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8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离自母婴粪便及母乳的短双歧杆菌耐药性研究
1
作者 钟智 马昕玮 +1 位作者 路镜达 陈永福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24,50,共5页
短双歧杆菌是人体肠道中常见的一种双歧杆菌,因其具有诸多益生特性被广泛关注,但是对其抗生素耐药性方面的研究严重不足。本研究以23株分离自母婴粪便及母乳的短双歧杆菌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菌株对14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发现,实验... 短双歧杆菌是人体肠道中常见的一种双歧杆菌,因其具有诸多益生特性被广泛关注,但是对其抗生素耐药性方面的研究严重不足。本研究以23株分离自母婴粪便及母乳的短双歧杆菌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菌株对14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发现,实验菌株对12种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仅对氨苄西林和利奈唑胺敏感。全部实验菌株均对氯霉素、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和新霉素具有耐药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分离自L家庭母亲粪便的菌株对利福平、克林霉素和链霉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婴儿粪便和母乳分离株。短双歧杆菌的耐药表型差异较大,即使是分离自同一个家庭和个体的菌株其耐药表型也不相同。研究为短双歧杆菌的安全性评价和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耐药性 母婴 母乳 安全性
下载PDF
布地奈德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刘晓丽 罗慧玲 +2 位作者 许承旭 贺思云 陈星宇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治疗支气管哮喘(BA)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BA患者72例,时间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36例行常...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治疗支气管哮喘(BA)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BA患者72例,时间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36例行常规治疗,二联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联合金双歧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1)二联组咳嗽、哮鸣音、胸闷气短消退时间较常规组短(P<0.05)。(2)两组治疗前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二联组肺功能指标较常规组好(P<0.05)。(3)两组治疗前肠道菌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二联组肠道菌群水平较常规组好(P<0.05)。(4)两组治疗前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趋化素样因子1(CKLF-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二联组血清NGF、CKLF-1水平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金双歧治疗BA可快速解除患者的症状,改善肺功能,纠正肠道微生态失调的状态,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双歧杆菌杆菌三联活菌片 支气管哮喘 血清炎性因子 肺功能 肠道菌群
下载PDF
《胰腺整合介入治疗学》出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非洛贝特对高脂性胰腺炎患者甘油三酯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杨婕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07-I0007,共1页
《胰腺整合介入治疗学》由李茂全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分为6大篇,26章;涉及基础医学、临床新技术、转化研究以及与胰腺相关临床学科,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有关胰腺整合介入治疗学相关理论、研究机制和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本... 《胰腺整合介入治疗学》由李茂全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分为6大篇,26章;涉及基础医学、临床新技术、转化研究以及与胰腺相关临床学科,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有关胰腺整合介入治疗学相关理论、研究机制和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本书写作思路和特色是:从临床出发,突出规范和流程,密切结合最新前沿基础研究和转化运用;以困难和疑点为引导,强调整合多学科优势,最大限度解决患者实际痛苦。本文结合《胰腺整合介入治疗学》讨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非洛贝特对HTGP患者TG水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介入治疗学 临床新技术 甘油三酯水平 脂性 非洛贝特 基础医学 写作思路
