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阿米替林及其代谢物去甲替林的总浓度和游离浓度 被引量:8
1
作者 李金恒 许劲秋 +1 位作者 曹晓梅 陈东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 建立灵敏、简便、适合临床监测阿米替林及其代谢物去甲替林总浓度与游离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 HPLC)。方法 血样在碱性条件下 ,经一步液 液提取法后 ,在C 18柱上进行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 =30∶70(V/V) ,其中含三乙胺 0... 目的 建立灵敏、简便、适合临床监测阿米替林及其代谢物去甲替林总浓度与游离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 HPLC)。方法 血样在碱性条件下 ,经一步液 液提取法后 ,在C 18柱上进行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 =30∶70(V/V) ,其中含三乙胺 0 5 %和磷酸 0 3%。血浆样品药物总浓度测定为RP HPLC ,游离药物测定为超滤离心 /RP HPLC。结果 阿米替林和去甲替林的标准曲线在 4~ 2 0 0μg·L-1(总浓度 )和 4~ 6 4μg·L-1(游离浓度 )范围内呈线性。两药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10 2 0 %± 3 77%与 99 3 %± 7 13 % ;日内RSD分别为 2 40 %~ 4 39% ,3 0 2 %~4 2 8% ;日间RSD分别为 4 92 %~ 6 15 % ,6 35 %~7 48%。测定了 7例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盐酸阿米替林片 5 0mg后 6h的血药浓度。血浆阿米替林总浓度为 18 0~ 2 7 2 μg·L-1,游离浓度为 1 4~ 2 5 μg·L-1。血浆去甲替林总浓度为 (2 0± 0 4) μg·L-1(1 5~ 2 5 μg·L-1)。阿米替林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在 89 8%~ 92 6 %之间。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 ,灵敏度与选择性高 ;成本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替林 去甲替林 高效液相色谱法 游离药物 治疗药物监测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法同时测定人尿中抗抑郁药物阿米替林和去甲替林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慧 霍淑慧 +4 位作者 周敏 马永钧 马明广 王九春 袁莉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8-62,73,共6页
以铕离子(Ⅲ)掺杂类普鲁士蓝(Eu-PB)化学修饰铂电极为工作电极,采用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法对三环类抗抑郁药物阿米替林及其代谢产物去甲替林进行快速、灵敏的在线分离检测.分别对缓冲溶液、添加剂、分离电压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在... 以铕离子(Ⅲ)掺杂类普鲁士蓝(Eu-PB)化学修饰铂电极为工作电极,采用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法对三环类抗抑郁药物阿米替林及其代谢产物去甲替林进行快速、灵敏的在线分离检测.分别对缓冲溶液、添加剂、分离电压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条件下,阿米替林和去甲替林分别在6.27~940ng·mL-1和1.80~672ng·mL-1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46和0.020ng·mL-1(3σ).本法可成功分离检测人体代谢后尿液中的阿米替林和去甲替林的含量,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5%和9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电致化学发光 修饰铂电极 阿米替林 去甲替林 三环抗抑郁药物
下载PDF
不同剂量的胡椒碱对去甲替林在小鼠脑血分布中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蔡立婧 刘家稳 +4 位作者 李兰林 杨少林 阳剑 张啟智 彭文兴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9-354,共6页
目的:研究胡椒碱对小鼠体内去甲替林药代动力学及脑血分布的影响,为胡椒碱对P-糖蛋白(P-gp)调节作用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216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连续服用生理盐水、维拉帕米或不同剂量胡椒碱8 d,并于第8天给予以上药物1 h后腹腔注... 目的:研究胡椒碱对小鼠体内去甲替林药代动力学及脑血分布的影响,为胡椒碱对P-糖蛋白(P-gp)调节作用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216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连续服用生理盐水、维拉帕米或不同剂量胡椒碱8 d,并于第8天给予以上药物1 h后腹腔注射去甲替林,于给药后5,15,30 min和1,2,4,6,8,12 h采集血及脑组织,并采用LC-MS/MS法测定去甲替林的浓度,计算血、脑中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和脑血浓度比值。