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源计算机断层扫描双能量成像在肺部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崔志军 房维学 陈刚 《癌症》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9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双能量成像技术在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5例肺内肿块行双源计算机断层扫描(double 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双能量增强扫描,获得肿块多期扫描碘基图CT值、CT净增值... 目的探讨双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双能量成像技术在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5例肺内肿块行双源计算机断层扫描(double 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双能量增强扫描,获得肿块多期扫描碘基图CT值、CT净增值及各期净增值的差异及其时间–密度曲线特征、各期肿块能谱曲线斜率。对比分析能谱曲线、碘含量及碘基图CT值。结果各期扫描中,恶性肿瘤、炎性肿块、结核瘤在60–120 keV下的CT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腺癌CT净增值均大于鳞癌,其中在主动脉达峰时及第100 s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腺癌与鳞癌时间–密度曲线表现不同,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DSCT双能量成像的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对肺部肿块的良恶性及病理类型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肺肿瘤能量成像 良恶性鉴别诊断 病理类型
下载PDF
双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陈娇 张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5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96例... 目的探讨双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96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伤椎行双能量CT检查,分别通过虚拟非对比度、虚拟去钙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收集钙CT值、钙浓度、骨髓CT值和脂肪含量占比等参数。将双能X射线吸收法测定的骨密度和脊柱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结果分别作为骨质疏松和骨髓水肿的诊断“金标准”,评估双能量CT检查对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骨质疏松和骨髓水肿的诊断效能。结果根据骨密度仪检测结果,将196例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66例)和非骨质疏松组(130例),双能量CT检查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组患者椎体的钙CT值、钙浓度均显著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均P<0.05)。根据MRI检查结果,将骨质疏松组患者分为骨髓水肿组(19例)和非骨髓水肿组(47例),双能量CT检查结果显示:骨髓水肿组患者的骨髓CT值显著高于非骨髓水肿组(P<0.05),骨髓脂肪含量占比显著低于非骨髓水肿组(P<0.05)。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骨髓水肿组与非骨髓水肿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和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表明,椎体的钙CT值、钙浓度对骨质疏松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53、0.838,二者联合能提高诊断价值,AUC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883和0.686。骨髓CT值、脂肪含量占比对骨髓水肿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UC分别为0.880、0.893,二者联合能提高诊断价值,AUC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919和0.820。结论双能量CT检查能评估OVCF患者椎体骨密度和骨髓状况,对骨质疏松和骨髓水肿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 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 骨髓水肿 诊断
下载PDF
双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单能量重建技术在主动脉缩窄患者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的应用
3
作者 谭云 郑君惠 +2 位作者 何竹 何兰 曹希明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29-432,共4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DECT)单能量重建技术在主动脉缩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到2019年10月16例主动脉缩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随访并行胸主动脉DECT扫描的患... 目的探讨双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DECT)单能量重建技术在主动脉缩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到2019年10月16例主动脉缩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随访并行胸主动脉DECT扫描的患者,后处理重建40-190 keV间隔为10 keV的共16组单能量图像及线性融合图像(M=0.5)并进行比较。客观图像评价测量计算了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伪影指数(artifact index,AI)及噪声(noise,N)。主观图像质量评价由2名放射科医生对总体图像质量进行双盲评估。结果主观图像质量评价结果显示,90 keV的总体图像质量(均值0.7)最高。客观图像质量评价中,90 keV单能量图像具有最低的AI及N,优于线性融合图像(均P<0.05),CNR高于线性融合图像(P<0.05)。结论双能量CT单能量重建技术可以减少术后支架伪影,提高图像质量,最优能级为90 k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缩窄 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 血管内支架 伪影 能量图像
下载PDF
基于双能量CT中双能量指数、原子序数结合能谱曲线斜率对于鉴别泌尿系结石成分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宁 邱琦蕾 +2 位作者 吴雨雪 钱红丽 包亚红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3期53-57,共5页