下载PDF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吡拉西坦对重症脑出血患者胃肠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黄涛 吕凤华 张伟丹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吡拉西坦对重症脑出血患者胃肠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2022年该院治疗的重症脑出血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4例、研究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吡拉西坦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吡拉西坦对重症脑出血患者胃肠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2022年该院治疗的重症脑出血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4例、研究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吡拉西坦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吡拉西坦进行治疗。检测两组患者的脑血管平均流速、脑血管平均流量、血管外周阻力和动态阻力水平;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日常生活活动评分(ADL)评估患者昏迷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检测乳杆菌、双歧杆菌、D-乳酸(D-LC)、二胺氧化酶(DAO)、神经肽Y(NPY)和铁蛋白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脑血管平均流速、脑血管平均流量水平、GCS和ADL评分高于对照组;血管外周阻力、动态阻力,D-LC、DAO、NPY、铁蛋白水平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31%(24/26),高于对照组的66.67%(1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吡拉西坦联合治疗,能显著恢复重症脑出血患者的胃肠功能及神经功能,改善脑血管功能,恢复肠道菌群平衡,提升患者意识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出血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吡拉西坦 胃肠功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围绝经期便秘
5
作者 赵美珠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77-0080,共4页
探究围绝经期便秘患者行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作为研究时段,选取我院围绝经期便秘患者(n=68)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指标。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 探究围绝经期便秘患者行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作为研究时段,选取我院围绝经期便秘患者(n=68)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指标。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便秘严重程度评分、PAC-QOL评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围绝经期便秘患者采用联合用药后的效果突出,在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亦可提升其生活质量,且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 围绝经期 便秘
原文传递
人源分离长双歧杆菌长亚种的体外益生特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明芳 陈丽澜 +2 位作者 张雪玲 田丰伟 倪永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2,共8页
对新疆伊宁县哈萨克族学龄儿童粪便样品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进行分离鉴定,重点开展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longum subsp.longum)菌株的体外益生特征实验。依据groEL功能基因测序和重复性外源性回文聚合酶链反应指纹分型技术,416株双... 对新疆伊宁县哈萨克族学龄儿童粪便样品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进行分离鉴定,重点开展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longum subsp.longum)菌株的体外益生特征实验。依据groEL功能基因测序和重复性外源性回文聚合酶链反应指纹分型技术,416株双歧杆菌隶属于B.longum、B.bifidum、B.pseudocatenulatum、B.catenulatum和B.breve。依据优势种B.longum subsp.longum的指纹分型,27种基因型显示了个体间菌株的遗传差异,同时发现同一个体肠道有多菌株共存现象。27株代表菌株的体外实验结果表明,菌株2B3-21、1B23-11、2B33-3和1B68-16的耐酸、耐胆盐能力最优,菌株1B68-16、2B13-5、2B33-3和1B39-2的抑菌能力较强;菌株1B38-1、2B33-3、1B68-16和2B13-28体外抗氧化能力较强,综合所有菌株的抗生素耐药性和利用多种植物源聚糖的能力进行考虑,筛选菌株1B68-16和2B33-3作为潜在的益生菌菌株后续开展体内益生特性研究,本研究可为开发适应特定区域人群的优良益生菌株及产品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族 学龄儿童 双歧杆菌长亚种 GROEL 指纹图谱 益生特性
下载PDF
耐高渗青春双歧杆菌的筛选及发酵工艺优化
7
作者 潘子怡 毛丙永 +3 位作者 唐鑫 张秋香 赵建新 崔树茂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7,共8页
为解决青春双歧杆菌在生产中发酵密度低的问题,该文测定了94株青春双歧杆菌的耐渗能力,同时评价了耐高渗菌株耐渗能力的遗传稳定性,最后通过解析培养基底物和发酵工艺探究了耐高渗菌株的最适发酵条件,从而提高其生产中的发酵活菌数。筛... 为解决青春双歧杆菌在生产中发酵密度低的问题,该文测定了94株青春双歧杆菌的耐渗能力,同时评价了耐高渗菌株耐渗能力的遗传稳定性,最后通过解析培养基底物和发酵工艺探究了耐高渗菌株的最适发酵条件,从而提高其生产中的发酵活菌数。筛选得到两株最高可耐受1400 mOsm/kg的菌株CCFM1302和CCFM1066,其最优氮源为复合氮源(胰酪蛋白胨和酵母浸粉FM528以质量比1∶1复合),最优碳氮比分别为(2.71±0.23)∶1和(2.53±0.11)∶1。以达到完全抑制渗透压为发酵终点推算底物最适浓度,进一步优化微量元素的添加量,得到最优培养基:复合氮源21.0 g/L、葡萄糖57.0 g/L(CCFM1302),复合氮源22.4 g/L、葡萄糖56.5 g/L(CCFM1066);此外添加MgSO_(4)·7H_(2)O 0.25 g/L,半胱氨酸1 g/L、吐温801 mL/L。恒pH 5.5培养至稳定期发酵液活菌数可达(1.82±0.08)×10^(10)CFU/mL和(1.70±0.03)×10^(10)CFU/mL。该文筛选到可产业化的两株青春双歧杆菌,并优化其高密度发酵工艺,对生产和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双歧杆菌 渗透压 高密度培养 碳氮比 活菌数
下载PDF
动物双歧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对肥胖小鼠体脂分布和血脂的影响
