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影响因素及联合双能X线骨密度仪和血清骨硬化蛋白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毛瑞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OP)影响因素及联合双能X线骨密度仪和骨硬化蛋白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20例2019年6月~2021年6月我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女性,将其分为非OP组(n=62)和OP组(n=48)。分析围绝经期OP的影响因素,同时探讨双能X...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OP)影响因素及联合双能X线骨密度仪和骨硬化蛋白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20例2019年6月~2021年6月我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女性,将其分为非OP组(n=62)和OP组(n=48)。分析围绝经期OP的影响因素,同时探讨双能X线骨密度仪结合骨硬化蛋白的诊断价值。结果OP组饮食结构不合理、年龄≥60岁、糖尿病史、吸烟史、绝经年限、性激素降低占比均高于非OP组,差异明显(P<0.05);而两组慢性疾病史、营养不良、饮酒史占比比较无差异(P>0.05)。将围绝经期OP作为因变量,将饮食结构不合理、年龄≥60岁、糖尿病史、吸烟史、绝经年限、性激素降低作为自变量。年龄≥60岁、吸烟史、性激素降低是围绝经期OP的危险因素(OR=3.811、3.380、3.511,P<0.05)。OP组BMD指标短于非OP组,血清骨硬化蛋白指标高于非OP组,差异明显(P<0.05),根据ROC曲线,2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值为0.968,高于双能X线骨密度仪、骨硬化蛋白指标单一检测0.872、0.826(P<0.05)。且2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特异度(95.86%)、灵敏度(91.32%)高于双能X线骨密度仪、骨硬化蛋白指标单一检测(88.47%、85.63%)与(81.33%、73.42%)(P<0.05)。结论围绝经期OP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60岁、吸烟史、性激素降低等,临床需尽早识别影响绝经期OP的相关危险因素,并予以双能X线骨密度仪联合血清骨硬化蛋白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双能x线骨密度仪 影响因素 骨硬化蛋白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辽宁地区正常人群骨密度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9
2
作者 郭庆升 孙国强 +1 位作者 张世斌 芮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 调查辽宁地区正常人群骨密度值及骨质疏松患病率 ,为骨质疏松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辽宁地区一般人群随机抽样 2 30 0例 ,应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试受试者的L2 - 4及股骨上段 (包括股骨颈 ,Ward’s... 目的 调查辽宁地区正常人群骨密度值及骨质疏松患病率 ,为骨质疏松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辽宁地区一般人群随机抽样 2 30 0例 ,应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试受试者的L2 - 4及股骨上段 (包括股骨颈 ,Ward’s区及粗隆部位 )的BMD值。结果 各检测组的BMD峰值均出现于 2 0~ 2 9岁组 ,且BMD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 ,进入 5 0~ 5 9岁组 ,女性的骨量丢失速度明显加快 ,尤以Ward’s区明显。 6 0~ 6 9岁年龄组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 ,男性为2 7% ,女性为 4 6 8%。结论 BMD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骨质疏松发病率也随之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x线骨密度仪 辽宁 流行病学 骨质疏松 骨密度
下载PDF
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探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3
3
作者 黄淑玉 刘锋 +2 位作者 吴敏 晏益民 邹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3月在内分泌科住院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209例为糖尿病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男性103例为对照组,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进行正位腰椎(L1-L4)及左侧股骨骨密度(BMD...