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检查双绒毛膜囊双胎早孕期发育不均衡性临床价值
1
作者 陈阳 叶秀琴 +1 位作者 边焕杰 孙瑞先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69-172,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评价双绒毛膜囊双胎早孕期发育不均衡性。方法 选取行孕期超声检查的80例双胎孕妇,计算双胎间颈项透明层厚度(NT)、头臀长(CRL)的差异,评价其与绒毛膜性、受孕方式、胎儿性别的关系。结果 80例双胎妊娠中,22例为单绒...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评价双绒毛膜囊双胎早孕期发育不均衡性。方法 选取行孕期超声检查的80例双胎孕妇,计算双胎间颈项透明层厚度(NT)、头臀长(CRL)的差异,评价其与绒毛膜性、受孕方式、胎儿性别的关系。结果 80例双胎妊娠中,22例为单绒毛膜囊双胎,58例为双绒毛膜囊双胎。不同绒毛膜囊双胎的CRL、N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例中24例为男性双胎,28例为女性双胎,28例为异性别双胎,这三组中△CRL、△CRL%、△NT、△N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使将男性双胎与女性双胎合并为同性别双胎组52例,与异性别双胎28例相比,各指标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受孕方式的CRL、N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绒毛膜囊双胎生长发育早孕期间即具有不均衡性特征,绒毛膜性、受孕方式和胎儿性别等因素与早孕期间双胎发育的不均衡性关系不大,很难准确地预测出生体重的不同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绒毛膜囊双胎 超声检查 早孕期 发育不均衡性
下载PDF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减胎术后胎儿生长规律及围产结局分析
2
作者 原鹏波 周文君 +4 位作者 吴天晨 尹韶华 杨静 魏瑗 赵扬玉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年第2期115-121,共7页
目的评价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CDA)双胎妊娠减胎术后的胎儿生长规律和围产结局。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选择性减胎术的MCDA双胎妊娠孕妇85例作为MCDA双胎减胎组,利用一般资料匹配同期171例单胎及165例MCDA未... 目的评价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CDA)双胎妊娠减胎术后的胎儿生长规律和围产结局。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选择性减胎术的MCDA双胎妊娠孕妇85例作为MCDA双胎减胎组,利用一般资料匹配同期171例单胎及165例MCDA未干预双胎孕妇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三组间胎儿宫内发育及围产结局。结果单胎对照组的EFW、AC、FL、BPD及HC均大于MCDA双胎减胎组和双胎对照组,MCDA双胎减胎组的AC大于双胎对照组,其余指标与双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MCDA双胎减胎组的剖宫产比例(52.9%)显著低于双胎对照组(86.1%),与单胎对照组(39.2%)相比无统计学差异。MCDA双胎减胎组的分娩孕周为(37.1±2.7)周,早于单胎对照组(38.8±2.2)周而晚于双胎对照组(34.0±2.8)周,在32周和34周之前的早产比例(5.9%和11.8%)均低于双胎对照组(21.8%和46.7%),但与单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在37周前的早产比例(30.6%)低于双胎对照组(78.8%)而高于单胎对照组(7.6%)。结论减胎术后保留胎儿的生长趋势同未减胎的MCDA双胎无明显差异,其围产结局主要与是否发生胎膜早破、早产有关。与未减胎的MCDA双胎孕妇相比,减胎术后存活新生儿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和转NICU比例有一定程度降低,但与普通单胎相比仍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 选择性减 儿生长规律 围产期结局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与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不良围产结局的关系
3
作者 喻栎瑾 王宏宇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23年第6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围产期母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以期为临床规范管理和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提供借鉴,以减少围产期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0月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妇幼...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围产期母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以期为临床规范管理和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提供借鉴,以减少围产期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0月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516例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258例糖尿病孕妇为病例组,另258例糖代谢正常的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期母体的并发症、围产期母儿结局,以及孕期血糖干预后对病例组部分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病例组孕妇的重度子痫前期、早产及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方面的母体并发症和围产期母儿结局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的贫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重度贫血需要输血的病例占比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双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血糖干预,病例组中接受血糖干预治疗的有140例,另118例孕妇未接受血糖干预。接受干预者与未接受干预者相比,重度子痫前期、胎膜早破、宫内感染、早产的发生比例较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除了会增加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重度子痫前期、早产、小于胎龄儿的风险外,没有增加其他并发症及围产期母儿风险。