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PLC-MS/MS法测定人脑脊液中去甲万古霉素含量不确定度评价
1
作者 王佳庆 汪祺 +2 位作者 张冬婕 梅升辉 宁霄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12期1346-1350,共5页
目的评定UPLC-MS/MS测定人脑脊液中去甲万古霉素(NVCM)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分析UPLCMS/MS法测定人脑脊液中去甲万古霉素含量的不确定度来源,计算不确定度并进行合成和扩展。结果去甲万古霉素在低浓度(3 mg·L^(-1))和高浓度(300 mg... 目的评定UPLC-MS/MS测定人脑脊液中去甲万古霉素(NVCM)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分析UPLCMS/MS法测定人脑脊液中去甲万古霉素含量的不确定度来源,计算不确定度并进行合成和扩展。结果去甲万古霉素在低浓度(3 mg·L^(-1))和高浓度(300 mg·L^(-1))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1.18、70.97 mg·L^(-1)(P=95%,k=2)。结论UPLC-MS/MS法测定人脑脊液中去甲万古霉素含量的不确定度在低含量时主要由曲线拟合、重复性和回收率引入。在高含量时主要由重复性,回收率和基质效应引入。本研究建立的脑脊液中去甲万古霉素含量测定方法,为该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有效的监管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万古霉素 脑脊液 超高效液相质谱色谱法 不确定度评定 含量 安全性
下载PDF
1例血液透析肾功能不全肥胖患者去甲万古霉素治疗方案优化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霍丽曼 陈慧慧 +1 位作者 崔蓉 陈欣然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7期118-121,共4页
目的 优化慢性肾功能不全需血液透析的肥胖患者应用去甲万古霉素治疗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治疗方案。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查阅文献,根据肥胖和血液透析对抗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监测血药浓度,并调整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和治疗剂量,对1... 目的 优化慢性肾功能不全需血液透析的肥胖患者应用去甲万古霉素治疗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治疗方案。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查阅文献,根据肥胖和血液透析对抗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监测血药浓度,并调整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和治疗剂量,对1例血液透析治疗的肥胖患者(体质量指数为36.9 kg/m2)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去甲万古霉素治疗方案进行优化。结果 根据患者体质量、分泌物及外周血培养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和相关指南,调整为透析后去甲万古霉素负荷剂量0.8 g静脉滴注,维持剂量0.4 g静脉滴注,每周3次;感染控制不佳时,调整维持剂量为0.8 g静脉滴注,每周3次。入院第20天,患者未再发热;入院第27天,感染得到控制,病情稳定,顺利出院。结论 血液透析肥胖患者去甲万古霉素的治疗方案需结合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感染程度和血液透析特点制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万古霉素 血药浓度 血液透析 血流感染 肥胖
下载PDF
去甲万古霉素局部应用预防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袁芮芮 殷利川 杨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6期30-34,38,共6页
目的观察去甲万古霉素局部应用预防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7月—2021年5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收治的行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患者492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238例和常规组254例... 目的观察去甲万古霉素局部应用预防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7月—2021年5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收治的行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患者492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238例和常规组254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感染预防方案,试验组在常规感染预防方案的基础上采取局部应用去甲万古霉素。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及关节愈合不良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置管率、置管时长、手术人员、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葡萄球菌感染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非葡萄球菌感染率和非葡萄球菌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均稍高于常规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率术后切口总感染率均稍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非葡萄球菌致病菌均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试验组深部切口感染率及骨髓炎发生率稍低于常规组,关节融合不良的发生率稍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甲万古霉素局部应用预防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相对于常规预防用药,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降低术后葡萄球菌感染的发生率方面能起到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 去甲万古霉素 局部应用 切口感染
原文传递
