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西汀联合帕罗西汀口服治疗双相抑郁症的效果及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许安琦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氟西汀联合帕罗西汀口服治疗双相抑郁症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泉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60例双相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单独... 目的探讨分析氟西汀联合帕罗西汀口服治疗双相抑郁症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泉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60例双相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单独氟西汀治疗,观察组予以氟西汀联合帕罗西汀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3、T4及TSH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相抑郁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存在异常表现,抗抑郁治疗后患者均得到缓解,同时患者的激素水平得到有效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抑郁症 抑郁治疗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甲状腺素 促甲状腺激素
下载PDF
单、双相抑郁症临床特征及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小泉 王祖森 +3 位作者 侯正华 梁可美 宋传福 李江涌 《精神医学杂志》 2015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分析单、双相抑郁症患者临床特征及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42例双相障碍抑郁症患者、77例单相抑郁症患者和69名正常对照组健康人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激... 目的分析单、双相抑郁症患者临床特征及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42例双相障碍抑郁症患者、77例单相抑郁症患者和69名正常对照组健康人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激素(FT3、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临床症状及抑郁的严重程度,并分析三组间甲状腺功能的差异,以及单相、双相抑郁患者甲状腺素水平与其HAMD各项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双相抑郁组患者的起病年龄低于单相抑郁组(P<0.05),发病前有明显诱因者少于单相抑郁组(P<0.05)。单相抑郁组和双相抑郁组HAMD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相抑郁组的认知障碍因子分高于双相抑郁组(P<0.05)。三组间血清T3、T4、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相抑郁组的FT3低于双相抑郁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双相抑郁组血清FT4高于单相抑郁组及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单相、双相抑郁组血清甲状腺素水平与HAMD总分无相关性(P>0.05),单相抑郁组血清T4水平与阻滞因子分成正相关(P<0.05)。结论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患者的临床特征有所不同,单相抑郁症患者可能伴有甲状腺功能减退,血清FT4可能是双相抑郁症的生物学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抑郁症 双相抑郁症 临床特征 甲状腺功能
下载PDF
单、双相抑郁症自杀行为遗传效应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祁曙光 安宝富 +1 位作者 张云彪 董小惠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 探讨单、双相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遗传效应有否差异。方法 对1 1 5例单相抑郁症及1 84例双相抑郁症患者应用家族史法进行研究,用多基因阈值理论进行遗传率的估算。结果 单、双相抑郁症患者自杀危险性均较其一级亲属高;患者一... 目的 探讨单、双相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遗传效应有否差异。方法 对1 1 5例单相抑郁症及1 84例双相抑郁症患者应用家族史法进行研究,用多基因阈值理论进行遗传率的估算。结果 单、双相抑郁症患者自杀危险性均较其一级亲属高;患者一级亲属自杀危险性均较对照组一级亲属高;单相抑郁症患者自杀危险性较双相抑郁症患者高;单相抑郁症患者一级亲属自杀危险性较双相抑郁症患者一级亲属高;单相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加权平均遗传率及标准误较双相抑郁症的高,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单、双相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均有明显的遗传效应;单、双相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遗传效应存在差异,更应注意对单相抑郁症患者及一级亲属自杀行为进行监测、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抑郁症 双相抑郁症 自杀行为 遗传效应
下载PDF
国产奥氮平联用氟西汀治疗双相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亚丽 孟庆丰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23-123,共1页
关键词 双相抑郁症 国产奥氮平 氟西汀 汉密顿抑郁量表
下载PDF
碳酸锂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双相抑郁症36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进良 刘晓伟 +2 位作者 朱伟 许伯荣 范洁 《四川精神卫生》 2004年第3期177-178,共2页
关键词 碳酸锂 西酞普兰 双相抑郁症 睡眠障碍
下载PDF
西普太兰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抑郁症的疗效对照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冯玉芳 王骞 +1 位作者 孙祥虹 王克 《四川精神卫生》 2006年第2期101-103,共3页
关键词 双相抑郁症 治疗效果 疗效对照观察 碳酸锂 联合 对照分析 阿米替林
下载PDF
双相抑郁症患者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晓凤 《江西医学检验》 2007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测定双相抑郁症患者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水平,研究其对抑郁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30例双相抑郁症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游离甲状腺激素(FT3、FT4)浓度。结果双相抑郁症组血清FT3浓度(3.25±0.83)pmol/L低... 目的测定双相抑郁症患者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水平,研究其对抑郁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30例双相抑郁症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游离甲状腺激素(FT3、FT4)浓度。结果双相抑郁症组血清FT3浓度(3.25±0.83)pmol/L低于对照组血清FT3浓度(3.83±0.96)pmol/L,P<0.05;双相抑郁症组血清FT4浓度(10.89±2.91)p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FT4浓度(14.22±3.86)pmol/L,P<0.01。结论双相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甲状腺功能的减退,提示FT3、FT4是双相抑郁症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抑郁症 游离甲状腺素(FT3 FT4) 检测
