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荒漠啮齿动物群落与植物群落的对应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包俊江 张福顺 +3 位作者 武晓东 付和平 袁帅 张晓东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2-77,共6页
动物与其生存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生态学家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啮齿动物作为荒漠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功能群,其数量大小和生态功能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生境中的植被为啮齿动物提供赖以生存的食物资源和栖息地,
关键词 荒漠 啮齿动物 对应分析 dca CCA
下载PDF
石杉科植物石杉总碱含量的测定及基于紫外光谱的除趋势对应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方芳 郭水良 +1 位作者 李沛玲 卢文广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6-609,共4页
对来自浙江、福建境内石杉科植物蛇足石杉(H up erz ia serra ta)、柳叶马尾杉(P h legm ariurus cryp tom eri-anus)10个不同地理居群的石杉总碱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基于紫外光谱,对它们的表型分化进行了除趋势对应分析。结果表明:①石... 对来自浙江、福建境内石杉科植物蛇足石杉(H up erz ia serra ta)、柳叶马尾杉(P h legm ariurus cryp tom eri-anus)10个不同地理居群的石杉总碱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基于紫外光谱,对它们的表型分化进行了除趋势对应分析。结果表明:①石杉科这两种植物叶片的石杉总碱含量普遍高于茎中的含量;②来自浙江磐安的蛇足石杉居群的叶、茎石杉总碱含量都明显高于其它居群。可以选择该居群作为栽培蛇足石杉的种源;③DCA排序发现,产自磐安的蛇足石杉样品,特别是叶的提取液,其紫外光谱明显不同于其它样品,表明紫外光谱法能够用于鉴别石杉总碱含量较高的蛇足石杉药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杉总碱 紫外光谱 除趋势对应分析(dca)
下载PDF
以林相图为基础的不同取样方式对植被排序分析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冷文芳 贺红士 +1 位作者 李秀珍 胡远满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63-1569,共7页
以6种不同方式对林相图中同一样带取样,采用CA、DCA和CCA3种排序方法,研究了取样方式对排序轴的解释效果、物种与环境因子、环境因子之间、环境因子与坐标轴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样方大小和形状的变化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排序结果.... 以6种不同方式对林相图中同一样带取样,采用CA、DCA和CCA3种排序方法,研究了取样方式对排序轴的解释效果、物种与环境因子、环境因子之间、环境因子与坐标轴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样方大小和形状的变化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排序结果.大样方和长方形样方都增强了排序轴的解释效果,并对双序图中稀有种、独特种的位置有较大的影响;环境因子中土壤因子对样方的大小和形状都很敏感,坡度、经纬度只对样方大小敏感,坡位、海拔、温度和降水则对样方形状敏感;随着样方面积的增加,海拔、温度和降水的作用降低,而坡向的作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样方式 林相图 排序 对应分析 去势对应分析 典范对应分析
下载PDF
四川小寨子沟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环境梯度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光升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2-188,共7页
运用去势典范对应分析法(DCCA),分析了四川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群落物种多样性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海拔高度是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的主导因素,随着海拔高度的... 运用去势典范对应分析法(DCCA),分析了四川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群落物种多样性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海拔高度是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的主导因素,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乔木层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下降,而均匀度没有明显变化;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氮代表的土壤养分状况决定着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地形因子(如坡度、坡向等)与物种多样性没有明显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小寨子沟 森林群落 环境因子 去势典范对应分析
下载PDF
退化羊草草地植物群落的数量分析
5
作者 邸桂俐 陈积山 +2 位作者 朱瑞芬 高超 张月学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1-143,共3页
