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7—2019年哈尔滨市胃癌死亡趋势与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梁巍 兰莉 +3 位作者 宋冰冰 孙惠昕 张茂祥 王春莲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175-179,共5页
目的分析哈尔滨市居民胃癌死亡特征、变化趋势与去死因期望寿命,为制定胃癌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987—2019年哈尔滨市胃癌死亡数据,描述性分析胃癌死亡特征,采用简略期望寿命表、去死因期望寿命表计算期望寿命与胃癌去死因期望寿... 目的分析哈尔滨市居民胃癌死亡特征、变化趋势与去死因期望寿命,为制定胃癌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987—2019年哈尔滨市胃癌死亡数据,描述性分析胃癌死亡特征,采用简略期望寿命表、去死因期望寿命表计算期望寿命与胃癌去死因期望寿命,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4.2软件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评价胃癌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变化趋势。结果1987—2019年,胃癌死亡粗率、中标死亡率、世标死亡率、35~64岁截缩死亡率分别为14.3/10万、10.9/10万、10.9/10万、13.5/10万。胃癌中标死亡率以年均2.9%速度逐年下降(95%CI:-4.4%~-1.4%),男、女胃癌中标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男性年均下降3.0%(95%CI:-4.4%~-1.7%),女性年均下降3.1%(95%CI:-5.3%~-0.9%);世标死亡率同样呈下降趋势。35~64岁截缩死亡率以2.8%速度逐年下降(95%CI:-3.1%~-2.5%)。1987—2019年哈尔滨市居民期望寿命为76.78岁,其中男性为74.41岁,女性为79.33岁,去除胃癌的影响期望寿命可提高0.25岁,男性可提高0.31岁,女性可提高0.18岁。胃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构成比年均下降1.8%(95%CI:-2.0%~-1.7%)。结论1987—2019年哈尔滨市胃癌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去除胃癌影响,哈尔滨市居民期望寿命可提高0.25岁,应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加强胃癌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死亡趋势 去死因期望寿命 疾病负担
下载PDF
2014年天津市户籍居民死亡及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徐忠良 张辉 +5 位作者 王德征 宋桂德 张颖 沈成凤 张爽 江国虹 《天津医药》 CAS 2016年第12期1510-1513,共4页
目的分析天津市户籍居民主要疾病死亡及去除疾病后期望寿命增加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天津市户籍居民全死因登记资料,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疾病进行分类,计算主要疾病粗死亡率及去除不同疾病之后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 2014年天... 目的分析天津市户籍居民主要疾病死亡及去除疾病后期望寿命增加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天津市户籍居民全死因登记资料,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疾病进行分类,计算主要疾病粗死亡率及去除不同疾病之后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 2014年天津市户籍居民粗死亡率为707.08/10万,男性和女性粗死亡率分别为787.28/10万和626.37/10万。造成天津市户籍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为非传染性疾病,其中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是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前4位疾病,分别占总死亡人数的31.5%、23.6%、22.2%和8.3%。去除疾病后期望寿命增长最多的前4位疾病分别是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呼吸系统疾病,期望寿命分别增加6.46、3.28、3.11和1.25岁。结论非传染性疾病是造成天津户籍居民死亡及期望寿命减少的主要疾病,亟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遏制其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 死亡原因 死亡率 预期寿命 户籍居民 去死因期望寿命 天津
下载PDF
2016年云南省居民期望寿命和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杨永芳 邵英 +4 位作者 秦明芳 唐娴 朱云芳 肖义泽 陈杨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83-485,495,共4页
目的分析云南省居民期望寿命及主要死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制定疾病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云南省死因监测点数据和漏报数据,运用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简略寿命表,计算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寿命损失年数和损... 目的分析云南省居民期望寿命及主要死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制定疾病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云南省死因监测点数据和漏报数据,运用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简略寿命表,计算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寿命损失年数和损失率等指标。结果 2016年云南省居民期望寿命74.94岁,其中男性72.03岁,女性78.32岁,女性较男性高6.29岁。去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恶性肿瘤主要死因后,人均期望寿命可依次增加5.62岁、2.82岁、1.95岁和1.81岁。去除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脏病、道路交通事故、肺癌、意外跌倒、肝癌、自杀、意外中毒、胃癌等主要单病种死因后,居民期望寿命分别增长2.38岁、2.19岁、2.03岁、0.59岁、0.49岁、0.38岁、0.29岁、0.26岁、0.20岁和0.17岁。结论云南省居民期望寿命有待提高,重点应加强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此外还须加强道路交通事故、意外跌倒、自杀和意外中毒等主要损伤与中毒的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 期望寿命 去死因期望寿命
