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1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源CT冠状动脉CTA不良反应的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梅 唐立钧 +2 位作者 马胜华 陈静 陈大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2-114,118,共4页
目的:分析双源CT冠状动脉CTA检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与处理。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5月18日间1 405名接受冠状动脉CTA病例,结合过敏史及检查前的处理,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相应的处理。结果:检查者中既往... 目的:分析双源CT冠状动脉CTA检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与处理。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5月18日间1 405名接受冠状动脉CTA病例,结合过敏史及检查前的处理,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相应的处理。结果:检查者中既往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性疾病患者79人,发生不同程度不良反应者18人;无过敏史者1326人,出现不良反应者35人(P<0.01)。有过敏史受检者42位检查前接受地塞米松处理,37位未接受地塞米松处理,均有9人发生不同程度不良反应(P>0.05),但未接受地塞米松处理的患者中有2例发生过敏性休克。53例发生不良反应受检者经处理均好转。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CTA发生不良反应时,应根据不同程度采取方法及时处理,受检者有无药物过敏史等高危因素与冠状动脉CTA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检查前用地塞米松预处理不能明显降低冠状动脉CTA不良反应的发生,但可能减轻不良反应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冠状动脉cta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双源CT冠状动脉CTA患者的心理护理 被引量:7
2
作者 孔敏 《基层医学论坛》 2014年第36期4951-4952,共2页
目的探讨全方位心理护理对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患者的影响。方法对我院340例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患者进行全程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97%的患者积极配合,顺利完成检查,CT成像质量效果好。结论在进行双源冠状动脉CTA检查中进行科学全面的心... 目的探讨全方位心理护理对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患者的影响。方法对我院340例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患者进行全程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97%的患者积极配合,顺利完成检查,CT成像质量效果好。结论在进行双源冠状动脉CTA检查中进行科学全面的心理护理,是保障患者造影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造影 双源ct 心理护理
下载PDF
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CTA检查前准备及护理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潘海琴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4期795-796,共2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CTA检查前准备及护理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纳我院于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32例符合冠心病高危人群筛选标准的患者,患者接受医院对其进行充分的检查前准备和良好的综合性护理,分析患者冠状动脉左主干...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CTA检查前准备及护理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纳我院于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32例符合冠心病高危人群筛选标准的患者,患者接受医院对其进行充分的检查前准备和良好的综合性护理,分析患者冠状动脉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图像成像,并进行分级评估。结果本次实验32例双源CT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分级:I级28例(87.5%),Ⅱ级3例(9.38%),Ⅲ级1例(3.13%)。结论充分的检查前准备联合精心合理的护理技术,并在检查的过程中对患者心率和呼吸进行进行控制,可以明显改善双源CT冠状动脉CTA的图像质量,显著提升检查成功率和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冠状动脉cta 护理 图像质量
下载PDF
探析冠脉粥样硬化采取双源CT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黄锦炽 刘东旭 +2 位作者 赵欣 徐振锋 罗立镇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6年第4期622-625,共4页
目的:对双源CT冠状动脉CTA在冠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运用价值进行探析。材料与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所接收的2953例冠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双源CT冠状动脉CTA检查,且将其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相比... 目的:对双源CT冠状动脉CTA在冠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运用价值进行探析。材料与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所接收的2953例冠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双源CT冠状动脉CTA检查,且将其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相比较,以了解双源CT冠状动脉检查的价值。结果:CTA与造影检查均判断为狭窄的有1511段,两种检查手段均判断为阴性狭窄的有2597段,CTA判断为阴性但造影判断为阳性的狭窄有137段,造影判断为阴性但CTA判断为阳性的有237段;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标准,CTA在冠脉粥样硬化检查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69%、91.64%、86.44%、85.60%。结论:采取双源CT冠状动脉CTA对冠脉粥样硬化疾病进行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粥样硬化 双源ct冠状动脉cta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双源CT冠状动脉CTA伪影与心率变化关系探讨和解决对策 被引量:2
