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GF和GM_1联合应用对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移植后神经再生和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焦旭文 何仲义 +3 位作者 李军平 韩怀钦 王效军 马江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5-500,共6页
为了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联合应用对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移植后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本研究将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GF治疗组、GM1治疗组、NGF+GM1联合治疗组,选取兔胫神经进行化学萃取... 为了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联合应用对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移植后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本研究将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GF治疗组、GM1治疗组、NGF+GM1联合治疗组,选取兔胫神经进行化学萃取,形成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桥接大鼠10mm坐骨神经缺损,移植前分别用等渗盐水(NS)、NGF液、GM1液或NGF+GM1液浸泡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术后各组大鼠术侧小腿肌内分别注射NS液、NGF液、GM1液或NGF+GM1液。术后4、8周行大体观察并用神经电生理、肌湿重、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测定神经纤维再生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显示:在同一时间点,NGF+GM1联合治疗组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恢复率、小腿腓肠肌复合动作电位波幅恢复率、小腿三头肌湿重恢复率均优于单独用药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NGF+GM1联合治疗组有大量再生有髓神经纤维顺畅地通过远端吻合口。本研究结果提示联合应用NGF和GM1可明显促进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移植后的神经纤维再生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 神经移植 神经再生
下载PDF
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的制备和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焦旭文 何仲义 +3 位作者 李军平 韩怀钦 王效军 马江波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342-343,F0002,共3页
目的用改良的化学萃取方法,制备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方法切取青紫蓝兔胫神经,以Triton X-100溶液和脱氧胆酸钠溶液按一定浓度和程序进行化学处理,对萃取神经行组织学HE染色及Laminin和S-10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去细胞异种神经... 目的用改良的化学萃取方法,制备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方法切取青紫蓝兔胫神经,以Triton X-100溶液和脱氧胆酸钠溶液按一定浓度和程序进行化学处理,对萃取神经行组织学HE染色及Laminin和S-10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的延展性及韧弹性良好,细胞和髓鞘被彻底清除,该神经支架保持了网管柱状组织结构,保留了雪旺细胞(SC)基底膜及其Laminin、神经内膜、神经束膜和神经外膜。结论该方法可为异种神经移植提供较为理想的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的制备和组织学观察
下载PDF
NGF和GM_1联合应用对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修复大鼠坐骨神经陈旧性缺损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冷承浩 郝铁成 +5 位作者 丁冬 焦旭文 李军平 王效军 马江波 何仲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6-92,共7页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联合应用对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修复大鼠坐骨神经陈旧性缺损后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制作大鼠坐骨神经陈旧性缺损模型,用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进行桥接修复。...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联合应用对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修复大鼠坐骨神经陈旧性缺损后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制作大鼠坐骨神经陈旧性缺损模型,用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进行桥接修复。大鼠术侧小腿三头肌内分别注射NGF+GM1液或Ns液,每日1次连续2周。于修复术后8或14周,检测计算大鼠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恢复率和小腿腓肠肌复合动作电位(CMAP)波幅恢复率;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作为逆行神经轴突示踪剂注射于损伤神经,观察脊神经节内神经元HRP标记情况;检测小腿三头肌湿重及腓肠肌纤维平均截面积恢复率;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观察移植的神经支架内及其近、远端吻合口的神经纤维组织学特点。结果:在修复术后8周和12周的动物中都观察到:NGF+GM1组动物的MNCV恢复率、CMAP波幅恢复率、L3-L5脊神经节HRP标记细胞数、小腿三头肌湿重恢复率及腓肠肌纤维平均截面积恢复率均优于Ns对照组(P〈0.05);NGF+GM,组动物移植神经支架内再生神经纤维更加密集、排列规则整齐,神经支架内Schwann细胞(Sc)大量增殖。结论:结果表明NGF及GM1联合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可成功地修复周围神经陈旧性缺损,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GF GM1 陈旧性神经损伤 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 坐骨神经 神经再生
原文传递
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对大鼠足底创面触觉功能重建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4
作者 樊力 冯亮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87-390,395,共5页