为了研究松嫩羊草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和物种分布格局,试验通过利用群落物种的重要值,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无趋势对应分析(DCA)的方法对植物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和排序,测定了12个优势种的无趋势对应分析排序。结果表明:优势植... 为了研究松嫩羊草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和物种分布格局,试验通过利用群落物种的重要值,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无趋势对应分析(DCA)的方法对植物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和排序,测定了12个优势种的无趋势对应分析排序。结果表明:优势植物种的分布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植物群落的分布格局。排序结果吻合于分类结果的事实,验证了环境因子梯度变化导致现存植物群落类型和物种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草地 植物群落 双向指示种分析 无趋势对应分析(dca) 排序 植被数量分析
原文传递
5种不同林龄尾巨桉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段文军 李达 李冲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57-864,共8页
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是中国南方人工林的典型树种,尾巨桉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影响因素是决定其生态恢复和自然化改造的重要基础。为探明不同林龄尾巨桉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选择广西贵港... 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是中国南方人工林的典型树种,尾巨桉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影响因素是决定其生态恢复和自然化改造的重要基础。为探明不同林龄尾巨桉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选择广西贵港市1—5 a及以上尾巨桉人工林进行林下植物多样性和环境因子调查,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林下植物群落进行对比,通过典范对应分析(CCA)来分析影响植物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尾巨桉人工林林植物多样性随林龄呈现先上升或下降的趋势,林龄3—4 a的林下植物生物多样性最高;(2)尾巨桉人工林林下植物群落呈现从以禾本科植物(Poaceae)和铁芒萁(Dicranopteris linearis)为代表的阳生耐旱草本植物群落—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为代表的阳生耐旱灌木群落—米碎花(Eurya chinensis)、白背叶(Mallotus apelta)、梅叶冬青(Ilex asprella)等为代表的中生灌木群落—三叉苦(Evodia lepta)、鸭脚木(Schefflera octophylla)等为代表的耐荫灌木群落的演替趋势;(3)林下透光率和土壤水分是尾巨桉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容量、土壤有机质含量等为次要影响因素。尾巨桉人工林的近自然化改造和生态恢复的最重要限制因素是林下透光率,只要适当间伐,人工构建一些林窗,将为乡土植物定居创造良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巨桉人工林 林下植物多样性 植物群落 除趋势对应分析(dca) 典范对应分析(CCA)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雅砻江(锦屏段)及其主要支流底栖藻类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1
7
作者 吴乃成 唐涛 +3 位作者 黎道丰 刘瑞秋 曹明 蔡庆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97-1703,共7页
分别于2004年5月和11月对雅砻江(锦屏段)及其主要支流22个采样点的底栖藻类进行研究。共采获底栖藻类150种,分属3门(硅藻、绿藻和蓝藻),37属。其中硅藻门占绝对优势(96.5%),线性曲壳藻(Achnanthes linearis)和Achnanthesdeflexa为绝对... 分别于2004年5月和11月对雅砻江(锦屏段)及其主要支流22个采样点的底栖藻类进行研究。共采获底栖藻类150种,分属3门(硅藻、绿藻和蓝藻),37属。其中硅藻门占绝对优势(96.5%),线性曲壳藻(Achnanthes linearis)和Achnanthesdeflexa为绝对优势种,其相对丰富度分别为35.3%和11.0%。细端菱形藻(Nitzschia dissipata)和小型异极藻(Gomphonemaparvulum)是雅砻江(锦屏段)干流的优势种,而线性曲壳藻、扁圆卵形藻(Cocconeis placentula)和Achnanthes deflexa是其他支流的优势种。基于底栖藻类的物种组成和相对丰度,对两次的采样点进行去势对应分析(DCA),结果发现:两次采样雅砻江(锦屏段)干流样点与其他支流样点在DCA第一轴上得到了很好的分化,表明研究区域底栖藻类群落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这主要是由干流的特殊生境所致。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显示不同季节影响底栖藻类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有所差异。总磷(TP)是5月份影响底栖藻类空间分布的最主要因素;11月份影响底栖藻类空间分布的最主要环境因子为氨氮(NH4-N)和海拔(Ele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藻类 雅砻江 群落结构 去势对应分析 典范对应分析
下载PDF