下载PDF
首发单相抑郁症与双相抑郁症患者外周血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 被引量:8
8
作者 裴杨柳 于恩彦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726-729,743,共5页
目的探讨首发单相抑郁症与双相抑郁症患者外周血甲状腺激素(TH)水平的差异,以及TH水平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0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住院的首发... 目的探讨首发单相抑郁症与双相抑郁症患者外周血甲状腺激素(TH)水平的差异,以及TH水平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0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住院的首发抑郁症患者92例,其中单相抑郁症47例,双相抑郁症45例;同期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对照者94例。比较3组对象外周血TH水平,分别分析单相抑郁症、双相抑郁症患者外周血TH水平与HAMD-24、HAM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3组对象外周血促甲状腺激素(TSH)、T3、T4、FT3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F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单相抑郁组、双相抑郁组患者外周血TSH、T3、T4、FT3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双相抑郁组外周血T3水平高于单相抑郁组(P<0.05)。单相抑郁症患者外周血TSH水平与HAMD-24体重因子评分呈负相关(r=-0.308,P<0.05),FT4水平与HAMD-24日夜变化因子评分呈负相关(r=-0.380,P<0.05)。双相抑郁症患者外周血T4水平与HAMD-24焦虑/躯体化因子评分、HAMA总分均呈正相关(r=0.366、0.356,均P<0.05),FT4水平与HAMA总分呈正相关(r=0.319,P<0.05)。结论首发单相抑郁症、双相抑郁症患者外周血TH水平较健康对照者明显降低,而单相抑郁症与双相抑郁症患者仅T3水平存在差异;外周血TSH、FT4、T4等指标与HAMD-24、HAMA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抑郁症 双相抑郁症 外周血 甲状腺激素 相关性
下载PDF
单、双相抑郁症临床特征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林梅容 黄建新 黄周忠 《四川精神卫生》 2007年第2期107-108,共2页
关键词 双相抑郁症 临床特征 单相抑郁症 临床诊治
下载PDF
叙事疗法对双相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刚 钟鸣 崔明湖 《中国医院统计》 2018年第2期104-106,110,共4页
目的探讨叙事疗法对双相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6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3例,其中干预组患者用丙戊酸钠片、喹硫平片联合叙事疗法,对照组单纯给予丙戊酸钠片、喹硫平片药物治疗。治疗前后采... 目的探讨叙事疗法对双相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6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3例,其中干预组患者用丙戊酸钠片、喹硫平片联合叙事疗法,对照组单纯给予丙戊酸钠片、喹硫平片药物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评测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4、8周时采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测验评估其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各领域分及总分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经各时间点的两两比较,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疗法对双相抑郁症患者的干预能改善其残留症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复发和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抑郁症 叙事疗法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逍遥散联合用药治疗双相抑郁症临床作用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丽萍 《中外医疗》 2015年第22期112-113,116,共3页
目的评价逍遥散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门诊和住院56例双相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阿米替林,观察组2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逍遥散,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逍遥散作用靶... 目的评价逍遥散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门诊和住院56例双相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阿米替林,观察组2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逍遥散,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逍遥散作用靶点;并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4周进行HAMD、TESS量表评分。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1.4%VS 42.8%,χ2=4.667,P=0.029);治疗4周痊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1%VS 53.5%,χ2=5.240,P=0.02);观察组HAMD治疗4周后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11.12±3.52)VS(15.70±2.25)(t=5.841,P=0.001);治疗后两组各项TESS因子指标均有显著下降,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结论逍遥散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双向抑郁症临床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阿米替林 5-TH1A 双相抑郁症
下载PDF
结合注意力机制的CNN-LSTM的视频中双相抑郁症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穆家宝 《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 2022年第5期72-76,共5页