5
作者 冀舒文 巢惠民 +1 位作者 高斌 陈旺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1年第3期377-382,共6页
目的:研究双源CT成像质量和错层伪影出现原因,探讨成像质量不佳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2月至2010年6月70例临床疑似冠心病人双源CT冠状动脉CTA图像和心电监测资料。比较出现错层伪影和无错层伪影的病人的平均心率、... 目的:研究双源CT成像质量和错层伪影出现原因,探讨成像质量不佳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2月至2010年6月70例临床疑似冠心病人双源CT冠状动脉CTA图像和心电监测资料。比较出现错层伪影和无错层伪影的病人的平均心率、心率波动、心率变异和平均R-R间期的差异。结果:出现错层伪影和无错层伪影病人的平均心率、心率波动、心率变异和平均R-R间期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双源CT使用中,平均心率、心率波动、心率变异、平均R-R间期等参数不是直接或主要导致图像质量不佳和错层伪影的主要原因,这与双源CT的设备性能和数据采集方式有关。导致图像伪影的原因是心律不齐、扫描过程中的体位移动,出现伪影后进行心电编辑重新发现和选择不同心动周期心脏运动相位相同的重建时间窗可以纠正错层伪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冠状动脉cta 心率 错层伪影
原文传递
双源CT冠状动脉CTA在冠心病诊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斌 钱自念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35期50-53,共4页
目的研究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CTA)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诊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和浙北明州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研究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CTA)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诊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和浙北明州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先后进行双源冠状动脉CTA、金标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双源CTA诊断敏感度为90.63%,准确度为95.18%,特异性为98.48%,阳性预测值为97.75%,阴性预测值为93.53%,两种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冠状动脉CTA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中有较高的敏感度、准确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DSA冠状动脉造影具有显著的一致性,且无创伤血管成像技术减少许多并发症的产生,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价格低廉,对冠心病的防治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cta 双源ct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双源CT冠状动脉CTA在冠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现召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3期205-205,共1页
目的:分析双源CT冠状动脉CTA在冠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5月间疑为冠状动脉病变患者40例,对其实施双源CT冠状动脉CTA(DSCTA)成像检查,观察图像质量、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其中29例患者108支... 目的:分析双源CT冠状动脉CTA在冠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5月间疑为冠状动脉病变患者40例,对其实施双源CT冠状动脉CTA(DSCTA)成像检查,观察图像质量、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其中29例患者108支冠脉伴有不同程度的狭窄,9例43支被诊断为重度狭窄或闭塞,实施CAG检查结果一致。DSCT能够有效显示冠状动脉和较大分支走行区域的钙化情况及支架影像。DSCT在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上均较高。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CTA对冠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安全性高,可靠性好,是一种应用前景较为广阔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冠状动脉 血管造影 应用价值
下载PDF
炫速双源CT冠状动脉CTA护理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邓乐天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7年第3期84-85,共2页
总结了805例冠状动脉检查前后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检查前后护理,静脉通道建立,留置针和高压注射器的护理。认为护理工作需深入到检查中的每一步,优质的护理工作是顺利完成检查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炫速双源 冠状动脉 ct血管成像 护理
下载PDF
Flash双源CT冠状动脉CTA对心肌桥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朱红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20期175-176,共2页
目的评价Flash双源CT冠状动脉CTA对心肌桥(MB)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Flash双源CT冠状动脉CTA扫描的120例MB患者的影像资料,总结MB显示方法及影像表现。结果 120例MB中发生于左前降支及其分支主干120段,有78段MB为表浅型,42段... 目的评价Flash双源CT冠状动脉CTA对心肌桥(MB)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Flash双源CT冠状动脉CTA扫描的120例MB患者的影像资料,总结MB显示方法及影像表现。结果 120例MB中发生于左前降支及其分支主干120段,有78段MB为表浅型,42段为纵深型。肌桥长度5-75 mm。肌桥厚度1-6.5 mm。结论 Flash双源CT冠状动脉CTA能清楚的显示MB形态特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为临床诊断MB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sh双源ct 冠状动脉cta 心肌桥