8
作者 朱梅珍 郑晗盈 +3 位作者 郭东北 陈小旋 潘莉莉 李红卫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6,共13页
利用肥胖小鼠模型探讨动物双歧杆菌CP-9(Bifidobacterium animalisCP-9,CP-9)和罗伊氏乳杆菌ADR-1(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 ADR-1,ADR-1)对体质量、体脂分布和血脂的影响。高脂饲料喂养的肥胖小鼠随机分为高脂饮食对照组(High-fat ... 利用肥胖小鼠模型探讨动物双歧杆菌CP-9(Bifidobacterium animalisCP-9,CP-9)和罗伊氏乳杆菌ADR-1(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 ADR-1,ADR-1)对体质量、体脂分布和血脂的影响。高脂饲料喂养的肥胖小鼠随机分为高脂饮食对照组(High-fat Diet,HFD)、CP-9组、ADR-1组,正常饮食组(Normal Diet,ND)普通饲料喂养,每组12只,连续灌胃10 w。测量小鼠体质量、体成分,观察体脂肪分布、肝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液生化指标,测定肝脏组织脂肪酸合成酶(Fattty Acid Synthase,FAS)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基因的蛋白表达。干预结束时,与HFD相比,CP-9和ADR-1组小鼠体质量(-18.82%,-18.82%vs HFD)、腹腔和皮下脂肪、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谷丙转氨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显著降低(P<0.05)。CP-9、ADR-1组肝脂肪变性及肝损伤较HFD组明显改善,且肝脏FAS基因的蛋白表达减少(-53.22%,-53.22%vs HFD),PPARγ基因的蛋白表达增加(571.43%,714.29%vs HFD)。综上,CP-9和ADR-1干预可有效减轻肥胖小鼠体质量、腹腔和皮下脂肪,改善肝脂肪变性及肝损伤,可能是通过调节肝脏FAS和PPARγ基因的蛋白表达降低TG、LDL-C从而改善脂肪代谢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双歧杆菌 罗伊氏乳杆菌 减重 脂肪分布 血脂
下载PDF
青春双歧杆菌冻干保护剂筛选及高密度冻干工艺优化
9
作者 潘子怡 陈则华 +6 位作者 毛丙永 唐鑫 宁初光 李文治 崔树茂 赵建新 陈卫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9,共7页
为了探究青春双歧杆菌最适冻干保护剂配方,提高工业化生产效率,作者对不同糖与蛋白质类保护剂对双歧杆菌冻干保护特性、不同结构的糖类保护剂复配及其与蛋白质复配的保护效果进行研究,同时测定复合保护剂添加其他小分子物质对冻干存活... 为了探究青春双歧杆菌最适冻干保护剂配方,提高工业化生产效率,作者对不同糖与蛋白质类保护剂对双歧杆菌冻干保护特性、不同结构的糖类保护剂复配及其与蛋白质复配的保护效果进行研究,同时测定复合保护剂添加其他小分子物质对冻干存活率的影响,最后优化冻干前菌泥干物质与冻干保护剂的比例,以实现高密度冻干。研究结果表明,糖(醇)类保护剂对青春双歧杆菌的保护效果普遍高于蛋白类冻干保护剂,且四糖以下小分子糖的冻干保护效果较好,其中山梨糖醇和棉籽糖效果最优,二者复配(质量比1∶1)后冻干存活率提高到56%左右;将其与蛋白质、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微量元素等小分子复配,不会提高对菌体的冻干保护效果;考虑到实际应用,将山梨糖醇、棉籽糖与乳清蛋白以质量比3∶3∶2复配以提高菌粉的疏松度;菌泥与保护剂以干物质质量比1∶1.2混合,样品干物质总质量分数为25%时,青春双歧杆菌的冻干存活率达到(77.08±5.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双歧杆菌 冻干保护剂 冻干存活率 活菌数
下载PDF
双歧杆菌基于菊粉促进普拉梭菌增殖的探究
10
作者 高文玉 肖越 +2 位作者 王鸿超 朱金林 陆文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92,共8页
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是人体肠道中常见的微生物,约占整个肠道菌群含量的5%,是肠道中最主要的产丁酸盐菌,对维护肠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它的丰度在患有炎症性肠病和代谢性疾病患者的肠道中显著降低。然而,由于普拉梭... 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是人体肠道中常见的微生物,约占整个肠道菌群含量的5%,是肠道中最主要的产丁酸盐菌,对维护肠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它的丰度在患有炎症性肠病和代谢性疾病患者的肠道中显著降低。然而,由于普拉梭菌对氧气极其敏感等特点而限制它的应用发展,寻找一种可替代的手段来增殖普拉梭菌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在体外建立双歧杆菌和普拉梭菌共培养体系发现双歧杆菌可以显著增加普拉梭菌在菊粉中的生长量及产丁酸盐能力,同时通过16S rRNA测序小鼠粪便菌群也发现灌胃双歧杆菌和菊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小鼠肠道中普拉梭菌的丰度,为普拉梭菌在人体肠道中增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拉梭菌 双歧杆菌 菊粉 增殖
下载PDF
双歧杆菌蛋白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娇 王慧 +2 位作者 宋馨 艾连中 熊智强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2期85-91,共7页
双歧杆菌是一种典型的益生菌,可被当作蛋白表达的生物安全级微生物底盘。重组双歧杆菌可以表达生物活性蛋白,具有广泛的食品应用价值和生物医学研究价值。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对重组双歧杆菌蛋白表达应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工程双歧杆菌的... 双歧杆菌是一种典型的益生菌,可被当作蛋白表达的生物安全级微生物底盘。重组双歧杆菌可以表达生物活性蛋白,具有广泛的食品应用价值和生物医学研究价值。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对重组双歧杆菌蛋白表达应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工程双歧杆菌的开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表达载体 表达体系 重组蛋白
下载PDF
长双歧杆菌CCFM1077缓解小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作用机制
12
作者 柳雅茹 于雷雷 +3 位作者 张程程 张青松 田丰伟 翟齐啸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71,共10页
