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分析清热去湿汤治疗湿热蕴肤型急性湿疹的疗效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含 杨雪丽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6期684-688,共5页
目的基于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分析清热去湿汤治疗湿热蕴肤型急性湿疹的疗效。方法2021年1月-2022年2月在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治疗的180例急性湿疹患者,中医辨证为湿热蕴肤型,分别随机纳入治疗组1、治疗组2及对照组。治疗组1接受清热去湿汤治... 目的基于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分析清热去湿汤治疗湿热蕴肤型急性湿疹的疗效。方法2021年1月-2022年2月在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治疗的180例急性湿疹患者,中医辨证为湿热蕴肤型,分别随机纳入治疗组1、治疗组2及对照组。治疗组1接受清热去湿汤治疗,治疗组2接受卤米松乳膏涂抹于皮损部位治疗,对照组采用酒精涂抹于皮损部位治疗,3组均治疗10 d。比较治疗10 d后3组疗效,治疗前、治疗10 d后症状积分、免疫功能、炎症反应,治疗期间安全性。结果治疗10 d后,治疗组1总有效率(93.33%)高于治疗组2(80.00%)、对照组(63.33%),治疗组2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3组面积、色泽、丘疹、瘙痒、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EASI),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4(IL-4)均下降,治疗组1、2及对照组呈降低趋势(P<0.05);3组全血CD4^(+)、CD4^(+)/CD8^(+),血清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1、2及对照组呈升高趋势(P<0.05)。治疗期间,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去湿汤治疗湿热蕴肤型急性湿疹的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皮损症状,分析可能与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有关,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湿 湿热蕴肤型 清热去湿 免疫功能 炎症反应
下载PDF
核电 600MW 汽轮机末级空心静叶去湿缝设计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姚秀平 俞茂铮 +1 位作者 孙弼 徐廷相 《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7-14,共8页
介绍了一种实用的空心静叶去湿缝设计方法并应用于1台核电600MW汽轮机的末级。针对该汽轮机低压缸的工作条件及通流部分结构尺寸,分别采用流线曲率法和时间相关法计算了其末级静叶前轴向间隙内和静叶栅通道内的流场;采用经验方... 介绍了一种实用的空心静叶去湿缝设计方法并应用于1台核电600MW汽轮机的末级。针对该汽轮机低压缸的工作条件及通流部分结构尺寸,分别采用流线曲率法和时间相关法计算了其末级静叶前轴向间隙内和静叶栅通道内的流场;采用经验方法估计了静叶栅前的汽流湿度分布、雾滴及二次水滴的尺寸分布以及2种水份的质量比例;采用轨迹法计算并分析了水滴在静叶栅中的运动、沉积规律;基于以上结果,确定了末级静叶去湿缝的合理布置位置、形状及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汽轮机 末级 静叶片 去湿 汽轮机
下载PDF
汽轮机空心静叶去湿缝隙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新军 高铁瑜 徐廷相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7,共4页
在空气 -水膜两相流动试验装置上 ,试验研究了去湿缝隙几何形状和尺寸与缝隙去水效率之间的关系 ,得到了缝隙角度、宽度与去水效率的关系曲线 ;分析了空心静叶去湿缝隙的抽吸过程和机理 ;讨论了缝隙抽吸对叶栅通道内主流场的影响。结果... 在空气 -水膜两相流动试验装置上 ,试验研究了去湿缝隙几何形状和尺寸与缝隙去水效率之间的关系 ,得到了缝隙角度、宽度与去水效率的关系曲线 ;分析了空心静叶去湿缝隙的抽吸过程和机理 ;讨论了缝隙抽吸对叶栅通道内主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 :小的缝隙角度可以提高缝隙的去水效率 ;存在一个去水效率较低的缝隙宽度范围 ,在本试验条件下 ,相应去水效率较低的缝隙宽度为 1.0~ 1.5mm ;另外 ,将缝隙进口前端边缘加工成带有半径为 1mm的过渡圆角 ,可以将缝隙去水效率提高 5 %以上。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空心静叶去湿缝隙的基本设计原则以及合理的缝隙结构形状与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空心静叶 去湿缝隙 结构设计
下载PDF
分离压对含活性剂液膜流去湿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叶学民 沈雷 李春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6-101,共6页