下载PDF
268例雙源CT冠狀動脈CTA成像的輻射劑量水平研究
10
作者 楊貞勇 郭漢霖 張志鋒 《镜湖医学》 2014年第2期16-19,共4页
目的瞭解雙源CT冠狀動脈CTA成像的輻射劑量水平及其主要影響因素,探討相應改善空間與措施。方法對2013年6月~12月在本院冠狀動脈CTA成像檢查的268例病人的輻射劑量及相關掃描參數進行記錄、統計、分析。結果冠狀動脈CTA的X射線劑量CTDIV... 目的瞭解雙源CT冠狀動脈CTA成像的輻射劑量水平及其主要影響因素,探討相應改善空間與措施。方法對2013年6月~12月在本院冠狀動脈CTA成像檢查的268例病人的輻射劑量及相關掃描參數進行記錄、統計、分析。結果冠狀動脈CTA的X射線劑量CTDIVol 13.09±5.05mGy(中位值10.73 mGy),DLP 201.66±82.26 mGy.cm(中位值168mGy.cm),X射線有效吸收劑量ED 3.43±1.4mSv(中位值2.85mSv)。X射線輻射劑量與體重指數存在顯著正相關性,與心率存在一定負相關性,與心律不齊也密切相關。結論目前本院冠狀動脈CTA的X射線輻射劑量已基本控製在可接受的較低水平,通過掌握相關適應症及調整相關參數,可避免接受不必要的較大劑量輻射劑量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雙源ct 冠狀動脈血管成像 輻射劑量
下载PDF
双源CT在下肢动脉CTA显示远端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李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146-149,共4页
探讨双源CT在下肢动脉CTA显示远端血管成像中的应用效果,并评估其在提高诊断准确性和降低辐射剂量方面的价值。方法 在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这个时间段内,从我院接收检查的众多患者中,筛选出了59例被怀疑患有下肢动脉狭窄或者闭塞病症... 探讨双源CT在下肢动脉CTA显示远端血管成像中的应用效果,并评估其在提高诊断准确性和降低辐射剂量方面的价值。方法 在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这个时间段内,从我院接收检查的众多患者中,筛选出了59例被怀疑患有下肢动脉狭窄或者闭塞病症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59例患者划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其中一组被设定为对照组,该组共有29例患者,在研究过程中采用常规剂量进行相关治疗或检查;另一组则为观察组,此组包含30例患者,在研究中采用低剂量的方式进行相应的治疗或检查。两组患者均接受双源CT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的检出准确率、图像质量评分、图像噪声、对比噪声比及辐射量。结果 双源CT观察组检出准确率为96.67%,特异性为93.75%,敏感度为100.00%。观察组图像质量评分、图像噪声以及对比噪声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辐射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源CT在低剂量应用中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成像效果,同时显著降低辐射量,提高临床安全性,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下肢动脉cta 远端血管成像 低剂量 辐射量 图像质量 诊断准确率
下载PDF
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对冠状动脉分支狭窄程度及其临界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12
作者 周潘潘 《影像技术》 2025年第1期81-85,共5页
目的:评估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在冠状动脉分支狭窄程度及其临界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8月间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均接受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以冠脉造影术作为金标准。分析双源CT技术对冠状动脉不... 目的:评估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在冠状动脉分支狭窄程度及其临界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8月间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均接受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以冠脉造影术作为金标准。分析双源CT技术对冠状动脉不同节段狭窄程度和临界病变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诊断效能较佳,诊断一致率、一致性分析Kappa值较好,而且对不同节段血管狭窄程度进行诊断期间应用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进行干预,提示一致性良好;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诊断获得诊断效能、诊断一致率、一致性分析Kappa值,提示一致性一般(P<0.05)。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在冠状动脉狭窄及其临界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 冠状动脉分支狭窄程度 临界病变 诊断价值 灵敏度 特异度
下载PDF
双源CT心脏冠脉CTA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效果
13
作者 刘清泉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891-894,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双源CT心脏冠脉CT血管造影(CTA)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诊断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21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存在冠心病症状或心脏体检患者采取双源CT心脏冠脉CTA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86例... 目的:研究分析双源CT心脏冠脉CT血管造影(CTA)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诊断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21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存在冠心病症状或心脏体检患者采取双源CT心脏冠脉CTA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86例患者经检查发现,心肌桥检出23例,检出率26.74%,心肌桥共计32处,发生位置分别在左旋支远段、前降支近段、前降支中段、前降支远段、第一对角支、第二对角支、钝缘支、右冠中段、后降支,数量分别为1处(3.13%)、1处(3.13%)、19处(59.38%)、3处(9.38%)、2处(6.25%)、1处(3.13%)、2处(6.25%)、2处(6.25%)、1处(3.13%);邻近心肌桥近端冠状动脉斑块位于5个位置,共计12处,其中左旋支远段、前降支远段、第一对角支、右冠中段数量相同,均为1处,而前降支中段数量最多为7处。心肌桥按照狭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狭窄,长度分别为(23.51±11.98)mm、(27.49±8.20)mm、(18.53±10.11)mm,厚度分别为(0.48±0.70)mm、(2.47±1.33)mm、(3.42±1.50)mm。结论:在MB-MCA中采取DSCT诊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清晰显示病变位置、长度及厚度,对MB-MCA做出准确判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心脏冠脉cta 心肌桥-壁冠状动脉 诊断效果