对双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血糖干预,可降低重度子痫前期、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及早产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绒毛妊娠 妊娠期并发症 围产期 不良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超声监测单绒毛膜囊双羊膜囊双胎脐带胎盘附着预测胎儿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甘晗靖 王慧芳 +4 位作者 林琪 焦阳 刘涛 熊奕 张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70-1173,共4页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监测单绒毛膜囊双羊膜囊(MCDA)双胎脐带胎盘附着预测妊娠结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7名MCDA双胎妊娠孕妇的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和产后临床资料,比较两胎儿脐带胎盘附着一致组(59名)和不一致组(68名)的复杂性双...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监测单绒毛膜囊双羊膜囊(MCDA)双胎脐带胎盘附着预测妊娠结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7名MCDA双胎妊娠孕妇的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和产后临床资料,比较两胎儿脐带胎盘附着一致组(59名)和不一致组(68名)的复杂性双胎发生率。结果脐带胎盘附着不一致组复杂性双胎的发生率为51.47%(35/68),脐带胎盘附着一致组为23.73%(1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双胎之一脐带帆状附着的复杂性双胎发生率为59.09%(13/22),双胎之一脐带边缘附着的复杂性双胎发生率为47.83%(22/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4);双胎之一帆状附着中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的发生率为40.91%(9/22),双胎之一边缘附着中TTTS的发生率为13.04%(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超声监测MCDA双胎脐带胎盘附着能预测胎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绒毛 帆状附着 边缘附着 复杂性
下载PDF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的孕期管理及分娩方式探讨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彦军 郝静 +2 位作者 曹志宏 唐莉鸿 孙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1期1138-1140,共3页
目的探讨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的孕期管理及分娩方式。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附属良乡医院定期行产前检查并分娩、资料完善的双胎妊娠孕妇205例,分为单绒毛膜双羊膜囊组(单绒毛膜组)、双绒毛膜双羊膜囊... 目的探讨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的孕期管理及分娩方式。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附属良乡医院定期行产前检查并分娩、资料完善的双胎妊娠孕妇205例,分为单绒毛膜双羊膜囊组(单绒毛膜组)、双绒毛膜双羊膜囊组(双绒毛膜组),比较两组妊娠期并发症、早产、分娩方式和围产结局。单绒毛膜组又分为普通孕检组、加强孕检组,比较不同孕检方式的围产儿情况。结果单绒毛膜组与双绒毛膜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绒毛膜组剖宫产率、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儿、死胎率、围产儿病死率明显高于双绒毛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绒毛膜组有4例在孕期发生双胎输血综合征,发生率12.5%;有6例发生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18.6%。结论对于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应加强孕期管理,改善围产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 孕期管理 分娩方式
下载PDF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何淑琼 黄渊清 +1 位作者 颜建英 陈溶鑫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20-923,共4页
目的:探讨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简称单绒毛膜双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s FGR)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临床处理和围生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25例单绒毛膜双胎s FGR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单绒毛膜双... 目的:探讨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简称单绒毛膜双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s FGR)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临床处理和围生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25例单绒毛膜双胎s FGR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单绒毛膜双胎s FGR患者中,围生儿均存活患者20例,围生儿死亡患者5例,其中双胎宫内死胎1例(4.0%);双胎之一宫内死胎2例(8.0%),2例存活胎围生期均死亡;出生时放弃抢救死亡2例(8.0%),4例围生儿均死亡。8例并发子痫前期(32.0%),剖宫产19例(76.0%)。脐带帆状附着的s FGR胎儿死亡的患者所占比例比中央附着的s FGR高(50.0%vs 10.5%,P<0.05),其分娩方式与分娩孕周有关(P=0.000)。结论:单绒毛膜双胎围生期易出现母儿并发症,脐带帆状附着的s FGR胎儿死亡率增高。当孕周>32周时出现产科指征需要终止妊娠时,需综合考虑多因素选择分娩方式,以避免不良围生结局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 选择性儿生长受限 脐带帆状附着
下载PDF
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分娩方式与围产结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耿力 杨丽娜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8年第5期379-382,共4页
