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2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液体型双电层电容器在45℃和3 V状态下的长周期运行研究
1
作者 叶珍珍 陈鑫祺 +7 位作者 张抒婷 汪剑 崔超婕 张刚 张磊 钱陆明 金鹰 骞伟中 《发电技术》 CSCD 2023年第2期213-220,共8页
对覆炭泡沫铝基介孔炭-离子液体双电层电容器在45℃、3 V状态下的长周期运行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覆炭泡沫铝集流体嵌入介孔活性炭形成复合极片,以EMIBF4离子液体为电解液,组成3 cm×5 cm软包,在45℃、3 V状态下研究了长达1500 h充... 对覆炭泡沫铝基介孔炭-离子液体双电层电容器在45℃、3 V状态下的长周期运行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覆炭泡沫铝集流体嵌入介孔活性炭形成复合极片,以EMIBF4离子液体为电解液,组成3 cm×5 cm软包,在45℃、3 V状态下研究了长达1500 h充放电的运行规律。结果发现,内阻变化率在10%左右,电容保持率高达98%,远优于有机液体型双电层电容器在2.7 V、65℃状态下的内阻与电容保持效果。还对比了离子液体型双电层电容器在2.7 V、65℃与3 V、45℃下的产气规律,结果表明,介孔炭-离子液体-覆炭泡沫铝型双电层电容器软包可以在3 V、45℃、1500 h条件下稳定工作。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推进离子液体型双电层电容器的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双电层电容 离子液体 覆炭泡沫铝 介孔炭 高温老化
下载PDF
电解液溶剂对双电层电容器性能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王璐科 荆葛 +3 位作者 乔志军 袁峻 郑超 于学文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7期5-7,共3页
分别以乙腈(AN)、碳酸丙烯酯(PC)、γ-丁内酯(GBL)和环丁砜(SL)为电解液溶剂,N,N-二甲基吡咯烷四氟硼酸盐(DMP BF4)为电解液溶质,日本可乐丽YP50活性炭为活性物质,研究了不同电解液溶剂对双电层电容器容量、内阻、电压保持能力、低温特... 分别以乙腈(AN)、碳酸丙烯酯(PC)、γ-丁内酯(GBL)和环丁砜(SL)为电解液溶剂,N,N-二甲基吡咯烷四氟硼酸盐(DMP BF4)为电解液溶质,日本可乐丽YP50活性炭为活性物质,研究了不同电解液溶剂对双电层电容器容量、内阻、电压保持能力、低温特性、高温老化特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液溶剂对双电层电容器的内阻、低温特性和高温老化特性有重要影响,和双电层电容器的电压保持能力相关性不大。AN电解液具有良好的内阻特性、低温特性,耐电压在2.7 V左右;PC和GBL电解液由于较低的电导率和较高的粘度,制备的双电层电容器内阻较大,低温性能较差,耐电压低于2.7 V;SL电解液具有良好的耐电压特性,达到3.0 V以上,但缺点是内阻较大,低温性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层电容 电解液 电解液溶剂 性能影响
下载PDF
同步合成模板炭化法制备双电层电容器电极用中孔炭材料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33
3
作者 侯朝辉 李新海 +2 位作者 刘恩辉 何则强 邓凌峰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1-15,共5页
 以正硅酸乙酯为模板硅源,间苯二酚 甲醛凝胶为炭前驱体,采用同步合成模板炭化(SSTCM)法制备了具有可控结构的中孔炭材料。炭材料的比表面积可达1500m2/g,平均孔径在3nm~10nm之间。经过酸催化水解预处理的二氧化硅模板前驱体溶液与间...  以正硅酸乙酯为模板硅源,间苯二酚 甲醛凝胶为炭前驱体,采用同步合成模板炭化(SSTCM)法制备了具有可控结构的中孔炭材料。炭材料的比表面积可达1500m2/g,平均孔径在3nm~10nm之间。经过酸催化水解预处理的二氧化硅模板前驱体溶液与间苯二酚 甲醛溶液混合,碱性条件下使两者的溶胶凝胶反应同步发生,得到有机/无机凝胶混合物。再经炭化、HF去模,制得SSTCM炭材料。N2等温吸脱附研究表明,与炭前驱体聚合物同步合成的结构可调的二氧化硅模板,导致了SSTCM炭材料可控中孔结构的形成。循环伏安研究表明,采用这种同步合成模板炭化法制备的SSTCM炭材料质量比容量达270F/g,炭材料具有的典型中孔结构使其可能成为一种理想的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合成模板炭化法 双电层电容 电极材料 中孔炭材料 溶胶凝胶反应 孔径 中孔结构
下载PDF
高性能活性炭电极材料在双电层电容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亚菲 胡中华 +2 位作者 任炼文 杨静 陈晓妹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5-360,共6页
