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老年人活动中心营建的参与式行动研究——以安庆市W村传统老屋改造为例
1
作者 陶曼丽 《住宅科技》 2024年第1期44-52,共9页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乡村老年设施在服务内容、运营团队和资金保障等方面暴露出共性问题。文章以安徽省安庆市W村老年人活动中心的营建为例,在问题诊断、方案设计阶段展开参与式行动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生活服务、医疗保...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乡村老年设施在服务内容、运营团队和资金保障等方面暴露出共性问题。文章以安徽省安庆市W村老年人活动中心的营建为例,在问题诊断、方案设计阶段展开参与式行动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生活服务、医疗保健和精神慰藉为服务内容,以妇女群体、老屋后代和乡村能人为运营团队的营建方案,指出参与式行动研究是生产并实施该方法的有效路径,也是突破乡村老年设施发展困境的可行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老年设施 参与式行动研究 服务内容 运营策略
下载PDF
制造业数字化人才培养框架顶层设计——基于参与式行动研究法的ZZC企业实证研究
2
作者 刘俐伶 《中国人事科学》 2023年第10期17-31,共15页
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劳动力就业的替代效应将推动制造业人才结构升级。通过参与式行动研究,实现对制造业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的顶层设计,是一种值得尝试的研究方法。参与式行动研究的特点是将解决方案本身构建于集体参与的行动中。以某行... 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劳动力就业的替代效应将推动制造业人才结构升级。通过参与式行动研究,实现对制造业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的顶层设计,是一种值得尝试的研究方法。参与式行动研究的特点是将解决方案本身构建于集体参与的行动中。以某行业龙头企业ZZC为例,在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设计中,将ZZC的数字化转型分为6大场景:数字化决策场景、数字化运营场景、数字化研发场景、数字化生产场景、数字化运维与客户服务场景、数字化营销场景。根据数字化转型的优先级,选出6大场景需要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岗位,组成包括研究者与ZZC企业人员的内外联合行动研究组,共同执行和完成本次研究。研究表明,制造业数字化人才培养需要在完成数字化岗位图谱建设的基础上,明确数字化岗位胜任力关键要素,进行数字化岗位任职资格体系设计,并开展数字化人才课程体系、学习地图、学习评价体系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制造业企业可建设自己的数字化人才培养框架,指导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制造业数字化人才 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 参与式行动研究
下载PDF
美国青少年社会工作领域参与式行动研究文献综述
3
作者 吕纳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8-35,共8页
由于对青少年权利和能力的尊重和重视,青少年参与式行动研究被广泛应用于美国社会工作的实践和研究领域。采用系统回顾的方法回顾了2016-2021年来美国青少年社会工作领域参与式行动研究(YPAR)的现状,从青少年参与式行动研究的内涵,青少... 由于对青少年权利和能力的尊重和重视,青少年参与式行动研究被广泛应用于美国社会工作的实践和研究领域。采用系统回顾的方法回顾了2016-2021年来美国青少年社会工作领域参与式行动研究(YPAR)的现状,从青少年参与式行动研究的内涵,青少年参与的特点,对青少年参与者、研究者、实施项目及所在社区产生的微观、中观、宏观层面的积极影响等方面,对相关文献研究进行梳理,探究美国参与式行动研究对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和研究所具有的启示作用。青少年参与式行动研究作为一种与社会工作理念、知识论和操作方法相当匹配的研究范式,可以在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践和研究领域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参与式行动研究 文献综述 社会工作
下载PDF
研究对象的在场:在图书情报学领域中引入参与式行动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济群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3-110,共8页
参与式行动研究法将研究对象纳入到了研究框架的设计过程,在参与和行动中强化了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实现了研究对象的真正"在场"。参与式行动研究所蕴含的"研以致用"、"为弱势群体赋权"等特点,... 参与式行动研究法将研究对象纳入到了研究框架的设计过程,在参与和行动中强化了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实现了研究对象的真正"在场"。参与式行动研究所蕴含的"研以致用"、"为弱势群体赋权"等特点,有助于弥合图书情报学研究与专业实践之间的鸿沟,加深学者对信息社会边缘群体的认知与理解,拓宽学科的研究领域。现有图书情报学的行动研究实践说明了二者交叉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在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研究中更大范围地应用参与式行动研究法,还面临着研究者对方法的驾驭能力、研究对象的能力与素养以及研究资源支持等方面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情报学 参与式行动研究 实证研究