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胡椒碱组血和脑组织中去甲替林浓度变化很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胡椒碱能够使去甲替林的脑血浓度比值及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2 h)减小,高浓度胡椒碱则无此影响。结论:低剂量胡椒碱可能可以诱导血脑屏障上P-gp的活性,而高剂量胡椒碱对血脑屏障上P-gp无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椒碱 去甲替林 P-糖蛋白 血脑屏障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唾液阿米替林,去甲替林浓度与副作用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喻东山 佘永传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16-219,共4页
对16例抑郁病人观察了唾液阿米替林及其代谢物去甲替林浓度与副作用的关系。结果显示:AT及NT与震颤,抗胆碱副作用,副作用评定量表总分的相关性以唾液AT最为明显,唾液AT+NT次之,唾液NT则无相关。当唾液AT≥650... 对16例抑郁病人观察了唾液阿米替林及其代谢物去甲替林浓度与副作用的关系。结果显示:AT及NT与震颤,抗胆碱副作用,副作用评定量表总分的相关性以唾液AT最为明显,唾液AT+NT次之,唾液NT则无相关。当唾液AT≥650μg/L时抗胆碱副作用明显增加,≥700μg/L时震颤明显增加,而700μg/L已接近抗抑郁治疗浓度的上界,提示当震颤较明显时增加药量宜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米替林 去甲替林 唾液 抑郁症
下载PDF
去甲替林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神经性疼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苏梅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22期146-146,共1页
目的探讨去甲替林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神经性疼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神经性疼痛患者64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均给予去甲替林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加巴喷丁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巴喷丁和去甲替林联合... 目的探讨去甲替林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神经性疼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神经性疼痛患者64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均给予去甲替林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加巴喷丁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巴喷丁和去甲替林联合治疗神经性疼痛疗效显著,优于单一药物单独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替林 加巴喷丁 神经性疼痛
下载PDF
去甲替林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神经性疼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晶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4期110-110,112,共2页
目的探讨去甲替林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神经性疼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神经性疼痛患者64例,随机平分为2组,均给去甲替林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巴喷丁。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相比不良反应少并... 目的探讨去甲替林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神经性疼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神经性疼痛患者64例,随机平分为2组,均给去甲替林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巴喷丁。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相比不良反应少并且症状轻微,不过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加巴喷丁和去甲替林联合治疗神经性疼痛,疗效显著优于单一药物单独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替林 加巴喷丁 神经性疼痛
下载PDF
α_1-酸性糖蛋白基因多态性对去甲替林游离药物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澈 涂自良 +2 位作者 王启斌 程晓莉 张蓬华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43-848,共6页
