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1篇文章
< 1 2 1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原生质体分离及其瞬时转化的应用
1
作者 马超越 彭世清 +2 位作者 郭冬 朱家红 王颖 《热带生物学报》 2024年第2期241-250,共10页
原生质体已被广泛应用于亚细胞定位、基因表达分析、蛋白-蛋白互作、基因编辑等方面。笔者总结了酶解法分离植物原生质体的影响因素,电穿孔和PEG介导的方法对原生质体瞬时转化效率的影响和瞬时转化的应用。植物的种类、不同的PEG浓度、... 原生质体已被广泛应用于亚细胞定位、基因表达分析、蛋白-蛋白互作、基因编辑等方面。笔者总结了酶解法分离植物原生质体的影响因素,电穿孔和PEG介导的方法对原生质体瞬时转化效率的影响和瞬时转化的应用。植物的种类、不同的PEG浓度、转染时间、DNA浓度和原生质体数量都会影响PEG介导法对原生质体瞬时转化效率。电穿孔法必须在脉冲电压、脉冲长度、脉冲数、细胞数、DNA浓度都适宜的条件下才能达到最佳转化效率。本文为更多植物原生质体分离体系和瞬时转化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质体 酶解法 瞬时转化
下载PDF
PEG介导的广东虫草原生质体遗传转化体系建立及其应用
2
作者 张成花 黄虹 +5 位作者 程慧娇 王刚正 陈香女 钟国瑞 李泰辉 邓旺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16-28,共13页
【目的】广东虫草是我国特有珍稀食药用菌,其营养成分丰富、活性功效显著,已获批新资源食品,产业化应用前景广阔。建立广东虫草原生质体制备及遗传转化方法,可为广东虫草新品种选育及基因功能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广东虫草菌丝... 【目的】广东虫草是我国特有珍稀食药用菌,其营养成分丰富、活性功效显著,已获批新资源食品,产业化应用前景广阔。建立广东虫草原生质体制备及遗传转化方法,可为广东虫草新品种选育及基因功能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广东虫草菌丝体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原生质体制备过程中酶解组合、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复苏培养基及抗性标记进行筛选。同时以潮霉素抗性标记质粒pCAMBIA1300为转化片段,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过程中亚精胺浓度、PEG加入间隔时间、抗生素添加时间进行筛选。并以广东虫草中的锌指半胱氨酸转录因子CgPro1敲除片段为目的转化片段,对转化系统进行验证。【结果】广东虫草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组合条件为:采用含有裂解酶+崩溃酶的混合酶体系(1∶1)对广东虫草的菌丝体进行酶解,且酶解温度28℃、酶解时间为5.5 h时原生质体得率最高;原生质体复苏过程中,TB3复苏培养基对广东虫草原生质体的复苏效果最好、其次为0.6mol/L KCl-PDA;PEG介导原生质体转化过程中,加入5 mmol/L亚精胺、PEG加入间隔时间10 min、原生质体复苏3 d后添加250μg/mL潮霉素抗性标记进行筛选,转化效率最高。此外,通过建立的转化系统获得3个CgPro1敲除突变株及3个杂合子,表型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参与广东虫草子实体发育过程。【结论】建立了成熟的广东虫草原生质体制备及PEG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可为今后广东虫草基因功能、蛋白定位等遗传操作研究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为广东虫草遗传育种提供重要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虫草 原生质体 PEG介导 遗传转化 基因敲除
下载PDF
不同品种大球盖菇原生质体单核化及单核体的特性
3
作者 周峰 杨焕玲 +5 位作者 赵妍 姜淑霞 陈明杰 李正鹏 查磊 李玉 《上海农业学报》 2023年第2期33-37,共5页
大球盖菇是我国近年来广泛栽培的一种食用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为了获得大球盖菇原生质体单核体,主要进行了不同品种大球盖菇原生质体制备及单核化试验,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原生质体总数,挑取再生原生质体的单个菌落,25℃倒... 大球盖菇是我国近年来广泛栽培的一种食用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为了获得大球盖菇原生质体单核体,主要进行了不同品种大球盖菇原生质体制备及单核化试验,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原生质体总数,挑取再生原生质体的单个菌落,25℃倒置黑暗恒温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菌丝锁状联合情况,筛选获得大球盖菇单核体。结果表明:大球盖菇原生质体再生率均较高,‘土肥’品种再生率最高,达1.37%,‘高邮’品种再生率次之为1.13%,‘大T’品种的再生率最低为0.90%;单核化率‘大T’品种高达85.2%,‘土肥’的单核化率次之为66.0%,‘高邮’的单核化率最低为59.8%。对不同大球盖菇品种的单核体表观形态特性进行观察分析表明:利用大球盖菇原生质体技术选育新品种提供单核体,可丰富食用菌原生质体单核体资源,为研究遗传及育种提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原生质体再生 原生质体单核化 单核
下载PDF
金针菇原生质体杂交菌株游离氨基酸多样性
4
作者 陆欢 刘建雨 +3 位作者 尚晓冬 杨慧 吴燕莎 王瑞娟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5-33,41,共10页