目的:评估双能量计算机体层扫描(DECT)的双能量指数(DEI)、有效原子序数(Zeff)结合能谱曲线斜率在鉴别患者泌尿系结石成分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就诊的111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及DECT影像资... 目的:评估双能量计算机体层扫描(DECT)的双能量指数(DEI)、有效原子序数(Zeff)结合能谱曲线斜率在鉴别患者泌尿系结石成分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就诊的111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及DECT影像资料。所有患者泌尿系结石直径均>5 mm,所有患者的离体结石均经红外光谱分析确定结石成分。分别计算DEI、Zeff、能谱曲线斜率及三者结合对于鉴别泌尿系结石成分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111例患者中草酸钙结石75例(占67.57%),羟基磷灰石15例(占13.51%),尿酸结石21例(占18.92%),未发现胱氨酸等其他类型结石。3种类型结石的CT值(F=487.691,P<0.001)、DEI(F=395.553,P<0.001)、Zeff(F=818.689,P<0.001)和能谱曲线斜率(H=19.615,P<0.001)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EI、Zeff和能谱曲线斜率对鉴别泌尿系结石成分的总准确率分别为87.39%(97/111)、84.68%(94/111)和81.98%(91/111)。DEI、Zeff和能谱曲线分别对草酸钙结石、羟基磷灰石及尿酸结石诊断准确率均为80%~100%。DEI、Zeff结合能谱曲线斜率对鉴别泌尿系结石成分的总准确率为94.59%(105/111)。DEI、Zeff结合能谱曲线斜率对草酸钙结石、羟基磷灰石及尿酸结石诊断的准确性分别为94.59%、94.59%和100%。结论:与DECT的单个指标相比,DEI、Zeff结合能谱曲线斜率对鉴别泌尿系结石成分显示出更好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dect) 能量指数(DEI) 原子序数(Zeff) 能谱曲线斜率 泌尿系结石
下载PDF
双能量CT增强碘图形态学特征联合标准化碘浓度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探讨
5
作者 李向阳 石莹莹 庞婉春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089-1091,共3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增强碘图形态学特征联合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NIC)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行甲状腺良恶性... 目的:探讨双能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增强碘图形态学特征联合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NIC)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行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128例(153个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病理学检查及双能量CT增强扫描。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获取碘图进行形态学特征分析,分析双能量CT增强碘图形态学特征联合NIC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结果:128例患者纳入的153个甲状腺结节经显示共96个良性结节,57个恶性结节。双能量CT增强碘图形态学特征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特异度、灵敏度及Kappa值分别为82.46%、86.46%、0.682;NIC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特异度、灵敏度及Kappa值分别为82.46%、87.50%、0.695;双能量CT增强碘图形态学特征联合NIC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特异度、灵敏度及Kappa值分别为87.72%、90.63%、0.778。结论:双能量CT增强碘图形态学特征联合NIC可提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能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增强碘图 形态学特征 标准化碘浓度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扫描在急性胰腺炎病情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义 袁元 赵俐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2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扫描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病情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85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012年修订的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分类标准将患者分为重症...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扫描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病情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85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012年修订的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分类标准将患者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组(23例)和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组(62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动脉期碘浓度(iodine concentration of arterial phase,ICAP)、门静脉期碘浓度(iodine concentration of portal vein phase,ICPVP)、碘浓度差值(difference of iodine concentration,ICD)、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 of arterial phase,NICAP)、门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 of portal vein phase,NICPVP)以及单能量下的CT值。