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3月在内分泌科住院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209例为糖尿病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男性103例为对照组,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进行正位腰椎(L1-L4)及左侧股骨骨密度(BMD)测定,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PG)及空腹C肽(CP),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组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发生率分别为14.35%、13.8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检测者随着年龄增加,骨密度均呈下降趋势,5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均明显低于同龄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骨密度多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年龄、病程、Hb A1C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体重指数(BMI)、空腹C肽(CP)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发生率较健康体检者明显升高;高龄、病程长及血糖控制不良是糖尿病患者BMD降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x线骨密度仪 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成都市城区771例健康人骨密度结果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黄际远 宋文忠 +3 位作者 陈明曦 史克俭 黄劲 钟兴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06-209,共4页
目的观察成都市城区健康人群骨密度变化规律,建立该型骨密度仪成都地区骨密度正常值,为骨质疏松诊断、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①采用EXPERT-XL双能X线骨密度仪(美国 LUNAR公司生产)测定成都市城区健康体检者771例,其中男性300例,女性471... 目的观察成都市城区健康人群骨密度变化规律,建立该型骨密度仪成都地区骨密度正常值,为骨质疏松诊断、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①采用EXPERT-XL双能X线骨密度仪(美国 LUNAR公司生产)测定成都市城区健康体检者771例,其中男性300例,女性471例,测量部位包括腰椎1~4和髋部;②按年龄、性别分别输入数据,以10岁为一年龄组,分别计算各组骨密度值,结果以x-±s表示。结果男性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峰值出现在30~39岁,女性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峰值出现在20~29岁,随着年龄增加,骨密度逐渐降低,男性在70岁后腰椎骨密度有反弹,而女性在50~59岁间骨密度下降迅速。结论本组健康人群骨密度数据将为成都地区骨质疏松诊断、防治提供参考依据;分析男性腰椎骨密度时应结合股骨近端骨密度;女性50岁后应注意预防、治疗骨质疏松,男性骨质疏松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x线骨密度仪 成都市 城区 测定 骨密度峰值 腰椎骨密度 股骨近端 男性骨质疏松 健康人群 成都地区 参考依据 健康体检者 骨密度下降 变化规律 测量部位 输入数据 骨密度 女性 正常值 年龄组 70岁 50岁 诊断 防治
下载PDF
双能X线骨密度仪与定量CT测量骨密度准确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小明 熊海 +7 位作者 周翔平 刘静 潘小平 尚家云 雷梅 吕先慧 赵清华 杨定焯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2-133,共2页
目的 探讨双能 X线骨密度仪 (DXA)与定量 CT(QCT)测量骨密度的准确性。方法 用 DXA(前后位扫描 )与 QCT测量 5具猪腰段脊柱中 2 0个椎骨 ,将各自得到的骨密度与对应灰重密度比较 (DXA骨密度对应椎骨灰重密度 ,QCT骨密度对应椎体灰重密... 目的 探讨双能 X线骨密度仪 (DXA)与定量 CT(QCT)测量骨密度的准确性。方法 用 DXA(前后位扫描 )与 QCT测量 5具猪腰段脊柱中 2 0个椎骨 ,将各自得到的骨密度与对应灰重密度比较 (DXA骨密度对应椎骨灰重密度 ,QCT骨密度对应椎体灰重密度 )。结果  QCT骨密度与灰重密度线性相关性较好 (松质 r=0 .80 ,皮质 r=0 .79,P<0 .0 1) ,DXA骨密度较差 (r=0 .4 1,P>0 .0 5 )。结论  QCT测量骨密度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x线骨密度仪 定量CT 骨密度
下载PDF
双能X线骨密度仪与定量CT测量骨密度的比较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小明 熊海 +4 位作者 刘静 周翔平 雷梅 吕先慧 赵清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2期2328-2329,共2页
骨质疏松必须有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骨代谢生化和激素指标等),X线片等方法的帮助,特异的定量的诊断骨质疏松的手段是骨密度测量,没有骨密度的支持是不能诊断骨质疏松。有创的骨组织形态计量法的手段难于在临床上推广,目前广泛应用... 骨质疏松必须有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骨代谢生化和激素指标等),X线片等方法的帮助,特异的定量的诊断骨质疏松的手段是骨密度测量,没有骨密度的支持是不能诊断骨质疏松。有创的骨组织形态计量法的手段难于在临床上推广,目前广泛应用的是各种无创性骨密度测量手段。故而临床中骨密度的测定目前主要是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X-rayabsorptiometry,DXA)与定量CT,但DXA与定量CT测量骨密度的争论由来已久。文章拟从两者的测量方式、原理及临床运用中遇到的问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x线骨密度仪 定量CT测量 骨密度 骨质疏松 诊断
下载PDF
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乙肝及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骨密度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徐美娟 张兰玲 +2 位作者 施冶青 庞亚飞 赵东宝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5-538,共4页