双相抑郁症(Bipolar Disorder)会使人们因为严重的情绪问题无法参与正常的社会生活,甚至导致自残和自杀行为。为了准确检测患者当下心理状态以协助医生进行更精准的治疗,提出了一种结合注意力机制的CNN-LSTM网络的混合模型的双相抑郁症... 双相抑郁症(Bipolar Disorder)会使人们因为严重的情绪问题无法参与正常的社会生活,甚至导致自残和自杀行为。为了准确检测患者当下心理状态以协助医生进行更精准的治疗,提出了一种结合注意力机制的CNN-LSTM网络的混合模型的双相抑郁症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在人脸表情数据集上微调的Resnet50模型提取视频帧的空间特征,其次通过结合注意力机制的LSTM网络提取帧之间的时序信息去检测双相抑郁症。在AVEC2018双相抑郁症数据库开发集上,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抑郁症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时记忆单元
下载PDF
抗抑郁剂治疗98例双相抑郁症引发转相的研究分析
13
作者 杨骏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5期1385-1386,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的抗抑郁剂应用在双相抑郁症治疗后引发转相的情况,总结其临床治疗体会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98例双相抑郁症的患者,皆给予抗抑郁剂治疗,其中使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治疗有31例,使用双...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的抗抑郁剂应用在双相抑郁症治疗后引发转相的情况,总结其临床治疗体会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98例双相抑郁症的患者,皆给予抗抑郁剂治疗,其中使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治疗有31例,使用双作用抗抑郁剂(DAA)治疗有32例,使用SSRI联合DAA治疗有35例,观察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后的引发转相率,并观察对比联合应用心境稳定剂治疗的患者与不联合应用心境稳定剂治疗的患者引发转相率的差异。结果使用SSRI联合DAA治疗组的患者转相率显著高于单纯使用SSRI治疗组和单纯使用DAA治疗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联合应用心境稳定剂治疗的患者引发转相率显著对比不联合应用心境稳定剂治疗的患者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的抗抑郁剂应用在双相抑郁症治疗后以联合用药引发转相率最明显,临床建议可在使用抗抑郁剂治疗同时联合使用心境稳定剂,能够有助于预防引发转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双相抑郁症 心境稳定剂 转相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抑郁症单双相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淑云 毕力克孜 +1 位作者 阿依夏木 李新敏 《新疆医学》 2007年第6期105-107,共3页
有研究发现,双相抑郁61.7%曾经诊断单相抑郁,可见双相抑郁的早期诊断识别确实有难度。马燕桃等认为对双相抑郁早期识别可能受疾病本身不同时期,对全病程了解程度,治疗效果,对情感障碍不同亚型认识不同等因素影响。但这些研究均是... 有研究发现,双相抑郁61.7%曾经诊断单相抑郁,可见双相抑郁的早期诊断识别确实有难度。马燕桃等认为对双相抑郁早期识别可能受疾病本身不同时期,对全病程了解程度,治疗效果,对情感障碍不同亚型认识不同等因素影响。但这些研究均是针对汉族抑郁症患者的,我们对维吾尔族(以下简称维族)单、双相抑郁症患者人口学、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抑郁症 新疆维吾尔族 诊断识别 早期识别 患者人口学 单相抑郁 治疗效果 情感障碍
下载PDF
男性单相与双相抑郁症患者脑区比率低频振幅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韦秋香 姚志剑 +2 位作者 阎锐 韦茂彬 卢青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91-794,共4页
目的 探讨中青年男性单相与双相抑郁症患者静息态下局部脑区活动比率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fALFF)特征的差异,以期找到区分两者的生物学标记.方法 男性单相与双相抑郁症患者各12例与11例年龄... 目的 探讨中青年男性单相与双相抑郁症患者静息态下局部脑区活动比率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fALFF)特征的差异,以期找到区分两者的生物学标记.方法 男性单相与双相抑郁症患者各12例与11例年龄及受教育年限匹配的男性健康对照进行3.0T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计算全脑fALFF值并行统计分析.结果 三组fALFF值在右侧眶内侧额中回(6,33,-9;K=29)、左侧内侧额上回(-6,60,3;K=44)和左侧中央旁小叶(-3,-27,51;K=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phasim矫正);单相抑郁症组较对照组左侧前扣带回fALFF值增加;双相抑郁症组较对照组双侧内侧额上回和左侧扣带回中部fALFF值增加;单相抑郁症组右侧眶内侧额中回、右侧前扣带回及双侧内侧额上回fALFF值显著低于双相抑郁症组(均P<0.05).结论 男性单相与双相抑郁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存在脑区活动异常,且两者脑区活动的异常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抑郁症 双相抑郁症 男性 静息态 比率低频振幅
原文传递
双相抑郁症案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源瑜 姜东耀 +1 位作者 东红升 东贵荣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0-50,共1页
患者,男,50岁,因“情绪低落与过度兴奋交替出现7年余”,2016年6月1日于我科就诊。2009年9月因脑部外伤昏迷3 d,苏醒后出现嗅觉减退,伴有嗜睡、乏力、对周遭事物兴趣下降,时有兴奋狂躁。MRI示两侧额叶前部皮层区脑挫伤,以左侧明显。住院... 患者,男,50岁,因“情绪低落与过度兴奋交替出现7年余”,2016年6月1日于我科就诊。2009年9月因脑部外伤昏迷3 d,苏醒后出现嗅觉减退,伴有嗜睡、乏力、对周遭事物兴趣下降,时有兴奋狂躁。MRI示两侧额叶前部皮层区脑挫伤,以左侧明显。住院期间予脑出血常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抑郁症 过度兴奋 2009年 交替出现 情绪低落 脑部外伤 嗅觉减退 常规治疗
原文传递
西酞普兰联合心境稳定剂治疗双相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雪芳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8期32-34,37,共4页