目的:了解不同杂交金针菇品种间的品质差异,选育高品质金针菇新品种。方法:以黄色金针菇Fv1923两个不同原生质体单核为亲本之一,分别与6个(2个黄色、4个白色)金针菇原生质体进行单单杂交,共获得12个黄色杂交菌株。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 目的:了解不同杂交金针菇品种间的品质差异,选育高品质金针菇新品种。方法:以黄色金针菇Fv1923两个不同原生质体单核为亲本之一,分别与6个(2个黄色、4个白色)金针菇原生质体进行单单杂交,共获得12个黄色杂交菌株。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12个杂交菌株的游离氨基酸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评价了不同原生质体杂交菌株呈味多样性。结果:12个杂交菌株中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平均含量分别为7.71,22.83,30.54 mg/g;甲硫氨酸是菌株F1、F11、F15、F16、F21、F29、F39、F41和F42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12个杂交菌株中所含的氨基酸组分之间相关性较强,4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7.15%,较好地反映出杂交菌株中氨基酸的综合信息,综合得分排列前二的品种均为上研1820和Fv1923的杂交菌株。聚类分析将12个杂交菌株分为6类,与主成分分析结果较为一致,较好地反映出不同杂交菌株中游离氨基酸的品种差异性。结论:以不同原生质体单核体作为亲本选育的杂交后代在游离氨基酸组分和含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原生质体 杂交 氨基酸组成 营养评价
下载PDF
原生质体再生技术复壮金针菇退化菌株的研究
5
作者 张丹 朱秋瑾 +5 位作者 谭琦 宋春艳 于海龙 王瑞娟 尚晓冬 刘建雨 《上海农业学报》 2023年第3期10-16,共7页
利用原生质体再生技术对白色金针菇退化菌株进行复壮,研究复壮后菌株与正常菌株的菌丝生长性状及工厂化栽培的农艺性状,并对复壮前后的菌株进行了基于转录组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和特异表达基因分析。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再生技术是白色... 利用原生质体再生技术对白色金针菇退化菌株进行复壮,研究复壮后菌株与正常菌株的菌丝生长性状及工厂化栽培的农艺性状,并对复壮前后的菌株进行了基于转录组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和特异表达基因分析。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再生技术是白色金针菇菌种复壮的有效手段,复壮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生育期、原基形成时间、菇盖直径、菌柄长度、单瓶子实体数量以及单瓶产量可恢复至正常菌株水平。复壮菌株较退化菌株的遗传背景发生了变化,其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数比退化菌株多,且大部分位于基因密码子区域。复壮菌株中与细胞吞噬、能量代谢、抗氧化、细胞骨架构建以及细胞DNA甲基化修饰等相关的基因特异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菌种退化 复壮 原生质体再生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一株橘绿木霉TR673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及融合研究
6
作者 陈晨 毛伟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3年第3期58-64,共7页
从齐齐哈尔市大豆根围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木霉菌株TR673,经分子生物学及形态学鉴定,确定其为橘绿木霉(Trichoderma citrinoviride)。采用崩溃酶对TR673的菌丝体进行裂解制备原生质体,分别采用50℃水浴5 min和紫外线照射(20 W、40 cm)90 ... 从齐齐哈尔市大豆根围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木霉菌株TR673,经分子生物学及形态学鉴定,确定其为橘绿木霉(Trichoderma citrinoviride)。采用崩溃酶对TR673的菌丝体进行裂解制备原生质体,分别采用50℃水浴5 min和紫外线照射(20 W、40 cm)90 s对原生质体进行灭活,再将灭活的原生质体用聚乙二醇融合法进行融合,并对TR673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用20 g·L^(-1)的崩溃酶对培养16 h的TR673菌丝体酶解(裂解)5 h时,原生质体产量最大,达到1.2×10^(6)个·mL^(-1)。用ZS1培养基对原生质体进行再生培养,其再生率可达12.3%。融合菌株TR673-3的哌珀霉素产量达1282.67 mg·L^(-1),较原始菌株TR673的哌珀霉素产量提高了18.11%。本研究为后续的橘绿木霉基因组的编辑、转化以及其它木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与融合等实验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绿木霉 菌种鉴定 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 原生质体融合 哌珀霉素
下载PDF
六妹羊肚菌原生质体再生菌株交配型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彬 刁文涛 +3 位作者 周伏忠 陈晓飞 宁萌 郭恒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1-125,共5页
