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困境中行为判断的认知与情绪问题:从道德双加工模型到建构水平理论 被引量:15
1
作者 邱俊杰 张锋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15年第3期271-280,共10页
早期道德哲学家围绕道德困境中当事人通过牺牲少数人的权益以维护多数人权益的行为是否适当的道德判断问题,形成了道义论和结果论两种对立的道德判断观。为消解此种对立,道德双加工模型(dualprocess model)提出,道德判断中认知与情绪过... 早期道德哲学家围绕道德困境中当事人通过牺牲少数人的权益以维护多数人权益的行为是否适当的道德判断问题,形成了道义论和结果论两种对立的道德判断观。为消解此种对立,道德双加工模型(dualprocess model)提出,道德判断中认知与情绪过程共存且彼此竞争,其中道义论判断受情绪过程驱动,而结果论判断受认知过程驱动。新近基于建构水平理论(construal level theory,CLT)的研究则认为,道德判断受对道德困境的建构水平影响,随着心理距离的延伸,人们更倾向于做出高水平建构的结果论判断,并排除了情绪过程在其中的作用。未来有必要通过干扰认知表征,并引入负性情绪阻断任务,来探讨认知与情绪过程对道德判断倾向的相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困境 行为判断 双加工模型 建构水平理论 心理距离
下载PDF
道德判断的双加工模型:情感与认知并存
2
作者 郑剑锋 陈百卉 《科技信息》 2014年第4期291-291,299,共2页
随着心理学家在道德心理学中掀起情绪革命,有关科尔伯格的理性推理决定了成人道德判断的理论已然受到质疑,本世纪初美国心理学者陆续提出多种新的道德判断理论模型,本文介绍了由Greene提出的道德判断双加工模型,即道德判断是由两个系统... 随着心理学家在道德心理学中掀起情绪革命,有关科尔伯格的理性推理决定了成人道德判断的理论已然受到质疑,本世纪初美国心理学者陆续提出多种新的道德判断理论模型,本文介绍了由Greene提出的道德判断双加工模型,即道德判断是由两个系统控制的,一个是情绪系统,另一个是认知控制系统,两个系统具有相互竞争的关系,本文总结本世纪前十年有关功利性道德判断研究成果来理解道德判断的双加工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相关的评价,以期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客观的科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加工模型 道德判断 道德情感 情绪
下载PDF
道德判断的双加工模型述评
3
作者 罗奕高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2期9-11,共3页
情绪和认知在道德判断过程中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传统的理性模型认为道德判断是一个理性推理的过程,强调认知的作用;而社会直觉模型认为道德判断是一个直觉过程,强调情绪的作用。G reene在二者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加工模型,认为道德判断... 情绪和认知在道德判断过程中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传统的理性模型认为道德判断是一个理性推理的过程,强调认知的作用;而社会直觉模型认为道德判断是一个直觉过程,强调情绪的作用。G reene在二者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加工模型,认为道德判断是情绪和认知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现有的许多研究成果也证实了认知和情绪在道德判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双加工模型的提出为道德判断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判断 双加工模型 社会直觉模型
下载PDF
双加工模型视角下的儿童选择性信任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芷诺 杜瑶 汤玉龙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9-385,共7页
选择性信任能力是儿童学习所需要的基本能力之一。选择性信任的双加工模型认为儿童存在Ⅰ型加工和Ⅱ型加工两类加工过程。其中Ⅰ型加工通过不断提供默认的启发式策略,自动且迅速做出反应。Ⅱ型加工则是对于信任线索的理性判断。本文在... 选择性信任能力是儿童学习所需要的基本能力之一。选择性信任的双加工模型认为儿童存在Ⅰ型加工和Ⅱ型加工两类加工过程。其中Ⅰ型加工通过不断提供默认的启发式策略,自动且迅速做出反应。Ⅱ型加工则是对于信任线索的理性判断。本文在介绍双加工模型的基础之上,对Ⅰ型和Ⅱ型加工进行了进一步的区分与完善,总结了影响Ⅱ型加工产生的因素,并提出了未来可以从Ⅰ、Ⅱ型加工产生的时间及作用机制、模型适用范围等方面进一步推进儿童选择性信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信任 儿童 双加工模型
原文传递
道德判断的新发展——双加工模型理论
5
作者 庄童贺 李敬巍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7期147-148,共2页