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一种胆汁分泌及排泄异常引起的病理状态,对人体健康有不利影响。使用α-萘异硫氰酸酯(ANIT)构建肝内胆汁淤积小鼠模型,探究长双歧杆菌CCFM1077(Bifidobacterium longum CCFM1077)对该症状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B. longu... 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一种胆汁分泌及排泄异常引起的病理状态,对人体健康有不利影响。使用α-萘异硫氰酸酯(ANIT)构建肝内胆汁淤积小鼠模型,探究长双歧杆菌CCFM1077(Bifidobacterium longum CCFM1077)对该症状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B. longum CCFM1077可显著改善ANIT诱导的小鼠肝脏组织损伤,降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等主要肝功能相关酶水平以及胆汁酸(BAs)浓度。此外,B. longum CCFM1077可能通过激活肠-肝轴FXR-FGF-15信号通路来上调fxr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BAs合成基因cyp7a1的表达。该菌株可显著提高具有高胆盐水解酶活性的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等肠道共生菌的相对丰度,降低小鼠肝脏中结合态BAs(T-β-MCA、TCDCA、TUDCA)水平,升高游离态BAs(CDCA、CA、DCA、UDCA)水平,进而促进BAs排出体外。B. longum CCFM1077可降低小鼠肠道中志贺氏埃希氏菌属的相对丰度,升高Ruminococcaceae_UCG_014菌属的相对丰度。这些结果表明B. longum CCFM1077能够通过抑制BAs的合成代谢来缓解肝内胆汁淤积,这与菌株调控小鼠肠道菌群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肝内胆汁淤积 双歧杆菌 胆汁酸 肠道菌群
下载PDF
乳双歧杆菌MN-Gup在发酵乳中的应用及其对血糖的改善作用
13
作者 李树森 牛天娇 +4 位作者 康小红 缪宇思 王然 任发政 肖然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7,52,共7页
以分离自我国巴马长寿老人肠道菌群,且具有益生特性的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Lactis. MN-Gup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该菌株在发酵乳中的发酵特性及MN-Gup发酵乳在贮藏期内的理化性质,同时采用高脂肪饮食和链脲佐菌素... 以分离自我国巴马长寿老人肠道菌群,且具有益生特性的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Lactis. MN-Gup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该菌株在发酵乳中的发酵特性及MN-Gup发酵乳在贮藏期内的理化性质,同时采用高脂肪饮食和链脲佐菌素诱导二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考察MN-Gup益生菌酸奶对血糖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MN-Gup益生菌酸奶在4℃冷藏条件下贮藏期内(28 d)可以保持较好的乳酸菌活菌数(>10^(8)CFU/g)及理化指标,且与普通酸奶相比,益生菌酸奶具有更优的感官评价喜好度,说明乳双歧杆菌MNGup具有良好发酵性能的同时可赋予发酵乳良好的特征风味。进而通过动物实验证实,MN-Gup益生菌酸奶可以显著降低二型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水平,并促进体内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分泌,调节脂代谢,具有改善二型糖尿病临床症状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MN-Gup 益生菌酸奶 二型糖尿病 航天诱变菌株 血糖调节
下载PDF
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利用母乳低聚糖的分子机制及益生作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陈禹含 李巧慧 +4 位作者 李岩 苏倩 郭欢新 段勃帆 孟祥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3-251,共9页
母乳是婴儿早期最主要的营养来源,它可以满足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的所有营养需求。母乳还含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能够调节肠道菌群,促进免疫系统发育,增强肠道屏障。母乳低聚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HMOs)是母乳中的活性物质之一,... 母乳是婴儿早期最主要的营养来源,它可以满足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的所有营养需求。母乳还含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能够调节肠道菌群,促进免疫系统发育,增强肠道屏障。母乳低聚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HMOs)是母乳中的活性物质之一,它们无法被婴儿直接消化吸收,但可以作为一种益生元刺激肠道菌群的建立与进化。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Bifidobacterium longum subsp. infantis)是母乳喂养婴儿肠道中的优势微生物,几乎拥有代谢主要HMOs所需的所有基因簇,其与HMOs的互作对早期婴儿肠道健康起着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HMOs的组成和结构,描述了B. longum subsp. infantis对HMOs的利用方式,并总结了B. longum subsp. infantis代谢HMOs对婴儿产生的益生作用,以期为探究HMOs与肠道菌群的互作机制以及该机制对婴儿肠道发育和成熟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低聚糖 双歧杆菌婴儿亚种 代谢产物 利用机制 益生作用
下载PDF
母乳胞外囊泡促进乳双歧杆菌BB-12生长的转录组学分析
15
作者 李健坤 郑婷 +4 位作者 刘伊索 姚昱锟 郝海宁 刘琦琦 易华西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1,共8页