目的 研讨西酞普兰联合心境稳定剂对双相抑郁的效果。方法 将2020年5月—2022年2月在厦门市仙岳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双相抑郁症患者按用药的不同分为奥氮平组和西酞普兰组,2组均给予心境稳定剂(碳酸锂片)治疗,奥氮平组(60例)联合奥氮平... 目的 研讨西酞普兰联合心境稳定剂对双相抑郁的效果。方法 将2020年5月—2022年2月在厦门市仙岳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双相抑郁症患者按用药的不同分为奥氮平组和西酞普兰组,2组均给予心境稳定剂(碳酸锂片)治疗,奥氮平组(60例)联合奥氮平治疗,西酞普兰组(60例)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连线试验(TMT)评分、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西酞普兰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奥氮平组(83.33%)(P<0.05);经过治疗之后2组TMT-A、TMT-B时长均较之治疗前缩短,且西酞普兰组更短(P<0.05);治疗后西酞普兰组总转躁率(13.33%)较之奥氮平组(3.33%)更高P(<0.05),但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之奥氮平组更少(P<0.05)。结论 西酞普兰联合心境稳定剂对于治疗双相抑郁症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但患者会出现转躁的情况,在临床用药时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抑郁症 心境稳定剂 西酞普兰 奥氮平
下载PDF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抑郁症患者血清SP、Glu与BDNF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蒋燕升 雷秀雯 仲照希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5期769-772,共4页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抑郁症患者血清P物质(SP)、谷氨酸(Glu)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差异。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双相抑郁组)42例和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74例...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抑郁症患者血清P物质(SP)、谷氨酸(Glu)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差异。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双相抑郁组)42例和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74例作为观察对象,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3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SP、Glu、BDNF水平,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抑郁症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SP、Glu、BDNF、临床症状评分对双相障碍抑郁的诊断价值。结果三组间研究对象的性别比例、年龄、本次病程、发病年龄、受教育年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清SP、HAMD、HAMA评分比较:抑郁症组>双相抑郁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DNF水平比较:对照组>抑郁组>双相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lu水平比较:双相抑郁组>抑郁症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血清SP、BDNF及症状评分HAMD、HAMA联合检测AUC值为0.906,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双相障碍抑郁与抑郁症血清指标SP、Glu、BDNF紊乱,且双相障碍抑郁患者血清指标紊乱程度和焦虑抑郁症状更严重,联合检测可作为区别诊断的有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双相抑郁症 P物质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帕罗西汀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双相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火荣 赖根祥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4期562-564,共3页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联合用药的合理性有效性及其临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双相抑郁症患者单盲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阿米替林,2粒/d顿服;观察组30例在阿米替林的基础上给予帕罗西汀,1粒/d顿服;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联合用药的合理性有效性及其临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双相抑郁症患者单盲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阿米替林,2粒/d顿服;观察组30例在阿米替林的基础上给予帕罗西汀,1粒/d顿服;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3、6周进行HAMD、TESS量表评分,比较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并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以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各期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含量。所得数据经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有效率比较行Fisher检验,HAMD、TESS量表评分、Hcy含量的比较行t检验。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0.0%(27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20例)()(2=4.812,P=0.029);治疗后2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观察组治疗后3周和6周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3.167~5.841,P=0.015—0.001)。治疗期间,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7%(9例),显著小于对照组的70.0%(19例),x2=6.695,P=0.010;且TESS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8.599~10.67,P=0.000)。此外,治疗后各时段观察组Hcy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2.447~4.014,P=0.035~0.015)。结论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双相抑郁症在起效速度和临床疗效方面均具有较高优势,且能够减少阿米替林单药应用时的毒副作用,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罗西汀 阿米替林 同型半胱氨酸 双相抑郁症
下载PDF
新研究证实阿斯利康的喹硫平对双相抑郁症有效
20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6年第12期16-16,共1页
阿斯利康公司5月24日宣布(Reuters Health May 24),关键性研究结果证实,其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喹硫平(思瑞康)有可能用于急性双相性抑郁症的单药治疗。
关键词 阿斯利康公司 双相抑郁症 喹硫平 HEALTH 单药治疗 精神分裂症 双相 思瑞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