下载PDF
采用参与式行动研究和组织发育途径促进用水户协会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鸥 王才品 +3 位作者 查添木 韩勇 余洪昌 张德树 《林业与社会》 2004年第3期39-41,共3页
文章叙述了安徽省霍山中荷扶贫项目在支持淠源渠续建修缮工程中 ,把参与式水资源管理方法运用到灌溉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介绍了参与式行动研究和组织发育途径的工作框架及其在促进用水户协会发展中的应用。作者认为 ,参与式... 文章叙述了安徽省霍山中荷扶贫项目在支持淠源渠续建修缮工程中 ,把参与式水资源管理方法运用到灌溉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介绍了参与式行动研究和组织发育途径的工作框架及其在促进用水户协会发展中的应用。作者认为 ,参与式行动研究与组织发育途径和方法能够有效地推动用水户协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行动研究 组织发育 用水户协会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参与式行动研究:从概念认识到伦理反思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怡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74,共10页
作为一种强调参与和协作的研究范式,参与式行动研究在社区发展理论的丰富和社会工作实践的提升方面意义越来越大。对参与式行动研究的历史溯源、概念定义,以及其背后蕴含的哲学逻辑进行系统性梳理和阐释,亟待引起学术界重视。有鉴于此,... 作为一种强调参与和协作的研究范式,参与式行动研究在社区发展理论的丰富和社会工作实践的提升方面意义越来越大。对参与式行动研究的历史溯源、概念定义,以及其背后蕴含的哲学逻辑进行系统性梳理和阐释,亟待引起学术界重视。有鉴于此,本文深入讨论参与式行动研究中参与因素和行动因素的区别与联系,反思知识产生过程中“研究者”和“参与者”之间的权力关系,探讨研究者在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伦理挑战,尤其强调平等、理解、尊重等核心价值的重要地位,并对未来中国社会工作实践更好地应用参与式行动研究范式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行动研究 知识与权力 研究伦理
下载PDF
参与式行动研究在公益项目需求评估的运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珍珍 《南方论刊》 2020年第7期70-72,共3页
参与式行动研究通过多方参与,在实践场域中,获得真实资料,分析未满足的需求,不断地实践、反思与调整,得出结论,这为解决公益项目需求评估不准确、评估需求并非真正需求等问题提供了思路。文章尝试从优势、实践及策略等方面进行阐释参与... 参与式行动研究通过多方参与,在实践场域中,获得真实资料,分析未满足的需求,不断地实践、反思与调整,得出结论,这为解决公益项目需求评估不准确、评估需求并非真正需求等问题提供了思路。文章尝试从优势、实践及策略等方面进行阐释参与式行动研究方法在公益项目的需求评估中的运用,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以全面地做好服务对象的需求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行动研究 公益项目 需求评估 社会工作
下载PDF
参与式行动研究(PAR)模式下大跨度建筑设计教学探索——以弹性网壳和张拉膜结构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思宁 《华中建筑》 2022年第9期155-159,共5页
传统建筑学设计教学以教师经验传授为主,教师针对学生的设计问题答疑解惑。但随着数字设计技术发展,革新设计教学模式开始萌芽,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探索建筑学设计理性、感性和不确定性。参与式行动研究(PAR)是一种基于问题学习的模式,强... 传统建筑学设计教学以教师经验传授为主,教师针对学生的设计问题答疑解惑。但随着数字设计技术发展,革新设计教学模式开始萌芽,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探索建筑学设计理性、感性和不确定性。参与式行动研究(PAR)是一种基于问题学习的模式,强调边做边学循序渐进地获取知识,为建筑设计教学提供了新思路。研究以大跨度建筑设计课程为样本,结合力学找形技术和实体模型指导学生开展PAR循环式学习,并以弹性网壳和张拉膜结构设计方案为例,解析学生对结构形式、材料性能及构造细部的逐步认知过程,探讨PAR模式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行动研究 建筑设计教学 大跨度建筑 弹性网壳结构 张拉膜结构
下载PDF
参与式行动研究在大学生课堂学习需求评估中的应用
9
作者 张毛宁 彭丹 +1 位作者 奉娇 余思璨 《黑龙江科学》 2019年第9期76-77,共2页
为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课堂学习需求,对参与式行动研究进行了深入分析。介绍了团队组成,由八人组成研究团队,每周开展一次工作会议,每次商定一个主题进行探讨,深入课堂对学生进行访谈,并记录其需求。阐述了研究过程:确定研究主题,自我探... 为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课堂学习需求,对参与式行动研究进行了深入分析。介绍了团队组成,由八人组成研究团队,每周开展一次工作会议,每次商定一个主题进行探讨,深入课堂对学生进行访谈,并记录其需求。阐述了研究过程:确定研究主题,自我探究,调查访谈,编制量表。得出了研究成果,大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需求较多,与现实教学之间存在落差,应改变教师对课堂的认知,增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提升教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行动研究 大学生 课堂学习 需求评估