目的:探索双绒毛膜双羊膜囊(DCDA)双胎不同分娩方式与围产结局的关系。方法:2012年1月—20l7年1月在本院接受产前超声检查且被追踪到妊娠结局的DCDA双胎孕妇共162例,其中阴道分娩50例,剖宫产112例,比较两种分娩方式的围产结局。结果:(1... 目的:探索双绒毛膜双羊膜囊(DCDA)双胎不同分娩方式与围产结局的关系。方法:2012年1月—20l7年1月在本院接受产前超声检查且被追踪到妊娠结局的DCDA双胎孕妇共162例,其中阴道分娩50例,剖宫产112例,比较两种分娩方式的围产结局。结果:(1)阴道分娩组孕周<37周占64.0%,新生儿体重<2500g占65.0%,均高于剖宫产组的45.5%及46.9%(P<0.05);剖宫产组孕周≥37周(54.5%)及新生儿体重(≥2500g,53.1%)高于阴道分娩组(36.0%、35.0%)(P<0.05);(2)剖宫产组子痫前期发生率(20.5%)高于阴道分娩组(6.0%)(P<0.05);(3)两组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死亡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4)两组第一胎新生儿窒息率比较无差异(P>0.05),但阴道分娩组第二胎儿新生儿窒息率(14.0%)高于剖宫产组(3.6%)(P<0.05);第一胎与第二胎分娩间隔时间≤15min者、第二胎儿新生儿窒息率比较无差异(P>0.05),但分娩间隔时间>15min者、第二胎儿新生儿窒息率阴道分娩组(10.0%)高于剖宫产组(0)(P<0.05),阴道分娩组分娩间隔时间>15min者第二胎儿脐动脉pH及BE值均高于分娩间隔时间≤15min组(P<0.05)。结论:第一胎儿为头位的DCDA双胎分娩方式应根据孕周、胎儿估计体重、妊娠并发症等综合分析,重视第二胎儿第二产程处理,阴道分娩两胎儿分娩间隔时间宜在15min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 分娩方式 产后出血 新生儿窒息
下载PDF
不同减胎方式对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梁炎春 戴郁菁 +5 位作者 蔡婉玲 曾涵秋 程谦益 陈杏欢 祝彩霞 牛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02-909,共8页
【目的】对比双极脐带电凝减胎术(BCC)与射频消融减胎术(RFA)对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2019年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妊娠早期超声检查诊断为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孕妇5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孕... 【目的】对比双极脐带电凝减胎术(BCC)与射频消融减胎术(RFA)对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2019年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妊娠早期超声检查诊断为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孕妇5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孕期均行选择性减胎术,并在我院规律产检及分娩。回顾性分析统计孕妇基本情况、减胎方式的选择、分娩孕周等相关因素对最终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产生的影响。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FA组和BCC组术后发生下腹紧缩感的比例分别为65.0%和6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经对症处理后下腹紧缩感均可缓解。此外,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无统计学差异。RFA组的分娩孕周为366/7(264/7~406/7)周,晚于BCC组的324/7(290/7~374/7)周,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C组在妊娠370/7周前分娩的比例高于RFA组(100%vs.62.5%,P=0.024)。新生儿结局中,BCC组的低出生体质量儿率大于RFA组(92.31%vs.52.5%,P=0.025),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率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胎龄儿发生率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BCC组的新生儿转到儿科或重症监护进行观察的比例大于RFA组(84.62%vs.30%,P=0.001)。对新生儿结局造成影响的多因素分析发现分娩孕周<270/7周是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的危险因素(OR=2.091,95%CI,0.312~14.162,P=0.032)。【结论】无论是RFA还是BCC,对孕妇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不同。临床上应综合多方面因素个体化选择减胎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 妊娠减 极脐带电凝减 射频消融减 妊娠结局 新生儿结局
下载PDF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心脏畸形拷贝数变异分布的差异(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彭软 谢红宁 +1 位作者 林美芳 郑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3-580,共8页
【目的】分析拷贝数变异在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CDA)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病例中分布的差异。【方法】MCDA双胎合并先心病病例接受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查和染色体微阵列检测,采用Affymetrix Cyto Scan高分辨微阵列平台。【结果】从2010年至2... 【目的】分析拷贝数变异在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CDA)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病例中分布的差异。【方法】MCDA双胎合并先心病病例接受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查和染色体微阵列检测,采用Affymetrix Cyto Scan高分辨微阵列平台。【结果】从2010年至2016年,114例MCDA双胎合并心脏畸形且类型不一致,4例合并心脏畸形且类型一致。114例MCDA双胎合并心脏畸形且类型不一致病例中,72例接受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查。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测结果如下:5例双胎核型不一致,1例双胎均是47,XYY,1例双胎均是21三体,65例双胎染色体核型均正常。36例MCDA双胎合并心脏畸形类型不一致且染色体核型、22q11.2微缺失检测均正常病例中,拷贝数变异不一致比率是5.6%。所有先心病中致病性拷贝数变异和临床意义未明拷贝数变异的检出率分别是2.2%和2.2%。4例MCDA双胎合并心脏畸形类型一致病例中,1例未行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查,其余3例染色体核型和染色体微阵列检测结果均正常。【结论】合子后的拷贝数变异可解释5%MCDA双胎合并心脏畸形类型不一致的发生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拷贝数变异 绒毛 不一致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产前超声监测在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小红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3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监测在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月本院诊断为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选择性胎儿70例。