针对纳米尺度下液膜流动中分离压作用的问题,探讨了不同表面活性剂类型和活性剂浓度对分离压及其各分项的影响,由此建立了全面考虑范德华力、Born斥力及静电斥力的分离压模型。采用PDECOL程序对初始厚度均匀一致且表面局部分布活性剂的... 针对纳米尺度下液膜流动中分离压作用的问题,探讨了不同表面活性剂类型和活性剂浓度对分离压及其各分项的影响,由此建立了全面考虑范德华力、Born斥力及静电斥力的分离压模型。采用PDECOL程序对初始厚度均匀一致且表面局部分布活性剂的液膜去湿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分离压模型由简到繁等各形式下的模拟结果,阐明了分离压各分项因素对液膜稳定性的作用机理,着重分析了中强度静电斥力下活性剂浓度对分离压效应和液膜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忽略静电斥力时的分离压会导致液膜失稳,形成静态的去湿结构;分离压对液膜稳定性的影响与活性剂类型及活性剂浓度与静电斥力的关联强度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压模型 表面活性剂 液膜流 去湿过程
下载PDF
薄液膜去湿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叶学民 沈雷 +1 位作者 卢兵 李春曦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6-14,共9页
薄液膜的稳定性与动力学特性是微观尺度下流体力学研究方向的重要分支之一,其应用在化工、航空航天和生物医药等诸多领域,并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逐一对影响薄液膜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详细阐明,分析了Spinodal和异相成核这两种常见... 薄液膜的稳定性与动力学特性是微观尺度下流体力学研究方向的重要分支之一,其应用在化工、航空航天和生物医药等诸多领域,并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逐一对影响薄液膜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详细阐明,分析了Spinodal和异相成核这两种常见去湿过程的内在机理,总结了薄液膜/液滴运动研究中涉及的分离压模型,并对去湿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分析。根据数值研究的结果,讨论了重力、分子间作用力、滑移尺度、Marangoni效应对液膜去湿过程不同阶段的影响,并对薄液膜稳定性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液膜 去湿机理 分离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核电汽轮机静叶去湿槽结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洪鹏 韩丽丽 何成君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1-363,共3页
通过计算和实验研究,讨论核电汽轮机低压通流中静叶片去湿槽的去湿原理以及去湿槽的结构对去湿效果和蒸汽流场的影响。提出合理选择去湿槽尺寸和形状的基本要素。
关键词 核电汽轮机 静叶片 去湿
下载PDF
含表面活性剂液膜去湿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7
作者 叶学民 沈雷 李春曦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1-370,共10页
对存在壁面滑移的含非溶性表面活性剂薄液膜在固体表面的去湿过程,采用PDECOL程序对描述其演化过程的液膜厚度和表面活性剂浓度方程组进行数值求解.基于液膜表面扰动波形的变化,分析各参数对去湿特性及液膜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指出:Ma... 对存在壁面滑移的含非溶性表面活性剂薄液膜在固体表面的去湿过程,采用PDECOL程序对描述其演化过程的液膜厚度和表面活性剂浓度方程组进行数值求解.基于液膜表面扰动波形的变化,分析各参数对去湿特性及液膜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指出:Marangoni数M较小时其效应使液膜失稳区缩短,而M较大时液膜失稳区间无限延伸,稳定性降低;毛细力数减小使液膜失稳区间缩短,减至一定程度后可有效抑制去湿现象的发生;滑移效应对演化过程的影响与M有关,M较小时滑移使液膜失稳区间缩减,使扰动增长率增大,M较大时这一影响并不显著;随平衡液膜厚度增大,液膜表面的扰动程度减小,但扰动区间显著增大.相对于外源性表面活性剂而言,内源性情形的失稳区间更小,液膜稳定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薄液膜 去湿现象 分离压 壁面滑移
下载PDF
利用去湿现象制备具有SERS活性的银纳米粒子图案 被引量:1
8
作者 宋薇 朱迪夫 +3 位作者 李志士 刘慧慧 杨柏 赵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4-267,共4页
构建了具有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活性的二维有序环状与盘状的银纳米粒子结构,利用CTAB包覆银纳米粒子的氯仿溶液直接在图案化的金基底上进行去湿,当改变银纳米粒子的浓度时可以得到不同的图案.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 构建了具有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活性的二维有序环状与盘状的银纳米粒子结构,利用CTAB包覆银纳米粒子的氯仿溶液直接在图案化的金基底上进行去湿,当改变银纳米粒子的浓度时可以得到不同的图案.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4-巯基吡啶作为探针分子,采用表面增强拉曼成像技术研究了这种基底的SERS活性,这将为SERS的研究开拓新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湿 图案化 银纳米粒子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 拉曼显微成像
