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2篇文章
< 1 2 1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丙戊酸钠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泌乳素及多巴胺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刘燕林 李辉 周晓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丙戊酸钠对双相情感障碍(BPD)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泌乳素(PRL)及多巴胺(D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接受治疗的90例B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均为30例,A、B、C三组每...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丙戊酸钠对双相情感障碍(BPD)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泌乳素(PRL)及多巴胺(D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接受治疗的90例B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均为30例,A、B、C三组每天分别口服10、15、20 mg/kg丙戊酸钠。比较3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项精神疾病评分、血药浓度相关指标、治疗前后血清水平、肝功能相关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3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各项评分相较于治疗前显著性改善(P<0.05);3组达稳态血药浓度谷值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TSH、PRL及DA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ALT、AST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所上升(P<0.05),治疗后3组ALT、AS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可有效治疗BPD患者,缓解狂躁或抑郁程度,对TSH、PRL及DA水平无明显影响,其中小剂量丙戊酸钠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对肝功能的影响较小,且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双相情感障碍 促甲状腺激素 泌乳素 多巴胺
下载PDF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B^(*)1502基因检测分析及用药风险评估
2
作者 王艳 邱欣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6,12,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并分析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B^(*)1502(HLA-B^(*)1502)基因多态性,评估拉莫三嗪诱发皮肤不良反应的风险。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枣庄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并在初次使用拉莫三嗪前采用荧光染色原... 目的通过检测并分析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B^(*)1502(HLA-B^(*)1502)基因多态性,评估拉莫三嗪诱发皮肤不良反应的风险。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枣庄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并在初次使用拉莫三嗪前采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测序技术检测HLA-B^(*)1502基因型和用药指导的5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基因型与皮肤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者HLA-B^(*)1502基因中阳性结果的占比低于阴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B^(*)1502基因阳性结果中,杂合突变型占比高于纯合突变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在初次使用拉莫三嗪控制和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过程中,为降低拉莫三嗪诱发皮肤不良反应的风险,有必要进行HLA-B^(*)1502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拉莫三嗪 皮肤型药物不良反应 HLA-B^(*)1502
下载PDF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中galectin-3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童颜 龙赟 《安徽医学》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在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的102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观察组,利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严重程度项目(CGI-S)评分,...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在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的102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观察组,利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严重程度项目(CGI-S)评分,将其分为轻度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组40例、中度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组34例和重度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组28例。根据患者发作状态分为抑郁发作组46例、躁狂发作组35例和混合发作组21例。选择同期105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galectin-3水平;Spearman法分析患者血清galectin-3水平与CGI-S评分的相关性;对影响双相情感障碍发生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galectin-3水平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中galectin-3水平升高(P<0.05);重度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组患者血清galectin-3水高于中度和轻度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组,中度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组血清galectin-3水平高于轻度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发作组患者galectin-3水平高于躁狂发作组和抑郁发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galectin-3水平与CGI-S评分呈正相关(r=0.435,P<0.001);galectin-3是影响双相情感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galectin-3水平诊断双相情感障碍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6。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galectin-3水平升高,且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可较好地诊断双相情感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半乳糖凝集素-3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杀意念与脑灰质体积形态及前额叶各代谢物水平的相关性