山西高原植被与土壤分布格局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米湘成 张金屯 +3 位作者 张峰 上官铁梁 李爱华 郑凤英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36-344,共9页
利用CCA、DCCA等多元分析方法,在景观尺度上对山西高原植被与土壤分布格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所得结论表明:纬向上主要是栗褐土、褐土、风沙土和栗钙土与植被的变化格局相关性较强,由于山西高原南北跨度大,土壤和植被格... 利用CCA、DCCA等多元分析方法,在景观尺度上对山西高原植被与土壤分布格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所得结论表明:纬向上主要是栗褐土、褐土、风沙土和栗钙土与植被的变化格局相关性较强,由于山西高原南北跨度大,土壤和植被格局纬向变化趋势的一致性十分明显;黄绵土、栗钙土、山地草甸土与植被的经向分布格局密切相关,由于山西高原东西向跨度较小,且大部分地区处于吕梁山与太行山之间,植被和土壤的经向格局梯度不明显;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棕壤、山地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与山西高原植被的垂直分布格局相平行,由于山西高原相对高差较大,这种趋势也非常明显。综合分析还表明了气候、土壤与植被格局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势典范对应 山西高原 植被分析 土壤类型
下载PDF
荒漠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对应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阿娟 张福顺 +1 位作者 张晓东 武晓东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4-178,共5页
2002-2008年,采用样方法对内蒙古典型荒漠区禁牧样地的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以7年的调查结果和数据分析了荒漠植物群落的季节和年度特征,并利用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对植物群落特征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排序分析... 2002-2008年,采用样方法对内蒙古典型荒漠区禁牧样地的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以7年的调查结果和数据分析了荒漠植物群落的季节和年度特征,并利用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对植物群落特征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排序分析。结果表明:灌木和草本植物的高度、盖度、密度和生物量的季节特征均为夏季和秋季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秋季显著高于春季(P<0.05)。灌木植物与草本植物群落特征的年动态具有差异,草本植物群落特征的年间波动大于灌木植物。DCA排序表明荒漠植物群落结构的季节性和年度间差异不明显。CCA排序表明草本植物特征因子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大于灌木植物。草本密度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较大,草本高度与年均温度的相关性较大,草本生物量与年降水量、年均温度的相关性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 植物群落 对应分析 dca CCA
原文传递
山地河流浅滩深潭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比较研究——以重庆开县东河为例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强 袁兴中 刘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6726-6736,共11页
浅滩和深潭是山地河流中常见的河流生境结构。2011年7月,在重庆开县东河上游双河口-杉木桥河段,选择21个浅滩和深潭,调查大型底栖动物,研究影响不同生境中底栖动物组成、分布和多样性的生态机理。结果表明:调查河段浅滩和深潭中大型底... 浅滩和深潭是山地河流中常见的河流生境结构。2011年7月,在重庆开县东河上游双河口-杉木桥河段,选择21个浅滩和深潭,调查大型底栖动物,研究影响不同生境中底栖动物组成、分布和多样性的生态机理。结果表明:调查河段浅滩和深潭中大型底栖动物分别为31种和24种,密度分别为450.62个/m2和86.24个/m2,生物量分别为2.88 g/m2和0.55 g/m2。浅滩有指示种11种,即纹石蛾(Hydropsyche sp.)、假蜉(Iron sp.)、假二翅蜉(Pseudocloeon sp.)、舌石蛾(Glossosoma sp.)、高翔蜉(Epeorus sp.1)、背刺蜉(Notacanthurus sp.)、Heterocloeon sp、锯形蜉(Serratella sp.)、朝大蚊(Antocha sp.)、等蜉(Isonychia sp.)、溪颏蜉(Rhithrogena sp.)。深潭指示种仅蜉蝣(Ephemera sp.)和黑大蚊(Hexatoma sp.)两种。刮食者为两类生境的优势功能摄食类群。浅滩中滤食者和刮食者比例显著高于深潭,而收集者和捕食者显著低于深潭。两类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浅滩中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生物量、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改进的Shannon-Wiener指数均明显高于深潭。受地貌形态、水力特征和冲淤变化规律影响的生境稳定性和异质性差异是导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浅滩 深潭 生境 除趋势对应分析(dca) 功能摄食类群 山地河流 指示种分析
下载PDF
渝东地区药用保护植物金荞麦群落数量分类和排序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春平 何平 +4 位作者 冀花存 张志勇 胡世俊 高姗 李俊慧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7-113,共7页
