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相Ⅰ型障碍和双相Ⅱ型患者人口学和临床特征的比较
1
作者 周莉 谢依玲 +14 位作者 张婷婷 黄悦勤 周亮 刘燕 刘波 章杰 龚元东 李中才 李弼 李志鹏 曾庆园 沈宗霖 陈文明 刘肇瑞 卢瑾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目的:比较双相Ⅰ型障碍和双相Ⅱ型障碍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治疗特征和生理指标。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双相障碍的患者381例,其中Ⅰ型302例(79.27%),Ⅱ型74例(19.42%),其他特定及相关障碍5例(1.... 目的:比较双相Ⅰ型障碍和双相Ⅱ型障碍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治疗特征和生理指标。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双相障碍的患者381例,其中Ⅰ型302例(79.27%),Ⅱ型74例(19.42%),其他特定及相关障碍5例(1.31%)。用自编临床资料访谈表收集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因素分析。结果:与双相II型障碍相比,双相I型障碍患者更容易伴有精神病性特征(OR=5.75,95%CI:2.82~11.76),病程更长,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较多(OR=3.09,95%CI:1.02~9.35),尿酸、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更高,汉族更常见(OR=11.50,95%CI:1.76~75.30)、受教育程度更低(OR=10.22,95%CI:1.16~89.77),更少有精神病家族史(OR=2.34,95%CI:1.01~5.42)。结论:双相Ⅰ型障碍和双相Ⅱ型障碍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治疗情况和生理指标有差异,可为探讨双相障碍的发病机制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ⅰ型障碍 双相障碍 临床特征 生理指标 治疗
下载PDF
盐酸齐拉西酮联合丙戊酸钠对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患者PANSS评分及微炎症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钟伦淳 谢宇花 +1 位作者 赖忠红 何海英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945-947,953,共4页
目的探讨双相Ⅰ型障碍(BP-Ⅰ)躁狂发作患者采用丙戊酸钠、盐酸齐拉西酮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92例BP-Ⅰ躁狂发作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双相Ⅰ型障碍(BP-Ⅰ)躁狂发作患者采用丙戊酸钠、盐酸齐拉西酮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92例BP-Ⅰ躁狂发作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齐拉西酮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微炎症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及BRM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及白细胞介素-1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Ⅰ躁狂发作患者采用丙戊酸钠、盐酸齐拉西酮联合治疗可减轻躁狂程度,改善精神症状,调节微炎症指标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ⅰ型障碍 躁狂 丙戊酸钠 盐酸齐拉西酮 炎症指标
下载PDF
女性双相Ⅰ型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缓解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段春杰 王英戬 金庄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第4期313-316,共4页
目的分析女性双相Ⅰ型障碍(BD-Ⅰ)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缓解期女性BD-Ⅰ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0例女性BD-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随访成功患者83例,根据其是否出现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n=52)、未复发组(n=31)两组... 目的分析女性双相Ⅰ型障碍(BD-Ⅰ)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缓解期女性BD-Ⅰ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0例女性BD-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随访成功患者83例,根据其是否出现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n=52)、未复发组(n=31)两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元logistic分析影响BD-Ⅰ复发的独立因素,并于末次随访时比较两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在总发作次数、维持治疗情况以及入院自杀态度测评量表(QSA)得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9.47、16.45,t=4.68,P均<0.05);不同亚组间(高、低复发组)总发作次数、维持治疗情况、入院QSA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6.18、3.15,t=5.16,P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总发作次数≥3次是BD-Ⅰ复发的危险因素,维持治疗是BD-Ⅰ复发的保护因素(OR分别=1.43、0.29,P均<0.05);末次随访,复发组患者整体功能评定量表(GAF)得分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得分均低于未复发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得分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58、3.13、-3.27,P均<0.05)。结论发作次数和维持治疗均是影响女性BD-Ⅰ患者病情复发的影响因素,在BD-Ⅰ缓解期给予维持治疗可有效降低复发,进而提高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ⅰ型障碍 女性 临床特征 缓解期 复发
下载PDF
奥氮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Ⅰ型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慧 马淑君 +2 位作者 高镇松 张胜佳 杨祺昕 《河北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1005-1008,共4页