Greene把传统的道德判断和社会直觉模型结合起来,提出道德判断的双加工模型。该模型认为,道德判断一方面是快速、直觉的情感过程,另一方面是慢速、深思的认知推理过程。Greene等通过fMRI确定情绪和认知在道德判断中脑区的激活区域,通过... Greene把传统的道德判断和社会直觉模型结合起来,提出道德判断的双加工模型。该模型认为,道德判断一方面是快速、直觉的情感过程,另一方面是慢速、深思的认知推理过程。Greene等通过fMRI确定情绪和认知在道德判断中脑区的激活区域,通过采用声音、图片等改变两难材料的呈现,得出诱发情绪后道义性判断的增加。Greene的双加工模型的提出是道德领域的突破,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加以重视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判断 双加工模型 直觉 情感 认知控制
下载PDF
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发生机制:双加工模型的解释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永梅 田录梅 +2 位作者 袁竞驰 单楠 刘翔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1期189-193,共5页
青少年期是冒险行为的高发期,长期以来研究者对其发生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该文在简要介绍传统决策模型的基础上主要综述了解释青少年冒险行为发生机制的双加工模型,包含模糊痕迹理论、原型-意愿模型两个认知加工模型和双系统模型、成... 青少年期是冒险行为的高发期,长期以来研究者对其发生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该文在简要介绍传统决策模型的基础上主要综述了解释青少年冒险行为发生机制的双加工模型,包含模糊痕迹理论、原型-意愿模型两个认知加工模型和双系统模型、成熟不平衡模型两个神经生物学模型。尽管上述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青春期冒险行为高发的原因,但是这些双加工模型及其有关研究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如关于决策模式存在相互对立的观点、关于认知能力发展存在分歧、模型的适用范围问题、神经生物模型的弊端、缺乏对真实冒险行为的研究等,未来研究对上述方面应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冒险行为 发生机制 传统决策模型 双加工模型
原文传递
道德判断的双加工过程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任晶晶 江琦 +2 位作者 李树芳 刘文文 徐雅珮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15年第1期43-47,共5页
道德判断的研究一直存在情与理的争论。一段时间内,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模型,如Piaget的理性模型、Haidt的社会直觉模型等。但是Greene的双加工理论模型则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此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Cushman发现道德判断存在... 道德判断的研究一直存在情与理的争论。一段时间内,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模型,如Piaget的理性模型、Haidt的社会直觉模型等。但是Greene的双加工理论模型则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此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Cushman发现道德判断存在两个区别的过程:一个过程涉及对行为者心理状态进行归因,一个过程涉及对行为结果和引起结果的原因进行归因。为此,他提出了道德判断的双加工过程模型,即道德判断的产生存在心理状态归因和因果归因两个过程。未来的研究需从研究材料、特殊人群、地区文化差异以及宗教信仰差异等方面,对道德判断模型进行比较和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判断 心理理论 加工过程模型
下载PDF
道德判断影响网民群体在线信息行为的双路径机制探析——基于上海女童失踪案网评的量化统计分析
8
作者 石密 孙世姣 《新媒体研究》 2024年第7期16-23,共8页
基于道德判断双加工模型,研究不同的信息线索如何激发人们的道德判断而对其网络集体行为产生影响,为疏导网络舆论、构建网络生态环境以及规范网络集体行为健康发展提供决策依据。通过文本挖掘获取研究数据,对微博平台上有关上海女童失踪... 基于道德判断双加工模型,研究不同的信息线索如何激发人们的道德判断而对其网络集体行为产生影响,为疏导网络舆论、构建网络生态环境以及规范网络集体行为健康发展提供决策依据。通过文本挖掘获取研究数据,对微博平台上有关上海女童失踪的632条文本信息进行量化统计分析,探索并剖析道德判断对网络民众在线信息行为的影响路径。研究显示:信息的情绪线索会影响网民的非理性行为,其逻辑线索会影响网民的理性行为;道德判断是信息线索影响网络民众信息行为的重要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信息 道德判断 网络集体行为 道德判断双加工模型
下载PDF
道德判断的双加工理论述评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炜 袁文娟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8期176-178,共3页
传统的理性主义认为道德判断是一系列理性推理的结果,社会直觉模型认为道德判断更多是一种直觉加工的过程.双加工理论进一步明确和提升了情绪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认为道德判断是情绪和认知平等竞争的结果.