利奈唑胺注射液联合去甲万古霉素对肺部感染MRSA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刘湾 杨彦伟 王艳娟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12期1663-1664,共2页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注射液联合去甲万古霉素对肺部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04例肺部感染MRS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联合组给予利奈唑胺注射液联合去甲万古霉素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注射液联合去甲万古霉素对肺部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04例肺部感染MRS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联合组给予利奈唑胺注射液联合去甲万古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的MRSA清除率、内皮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MRSA清除率高于常规组,ET-1、vWF、NO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注射液联合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肺部感染MRSA患者可有效清除MRSA,改善内皮功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去甲万古霉素 肺部感染 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内皮功能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分析
5
作者 蓝妮 苏洪涛 《北方药学》 2023年第11期11-13,31,共4页
目的: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血浆中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方法:采用Phenomenex C 18柱的色谱柱,流动相为0.05 mol·L^(-1) KH 2PO 4:乙腈(90:10);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为236nm;以万古霉素与去甲... 目的: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血浆中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方法:采用Phenomenex C 18柱的色谱柱,流动相为0.05 mol·L^(-1) KH 2PO 4:乙腈(90:10);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为236nm;以万古霉素与去甲万古霉素作为内标物。结果:万古霉素在1.51~89.12μg·mL^(-1)和去甲万古霉素在1.34~84.57μg·mL^(-1)间具有很好的内线性关系(r>0.99);万古霉素的回收率为88.51%~93.70%,去甲万古霉素为90.56%~94.68%,日内、日间RSD在13%以内。结论:HPLC同时测定血浆中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 血药浓度
下载PDF
利奈唑胺与去甲万古霉素在感染革兰氏阳性球菌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6
作者 程壕 龚雪梅 《大医生》 2023年第10期36-38,共3页
目的 研究利奈唑胺与去甲万古霉素治疗感染革兰氏阳性菌所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革兰阳性菌重症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 目的 研究利奈唑胺与去甲万古霉素治疗感染革兰氏阳性菌所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革兰阳性菌重症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奈唑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使用疗效、临床指标、安全性及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重症肺炎临床疗效较好,可以有效减少治疗时间,改善临床治疗指标,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去甲万古霉素 革兰阳性菌重症肺炎
下载PDF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和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浩 胡昌勤 仇仕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92-597,共6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CC)法测定盐酸去甲万古霉素中去甲万古霉素的含量。色谱条件HPLCKromasilC18柱;流动相A0.3mol/L甲酸铵溶液(pH7.5)-水(15∶85),B0.3mol/L甲酸铵溶液(pH7.5)-二氧六环(15∶85);梯度洗...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CC)法测定盐酸去甲万古霉素中去甲万古霉素的含量。色谱条件HPLCKromasilC18柱;流动相A0.3mol/L甲酸铵溶液(pH7.5)-水(15∶85),B0.3mol/L甲酸铵溶液(pH7.5)-二氧六环(15∶85);梯度洗脱;柱温35℃;检测波长280nm;MECC熔融石英毛细管柱;背景电解质含0.06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0.12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磷酸盐缓冲液(pH3.0);外加电压-15kV;柱温25℃;检测波长220nm。采用本文的HPLC和MECC方法,去甲万古霉素与有关物质尤其是与主要杂质之间的分离较好。HPLC方法和中国药典方法对暂行国家标准品和2批供试品中去甲万古霉素含量的测定结果一致。由于此前在标定暂行标准品时所用色谱系统未能分离出主要未知杂质,因而标准品的去甲万古霉素含量的标示值明显偏高,且测定结果揭示该批标准品中去甲万古霉素的含量显著低于中国药典的规定,故建议有关部门制备新的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国家标准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含量 有关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生儿血清中去甲万古霉素浓度 被引量:16
8
作者 解建勋 李玉珍 +3 位作者 王佩 徐列兵 杨志敏 曾超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18-520,共3页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新生儿败血症患者血清中去甲万古霉素浓度的方法。血清样品经乙腈-异丙醇沉淀蛋白,上清液用三氯甲烷萃取后以水相进样。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液,紫外检测,最低检测限0.3mg/L,有良好的线性关...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新生儿败血症患者血清中去甲万古霉素浓度的方法。血清样品经乙腈-异丙醇沉淀蛋白,上清液用三氯甲烷萃取后以水相进样。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液,紫外检测,最低检测限0.3mg/L,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达94.7%,日内、日间精密度分别为2.23%和2.62%。结果表明,方法简便、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万古霉素 新生儿败血症 血清 HPLC