目的:观察奥氮平与碳酸锂联合治疗双相Ⅰ型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4例双相Ⅰ型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研究组给予奥氮平与碳酸锂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碳酸锂治疗,观察8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8周末分别评定Bech-Rafael... 目的:观察奥氮平与碳酸锂联合治疗双相Ⅰ型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4例双相Ⅰ型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研究组给予奥氮平与碳酸锂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碳酸锂治疗,观察8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8周末分别评定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第1、8周末以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其安全性,然后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RMS总分均极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研究组第1周末BRM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8周末两组BRMS总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第1周末,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9.1%)显著低于对照组(40.5%)(P<0.05),研究组的TESS总分(7.4±3.5)也显著低于对照组(9.3±4.7)(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对双相I型障碍起效较快,副作用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ⅰ型障碍 奥氮平 碳酸锂 躁狂症状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中文版心境障碍问卷在双相Ⅰ型障碍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杨海晨 廖春平 +5 位作者 苑成梅 刘铁榜 沈其杰 王轶 孔志 杨颖佳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9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研究中文版心境障碍问卷(MDQ)在双相I型障碍患者中的信度与效度。方法:使用中文版MDQ对131例双相I型障碍患者测评,其中90例患者(68.7%)在8~14d重测。结果:双相I型障碍患者在接受测评时心境状态与MDQ得分无显著相关。因子分析显示,... 目的:研究中文版心境障碍问卷(MDQ)在双相I型障碍患者中的信度与效度。方法:使用中文版MDQ对131例双相I型障碍患者测评,其中90例患者(68.7%)在8~14d重测。结果:双相I型障碍患者在接受测评时心境状态与MDQ得分无显著相关。因子分析显示,2个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2.48、2.20,对总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36.0%。内部一致性分析显示,MDQ全量表、因子I及因子IICronbach’salpha值分别为0.63、0.63及0.54。MDQ重测相关系数为0.57(P<0.05)。两次测评中,MDQ中13项条目应答一致率为61.1%~88.9%。患者的MDQ得分范围为2~13分,患者的MDQ得分≥7分时,例数增加明显。13项条目阳性回答率为38.9%~92.4%。结论:中文版MDQ信度、效度基本满足心理测量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境障碍问卷 双相ⅰ型障碍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双相Ⅰ型障碍患者攻击行为风险因素初步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崔伟 王学义 +3 位作者 崔利军 严保平 成玉敏 张云淑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5年第4期244-247,共4页
目的:探讨双相Ⅰ型障碍患者攻击行为的风险因素。方法:根据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将94例住院的双相Ⅰ型障碍患者分为攻击组(50例,加权分≥4分)和非攻击组(44例,加权分<4分);对入组者进行一般及临床情况调查、认知功能检... 目的:探讨双相Ⅰ型障碍患者攻击行为的风险因素。方法:根据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将94例住院的双相Ⅰ型障碍患者分为攻击组(50例,加权分≥4分)和非攻击组(44例,加权分<4分);对入组者进行一般及临床情况调查、认知功能检测、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评定,血脂、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检测及脑地形图检查。结果:两组在职业、饮酒、发病间期缓解程度、入院方式、总发作次数、躁狂发作次数、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成绩、SSRS评分、EMBU因子分、血清CK水平、脑电地形图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非自愿住院(OR=54.341)、发病间期不完全缓解(OR=19.088)、无业/失业(OR=9.841)、总发作次数≥3次(OR=9.672)是攻击行为的高危因素。结论:多种因素与双相Ⅰ型障碍患者攻击行为有关,无业或失业、疾病反复发作、发病间期不全缓解及非自愿住院可增加攻击行为的发生风险,以非自愿住院相对风险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ⅰ型障碍 攻击行为 风险因素
下载PDF
丙戊酸单独应用及联合奥氮平治疗双相Ⅰ型障碍急性躁狂发作疗效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对比丙戊酸钠单独应用及联合奥氮平治疗双相Ⅰ型障碍急性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双相Ⅰ型障碍急性躁狂发作50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患者使用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 目的对比丙戊酸钠单独应用及联合奥氮平治疗双相Ⅰ型障碍急性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双相Ⅰ型障碍急性躁狂发作50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患者使用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丙戊酸钠单独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第2周、第4周、第6周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对照组为2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1,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对患者的双相Ⅰ型障碍急性躁狂发作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丙戊酸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丙戊酸钠 双相ⅰ型障碍急性躁狂
原文传递
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Ⅰ型障碍的疗效及对丙戊酸钠应用剂量的影响
8
作者 李浩军 段黎明 孟根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85-87,共3页