目的比较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乙肝肝硬化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之间骨密度的差异。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法,测定57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67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和175例健康者对照者的腰椎(L1~L4)和双侧髋关节的骨密度值,同时采集研究对... 目的比较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乙肝肝硬化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之间骨密度的差异。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法,测定57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67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和175例健康者对照者的腰椎(L1~L4)和双侧髋关节的骨密度值,同时采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肝纤维化及肝脏功能等指标。组间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骨密度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酒精性肝硬化和乙肝肝硬化患者组的腰椎和髋关节骨密度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组的腰椎和髋关节骨密度值低于乙肝肝硬化患者组(P〈0.05)。除乙肝病毒感染和酒精性病因外,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肝纤维化程度及肝功能等都和研究对象的腰椎和髋关节骨密度值相关(P〈0.01)。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乙肝肝硬化(0R=1.521,95%CI:1.342~2.354)和酒精性肝硬化(0R=2.053,95%CI:1.931~3.852)是患者骨密度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硬化(包括酒精性和乙肝性)患者的骨密度低于健康对照组,是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x线骨密度仪 骨密度 酒精性肝硬化 乙型肝炎
原文传递
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痂骨密度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尹东 杨惠林 +1 位作者 唐天驷 张亚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430-432,共3页
目的 :研究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密度的动态变化 ,判断双能X线骨密度仪评估骨痂骨密度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 :30只犬造成右胫骨中段骨折并分断端距离 4mm ,单边外固定支架固定。分别在术后 4、6、8、1 0、1 2周取双侧胫骨 ,以双能X线骨密度... 目的 :研究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密度的动态变化 ,判断双能X线骨密度仪评估骨痂骨密度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 :30只犬造成右胫骨中段骨折并分断端距离 4mm ,单边外固定支架固定。分别在术后 4、6、8、1 0、1 2周取双侧胫骨 ,以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折端 1cm的骨密度 ,分析骨密度变化及骨密度增长率的变化。结果 :骨折端骨密度随时间呈一定规律增加 ,在不同时间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自身对照的骨密度比率也随时间增加 ,在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 1 2周时骨折端骨密度达到正常侧水平。结论 :在犬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骨密度持续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x线骨密度仪 骨痂 骨折愈合 胫骨 实验研究 双侧 不同时间 过程 增加 距离
下载PDF
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83例2型糖尿病人骨密度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黄际远 宋文忠 +1 位作者 陈明曦 史克俭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目的 了解 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及髋部骨矿物密度的变化。方法 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 2型糖尿病病人共 83例 (年龄 40~ 79岁 ) ,其中男性 43例 ,女性 40例 ;健康对照组 71例 (年龄 40~ 79岁 ) ,男性 38例 ,女性 33例。对比分析糖尿病... 目的 了解 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及髋部骨矿物密度的变化。方法 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 2型糖尿病病人共 83例 (年龄 40~ 79岁 ) ,其中男性 43例 ,女性 40例 ;健康对照组 71例 (年龄 40~ 79岁 ) ,男性 38例 ,女性 33例。对比分析糖尿病组与同性别同龄正常组的测量结果 ,另根据病程将糖尿病组分为大于 5年及小于 5年组 ,并对 2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腰椎及髋部骨密度差异无显著性 ;②病程大于 5年与小于 5年的 2型糖尿病患者间骨密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x线骨密度仪 测定 2型糖尿病 骨密度