下载PDF
含表面活性剂液膜的去湿特性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春曦 沈雷 +1 位作者 叶学民 童家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2-578,共7页
针对存在壁面滑移的含非溶性表面活性剂液膜在固体表面的去湿过程,应用基于润滑理论建立的液膜厚度及表面活性剂浓度的演化方程组,采用PDECOL程序对液膜演化历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了各特征参数对去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arangoni... 针对存在壁面滑移的含非溶性表面活性剂液膜在固体表面的去湿过程,应用基于润滑理论建立的液膜厚度及表面活性剂浓度的演化方程组,采用PDECOL程序对液膜演化历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了各特征参数对去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arangoni效应对垂直方向上液膜厚度的变化影响微弱,液膜厚度的变化由分离压及毛细力所主导;Marangoni数对最终形成的去湿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减小毛细力数则有助于抑制去湿过程的发展;增大滑移系数可以加速去湿进程,而最终形成的去湿结构明显缩小;增大平衡液膜厚度,液膜表面变形程度减小,液膜厚度逐渐趋于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薄液膜 去湿现象 分离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多级等温加热增湿去湿海水脱盐系统的瞬态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名贤 李正良 +2 位作者 孟沪生 伍纲 郑宏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71-1077,共7页
对一组具有三级回热的串列式增湿去湿型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进行瞬态性能实验测试,介绍三级装置的结构和工作过程。研究上、中两级不同加热过程,测试研究系统瞬态特性,发现两级加热系统更易达到稳定;对两级额定温差加热模式下的运行过程... 对一组具有三级回热的串列式增湿去湿型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进行瞬态性能实验测试,介绍三级装置的结构和工作过程。研究上、中两级不同加热过程,测试研究系统瞬态特性,发现两级加热系统更易达到稳定;对两级额定温差加热模式下的运行过程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90℃的供热条件下,两级加热模式时产水量达到稳定的时间约为70 min,近稳态产水率达到约15 kg/5 min。而同样温度单级加热模式下,产水量达到稳定的时间约为120 min,近稳态产水率达到约9 kg/5 min。两级加热具有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海水淡化 湿去湿 串列式 多级等温加热
原文传递
健脾益气、清热去湿法治疗糖调节受损的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邢峰丽 崔颖 +3 位作者 刘梅珍 尹中 张伟 李青 《环球中医药》 CAS 2010年第6期454-455,共2页
关键词 糖调节受损 健脾益气 清热去湿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双级液体去湿冷却空调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顾卫国 柳建华 +2 位作者 周大汉 王瑾 路阳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04年第3期83-86,共4页
本文介绍了双级液体去湿冷却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系统的吸湿和再生性能、热损失及 火用效率。较单级系统而言,双级空调系统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能与节能效益,在使用低温热源 上有较大优势。
关键词 液体除湿 两级去湿 性能分析 节能效益 建筑空调
下载PDF
增湿-去湿海水淡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成怀刚 王世昌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6,66,共4页
增湿-去湿淡化工艺是一种不同于常规蒸馏法和膜法的新型海水淡化技术,具有规模灵活、设备投资和操作成本适中、结构简单、可利用低位热能等优点。本文介绍了增湿-去湿淡化技术的原理,比较了不同形式的增湿-去湿淡化过程,总结了该工艺的... 增湿-去湿淡化工艺是一种不同于常规蒸馏法和膜法的新型海水淡化技术,具有规模灵活、设备投资和操作成本适中、结构简单、可利用低位热能等优点。本文介绍了增湿-去湿淡化技术的原理,比较了不同形式的增湿-去湿淡化过程,总结了该工艺的技术特点,并指出了其现阶段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淡化 低位热能 湿 去湿