胞外囊泡是母乳中的重要功能成分之一,作者所在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母乳胞外囊泡能够显著促进乳双歧杆菌BB-12的生长,但具体机制不清楚。作者采用超速离心法与超滤法相结合从母乳中提取胞外囊泡,通过纳米颗粒追踪技术、透射电镜以及蛋... 胞外囊泡是母乳中的重要功能成分之一,作者所在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母乳胞外囊泡能够显著促进乳双歧杆菌BB-12的生长,但具体机制不清楚。作者采用超速离心法与超滤法相结合从母乳中提取胞外囊泡,通过纳米颗粒追踪技术、透射电镜以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对母乳胞外囊泡进行了鉴定表征。利用转录组学技术分析母乳胞外囊泡促进乳双歧杆菌BB-12生长的关键基因。研究发现,添加母乳胞外囊泡后,乳双歧杆菌BB-12菌体中ABC寡肽转运系统相关基因pstC、pstA、metI,淀粉和蔗糖代谢相关基因BIF_02090,磷酸戊糖途径相关基因prsA、BIF_01321,D-氨基酸代谢相关基因murD、BIF_02122,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相关基因pccA的表达显著上升。结果表明,母乳胞外囊泡可能作为一种新型益生元促进婴幼儿肠道中双歧杆菌的生长,为母乳胞外囊泡在新一代母乳化奶粉中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胞外囊泡 双歧杆菌 生长 转录组学
下载PDF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使用四磨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的治疗效果
16
作者 吴丽珊 魏世梁 连清荣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在使用四磨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弘爱医院儿科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 目的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在使用四磨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弘爱医院儿科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四磨汤治疗,观察组以四磨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进行治疗。以多项症状积分为疗效分析切入点,比较胃肠功能指标,评价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肠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4.114,P均<0.05)。结论以四磨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性、安全性非常高,在改善症状、恢复肠道功能等方面的优势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 四磨汤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标准四联疗法治疗H 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的效果
17
作者 安宏杰 尉佳林 杨小慧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3期73-76,共4页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标准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85例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标准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85例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E-钙黏蛋白、环氧化酶-2(COX-2)]水平、胃肠功能指标[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泌素-17(G-17)、糖类抗原724(CA724)]水平、肠道菌群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8.57%(3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RP、PCT、COX-2、E-钙黏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GⅠ和G-17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CA72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双歧杆菌、丁酸梭菌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肠杆菌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标准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胃肠功能指标和肠道菌群水平,降低炎性指标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标准四联疗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标准四联疗法 Hp感染慢性胃炎 胃肠功能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
18
作者 张丽丽 孙霞 +1 位作者 张珊珊 房玉海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4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9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9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匹维溴铵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胃肠激素水平,临床疗效,心理状态,神经肽Y(NPY)、5-羟色胺(5-HT)水平和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χ2=6.008,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为(269.76±19.69)pg/ml,观察组的VIP水平为(207.08±20.62)pg/ml,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15.231,P<0.05);对照组的生长抑素(SS)水平为(49.65±8.01)ng/ml,观察组的SS水平为(22.32±7.02)ng/ml,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17.778,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18.79±2.25)分,观察