下载PDF
IQon光谱CT冠状动脉CTA多参数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钦 李华灿 +3 位作者 郑春红 金佳熙 苏煜敏 许杨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9期164-168,共5页
目的探讨IQon光谱计算机断层扫描(CT)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多参数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包括斑块性质、心肌缺血、心肌纤维化等方面。方法于2021年1—12月采用IQon光谱CT多参数成像对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的100例患者进... 目的探讨IQon光谱计算机断层扫描(CT)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多参数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包括斑块性质、心肌缺血、心肌纤维化等方面。方法于2021年1—12月采用IQon光谱CT多参数成像对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的100例患者进行检查,其中50例健康体验者为正常组,50例为疑似冠心病组。对所有受试者行光谱冠状动脉平扫检查,并进行钙化评分。对疑似冠心病组受试者注入对比剂,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并通过后处理软件获得虚拟平扫图像、有效原子序数图、碘密度图、多期相心肌碘密度图和延迟扫描心肌图像。对各种图像进行分析,评价其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并计算最佳碘密度阈值。结果普通平扫和虚拟平扫所得钙化评分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871)。有效原子序数图能够区分钙化和非钙化斑块,碘密度图能够反映斑块内碘分布。多期相心肌碘密度图能够显示心肌灌注情况,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碘密度阈值为30 HU时,对心肌缺血的诊断敏感度为90%,特异度为94%。结论IQon光谱CT冠状动脉CTA多参数成像对冠心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提供综合的解剖和功能信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Qon光谱ct 冠状动脉cta 多参数成像 冠心病
下载PDF
能谱CT低电压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冠状动脉CTA中的应用
15
作者 申燕艳 曾燕冲 +3 位作者 范金凤 黄福灵 管学春 林盛才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分析能谱CT低电压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冠状动脉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00例冠状动脉CTA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低电压联合迭代重... 目的:分析能谱CT低电压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冠状动脉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00例冠状动脉CTA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低电压联合迭代重建,对照组进行常规电压联合滤波反投影重建,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CT剂量指数(CTDI)、有效辐射剂量(ED)、剂量长度乘积(DLP)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图像总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动脉(Ao)、右冠状动脉(RCA)、噪声、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左冠状动脉主干(LM)高于对照组、图像信噪比(SNR)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对检查方式的满意度、对实验内容的认可度、对检测费用的接受程度、对本次检查的耐受程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能谱CT低电压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可以在保证成像清晰度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冠状动脉CTA的辐射量,减少检查对患者的影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迭代重建技术 冠状动脉cta
下载PDF
双源CT低剂量冠状动脉CTA成像的扫描参数、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探讨 被引量:8
16
作者 吕秀玲 王爱军 李炯 《中国医疗设备》 2011年第7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双源CT低剂量冠状动脉CTA成像的扫描参数、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心率控制在70次/min以下的患者进行双源CT低剂量冠状动脉成像,除固定扫描参数外,主要参考患者的体质指数(BMI)范围来调节管电压、管电流... 目的探讨双源CT低剂量冠状动脉CTA成像的扫描参数、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心率控制在70次/min以下的患者进行双源CT低剂量冠状动脉成像,除固定扫描参数外,主要参考患者的体质指数(BMI)范围来调节管电压、管电流、对比剂流率。再随机抽取100例常规剂量(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根据冠状动脉各段血管显示情况及图像质量评价标准,采用低剂量冠状动脉CTA成像(前瞻性序列扫描技术)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瞻性序列扫描技术的平均X射线剂量CTDIVol为11.96~14.25mGy,大约是回顾性心电门控(CTDIVol为30.36~45.67 mGy)的1/3,总的有效剂量E(2.6±0.9)mSv,大约是回顾性心电门控(8.2±0.1)mSv的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源CT冠脉CTA成像中,采用前瞻性序列扫描技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并可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对于不能接受高辐射剂量并且心率控制在70次/min以下的受检人群,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术 辐射剂量 扫描参数