下载PDF
双能X线骨密度仪两种扫描方式的对比 被引量:4
10
作者 贺蓓仪 田晓梅 +4 位作者 胡培安 谢洁林 张国福 王雪珍 王冬燕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5期780-782,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双能X线骨密度仪两种扫描方式的结果,评价两种扫描方式在临床的使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药理基地随访的30例受试者用两种方式进行腰椎及髋关节骨密度扫描,对比两种扫描方式的扫描时间、T值和Z值。结果两种扫描方式的扫描时间相... 目的对比分析双能X线骨密度仪两种扫描方式的结果,评价两种扫描方式在临床的使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药理基地随访的30例受试者用两种方式进行腰椎及髋关节骨密度扫描,对比两种扫描方式的扫描时间、T值和Z值。结果两种扫描方式的扫描时间相差1倍,T值、Z值结果相同。结论在实际临床应用中采用快速扫描方式可以缩短扫描时间,减少患者受射线量,提高机器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扫描方式 T值 Z值 双能x线骨密度仪
下载PDF
双能X线骨密度仪评估人体脂肪含量对骨密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林昌 宋建兵 +3 位作者 韩莉 蔡浩颖 张欣荣 庄振燕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920-922,共3页
目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评估人体脂肪组织含量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骨密度检查的120名健康人,均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全身骨密度(BMD)、股骨颈骨密度、全髋及腰椎骨密度值和脂肪组织含量。将120名受检者根据性别、... 目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评估人体脂肪组织含量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骨密度检查的120名健康人,均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全身骨密度(BMD)、股骨颈骨密度、全髋及腰椎骨密度值和脂肪组织含量。将120名受检者根据性别、脂肪质量高低情况平均分为高/低脂肪含量组,比较组间DXA检测骨密度值的差异,并分析脂肪含量和DXA骨密度的内在相关性。结果:男性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女性[(15. 6±3. 5) kg vs.(19. 3±4. 2) k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男性高/低脂肪含量组间BMD、股骨颈、全髋及腰椎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女性高脂肪含量组的上述测量数据均高于低脂肪含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Pearson法分析提示男性DXA骨密度测量值和脂肪含量无相关性(P> 0. 05),而在女性中呈正相关(P <0. 05)。结论:人体脂肪含量对骨密度的影响具有性别特征,女性脂肪含量对骨密度有一定正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 脂肪 骨密度 相关性
下载PDF
Prodigy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两种测量侧位腰椎骨密度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郭郡浩 蔡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1期1010-1012,共3页
目的:探讨侧位腰椎测量法(LS)和侧位脊柱测量法(LVA)所得到的腰椎骨密度值是否一致。方法:应用GE Lunar Prod igy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采取两种不同的测量方法,即LS和LVA,共测量54个椎体,对骨密度值的分布情况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用箱... 目的:探讨侧位腰椎测量法(LS)和侧位脊柱测量法(LVA)所得到的腰椎骨密度值是否一致。方法:应用GE Lunar Prod igy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采取两种不同的测量方法,即LS和LVA,共测量54个椎体,对骨密度值的分布情况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用箱线图表示,比较两者的测量结果,对配对样本比较采用W 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并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测量得到的骨密度值分布基本一致,经W 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两组结果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有极显著相关关系(P=0.000)。结论:用GE Lunar Prod igy DXA采取两种方法测量的侧位腰椎骨密度结果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x线骨密度仪 侧位腰椎 线
下载PDF