下载PDF
2020年青岛市居民死亡特征及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斐斐 薛晓嘉 +3 位作者 陶然 赵园园 张华 田小草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2年第9期86-88,共3页
目的:分析2020年青岛市户籍居民的死亡特征及去死因期望寿命,为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2020年青岛市户籍居民的死亡资料,用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计算期望寿命和去死因期望寿命。结果:2020年青岛市居民粗死亡率和... 目的:分析2020年青岛市户籍居民的死亡特征及去死因期望寿命,为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2020年青岛市户籍居民的死亡资料,用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计算期望寿命和去死因期望寿命。结果:2020年青岛市居民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743.76/10万和421.37/10万;青岛市居民前3位死因为心脏病、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病,共占死亡总数的77.27%;2020年青岛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81.51岁,心脏病导致的期望寿命损失最多(5.70岁),其次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造成的期望寿命损失分别为3.67岁、2.08岁、0.64岁和0.67岁。结论:慢性病是青岛市居民的主要死因,建议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慢性病死亡水平,稳步提升居民期望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特征 死亡率 死因 去死因期望寿命 慢性病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新疆石河子市居民期望寿命及去死因期望寿命 被引量:6
5
作者 凌春美 陈瑜 +3 位作者 鲁天骄 李胜利 宋立宏 毛璐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5771-5774,共4页
目的分析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石河子市2015~2016年居民期望寿命及影响期望寿命的主要疾病。方法对2015~2016年石河子市居民人口资料和死因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5~2016年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为16.91%。2015~2016年石河子市居民... 目的分析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石河子市2015~2016年居民期望寿命及影响期望寿命的主要疾病。方法对2015~2016年石河子市居民人口资料和死因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5~2016年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为16.91%。2015~2016年石河子市居民粗死亡率分别为806.93/10万和833.39/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487.61/10万和508.80/10万。2015~2016年石河子市居民的期望寿命分别为80.07岁(男76.83岁,女83.70岁)和79.67岁(男76.23岁,83.20岁),且2016年期望寿命低于2015年。2015~2016年前3位死亡原因均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结论石河子市居民的死亡率较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针对这类疾病开展卫生防治工作,是今后该地区提高居民健康、降低疾病负担的重点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率 期望寿命 死因顺位 去死因期望寿命
下载PDF
2016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居民死亡现况及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贾翠 王亭 +3 位作者 宋富军 倪明 田薇 齐秀英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288-291,304,共5页
