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1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剂量秋水仙碱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张怡 高一丹 陈莉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9期124-127,共4页
目的 观察小剂量秋水仙碱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福建省级机关医院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药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各50例。单药治疗组给予双氯芬... 目的 观察小剂量秋水仙碱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福建省级机关医院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药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各50例。单药治疗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联合治疗组在单药治疗组基础上给予秋水仙碱片,2组均用药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用药前、用药7 d后临床症状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实验室指标、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单药治疗组(96.00%vs. 78.00%,χ^(2)=7.162,P=0.007)。用药7 d后,2组关节压痛、红肿、活动障碍评分及VAS评分低于用药前,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单药治疗组(P<0.01);2组白细胞计数(WBC)、血清C反应蛋白、血清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低于用药前,且联合治疗组WBC、血清UA、ESR低于单药治疗组(P<0.05或P<0.01)。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单药治疗组(6.00%vs. 22.00%,χ^(2)=5.316,P=0.021)。结论 小剂量秋水仙碱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降低炎性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秋水仙碱 双氯芬酸钠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舒筋通络法推拿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2
作者 张湛 钟萍 孙鲁琨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观察舒筋通络法推拿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280例肩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治疗,同时配合肩部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舒筋通络法推拿治疗,两组均治疗... 目的:观察舒筋通络法推拿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280例肩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治疗,同时配合肩部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舒筋通络法推拿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肩关节活动度、简化版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实验室指标[P物质(SP)、前列腺素E_(2)(PGE_(2))、5-羟色胺(5-HT)]的变化情况,并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ROM)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肌力评分、肩关节局部形态(LF)评分、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总分、肩关节活动度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AS)、当前疼痛强度(PPI)评分,以及SP、PGE_(2)、5-H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87.14%,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筋通络法推拿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可改善肩周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增加肩关节活动度,减少疼痛介质的分泌,缓解肩关节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筋通络法推拿 双氯芬酸钠 肩周炎 肩关节功能 肩关节活动度 P物质 前列腺素E_(2) 5-羟色胺
下载PDF
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
3
作者 刘敏剑 徐志成 朱远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1期101-104,共4页
目的 观察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1年5月龙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 观察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1年5月龙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清相关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Ⅰ)、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异体(TRACPP-5b)]、骨代谢标志物[血清蛋白聚糖(PG)、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水平、关节活动度、免疫功能(CD4^(+)、CD8^(+)、CD4^(+)/CD8^(+)),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麦克马斯特大学与西安大略关节炎指数评分、关节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 治疗12周后,2组血清TGF-β_(1)、TNF-α、CTX-Ⅰ、TRACPP-5b及PG、COMP水平低于治疗前,关节活动度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CD4^(+)、CD4^(+)/CD8^(+)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8周,2组疼痛、僵硬程度、关节功能评分及关节液MMP-3、MMP-13、PGE2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显著减轻炎性反应,缓解关节疼痛与肿胀,改善骨代谢及关节活动度,提高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硫酸氨基葡萄糖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骨代谢标志物 关节活动度
原文传递
氟米龙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涂宏刚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8期1340-1342,共3页
目的:分析氟米龙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12月期间到本院眼科就诊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研究... 目的:分析氟米龙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12月期间到本院眼科就诊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研究组使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体征评分、眼压,记录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用药不良反应。结论:氟米龙联合双氯芬酸钠能显著控制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且治疗期间不会引起眼压升高及其他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结膜炎 氟米龙 双氯芬酸钠 临床症状 临床体征 眼压
下载PDF
艾瑞昔布联合双氯芬酸钠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观察
5
作者 江建灿 林德健 +1 位作者 江一帆 黄声群 《天津药学》 2024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艾瑞昔布联合双氯芬酸钠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和骨代谢水平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20年1月—2023年1月KOA患者120例,依据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双氯芬酸钠缓... 目的:探讨艾瑞昔布联合双氯芬酸钠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和骨代谢水平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20年1月—2023年1月KOA患者120例,依据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7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双氯芬酸钠胶囊基础上口服艾瑞昔布0.1 g/次,2次/d。两组治疗周期12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和关节肿胀评分、骨关节指数(WOMAC)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细胞因子及骨代谢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关节疼痛和关节肿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关节疼痛和关节肿胀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关节疼痛和关节肿胀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WOMAC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WOMAC评分低于治疗前,而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而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ESR和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SR和CR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ESR和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和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NF-α、IL-6和IL-1β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TNF-α、IL-6和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和骨钙素(O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TX-Ⅰ水平低于治疗前,而OST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CTX-Ⅰ水平低于对照组,而OS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瑞昔布联合双氯芬酸钠胶囊治疗KOA患者疗效显著,且可减轻患者细胞炎性反应,改善患者骨代谢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瑞昔布 双氯芬酸钠胶囊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疗效 细胞因子 骨代谢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联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6