为研究在人体内ORM1基因多态性对去甲替林游离药物浓度的影响,首先采用测序对ORM1进行基因型分析。挑选出ORM1*F1/*F1,ORM1*F1/*S,ORM1*S/*S个体各6人,进行临床试验。试验当日早上空腹口服去甲替林25 mg,分别于0,1,2,3,4,6,8,12,24,32,4... 为研究在人体内ORM1基因多态性对去甲替林游离药物浓度的影响,首先采用测序对ORM1进行基因型分析。挑选出ORM1*F1/*F1,ORM1*F1/*S,ORM1*S/*S个体各6人,进行临床试验。试验当日早上空腹口服去甲替林25 mg,分别于0,1,2,3,4,6,8,12,24,32,48,72,96和168 h采外周静脉血5 mL,运用HPLC-MS/MS分别测定血清中去甲替林总药物浓度、10-OH-去甲替林药物浓度及超滤液中去甲替林游离药物浓度,分析不同基因型间去甲替林各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个体间总去甲替林和10-OH-去甲替林各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对于ORM1*F1/*F1基因型个体,血浆中游离药物总量约为ORM1*F1/*S和ORM1*S/*S的2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甲替林平均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94.81±1.91)%。在服药后2,3,4,6,8和12 h,ORM1*F1/*F1基因型个体血浆蛋白结合率均低于其余两种基因型个体,在Tmax(4 h)左右,差异更为显著(P<0.05)。ORM1不同基因型对去甲替林血浆蛋白结合率和游离药物浓度均存在影响,表现为ORM1*S/*S基因型个体结合药物的能力强于其他两种基因型个体,从而导致血清中去甲替林游离血药浓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酸性糖蛋白 去甲替林 基因多态性 游离浓度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盐酸去甲替林的有关物质
8
作者 王海玲 孟黎明 丁阳 《中国药师》 CAS 2016年第2期399-401,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去甲替林有关物质的HPLC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三乙胺(p H 3.0)(34∶66);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40℃;进样量为20μl。结果:各杂...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去甲替林有关物质的HPLC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三乙胺(p H 3.0)(34∶66);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40℃;进样量为20μl。结果:各杂质峰与主峰分离度良好,检出限及定量限分别为0.40 ng及1.35 ng。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专属性强,可用于盐酸去甲替林有关物质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去甲替林 有关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去甲替林和人际心理治疗作为复发重性抑郁症的维持治疗 被引量:3
9
作者 ReⅢ,CF 张继志 《美国医学会杂志(中文版)》 2000年第2期66-68,共3页
关键词 抑郁症 药物疗法 去甲替林 心理治疗
下载PDF
去甲替林和异喹胍在加纳人和瑞典人中的羟基化
10
作者 林朗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1985年第6期376-376,共1页
在瑞典人已证明,去甲替林(NT)的10位羟基化与异喹胍(D)的4位羟基化有相同的个体差异。本文研究加纳人羟基化NT 的能力是否亦如此。11例男性加纳黑人,平均年龄33岁(23~57);12例瑞典白人(女性3名与男性9名),平均年龄35岁(26~50)。均先测... 在瑞典人已证明,去甲替林(NT)的10位羟基化与异喹胍(D)的4位羟基化有相同的个体差异。本文研究加纳人羟基化NT 的能力是否亦如此。11例男性加纳黑人,平均年龄33岁(23~57);12例瑞典白人(女性3名与男性9名),平均年龄35岁(26~50)。均先测定D 的羟基化能力,按Lenn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纳人 OH 瑞典人 去甲替林
下载PDF
阿米替林和去甲替林血药浓度与副作用的关系
11
作者 喻东山 佘永传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CSCD 1993年第2期109-111,共3页
关键词 阿米替林 去甲替林 抑郁症
下载PDF
去甲替林对抑郁症的疗效与甲状腺功能观察
12
作者 张安飞 辛炳亮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45-246,共2页
目的 探讨去甲替林对抑郁证病人的疗效与甲状腺素T3、T4的关系。方法 将 2 0例抑郁症病人 ,用去甲替林治疗 ,测量血清中T3、T4的浓度 ,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总分评价疗效 ,采用 χ2 检验和t检验。结果 治疗前后HAMD减分率差异有... 目的 探讨去甲替林对抑郁证病人的疗效与甲状腺素T3、T4的关系。方法 将 2 0例抑郁症病人 ,用去甲替林治疗 ,测量血清中T3、T4的浓度 ,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总分评价疗效 ,采用 χ2 检验和t检验。结果 治疗前后HAMD减分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显效率达 70 % ;血清T3、T4浓度变化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去甲替林对抑郁症有较好的疗效 ,对血清T3、T4浓度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去甲替林 状腺 疗效