该研究对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的原生质体进行制备及再生,且对分离后的原生质体再生菌株的交配型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其交配型稳定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CYM液态培养制备原生质体效果较好,再生率及回收率分别为0.15%~9.... 该研究对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的原生质体进行制备及再生,且对分离后的原生质体再生菌株的交配型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其交配型稳定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CYM液态培养制备原生质体效果较好,再生率及回收率分别为0.15%~9.00%、60%~80%;共获得182株再生菌株,其中,MAT1-1-1交配型菌株占34.62%,MAT1-2-1交配型菌株占24.73%,双交配型(MAT1-2-1/MAT1-2-1)菌株占36.26%。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原生质体化过程及诱变处理,六妹羊肚菌的单交配型原生质体“同核体”的“二代”再生菌株交配型没有改变,与亲本菌株交配型一致,而双交配型原生质体的再生菌株中又发生了两种交配型分离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妹羊肚菌 原生质体 交配型 分离鉴定
下载PDF
转基因在菊花叶肉原生质体瞬时表达及亚细胞定位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丁林云 万可 +4 位作者 杨丹 王同 王春梅 郭书巧 杨霞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8-524,共7页
为探究用于亚细胞定位研究的菊花叶肉原生质体分离的最适条件,本研究以菊花无菌苗叶片为受体材料,分析不同叶龄叶片和酶解时间对菊花原生质体细胞产量的影响,并利用外源质粒的导入验证了聚乙二醇(PEG)介导的菊花原生质体瞬时转化体系。... 为探究用于亚细胞定位研究的菊花叶肉原生质体分离的最适条件,本研究以菊花无菌苗叶片为受体材料,分析不同叶龄叶片和酶解时间对菊花原生质体细胞产量的影响,并利用外源质粒的导入验证了聚乙二醇(PEG)介导的菊花原生质体瞬时转化体系。结果表明,以组织培养14 d的菊花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材料,在含1.5%纤维素酶、0.4%离析酶和0.8 mol/L甘露醇的酶解液中振荡酶解6 h,能获得高产的原生质体细胞。采用PEG介导的瞬时转化含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载体,在菊花原生质体细胞中观察到强烈的绿色荧光信号。结果显示,稗草乙烯转录因子基因(EcERF)在菊花原生质体中与本氏烟草叶片中的瞬时表达一致,EcERF基因定位于细胞核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原生质体 瞬时表达 亚细胞定位
下载PDF
巨大侧耳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骈永茹 李婧怡 +3 位作者 李勤奋 王欢 李玉 杨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08-1316,共9页
为优化巨大侧耳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该研究以两株不同温型的巨大侧耳菌株PG46和PG79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对原生质体制备的菌丝体菌龄、稳渗剂种类、溶壁酶浓度、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单因素实验中,... 为优化巨大侧耳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该研究以两株不同温型的巨大侧耳菌株PG46和PG79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对原生质体制备的菌丝体菌龄、稳渗剂种类、溶壁酶浓度、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单因素实验中,巨大侧耳原生质体制备的适宜条件为菌龄5 d,溶壁酶浓度2.5%,0.6 mol·L^(-1)甘露醇,32℃(PG46)或27~35℃(PG79)酶解4 h。(2)正交试验验证并优化了单因素实验结果,组合2(菌龄5 d,溶壁酶浓度2.5%,0.6 mol·L^(-1)的甘露醇,32℃酶解4 h)可同时作为PG46和PG79原生质体制备的最适条件,原生质体产量分别为11.22×10^(6)CFU·mL^(-1)和7.28×10^(6)CFU·mL^(-1)。(3)F-test检验中,各因素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菌龄>溶壁酶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G46),菌龄>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溶壁酶浓度(PG79)。综上所述,两株不同温型巨大侧耳菌株的原生质体制备条件基本一致,菌龄对两菌株原生质体得率的影响程度最显著。该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巨大侧耳的杂交育种、遗传转化、全基因组测序等工作奠定基础,进一步推动巨大侧耳分子遗传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侧耳 不同温型 热区 原生质体产量 制备条件
下载PDF