下载PDF
双源CTA与DSA评价冠状动脉钙化性斑块管腔狭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安明 赵汉青 +5 位作者 史跃 朱丽丽 李皖陇 陈凯 王中勋 权影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3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DSCTA)评价钙化斑块引起血管腔狭窄的准确性。方法:62例患者DSCTA显示冠状动脉一处或多处钙化斑块,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钙化斑块大小分为小、中和大。使用各种后处理技术,以确定钙化斑块引起血管阻...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DSCTA)评价钙化斑块引起血管腔狭窄的准确性。方法:62例患者DSCTA显示冠状动脉一处或多处钙化斑块,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钙化斑块大小分为小、中和大。使用各种后处理技术,以确定钙化斑块引起血管阻塞(狭窄管腔直径≥50%),无血管阻塞(狭窄管腔直径<50%),并与CAG比较。结果:DSCTA显示小钙化斑块122处,中44处,大86处。122处小钙化斑块,5%CAG显示有梗阻;44处中钙化斑块,14%梗阻;86大钙化斑块,42%有梗阻。DSCTA与CAG一致95%(116/122)小钙化斑块、91%(40/44)中钙化斑块、67%(58/86)大钙化斑块。DSCTA低估2例小钙化斑块血管腔狭窄,高估4例小钙化斑块、4例中钙化斑块、28例大钙化斑块血管腔狭窄。86处大钙化斑块引起的血管腔梗阻,DSCTA敏感性100%、特异性44%、阳性预测值56%、阴性预测值100%、准确性67%。结论 DSCTA准确显示90%以上小和中等大小钙化斑块血管阻塞病变,正确诊断约2/3大钙化斑块血管阻塞病变。判断错误通常是高估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性斑块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
下载PDF
运用双源CTA探讨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与左前降支斑块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蓉芳 王伯忠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5期91-94,共4页
目的运用双源CT血管成像(CTA)探讨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与左前降支斑块间的潜在关系。方法从笔者医院2016年1~5月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冠状动脉正常组和100例左前降支斑块组(支架置入术后复查、搭桥术后复查、心肌桥... 目的运用双源CT血管成像(CTA)探讨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与左前降支斑块间的潜在关系。方法从笔者医院2016年1~5月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冠状动脉正常组和100例左前降支斑块组(支架置入术后复查、搭桥术后复查、心肌桥、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患者除外)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结果由2名医生共同确定。100例冠状动脉正常组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患者年龄为48~72岁,平均年龄57.54±8.38岁。100例左前降支斑块患者,其中男性64例,女性36例,患者年龄为41~86岁,平均年龄62.08±13.94岁。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技术测量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探讨其与左前降支斑块的关系。结果冠状动脉正常组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范围41.25°~112.14°,平均夹角69.45°±18.71°,左前降支斑块组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范围54.14°~128.12°,平均夹角85.65°±15.96°,两组比较,左前降支斑块组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大于冠状动脉正常组(P<0.05)。结论双源CTA可以无创、客观评价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及左前降支斑块病变,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对左前降支斑块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冠状动脉cta 冠状动脉分支夹角 左前降支斑块
下载PDF
双源CT低剂量扫描在冠状动脉CTA搭桥术后评价作用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杜贵金 张生栋 +3 位作者 史进 赵华健 张丽 戴守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22期223-224,共2页
目的:双源CT低剂量扫描在冠状动脉CTA搭桥术后评价作用分析。方法:研究时间为2018年7月—2019年8月,收治的行冠状动脉CTA搭桥术治疗的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检查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前瞻组,回顾组,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与前瞻门控... 目的:双源CT低剂量扫描在冠状动脉CTA搭桥术后评价作用分析。方法:研究时间为2018年7月—2019年8月,收治的行冠状动脉CTA搭桥术治疗的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检查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前瞻组,回顾组,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与前瞻门控扫描两种技术,两组检查图像质量、辐射剂量比较。结果:两组图像检查CT、噪声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前瞻组患者辐射计量剂量显著低于回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低剂量扫描前瞻性门控扫描技术的图像质量更好,辐射剂量更低,对于术后跟踪随访工作的调查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低剂量 扫描 冠状动脉cta搭桥术后 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