以椰壳为原料,ZnCl2为活化剂,用同步物理-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所得的炭样品用氮吸附法表征,并根据77K时的吸附-脱附等温线计算了它们的比表面和孔结构参数。用恒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由活性炭电极与KOH电解质构成的双电层电容... 以椰壳为原料,ZnCl2为活化剂,用同步物理-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所得的炭样品用氮吸附法表征,并根据77K时的吸附-脱附等温线计算了它们的比表面和孔结构参数。用恒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由活性炭电极与KOH电解质构成的双电层电容器的性能。结果显示,在5mA时放电,活性炭比电容最高达到360F/g;在大电流50mA时,比容量仍超过200F/g。同时分析研究了炭材料比表面积和孔径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发现比表面积与比电容关联性不明显;而孔径大小对炭材料的比电容影响很大。在小电流放电时,中孔炭表面对比电容的贡献明显大于微孔炭表面;随着放电电流的增加,由中孔炭表面构成的双电层电容下降显著,而微孔炭表面的双电层电容下降幅度较小。在大电流放电时,孔径在1.5nm^2nm的较大微孔对储存电能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物理-化学活化法 活性炭 双电层电容 电容 电极材料
下载PDF
炭气凝胶/活性炭复合电极在有机电解液体系双电层电容器中的阻抗(英文)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希邈 张睿 +4 位作者 詹亮 龙东辉 乔文明 杨俊和 凌立成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3-158,共6页
分别以炭气凝胶(CAG),炭黑(CB)以及石墨(G)为导电剂与KOH活化法高比表面积活性炭(HSAC)制备复合电极,组装成双电层电容器,在(C2H5)4NBF4/丙烯碳酸盐电解液体系中进行交流阻抗测试分析。应用动力学及电子传递控制的等效电路模型对各电极... 分别以炭气凝胶(CAG),炭黑(CB)以及石墨(G)为导电剂与KOH活化法高比表面积活性炭(HSAC)制备复合电极,组装成双电层电容器,在(C2H5)4NBF4/丙烯碳酸盐电解液体系中进行交流阻抗测试分析。应用动力学及电子传递控制的等效电路模型对各电极的实验阻抗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相应的模型参数,串联溶液电阻Rs、极化电阻Rp、能斯特边界层厚度δ及平均孔内离子扩散系数D。结果表明,炭气凝胶复合电极的孔内离子扩散系数D最高,极化电阻Rp与炭黑复合电极接近。炭气凝胶电极的内阻为各电极中最低并且具有最高的比电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气凝胶 活性炭 双电层电容 电容 阻抗
下载PDF
双电层电容器用中孔活性炭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9
6
作者 孟庆函 张睿 +2 位作者 李开喜 吕春祥 凌立成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28-630,共3页
选用中孔活性炭作为双电层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实验发现 ,中孔活性炭电化学性能优异 ,比表面积利用率高达 93 .5 % ;用水蒸气活化可以增加活性炭的比表面积 ,随着活化时间的延长 ,活性炭收率降低 ,活化 2h收率仅为 2 6.5 % ,同时比表面... 选用中孔活性炭作为双电层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实验发现 ,中孔活性炭电化学性能优异 ,比表面积利用率高达 93 .5 % ;用水蒸气活化可以增加活性炭的比表面积 ,随着活化时间的延长 ,活性炭收率降低 ,活化 2h收率仅为 2 6.5 % ,同时比表面积从原来的 760m2 /g增加到 14 80m2 /g ,且主要在 2nm附近孔结构分布强度增强。比电容随活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但增速低于比表面积的增加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 电化学性能 中孔活性炭 双电层电容 电容
下载PDF
双电层电容器有机电解液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7
作者 李建玲 梁吉 +1 位作者 徐景明 毛宗强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9-234,共6页