目的:了解2016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居民死亡水平、死亡原因构成及主要死因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去除主要死因后期望寿命的增加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滨海新区塘沽居民全死因登记资料,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确... 目的:了解2016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居民死亡水平、死亡原因构成及主要死因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去除主要死因后期望寿命的增加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滨海新区塘沽居民全死因登记资料,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确定根本死因及分类编码,利用SAS统计软件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DeathReg 2005软件及预期寿命管理系统完成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2016年滨海新区塘沽居民粗死亡率为664.43/10万,男性粗死亡率为730.05/10万,女性粗死亡率为593.91/10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滨海新区塘沽居民的主要死因,占91.47%。多数疾病的男性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死亡率。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所导致的死亡80%以上都发生在65岁以上。肿瘤所导致的死亡约2/3发生在65岁以上,约1/3发生在15~64岁。去死因期望寿命增长最多的前3位疾病分别是心脏病、肿瘤、脑血管病,分别增加5.52岁、4.04岁、2.72岁。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滨海新区塘沽居民健康,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率 期望寿命 死因 去死因期望寿命
下载PDF
军队离休干部全死因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与健康期望寿命的探讨
7
作者 丁仲时 李迎春 李名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5期267-269,共3页
全死因期望寿命是指某一年龄人口预期还能生存的年数(预期寿命),终点是死亡,用以衡量一定 人群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 死因期望寿命 去死因期望寿命 健康期望寿命
下载PDF
2002—2021年上海市青浦区户籍居民期望寿命与去死因期望寿命的分析
8
作者 韩荣荣 晋珊 +4 位作者 方利萍 王武 张婕妤 曹波 徐兴兴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878-882,共5页
【目的】分析2002—2021年上海市青浦区户籍居民期望寿命与去死因期望寿命变化趋势,确定当地导致期望寿命损失的主要疾病,为加强疾病预防干预以及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版... 【目的】分析2002—2021年上海市青浦区户籍居民期望寿命与去死因期望寿命变化趋势,确定当地导致期望寿命损失的主要疾病,为加强疾病预防干预以及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版)》(ICD-10)死因编码分类,用简略寿命表法与去死因期望寿命表法计算期望寿命和去死因期望寿命,并分析期望寿命指标的变化趋势,构建ARIMA模型,对2022—2029年青浦区户籍居民期望寿命进行趋势预测。【结果】2002—2021年青浦区户籍居民期望寿命呈增长趋势,平均每年增长0.32岁(AAPC=0.39%,P<0.001)。2002—2021年7类主要死因的去死因期望寿命中循环系统疾病呈上升趋势(AAPC=0.53%,P<0.001),且死因顺位由2002年的第3位上升至2021年的第1位,所致寿命损失率由3.79%上升至7.97%。下降幅度最大的呼吸系统疾病由2002年的第1位下降至2021年的第4位,寿命损失率由6.83%下降至0.99%。【结论】青浦区户籍居民期望寿命已居国内领先水平。未来应关注如何有效提高男性居民的期望寿命,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的综合防治,完善居民健康促进政策,实现地区期望寿命长期稳步提升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望寿命 去死因期望寿命 死因顺位 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 年度变化百分比
原文传递
2019-2021年山西省长治市居民期望寿命及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
9
作者 王家钰 李慕帆 +3 位作者 杜中强 王鲲博 饶华祥 杨建洲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6-381,共6页
目的 分析2019-2021年山西省长治市居民死亡情况及期望寿命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关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9-2021年长治市死因监测数据,结合漏报情况对死亡数据进行漏报调整。应用期望寿命表和期望寿命分解法对2019-2021... 目的 分析2019-2021年山西省长治市居民死亡情况及期望寿命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关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9-2021年长治市死因监测数据,结合漏报情况对死亡数据进行漏报调整。应用期望寿命表和期望寿命分解法对2019-2021年长治市居民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不同年龄、不同疾病死亡率对期望寿命的贡献值。结果 2019-2021年长治市居民期望寿命分别为75.11、76.22和76.25岁,男性期望寿命分别为73.22、74.34和74.12岁,女性期望寿命分别为77.30、78.34和78.74岁。相对于2019年,2021年居民期望寿命增加了1.14岁,男性期望寿命增加了0.90岁,女性期望寿命增加了1.44岁。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导致的寿命损失最多,其次是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85岁及以上年龄组对居民期望寿命增加“正向贡献”最大,期望寿命增量为0.39岁,贡献率为34.20%。45~岁组对期望寿命增加“负向贡献”最大,期望寿命增量为-0.07岁,贡献率为-5.95%。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以及呼吸系统疾病是导致长治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45~岁组是影响长治市居民期望寿命的主要年龄组,在中老年人群中开展健康干预是今后该地区提高居民健康水平、降低疾病负担的重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望寿命 去死因期望寿命 死亡率 期望寿命分解法
原文传递
2015—2022年成都市郫都区户籍居民死因及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