4
作者 张丞 唐潇潇 刘若楠 《新疆医学》 2024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有自杀意念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脑灰质体积形态及前额叶各代谢物水平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指导预防患者自杀。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门诊及住院诊治BD患者40例,根据自杀意念自评... 目的通过分析有自杀意念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脑灰质体积形态及前额叶各代谢物水平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指导预防患者自杀。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门诊及住院诊治BD患者40例,根据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评分为2组,22例BS伴自杀意念患者(SIOSS≥12分)为观察组,18例BS不伴自杀意念患者(SIOSS<12分)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脑灰质体积形态及前额叶各代谢物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两组的右侧颞中回和右侧颞上回、左侧尾状核和左侧豆状壳核、侧枕中回和左侧枕上回和右侧中央后回、右侧顶上回和右侧楔前叶的脑区的被试灰质体积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差异脑区提取灰质体积值在脑区右侧颞中回和右侧颞上回、左侧尾状核和左侧豆状壳核、侧枕中回和左侧枕上回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脑区右侧中央后回和右侧顶上回和右侧楔前叶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前额叶’H-MRS各代谢物NAA/Cr、Cho/Cr与Glx/Cr比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左侧前额叶m I/Cr比值低于对照组,而右侧前额叶mI/Cr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前额叶各代谢物NAA/Cr、Cho/Cr、Glx/Cr与SIOSS评分无相关性(P>0.05),而mI/Cr与SIOSS评分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有自杀意念的BD患者右侧前额叶肌醇代谢水平增高,左侧降低,以及mI/Cr与SIOSS评分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自杀 脑灰质 前额叶 代谢物
下载PDF
情境式交往训练对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的影响
5
作者 娄芳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2期75-77,共3页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是指同时存在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该病容易被人们忽视,以为只是主观或客观上性格和行为习惯的改变,但实际上此病不仅会危害到患者社会功能及日常生活,也易造成极端行为。临床上对于BD患者...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是指同时存在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该病容易被人们忽视,以为只是主观或客观上性格和行为习惯的改变,但实际上此病不仅会危害到患者社会功能及日常生活,也易造成极端行为。临床上对于BD患者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辅助常规护理干预,以调节其心理健康水平,但其社会功能的改善效果较不明显[1]。有研究指出,情境式交往训练可降低BD患者的躁狂程度,改善其生活质量[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式交往训练 双相情感障碍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喜怒无常,或是双相情感障碍在作怪
6
作者 张雯静 《漫科学(新健康)》 2024年第2期60-61,共2页
小美是去年9月刚刚考入大学的新生。入学不久,老师和同学们就发现小美好交际、非常自信,对班级事务也总是能提出很多好的建议,所以,老师委任小美担任副班长一职。但是,慢慢地大家发现小美比较好争执,爱管闲事,经常指责批评同学。更奇怪... 小美是去年9月刚刚考入大学的新生。入学不久,老师和同学们就发现小美好交际、非常自信,对班级事务也总是能提出很多好的建议,所以,老师委任小美担任副班长一职。但是,慢慢地大家发现小美比较好争执,爱管闲事,经常指责批评同学。更奇怪的是,开学4个月不到,小美突然变得自卑、沉默寡言,不愿意与人接触交流,有时流露出悲观厌世的想法。有时候一天之内小美的情绪变化非常大,上午还表现得思维敏捷、精神焕发,到了下午就变得反应迟钝、萎靡不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思维敏捷 副班长 班级事务 老师 情绪变化 沉默寡言
下载PDF
双相情感障碍急性期治疗有效后1年的复发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王俊 陈亚光 《临床研究》 2024年第4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急性期治疗有效后1年的复发率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在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急性期患者122例。出院后进行1年随访,依据患者是否复发进行分组调查,即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统计...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急性期治疗有效后1年的复发率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在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急性期患者122例。出院后进行1年随访,依据患者是否复发进行分组调查,即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统计治疗有效后1年的复发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双相情感障碍急性期复发的因素。结果随访截止时间为2023年3月,共随访1年,发现复发患者24例(复发组),复发率为19.67%(24/122),未复发组患者98例,未复发率为80.33%(98/122)。单因素分析显示,发作次数、住院次数、残留症状、应用心境稳定剂、诊断类型、工作情况、停药方式、医疗付费方式、存在自杀未遂均可能为双相情感障碍急性期复发的影响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应用单一心境稳定剂(OR=5.262)、住院次数>2次(OR=1.451)、医疗支付自费(OR=2.813)、迅速停药(OR=1.023)均为双相情感障碍急性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急性期治疗有效后1年复发率较低,其复发危险因素与应用单一心境稳定剂、住院次数>2次、医疗支付自费、迅速停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急性期 复发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自杀和IgA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徐劲节 王媺媞 +3 位作者 王成睿 金文青 任艳萍 王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0,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自杀和生物学指标的关联,为评估和监测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住院的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自杀和生物学指标的关联,为评估和监测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住院的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横断面研究。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临床和生物学指标数据,并使用R(version 4.2.2)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027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其中417例(20.6%)伴有自杀意念或行为。与不伴自杀的患者相比,自杀组患者女性和躯体合并症的比例更高,血清IgA和睾酮水平更高(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gA和躯体合并症与伴自杀意念和行为显著正向关联。结论高血清IgA水平以及伴有躯体合并症极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发生自杀的危险因素,建议作为早期风险识别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发作 自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缓解期双相情感障碍Ⅰ型患者白质纤维结构异常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9