年龄因素对中老年妇女髋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精确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强 余卫 +3 位作者 秦明伟 尚伟 田均平 韩少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8-110,共3页
目的评估年龄因素对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中老年妇女髋部骨密度(BMD)精确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90例中老年妇女,分为45~55岁、56~65岁、66~75岁组3组,每组30人。所有受试者均在同一天内完成2次右髋部DXA测量,计算每位受试者的... 目的评估年龄因素对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中老年妇女髋部骨密度(BMD)精确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90例中老年妇女,分为45~55岁、56~65岁、66~75岁组3组,每组30人。所有受试者均在同一天内完成2次右髋部DXA测量,计算每位受试者的离散度,再算出各组的平均骨密度和标准差,采用方差分析,对各组的标准差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年龄组股骨颈和股骨大粗隆的平均骨密度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各组标准差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均有显著性(P<0.05);不同年龄组Ward三角区的平均骨密度亦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除45~55岁与56~65岁年龄组标准差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他各组标准差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年龄因素对中老年妇女DXA测量的精确性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双能x线骨密度仪 精确性 髋部
下载PDF
双能X线骨密度仪在15cm水深中测量骨密度的准确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小明 熊海 +6 位作者 刘静 李轩 潘小平 尚家云 雷梅 吕先慧 兰丹壁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15期2894-2895,共2页
目的:探讨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energyX-rayabsorptiometry,DXA)测量骨密度的准确性。方法:用DXA(前后位扫描)测量5具浸泡在15cm水深中的猪腰段脊柱,共计20例椎骨,计算测量的结果与灰重及灰重密度相关性。结果:骨矿含量与灰重呈显著正... 目的:探讨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energyX-rayabsorptiometry,DXA)测量骨密度的准确性。方法:用DXA(前后位扫描)测量5具浸泡在15cm水深中的猪腰段脊柱,共计20例椎骨,计算测量的结果与灰重及灰重密度相关性。结果:骨矿含量与灰重呈显著正相关性(r=0.95,P<0.01),而骨密度与灰重无明显相关性(r=0.41,P>0.05)。结论:DXA测量骨密度中骨矿含量较准确,而骨密度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x线骨密度仪 15cm水深 骨密度测量 准确性 骨质疏松
下载PDF
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骨质疏松68例阳性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建清 董巧云 孙长贵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9期2240-2241,共2页
骨密度测定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对骨折危险预测、确定治疗方案、随访均有重要意义。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具有方便、快速、安全、无创、准确性、精确性好等优势,正逐渐被临床工作者认识并得到广泛应用。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 骨密度测定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对骨折危险预测、确定治疗方案、随访均有重要意义。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具有方便、快速、安全、无创、准确性、精确性好等优势,正逐渐被临床工作者认识并得到广泛应用。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或骨组织显微结构出现退行性改变为主要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而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主要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双能x线骨密度仪 阳性结果分析 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 检测 临床工作者 退行性改变 代谢性骨病
下载PDF
双能X线骨密度仪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国静 赵建宁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28-530,共3页
关键词 双能x线骨密度仪 全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应用 双能x线吸收法 抗骨质疏松 假体松动 骨量丢失 x线平片
下载PDF
双能X线骨密度仪工作原理、使用和维护 被引量:7
17
作者 董伟风 齐保全 《影像技术》 CAS 2015年第3期61-62,57,共3页