下载PDF
进口万古霉素与国产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葡球菌下呼吸道感染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赵子文 熊剑辉 +3 位作者 钟维农 陈裕胜 古靖灵 叶惠芬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2-245,共4页
目的 探讨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下呼吸道感染的敏感性、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本院呼吸疾病重症监护病房 (RICU)住院的 115例MRSA所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随机配对法分为去甲万古霉素治疗... 目的 探讨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下呼吸道感染的敏感性、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本院呼吸疾病重症监护病房 (RICU)住院的 115例MRSA所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随机配对法分为去甲万古霉素治疗组 (A组 ,68例 )和万古霉素治疗组 (B组 ,47例 ) ,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MRSA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两组病人 115株MRSA均对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敏感 (敏感率 10 0 % ) ,A、B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 80 9%和 78 7% (P >0 0 5 ) ,MRSA清除率分别为 80 9%和 82 9% (P >0 0 5 )。A组有 5例和B组有 3例出现肾功能损害 ,A、B组各有 2例出现皮疹。结论 国产去甲万古霉素对MRSA敏感 ,临床疗效良好 ,与进口万古霉素一致 ,而且不良反应较轻 ,适用于治疗MRSA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呼吸道感染 去甲万古霉素 万古霉素
下载PDF
去甲万古霉素键合手性固定相拆分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及其结构类似物的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丁国生 刘莺 +1 位作者 丛润滋 王俊德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6-389,共4页
以去甲万古霉素为手性选择剂制备了大环抗生素类手性固定相去甲万古霉素键合手性固定相 (NVC CSP)。在极性有机模式下对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及烯丙洛尔等 4种 β 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及其结构类似物的外消旋体进行了手性拆分的研... 以去甲万古霉素为手性选择剂制备了大环抗生素类手性固定相去甲万古霉素键合手性固定相 (NVC CSP)。在极性有机模式下对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及烯丙洛尔等 4种 β 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及其结构类似物的外消旋体进行了手性拆分的研究 ,并考察了流动相组成、酸碱添加剂用量、温度以及流速对分离的影响。研究发现 :在此模式下手性物质的保留均随着流动相中甲醇含量的增加而减弱 ,手性分离因子 (α)随着流动相中甲醇含量的增加而升高 ;随着柱温的升高 ,大部分溶质在色谱柱上的保留减弱 ,α值降低 ;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流速有利于对映体的分离 ;对大部分的手性溶质来说 ,在流动相组成为乙腈 甲醇 乙酸 三乙胺 (6 0∶4 0∶0 4∶0 2 ,体积比 )、流速为 0 6mL/min、柱温为 2 5℃的条件下可获得最好的分离。研究结果表明 ,在极性有机模式下 ,π π电荷转移作用和偶极叠加作用参与了手性识别过程 ;氢键作用虽然会强烈影响手性物质的保留 ,但对手性分离不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去甲万古霉素 手性固定相 Β-受体阻滞剂 药物
下载PDF
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抗感染安全性和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静 何绥平 +5 位作者 甄健存 毛璐 张燕荣 马国辉 张威 万杰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57-958,共2页
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是化学结构相近的糖肽类抗生素,主要作用于细菌细胞壁,抑制细胞壁的蛋白质合成,同时对胞质中RNA的合成也具有抑制作用,对革兰阳性球菌和杆菌具有较强抗菌作用[1],属窄谱抗生素.万古霉素为进口药,去甲万古霉素为... 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是化学结构相近的糖肽类抗生素,主要作用于细菌细胞壁,抑制细胞壁的蛋白质合成,同时对胞质中RNA的合成也具有抑制作用,对革兰阳性球菌和杆菌具有较强抗菌作用[1],属窄谱抗生素.万古霉素为进口药,去甲万古霉素为国产类似药,两者纯度相近,但价格相差较大.为了合理使用两药,我们对两者进行了经济学、不良反应的病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万古霉素 经济学分析 安全性 抗感染 糖肽类抗生素 革兰阳性球菌 细菌细胞壁 蛋白质合成 化学结构 抑制作用 抗菌作用 病例研究 不良反应 RNA 进口药
下载PDF
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属感染的临床及细菌学评价 被引量:10
12
作者 汪波 蒋红 +3 位作者 李秀清 熊辉 陈旭岩 谭伟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7-189,共3页