下载PDF
去甲替林与加巴喷丁联合治疗神经性疼痛的临床分析
13
作者 丁连仁 《中外医疗》 2012年第14期111-112,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去甲替林与加巴喷丁联合治疗神经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68例神经性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去甲替林与加巴喷丁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去... 目的观察分析去甲替林与加巴喷丁联合治疗神经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68例神经性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去甲替林与加巴喷丁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去甲替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不良反应2例,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7例,不良反应1例,总有效率为79.4%,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减少更为明显;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去甲替林与加巴喷丁联合治疗神经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采用去甲替林治疗,极少不良反应,能显著改善疼痛症状,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替林 加巴喷丁 神经性疼痛 疼痛评分
下载PDF
去甲替林和加巴喷丁单独或联合治疗神经性疼痛疗效观察
14
作者 Gilron Joan M Bailey Dongsheng Tu 《中国处方药》 2009年第11期45-45,共1页
背景及目的:治疗神经性疼痛的药物若单独用药不仅疗效欠缺,而且存在剂量限制。本研究评价了去甲替林和加巴喷丁联合治疗与箨自单独治疗的疗效。
关键词 神经性疼痛 疗效观察 联合治疗 加巴喷丁 去甲替林 单独用药 单独治疗
下载PDF
去甲替林
15
《中国社区医师》 2008年第20期21-21,共1页
活性炭 有数据显示活性炭将显著降低去甲替林的吸收。当发生急性三环抗抑郁药使用过量时,甚至在服药后几个小时内活性炭仍可能有效,因为去甲替林延缓了胃的排空。如果活性炭不是用于治疗去甲替林的过量服用,则其服用时间间隔应尽可... 活性炭 有数据显示活性炭将显著降低去甲替林的吸收。当发生急性三环抗抑郁药使用过量时,甚至在服药后几个小时内活性炭仍可能有效,因为去甲替林延缓了胃的排空。如果活性炭不是用于治疗去甲替林的过量服用,则其服用时间间隔应尽可能长。其他三环抗抑郁药和四环抗抑郁药也可能被活性炭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替林 三环抗抑郁药 活性炭吸附 过量服用 数据显示 使用过量 时间间隔 服药后
下载PDF
抗抑郁药物去甲替林在皮质神经元细胞氧糖剥夺模型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16
作者 张文华 徐淑军 +4 位作者 江玉泉 李刚 李新钢 周茂德 吴承远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物去甲替林对氧糖剥夺损伤皮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原代大鼠皮层神经元细胞,经不同浓度(1.0、2.5、5.0、10.0μmol/L)的去甲替林预处理后,建立氧糖剥夺模型。应用免疫细胞染色、MTT和台盼蓝...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物去甲替林对氧糖剥夺损伤皮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原代大鼠皮层神经元细胞,经不同浓度(1.0、2.5、5.0、10.0μmol/L)的去甲替林预处理后,建立氧糖剥夺模型。应用免疫细胞染色、MTT和台盼蓝染色检测去甲替林对神经元细胞状态、细胞活性、死亡率的影响。应用Western杂交测定去甲替林对线粒体细胞色素c、Smac/Diablo、AIF释放的影响。结果去甲替林能够明显改善氧糖剥夺损伤后神经元的生存状况,提高细胞存活率,并且明显抑制了损伤后神经元线粒体细胞色素c、Smac/Diablo、AIF的释放。结论抗抑郁药物去甲替林通过抑制细胞线粒体细胞凋亡因子(细胞色素c、Smac/Diablo、AIF)释放来保护氧糖剥夺损伤的皮质神经元,为抗抑郁药物去甲替林神经保护作用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替林 神经元 氧糖剥夺 细胞凋亡诱导因子
原文传递
维拉帕米对小鼠阿米替林和去甲替林脑内药动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琳瑶 阮丹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6年第8期1051-1055,共5页