关键词 道德判断 社会直觉 模型加工理论
下载PDF
锚定效应的研究范式、理论模型及应用启示 被引量:35
10
作者 李斌 徐富明 +1 位作者 王伟 龚梦园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08年第3期269-275,281,共8页
锚定效应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是指在不确定状态判断过程中,人们会以最初的信息作为参照点来调整对事件的估计,这往往会导致得出错误的判断。本文首先阐述了锚定效应的相关概念及经典研究范式,后者包括语意启动范式、数值启动范式、... 锚定效应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是指在不确定状态判断过程中,人们会以最初的信息作为参照点来调整对事件的估计,这往往会导致得出错误的判断。本文首先阐述了锚定效应的相关概念及经典研究范式,后者包括语意启动范式、数值启动范式、自发锚与外部锚启动范式等。然后对锚定效应的不充分调整启发模型、锚定调整模型、选择通达模型、双加工模型以及神经心理模型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总结了锚定效应在经济管理等领域中的应用。最后指出了锚定效应的研究局限及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定效应 锚定调整模型 选择通达模型 双加工模型
下载PDF
时距加工“长度效应”研究述评 被引量:10
11
作者 尹华站 李祚山 +1 位作者 李丹 黄希庭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87-891,共5页
所谓长度效应指随着加工长度的变化,时距加工机制在认知或神经层面会表现出不一致。近20年来,关于时距加工是否会出现长度效应存在共同机制假设和差异机制假设两种观点。共同机制假设主张不同长度的时距加工认知或神经机制相同,且该机... 所谓长度效应指随着加工长度的变化,时距加工机制在认知或神经层面会表现出不一致。近20年来,关于时距加工是否会出现长度效应存在共同机制假设和差异机制假设两种观点。共同机制假设主张不同长度的时距加工认知或神经机制相同,且该机制可被标量计时模型解释;而差异机制假设主张不同长度时距加工的认知或神经机制存在差异,2~3s、1s、1/2s及1/3s等是区别不同机制的分界位置。文章还指出四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即已获证据的可靠性问题、判定标准的多元化问题、分界位置的确定性问题及理论模型的适用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度效应 共同机制假设 差异机制假设 标量计时模型 双加工模型
下载PDF
加工流畅性的判定标准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衡林利 刘革 《社会心理科学》 2016年第10期22-25,共4页
加工流畅性指完成心理任务时对其难易程度的感受,是一种主观体验。它分为知觉流畅性、语言流畅性、检索流畅性等。加工流畅性的判定标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流畅性的操作性定义和反应时的概念等同。另一种是主观体验困难程度的自我报告... 加工流畅性指完成心理任务时对其难易程度的感受,是一种主观体验。它分为知觉流畅性、语言流畅性、检索流畅性等。加工流畅性的判定标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流畅性的操作性定义和反应时的概念等同。另一种是主观体验困难程度的自我报告。流畅性在决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它不仅作为直接线索影响策略的选择,还对个体的认知策略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流畅性 双加工模型
下载PDF
异同判断加工中整体和局部特征的作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周国梅 傅小兰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81-689,共9页
采用三种整体局部特征(关系-属性,全局-局部,抽象-具体)图形,要求3组大学生被试完成异同判断任务,以考察异同判断加工中整体和局部特征的作用,探讨异同比较的加工机制。三个实验的结果表明:(1)三种整体特征均可加速同反应,因而不支持同... 采用三种整体局部特征(关系-属性,全局-局部,抽象-具体)图形,要求3组大学生被试完成异同判断任务,以考察异同判断加工中整体和局部特征的作用,探讨异同比较的加工机制。三个实验的结果表明:(1)三种整体特征均可加速同反应,因而不支持同判断加工是整体匹配的观点;(2)存在快同效应,但并不支持同判断的快速加工器对整个刺激加工完成后慢速比较器才开始工作的观点;(3)异反应时随差异特征的增多而减小,从而进一步支持异判断是分析加工、自终止的观点;(4)异反应时随差异特征从上至下、从整体到局部而增加,意味着异判断加工的顺序可能是自上而下、从整体到局部。上述结果支持研究假设:同判断的快速加工器先加工整体特征,然后再和异判断的慢速比较器一起开始加工局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同比较 过程模型 整体加工 快同效应