目的 :观察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属感染的疗效并评价其细菌学的结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开放性的方法 ,用国产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肺部感染病人共 34例 ,每日总量1.2 g,治疗平均 10 .2 d,观察其症状体征变... 目的 :观察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属感染的疗效并评价其细菌学的结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开放性的方法 ,用国产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肺部感染病人共 34例 ,每日总量1.2 g,治疗平均 10 .2 d,观察其症状体征变化及细菌清除情况。结果 :34例病人中 32例治愈及显效 ,总有效率94.1% ,临床未见肝肾功能损害 ,治疗后细菌的总的清除率为 92 .9%。结论 :国产去甲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属临床效果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万古霉素 氧西林葡萄球菌 感染 细菌学 糖肽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猪肉中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 被引量:9
13
作者 卢剑 范素芳 +3 位作者 李强 夏静 李挥 张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3-197,共5页
建立猪肉样品中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采用选择反应监测方式,外标法定量。猪肉样品经0.1%甲酸-乙腈(85:15,V/V)溶液提取,正己烷脱脂后,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经阳离子交换柱净化、替考... 建立猪肉样品中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采用选择反应监测方式,外标法定量。猪肉样品经0.1%甲酸-乙腈(85:15,V/V)溶液提取,正己烷脱脂后,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经阳离子交换柱净化、替考拉宁经C18固相萃取柱净化,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经C18柱分离、质谱进行测定。添加量为10、20 μg/kg和50 μg/kg时,方法回收率范围为75.3%-83.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猪肉中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的检出限、定量限分别为2 μg/kg和4 μg/kg,替考拉宁的检出限、定量限分别为4 μg/kg和8 μg/kg。该方法适用于猪肉样品中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定性、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人血清中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浓度 被引量:20
14
作者 熊磊 苏丹 +5 位作者 辛华雯 吴笑春 李罄 余爱荣 朱敏 沈杨 《中国药师》 CAS 2008年第3期278-280,共3页
目的:建立人血清中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浓度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_(18)(250 mm×4.6 mm,5μm)柱;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钾缓冲液-甲醇(85:15),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36 nm;以甲硝唑为内标,采用高... 目的:建立人血清中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浓度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_(18)(250 mm×4.6 mm,5μm)柱;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钾缓冲液-甲醇(85:15),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36 nm;以甲硝唑为内标,采用高氯酸直接沉淀蛋白后进样。结果: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血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万古霉素回归方程为Y=0.0106+ 0.0202X,r=0.999 7;去甲万古霉素回归方程为Y=-0.0164+0.0286X,r=0.999 9;线性范围2.0—100.0 mg·L^(-1)。日内RSD小于7.2%,日间RSD小于6.9%;万古霉素高、中、低浓度的平均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7.73%,97.58%,103.91%,平均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6.80%,85.50%,87.63%;去甲万古霉素高、中、低浓度的平均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0.23%,92.63%,97.57%,平均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0.84%,87.82%,89.68%。结论: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回收率稳定,适于临床血药浓度测定及相关科研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 血清浓度 HPLC
原文传递
互为内标法测定去甲万古霉素与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 被引量:24
15
作者 祝永明 涂厉标 王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26-1128,共3页
目的:建立人血清中去甲万古霉素与万古霉素HPLC测定法.方法:血样处理采用10%三氯醋酸沉淀法,色谱分析采用Agilent C18分析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8:1:91,pH 3.2),紫外检测波长236 nm,流速1.0 mL·mi... 目的:建立人血清中去甲万古霉素与万古霉素HPLC测定法.方法:血样处理采用10%三氯醋酸沉淀法,色谱分析采用Agilent C18分析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8:1:91,pH 3.2),紫外检测波长236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5℃,去甲万古霉素和万古霉素互为内标.结果:去甲万古霉素和万古霉素的线性范围均为1~80 mg·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6%和100.8%;日内、日间RSD均<5%.结论:此法具有采血量少,检测快速、稳定、灵敏度高而成本低等特点,适合临床常规血药浓度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去甲万古霉素 万古霉素 血药浓度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飞华 李允武 +2 位作者 金芝贵 孙达华 张瑞媚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 :建立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快速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 :血样处理采用 Zn SO4 沉淀法 ,色谱分析采用 Diam onsil TM(钻石 ) C1 8色谱分析柱 ,流动相为甲醇 -磷酸二氢钾缓冲液 (p H 3.2 ) =2 4∶ 76 ,紫外检测波长 2 36 nm ,... 