双电层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储能装置 ,与蓄电池相比具有较高的比功率 ,与传统电容器相比具有较高的比能量 ,容量大 ,无须维护 ,材料无毒 ,运行温度范围宽 ,循环寿命长 ,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简介了双电层电容器的工作原理 ,综述了双电... 双电层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储能装置 ,与蓄电池相比具有较高的比功率 ,与传统电容器相比具有较高的比能量 ,容量大 ,无须维护 ,材料无毒 ,运行温度范围宽 ,循环寿命长 ,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简介了双电层电容器的工作原理 ,综述了双电层电容器液态有机电解液研究进展 ,同时对固体电解质和胶体电解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描述。并根据双电层电容器对电解液的性能要求 ,以提高电解液体系电导率与分解电压为目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层电容 有机电解液 电导率 分解电压
下载PDF
双电层电容器及其复合电源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晓峰 王大志 +1 位作者 梁吉 孔祥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100-1103,共4页
碳基双电层电容器作为一种新一代储能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 .直流充放电、循环伏安特性以及交流阻抗等实验显示了本实验室制备的活性炭材料组装的电容器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比容量为 173 2F/g ,在大功率充放电条件下的活性物质的能量... 碳基双电层电容器作为一种新一代储能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 .直流充放电、循环伏安特性以及交流阻抗等实验显示了本实验室制备的活性炭材料组装的电容器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比容量为 173 2F/g ,在大功率充放电条件下的活性物质的能量密度大于 5 0Wh/kg,同时具有 10 5以上的循环寿命 .由双电层电容器与镍氢电池组成的复合电源系统具有优良的脉冲充放电特性 ,在GSM、CDMA移动通讯系统以及电动车电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超电容 双电层电容 活性炭 复合电源系统
下载PDF
基于双电层电容的柔性触觉传感器机理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赵海文 王曼菲 +2 位作者 刘吉晓 王鹏 郭士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32,共8页
触觉信息是机器人感知工作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人机协作中保证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关键因素。然而,相对于视觉、听觉、嗅觉传感器的发展,机器人触觉传感器的应用和产业化仍相对滞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电层电容原理的机器人柔性触觉传感... 触觉信息是机器人感知工作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人机协作中保证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关键因素。然而,相对于视觉、听觉、嗅觉传感器的发展,机器人触觉传感器的应用和产业化仍相对滞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电层电容原理的机器人柔性触觉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大、高柔性、高信噪比、制备和使用成本较低等优点。传感器由上下两层电极以及中间离子凝胶的纤维层组成,当外界压力作用在传感器上时,离子纤维层压缩,电极与离子纤维层接触面积增大,导致传感器电容变大。实验数据表明,压力和电容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且传感器灵敏度高,可达到3.97 nF/kPa,压力测量范围广,可达到500 kPa,最大迟滞性误差为5.97%,且动态响应可以较好跟随外部压力刺激。此柔性触觉传感器可广泛应用于机器人传感、人机交互、可穿戴设备等场合,具有广泛的学术研究意义和产业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觉传感器 双电层电容 机器人触觉感知 压力图形化
原文传递
双电层电容器用新型无灰煤(HyperCoal)基活性炭的制备 被引量:13
10
作者 黄珊珊 赵小燕 +3 位作者 谢凤梅 曹景沛 魏贤勇 宝田恭之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9-544,共6页
