现原生动物 4 2种 ,对照区和湿地每克风干土壤中原生动物的平均丰度分别为 2 377和 113,三... 20 0 1年 12月 ,在广东省韶关市凡口铅锌矿湿地处理系统中采集土壤样品 ,采用Singh和Stout的培养法对土样中的原生动物进行定性、定量研究。共发现原生动物 4 2种 ,对照区和湿地每克风干土壤中原生动物的平均丰度分别为 2 377和 113,三大类土壤原生动物丰度中鞭毛虫占优势 ,多于纤毛虫和肉足虫。通过原生动物种类、丰度与土壤理化参数的统计分析说明铅锌尾矿对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的危害极大。通过土壤原生动物丰度和物种相似性聚类分析结果反映出正在使用的湿地 3土壤受污染严重 ,已停止使用的湿地 1和湿地 2中的胁迫效应已有所减轻 ,湿地 4中也存在胁迫效应。在整个湿地系统中根系土壤原生动物丰度差异说明 ,4种类型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毒性效应的去除能力大小顺序为类芦>香蒲 >油草 >芒。最后 ,还探讨了造成土壤中鞭毛虫占优势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土壤 原生动物 湿地处理系统
下载PDF
上海崇明明珠湖原生动物的群落结构 被引量:22
14
作者 陈立婧 顾静 +2 位作者 胡忠军 彭自然 刘其根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04-1413,共10页
于2008年1-12月对明珠湖原生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研究。采用淡水浮游生物调查方法,对原生动物进行采集、鉴定,并对明珠湖原生动物的种类分布、群落结构、种类组成、优势种及物种多样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年共鉴定出原生动物60... 于2008年1-12月对明珠湖原生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研究。采用淡水浮游生物调查方法,对原生动物进行采集、鉴定,并对明珠湖原生动物的种类分布、群落结构、种类组成、优势种及物种多样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年共鉴定出原生动物60种,隶属于3纲26属。优势种包括二角多甲腰鞭虫、尾眼虫、膝曲眼虫、绿急游虫、裸腰鞭虫、恩茨筒壳虫和游仆虫未定种1种;原生动物的生物密度年均值为(42075±21594)ind/L,生物量年均值为(1.531±1.384)mg/L;明珠湖原生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较低,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与水质状况密切相关;原生动物功能营养类群中,食藻者群、细菌碎屑取食者群较多,光合自养者群、食肉者群较少;影响明珠湖原生动物生态特征分布的主要因子是水温、叶绿素a含量、总氮和总磷。目前,明珠湖水质呈中度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动物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崇明明珠湖
下载PDF
白洋淀原生动物群落多样性变化与水质关系研究 被引量:74
15
作者 许木启 朱江 曹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114-1120,共7页
报道了大型浅水型湖泊原生动物群落变化与富营养化关系的研究。通过对华北平原最大淡水湖——河北白洋淀两个湖区 9个采样站的初步调查 ,共鉴定出 77种原生动物 ,其中 4 3种为该湖首次记录 ;利用 PFU原生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方法快速 (... 报道了大型浅水型湖泊原生动物群落变化与富营养化关系的研究。通过对华北平原最大淡水湖——河北白洋淀两个湖区 9个采样站的初步调查 ,共鉴定出 77种原生动物 ,其中 4 3种为该湖首次记录 ;利用 PFU原生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方法快速 (两次实验的群集速度均为 1 d时间 )监测了不同湖区的水质状况。水质分析及原生动物定性和定量调查结果表明 ,湖区 (安州至枣林庄 5个采样点 )水体的污染程度明显大于湖区 (圈头至端村 4个采样站 )。通过与 2 0世纪 50年代的调查资料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原生动物 PFU方法 水质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锐劲特对原生动物群落的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15
16
作者 徐海娟 赵联朝 +2 位作者 刘国光 王莉霞 郑立庆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7-430,共4页
以PFU法采集的淡水原生动物群落为试验对象 ,对锐劲特的急性毒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锐劲特对原生动物群落的 48h LC50 为 35 83mg·l- 1 ;原生动物群落结构参数和功能参数随加入锐劲特的量而变化 ;在种类组成上 ,虽然鞭毛虫、纤... 以PFU法采集的淡水原生动物群落为试验对象 ,对锐劲特的急性毒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锐劲特对原生动物群落的 48h LC50 为 35 83mg·l- 1 ;原生动物群落结构参数和功能参数随加入锐劲特的量而变化 ;在种类组成上 ,虽然鞭毛虫、纤毛虫、肉足虫的种类均随着毒物浓度的增大而下降 ,但是其减少的程度各不相同 ,纤毛虫所受损伤最大 ;在试验浓度范围内 ,功能类群发生显著变化 ,光合作用自养者和食藻者原生动物的物种逐渐消失 ,而一些食菌 碎屑类原生动物具有较高的耐受性 ,随着锐劲特浓度的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动物 急性毒性 群落 杀虫剂 聚氨酯泡沫塑料 毒性效应 锐劲特 PFU法
下载PDF
不同土壤培肥措施对华北高产农田原生动物丰度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曹志平 陈国康 +1 位作者 张凯 吴文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992-2996,共5页
为了解华北高产农田生态系统中秸秆还田、有机肥和化肥投入水平等土壤培肥措施对原生动物群落丰度的影响,1999年10月~2000年9月在山东桓台冬小麦套种夏玉米的田间试验中进行了取样分析.田间处理1~处理9,依序为:全还,麦还,全还+化肥1,... 为了解华北高产农田生态系统中秸秆还田、有机肥和化肥投入水平等土壤培肥措施对原生动物群落丰度的影响,1999年10月~2000年9月在山东桓台冬小麦套种夏玉米的田间试验中进行了取样分析.田间处理1~处理9,依序为:全还,麦还,全还+化肥1,麦还+化肥1,全还+化肥2,麦还+化肥2,全还+化肥3,麦还+化肥3和全还+化肥1+有机肥处理.应用3级10倍环式稀释培养法对土壤中鞭毛虫、纤毛虫、肉足虫3类群原生动物的丰度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该研究地块肥力状况良好;土壤鞭毛虫和肉足虫占有绝大比例,分别为总丰度的39.47%和59.22%,纤毛虫仅占1.31%;土壤原生动物丰度在不同培肥处理中表现出相似的季节性动态变化特征;比较不同土壤培肥措施条件下的原生动物丰度水平为:全还>麦还,全还+化肥1+有机肥>麦还+化肥1,麦还+化肥2,麦还+化肥3>全还+化肥1,全还+化肥2,全还+化肥3;化肥对原生动物丰度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有机肥对原生动力丰度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化肥的施用量水平对土壤原生动物丰度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作物秸秆采取何种还田方式对土壤原生动物丰度的影响也是不显著的,如麦还+化肥培肥地块的原生动物丰度仅略高于全还+化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土壤 培肥措施 原生动物 丰度