目的 :建立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快速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 :血样处理采用 Zn SO4 沉淀法 ,色谱分析采用 Diam onsil TM(钻石 ) C1 8色谱分析柱 ,流动相为甲醇 -磷酸二氢钾缓冲液 (p H 3.2 ) =2 4∶ 76 ,紫外检测波长 2 36 nm ,灵敏度为0 .0 15 AUFs,实验数据用 Gilson715液相色谱工作站处理 ,以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 :本法在万古霉素浓度 (x)为 0 .5~6 0 μg/ ml间呈良好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 r=0 .9998(n=6 ) ,血浆最低检测浓度为 0 .2 μg/ m l(S/ N≥ 2 ) ,日内、日间 RSD均 <6 %。结论 :此法采血量少、快速简便、灵敏度和准确度高 ,适合临床常规血药浓度监测及实验课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快速测定 去甲万古霉素 血药浓度
下载PDF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致伴淋巴结肿大的迟发性“红人综合征”一例报告 被引量:9
17
作者 胡晓燕 夏照帆 +2 位作者 王光毅 唐洪泰 陈玉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 淋巴结肿大 红人综合征
下载PDF
207例次万古霉素与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及个体化给药 被引量:19
18
作者 辛华雯 童汉云 +5 位作者 董芊汝 李罄 吴笑春 余爱荣 熊磊 李维亮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166-169,共4页
目的:分析207例次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对本院2005~2011年207例次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 目的:分析207例次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对本院2005~2011年207例次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使用万古霉素的患者中监测血峰、谷浓度103例次,峰浓度和谷浓度在治疗窗范围内的各占65.31%和42.60%。35例使用去甲万古霉素的患者中监测血峰、谷浓度104例次,峰浓度和谷浓度在治疗窗范围内的各占32.65%和16.36%。>60岁组的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谷浓度均显著高于<18岁组(P<0.05)。应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前后,肾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2%。结论: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有利于实现个体化给药,从而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 血药浓度监测 个体化给药
原文传递
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老年人下呼吸道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4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静 张天托 +3 位作者 刘慧 朱家馨 周宇麒 吴本权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56-559,共4页
目的通过对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在老年人下呼吸道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感染疗效和安全性分析,为去甲万古霉素在老年人群中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观察了43例使用去甲万古霉素治疗的老年患者,并与同期住院30例老年患者采用万古霉... 目的通过对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在老年人下呼吸道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感染疗效和安全性分析,为去甲万古霉素在老年人群中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观察了43例使用去甲万古霉素治疗的老年患者,并与同期住院30例老年患者采用万古霉素治疗比较,观察其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去甲万古霉素在老年患者中的治愈率为20%,有效率为79%,细菌清除率76.7%,不良反应发生率5.4%;在万古霉素治疗组中分别为23%、80%、80%和6.6%,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对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良好,耐受性良好,但对原有肾脏疾病与合并使用多种药物患者,去甲万古霉素应慎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S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 老年 下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牛奶中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残留 被引量:7
20
作者 郭启雷 史海良 +2 位作者 杨红梅 王浩 刘艳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6-87,101,共3页
建立了牛奶中2种多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方法。牛奶样品用三氯乙酸水溶液提取、沉淀蛋白,经混合型阳离子固相萃取柱Oasis MCX净化后,利用LC-MS/M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测定时样品... 建立了牛奶中2种多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方法。牛奶样品用三氯乙酸水溶液提取、沉淀蛋白,经混合型阳离子固相萃取柱Oasis MCX净化后,利用LC-MS/M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测定时样品溶液经ZORBAX SB-C18色谱柱分离,0.1%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测定采用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结果表明,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的检出限为5μg/kg,回收率为72.5%~87.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