10
作者 余建红 刘果祥 林超兰 《华南预防医学》 2024年第4期361-363,367,共4页
目的分析2015—2022年成都市郫都区户籍居民的死因及去死因期望寿命情况,为开展疾病防控工作和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2015—2022年成都市郫都区户籍居民死亡监测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编制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 目的分析2015—2022年成都市郫都区户籍居民的死因及去死因期望寿命情况,为开展疾病防控工作和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2015—2022年成都市郫都区户籍居民死亡监测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编制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计算全死因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结果2015—2022年成都市郫都区户籍居民粗死亡率为603.83/10万,标化死亡率为637.25/10万,标化死亡率随年份增加有下降趋势(χ^(2)_(趋势)=243751.109,P<0.01)。男性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χ^(2)_(粗)=909.779、χ^(2)_(标化)=85921.673,均P<0.01)。2015—2022年成都市郫都区户籍居民死亡率0~<1岁年龄组死亡率稍高,之后开始下降,≥40岁死亡率则上升,并于≥85岁时达到最高。前5位死因分别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2015—2022年居民全死因期望寿命为79.24~81.63岁,去前5位死因后,期望寿命分别增长2.56~3.68、2.19~3.78、1.62~3.81、0.64~1.29、0.30~0.81岁,寿命损失率依次为3.21%~4.56%、2.75%~4.68%、1.98%~4.72%、0.80%~1.58%、0.38%~1.00%。结论男性、高年龄的成都市郫都区户籍居民死亡率较高,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是郫都区居民死亡和影响居民期望寿命的主要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 死亡率 期望寿命 去死因期望寿命
原文传递
脑血管病死亡对中国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
11
作者 孟晶婧 李传苍 +5 位作者 张梦鸽 蔡倩 屈梦冰 吕风景 夏丽 孙亮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2-356,共5页
目的:比较2010和2020年中国脑血管病死亡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确定因脑血管病死亡而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群。方法:采用简略现时寿命表和国家疾病监测系统的2010和2020年死因监测数据集,分别计算脑血管病各年龄组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以及期... 目的:比较2010和2020年中国脑血管病死亡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确定因脑血管病死亡而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群。方法:采用简略现时寿命表和国家疾病监测系统的2010和2020年死因监测数据集,分别计算脑血管病各年龄组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以及期望寿命的增量。结果:2020年我国居民期望寿命为79.56岁,与2010年相比,增加了2.82 a,且均表现为女性和城市居民高于男性和农村居民。2020年脑血管病死亡导致的期望寿命损失为3.32 a,与2010年(2.24 a)相比,增加了1.08 a,且均表现为女性和农村居民高于男性和城市居民。结论:脑血管病死亡对我国期望寿命的影响较大,尤其是男性和城市居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期望寿命 去死因期望寿命
下载PDF
2014~2018年成都市双流区恶性肿瘤潜在减寿年数及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芳 张明秋 陈颖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3年第2期125-132,共8页
目的:分析2014~2018年成都市双流区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及其对居民寿命的影响,为该区恶性肿瘤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14~2018年成都市双流区肿瘤登记处收集的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 目的:分析2014~2018年成都市双流区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及其对居民寿命的影响,为该区恶性肿瘤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14~2018年成都市双流区肿瘤登记处收集的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潜在减寿率(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rate,PYLLR)、去死因期望寿命。结果:2014~2018年双流区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中标死亡率、世标死亡率分别为173.84/10万、123.30/10万、121.62/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前五位癌种分别是肺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和胃癌。2014~2018年间恶性肿瘤所致的潜在减寿年数为48259人年(男32020.5人年,女16238.5人年),PYLLR为17.20‰(男22.20‰,女11.90‰)。男性恶性肿瘤PYLL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000,P<0.05)。潜在减寿年数前五位的恶性肿瘤分别为肺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和胃癌。2014~2018年间该区居民期望寿命为80.02岁,男性77.12岁,女性81.91岁。去除恶性肿瘤死因后期望寿命增值为3.74岁。结论:双流区恶性肿瘤疾病负担较重,对居民期望寿命影响严重。应重点防治肺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和女性乳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死亡率 疾病负担 潜在减寿年数 去死因期望寿命