下载PDF
直接热耦合增湿-去湿海水淡化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涛 王世昌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43,48,共6页
直接热耦合增湿-去湿(TCHD)淡化能够利用太阳能等低位热能,特别适合在缺水岛屿和内陆偏远地区应用。发展了非饱和条件下的TCHD过程传热-传质数学模型,结合试验数据建立了TCHD过程蒸发侧气液相间传热系数和冷凝侧与蒸发侧间总传热系数的... 直接热耦合增湿-去湿(TCHD)淡化能够利用太阳能等低位热能,特别适合在缺水岛屿和内陆偏远地区应用。发展了非饱和条件下的TCHD过程传热-传质数学模型,结合试验数据建立了TCHD过程蒸发侧气液相间传热系数和冷凝侧与蒸发侧间总传热系数的关联式,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TCHD淡化柱内的湿度、温度、不凝气含量和总传热系数的变化规律,讨论了海水顶温变化对湿度、不凝气含量和总传热系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去湿 露点蒸发 海水淡化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半导体致冷去湿
15
作者 迟泽涛 贾立业 +1 位作者 王家齐 王鸿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70-73,共4页
本文论述湿度技术的重要意义,分析半导体致冷器去湿装置工作原理及,着重探讨其节能的可行措施,最后对其发展做了展望。
关键词 半导体致冷器 去湿技术 半导体致冷去湿
下载PDF
环保型电站制冷式氢气去湿装置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2
16
作者 龙新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1-55,共5页
以环保型制冷剂R134a作制冷工质 ,采用适用于电力、制冷行业中的强化传热技术、在线湿度监测控制技术、氢路防爆技术等 ,研制开发了一套环保型电站制冷式氢气去湿装置 .该装置 2年来在湛江发电厂 2 #机组上运行状况表明 :其去湿性能远... 以环保型制冷剂R134a作制冷工质 ,采用适用于电力、制冷行业中的强化传热技术、在线湿度监测控制技术、氢路防爆技术等 ,研制开发了一套环保型电站制冷式氢气去湿装置 .该装置 2年来在湛江发电厂 2 #机组上运行状况表明 :其去湿性能远超过目前发电厂采用的机械制冷氢气去湿设备 ,发电机组内氢气湿度能长期稳定在 1.2~ 1.6g/m3,氢气露点温度严格控制在 - 10~ - 15℃之间 ,达到了发电厂对氢气湿度的最高要求指标 ,且无环境污染 ,有可靠的安全运行性能 .该装置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电力行业在氢冷发电机组因冷却氢气湿度超标而影响发电机安全运行的难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 制冷 氢气去湿装置 强化传热
下载PDF
大功率核电机组通流部分去湿及防浸蚀措施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鞠凤鸣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90-291,共2页
从各方面详细论述了大功率核电机组通流部分去湿及防侵蚀的各种措施。
关键词 大功率核电机组 通流 去湿 防浸蚀
下载PDF
核电汽轮机通流去湿、防侵腐蚀措施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晓辉 《电站系统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3-54,共2页
介绍了大型汽轮机低压通流去湿和防侵蚀常规措施和一些新型防侵蚀措施和结构。重点讨论了低压通流中采用的去湿结构和汽水分离再热系统的原理以及其它去湿方法的应用。
关键词 叶片 去湿 防侵蚀 汽水分离再热器
下载PDF
山野菜热泵去湿干燥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齐怀琴 李春林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05年第6期19-20,共2页
山野菜热泵去湿干燥控制系统采用压缩式热泵、AT89C51单片机、SHT75型温湿度传感器、红外加热管等组成温湿度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干燥室内的温湿度,完成对干燥室内的山野菜进行低温、高效率的去湿干燥。
关键词 山野菜 热泵去湿干燥控制系统 压缩式热泵 单片机 传感器 红外加热管
下载PDF
核电汽轮机的去湿防蚀探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清林 钟健康 陈敦炳 《电站辅机》 2011年第2期11-16,共6页
简述了核电汽轮机通流部分中蒸汽的热力过程和水滴的分布状态,同时也分析了湿汽对核电汽轮机安全经济运行的影响,重点探讨了湿汽对核电汽轮机侵蚀腐蚀的机理及影响因素,并从设计、选材、加工、制造、安装、运行、维护等各方面,提出了核... 简述了核电汽轮机通流部分中蒸汽的热力过程和水滴的分布状态,同时也分析了湿汽对核电汽轮机安全经济运行的影响,重点探讨了湿汽对核电汽轮机侵蚀腐蚀的机理及影响因素,并从设计、选材、加工、制造、安装、运行、维护等各方面,提出了核电汽轮机的去湿防蚀的实施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 汽轮机 湿蒸汽 侵蚀 腐蚀 去湿 防蚀 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