组的HAMD评分为(17.12±2.39)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3.525,P<0.05);对照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为(18.79±2.16)分,观察组的HAMA评分为(17.15±2.29)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3.609,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5-HT水平为(17.56±3.14)ng/L,观察组的5-HT水平为(11.52±1.13)ng/L,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12.540,P<0.05);对照组的NPY水平为(61.53±8.02)μg/L,观察组的NPY水平为(76.03±9.01)μg/L,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8.328,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D-乳酸水平为(47.53±3.58)mg/L,观察组的D-乳酸为(42.24±3.13)mg/L,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7.707,P<0.05);对照组的二胺氧化酶(DAO)水平为(1.53±0.48)μg/L,观察组的DAO水平为(0.68±0.19)μg/L,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11.408,P<0.05);对照组的内毒素水平为(1.14±0.15)μg/L,观察组的内毒素水平为(0.37±0.08)μg/L,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31.381,P<0.05)。结论上述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能够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的SPY、5-HT水平和肠黏膜屏障功能,降低患者的胃肠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 匹维溴铵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 心理状态
下载PDF
加味痛泄药方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许晨 王颖 +2 位作者 王梦琪 王香凝 李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61-0064,共4页
探讨加味痛泄要方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组加用加味痛泻要方,28d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研究病例在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IB... 探讨加味痛泄要方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组加用加味痛泻要方,28d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研究病例在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IBS-SSS总评分、HAMA总评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经过28d治疗后,单用益生菌治疗的对照组有效率83.33%,加用加味痛泄要方的治疗组96.67%,治疗组效果更为显著(P<0.05);且益生菌配合加味痛泄要方的治疗组对于中医症状积分、IBS-SSS总评分、HAMA总评分等指标改善方面的更是效果斐然(P<0.05)。结论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痛泄要方,可改善腹痛等症,减轻抑郁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加味痛泄要方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原文传递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小儿腹泻对患儿肠道菌群和炎症免疫反应的影响
20
作者 王显敏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7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小儿腹泻对患儿症状改善情况、肠道菌群数量、炎症免疫反应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小儿腹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09例腹泻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小儿腹泻对患儿症状改善情况、肠道菌群数量、炎症免疫反应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小儿腹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09例腹泻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给予患儿蒙脱石散)和观察组(55例,给予患儿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蒙脱石散)。两组患儿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呕吐好转时间、腹痛好转时间、体温复常时间、大便次数复常时间),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数量及炎症免疫反应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呕吐好转时间、腹痛好转时间、体温复常时间、大便次数复常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均更短;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均升高,且组间比较,观察组均更高;治疗后两组患儿大肠杆菌数量及血清内毒素、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均降低,且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结论小儿腹泻添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儿症状,调节肠道菌群,改善炎症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泻 蒙脱石散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肠道菌群 炎症免疫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