探讨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Ⅰ型障碍的疗效及对丙戊酸钠应用剂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双相Ⅰ型障碍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丙戊酸钠治疗,丙戊酸钠服用剂量为20mg/(kg·d),1次... 探讨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Ⅰ型障碍的疗效及对丙戊酸钠应用剂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双相Ⅰ型障碍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丙戊酸钠治疗,丙戊酸钠服用剂量为20mg/(kg·d),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氮平进行治疗,丙戊酸钠服用剂量为5mg/(kg·d),1次/d。治疗1个月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包括不抑郁、轻度、中度、重度抑郁等在内的患者出现抑郁情绪的概率、包括情绪平静、轻度、中度、中度躁狂等情绪在内的患者出现躁狂情绪的概率、药物不同剂量[对照组20mg/(kg·d),1次/d],观察组[5mg/(kg·d)1次/d]造成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增重、大便干燥、头晕目眩)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抑郁情绪(不抑郁、轻度、中度、重度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躁狂情绪(情绪平静、轻度、中度、中度躁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药物不同剂量[对照组20mg/(kg·d),1次/d,观察组[5mg/(kg·d),1次/d]情况下观察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增重、大便干燥、头晕目眩)总发生概率26.67%低于对照组总发生概率46.67%(P<0.05)。结论:综合指导能降低双相Ⅰ型障碍患者出现抑郁及躁狂情绪的概率,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丙戊酸钠 双相ⅰ型障碍 抑郁 不良反应 躁狂情绪 丙戊酸钠应用剂量
下载PDF
齐拉西酮联合碳酸锂治疗青少年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孙亚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6期209-211,共3页
目的青少年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联用齐拉西酮与碳酸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青少年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锂治疗,研究组给予齐拉西酮与碳酸锂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 目的青少年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联用齐拉西酮与碳酸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青少年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锂治疗,研究组给予齐拉西酮与碳酸锂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Young躁狂量表(YMRS)评分为(9.15±3.59)分、双相障碍量表(CGI-s-BP)评分为(2.18±0.53)分均低于治疗前的(37.92±5.15)、(5.24±0.85)分,对照组患者的YMRS评分为(15.74±3.35)分、CGI-s-BP评分为(3.06±0.74)分均低于治疗前的(37.89±5.21)、(5.22±0.86)分;且研究组患者的YMRS评分与CGI-s-BP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为(3.65±2.03)ng/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为(8.96±2.54)pg/L均低于治疗前的(12.43±3.51)ng/ml、(34.87±6.93)pg/L,对照组患者的IL-1β水平为(7.14±3.17)ng/ml、TNF-α水平为(17.92±4.37)pg/L均低于治疗前的(12.39±3.55)ng/ml、(34.85±6.87)pg/L;且研究组IL-1β、TNF-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与对照组的9.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碳酸锂联合应用,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双相障碍和躁狂症状,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双相ⅰ型障碍 齐拉西酮 碳酸锂 躁狂发作 疗效
下载PDF
双相Ⅰ型障碍缓解期与抑郁发作期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简炜颖 刘文滔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751-1753,共3页
目的比较双相Ⅰ型障碍缓解期患者与抑郁发作期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5例双相Ⅰ型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缓解期患者31例(缓解期组),抑郁发作期患者34例(发作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对三组... 目的比较双相Ⅰ型障碍缓解期患者与抑郁发作期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5例双相Ⅰ型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缓解期患者31例(缓解期组),抑郁发作期患者34例(发作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对三组受试者的汉密顿量表(HAMD)、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F)、总体认知功能评分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发作期组患者的HAMD评分为(16.53±4.48)分,明显高于缓解期组患者的(4.21±1.92)分和对照组的(1.75±0.33)分,而缓解期组的HAM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期组的GAF评分为(58.41±15.73)分,明显低于缓解期组的(74.27±14.62)分和对照组的(91.54±4.64)分,缓解期组的GAF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期组的总体认知功能评分明显低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缓解期组总体认知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相Ⅰ型障碍患者神经认知功能显著降低,其中抑郁发作期神经认知功能低于缓解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ⅰ型障碍 缓解期 抑郁 神经认知功能
下载PDF
碳酸锂联合奥氮平治疗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焱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55-57,共3页