结果SAP组患者ICAP、ICPVP、NICAP均显著低于MAP组(均P<0.05),ICD显著高于MAP组(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结果表明,NICAP预测SAP的曲线下面积最大,达到0.856,最佳阈值为0.133,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0%、83.9%、66.7%、94.5%。随着能量的升高,两组患者胰腺组织动脉期与门静脉期CT值均逐渐降低,SAP组患者80、100、120、140 keV能量下胰腺组织动脉期、门静脉期CT值均显著低于MAP组(均P<0.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扫描对AP的病情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根据动脉期与门静脉期的碘浓度和单能量下的CT值评估胰腺组织的微循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计算机断层扫描 能量成像 碘浓度 微循环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扫描和碘美普尔在主动脉支架术后CTA中的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萌 盛杰鑫 +1 位作者 薛斌 赵雪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16期5-6,9,共3页
目的探讨二代双源CT双能量扫描和碘美普尔联用在主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对图像质量和对比剂总碘量、注射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主动脉支架术后CT主动脉成像(CTA)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A组使用双能量扫描和碘美普尔;B组使... 目的探讨二代双源CT双能量扫描和碘美普尔联用在主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对图像质量和对比剂总碘量、注射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主动脉支架术后CT主动脉成像(CTA)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A组使用双能量扫描和碘美普尔;B组使用主动脉CTA扫描和碘帕醇。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兴趣区(ROI)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ROI内SNR、CNR和图像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显著(P<0.05)。A组的辐射剂量相关参数(CTDIvol、DLP及ED)、上腔静脉CT值均低于B组,差异显著(P<0.001)。A组降低了注射速率和总碘量。结论运用双能量技术和碘美普尔对比剂进行主动脉CTA成像,能够保证图像质量,降低辐射剂量,减少总碘量,降低注射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能量 碘美普尔 多层螺旋CT主动脉造影
下载PDF
尿结石成分分析和双能量CT在尿酸结石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康苏宁 朱华 +9 位作者 郑兵 施春梅 陈新凤 江杰 张伟 顾栋华 陈建刚 王振誉 张骥 刘振民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应用尿结石成分分析和双能量CT检查出的尿酸结石,探讨尿酸结石在南通地区的发病特点和诊治措施,为临床尿酸结石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2月—2020年6月诊治的944例尿结石患者,应用泌尿系结石红... 目的:应用尿结石成分分析和双能量CT检查出的尿酸结石,探讨尿酸结石在南通地区的发病特点和诊治措施,为临床尿酸结石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2月—2020年6月诊治的944例尿结石患者,应用泌尿系结石红外光谱自动分析仪(LⅡR-20型)确诊为尿酸结石患者196例(20.8%),其中69例于治疗前应用双能量CT检查诊断为尿酸结石,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相关因素。结果:尿酸结石196例,年龄24~88岁,平均(59.4±12.2)岁,男170例,女26例;肾脏结石99例(50.5%),输尿管结石54例(27.6%),膀胱结石40例(20.4%),尿道结石3例(1.5%)。单一成分无水尿酸99例(50.5%),二水尿酸53例(27.1%);无水尿酸为主的混合性结石44例(22.4%),各年龄组中尿酸类结石在中老年组(51~70岁)比例高。其中治疗前用双能量CT检查出的尿酸结石(69例)与红外光谱自动分析仪分析的尿结石成分结果一致。结论:南通地区尿酸结石的发病率偏高,以无水尿酸为主,存在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的差异,双能量CT与尿结石成分分析对尿酸结石的诊断结果一致,对尿酸结石诊治和预防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结石 红外光谱分析 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 尿结石成分
下载PDF
双能量心脏CT多模态成像结合细胞外容积分数评估陈旧性心肌梗塞的可行性研究
9
作者 刘烁 敬文波 刘艳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10期37-43,共7页
目的:对比研究双能量心脏CT及延迟增强扫描结合基于CT衰减值的细胞外容积分数与锝99(^(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探讨双能量心脏CT一站式评价陈旧性心肌梗塞的可行性。方法:选取34例在医院行冠状动... 目的:对比研究双能量心脏CT及延迟增强扫描结合基于CT衰减值的细胞外容积分数与锝99(^(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探讨双能量心脏CT一站式评价陈旧性心肌梗塞的可行性。方法:选取34例在医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陈旧性心肌梗塞(OMI)患者,与^(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相应的心肌节段进行对照,观察常规CT图像、能谱图像及细胞外容积分数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陈旧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效能。结果:在34例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的578个心肌节段中,^(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影固定性缺损节段共230个,在双能量CT(DECT)能谱图像中电子云密度与等效原子序数(Rho/Z)值诊断效能相对较高,AUC为0.856,而常规CT图像诊断效能最低;延迟期增强扫描后的基于CT衰减值的细胞外容积分数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878,约登指数为0.735,最佳分界点30.70%时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86.0%、85.3%和87.8%。结论:双能量心脏CT多模态成像结合细胞外容积分数,可以提高OMI的诊断效能,有助于心肌血供的一站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CT 细胞外容积分数 陈旧性心肌梗塞(OMI) 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心肌灌注显像
下载PDF
第二代双源CT双能量和大螺距技术在主动脉CTA中的应用