目的研究P-gp和CYP3A4抑制剂维拉帕米对阿米替林和去甲替林脑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于对照组(生理盐水给药)和维拉帕米租(4 mg·kg?1),早晚各给药1次,给药3 d后小鼠腹腔注射阿米替林(15 mg·kg?1),... 目的研究P-gp和CYP3A4抑制剂维拉帕米对阿米替林和去甲替林脑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于对照组(生理盐水给药)和维拉帕米租(4 mg·kg?1),早晚各给药1次,给药3 d后小鼠腹腔注射阿米替林(15 mg·kg?1),并分别于0,5,15,30,60,90,120,180,270,360 min断头取血。采血完毕后将各组小鼠处死,快速取出大脑,置液氮中保存。用液液萃取的方法处理样品,采用HPLC-MS测定血浆和脑组织中阿米替林及其活性代谢物去甲替林的浓度,绘制药时曲线,求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维拉帕米组的阿米替林及去甲替林血浆AUC分别升高1.9,2.0倍;脑内分别升高了3.3,3.5倍。维拉帕米组阿米替林及去甲替林脑/血AUC比值也有所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4,1.9倍。结论阿米替林及去甲替林可能均具有一定P-gp底物活性,且去甲替林与P-gp亲和力更强。维拉帕米能增加阿米替林血浆药物浓度的同时,也可以提高阿米替林脑/血比值,这可能与维拉帕米对P-gp及CYP的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替林 去甲替林 血脑屏障 P-糖蛋白 药动学
原文传递
去甲麦普替林的合成 被引量:2
18
作者 恽榴红 冯茜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3-54,共2页
麦普替林(maprotiline, l),化学名为N-甲基-9,10-桥亚乙基蒽-9(10 H)-丙胺,系四环类抗抑郁药。去甲麦普替林(2)是它的主要代谢产物[Riess W et al: J Int Med Res1975,3(suppl 2):16]。为提供临床药动学研究所需的2标准品,我们采用两种... 麦普替林(maprotiline, l),化学名为N-甲基-9,10-桥亚乙基蒽-9(10 H)-丙胺,系四环类抗抑郁药。去甲麦普替林(2)是它的主要代谢产物[Riess W et al: J Int Med Res1975,3(suppl 2):16]。为提供临床药动学研究所需的2标准品,我们采用两种方法制备未见文献报道其化学合成的2:(1)以相应酰胺用氢化锂铝还原;(2)以麦普替林用苯硒酚脱烃基[Reich HJ et al: J Org Chem 1979,44:31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麦普替林 合成 麦普替林
下载PDF
HPLC测定人血清中阿米替林及去甲阿米替林的浓度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金栓 张凯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513-516,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血清中阿米替林(AM)及其产物N-去甲阿米替林(N-AM)浓度HPLC法。方法:血清样品碱化后采用乙醚萃取,其有机相吹干检测。以甲醇∶乙腈∶水∶正丁胺∶冰乙酸(55∶90∶45∶2∶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VP-ODS柱。... 目的:建立测定血清中阿米替林(AM)及其产物N-去甲阿米替林(N-AM)浓度HPLC法。方法:血清样品碱化后采用乙醚萃取,其有机相吹干检测。以甲醇∶乙腈∶水∶正丁胺∶冰乙酸(55∶90∶45∶2∶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VP-ODS柱。结果:血清中阿米替林(AM)及其产物N-去甲阿米替林(N-AM)线性范围均为25-400μg/L,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2.3%-125.7%及109.9%-121.8%,日内RSD分别为5.52%-7.70%及1.76%-9.46%,日间RSD分别为4.59%-7.70%及1.96%-9.59%。结论:本方法在阿米替林血药浓度监测应用上具有可操作性强,重现性好,临床监测周期短等优点,适合人体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替林 n-去甲阿米替林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清药物浓度
下载PDF
HPLC用于人血清中阿米替林及去甲阿米替林浓度测定的价值分析
20
作者 金冠 孙晋生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8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HPLC用于人血清中阿米替林及去甲阿米替林浓度测定的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对碱化后的血清样品乙醚革取物进行了有机相吹干检测,按照1.5:2:45:90:55的冰乙酸:正丁胺:水:乙腈:甲醇比例流动相,设定检测波长为254mm,V... 目的探讨HPLC用于人血清中阿米替林及去甲阿米替林浓度测定的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对碱化后的血清样品乙醚革取物进行了有机相吹干检测,按照1.5:2:45:90:55的冰乙酸:正丁胺:水:乙腈:甲醇比例流动相,设定检测波长为254mm,VP—ODS柱。结果人血清中阿米替林(AM)机器产物N-去甲阿米替林(N-AM)线性范围为25~400μg/L,日渐RSD为1.96%-9.59%以及4.59%~7.70%,日内RSD分别为1.76%~9.46%以及5.52%~7.70%,回收率分别为109.9%~121.8%以及92.3%~125.7%。结论HPLC用于人血清中阿米替林及去甲阿米替林浓度测定,重现性好、可操作性强,因而更加适用于人体药物现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阿米替林 去甲阿米替林 浓度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