作者 高晓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96-0099,共4页
探究双氯芬酸钠联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本院2020年8月~2022年9月收治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中选取符合分析条件的142例患者来进行相关研究,根据患者选择的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71)和... 探究双氯芬酸钠联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本院2020年8月~2022年9月收治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中选取符合分析条件的142例患者来进行相关研究,根据患者选择的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71)和实验组(n=71)。对照组采用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双氯芬酸钠对患者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相关指标变化,围绕指标变化做好对不同治疗方法实际应用效果的分析,把握好两种治疗方法在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病情控制方面的功能作用。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18%)明显高于对照组(78.87%),P<0.05。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15d便产生了一定的症状差异,在治疗后20d差异进一步扩大,实验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症状表现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泪腺分泌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在治疗初期无明显差异,P>0.05;在进入治疗后15d、治疗后20d时,实验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P<0.05。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期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相似,P>0.05;在治疗后15d、治疗后20d实验组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双氯芬酸钠、聚乙烯醇滴眼液联合用药治疗的方法,能够进一步做好对治疗效果的保障,改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体验,从而让患者的治疗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 聚乙烯醇滴眼液 白内障 干眼症
原文传递
魏氏验方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效果及免疫-炎症机制
7
作者 刘涛 薛彬 +1 位作者 奚小冰 张昊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10期143-148,共6页
目的探讨魏氏验方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效果及免疫-炎症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20例冻结期肩周炎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双氯芬酸钠治疗,研究组采取魏氏验方(... 目的探讨魏氏验方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效果及免疫-炎症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20例冻结期肩周炎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双氯芬酸钠治疗,研究组采取魏氏验方(伸筋活血汤+痹通洗方)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对比2组中医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免疫-炎症相关指标[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10(IL-10)、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疼痛因子[前列腺素E_(2)(PGE_(2))、β内啡肽(β-EP)]、肩关节功能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54/60)高于对照组75.00%(45/60)(P<0.05)。治疗1、3个月后,2组关节疼痛、肿胀、沉重、畏寒积分以及血清GM-CSF、IL-10、IL-6、TNF-α、PGE_(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3个月后,2组肩关节被动及主动状态前屈和外展活动度、MMT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血清β-E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魏氏验方联合双氯芬酸钠能减轻冻结期肩周炎患者炎症反应,缓解疼痛,改善临床症状及肩关节功能,且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魏氏验方 双氯芬酸钠 证候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白细胞介素-10 前列腺素E_(2) Β内啡肽
下载PDF
复方双氯芬酸钠联合哌替啶、山莨菪碱治疗急性结石性肾绞痛患者的效果
8
作者 刘海涛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6期21-23,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双氯芬酸钠联合哌替啶、山莨菪碱治疗急性结石性肾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90例急性结石性肾绞痛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 目的:观察复方双氯芬酸钠联合哌替啶、山莨菪碱治疗急性结石性肾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90例急性结石性肾绞痛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哌替啶联合山莨菪碱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双氯芬酸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持续时间、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42/45),高于对照组的77.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30、60 min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双氯芬酸钠联合哌替啶、山莨菪碱治疗急性结石性肾绞痛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症状持续时间,降低疼痛程度评分,其效果优于哌替啶联合山莨菪碱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双氯芬酸钠 哌替啶 山莨菪碱 急性结石性肾绞痛 肾结石 疼痛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间苯三酚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急性肾绞痛的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周毅 傅发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2期101-103,共3页
目的观察间苯三酚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急性肾绞痛的效果。方法按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2021年1月—2022年6月于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治疗的60例急性肾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予以复方双氯芬酸钠,观察组予以... 目的观察间苯三酚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急性肾绞痛的效果。方法按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2021年1月—2022年6月于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治疗的60例急性肾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予以复方双氯芬酸钠,观察组予以间苯三酚联合复方双氯芬酸钠。2组均治疗1 d。比较2组临床效果,疼痛程度,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疼痛完全缓解时间,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67%vs.73.33%,χ^(2)=4.706,P=0.030)。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疼痛完全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血清IL-1β、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对于急性肾绞痛患者,采用间苯三酚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可提升患者的镇痛效率,缩短疼痛缓解时间,减轻炎症,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绞痛 间苯三酚 双氯芬酸钠 镇痛效果
原文传递