下载PDF
改善大学英语写作课堂学生网络同伴互评质量的参与式行动研究
10
作者 唐玮 《英语教师》 2021年第21期15-19,共5页
采用参与式行动研究的方法研究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写作课堂中的学生互评。依据教学数据反馈并结合教师反思,不断调整学生互评活动的实践方法,以期改善学生互评的质量和效果。在三个阶段性的连续教学实践后,发现三个因素可以有效提高网... 采用参与式行动研究的方法研究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写作课堂中的学生互评。依据教学数据反馈并结合教师反思,不断调整学生互评活动的实践方法,以期改善学生互评的质量和效果。在三个阶段性的连续教学实践后,发现三个因素可以有效提高网络互评质量:提供依照互评参考表批改过的作文样例;把互评计入写作课成绩考评的一部分;要求学生严格使用互评参考表进行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写作 网络同伴互评 参与式行动研究
下载PDF
参与式渭南地震情景构建:中国地震风险对策的行动研究示范 被引量:6
11
作者 苏桂武 Janise Rodgers +19 位作者 田青 齐文华 Philip England Timothy Sim John Young 王东明 李志强 冯希杰 孙磊 陈鲲 Emily So Barry Parsons 赵金礼 石建梁 袁志祥 Yue Cao 周旗 魏本勇 David Milledge Alexander Densmore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46-1473,共28页
中国政府层面自上而下的防震减灾管理卓有成效;但是,对于提升全社会的整体防震减灾能力而言,尚需推动基于此而又有民众与基层自下而上广泛参与的全社会治理模式。为发展这种模式积累经验,渭南市地震情景构建示范项目借助参与式行动研究... 中国政府层面自上而下的防震减灾管理卓有成效;但是,对于提升全社会的整体防震减灾能力而言,尚需推动基于此而又有民众与基层自下而上广泛参与的全社会治理模式。为发展这种模式积累经验,渭南市地震情景构建示范项目借助参与式行动研究范式,特别关注了中国防震减灾工作当前存在的以下2点广泛不足:一是社会民众与基层的自下而上办法薄弱,且与政府层面自上而下对策之间的相互衔接与促进不足;二是科学研究向实际减灾对策的转化不足,特别是针对自下而上办法的科学研究与应用转化不足。取得的主要进展有:1)基于广泛参与理念,通过"研究者"和"减灾实践者"、"相关者"、"当事人"2方面人员间的密切合作,共同诊断评估了渭南面临的主要地震灾害风险及隐患、共同提炼了针对性的减灾对策改进建议等,从而使情景构建所得的结果或认识更加可靠、所提对策建议更加符合当地实际需要;借助行动研究过程平台,尝试了风险评估、风险沟通和风险对策改进3大环节的无缝衔接与同步互动,促进了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直接对接与就地转化。2)基于多尺度、多层面视角和同时为"政府"或"部门"与"基层"或"民众"两大类用户服务。在关注改进自上而下对策的同时,针对薄弱的自下而上办法,特别是就这两大对策途径间最广泛与最可持续的接口——宣传教育和家庭、学校、社区减灾,开展了大规模的专项调查分析,梳理了系列化的现今本底与改进方向。3)聚焦改善减灾宣教和促进风险沟通,编创了由"故事"引导的2版内容与形式均有显著差别的地震情景叙事读本:政府版和公众版,以期借助"故事"和艺术呈现"故事"带动人们更好地理解与应用情景构建结果和认识,借助"故事"演绎社会性灾害脆弱成分——"留守儿童家庭与贫困"之于灾害的强化与叠加效应,促进人们对地震灾害风险更加全面与深入的认识;在理性刻板科学中融入感性与人文艺术情怀,以引导共识与共鸣、改善减灾态度、培养减灾价值观,进而激发减灾行动和减灾参与意愿,特别是激励人们就相关问题进行长期思考和持续行动改善。以上3方面进展,从总体上实现了对中国防震减灾工作存在的前述2点广泛不足的有益研讨与部分弥补推动尝试。参与式渭南地震情景构建行动研究示范,对国内相关工作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也为国际同类工作积累了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情景 参与式行动研究 讲故事 自上而下对策与自下而上办法 风险评估与风险对策
下载PDF
参与式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 被引量:28
12
作者 陈向明 《教育科学研究》 2006年第5期55-57,共3页
教师行动研究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旨在改进教师工作和生存状态的研究取向。在不同行动研究类型中,教师最需要的是实践的和批判的行动研究,从而在实践认识论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反思理性,而不是盲目模仿外来专家的技术理性。在与外来研... 教师行动研究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旨在改进教师工作和生存状态的研究取向。在不同行动研究类型中,教师最需要的是实践的和批判的行动研究,从而在实践认识论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反思理性,而不是盲目模仿外来专家的技术理性。在与外来研究者合作研究的过程中,教师的平等参与非常重要。参与式行动研究不仅能提升教师的主体意识和能力,而且有助于教师对自身实践性知识和“使用理论”的发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行动研究 参与式行动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 主体意识 自我发展意识
原文传递
基于参与式行动研究的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梦洁 吴红梅 蔡萌 《煤炭高等教育》 2017年第2期100-105,共6页