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重庆东部地区药用保护植物金荞麦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TWINSPAN等级分类将金荞麦群落的116个样方分为14组,根据植被分类原则划分为14个群系,并论述了各群... 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重庆东部地区药用保护植物金荞麦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TWINSPAN等级分类将金荞麦群落的116个样方分为14组,根据植被分类原则划分为14个群系,并论述了各群系的特征.分类结果反映了植物群落类型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并在DCA二维排序图上得到了较好的验证.物种的DCA排序结果反映了光照、海拔等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表明光照和海拔是决定群落组成和空间分布的主要限制性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东部 金荞麦 植物群落 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 除趋势对应分析(dca)
下载PDF
中国北方几种主要森林群落表土花粉组合特征研究 被引量:61
12
作者 许清海 李月丛 +1 位作者 阳小兰 郑振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5-597,共13页
中国北方68个不同森林群落表土花粉研究表明,东部森林区森林群落中乔木花粉百分比多数大于30%,草本花粉百分比小于50%;草原区河谷林和低山林带乔木花粉百分比低于30%,草本植物花粉高于50%。松、云冷杉林和桦木林花粉组合中的优势成分也... 中国北方68个不同森林群落表土花粉研究表明,东部森林区森林群落中乔木花粉百分比多数大于30%,草本花粉百分比小于50%;草原区河谷林和低山林带乔木花粉百分比低于30%,草本植物花粉高于50%。松、云冷杉林和桦木林花粉组合中的优势成分也是群落中的优势植物;落叶松林中蒿花粉含量最高,其次为松、落叶松;山杨林中松、桦是最主要花粉类型;栎、胡桃、鹅耳枥及青檀林中,除建群种外,松是最主要的乔木花粉类型,中华卷柏也较多;阔叶杂木林与油松阔叶混交林花粉组成相似,松、桦、中华卷柏是最主要的花粉类型。降趋对应分析、主坐标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表明云冷杉、落叶松和桦林花粉组合及所代表的生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为最耐寒喜湿类型;沙枣、榆树疏林和草原区人工杨树林花粉组合及所代表的生境为最喜干旱类型;山杨林较桦木林略喜暖干,栎林、鹅耳枥林和青檀林较山杨林更喜暖干,胡桃楸林为所有森林类型中最喜暖类型,但喜湿性低于桦木林高于栎林。森林区松蒿比(P/A)大于0.1,草原区松蒿比小于0.1。松林、油松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杂木林以高松蒿比、高蕨类与草本比值(F/H)和低蒿藜比(A/C)为特征,云冷杉、落叶松和桦林以低松蒿比、低蕨类与草本比值和高蒿藜比为特征,栎、胡桃、鹅耳枥、杨、青檀等阔叶林以高松蒿比、高蒿藜比和低蕨类与草本比值,可与落叶阔叶杂木林、油松阔叶混交林、松林、桦林和针叶林区分开。但这些比值的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 森林群落 花粉组合 降趋对应分析(dca) 聚类分析(CLA) 松蒿比 蒿藜比 蕨类 与草本比值
下载PDF
新疆塔尔巴哈台山南麓拟南芥生存群落的种间联结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磊 邱东 +1 位作者 陶冶 刘彤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278-284,共7页
为揭示影响拟南芥分布的主要生物因素,本研究对塔尔巴哈台山南麓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生存群落内16个主要物种做种间联结性分析,结果表明:物种总体联结方差比率为1.474,表现为显著正联结。其中有65.83%的种对表现出正关联,余下... 为揭示影响拟南芥分布的主要生物因素,本研究对塔尔巴哈台山南麓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生存群落内16个主要物种做种间联结性分析,结果表明:物种总体联结方差比率为1.474,表现为显著正联结。其中有65.83%的种对表现出正关联,余下表现为负关联;χ2检验为显著或极显著关联的种对有35对,其中正关联26对,负关联9对;有77.5%的种对关联强度指数(OI)<0.6,χ2检验联结性多不显著;优势种对间的OI值基本都>0.6,多为显著或极显著正联结。去势对应分析表明,主要优势种都聚集在排序图中央,种间联结紧密,而次要种则零散于其周缘,连接性较弱。16个物种分成2个生态种组,但组间界限不明显。拟南芥与群落主要优势种关系密切,对其依赖性较强,表明群落优势种是影响拟南芥生存分布的主要生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种间联结 种间依赖 去势对应分析(dca) 短命植物 新疆
下载PDF
重庆缙云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8
14
作者 陈光升 钟章成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2-17,共6页