复方双氯芬酸钠对骨关节炎大鼠软骨形态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志洁 张兰云 +1 位作者 李凤国 张国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6期4154-4160,共7页
背景:复方双氯芬酸钠是镇痛解热、非类固醇药物,其被广泛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肌肉骨骼损伤等,但目前关于其对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报道较少。目的:探究复方双氯芬酸钠对骨关节炎... 背景:复方双氯芬酸钠是镇痛解热、非类固醇药物,其被广泛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肌肉骨骼损伤等,但目前关于其对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报道较少。目的:探究复方双氯芬酸钠对骨关节炎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1、软骨形态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木瓜蛋白酶关节腔内注射建立骨关节炎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骨关节炎模型组、复方双氯芬酸钠低、中、高剂量组、塞来昔布组。测量各组大鼠右侧膝关节的肿胀程度;ELISA检测关节积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基质金属蛋白酶1水平,并检测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比较各组大鼠关节软骨组织形态和Mankin评分;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关节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质金属蛋白酶13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在造模后和给药前,和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右膝关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红肿,但无紫红色斑和结节等变化;给药后,和模型组相比,复方双氯芬酸钠低、中、高剂量组和塞来昔布组大鼠右膝关节红肿程度明显减轻(P<0.05);②模型组大鼠关节腔积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基质金属蛋白酶1水平较空白组增加(P<0.05);低、中、高剂量组和塞来昔布组大鼠关节腔积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基质金属蛋白酶1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③和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均显著降低,丙二醛浓度升高(P<0.05);和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均升高,丙二醛浓度均降低,且复方双氯芬酸钠高剂量组变化最显著(P<0.05);④模型组大鼠Mankin评分高于空白组(P<0.05);和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Mankin评分均显著降低,且复方双氯芬酸钠高剂量组降低最显著(P<0.05);⑤模型组大鼠软骨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质金属蛋白酶13蛋白表达高于空白组(P<0.05);各给药组大鼠软骨组织中3种基质金属蛋白酶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⑥结果说明,复方双氯芬酸钠可以改善骨关节炎大鼠软骨形态,降低氧化应激损伤,抑制软骨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进而对骨关节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双氯芬酸钠 骨关节炎 MMP-1 软骨形态 氧化应激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风湿骨痛片联合双氯芬酸钠片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5期17-20,共4页
目的分析风湿骨痛片联合双氯芬酸钠片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中药组与双氯芬酸钠组,各55例。双氯芬酸钠组患者使用双氯芬酸钠片治疗,中药组在双氯芬酸钠组基础上使... 目的分析风湿骨痛片联合双氯芬酸钠片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中药组与双氯芬酸钠组,各55例。双氯芬酸钠组患者使用双氯芬酸钠片治疗,中药组在双氯芬酸钠组基础上使用风湿骨痛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中药组Lysholm评分(91.11±5.24)分高于双氯芬酸钠组的(76.38±6.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94.55%高于双氯芬酸钠组的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2.05±0.12)分低于双氯芬酸钠组的(4.94±0.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中医证候积分(1.36±0.11)分低于双氯芬酸钠组的(2.06±0.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风湿骨痛片联合双氯芬酸钠片治疗能取得满意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疼痛感及膝关节功能,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骨关节炎 风湿骨痛片 双氯芬酸钠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翅碱蓬炭基固体酸的制备及其对双氯芬酸钠吸附性能研究
12
作者 李雪盟 常春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80-2888,共9页
通过限氧恒温炭化法将翅碱蓬草进行炭化制备生物炭C-800,又将生物炭经浓硫酸磺化得到翅碱蓬炭基固体酸S-800。利用SEM-EDS,XRD,FT-IR,NH_(3)-TPD和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等表征方法对材料结构、性质进行了分析。对影响材料吸附的单因素进... 通过限氧恒温炭化法将翅碱蓬草进行炭化制备生物炭C-800,又将生物炭经浓硫酸磺化得到翅碱蓬炭基固体酸S-800。利用SEM-EDS,XRD,FT-IR,NH_(3)-TPD和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等表征方法对材料结构、性质进行了分析。对影响材料吸附的单因素进行了探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得出在反应时间360 min,吸附剂用量0.010 g,双氯芬酸钠的初始浓度为150 mg/L,pH为3时,S-800对双氯芬酸钠的最大吸附量为310 mg/g。经过反应动力学研究和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表明S-800材料更好的遵循拟二级动力学,说明该吸附过程主要是化学吸附,更符合Langmuir模型,说明主要是单分子层吸附。对潜在的吸附机理进行推断,主要通过静电作用和氢键作用实现对双氯芬酸钠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碱蓬 生物炭 固体酸 双氯芬酸钠 吸附
下载PDF
肩关节脉冲射频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老年肩周炎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春满 李鹏霖 +1 位作者 高谦 徐晖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4725-4728,共4页
目的 研究肩关节脉冲射频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老年肩周炎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肩周炎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肩关节脉冲射频进行治疗干预,研究组应用肩关节脉冲射频联合双... 目的 研究肩关节脉冲射频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老年肩周炎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肩周炎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肩关节脉冲射频进行治疗干预,研究组应用肩关节脉冲射频联合双氯芬酸钠进行治疗干预,探究两组治疗前后肩功能、肩关节功能、炎症因子、生化指标、疼痛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肩功能、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转化生长因子(TGF)-β、羟脯氨酸(HYP)水平及视觉模拟评分(VA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低于治疗前,前列腺素(PG)E2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变化更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肩关节脉冲射频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老年肩周炎患者,可较好改善肩关节功能,降低炎症因子及疼痛,临床效果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脉冲射频 双氯芬酸钠 肩周炎 肩关节功能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双氯芬酸钠及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临床观察
14
作者 温石磊 刘健 +3 位作者 田斌武 张昊 张慧森 张大卫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4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双氯芬酸钠及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GK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GKA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及秋水仙碱片,观察组...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双氯芬酸钠及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GK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GKA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及秋水仙碱片,观察组患者加用温针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43%(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黏度及全血高、中、低切黏度均显著降低(P<0.05),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尿酸水平及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分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5.69%比13.73%,χ^(2)=0.078,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双氯芬酸钠及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膝关节功能,下调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双氯芬酸钠 秋水仙碱 痛风性膝关节炎 血液流变学 膝关节功能 炎性因子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的Meta分析