作者 林泰锋 杜碧茵 +3 位作者 陈锦佳 吴海珊 肖叶玉 陈俊浩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460,共6页
目的:探讨缓解期双相情感障碍(BD)Ⅰ型患者脑白质神经纤维束的改变,及患者认知功能与脑白质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杨氏躁狂量表(YMRS)和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量表(RBANS)对患者进行入组的筛查与认知评估。应用... 目的:探讨缓解期双相情感障碍(BD)Ⅰ型患者脑白质神经纤维束的改变,及患者认知功能与脑白质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杨氏躁狂量表(YMRS)和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量表(RBANS)对患者进行入组的筛查与认知评估。应用3.0T磁共振仪对76例缓解期BD-Ⅰ型患者以及66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DTI扫描,使用PANDA软件包提取全脑白质纤维束的各向异性分数(FA)和平均扩散率(MD),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及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BD组中各纤维束的FA与临床可重复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相较于对照组,BD-Ⅰ型组的左、右侧钩束、右侧上纵束、右侧下额枕束及左侧毯束的FA值降低,MD值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D-Ⅰ型组的左、右侧钩束、右侧上纵束和右侧下额枕束的FA值与RBANS量表评估的总分及即刻记忆、延迟记忆、视觉广度和注意力四项因子的评分均具有正相关关系(r=0.32~0.44,P均<0.05)。结论:缓解期双相障碍BD I型患者多个脑白质神经纤维束微观结构受损,且与认知功能改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扩散张量成像 脑白质 神经纤维束
下载PDF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攻击行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10
作者 王西林 杨婵娟 程道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681,共5页
目的 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未攻击组和攻击组,对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 目的 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未攻击组和攻击组,对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列线图,确定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80例患者,其中28例患者为攻击组(35.0%),52例患者为未攻击组(65.0%)。攻击组患者长期独居的占比、总住院时间、既往有自杀倾向的占比均高于未攻击组,且ITAQ、SSRS的评分均低于未攻击组(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独居、既往有自杀倾向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ITAQ与SSRS的高评分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攻击行为的保护因素(P <0.05),并构建列线图,有良好预测价值。结论 患者的长期独居、既往有自杀倾向可能会增加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出现攻击行为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攻击行为 危险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小剂量富马酸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伴重度抑郁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1
作者 叶湘湘 方政华 +2 位作者 周志强 张婵娟 周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6期18-20,24,共4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富马酸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伴重度抑郁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湖南省脑科医院收治的180例双相情感障碍伴重度抑郁发作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90)和观察组(n=90)... 目的观察小剂量富马酸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伴重度抑郁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湖南省脑科医院收治的180例双相情感障碍伴重度抑郁发作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90)和观察组(n=90)。对照组患者采取丙戊酸镁持续治疗8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小剂量富马酸喹硫平片持续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实验室指标[血清催乳素(PRL)、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_(4))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3.33%vs.64.44%,χ^(2)=8.322,P=0.004)。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2组血清PRL、TSH、FT_(4)、FT_(3)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后,2组血清PRL、TSH水平高于治疗前,血清FT_(4)、FT_(3)水平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8周后,2组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期间均发生不良反应,但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8.89%vs.12.22%,χ^(2)=0.530,P=0.467)。结论小剂量富马酸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伴重度抑郁发作可更有效地减轻患者抑郁症状,可更好地控制患者临床症状,对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较小,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精神病性症状 抑郁发作 富马酸喹硫平 丙戊酸镁
原文传递
双相情感障碍自知力水平与冲动攻击行为的关系及复发因素
12