按照胎儿生长受限与否分为受限组34例和未受限组36例。对比两组死亡率、并发...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监测在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月本院诊断为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选择性胎儿70例。按照胎儿生长受限与否分为受限组34例和未受限组36例。对比两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对比死亡胎儿与存活胎儿相应的分型以及各项监测指标。结果:受限组死亡率为52.94%(18/34),显著高于未受限组的27.78%(10/36);死亡组Ⅱ型围生儿占比为57.14%(16/28),显著高于存活组的28.57%(12/42);死亡组静脉导管异常、羊水过少、重度s IUGR占比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围生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Ⅱ型s IUGR(OR=3.872,P=0.000)、静脉导管异常(OR=4.108,P=0.000)、羊水过少(OR=3.283,P=0.000)、重度s IUGR(OR=6.287,P=0.000)。结论:产前超声监测在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中的应用有利于选择分娩时机,提高围生儿存活率,其中Ⅱ型s IUGR、静脉导管异常、羊水过少、重度s IUGR均可作为临床上判断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 选择性 生长受限 超声 监测
下载PDF
不同类型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胎儿的妊娠结局与预后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悦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第12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胎儿的妊娠结局与预后。方法:选取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的21例孕妇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分娩发育正常胎儿的35例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孕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胎儿的妊娠结局与预后。方法:选取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的21例孕妇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分娩发育正常胎儿的35例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孕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妊娠结局及预后。结果:1实验组胎儿分娩孕周(34.02±3.02)周明显早于对照组(36.01±2.00)周;实验组两胎宫内死亡率为9.52%,而对照组无胎儿宫内死亡(0%);实验组双胎出生体重质量差(28.64±2.45)%明显大于对照组(4.00±2.45)%;实验组胎儿平均出生体质量(大胎(2130.02±350.02)g,小胎(1520.02±400.02)g)均低于对照组(大胎(2470.10±500.06)g,小胎(2340.04±460.01)g),差异明显(P<0.05)。2实验组中Ⅱ型分娩孕周(32.04±5.01)周明显早于Ⅲ型(34.01±2.03)周及对照组(36.01±2.00)周(P<0.05);Ⅱ型两胎儿宫内死亡率(40%)明显高于Ⅰ型及对照组;Ⅰ、Ⅱ、Ⅲ型小胎出生体质量(分别为(1640.01±430.03)g、(1330.04±310.02)g、(1500.01±380.05)g)均低于对照组(2340.04±460.01)g;Ⅱ型两婴儿6月龄时存活率(40%)明显低于Ⅰ型(88.46%)及对照组(91.43%),P<0.05。结论:不同类型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胎儿在妊娠结局与预后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其中Ⅱ型预后较差,宫内死亡率相对较高,须强化孕期超声监测,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 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 妊娠结局 预后
下载PDF
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孕前体质量指数与早产的关系研究
12
作者 武茜 余朝艳 温海秀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1年第32期4-6,共3页
目的 分析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孕前体质量指数(BMI)与早产的关系。方法 选取265例住院分娩的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早产儿为病例组(144例),足月儿为对照组(121例)。比较两组的影响因素。结果 双绒毛膜双羊膜囊... 目的 分析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孕前体质量指数(BMI)与早产的关系。方法 选取265例住院分娩的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早产儿为病例组(144例),足月儿为对照组(121例)。比较两组的影响因素。结果 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新生儿早产率为54.3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可能混杂因素后,体重偏瘦、肥胖和超重是发生早产的三个危险因素。年龄≥35岁、身高<160 cm及孕前BMI是早产的危险因素。结论 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年龄≥35岁、身高<160 cm及孕前低体重、超重和肥胖均会使早产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妊娠 早产 体质量指数
下载PDF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佳倞 耿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89-293,共5页
