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Ⅱ)改性蒙脱石去除Cr(Ⅵ)的性能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杜巍 吴宏海 +3 位作者 魏西鹏 管玉峰 何广平 张延霖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71,共9页
通过逐步加入抗坏血酸与硫酸亚铁盐到蒙脱石浆液,制备了一种环境友好型抗氧化型还原功能矿物材料(AFe(II)-Mt);同时制备了单独加入Fe(II)离子改性的蒙脱石Fe(II)-Mt,比较这2种还原功能材料对Cr(VI)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p H为... 通过逐步加入抗坏血酸与硫酸亚铁盐到蒙脱石浆液,制备了一种环境友好型抗氧化型还原功能矿物材料(AFe(II)-Mt);同时制备了单独加入Fe(II)离子改性的蒙脱石Fe(II)-Mt,比较这2种还原功能材料对Cr(VI)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p H为2~7时A-Fe(II)-Mt去除效果最好,最大去除量为34.9 mg/g,而Fe(II)-Mt为26.8 mg/g.反应在90 min内趋于平衡,符合假二级动力学方程.其中,A-Fe(II)-Mt对Cr(VI)的去除过程:首先Cr(VI)阴离子被吸附到亚铁改性蒙脱石表面,接着被还原为低毒的Cr(III),之后Cr(III)可能形成氢氧化物或被蒙脱石吸附而固定.这种去除六价铬的治理方法对于铬的稳定化处置具有高效和安全性,应用前景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铁 抗坏血酸 蒙脱石 去除cr(vi) 还原
下载PDF
空心球状C@SnO2@SnS2的制备及光催化去除Cr(Ⅵ)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娄向东 魏崇 +2 位作者 赵晓华 潘楠楠 崔佳宝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7-66,共10页
将SnO2负载在碳球上通过不完全烧结的方法得到含有大量碳的空心状C@SnO2,随后加入TAA(硫代乙酰胺),利用离子交换法在水热过程中制备了具有不同硫化程度的空心结构的C@SnO2@SnS2三元复合物。利用XRD、FESEM、TEM、XPS、UV-Vis DRS、PL等... 将SnO2负载在碳球上通过不完全烧结的方法得到含有大量碳的空心状C@SnO2,随后加入TAA(硫代乙酰胺),利用离子交换法在水热过程中制备了具有不同硫化程度的空心结构的C@SnO2@SnS2三元复合物。利用XRD、FESEM、TEM、XPS、UV-Vis DRS、PL等测试手段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并测试了其光催化去除Cr(VI)的性能。结果表明,C、SnO2和SnS2三者之间的协同作用以及空心结构的形貌显著增强了SnO2的光催化性能,其中CSS-2样品对Cr(VI)具有最佳的去除能力,太阳光照射120 min后对Cr(VI)的去除率高达9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2 SnS2 碳材料 异质结 cr(vi)去除
下载PDF
氨基化MCM-41介孔分子筛改性超滤膜去除水中Cr(Ⅵ)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包一翔 谢小妮 +2 位作者 周佳璐 晏晓敏 李来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62,共5页
采用氨基化MCM-41介孔分子筛(NH2-MCM-41)接枝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并用于去除水中重金属Cr(VI)研究.NH2-MCM-41成功接枝于超滤膜表面,并在表面形成均匀的亲水层,显著提高了膜的抗污染性能,过水通量衰减率从51.4%降低到24.8%.在p... 采用氨基化MCM-41介孔分子筛(NH2-MCM-41)接枝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并用于去除水中重金属Cr(VI)研究.NH2-MCM-41成功接枝于超滤膜表面,并在表面形成均匀的亲水层,显著提高了膜的抗污染性能,过水通量衰减率从51.4%降低到24.8%.在p H 3.5,初始质量浓度20 mg/L时,改性超滤膜对Cr(VI)的吸附在5min达到快速平衡,吸附容量达到2.8 mg/g.超滤实验表明,NH2-MCM-41改性超滤膜对低质量浓度Cr(VI)进水可实现进一步净化,超滤运行时长11 h,出水Cr(VI)质量浓度始终维持低于0.5 mg/L,可有效提升膜的抗污染能力和对重金属的去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化MCM-41 超滤膜 去除cr(vi) 抗污染
下载PDF
铁钛改性膨润土对铬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邵红 孙伶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13,30,共3页
通过X-荧光分析I、R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手段对制备的铁钛改性膨润土进行了结构分析。研究了吸附剂用量、溶液pH、吸附时间等因素对Cr(VI)吸附行为的影响,比较了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铁钛改性膨润土去除Cr(VI)的工艺... 通过X-荧光分析I、R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手段对制备的铁钛改性膨润土进行了结构分析。研究了吸附剂用量、溶液pH、吸附时间等因素对Cr(VI)吸附行为的影响,比较了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铁钛改性膨润土去除Cr(VI)的工艺条件为:吸附剂用量为6g/L,pH=3,吸附时间为15min,改性土对Cr(VI)的去除能力明显优于原土,处理Cr(VI)浓度为22mg/L左右的电镀废水,Cr(VI)去除率均在99%以上,残留Cr(VI)浓度低于国家综合排放标准(0.5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钛改性膨润土 cr(vi)的去除 吸附
下载PDF
硅藻泥包埋纳米零价铁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成岳 李泳 余淑贞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80-1786,共7页
采用环境友好型矿物材料硅藻泥(Diatom Mud)包埋纳米零价铁(nZVI)得到复合材料(D-nZVI),分别用XRD、SEM和TEM对样品分析表征.同时,通过考察D-nZVI中硅藻泥的用量、投加量、含Cr(VI)废水浓度、p H值、处理时间等对Cr(VI)去除率的影响,进... 采用环境友好型矿物材料硅藻泥(Diatom Mud)包埋纳米零价铁(nZVI)得到复合材料(D-nZVI),分别用XRD、SEM和TEM对样品分析表征.同时,通过考察D-nZVI中硅藻泥的用量、投加量、含Cr(VI)废水浓度、p H值、处理时间等对Cr(VI)去除率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反应动力学等.结果表明,在25℃的条件下,D-nZVI中硅藻泥的用量为20%时,D-nZVI对Cr(VI)的去除效率要高于nZVI.p H值较低时D-nZVI的处理效果更好,并且含Cr(VI)废水的浓度越高,去除率越低,投加量增多和反应时间越长,Cr(VI)的去除率越高.当D-nZVI的用量为16 g·L-1,Cr(VI)废水浓度为10 mg·L-1,p H=3时,Cr(VI)的去除率达99%.从SEM和TEM样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硅藻泥表面有很多小而均匀的小孔,较好地包埋或附着在纳米零价铁的表面上,起到了很好的抗氧化作用,为D-nZVI吸附、还原和共沉淀降解Cr(VI)提供了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泥 包埋 零价纳米铁 cr(vi)的去除 反应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