我院引进GE公司生产的型号为DPX-NT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运行已经2年,现将其工作原理进行分析,了解该设备的结构,结合该设备的使用情况及维修案例,探讨该设备的质控校准和维护的重要性。
关键词 双能x线骨密度仪 结构 原理 使用 校准 维护
下载PDF
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131名健康妇女骨密度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桑士标 王栋梁 吴翼伟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3-387,共5页
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 (DEXA)测定 1 3 1名不同年龄和绝经年限妇女骨密度 (BMD)变化 ,并观察外周血液中雌二醇 (E2 )、卵泡刺激素 (FSH)、碱性磷酸酶 (AKP)、骨钙素 (BGP)、血钙、血磷等指标 ,探讨BMD和E2 、AKP、BGP、Ca、P的相互关系... 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 (DEXA)测定 1 3 1名不同年龄和绝经年限妇女骨密度 (BMD)变化 ,并观察外周血液中雌二醇 (E2 )、卵泡刺激素 (FSH)、碱性磷酸酶 (AKP)、骨钙素 (BGP)、血钙、血磷等指标 ,探讨BMD和E2 、AKP、BGP、Ca、P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妇女随着年龄及绝经年限增加 ,BMD及E2 水平逐年下降 ,BMD和E2 呈正相关 ;绝经后各组BGP和AKP明显高于绝经前各组 ,BMD和AKP、BGP呈负相关 ;血钙水平于绝经早期有一过性增加 ,以后略有下降 ,并保持在一相对稳定水平 ;血磷各组变化不大。由此可见 ,DEXA是一种理想的骨密度测定仪。BMD测定和E2 、AKP、BGP等生化指标可以早期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x线骨密度仪 骨密度 雌激素 绝经 骨质疏松症 健康妇女 诊断
下载PDF
封蜡骨密度对双能X线骨密度仪与定量CT分析骨矿成份中的矫正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皮斌 黄俊明 +2 位作者 詹瑶璇 苏素文 衷娟花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22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封蜡密度对双能X线骨密度仪与定量CT分析骨矿成分中的矫正及应用。方法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2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进行常规检查,并且分别以DXA、QCT检查双侧髋关节骨密度(P1),测定20例离体股骨... 目的探讨封蜡密度对双能X线骨密度仪与定量CT分析骨矿成分中的矫正及应用。方法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2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进行常规检查,并且分别以DXA、QCT检查双侧髋关节骨密度(P1),测定20例离体股骨头骨密度参数,离体标本初步处理后与参考模量建模,再次进行DXA、QCT扫描(P2)、封蜡后初测质量及排开水体积,获得大体骨密度(P3),制备骨块,复测骨快密度(P4),将获得的标本经过氢氟酸溶解后测定溶液中骨矿成分密度P5。结果 20例骨密度患者DXA测定P1、P2时间点矿骨成分,均低于P3、P4及P5(P<0.05);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QCT不同疾病严重程度不同时间点骨密度测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XA检测轻度不同时间点骨密度水平,均低于中级及重级(P<0.05);中级患者不同时间点骨密度,均高于重级(P<0.05);相关性研究显示:封蜡骨密度测定精度与DXA P1、P2成正相关性(P<0.05);与P3、P4及P5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封蜡骨密度对双能X线骨密度仪与定量CT分析骨矿成分中具有良好的矫正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蜡密度 双能x线骨密度仪 定量CT 骨矿成分 矫正作用
下载PDF
双能X线骨密度仪在检测全髋股骨头假体周围骨密度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俊英 阳闽军 +1 位作者 董天华 唐天驷 《江苏医药》 CAS CSCD 2000年第8期612-614,共3页
目的 寻求检查非骨水泥全髋置换 (THR CL)手术前后骨密度 (BMD)变化的最佳方法。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 (DEXA)与常规X线摄片对 7例手术前、后以及术后 1~ 3年内的近段股骨各兴趣区BMD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DEXA定量显示 1、5、... 目的 寻求检查非骨水泥全髋置换 (THR CL)手术前后骨密度 (BMD)变化的最佳方法。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 (DEXA)与常规X线摄片对 7例手术前、后以及术后 1~ 3年内的近段股骨各兴趣区BMD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DEXA定量显示 1、5、6区术后BMD增加 ,其中 1区增加显著 (10 42 % ) ,2、3、4、7区减少 ,其中 7区减少显著 (16 5 % )。术后 1年内BMD在 6、7区呈持续显著减低 4 4%~ 5 6 % ,在 3、4、5区呈持续显著增高 6 2 %~ 6 6 % ,而 1、2区仅轻微减少1 3%~ 1 8% ,术后 2~ 3年BMD改变轻微。相比之下 ,手术前、后X线摄片均未能显示任何BMD差异 ,更未能定量显示。结论 DEXA具有辐射量低、敏感性强、重复检查误差小和定量正确性高等优点。手术前、后各区BMD变化对评价THR CL股骨头假体固定质量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双能x线骨密度仪 骨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