杏鲍菇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及其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10
作者 邹优花 连玲丹 +3 位作者 钟武杰 杜敏如 黄颖茵 王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38-144,共7页
为优化杏鲍菇GIM5.344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条件及建立稳定有效的遗传转化体系,对裂解酶、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再生培养基稳渗剂等原生质体制备、再生条件以及潮霉素浓度、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介导转化方法进行优化,探... 为优化杏鲍菇GIM5.344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条件及建立稳定有效的遗传转化体系,对裂解酶、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再生培养基稳渗剂等原生质体制备、再生条件以及潮霉素浓度、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介导转化方法进行优化,探究不同原生质体制备、再生条件对原生质体产量和再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溶壁酶1进行酶解效果最佳,当酶解温度30℃、酶解时间2 h、再生培养基稳渗剂为甘露醇时,原生质体的产量可达到7×108CFU/mL,再生率达到0.40%。得到转化子最多的转化方法为固体预培养+双层培养法,即PEG介导转化后在无抗性再生培养基上28℃预培养48 h,然后再添加一层含有30μg/mL潮霉素的培养基进行拟转化子的筛选。所得转化子中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能稳定有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原生质体 制备 再生 转化
下载PDF
细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登宇 臧威 +3 位作者 孙剑秋 蒋本庆 王鹏 李铁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共6页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是细菌遗传育种的有效方法之一,发展迅速,应用广泛。文中综述了亲本菌株选择性遗传标记方法、影响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因素、原生质体融合方法和条件。介绍了细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并展望了细菌原生...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是细菌遗传育种的有效方法之一,发展迅速,应用广泛。文中综述了亲本菌株选择性遗传标记方法、影响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因素、原生质体融合方法和条件。介绍了细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并展望了细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质体融合 原生质体制备 原生质体再生 遗传育种
下载PDF
茯苓灭活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梁清乐 王秋颖 +1 位作者 曾念开 王怀凯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33-1735,共3页
关键词 原生质体融合 灭活原生质体 遗传育种 原生质体转化法 基因工程法 茯苓 生物工程技术 优良品种
下载PDF
草菇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及转化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杰 林俊芳 +2 位作者 云慧芬 张凯 郭丽琼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9-121,共3页
用酶解法对草菇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液体静置培养4 d的菌丝,以0.6 mol/L的甘露醇作渗透压稳定剂,溶壁酶质量浓度15 mg/mL,34℃下酶解3 h,原生质体制备率最高;草菇原生质体预培养16 h后涂布在再生培养基上,再生... 用酶解法对草菇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液体静置培养4 d的菌丝,以0.6 mol/L的甘露醇作渗透压稳定剂,溶壁酶质量浓度15 mg/mL,34℃下酶解3 h,原生质体制备率最高;草菇原生质体预培养16 h后涂布在再生培养基上,再生率最高.同时,采用PEG法将潮霉素抗性基因转入草菇的原生质体中,经过抗性筛选,得到了具有潮霉素抗性的草菇转化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原生质体制备 原生质体再生 原生质体转化
下载PDF
苹果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愈伤组织 被引量:8
14
作者 魏国芹 李鼎立 +1 位作者 梁美霞 戴洪义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79-186,共8页
