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强 赵永生 +1 位作者 陈修福 张承韶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3期191-192,196,共3页
本研究探讨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院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55~71岁,平均(60.34±6.33)岁... 本研究探讨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院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55~71岁,平均(60.34±6.33)岁,病程在1~6年,平均(3.14±3.39)年;单节椎体14例,双节椎体1例,腰3损伤4例,腰4损伤16例,腰5损伤7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后路单椎板入路 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文达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23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stenosis,DLSS)患者实施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收治86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中心随机形式,在2018年5月3日-2...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stenosis,DLSS)患者实施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收治86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中心随机形式,在2018年5月3日-2019年6月2日期间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行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对照组43例行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记录2组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腰椎椎间融合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颈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以及欧式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1)观察组手术用时(122.12±24.20)小时、术中出血量(348.12±31.00)ml,以及住院用时(11.79±3.65)天,少于对照组(145.02±27.30)小时、(389.23±45.25)ml、(16.95±4.70)天,2组对比有差异性(P<0.05);观察组腰椎椎间融合率90.69%,高于对照组72.09%,2组对比有差异性(P<0.05);术前2组VAS、JOA以及ODI指标对比无差异性(P>0.05);术后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2组对比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可行,能够有效降低出血量,改善疼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经后路单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 价值分析
原文传递
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智博 魏冬梅 +2 位作者 袁旭芳 张亚楠 杨建锋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14期2103-2104,共2页
目的:探究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29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均予以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 目的:探究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29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均予以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观察统计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并比较VAS(视觉模拟评分法)、JOA(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法)、ODI(欧式功能障碍)评分。结果:29例患者平均手术用时为(130.1±24.9)min,平均术中出血量(412.3±41.9)ml;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VAS、ODI评分明显降低,JOA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应用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内固定改良术治疗,术中出血量及手术用时较少,术后腰椎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后路单椎板入路减压 椎间隙内固定改良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观察
4
作者 宋中学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5期2786-2787,共2页
目的研究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周口协和骨科医院96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接受经后路... 目的研究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周口协和骨科医院96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接受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术,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内固定改良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欧式功能障碍(ODI)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较对照组(81.2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ODI评分为(16.49±1.83)分,低于对照组的(23.27±1.95)分,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为(78.61±11.57)分,高于对照组的(70.26±11.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显著,可降低ODI评分,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后路单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
5
作者 赵睿 王锋 陈鑫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7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收治的56例DLSS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OBG组,n=28)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收治的56例DLSS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OBG组,n=28)与对照组(REG组,n=28).用经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隙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REG组患者进行治疗,用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对OBG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OBG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高于REG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用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DLSS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手术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后路单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并发症
下载PDF
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冯太山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5期2751-2752,共2页
目的观察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郑州仁济医院收治的58例行手术治疗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 目的观察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郑州仁济医院收治的58例行手术治疗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接受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内固定改良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的优良率82.8%高于对照组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27,P<0.05);两组患者术前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症状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 a,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减压椎间隙 内固定改良
下载PDF
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28
7
作者 邓必权 胡华 +4 位作者 滕宇 黄杰 江红辉 张卫国 蒋林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3期306-309,共4页
目的分析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抽取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62例DLSS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研究组采用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 目的分析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抽取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62例DLSS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研究组采用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对照组行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腰椎椎间融合优良率、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欧式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变化情况,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1年,无失访。研究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均<0.01);腰椎椎间融合优良率(90.32%)高于对照组(67.74%,P<0.05)。术后研究组VAS、JOA评分及ODI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采用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DLSS效果显著,可减少手术用时及失血量,缓解患者疼痛感及功能障碍情况,改善机体功能与腰椎椎间融合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后路单椎板入路 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