下载PDF
回避型依恋者对消极情绪信息防御性加工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清婷 胡佳 +1 位作者 陈旭 刘颖 《心理学进展》 2017年第2期199-206,共8页
准确加工情绪信息在人际关系管理及一般社会功能上起重要作用。不安全依恋风格影响个体的情绪加工偏向。回避型依恋者抑制消极刺激的加工,并且被看做拥有早期无意识的焦虑自我模型以及晚期控制的积极自我模型。本文主要探讨回避型依恋... 准确加工情绪信息在人际关系管理及一般社会功能上起重要作用。不安全依恋风格影响个体的情绪加工偏向。回避型依恋者抑制消极刺激的加工,并且被看做拥有早期无意识的焦虑自我模型以及晚期控制的积极自我模型。本文主要探讨回避型依恋者加工消极情绪信息的防御性排斥特征,具体表现为一种早期警觉和晚期抑制的双重加工模型。行为证据证明了回避型依恋者在早期自动化加工阶段表现出同依恋焦虑者类似的对威胁相关信息的警觉探测。ERP成分也体现了回避者早期警觉的特征,表现在N1、P2等注意警觉相关成分以及C1、P1等基于粗略视觉特征的视觉情绪刺激加工相关的早成分更为强烈的波幅上。在晚期加工阶段这类个体则表现出对消极情绪的回避抑制加工,在表情模仿任务中出现“反转的微笑”以及stroop任务中更少的干扰效应证明其在晚期加工阶段的抑制加工特征。神经层面表现为回避型个体在认知控制脑区如背外侧前额叶、眶额皮层等脑区的激活。回避者对负性情绪的高度警觉是成功回避的前提,而这一策略在个体认知资源不足时出现失效。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回避型依恋与警觉-抑制注意模式的因果基础;关注防御性情绪信息加工对个体健康以及关系维持的影响及后果;深入考察去激活策略功能的有效性及其神经机制;深化回避防御在临床治疗上的应用,进一步为治疗依恋混乱相关的临床策略提供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避型依恋 情绪加工 防御性排斥 双加工模型 防御失效
下载PDF
英汉次词加工文献综述
15
作者 温荣芬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76-80,共5页
本文主要回顾了英汉词汇加工模式,分析讨论次词(主要是英语词素)加工在各词汇加工模式中的作用以及汉字字形加工机制中次词(偏旁)的作用,然后分析总结了国内外词素加工和偏旁加工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 次词加工 整词加工模型 分解加工模型 通道加工模型 多水平互动激活模型
下载PDF
善良人格影响善行表达的边界条件:基于控制与直觉加工的视角
16
作者 张和云 许燕 赵欢欢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2022年第2期79-99,258,共22页
为了探究善良人格影响善行表达的边界条件,本研究基于善行表达的双加工系统模型,设计了两个实验研究,分别探讨了时间压力和自我控制资源耗损在善良人格与善行表达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时间压力调节了善良人格与善行表达的关系... 为了探究善良人格影响善行表达的边界条件,本研究基于善行表达的双加工系统模型,设计了两个实验研究,分别探讨了时间压力和自我控制资源耗损在善良人格与善行表达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时间压力调节了善良人格与善行表达的关系。在高时间压力下,善良人格显著正向预测善行表达,高善良倾向者善行表现优于低善良倾向者;在低时间压力下,高、低善良倾向者的善行表现无显著差异;(2)自我控制资源耗损在善良人格与善行表达之间起调节作用。在高自我耗损条件下,善良人格可以正向预测善行表达,高善良倾向者的善行表现更高;在低自我耗损条件下,低善良倾向者的善行表现向好,且与高善良倾向者无显著差异。这些结果提示我们,通过营造友善的社会氛围,形成良好的社会规范,构建安全的社会保障,训练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们做好事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良人格 善行表达 直觉行善 控制行善 加工系统模型
下载PDF
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词素加工和汉语偏旁加工关联研究
17
作者 温荣芬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01-108,共8页
以中国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对比英汉词素加工和偏旁加工,探究二语学习者的英汉复杂形态词的加工状况。本文通过三个实验来分别研究英语语义相关的词素、汉字语义相关的偏旁和语义相关的英汉词汇在词汇加工中的作用和异同。实验一研究结果... 以中国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对比英汉词素加工和偏旁加工,探究二语学习者的英汉复杂形态词的加工状况。本文通过三个实验来分别研究英语语义相关的词素、汉字语义相关的偏旁和语义相关的英汉词汇在词汇加工中的作用和异同。实验一研究结果显示,英语语义相关的英语词素在二语者英语词汇加工处理的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实验二表明,语义相关的汉语偏旁对汉字的加工虽然没有取得具有统计意义的显著水平,但是也有一定的促进加工作用。在实验三中,语义相关的汉语偏旁对相关的英语词汇的启动效应也没达到统计意义;同时,语义相关的英语单词对相关的汉字的启动效应也很微小。然而无一例外的是语义促进效应虽然微弱,但都普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素加工 偏旁 整词加工模型 分解加工模型 通道加工模型