下载PDF
拒马河北京段原生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对河流营养状况的指示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凤超 康现江 +6 位作者 杨文波 管越强 张晓慧 刘炜炜 沈公铭 李继龙 王宏伟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7-332,共6页
原生动物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为揭示拒马河北京段的生态现状,作者于2004年3–11月对拒马河北京段9个采样点的原生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共鉴定出原生动物310种,其中鞭毛虫134种(包括植鞭毛虫96种,动鞭毛... 原生动物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为揭示拒马河北京段的生态现状,作者于2004年3–11月对拒马河北京段9个采样点的原生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共鉴定出原生动物310种,其中鞭毛虫134种(包括植鞭毛虫96种,动鞭毛虫38种),肉足类64种,纤毛虫112种。原生动物种类数较多的目有:眼虫目(39种)、动基体目(25种)、团鞭毛虫目(21种)、金滴虫目(21种)、下毛目(18种)、盾纤目(17种)、膜口目(15种)。优势种为卵形隐藻(Cryptomonasovata),次优势种为珍珠映毛虫(Cinetochilummargaritaceum)。9个采样点原生动物群落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介于0.4569和0.5950之间。通过对原生动物群落结构及营养功能类群的分析并与其他水域的资料相比较,认为目前拒马河北京段营养水平应介于贫营养和中营养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马河 原生动物 种类组成 多样性 营养功能类群
下载PDF
应用原生动物群落评价枯水期白洋淀的水质现状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李凤超 沈韫芬 +3 位作者 刘存歧 管越强 苏彦平 贾宏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85-789,共5页
应用PFU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方法,对长期处于低水位状态下的白洋淀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白洋淀水域受府河污水的影响,淀内的内源性污染,对原生动物群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与20世纪90年代的资料相比,淀内中心区4个采样点原生动物... 应用PFU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方法,对长期处于低水位状态下的白洋淀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白洋淀水域受府河污水的影响,淀内的内源性污染,对原生动物群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与20世纪90年代的资料相比,淀内中心区4个采样点原生动物的群集种类数(1d)急剧下降,而丰度上升了1.28倍,表明内源性污染对白洋淀水质的影响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原生动物群落 水质
下载PDF
香蕉根际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特征及与枯萎病病原菌的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任翔宇 刘满意 +3 位作者 孙铭泽 杨劲明 王蓓蓓 李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8-567,共10页
香蕉枯萎病由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引起,其根际微生物组是抵御病原菌入侵的关键屏障。根际原生动物群落在根际微生物群落调控以及植物健康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连作蕉园中植株发病前后... 香蕉枯萎病由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引起,其根际微生物组是抵御病原菌入侵的关键屏障。根际原生动物群落在根际微生物群落调控以及植物健康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连作蕉园中植株发病前后根际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特征变化以及其与病原菌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相较于可培养细菌与真菌,原生动物的数量对病原菌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更大;根际原生动物的群落多样性与丰富度都随植株生长而降低,且在发病植株中更低;抽蕾前后的健康与发病植株中根际原生动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而言,吞噬型原生动物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功能类型的原生动物,且在健康与发病植株中差异显著;吞噬型原生动物中与病原菌具有显著相关性的多为丝足虫门;在抽蕾期的健康植株中,丝足虫门的高丰度属中Group-Te与Cercomonas属与病原菌呈显著负相关;在抽蕾期的患病植株中,相对丰度较高的植物致病型原生动物Pythium属与病原菌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根际土壤中原生动物对病原菌的影响较大,在植株生长过程中,原生动物的群落特征发生改变,且在发病与健康植株中存在差异。与病原菌具有显著负相关的吞噬型原生动物,尤其是丝足虫门的部分高丰度属,可能会在防控香蕉枯萎病上产生一定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土传枯萎病病原菌 根际 土壤原生动物 吞噬型原生动物 土传病害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