目的:探讨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CDA)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sIUGR)的临床特征、妊娠结局。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24例MCDA sIUGR(sIUGR组)及同期分娩的42例非复杂性MCDA(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CDA)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sIUGR)的临床特征、妊娠结局。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24例MCDA sIUGR(sIUGR组)及同期分娩的42例非复杂性MCDA(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IUGR组异常脐带入口的发生率(45.8%)较对照组高(7.1%)(P<0.05);sIUGR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分娩孕周(大胎儿出生体质量1917.71±473.58 g,小胎儿1335.83±412.79 g;分娩孕周33.59±2.59周)均低于对照组(大胎儿出生体质量2329.52±392.42 g,小胎儿2140.95±392.42 g;分娩孕周35.79±2.21周)(P<0.05);sIUGR组新生儿轻度脑损伤发生率(52.1%)、转NICU率(70.8%)均高于对照组(15.4%、38.1%)(P<0.05)。两组间新生儿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例sIUGR患者中,Ⅰ型的大胎儿、小胎儿出生体质量分别高于Ⅱ型及Ⅲ型(P<0.05)。sIUGR组3种分型之间,新生儿发生轻度脑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UGR组中有20对围产儿均存活,4例存活儿围产期死亡;在孕26周前确诊为sIUGR较晚于孕26周确诊sIUGR的新生儿死亡率高(分别为20.0%及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UGR组3种分型之间新生儿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26周前确诊为sIUGR较晚于26周确诊sIUGR的新生儿死亡率高;sIUGR组的3种分型中,Ⅱ型及Ⅲ型sIUGR双胎胎儿出生体质量均低于Ⅰ型。sIUGR围产儿预后与脐血流多普勒频谱类型密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 选择性儿生长受限 脐动脉血流多普勒频谱 脑室内出血
下载PDF
新鲜胚胎与冷冻胚胎移植术后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的临床妊娠结局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宇锋 赵军招 +1 位作者 陈慧慧 叶锦斌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第5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新鲜胚胎和冷冻胚胎移植后双绒毛膜双羊膜囊(DCDA)双胎妊娠的临床妊娠结局。方法对120例经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后获得DCDA双胎妊娠并在笔者医院住院生产的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移植的胚胎类型分为新鲜胚胎组(n=48)和冷冻... 目的探讨新鲜胚胎和冷冻胚胎移植后双绒毛膜双羊膜囊(DCDA)双胎妊娠的临床妊娠结局。方法对120例经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后获得DCDA双胎妊娠并在笔者医院住院生产的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移植的胚胎类型分为新鲜胚胎组(n=48)和冷冻胚胎组(n=72),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妊娠结局及母婴并发症。结果两组DCDA双胎妊娠孕产妇的平均分娩孕周、早产孕周、早产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新鲜双胎组的足月产孕周略大于冷冻双胎组的足月产孕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两组DCDA双胎妊娠孕产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贫血、胎膜早破、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B族无乳链球菌感染(GBS)、胎盘粘连、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胎盘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出生身长、Apgar评分、性别比例、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出生缺陷、低出生体重儿、双胎生长不一致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鲜胚胎和冷冻胚胎移植后DCDA双胎妊娠的总体妊娠结局相似,均无严重母婴并发症的发生,但新鲜胚胎移植后足月产孕周略大于冷冻胚胎移植后的足月产孕周;在不适宜或不能行新鲜胚胎移植时,冷冻胚胎移植是很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新鲜胚 冷冻胚 绒毛妊娠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汪敏 赵敏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631-634,共4页
目的探讨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简称单绒毛膜双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简称s FGR)的围生儿结局、临床处理及围生儿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8月在该院产科分娩的30例单绒毛膜双胎s FGR的临床资料,根据脐动脉舒... 目的探讨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简称单绒毛膜双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简称s FGR)的围生儿结局、临床处理及围生儿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8月在该院产科分娩的30例单绒毛膜双胎s FGR的临床资料,根据脐动脉舒张期血流频谱分为Ⅰ、Ⅱ、Ⅲ型。结果 30例单绒毛膜双胎s FGR中,Ⅰ型患者13例,围生儿均存活;Ⅱ型患者10例,围生儿存活5例,发生小胎胎死宫内4例(另4例大胎,围生期死亡3例,孕中期引产1例),出生后放弃抢救死亡1例;Ⅲ型患者7例,围生儿存活4例,发生小胎胎死宫内2例(另2例大胎,围生期死亡1例,孕中期引产1例),出生后放弃抢救死亡1例。Ⅰ型大胎体质量明显大于Ⅱ、Ⅲ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小胎体质量明显小于Ⅰ、Ⅲ型(P<0.05),Ⅱ型胎儿体质量差值明显大于Ⅰ、Ⅲ型(P<0.05)。Ⅱ、Ⅲ型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Ⅰ型(P<0.05),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异常者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静脉导管血流频谱正常者(P<0.05),发生s FGR<26周者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发生s FGR≥26周者(P<0.05)。结论Ⅰ型围生儿预后最好,Ⅱ、Ⅲ型围生儿预后较差。Ⅱ型和Ⅲ型、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异常及发生s FGR<26周是导致单绒毛膜双胎s FGR围生儿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 选择性儿生长受限 围生儿结局
下载PDF