目的 探讨碳酸锂联合奥氮平治疗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予以碳酸锂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奥氮平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杨氏躁狂量表、倍克... 目的 探讨碳酸锂联合奥氮平治疗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予以碳酸锂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奥氮平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杨氏躁狂量表、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临床总体印象疾病严重程度量表-双相障碍及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量表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杨氏躁狂量表、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临床总体印象疾病严重程度量表-双相障碍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8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2.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副反应量表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碳酸锂联合奥氮平治疗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优于单用碳酸锂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ⅰ型障碍 躁狂发作 奥氮平 碳酸锂
下载PDF
氟哌啶醇癸酸酯在双相Ⅰ型障碍维持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洪涛 巩翠玉 陈明友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0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评价氟哌啶醇癸酸酯在维持治疗双相Ⅰ型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将96例康复期双相Ⅰ型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用氟哌啶醇癸酸酯合并少量碳酸锂治疗,对照组单用碳酸锂治疗。共观察24个月,入组时和治疗6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 目的:评价氟哌啶醇癸酸酯在维持治疗双相Ⅰ型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将96例康复期双相Ⅰ型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用氟哌啶醇癸酸酯合并少量碳酸锂治疗,对照组单用碳酸锂治疗。共观察24个月,入组时和治疗6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进行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观察两组复发情况,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评定社会功能,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服药依从率84.3%,平均用药时间(502.8±108.1)d,有效率80.4%,复发率19.6%;对照组服药依从率60.0%,平均用药时间(423.7±121.5)d,有效率53.3%,复发率46.7%,研究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服药依从率好于对照组(P<0.05),平均用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DSS社会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两组TE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氟哌啶醇癸酸酯维持治疗双相Ⅰ型障碍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ⅰ型障碍 维持治疗 氟哌啶醇癸酸酯
下载PDF
注射用甲磺酸齐拉西酮对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急性激越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启洪 唐京雄 吴锦华 《当代医学》 2021年第9期84-86,共3页
目的分析注射用甲磺酸齐拉西酮治疗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急性激越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急性激越症状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氟哌啶醇注射液... 目的分析注射用甲磺酸齐拉西酮治疗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急性激越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急性激越症状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研究组采用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兴奋因子(PANSS-EC)评分、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程度(CGI-SI)评分等。结果治疗后,研究组CGI-SI评分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及治疗后2、6、24、48、72 h两组PANSSE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氟哌啶醇注射液比较,临床采用注射用甲磺酸齐拉西酮药物治疗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急性激越症状,虽疗效基本相当,但给药安全性更高,对疾病治疗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甲磺酸齐拉西酮 氟哌啶醇注射液 双相ⅰ型障碍躁狂 急性激越症状
下载PDF
双相Ⅰ型障碍躁狂患者认知功能与冲动性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春锋 邓金勇 高建箱 《中外医疗》 2022年第29期10-13,19,共5页
目的探究双相Ⅰ型障碍躁狂患者认知功能与冲动性的关系。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双相Ⅰ型障碍躁狂患者82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心理测试健康的体检人群82名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 目的探究双相Ⅰ型障碍躁狂患者认知功能与冲动性的关系。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双相Ⅰ型障碍躁狂患者82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心理测试健康的体检人群82名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及汉化版Barratt-11冲动性量表(BIS-11)对两组的认知功能与冲动性进行评价,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组RBANS量表中视觉广度评分为(82.08±8.28)分、即刻记忆评分为(75.14±5.34)分、延时记忆评分为(81.76±5.57)分、注意力评分为(86.33±6.37)分、言语功能评分为(86.52±4.76)分,对照组分别为(91.83±9.11)分、(87.92±6.25)分、(92.04±7.64)分、(96.89±6.52)分、(91.36±5.58)分,研究组5个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72、14.078、9.846、10.491、5.976,P<0.001)。研究组BIS-11量表中运动冲动性、无计划冲动性以及认知冲动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72、18.435、16.792,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BANS量表中注意力及言语功能与BIS-11量表中运动冲动性呈负相关(r=-0.284,P=0.045;r=-0.356,P=0.028);RBANS量表中视觉广度、注意力与BIS-11量表中无计划冲动性呈负相关(r=-0.279,P=0.047;r=-0.319,P=0.025);RBANS量表中即刻记忆、延时记忆及言语功能与BIS-11量表中认知冲动性呈负相关(r=-0.326,P=0.017;r=-0.297,P=0.006;r=-0.359,P=0.002)。结论双相Ⅰ型障碍躁狂患者存在一定的认知功能损害,冲动性处于较高水平,其冲动性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ⅰ型障碍 认知功能 冲动性 躁狂