原文传递
2008-2018年中国4省重点地区肝癌死亡趋势及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秋童 齐金蕾 +2 位作者 王宁 万霞 王宝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79-1086,共8页
目的:分析2008-2018年中国4省重点地区人群肝癌死亡率变化趋势,探讨肝癌死亡对期望寿命变化的影响程度,为评估该地区综合防控效果、促进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基于2008-2018年中国CDC全国死因监测数据库中4省重点地区死... 目的:分析2008-2018年中国4省重点地区人群肝癌死亡率变化趋势,探讨肝癌死亡对期望寿命变化的影响程度,为评估该地区综合防控效果、促进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基于2008-2018年中国CDC全国死因监测数据库中4省重点地区死因数据,分析该地区肝癌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CELE)、去死因期望寿命增长年(PGLEs),采用Joinpoint 4.9.0.0软件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采用Arriaga分解法估计各年龄组肝癌死亡率变化对期望寿命变化的贡献情况。结果:2008-2018年4省重点地区肝癌标化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AAPC=-4.37%, P<0.001)。肝癌死亡率变化对期望寿命增长起积极作用,贡献值0.240岁,贡献度5.62%;其中,积极作用最大的是45~49岁年龄组(0.041岁,0.96%),消极作用最大的是50~54岁年龄组(-0.015岁,-0.35%)。与2008年相比,2018年4省重点地区人群期望寿命增长4.27岁(AAPC=0.59%, P<0.001),肝癌CELE增长4.20岁(AAPC=0.58%, P<0.001),PGLEs下降0.07岁(AAPC=-0.62%, P<0.001),寿命损失率下降0.13%(AAPC=-1.18%, P=0.001)。安徽省埇桥区的肝癌PGLEs上升(0.09岁),其余区(县)均下降,河南省扶沟县降幅最大(-0.21岁)。 结论:2008-2018年中国4省重点地区肝癌标化死亡率下降,肝癌死亡率变化对期望寿命增长发挥积极作用,肝癌导致的寿命损失下降,各区(县)之间PGLEs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死亡率 期望寿命分解 去死因期望寿命 去死因期望寿命增长年
原文传递
1987—2017年哈尔滨市肺癌死亡趋势及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梁巍 宋冰冰 +3 位作者 杨超 兰莉 李诚 张婷婷 《中国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89-694,共6页
[目的]分析哈尔滨市居民肺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及去死因期望寿命,为肺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1987—2017年哈尔滨市肺癌死亡率数据,利用Joinpoint模型计算肺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运用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计算期望寿... [目的]分析哈尔滨市居民肺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及去死因期望寿命,为肺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1987—2017年哈尔滨市肺癌死亡率数据,利用Joinpoint模型计算肺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运用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计算期望寿命及去死因期望寿命。[结果]1987—2017年哈尔滨市居民肺癌死亡粗率为51.45/10万、中标率40.91/10万、世标率41.00/10万、截缩率49.11/10万,肺癌死亡粗率呈上升趋势(AAPC=2.3%,95%CI:1.4%~3.1%)。其中男、女性肺癌死亡粗率均呈上升趋势(男:AAPC=2.1%,95%CI:1.2%~2.9%;女:AAPC=2.3%,95%CI:1.5%~3.0%),肺癌中标率无明显变化趋势(AAPC=-0.5%,95%CI:-2.4%~1.4%),35~64岁截缩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APC=-1.2%,95%CI:-1.5%^-0.9%)。1987—2017年哈尔滨市人群期望寿命呈逐年上升趋势(AAPC=0.3%,95%CI:0.1%~0.4%),平均期望寿命为76.14岁,去除肺癌影响人群期望寿命平均可提高0.92岁,由于肺癌所造成的寿命损失从1987年的0.69年上升为2017年的1.07年,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AAPC=1.4%,95%CI:0.9%~2.0%);全死因构成比(AAPC=1.3%,95%CI:0.9%~1.8%)和肺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比例(AAPC=0.6%,95%CI:0.4%~0.7%)均呈上升趋势。[结论]哈尔滨市肺癌死亡率高,疾病负担日益加重,肺癌对于期望寿命影响显著,应加强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死亡趋势 去死因期望寿命 黑龙江
原文传递
2012年四川省居民主要死因去死因期望寿命和减寿分析 被引量:34
15
作者 邓颖 胥馨尹 +1 位作者 季奎 何君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607-612,共6页