以无灰煤(HyperCoal)为原料,KOH和CaCO3为活化剂制备了煤基活性炭,采用低温N2吸附法表征了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测定了活性炭用作双电层电容器(EDLC)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考察了炭化温度、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活化剂对活性炭电... 以无灰煤(HyperCoal)为原料,KOH和CaCO3为活化剂制备了煤基活性炭,采用低温N2吸附法表征了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测定了活性炭用作双电层电容器(EDLC)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考察了炭化温度、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活化剂对活性炭电容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比表面积和比电容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活化温度过高或活化时间太长对比电容有不利影响。此外,CaCO3影响活化过程中孔的开发,显著降低所制备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比电容。在炭化温度为500℃、活化温度为800℃、KOH与焦的质量比为4∶1和活化时间2 h下所得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分别达到2 540 m2/g和1.65 cm3/g,该活性炭电极在0.5 mol/L TEABF4/PC电解液中的比电容达到最大值46.0 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灰煤 双电层电容 活性炭 比表面积 电容
下载PDF
粘结剂对块状极板碳纳米管双电层电容器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大志 陈冠民 +2 位作者 徐才录 梁吉 吴德海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72-676,共5页
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合适的双电层形成区,适于制作双电层电容器极板. 不同粘结剂的使用会影响电容器的性能,分别选用酚醛树脂和聚四氟乙烯(PTFE)作为碳纳米 管极板的粘结剂,在有机电解质溶液中,研究其电容性能与比表... 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合适的双电层形成区,适于制作双电层电容器极板. 不同粘结剂的使用会影响电容器的性能,分别选用酚醛树脂和聚四氟乙烯(PTFE)作为碳纳米 管极板的粘结剂,在有机电解质溶液中,研究其电容性能与比表面积和极板结构的关系,从而 找出合适的碳纳米管极板粘结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结剂 双电层电容 碳纳米管 有机电解质 块状极板 性能
下载PDF
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2
作者 邓梅根 张治安 +1 位作者 胡永达 杨邦朝 《炭素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5-30,共6页
对双电层电容器炭基电极材料中已经产业化的和颇具产业化前景的活性炭、碳纳米管、炭凝胶等几种材料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它们的性质、特点和研究进展。
关键词 双电层电容 活性炭 碳纳米管 炭凝胶
下载PDF
活性炭前处理对双电层电容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希邈 张睿 +2 位作者 詹亮 张丽明 凌立成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2-55,共4页
制备了沥青焦基活性炭双电层电容器用电极材料,将其分别经水洗、酸洗以及超音速气流粉碎处理。在1 mol/L(C2H5)4NBF4/碳酸丙烯酯电解液体系中进行电化学测试,对比评价了各活性炭前处理方法对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洗后活... 制备了沥青焦基活性炭双电层电容器用电极材料,将其分别经水洗、酸洗以及超音速气流粉碎处理。在1 mol/L(C2H5)4NBF4/碳酸丙烯酯电解液体系中进行电化学测试,对比评价了各活性炭前处理方法对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洗后活性炭电极比电容提高7%达到163 F/g,高功率放电性能明显改善,当电流密度由70 mA/g增加到1 A/g时,其电极比电容保持率为88%;活性炭进行超细粉碎后不利于电化学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技术 双电层电容 活性炭 酸洗 气流粉碎 交流阻抗
下载PDF
活性炭表面改性对双电层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7