作者 王华 刘伟 +2 位作者 朱文礼 甘火琴 田军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14-218,共5页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自知力水平与冲动攻击行为的关系、复发因素及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16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均经治疗达痊愈标准后随访1年。收集临床资料,评估冲动攻击行为,根据评估结果分为冲动组(96例)和无冲动组(...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自知力水平与冲动攻击行为的关系、复发因素及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16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均经治疗达痊愈标准后随访1年。收集临床资料,评估冲动攻击行为,根据评估结果分为冲动组(96例)和无冲动组(120例),比较2组自知力水平,另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43例)和未复发组(173例),分析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分析预测价值。结果216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冲动攻击行为占44.44%。与无冲动组比,冲动组对住院认识、疾病认识、服药认识、疾病复发及求助方式认识的评分、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总分更低(P<0.05)。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对住院认识、疾病认识、服药认识、疾病复发及求助方式认识、ITAQ总分与Barratt冲动量表(BIS-11)、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呈负相关(P<0.05)。合并睡眠障碍、单一使用心境稳定剂、迅速停药、既往复发次数≥2次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构建预测模型,当logit(P)>9.88时,AUC值为0.873,95%CI为0.821,0.914。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冲动攻击行为与自知力水平低下有关,且患者复发因素包括合并睡眠障碍、单一使用心境稳定剂、迅速停药、既往复发次数≥2次等,预测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双相情感障碍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自知力水平 冲动攻击行为 复发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预测价值
下载PDF
鲁拉西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
13
作者 陈方侠 王圣海 +2 位作者 尹连艳 李墨花 孙平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鲁拉西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1月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8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安慰剂组和鲁拉西酮组,各40例。安慰剂组接受安慰剂联合... 目的:探讨鲁拉西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1月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8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安慰剂组和鲁拉西酮组,各40例。安慰剂组接受安慰剂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鲁拉西酮组接受鲁拉西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从基线到第8周的治疗疗效、抑郁症状、躁狂症状、治疗副反应、认知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鲁拉西酮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安慰剂组的72.50%(P<0.05)。比较HAMD、YMRS评分,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鲁拉西酮组HAMD评分低于安慰剂组(P<0.05),两组Y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MoCA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oCA评分均提升,且鲁拉西酮组MoCA评分(26.58±2.13)分高于安慰剂组MoCA评分(23.35±1.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鲁拉西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能更好地改善抑郁症状及认知功能,不增加转躁风险及药物不良反应,可整体提升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 丙戊酸钠 鲁拉西酮
下载PDF
基于任督二脉论治针刺治疗双相情感障碍验案一则
14
作者 谢卓尔 田鸿芳 张全爱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9期31-32,共2页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归属于中医“癫证”“狂证”范畴。《易经》云:“阴静阳躁”,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发作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精力充沛,属阳,抑郁发作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疲劳乏力,属阴^([1])。“阴消阳长,阳消阴长”,阴阳消长到一...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归属于中医“癫证”“狂证”范畴。《易经》云:“阴静阳躁”,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发作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精力充沛,属阳,抑郁发作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疲劳乏力,属阴^([1])。“阴消阳长,阳消阴长”,阴阳消长到一定程度,阴阳双方的属性就会发生转化。任督二脉属于“经脉”中的“奇经”,任督通则百脉皆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针刺 癫证 狂证 任脉 督脉
下载PDF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张若曦 谭雅容 +2 位作者 李小岳 李萍 卢玮聪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不同临床相血清尿酸(UA)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787例BD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408名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设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UA水平。以对照组志愿者血清UA水平为界值,将观察组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不同临床相血清尿酸(UA)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787例BD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408名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设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UA水平。以对照组志愿者血清UA水平为界值,将观察组患者分为高血清UA组、低血清UA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血清UA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受试者血清U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BD不同临床相患者血清UA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躁狂发作相患者血清UA水平高于混合发作相(P<0.01)。高血清UA组患者男性占比高于低血清UA组(P<0.01),躁狂发作相高血清UA组患者年龄、发病年龄均小于低血清UA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是血清UA水平升高风险的保护因素(P<0.01)。结论BD患者血清UA水平较健康人群高,BD躁狂发作相患者血清UA水平高于BD混合发作相,女性是血清UA水平升高风险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 躁狂 尿酸 因素分析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1例
16
作者 向伟 陈妍 《四川精神卫生》 2024年第1期83-85,共3页