目的:探究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对大鼠足底创面触觉功能重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大鼠足底创面模型(n=48)随机平分为模型组、干细胞组、神经支架组三组。模型组不进行治疗,干细胞组将肌源性干细胞(浓度为10^(7)个/ml)细胞悬液注射到创伤... 目的:探究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对大鼠足底创面触觉功能重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大鼠足底创面模型(n=48)随机平分为模型组、干细胞组、神经支架组三组。模型组不进行治疗,干细胞组将肌源性干细胞(浓度为10^(7)个/ml)细胞悬液注射到创伤部位,神经支架组在干细胞组治疗的基础上以注射植入后的细胞异种神经支架进行桥接。结果:干细胞组、神经支架组治疗第7天与第14天的机械痛阈高于模型组(均P<0.05),神经支架组高于干细胞组(P<0.05)。干细胞组、神经支架组治疗第7天与第14天的足底神经指数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高于模型组(均P<0.05),神经支架组高于干细胞组(P<0.05)。干细胞组、神经支架组治疗第14天与第21天的有髓神经纤维数量高于模型组(均P<0.05),神经支架组高于干细胞组(P<0.05)。干细胞组、神经支架组治疗第14天与第21天的细胞角蛋白-20(CK-20)与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均P<0.05),神经支架组低于干细胞组(P<0.05)。结论: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在大鼠足底创面的应用能抑制CK-20与mGluR5蛋白的表达,有利于触觉功能重建,提高足底神经指数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增加有髓神经纤维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 足底创面 细胞角蛋白-20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 触觉功能 大鼠
下载PDF
枸杞多糖联合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飞 丁冬 +8 位作者 温鹏 黄永禄 巩凡 姚占川 李晓亮 杨子洋 张多强 马军 王真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9-583,共5页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LBP)联合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修复的作用.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以大耳白兔胫神经为来源,采用化学萃取方法制备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9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8)和实验组(n=72...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LBP)联合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修复的作用.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以大耳白兔胫神经为来源,采用化学萃取方法制备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9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8)和实验组(n=72),后者又随机分为模型组、LBP组、支架组和LBP联合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组(联合组),每小组均为18只.于大鼠左侧股中部切断1 cm坐骨神经,分别用LBP或(和)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进行桥接修复.术后,各组动物分别于4周、8周、12周行大体观察、测定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小腿腓肠肌复合动作电位波幅(CMAP)恢复率、小腿三头肌湿重比及腓肠肌纤维平均截面积比恢复率,桥接体神经行免疫荧光染色标记S-100和NF200.结果 同一时相点形态学观察结果:模型组与LBP组坐骨神经断端形成瘤性膨大,模型组神经断端与周围组织粘连情况较LBP组严重,支架组与联合组神经,桥接体粗细基本正常,表面分布大量血管,联合组再生神经纤维较LBP组及支架组的更加密集、排列规则.空白组、模型组、LBP组、支架组、联合组术后12周SFI分别为0、-58.59±2.37、-51.58±1.09、-49.68±3.32、-41.34±2.72;小腿腓肠肌CMAP恢复率分别为0、(19.70±2.12)%、(35.40±3.23)%、(44.42±3.85)%、(56.53±2.77)%;小腿三头肌湿重比分别为0%、(34.48±2.36)%、(43.14±3.23)%、(50.46±2.79)%、(61.74±2.09)%;腓肠肌纤维平均截面积比分别为0、(27.25±1.09)%、(33.56±1.30)%、(36.71±2.21)%、(52.52±2.3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LBP联合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较单一应用修复坐骨神经缺损,其促进神经再生的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坐骨神经损伤 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 神经再生
原文传递
枸杞多糖联合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 被引量:2
6
作者 赵飞 丁冬 +8 位作者 温鹏 巩凡 黄永禄 姚占川 杨子洋 李晓亮 马军 张多强 王真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4-308,共5页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1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联合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对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以大耳白兔胫神经为来源,采用化学萃取方法制备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取90只健康成年SD大鼠...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1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联合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对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以大耳白兔胫神经为来源,采用化学萃取方法制备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取9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8只,即空白组、模型组、LBP组、支架组、LBP联合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组(联合组)。于大鼠左后肢股中部切除长度10mm坐骨神经,造成坐骨神经缺损模型。2周后用LBP或(和)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进行桥接修复。各组分别于建模后4、8、12周行神经支架大体形态观察、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恢复率(MNCV%)测定、移植体的神经纤维组织学观察、甲苯胺蓝染色再生有髓神经纤维计数。结果模型组与LBP组坐骨神经断端形成瘤性膨大,模型组神经断端与周围组织粘连情况较LBP组严重,支架组与联合组神经移植体粗细基本正常,表面分布大量血管,与周围组织粘连较轻,联合组较LBP组及支架组的再生神经纤维分布密集、排列规则整齐。术后12周空白组、模型组、LBP组、支架组、联合组坐骨神经MNCV%和再生有髓神经纤维计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BP联合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能成功修复周围神经缺损,促进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 神经再生 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 枸杞多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