10
作者 王萌 盛杰鑫 +1 位作者 薛斌 赵雪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0期138-139,168,共3页
目的探讨第二代双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双能量扫描和大螺距扫描在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期疑似主动脉病变行CTA扫描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A组使用双能量扫描;B组使用大螺距扫描;C组采用常规CTA扫描... 目的探讨第二代双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双能量扫描和大螺距扫描在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期疑似主动脉病变行CTA扫描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A组使用双能量扫描;B组使用大螺距扫描;C组采用常规CTA扫描。比较各组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结果各组主动脉兴趣区内CT值及SNR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CNR高于B、C组,差异显著(P<0.05);B组主动脉搏动伪影小于A、C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B组CTDIvol、DLP、ED均低于C组,且B组低于A组(P<0.05)。A、B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C组(P<0.05)。结论主动脉CTA扫描中采用第二代双源CT双能量和大螺距扫描,可提升图像质量,减少辐射剂量,获得更好的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能量 大螺距 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
下载PDF
双源CT的成像原理及在冠状动脉和双能量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11
作者 许轶群 《实用医技杂志》 2011年第3期262-264,共3页
人们对双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DECT)技术的探索始于20世纪70年代CT问世之初[1]。由于早期CT设备的空间分辨率低、计算机重建成像系统不稳定、低管电压球管不能提供足够的量子输出及完成一次扫描... 人们对双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DECT)技术的探索始于20世纪70年代CT问世之初[1]。由于早期CT设备的空间分辨率低、计算机重建成像系统不稳定、低管电压球管不能提供足够的量子输出及完成一次扫描所需时间较长等因素,DECT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一直受到限制,主要用于对肺部小结节内钙化的检测和对腹部脂肪组织进行定量分析[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CT 能量 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 成像原理 应用 断层扫描成像 计算机重建
下载PDF
双能量CT成像在脑转移瘤患者放射治疗靶区勾画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琰君 袁灿亮 +2 位作者 于得全 李瑞 康静波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6期15-20,共6页
目的:评价双能量CT(DECT)图像在脑转移瘤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中的价值。方法:使用含多种模拟人体组织电子密度的CT模体,分析40 keV、120 kVp(单能CT模拟机能量)、100 keV和190 keV能量对不同电子密度组织CT值的影响;选择在医院就诊的46例... 目的:评价双能量CT(DECT)图像在脑转移瘤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中的价值。方法:使用含多种模拟人体组织电子密度的CT模体,分析40 keV、120 kVp(单能CT模拟机能量)、100 keV和190 keV能量对不同电子密度组织CT值的影响;选择在医院就诊的46例脑转移瘤患者进行DECT颅脑扫描,其中26例DECT定位扫描前使用碘对比剂(碘海醇),其余20例患者在未使用对比剂的情况下进行定位扫描,评估其DECT图像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颅内转移病灶显示情况。结果:CT模体X射线能量为40~190 keV时可使脑组织的CT值范围增大-54~39.5 HU,DECT对脑组织特征和分辨能力进一步改善。静脉注射碘造影剂后能量为40 keV的DECT图像SNR明显高于120 kVp时的S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P<0.01);而在100 keV和190 keV时CNR与120 kVp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8,t=2.98;P<0.05);管电压40 keV的DECT图像上单发和多发脑转移病变(实性或囊性)最为清晰。结论:DECT图像可显著改善患者脑转移病灶的显示,40 keV的低能量DECT图像可以显著提高SNR,并可保持碘对比增强时的CNR。对放射治疗靶区的精准勾画提供帮助,尤其对磁共振检查禁忌患者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dect) 信噪比(SNR) 脑转移 CT图像 靶区勾画
下载PDF
低剂量双能量CT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对照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柏瑞 黄俊成 +3 位作者 何小华 黄文健 郭元星 李凭跃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10期157-159,共3页
目的研究对象取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受损者,探究低剂量双能量CT诊断的临床作用效果。方法以膝关节损伤者35例为对象,通过对所选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开展双能量CT扫描时,将低剂量参数作为数据,诊断标准是“双能染色减少征”,对比关节镜... 目的研究对象取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受损者,探究低剂量双能量CT诊断的临床作用效果。方法以膝关节损伤者35例为对象,通过对所选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开展双能量CT扫描时,将低剂量参数作为数据,诊断标准是“双能染色减少征”,对比关节镜、MRI检查和CT诊断结果。结果在所选患者中,经“双能染色减少征”诊断,有22例伴前交叉韧带受损,和关节镜检查结果相符共计18例;有13例为正常前交叉韧带,和关节镜检查结果相符共计12例。该征象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在低剂量成像下分别是94.7%、75%、81.8%,阴性预测值为92.3%。Kappa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在临床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受损中,双能CT低剂量扫描参数的开展具有一定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与能量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膝关节 韧带损伤