14
作者 谢应波 乔文明 +2 位作者 张维燕 孙刚伟 凌立成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8-254,共7页
通过氢气还原改性和浓硝酸氧化处理对石油焦基活性炭(ACs)进行改性。采用氮气吸附和脱附等温线计算改性ACs的BET比表面积、DFT孔径分布及孔容,以XPS方法表征改性ACs的表面含氧官能团种类及含量,改性ACs的电化学性能通过直流循环充放电... 通过氢气还原改性和浓硝酸氧化处理对石油焦基活性炭(ACs)进行改性。采用氮气吸附和脱附等温线计算改性ACs的BET比表面积、DFT孔径分布及孔容,以XPS方法表征改性ACs的表面含氧官能团种类及含量,改性ACs的电化学性能通过直流循环充放电、循环伏安等表征。结果表明:浓硝酸处理后,ACs比表面积和孔容均稍有减少,表面含氧官能团和比电容明显增加,内阻和自放电显著增大;氢气改性后,ACs比表面积和孔容亦稍有减少,孔径分布的变化使比电容明显增加,氧化官能团的减少降低了内阻并减少了自放电。即,氢气改性ACs的电化学性能明显提高,增加了比电容,降低了内阻和自放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双电层电容 表面官能团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水蒸汽活化树脂炭用做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 被引量:7
15
作者 韩鹏献 王成扬 +3 位作者 时志强 吕嘉辉 秦军 姚国富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46-1050,共5页
以热固性酚醛树脂为前驱体,采用水蒸汽为活化剂,通过改变活化时间,制备出了一系列双电层电容器用活性炭(PFR(1-5)).采用低温氮气吸附法测定BET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发现随着活化时间的增加,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中孔率增大.电化学测试表明,... 以热固性酚醛树脂为前驱体,采用水蒸汽为活化剂,通过改变活化时间,制备出了一系列双电层电容器用活性炭(PFR(1-5)).采用低温氮气吸附法测定BET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发现随着活化时间的增加,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中孔率增大.电化学测试表明,用活化时间为5h的PFR5H制备的模拟EDLC的比电容,在有机体系中50mA/g恒流放电比电容达106.5F/g,1000mA/g下放电仍保持99.7F/g,仅衰减了6.4%,具有良好的倍率特性.交流阻抗谱测试结果显示PFR5H的内阻最低,具有良好的电容性能和功率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层电容 活性炭 水蒸汽 酚醛树脂
下载PDF
改性活性炭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胡中华 万翔 +1 位作者 刘亚菲 赵国华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15,共5页
用氢氧化钾对普通活性炭活化改性,比表面积和总孔容由806m2/g和0.411cm3/g分别增加到1168m2/g和0.577cm3/g。用该材料制成硬币型双电层电容器,经测定炭材料比电容高达203.5F/g,提高了64%;等效串联内阻仅为1.94?,大电流放电时容量衰减小... 用氢氧化钾对普通活性炭活化改性,比表面积和总孔容由806m2/g和0.411cm3/g分别增加到1168m2/g和0.577cm3/g。用该材料制成硬币型双电层电容器,经测定炭材料比电容高达203.5F/g,提高了64%;等效串联内阻仅为1.94?,大电流放电时容量衰减小于10%。其突出优点是体积与面积比电容高达109.6F/cm3和17.4×10–6F/cm2。研究发现孔径分布于1.4~2.78nm的超微孔和小中孔,有利于电解质离子形成双电层而提高炭材料的电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技术 双电层电容 活性炭 电极 电容 KOH-活化
下载PDF
双电层电容器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刘洪波 常俊玲 张红波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21,24,共4页
以石油焦为原料,KOH和NaOH为活化剂制取双电层电容器用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电极材料。考察了活化剂的种类及其与石油焦配比对活性炭比电容的影响,并对KOH和NaOH的混和物在活化过程中金属K和Na的协同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控制... 以石油焦为原料,KOH和NaOH为活化剂制取双电层电容器用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电极材料。考察了活化剂的种类及其与石油焦配比对活性炭比电容的影响,并对KOH和NaOH的混和物在活化过程中金属K和Na的协同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控制适宜的活化工艺条件可制得比电容高达52.60 F/g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用它组装成的双电层电容器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表面活性炭 双电层电容 电容 充电特性 放电特性 EDLC 石油焦