作为一种结构化的"边做边学"的应用研究方法,参与式行动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非常适宜用于课程教学与教学改革的研究。本研究依托"物业管理"这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选修课程,让学生以参与者和研究者的... 作为一种结构化的"边做边学"的应用研究方法,参与式行动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非常适宜用于课程教学与教学改革的研究。本研究依托"物业管理"这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选修课程,让学生以参与者和研究者的双重身份来探究高校宿舍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这种基于PAR的教学模式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物业管理的理论知识,更能从切身的物业管理实务出发,将理论知识与方法付诸于实践,从而增进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发挥更大的学习能动性。最后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这种教学模式的适宜性,并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师的角色进行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行动研究 教学模式 课程
原文传递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参与式行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斌 康可歌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44-50,共7页
以上海市S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对象,运用参与式行动研究的方法,通过问题确定、更新设计、更新实施、评价反馈和反思总结5个阶段,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品质,验证参与式行动研究方法的有效性,探索其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参与式行动研究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更新 环境行为 设计方法论
原文传递
云村震后重建的参与式行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帅满 《生态经济评论》 2018年第1期197-207,共11页
以云村震后重建实验为例,本文致力于探讨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在研究中的互动模式。梳理行动和研究结合的研究模式后发现,参与式行动研究模糊了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界限,是实现两种角色自洽的可行路径,研究者的学理性指导有助于云村行动... 以云村震后重建实验为例,本文致力于探讨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在研究中的互动模式。梳理行动和研究结合的研究模式后发现,参与式行动研究模糊了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界限,是实现两种角色自洽的可行路径,研究者的学理性指导有助于云村行动的顺利进行,行动开展创造的进入村庄机会有助于研究者获得丰富的一手研究资料,行动和研究可以互相促进。本文可为后续参与式行动研究提供经验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研究对象 参与式行动研究
原文传递
论参与式行动研究在社会工作需求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丝雨 许健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1-176,共6页
参与式行动研究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应用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包含参与式观察和参与式研究。这种方法有助于克服已有需求评估模式的不足,发现真正的社区或服务对象的集体诉求和个人需求,同时促进社区和个体自决。文章提出的三种行动视角均... 参与式行动研究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应用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包含参与式观察和参与式研究。这种方法有助于克服已有需求评估模式的不足,发现真正的社区或服务对象的集体诉求和个人需求,同时促进社区和个体自决。文章提出的三种行动视角均融合了相应理论,阐述了运用参与式行动研究进行需求评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行动研究 需求 需求评估 需求满足
原文传递
空间正义与绿色社会工作介入:四川雅安灾后参与式社区设计的行动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古学斌 齐华栋 Lena Dominelli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 2020年第1期1-21,216,共22页
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给当地带来人员伤亡和重大损失。本文项目团队的介入点名为T村,是四川雅安S镇的一个古老村落。由于大多数年轻劳动力都去城市务工,这个古老的社区逐渐破败。它的传统文化、传统建筑、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与智慧日渐凋... 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给当地带来人员伤亡和重大损失。本文项目团队的介入点名为T村,是四川雅安S镇的一个古老村落。由于大多数年轻劳动力都去城市务工,这个古老的社区逐渐破败。它的传统文化、传统建筑、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与智慧日渐凋敝。单凭社会工作的力量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无法满足社区多元化的需求,尤其是在环境和地理空间方面。在这个跨学科的行动研究项目中,社会工作与建筑设计专业联手探索出一种另类的灾后社区重建模式,这种模式致力于利用在地文化资源,凝聚民众,发展新的合作组织,改善地震灾后民众的福祉,从而实现灾后乡村长期可持续地发展。本文论述了绿色社会工作和空间正义的关系,指出空间也是社会工作介入的重要领域;本文还详细介绍了跨学科研究团队与在地村民共同打造社区厨房的案例,展示了参与式社区设计的过程,阐释了绿色社会工作的内涵与跨学科灾后社区重建的实践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社会工作 参与式行动研究 灾后社区重建