探讨了缙云山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 ,并运用去势典范对应分析 (DCCA)方法 ,分析了不同样方中土壤因子与群落多样性指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1) 17个样方中物种丰富度指数是草本层最高 ,均匀度指数是乔木层最高 .(2 )土壤... 探讨了缙云山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 ,并运用去势典范对应分析 (DCCA)方法 ,分析了不同样方中土壤因子与群落多样性指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1) 17个样方中物种丰富度指数是草本层最高 ,均匀度指数是乔木层最高 .(2 )土壤含水量和水解氮与乔木层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相关性明显 ,有效磷和乔木层均匀度有明显相关 ;全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与草本层物种的均匀度有明显相关 .(3)多酚氧化酶活性和乔木层物种的均匀度有明显相关 ,转化酶活性与乔木层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均有一定相关 ,多酚氧化酶活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与草本层的物种均匀度和丰富度有明显相关 .图 2表 3参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物种多样性 土壤因子 去势典范对应分析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郊地衣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艾尼瓦尔.吐米尔 买买提.沙塔尔 阿布都拉.阿巴斯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6-82,共7页
为了查明乌鲁木齐市郊地衣群落分布格局,选取了9个样点72个样方的地衣,基于地衣种类及其盖度数据,计算了各样点的多样性指数;运用数量分类中的DCA排序方法分析了地衣的分布格局,应用CCA分析了地衣物种分布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乌鲁... 为了查明乌鲁木齐市郊地衣群落分布格局,选取了9个样点72个样方的地衣,基于地衣种类及其盖度数据,计算了各样点的多样性指数;运用数量分类中的DCA排序方法分析了地衣的分布格局,应用CCA分析了地衣物种分布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郊区的地衣共有13科17属5目43种。根据多元分析结果将该地区的地衣分为3个主要样点组,样点组1共有地衣32种,总盖度为2.086%,定名为碎茶渍(Lecanora argop-holis(Ach.)Ach.)+墙茶渍(L.muralis(Schreb.)Rabenh.)群落;样点组2共有地衣27种,总盖度为1.277%,定名为荒漠平茶渍(Aspicillia desertorum Kr.Mer.)+有油平茶渍(A.oleifera(H.Magn.)Wei)群落;样点组3共有地衣6种,总盖度最小为0.197%,定名为荒漠平茶渍(A.desertorum Kr.Mer.)+斑点鸡皮衣(Pertusaria multipunc-ta(Turn.)Nyl.)群落。结果反映了乌鲁木齐市郊区地衣群落种类的分布与郁闭度、人为干扰和湿度等环境因素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群落 dca排序 典范对应分析 乌鲁木齐市 新疆
下载PDF
三江平原湿地植被--水位转换函数研究
16
作者 王春玲 郭晋平 +1 位作者 王国平 娄彦景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0期719-725,748,共8页
[目的]植物残体是沼泽湿地古生态学研究的重要生物指标,现代植被与环境因子的转换函数为准确定量重建古环境和古气候提供了有效途径。[方法]本文利用R软件"rioja"软件包中的加权平均(Weighted Averaging,WA)和加权平均偏最小... [目的]植物残体是沼泽湿地古生态学研究的重要生物指标,现代植被与环境因子的转换函数为准确定量重建古环境和古气候提供了有效途径。[方法]本文利用R软件"rioja"软件包中的加权平均(Weighted Averaging,WA)和加权平均偏最小二乘法(Weighted Averaging Partial Least Squares,WAPLS)模型,以三江平原不同类型植物群落数据与相应的水位数据为样本,建立现代植被-水位转换函数。[结果]WAPLS模型的预测性能比WA模型好,WAPLS模型第3组分的预测性能最好,有最低的RMSEP值(3.69m)和最高的R2值(0.52)。经数据过滤后,两个模型的预测性能有所提高,其中WAPLS模型第4组分的预测性能最好,RMSEP为2.83,降低了23.3%,其精度达到了±2.83cm,结果较理想。[结论]研究结果可为三江平原古水位定量重建提供方法支撑,提高其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趋势对应分析(dca) WA模型 WAPLS模型 预测能力
下载PDF
太子河流域及其主要支流底栖藻类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丽 丛玉婷 +2 位作者 卢亚楠 魏杰 王媛 《水产养殖》 CAS 2018年第7期6-10,共5页
对大辽河及其主要支流66个采样点的底栖藻类进行研究。共采获底栖藻类208种(包括变种),分属硅藻、绿藻、蓝藻、裸藻、金藻及黄藻门7个门,计63个属,其中硅藻门占绝对优势(64.90%),绿藻门次之(21.15%),极细微曲壳藻隐头变种(Achnanthes mi... 对大辽河及其主要支流66个采样点的底栖藻类进行研究。共采获底栖藻类208种(包括变种),分属硅藻、绿藻、蓝藻、裸藻、金藻及黄藻门7个门,计63个属,其中硅藻门占绝对优势(64.90%),绿藻门次之(21.15%),极细微曲壳藻隐头变种(Achnanthes minutissima)和弧形蛾眉藻(Ceratoneis arcus)为优势种,其相对丰富度分别为13.5%和3.15%,赖氏鞘丝藻(Lyngbya lagerheinii)是大辽河干流和支流的优势种;其他支流优势种为极细微曲壳藻隐头变种(Achnanthes minutissima)和湖泊鞘丝藻(Lyngbya linmetica)。基于底栖藻类的物种组成和相对丰富,对采样点进行了去势对应分析(DCA),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底栖藻类群落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典型对应分析(CCA)结果显示氨氮、TDS、COD和海拔是影响底栖藻类空间分布最主要的几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藻类 群落结构 去势对应分析 典范对应分析
下载PDF
准噶尔沙蒿群落主要物种间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陶冶 张元明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08-1314,共7页