下载PDF
DECT评估降尿酸治疗效果对痛风患者骨侵蚀和尿酸盐沉积的影响
14
作者 于红蕾 田利华 赵香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1-4,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双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DECT)评估降尿酸治疗效果在痛风患者骨侵蚀和尿酸盐水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53例血清尿酸水平在0.36 mmol/L以上的痛风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别嘌醇剂量递增组,n=28)和对照组(别嘌醇剂量不变组,n... 本研究旨在探究双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DECT)评估降尿酸治疗效果在痛风患者骨侵蚀和尿酸盐水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53例血清尿酸水平在0.36 mmol/L以上的痛风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别嘌醇剂量递增组,n=28)和对照组(别嘌醇剂量不变组,n=25)。比较2年治疗随访患者CT骨侵蚀评分及DECT尿酸盐体积结果,并评估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1年后,观察组SU均值较对照组稍低(P<0.05)。治疗2年后,观察组SU均值降至0.33 mmol/L,较对照组SU均值0.37 mmol/L明显降低(P<0.05)。2组CT侵蚀评分随时间呈下降趋势。第2年随访时,观察组CT侵蚀评分对照基线平均变化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2年降尿酸治疗后,2组DECT尿酸盐体积对照基线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2年后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及对照组尿酸盐体积与血清尿酸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 通过降尿酸靶向治疗结合DECT成像结果,证实以血清尿酸水平0.36 mmol/L为治疗目标可显著降低痛风患者尿酸盐晶体负荷并明显改善骨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 尿酸 尿酸盐 骨侵蚀
下载PDF
双能CT系统中物质密度的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辉 康南生 杨波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8-60,共3页
X射线装置已被证实具有揭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特性的能力,这种特性对于探测违禁品是相当重要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安全检查方法,已广泛地应用于车站、机场等重要场所,针对连续谱X射线CT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双能量曲线的物质密度识... X射线装置已被证实具有揭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特性的能力,这种特性对于探测违禁品是相当重要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安全检查方法,已广泛地应用于车站、机场等重要场所,针对连续谱X射线CT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双能量曲线的物质密度识别算法。首先通过高、低能图像灰度值标定出物质的双能量曲线图,然后采用反向查找的方法确定被探测物质的厚度,最后利用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重建出物质电子密度的分布,可以较快速高效地得到被探测物质的密度信息,并结合skyscan1076 CT机试验平台,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实验结果相对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 连续谱X射线 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 密度 毒品检测
下载PDF
4D-DECT对甲状旁腺腺瘤的诊断价值
16
作者 高帅 赵腾 +4 位作者 顾华 蒋涛 李晖 李新月 魏伯俊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1年第2期244-252,共9页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腺瘤(PA)的4D-DECT影像特征及物质成分信息,评价其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资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3例P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4D-DECT影像资料,逐一观察并记录CT征象,分别对病变与邻近组织的CT衰减值(HU)...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腺瘤(PA)的4D-DECT影像特征及物质成分信息,评价其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资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3例P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4D-DECT影像资料,逐一观察并记录CT征象,分别对病变与邻近组织的CT衰减值(HU)、碘浓度、Rho、Z值及DEI进行测定及比较分析。结果:53例患者中,52例(98.11%)为单发病灶,1例(1.89%)为多发病灶,共计病灶54枚,其中32枚(59.26%)位于气管-食管旁沟,10枚(18.52%)为异位腺瘤,22枚(40.74%)可见“短线征”,14枚(25.93%)可见“极血管征”;动脉期(90 kV)图像PA与甲状腺CT值无明显差异,平扫、动脉期(混合0.5、150 kV)及静脉期(90 kV、混合0.5、150 kV)图像中PA、甲状腺及淋巴结CT值均有差异。动脉期及静脉期淋巴结的碘浓度、Z值及DEI明显低于PA及甲状腺,静脉期PA的碘浓度、Z值及DEI明显低于甲状腺;动脉期及静脉期甲状腺Rho明显高于PA,动脉期PA的Rho明显高于淋巴结。结论:4D-DECT可较好地显示PA的影像学特征,还可以提供病变的碘浓度等多种物质成分信息,有助于提高PA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腺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 4D-CT 能量CT
原文传递
双源CT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介入术后再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新爱 郭君武 师新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01-902,共2页