下载PDF
基于项目式学习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参与式行动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邱雪华 许婧怡 +1 位作者 陈丽 李敏谊 《幼儿教育》 2021年第9期12-17,共6页
项目式学习是实现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之一。通过参与式行动研究发现,幼儿在项目式学习活动中的探究路径是多样化的。要实现深度学习,教师需要筛选出什么.样的知识可以更好地实现幼儿的深度学习,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更好地驱动幼儿... 项目式学习是实现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之一。通过参与式行动研究发现,幼儿在项目式学习活动中的探究路径是多样化的。要实现深度学习,教师需要筛选出什么.样的知识可以更好地实现幼儿的深度学习,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更好地驱动幼儿的深度学习,什么样的认知策略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实现幼儿深度学习的关键在于重塑教师.的思维方式。幼儿园应当营造共同体中心环境,推动教师持续的共同思考;借助行动研究,促进教师的深度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项目式学习 深度学习 参与式行动研究
原文传递
深度学习视角下幼儿园教师领导力提升的参与式行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旭 赵蕊莉 +2 位作者 李峰 李敏谊 叶品 《幼儿教育》 2021年第9期7-11,共5页
本研究依托北京市海淀区学前教育领域的“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采取两轮参与式行动研究,探索如何通过提升幼儿园教师领导力,帮助教师更好地支架幼儿实现深度学习。两轮参与式行动研究以“教师领导力行为与学生学习框架”为行动指引框... 本研究依托北京市海淀区学前教育领域的“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采取两轮参与式行动研究,探索如何通过提升幼儿园教师领导力,帮助教师更好地支架幼儿实现深度学习。两轮参与式行动研究以“教师领导力行为与学生学习框架”为行动指引框架,分别对区级层面和园级层面的教师研修活动进行引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后续建议积极增强幼儿园教师领导力意识;为教师创设自主学习、自主研修的环境;组织不同层级的教学实践研讨,引导教师做好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帮助教师加强与幼儿家长的交流合作;给予教师充分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教师领导力 参与式行动研究
原文传递
西北走廊发展中的主体性与话语分析--兼论人类学参与式行动研究的实践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托玛索.泼罗瓦朵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2-75,共14页
本文概述了西北民族走廊的发端、演变和定型的过程。首先,以历史的视角解析甘肃-青海区域性社会的文化形态,尤其注重在多源主体(plural subjects)与帝制中国(imperial China)的中央王朝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如何形成礼仪网络,以及在其间的... 本文概述了西北民族走廊的发端、演变和定型的过程。首先,以历史的视角解析甘肃-青海区域性社会的文化形态,尤其注重在多源主体(plural subjects)与帝制中国(imperial China)的中央王朝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如何形成礼仪网络,以及在其间的甘青社会模棱两可的地位和媒介作用。在重构该区权力支配关系的基础上,对西北走廊边际群体的主体性问题作简要介绍,试图把理论性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其次,以应用人类学研究为基础,尝试提出超越发展矛盾的原理及实现方法,以便为相关政策的完善提供借鉴,使当地挣脱发展话语桎梏。与目前已采用的西北区域发展与资源开发模式相比,本文所阐述的"参与式行动"(participatory action)及其相关研究有助于组织少数民族与地方社区的力量,达到预定的目标,进一步把介入者(intervenors)与被介入者(intervented)的主体-客体对立关系(subject-object dicothomy)转换成前者与后者相互依存、共享发展成果的主体间性关系(inter-subjective relations)。最后,重新认定本学科的学术地位及其实用性价值,认为人类学的田野工作在梳理地方性知识的前提下,更应当找出对应援助发展项目的合理方式,提供相似案例等研究成果来处理在政策制订、执行与评价的整个过程(policy process)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民族走廊 主体性 话语分析 参与式行动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