不同类型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胎儿的妊娠结局与预后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焕灵 门英华 张慧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5期36-37,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单绒毛膜双羊膜囊(ochorionic diamnio,MCDA)双胎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selective 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s IUGR)胎儿的妊娠结局与预后。方法选取2007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单绒毛膜双羊膜囊...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单绒毛膜双羊膜囊(ochorionic diamnio,MCDA)双胎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selective 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s IUGR)胎儿的妊娠结局与预后。方法选取2007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合并有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的孕妇30例(60个胎儿)作为s IUGR组,其中Ⅰ型14例,Ⅱ型9例,Ⅲ型7例,选择同期分娩无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孕妇30例(60个胎儿)作为对照组,分析新生儿的妊娠结局,随访至新生儿6个月月龄,记录存活率。结果 s IUGR组小胎儿及大胎儿出生质量分别为(1517±369)g、(2108±427)g,均低于对照组,两胎儿死亡率为6.67%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s IUGR孕妇小胎儿出生质量为(1386±386)g低于Ⅰ型、Ⅲ型,与I型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s IUGR孕妇小胎儿死亡率高于Ⅰ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s IUGR组新生儿存活率为92.86%明显高于Ⅱ型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什么Ⅲ型的结果比较少呢?(因Ⅲ型在临床不常见,发病率较低,本文选取例数过少,统计学分析无意义)。结论Ⅰ型MCDA双胎合并s IUGR胎儿Ⅰ型的不良预后相对较好,可提高6个月胎龄新生儿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 宫内生长受限 死亡率 妊娠结局
下载PDF
药物干预对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合并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孕妇新生儿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星 侯林妤 王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573-1576,共4页
目的:药物干预对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CDA)合并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sFGR)孕妇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剖宫分娩的MCDA合并sFGR孕妇5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处理方法分为药物干预组(36例)和对照组(20例)。比较药物干预组和对... 目的:药物干预对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CDA)合并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sFGR)孕妇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剖宫分娩的MCDA合并sFGR孕妇5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处理方法分为药物干预组(36例)和对照组(20例)。比较药物干预组和对照组大胎儿及小胎儿出生后预后指标。比较不同类型sFGR大胎儿及小胎儿出生后预后指标。结果:无论大胎儿还是小胎儿,药物干预组和对照组新生儿低评分率、新生儿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率、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率、有创及无创通气使用率、NEC发生率、早期轻度脑损伤率、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型sFGR大胎儿新生儿低评分率、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率、有创及无创通气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型sFGR小胎儿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干预对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合并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孕妇新生儿预后可能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 选择性儿生长受限 孕妇 药物干预 新生儿预后
下载PDF
产前超声监测单绒毛膜囊双羊膜囊双胎脐带胎盘附着预测妊娠结局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红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7期176-178,246,共4页
目的探究单绒毛膜囊双羊膜囊双胎脐带胎盘附着给予产前超声监测预测妊娠结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诊断为单绒毛膜囊双羊膜囊双胎孕妇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胎脐带胎盘附着是否一致分为一致组(24例)和不一... 目的探究单绒毛膜囊双羊膜囊双胎脐带胎盘附着给予产前超声监测预测妊娠结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诊断为单绒毛膜囊双羊膜囊双胎孕妇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胎脐带胎盘附着是否一致分为一致组(24例)和不一致组(26例)。回顾50例患者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和产后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复杂性双胎发生率。结果不一致组复杂性双胎发生率为57.69%明显高于一致组1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一致组静脉导管异常、脐动脉血流异常、羊水过少占比例均高于一致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帆状附着双胎输血综合征发生率(28.57%)高于边缘附着(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可对脐带胎盘附着不一致的单绒毛膜囊双羊膜囊双胎孕妇提供妊娠结局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 超声检查 绒毛 脐带盘附着
下载PDF
双羊膜囊单绒毛膜双胎与羊膜带综合征的超声鉴别 被引量:2
19
作者 靖爱云 肖风美 高勇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4年第4期252-252,共1页
关键词 绒毛 带综合征 超声鉴别 声像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