下载PDF
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钠治疗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玉岭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10期112-112,共1页
目的:比较奥氮平舍并丙戊酸钠治疗双相Ⅰ型障碍急性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双相Ⅰ型障碍急性蹀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钠组及单独使用丙戊酸钠组,治疗6周。以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 目的:比较奥氮平舍并丙戊酸钠治疗双相Ⅰ型障碍急性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双相Ⅰ型障碍急性蹀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钠组及单独使用丙戊酸钠组,治疗6周。以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估疗效,由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钠组的减分率比单独使用丙戊酸钠组显著,这种差异在6周内一直存在,两组均没有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钠治疗双相Ⅰ型障碍急性躁狂发作,疗效和不良反应与丙戊酸钠无明显差并,但是起效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双相ⅰ型障碍 急性躁狂发作
下载PDF
碳酸锂联用齐拉西酮治疗中年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16
作者 刘颖 《中国处方药》 2022年第3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碳酸锂联用齐拉西酮治疗中年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共收治的76例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年龄为45~65岁,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8)与对照组(n=38)。给予对... 目的探讨碳酸锂联用齐拉西酮治疗中年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共收治的76例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年龄为45~65岁,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8)与对照组(n=38)。给予对照组碳酸锂治疗,给予观察组碳酸锂联合齐拉西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变化情况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痊愈16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治疗痊愈12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3.6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IL-6、IL-1β、TNF-α炎性因子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IL-1β、TNF-α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碳酸锂联合齐拉西酮治疗中年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治疗效果更好,能够减轻炎症反应,而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锂 齐拉西酮 中年人 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临床特征及复发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素真 张晓彬 刘广胜 《医药论坛杂志》 2024年第7期694-698,共5页
目的探讨双相Ⅰ型障碍(BP-Ⅰ)躁狂发作患者临床特征及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平顶山市精神病医院收治的BP-Ⅰ躁狂发作患者98例作为本次实验对象。对其开展为期半年的随访,根据患者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n=37)... 目的探讨双相Ⅰ型障碍(BP-Ⅰ)躁狂发作患者临床特征及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平顶山市精神病医院收治的BP-Ⅰ躁狂发作患者98例作为本次实验对象。对其开展为期半年的随访,根据患者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n=37)和未复发组(n=61)。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相关量表评分,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作多因素分析用以明确影响BP-Ⅰ躁狂发作患者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经ROC曲线评估诊断效能。结果两组在病程、是否维持治疗、使用心境稳定剂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明显(P<0.05);与未复发组相比较,复发组杨氏狂躁量表(YMR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较高,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ITAQ)、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Ⅱ-CV)评分较低(P<0.05);经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是否维持治疗(P=0.008,OR=5.202)、使用心境稳定剂情况(P=0.000,OR=3.473)、YMRS(P=0.005,OR=1.370)、HAMD-17(P=0.009,OR=1.221)、ITAQ(P=0.000,OR=1.694)、FACESⅡ-CV评分(P=0.006,OR=1.074)是BP-I躁狂发作患者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由ROC曲线分析,经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即是否维持治疗、使用心境稳定剂情况、YMRS、HAMD-17、ITAQ、FACESⅡ-CV评分联合检测模式下)AUC值最高,为0.910,且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4.59%、89.18%。结论是否维持治疗、使用心境稳定剂情况、YMRS、HAMD-17、ITAQ、FACESⅡ-CV评分是BP-Ⅰ躁狂发作患者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在临床上应控制相关因素,并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来降低BP-Ⅰ躁狂发作患者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发作 复发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鲁拉西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情感障碍Ⅰ型抑郁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