本病例报告了一例17岁女性患者,因“情绪欠佳、易烦躁5月+”来院治疗。患者5岁时诊断肝豆状核变性。此次入院后,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为:①肝豆状核变性;②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给予心境稳定剂和抗抑郁药联合治... 本病例报告了一例17岁女性患者,因“情绪欠佳、易烦躁5月+”来院治疗。患者5岁时诊断肝豆状核变性。此次入院后,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为:①肝豆状核变性;②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给予心境稳定剂和抗抑郁药联合治疗后病情好转。目前,鲜有关于肝豆状核变性合并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报道,诊断考虑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还是两者共病,存在争议。另外,在对患者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往往忽视躯体情况。本案例综合考虑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躯体情况,对诊断和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分析,提示精神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既要关注精神症状,也要密切重视患者既往躯体疾病病史,进行合理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发作
下载PDF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自杀态度和心境障碍对其自知力水平的影响
17
作者 徐小明 何卫亮 汪敏捷 《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52-55,61,共5页
目的 调查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自知力水平现况,分析抑郁症状、自杀态度、心境障碍对自知力水平的影响,为临床管理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抑郁症症状快速自评量表(QIDS-SR)、自杀态度问卷(QSA)、心境障碍问卷(M... 目的 调查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自知力水平现况,分析抑郁症状、自杀态度、心境障碍对自知力水平的影响,为临床管理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抑郁症症状快速自评量表(QIDS-SR)、自杀态度问卷(QSA)、心境障碍问卷(MDQ)和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对82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调查,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自知力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82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ITAQ总分为(11.27±3.20)分,其中自知力水平损伤者30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QSA评分、MDQ评分与患者自知力水平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杀态度和心境障碍为双向情感障碍患者自知力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部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存在自知力水平损伤,早期评估QSA评分、MDQ评分对改善患者自知力水平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自知力 自杀态度 心境障碍 影响因素
下载PDF
1例双相情感障碍伴妊娠合并肺炎患者的个案护理
18
作者 刘健 刘芬 +1 位作者 林晓仪 刘海程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4期91-93,共3页
报告1例双相情感障碍伴妊娠合并肺炎患者的护理经验。住院期间护理要点包括:肺部感染护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胎儿情况,加强孕期安全护理、保护性约束、皮肤伤口护理、用药护理、基础护理、心理团体治疗及正念治疗。经过治疗及护理,患... 报告1例双相情感障碍伴妊娠合并肺炎患者的护理经验。住院期间护理要点包括:肺部感染护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胎儿情况,加强孕期安全护理、保护性约束、皮肤伤口护理、用药护理、基础护理、心理团体治疗及正念治疗。经过治疗及护理,患者感染情况好转,胎儿宫内发育暂无异常,患者精神症状有所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妊娠期 肺炎 护理
下载PDF
双相情感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电生理研究进展
19
作者 陈家慧 傅松年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192-197,共6页
双相情感障碍及精神分裂症都是精神科常见疾病,二者之间症状存在重叠交叉,诊断容易混淆。患者发病后都可能出现认知,情感等多方面障碍。且二者都有着一定的自伤自残风险,对患者的社会功能也具有严重影响。因此对于此类疾病的早期识别和... 双相情感障碍及精神分裂症都是精神科常见疾病,二者之间症状存在重叠交叉,诊断容易混淆。患者发病后都可能出现认知,情感等多方面障碍。且二者都有着一定的自伤自残风险,对患者的社会功能也具有严重影响。因此对于此类疾病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是极为重要的。而目前对于电子计算机与神经科学的结合使对于脑科学的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事件相关电位,磁共振成像和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成为了针对各类神经精神疾病识别的重要课题。本片综述围绕探讨上述两种疾病的电生理学研究进展,进而提出更有针对性的病情评估策略,对未来精神障碍的诊断的客观化的依据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精神分裂症 病因机制 脑电图 事件相关电位 神经电生理学
下载PDF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李晓光 马周 谭立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112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评价,根据评分结果分组,PSQI评分<8分患者纳入非障碍组(4...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112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评价,根据评分结果分组,PSQI评分<8分患者纳入非障碍组(49例),PSQI评分≥8分患者纳入障碍组(63例)。收集所有患者人口学资料、社会心理因素、临床特征等,分析影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双向情感障碍患者性别、首发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双相情感障碍类型、婚姻状况、工作情况与是否发生睡眠障碍并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患者年龄、发作时伴认知障碍、酒精和药物滥用史、睡眠障碍家族史与睡眠障碍的发生存在关联性(P<0.05)。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社会心理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神经质、主观社会支持、负性事件是影响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的主要因素(P<0.05)。纳入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神经质并非造成患者睡眠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酒精和药物滥用、发作时伴认知障碍、睡眠障碍家族史、负性事件是造成睡眠障碍的正相关性危险因素(P<0.05);主观社会支持是影响睡眠障碍发生的负相关性因素(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伴睡眠障碍影响危险因素众多,年龄偏高、有酒精和药物滥用情况、发作时存在认知障碍、经历更多负性生活事件、有睡眠障碍家族史及接受的主观社会支持较少的患者发生睡眠障碍风险更高,对此类患者需高度重视,做好积极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 危险因素 睡眠障碍家族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