以苹果试管苗叶片为原生质体分离材料,对影响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合叶片酶解的酶液组成是Cellulase-Onzuka R-100.8%+Pectinase0.5%+PVP1%+甘露醇0.65mol/L+MES0.1%;以改良MT+BA1.0mg/L+2,4-D0.2mg/L+甘露醇... 以苹果试管苗叶片为原生质体分离材料,对影响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合叶片酶解的酶液组成是Cellulase-Onzuka R-100.8%+Pectinase0.5%+PVP1%+甘露醇0.65mol/L+MES0.1%;以改良MT+BA1.0mg/L+2,4-D0.2mg/L+甘露醇0.65mol/L+Vc5.0mg/L+Glu500mg/L+CH100mg/L+ME500mg/L+Arg50mg/L为培养基对原生质体进行培养,固液双层培养效果较好,最适培养密度为1×105个/ml,培养1~2天原生质体变形,3~4天第一次分裂,2周分裂3~5次。平邑甜茶原生质体一个月后形成微细胞团,两个半月形成肉眼可见的微愈伤组织。鲁加5号和M7均只形成7~10个细胞的细胞团,嘎拉未见细胞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原生质体分离 原生质体纯化 原生质体培养
下载PDF
高产纤维素酶菌株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淼 曾柏全 冯金儒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4-180,共7页
研究青霉菌Penicillium Q5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K3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佳条件。采用酶解法制备了青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高质量的原生质体。试验对亲本菌株的菌丝生长,酶浓度,酶解时间和灭活时间进行了优化。亲本菌株Q5... 研究青霉菌Penicillium Q5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K3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佳条件。采用酶解法制备了青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高质量的原生质体。试验对亲本菌株的菌丝生长,酶浓度,酶解时间和灭活时间进行了优化。亲本菌株Q5,培养液中加入浓度0.5%甘氨酸和含量10%的蔗糖处理后,在质量浓度均为10 mg/mL的溶菌酶和蜗牛酶(1︰1)酶解作用下,35℃处理3 h,原生质体生成量达到最大值,为7.35×106cfu/mL;亲本菌株K3,用4 U/mL的青霉素处理,在1 mg/mL的溶菌酶作用下,35℃处理1 h,原生质体形成率与再生率的乘积达到最大值,此时K3原生质体量为1.46×107cfu/mL。青霉菌在65℃热灭活的时间为1 h,紫外灭活时间为3 min;枯草芽孢杆菌在65℃热灭活的时间是2.5 h,紫外灭活时间为5 min。这为后续原生质体融合选育具有抗逆性的高产纤维素酶菌株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菌Q5 枯草芽孢杆菌K3 原生质体制备 原生质体再生 原生质体灭活
下载PDF
高雄山虫草无性型-细脚拟青霉原生质体制备及其再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蒲顺昌 李春如 +3 位作者 汪小艳 黄勃 樊美珍 李增智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1-425,共5页
对细脚拟青霉RCEF3456菌株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制备有影响的多个因素,如菌丝生长时间、酶种类、酶浓度以及酶解时间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得到制备原生质体的最佳产量(8.0×107个.mL-1)的方法是培养18 h的菌丝、1%溶壁酶+1%Cellulase&q... 对细脚拟青霉RCEF3456菌株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制备有影响的多个因素,如菌丝生长时间、酶种类、酶浓度以及酶解时间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得到制备原生质体的最佳产量(8.0×107个.mL-1)的方法是培养18 h的菌丝、1%溶壁酶+1%Cellulase"Onozuka"R-10+1%蜗牛酶、酶解2.5 h,而且,酶解过程都是在30℃条件下进行的;同时,对原生质体的形成以及再生过程进行显微观察,再生率为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脚拟青霉 原生质体 酶解时间 原生质体产量 原生质体再生
下载PDF
提高甘草原生质体游离产量及分裂频率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昕 余斌 +1 位作者 陈晓燕 王清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4-298,共5页
为探讨影响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al.)原生质体游离的因素,提高原生质体游离产量和分裂频率,试验采用纤维素酶、果胶酶、离析酶不同浓度组合的酶解液,在3种酶解方式下对甘草叶片、下胚轴、愈伤组织进行了原生质体游离。结... 为探讨影响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al.)原生质体游离的因素,提高原生质体游离产量和分裂频率,试验采用纤维素酶、果胶酶、离析酶不同浓度组合的酶解液,在3种酶解方式下对甘草叶片、下胚轴、愈伤组织进行了原生质体游离。结果表明:苗龄11 d的甘草叶片、下胚轴及继代5次的愈伤组织是原生质体游离的良好材料,三者均在2.0%纤维素酶+0.5%果胶酶和2.0%纤维素酶+0.25%离析酶+0.5%果胶酶的酶解液中原生质体游离频率最高,其产量和活力分别为1.25×105~1.26×105个·g-1,65.7%~70.5%;1.43×105~1.44×105个·g-1,69.5%~72.8%;1.10×105~1.16×105个·g-1,61.9%~69.4%;纵向切割的下胚轴平均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高于叶片和愈伤组织,分别为1.19×105个·g-1,65.2%。此外,在40 r·min-1摇床上处理7 h的酶解混合物中原生质体产量最高;而先静置后缓慢震荡(40 r·min-1)的酶解方式可得到最佳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将原生质体密度调整到1×105个·g-1并培养于KM8P培养基中,能获得最高频率的原生质体分裂频率(2.34%)。试验获得了较好的甘草原生质体游离及分裂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原生质体游离 原生质体产量 原生质体活力 分裂频率