目的分析各类死因对四川省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为政府就提高期望寿命、促进居民健康制定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DeathReg2005软件收集、整理2012年四川省居民死因监测数据,采用Excell软件、SPSS软件编制蒋氏简略寿命表、去死因寿命表,... 目的分析各类死因对四川省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为政府就提高期望寿命、促进居民健康制定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DeathReg2005软件收集、整理2012年四川省居民死因监测数据,采用Excell软件、SPSS软件编制蒋氏简略寿命表、去死因寿命表,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减寿率等。结果 2012年四川省居民粗死亡率621.78/10万,标化死亡率621.49/10万,平均期望寿命校正值75.22岁;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显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所致期望寿命损失年居前5位,去掉该死因,分别可增加4.51年、3.42年、3.34年、1.13年、0.39年。去单病种死因期望寿命分析,增值前5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心脏病、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潜在寿命分析,减寿率顺位为肿瘤、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其导致每千人寿命缩短的人年数分别为18.67人年、12.21人年、10.35人年、5.44人年、2.55人年。不同性别和城市与农村间各类分析顺位略有差异。结论四川省居民期望寿命的提高需要加强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及意外伤害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率 死因顺位 期望寿命 去死因期望寿命 潜在减寿年数
原文传递
山东省烟台市2012年消化系统肿瘤发病、死亡状况及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倩倩 陈远银 +4 位作者 刘海韵 于绍轶 曲淑娜 徐颖 王茂波 《中国肿瘤》 CAS 2015年第7期554-558,共5页
[目的]了解烟台市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及死亡状况,为消化系统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烟台市2012年居民消化系统肿瘤发病、死亡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计算烟台市2012年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等指标。采用去死因期望... [目的]了解烟台市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及死亡状况,为消化系统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烟台市2012年居民消化系统肿瘤发病、死亡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计算烟台市2012年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等指标。采用去死因期望寿命的方法评价消化系统肿瘤对人群平均预期寿命的影响。[结果]2012年烟台市消化系统肿瘤发病人数7567人,发病率为116.54/10万,占肿瘤发病总数的49.70%,死亡7054人,死亡率为108.64/10万,占肿瘤死亡总数的53.23%;死亡率居前3位肿瘤为肝癌、胃癌、结直肠癌。烟台市消化系统肿瘤好发于男性,且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去除消化系统肿瘤死因,平均期望寿命将增加1.83岁。[结论]消化系统肿瘤是严重威胁烟台居民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加强健康教育、促进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辅以定期身体检查是重要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 肿瘤 发病率 死亡率 去死因期望寿命
原文传递
2019年恶性肿瘤死亡对中国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蔡倩 李传苍 +5 位作者 周雅冰 张梦鸽 孟晶婧 屈孟冰 范浩浩 孙亮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31-1135,共5页
目的:了解2019年中国居民死亡率前10顺位的恶性肿瘤死亡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情况。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蒋庆琅法编制2019年中国居民的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计算2019年中国居民的期望寿命、去恶性肿瘤死因期望寿命、去恶性肿... 目的:了解2019年中国居民死亡率前10顺位的恶性肿瘤死亡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情况。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蒋庆琅法编制2019年中国居民的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计算2019年中国居民的期望寿命、去恶性肿瘤死因期望寿命、去恶性肿瘤死因期望寿命增长年(寿命损失年)以及寿命损失率。结果:2019年,去除全部恶性肿瘤死因人群期望寿命可提高2.68岁,增长幅度为3.38%。对期望寿命影响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是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寿命损失年分别为0.70岁、0.39岁、0.29岁、0.18岁和0.17岁。恶性肿瘤对85岁以上人群的期望寿命影响最大,寿命损失率为10.13%。男性、城市和东部地区居民恶性肿瘤寿命损失分别高于女性、农村和中西部居民。结论:2019年中国居民恶性肿瘤死因寿命损失年较高,建议将肺癌作为防治重点,应关注老年群体,肿瘤防治工作应侧重于男性、城市和东部地区居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寿命 期望寿命 去死因期望寿命
下载PDF