15
作者 孙凡敏 周玉龙 赵军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2期19196-19205,共10页
目的:系统分析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与单纯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文献发表时间从2013-01至2021-01。独立完成对检索... 目的:系统分析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与单纯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文献发表时间从2013-01至2021-01。独立完成对检索到的文献的筛选、评价和数据提取,对治疗后BUT、SIT、FL及干眼症状评分的数据应用Excel软件进行归纳统计,使用RevMan5.4软件完成Meta分析。结果:最终总纳入7篇文献,均为中文文献,共包括患者73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后能有效延长泪膜破裂时间(BUT) [MD = 2.07, 95% CI (1.06~3.07), P < 0.00001],联合治疗后的泪液分泌量(Schirmer I test, SIT) [MD = 2.92, 95% CI (1.38~4.47), P < 0.00001]明显优于单纯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并且能降低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分(FL)以及干眼症状评分。结论: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在治疗干眼的总体临床疗效上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 玻璃酸 干眼 META分析
下载PDF
舒筋活血汤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下肢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观察
16
作者 张亮 徐亚伟 徐坤鹏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12期2167-2170,共4页
目的评价舒筋活血汤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下肢急性软组织损伤(ASTI)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和组织修复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AST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凝胶量外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舒筋活血... 目的评价舒筋活血汤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下肢急性软组织损伤(ASTI)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和组织修复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AST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凝胶量外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舒筋活血汤,每日1剂。两组连续治疗14 d。应急用药为塞来昔布胶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7分时服用1粒(200 mg)。于治疗前、治疗后3、7、10、14 d比较VAS评分;治疗前后进行气滞血瘀证证候评分;记录疼痛和肿胀消失时间;测定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E2(PGE2)、碱性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人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进行安全性评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下降,观察组在治疗后3、7、10、14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主要症状评分和气滞血瘀证证候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肿胀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痛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NF-α、IL-1β和PG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FGF和EG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舒筋活血汤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下肢ASTI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升高组织修复因子水平,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疗效,且临床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软组织损伤 气滞血瘀证 舒筋活血汤 双氯芬酸钠 炎症因子 碱性细胞生长因子 人表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梦雅 欧余航 吴金栋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25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针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基础上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对疼痛的效果。方法以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为研究起止时间,随机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选取5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依据盲选形式予以分组... 目的探讨针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基础上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对疼痛的效果。方法以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为研究起止时间,随机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选取5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依据盲选形式予以分组,其中对照组25例以双氯芬酸钠治疗,观察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之上配合使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疼痛缓解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镇痛指标、生活质量评测值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镇痛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镇痛起效时间、睡眠质量评分短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得以改善,观察组数据处于更高水平(P<0.05)。结论针对性肿瘤骨转移的患者,为其积极开展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双氯芬酸钠药物治疗后,可改善患者的疼痛效果,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和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骨转移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双氯芬酸钠 疼痛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丽 李娟娟 黄俊 《北方药学》 2023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研究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与人工泪液联合应用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在我院2019年4月—2020年9月诊治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中选出12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64例,对照组应用人工泪液疗法,观察组在人工泪液基... 目的:研究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与人工泪液联合应用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在我院2019年4月—2020年9月诊治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中选出12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64例,对照组应用人工泪液疗法,观察组在人工泪液基础上应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泪膜破裂时间、症状评分等。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0%,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6.7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4周后,观察组的SIT湿长、BUT时间均高于对照组,且干眼症状评分和F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69%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治疗中,人工泪液与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应用疗效肯定,促进患者相关干眼症状缓解,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术后 干眼症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 人工泪液 临床症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