下载PDF
隔膜对双电层电容器和混合型电池-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2
18
作者 孙现众 张熊 +1 位作者 黄博 马衍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85-491,共7页
隔膜是双电层电容器和混合型电池-超级电容器等电化学储能器件的重要组成元件.本文采用1 mol?L-1四乙基四氟硼酸铵的丙烯碳酸酯电解液制备了基于活性炭的扣式双电层电容器,并采用1 mol?L-1六氟磷酸锂锂离子电解液制备了(LiNi0.5Co0.2Mn0... 隔膜是双电层电容器和混合型电池-超级电容器等电化学储能器件的重要组成元件.本文采用1 mol?L-1四乙基四氟硼酸铵的丙烯碳酸酯电解液制备了基于活性炭的扣式双电层电容器,并采用1 mol?L-1六氟磷酸锂锂离子电解液制备了(LiNi0.5Co0.2Mn0.3O2+活性炭)/石墨体系的混合型电池-超级电容器.研究了不同类型隔膜的物理化学性能,以及其对双电层电容器和混合型电池-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四种隔膜分别是无纺布聚丙烯毡、多孔聚丙烯薄膜、Al2O3涂层的聚丙烯薄膜和纤维素纸隔膜.进行了表面形貌、差示扫描量热、电解液吸液量和表观接触角测试表征.电化学测试表明,采用纤维素隔膜的双电层电容器具有最高的比电容和更优的倍率性能,电容器的自放电性能差别不大.而对于混合型电池-超级电容器,采用聚丙烯薄膜和无纺布聚丙烯毡隔膜器件的比容量比其它器件约高20%,且采用纤维素隔膜的器件自放电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层电容 混合型电池-超级电容 吸液量 表观接触角 自放电
下载PDF
双电层电容器电压均衡技术综述 被引量:23
19
作者 祁新春 李海冬 齐智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3-297,共5页
双电层电容器(EDLC)目前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电动汽车、轨道交通、电子消费品及电力系统等各种领域。为利于EDLC的应用和发展,分析了EDLC储能在应用中的不足之处,介绍了EDLC串联均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背景,综述了国内外EDLC储能均压... 双电层电容器(EDLC)目前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电动汽车、轨道交通、电子消费品及电力系统等各种领域。为利于EDLC的应用和发展,分析了EDLC储能在应用中的不足之处,介绍了EDLC串联均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背景,综述了国内外EDLC储能均压技术的发展状况、应用领域、各种不同的均压形式,讨论了它们存在的问题(包括均压速度、精度、效率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新对策,最后展望了EDLC均压技术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层电容 串联均压技术 均压电路 能量消耗型 能量转移型 飞渡电容 综述
下载PDF
电解液离子与炭电极双电层电容的关系 被引量:5
20
作者 文越华 曹高萍 +1 位作者 程杰 杨裕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4-498,共5页
以酚醛树脂基纳米孔玻态炭(NPGC)为电极,通过微分电容伏安曲线的测试,研究了水相体系电解液离子与多孔炭电极双电层电容的关系.结果表明,稀溶液中,多孔炭电极的微分电容曲线在零电荷点(PZC)处呈现凹点,电容降低,双电层电容受扩散层的影... 以酚醛树脂基纳米孔玻态炭(NPGC)为电极,通过微分电容伏安曲线的测试,研究了水相体系电解液离子与多孔炭电极双电层电容的关系.结果表明,稀溶液中,多孔炭电极的微分电容曲线在零电荷点(PZC)处呈现凹点,电容降低,双电层电容受扩散层的影响显著;若孔径小,离子内扩散阻力大,电容下降更为迅速,扩散层对双电层电容的影响增大.而增大炭材料的孔径或电解液浓度,可明显减弱甚至消除扩散层对电容的影响.炭电极的单位面积微分电容高,仅表明孔表面利用率高,如欲获得高的电容量,还要有大的比表面积.离子水化对炭电极的电容产生不利影响,选用大离子和增大炭材料的孔径,可有效降低离子水化对炭电极电容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液离子 炭电极 双电层电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