温州市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及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君崎 李江峰 +2 位作者 樊丽辉 张默涵 姜雪霞 《预防医学》 2021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分析温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和去死因期望寿命,为制订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9年温州市户籍居民死亡监测资料,描述性分析四类... 目的分析温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和去死因期望寿命,为制订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9年温州市户籍居民死亡监测资料,描述性分析四类慢性病的死亡率、早死概率和去死因期望寿命。结果2019年温州市居民四类慢性病粗死亡率为437.67/10万,标化死亡率为298.77/10万;其中男性粗死亡率为500.09/10万,高于女性的370.65/10万(P<0.05)。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为11.00%,其中男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早死概率分别为4.67%、9.60%、0.64%和0.59%,均高于女性的1.92%、4.55%、0.17%和0.34%(P<0.05)。去除四类慢性病后,期望寿命分别增加6.94、3.56、0.79和0.40年,其中男性期望寿命增加0.33~5.93年,女性增加0.50~8.14年。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四类慢性病是温州市居民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男性四类慢性病粗死亡率和早死概率均高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恶性肿瘤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糖尿病 早死概率 去死因期望寿命
原文传递
2015年武汉市东西湖区居民伤害死亡情况及其去死因期望寿命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永红 郭慧 吴翟 《职业与健康》 CAS 2017年第5期652-654,共3页
目的了解武汉市东西湖区居民伤害死亡情况,为制定高危人群伤害预防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东西湖区2015年居民死因监测资料的伤害死亡数据,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等,并采用去死因期望寿命的方法评价伤害对人... 目的了解武汉市东西湖区居民伤害死亡情况,为制定高危人群伤害预防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东西湖区2015年居民死因监测资料的伤害死亡数据,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等,并采用去死因期望寿命的方法评价伤害对人群平均预期寿命的影响。结果 2015年伤害死亡共201例,死亡率为71.00/10万,标化死亡率为59.80/10万。伤害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是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淹死、自杀。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且各年龄段伤害死因各有特点。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男性增加2.45岁,女性增加0.97岁。结论伤害是导致东西湖区居民死亡和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应根据死亡伤害的流行特征,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 死因分析 去死因期望寿命
原文传递
2005-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与去死因期望寿命趋势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周弋 胡彩霞 +7 位作者 陈亦晨 陈涵一 李小攀 孙良红 陈华 曲晓滨 王森 肖绍坦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19-1124,共6页
目的 评估2005—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与去死因期望寿命现状与变化趋势,为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简略寿命表与去死因寿命表,计算2005—2020年浦东新区居民人均期望寿命和去死因期望寿命,利用Join-point... 目的 评估2005—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与去死因期望寿命现状与变化趋势,为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简略寿命表与去死因寿命表,计算2005—2020年浦东新区居民人均期望寿命和去死因期望寿命,利用Join-point软件计算人均期望寿命变化趋势。结果 2020年浦东新区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84.76岁,其中男、女性居民人均期望寿命分别为82.58、87.01岁。2005—2020年人均期望寿命保持增长,平均每年增长0.25岁。16年间,呼吸系统疾病与损伤和中毒导致的人均期望寿命损失呈下降趋势,分别由1.50、1.01岁下降至0.79、0.70岁,肿瘤导致的人均期望寿命损失保持稳定,循环系统疾病与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导致的人均期望寿命损失呈上升趋势,分别由4.92、0.38岁增长至9.73、0.68岁。2005—2020年浦东新区居民去死因期望寿命顺位保持稳定,前6位死因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结论 浦东新区居民人均期望寿命已达发达国家领先水平,并保持稳步增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导致居民人均期望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循环系统疾病与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导致的人均期望寿命损失呈加速上升趋势,肿瘤导致的人均期望寿命损失维持在高位,应在未来疾病防控工作中有所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期望寿命 去死因期望寿命 变化趋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