采用方差比率法(VR),基于2×2列联表的χ2统计量、Ochiai联结指数(OI)以及去势对应分析(DCA),对准噶尔荒漠地区15个准噶尔沙蒿(Artemisia songarica)群落21个主要物种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准噶尔沙蒿群落物种间总体为显... 采用方差比率法(VR),基于2×2列联表的χ2统计量、Ochiai联结指数(OI)以及去势对应分析(DCA),对准噶尔荒漠地区15个准噶尔沙蒿(Artemisia songarica)群落21个主要物种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准噶尔沙蒿群落物种间总体为显著正关联(VR=2.726>1)。210个种对中,正关联种对数(125对)多于负关联种对(85),且前者达到显著关联的种对数(53)也多于后者(4)。准噶尔沙蒿与伴生种间虽为显著正关联,但OI联结指数稍小。群落内多数伴生种间的关联性较弱(OI<0.4),表明物种多趋于独立和随机分布。群落优势种琉苞菊、角果藜、囊果苔草、尖喙牻牛儿苗、齿稃草和条叶庭荠之间为显著正关联,且OI指数最大,表明这些物种具有相似的生态需求。DCA排序图中的种间距离和分布位置较好地表征了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印证了上述结论。总之,准噶尔沙蒿群落虽生境不同,但群落内种间关系总体上较稳定,这对准噶尔沙蒿种群分布和群落发展较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沙蒿 种间关联 准噶尔荒漠 去势对应分析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东北缘表土花粉初步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邱筱兰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5-74,共10页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不同群落19个样点的表土花粉组合特征及其与植物群落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1)针叶林和高山灌丛的花粉组合特征与植物群落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花粉组合基本上能反映植被群落特征,草本植物的...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不同群落19个样点的表土花粉组合特征及其与植物群落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1)针叶林和高山灌丛的花粉组合特征与植物群落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花粉组合基本上能反映植被群落特征,草本植物的花粉组合未能反映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2)主要花粉类型中松属、云杉属和桦属花粉具超代表性,杜鹃花科、杨属和柏科花粉具低代表性;(3)通过花粉相对含量降趋势对应分析(DCA)能较好地区分不同植被类型。该研究成果可为本地区及相似地区的古植被和古环境重建提供基础和验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土花粉 降趋势对应分析(dca) 花粉组合与植物群落 花粉代表性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短命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空间分异 被引量:27
20
作者 刘忠权 刘彤 +1 位作者 张荣 陈辉煌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52,共8页
短命植物是早春多雨、夏季干热环境而形成的特殊植物类型,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是短命植物集中分布区,对保持沙漠稳定、防风固沙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对短命植物群落多样性、生态功能以及空间分布等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调... 短命植物是早春多雨、夏季干热环境而形成的特殊植物类型,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是短命植物集中分布区,对保持沙漠稳定、防风固沙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对短命植物群落多样性、生态功能以及空间分布等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调查分析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35个样点3.86×104m2的短命植物多样性特征。共发现93个物种,分属于24个科,74属,其中藜科(Chenopodiaceae)、菊科(Compositae)、十字花科(Crucif-erae)和豆科(Leguminosae)为优势科,分别占主要物种总数的19.35%、17.20%、11.83%和9.68%。从生活型来看,短命植物占53.76%,长营养期草本占22.58%,乔灌类占16.13%。从重要值上看,乔灌类占30.93%,短命植物占45.73%。短命植物的空间分异明显,在经向方面,短命植物物种数和重要值随着经度增加(由西向东)明显增加,长营养期草本和乔灌类的重要值则减小。在纬向方面,短命植物物种数和重要值随着纬度的增加(由南向北)而减小,长营养期草本和乔灌类的重要值增加,物种数变化不明显。去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发现,坡位、经纬度、年降水量和3—5月降水量对物种分布产生影响。采用双向指示种方法,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短命植物分为7个群落。总结认为,随着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降水的增加,短命植物物种数和重要值将逐渐增大,但建群种白梭梭密度将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去势典范对应分析 双向指示种分析 物种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