下载PDF
结缕草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瞬时基因表达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1
18
作者 管瑾 郭一荻 +2 位作者 刘凌云 尹淑霞 滕珂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1-71,共11页
为了结合转基因方法探索结缕草基因功能,建立高效、快速的结缕草原生质体制备及瞬时基因表达系统,利用正交试验对影响原生质体制备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同时利用原生质体进行亚细胞定位和蛋白互作研究。结果表明,当酶配比为2%(w/v) cellu... 为了结合转基因方法探索结缕草基因功能,建立高效、快速的结缕草原生质体制备及瞬时基因表达系统,利用正交试验对影响原生质体制备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同时利用原生质体进行亚细胞定位和蛋白互作研究。结果表明,当酶配比为2%(w/v) cellulase R10和1.5%(w/v) macerozyme R10,酶解时间为7 h时,原生质体产量和活性均达到最高,分别为1.23×107个·mL^(-1)和98%以上,满足后续转化所需。多次重复试验表明,加入5~10μg质粒,原生质体转化率可达75%以上。利用原生质体转化体系进行了亚细胞定位检测,结果发现结缕草ZjNOL和ZjNYC1定位在叶绿体中,ZjZFN定位在细胞核中。双分子荧光互补分析证明ZjNOL和ZjNYC1在叶绿体中相互作用。原生质体制备及转化方法与遗传学和组学技术相结合,能够为结缕草基因功能研究和基因编辑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缕草 原生质体 瞬时基因表达 亚细胞定位 蛋白互作
下载PDF
产辅酶Q10的米曲霉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豪 刘燕 谷燕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5-38,共4页
为了提高辅酶Q10的产生菌米曲霉菌的基因组改组育种效率,以提高辅酶Q10的产量,本试验对米曲霉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影响制备效果的条件,即米曲霉的菌丝菌龄、酶解温度、时间和原生质体稳定剂的浓度四个因素进行全面优化... 为了提高辅酶Q10的产生菌米曲霉菌的基因组改组育种效率,以提高辅酶Q10的产量,本试验对米曲霉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影响制备效果的条件,即米曲霉的菌丝菌龄、酶解温度、时间和原生质体稳定剂的浓度四个因素进行全面优化,并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原生质体制备的适宜条件:菌龄为12h、原生质体渗透压稳定剂NaCl浓度为0.85mol/L、酶解时间为3.5min、酶解温度为30℃时,米曲霉原生质体制备效果最好,所得原生质体为6.3×106个/mL,再生率达到38.06%。较高的原生质体生成量和再生率为该菌后序的基因组改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曲霉 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制备 原生质体再生 辅酶Q10
下载PDF
六妹羊肚菌原生质体单核化再生菌株的杂交分析
20
作者 刘彬 周伏忠 +3 位作者 刁文涛 陈晓飞 郭恒 宁萌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3-78,共6页
该研究在对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原生质体单核化再生菌株分离及交配型鉴定的基础上,对单交配型原生质体再生菌株进行对峙培养杂交实验制备杂交菌株。以菌株交配型、生长势、抗鞣酸能力和菌核产生能力为技术指标,对单核化再... 该研究在对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原生质体单核化再生菌株分离及交配型鉴定的基础上,对单交配型原生质体再生菌株进行对峙培养杂交实验制备杂交菌株。以菌株交配型、生长势、抗鞣酸能力和菌核产生能力为技术指标,对单核化再生菌株及杂交菌株的多态性进行分析,并对杂交菌株的交配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20株MAT1-1-1单交配型及17株MAT1-2-1原生质体再生菌株表现较好,其菌丝带宽度均≤10 mm,褐变圈直径分别为25~34 mm、23~34 mm;从63组杂交菌株中得到40株(占63.50%)双交配型(MAT1-2-1/MAT1-2-1)杂交菌株,杂交菌株的菌丝带宽度均≥10 mm,褐变圈直径为32~54 mm,杂交菌株的交配型电泳结果表明,成功获得40株具有双交配型的杂交菌株(两条扩增带)。因此,双交配型杂交菌株在生长势、抗鞣酸能力方面存在杂交优势,而菌核产生能力与菌株交配型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妹羊肚菌 原生质体单核化 再生菌株 多态性 杂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