目的探讨炫速双源CT双能量技术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介入术后再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被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介入术后再出血的患者根据扫描时间分为术后1、6、12、24 h组,对血管增强图像、虚拟平扫(VNCT)进行分析以及病灶区... 目的探讨炫速双源CT双能量技术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介入术后再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被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介入术后再出血的患者根据扫描时间分为术后1、6、12、24 h组,对血管增强图像、虚拟平扫(VNCT)进行分析以及病灶区域(ROI)密度值进行检测。结果临床组ROI密度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炫速双源CT双能量技术可以对蛛网膜下腔真实出血量做出估测,可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介入术后再出血首选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技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动脉瘤
下载PDF
第二代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在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评估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欢欢 张欢 +8 位作者 石磊 潘自来 李向亭 杜联军 丁蓓 宋琦 凌华威 陈克敏 严福华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2期216-220,共5页
目的:评价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VNCT)技术在临床直肠癌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对49例经肠镜活检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行盆腔常规平扫及动脉期、门脉期双能量扫描,采用Liver VNC软件分别得到直肠癌病灶、髂腰肌、皮下脂肪、髂外动脉动脉期... 目的:评价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VNCT)技术在临床直肠癌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对49例经肠镜活检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行盆腔常规平扫及动脉期、门脉期双能量扫描,采用Liver VNC软件分别得到直肠癌病灶、髂腰肌、皮下脂肪、髂外动脉动脉期及门脉期的VNCT图像,分别测量并比较常规平扫及动脉期、门脉期VNCT这3组图像中病灶的平均CT值、图像噪声、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常规平扫与VNCT图中所测得的组织平均CT值除髂外动脉、皮下脂肪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NCT的图像噪声低于常规平扫而信噪比高于常规平扫(P<0.01),但其图像质量略低于常规平扫(P<0.01),不过仍可达到诊断需求。动脉期VNCT为(3.96±0.46)分,门脉期VNCT为(3.80±0.54)分,省略常规平扫降低的辐射剂量为(31.49±1.47)%。结论:VNCT在直肠癌术前检查中可减低辐射剂量,且不影响诊断,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 虚拟平扫 辐射剂量
原文传递
腕管影像研究的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彭飞 赵衡 +1 位作者 唐德秋 刘进才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3期2179-2182,共4页
腕管疾病常见且病因错杂,腕管解剖结构复杂以致任何其内部结构体积增加的情况均可能导致腕管压力增加,同时可能引起正中神经受压出现相关症状。本文复习了腕管的解剖以及分析影响该区域的疾病,探讨平片、MRI、超声、以及CT在腕管影像诊... 腕管疾病常见且病因错杂,腕管解剖结构复杂以致任何其内部结构体积增加的情况均可能导致腕管压力增加,同时可能引起正中神经受压出现相关症状。本文复习了腕管的解剖以及分析影响该区域的疾病,探讨平片、MRI、超声、以及CT在腕管影像诊断中的应用,并概述以上方法的优缺点。研究表明,MRI、超声、CT在腕管疾病的诊断中各具优势,此外,双能量CT因继承了单能量CT的优势并具有较好观测软组织的潜能,使其在腕管的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前景,联合使用多种影像方法能够为临床提供更为丰富、准确的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 正中神经 核磁共振成像 超声 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双能量CT小肠造影定量参数评估克罗恩病活动度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朱育婷 陈梦诗 罗敏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21年第4期321-326,共6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小肠造影(DECTE)扫描技术评估克罗恩病(CD)活动度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29例CD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影像学资料,均行DECTE扫描。以临床应用的CD活动指数(CDAI)将患者分为活动组和缓解组... 目的:探讨双能量CT小肠造影(DECTE)扫描技术评估克罗恩病(CD)活动度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29例CD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影像学资料,均行DECTE扫描。以临床应用的CD活动指数(CDAI)将患者分为活动组和缓解组,其中活动组(CDAI≥150)18例,共36个肠段;缓解组(CDAI<150)11例,共20个肠段。分析虚拟单能量CT值、能谱曲线斜率K及碘含量,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DECTE对CD活动度的诊断价值。结果:活动组肠壁的虚拟单能量CT值(除门脉期90、100 keV的虚拟单能量CT值外)、能谱曲线斜率K及碘含量均高于缓解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对活动期诊断价值高于缓解期(AUC均>0.5)。虚拟单能量CT值在动脉期60 keV时AUC最大(0.924),诊断CD肠段处于活动期的特异度较高(95%),但敏感度稍差(75%)。能谱曲线斜率K在门脉期时AUC最大(0.731),诊断CD肠段处于活动期的特异度较高(85%),但敏感度较低(58.3%)。碘含量在动脉期AUC最大(0.885),诊断CD肠段处于活动期的特异度高(100%),而敏感度稍差(61.1%)。结论:DECTE扫描的虚拟单能量CT值、能谱曲线斜率K及碘含量在评估CD活动期方面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和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为临床精确诊断CD活动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计算机断层扫描 能量CT 虚拟单能量图像 能谱曲线斜率 碘含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