18
作者 朱世海 《大医生》 2024年第23期52-54,共3页
目的分析鲁拉西酮与丙戊酸钠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Ⅰ型抑郁发作患者中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徐州市民政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双相情感障碍Ⅰ型抑郁发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参考组... 目的分析鲁拉西酮与丙戊酸钠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Ⅰ型抑郁发作患者中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徐州市民政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双相情感障碍Ⅰ型抑郁发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参考组患者接受丙戊酸钠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鲁拉西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泌乳素(PRL)水平、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HVLT-R)评分、持续操作测验量表(CPT)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参考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考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RL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升高幅度小于参考组;两组患者HVLT-R、CPT、MoCA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参考组;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参考组(均P<0.05)。结论鲁拉西酮和丙戊酸钠的联合应用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Ⅰ型抑郁发作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学习能力、注意力和认知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对PRL水平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拉西酮 丙戊酸钠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Ⅰ型患者的心理推理能力测评的错误类型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梦慧 汪永光 +2 位作者 方海红 赵侠 沈志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45-550,共6页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Ⅰ型患者心理推理(ToM)能力及其加工错误类型的差异。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5例、双相障碍Ⅰ型躁狂发作期患者33例、抑郁发作期患者30例以及正...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Ⅰ型患者心理推理(ToM)能力及其加工错误类型的差异。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5例、双相障碍Ⅰ型躁狂发作期患者33例、抑郁发作期患者30例以及正常对照32例。采用中文版社会认知视频测查工具(MASC-C)对受试者进行ToM评估,计算被试在MASC-C任务中的总正确数(即,MASC-C总分)和3种ToM加工错误类型的错误数(包括:“ToM-过度”、“ToM-不足”和“没有-ToM”)。结果:精神分裂症组MASC-C总分均低于其他三组(均P <0.05),而“ToM-不足”和“没有-ToM”错误数均高于其他三组(均P <0.001);躁狂组MASC-C总分低于抑郁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 <0.001),而“ToM-过度”错误数均高于其他三组(均P<0.001);抑郁组MASC-C总分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期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推理能力损害,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表现为加工不足或完全没有加工,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期患者为过度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双相障碍 躁狂发作 抑郁发作 心理推理能力 中文版社会认知视频测查工具
下载PDF
中文版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在双相Ⅰ型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海晨 Jules Angst +5 位作者 廖春平 苑成梅 位照国 王轶 孔志 杨颖佳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8年第10期950-952,共3页
目的研究中文版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HCL-32)在双相Ⅰ型障碍中的信度、效度等结果。方法对132例双相Ⅰ型障碍患者进行测评,并且有95例患者(72.0%)在8~14d重测。结果①经相关分析及Kruskal—Wallis检验,双相Ⅰ型障碍患者在接受... 目的研究中文版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HCL-32)在双相Ⅰ型障碍中的信度、效度等结果。方法对132例双相Ⅰ型障碍患者进行测评,并且有95例患者(72.0%)在8~14d重测。结果①经相关分析及Kruskal—Wallis检验,双相Ⅰ型障碍患者在接受测评时的心境状态对HCL-32得分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2,0.70)。②因子分析显示前2个因子的特征值较佳,分别为5.48,3.15,前2个因子对总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27.0%。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HCL-32全量表Cronbach’s alpha值为0.83,因子Ⅰ、Ⅱ分别为0.83,0.72。全量表重测相关系数为0.61(P=0.00)。前后2次测评中,32项条目应答一致率为58.9%-91.6%,有5个条目该值低于70%。患者的HCL-32得分范围为5~32分,患者的HCL-32总分≥14分时,例数增加明显。32项条目阳性回答率为11.4%~93.9%。结论HCL-32中文版在双相Ⅰ型障碍患者中初步试用,其信度、效度尚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 双相ⅰ型障碍 信度 效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