下载PDF
谎言判断的双加工理论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嵩 蔡頠 +2 位作者 孙嘉卿 章哲明 金盛华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5-788,793,共5页
心理学关于谎言的研究分为两个主要的方向,其中之一就是探究普通人在判断他人是否说谎时的心理过程,以及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们的判断。早期解释谎言判断的心理学理论包括基本归因错误、分心假设和情境熟悉性假设,而近来双加工理论得到越... 心理学关于谎言的研究分为两个主要的方向,其中之一就是探究普通人在判断他人是否说谎时的心理过程,以及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们的判断。早期解释谎言判断的心理学理论包括基本归因错误、分心假设和情境熟悉性假设,而近来双加工理论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在动机、认知需求、判断时间、背景信息、探测效应和怀疑等方面的研究中得到了许多数据支持。目前对于谎言判断的研究存在许多争议,例如双加工是否是连续单维的过程,人们是否具有判断谎言的能力,未来的研究可以围绕这些方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谎言判断 双加工模型 谎言线索
原文传递
决策行为和道德判断过程的外语效应: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
19
作者 关旭 张锋 +1 位作者 周楠 尹军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17年第1期80-91,共12页
最近研究者发现,人们对决策任务的加工随表述的语言形式(母语/外语)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即出现外语效应,并基于双加工模型提出了直觉(即情绪)加工被弱化和审慎(即认知)加工被增强两种理论解释,且均获得部分研究结果的支持。本文概述了外... 最近研究者发现,人们对决策任务的加工随表述的语言形式(母语/外语)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即出现外语效应,并基于双加工模型提出了直觉(即情绪)加工被弱化和审慎(即认知)加工被增强两种理论解释,且均获得部分研究结果的支持。本文概述了外语效应及其心理机制的主要研究文献,并指出由于既往研究范式无法分离情绪与认知加工两个子过程的效力,未来研究应利用加工分离程序以及负性情绪与认知加工阻断技术,深入考察外语对直觉加工和审慎加工的影响,以阐明外语效应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决策 道德判断 外语效应 双加工模型 加工分离程序
下载PDF
时间知觉的进程与源定位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有国 袁宏 +1 位作者 黄希庭 刘光远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0,190,共10页
心理学家对时间认知的脑机制提出了三种基本的模型假设:特异化计时模型、分布网络计时模型和局部任务依赖的计时模型。本研究中三个实验分别在视觉、听觉和触觉通道,要求被试完成时间任务和非时间任务(颜色、音调和位置),同时记录错误... 心理学家对时间认知的脑机制提出了三种基本的模型假设:特异化计时模型、分布网络计时模型和局部任务依赖的计时模型。本研究中三个实验分别在视觉、听觉和触觉通道,要求被试完成时间任务和非时间任务(颜色、音调和位置),同时记录错误率、反应时和事件相关电位(ERP)数据。探讨了不同感觉通道内时间知觉的进程以及源定位,检验以上三种基本的模型假设。ERP分析发现,不同通道时间任务与非时间任务诱发ERP的差异开始显著的时间点不一致,但视觉、听觉分离点与各自关联负变化(CNV)的始潜时接近,触觉分离点与CNV开始负走向的起始点接近。源定位分析发现,视觉、听觉和触觉时间知觉均激活了额叶、顶叶的部分区域,此外视觉时间知觉还激活了枕叶部分区域,听觉时间知觉还激活了颞叶部分区域。以上的结果提示,CNV可以作为反映不同通道时间知觉过程的指标。三种基本的模型均只能解释本研究的部分结果,时间知觉双加工模型可以对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知觉 进程 源定位 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 时间知觉双加工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