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元市河流中双酚类物质的污染状况及分布特征
1
作者 赵斌 谭学蓉 +5 位作者 薛鸣 陆建伟 许东海 杨容 张丽 苟薇妮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3年第6期17-23,共7页
采用QuEChERS前处理技术,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于2020、2021年的枯水期和丰水期分别对广元市境内白龙江、嘉陵江、南河3条河流中8种双酚类物质(BPs)的质量浓度水平进行分析,探讨其与水体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3... 采用QuEChERS前处理技术,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于2020、2021年的枯水期和丰水期分别对广元市境内白龙江、嘉陵江、南河3条河流中8种双酚类物质(BPs)的质量浓度水平进行分析,探讨其与水体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3条河流中BPs污染普遍存在,白龙江ρ(ΣBPs)为13.86~146.33 ng/L,平均值为53.33 ng/L;嘉陵江ρ(ΣBPs)为19.95~90.85 ng/L,平均值为49.88 ng/L;南河ρ(ΣBPs)为21.22~161.16 ng/L,平均值为67.12 ng/L。3条河流中BPs污染物以双酚A(BPA)为主,双酚S(BPS)次之,其他BPs[双酚F(BPF)、双酚Z(BPZ)、双酚AP(BPAP)、双酚AF(BPAF)和双酚P(BPP)]的检出浓度和频率相对较低,ρ(ΣBPs)的平均值呈现枯水期高于丰水期、2021年高于2020年的特征。大量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多处断面ΣBPs质量浓度异常高,呈现明显的点源污染特征。后续需加强监测河流中BPs污染物,并结合常规水质分析综合研判河流水体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双酚类物质 枯水期 丰水期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尿液中8种双酚类物质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微 管驰 +6 位作者 王顾希 王智 陈泽羽 李椤颢 陈卿 曹佳 冯德建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5-80,共6页
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体尿液中8种双酚类物质(bisphenols,BPs)的含量。尿液经β-葡萄糖苷酸酶/硫酸酯酶酶解,HLB小柱富集净化,SB-C18柱(2.1 mm×100 mm,1.8μm)分离,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方法线性范围... 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体尿液中8种双酚类物质(bisphenols,BPs)的含量。尿液经β-葡萄糖苷酸酶/硫酸酯酶酶解,HLB小柱富集净化,SB-C18柱(2.1 mm×100 mm,1.8μm)分离,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方法线性范围为0.25~10 ng/mL,r2≥0.99,方法检出限范围为0.007~0.30 ng/mL,方法平均回收率范围为81.7%~117%,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0.9%~6.3%,65份人体尿样检测结果显示BPA、BPS、BPF、BPAF四者均有检测,检出率分别为76.9%、73.8%、40.0%和7.7%。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重复性佳等特点,可满足人体尿液中8种双酚类物质含量的测定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尿液 双酚类物质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 测定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纺织品中5种双酚类物质
3
作者 徐金梅 谭智毅 +3 位作者 麦晓霞 蒋中鸣 颜焯文 张子豪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2-65,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建立了纺织品中双酚类物质(双酚A、双酚B、双酚F、双酚AF和双酚S)的测定方法。样品以甲醇为溶剂,超声辅助萃取,采用ZORBAX EclipsePlus C18色谱柱分离,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外标法定量。研究了不同极性...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建立了纺织品中双酚类物质(双酚A、双酚B、双酚F、双酚AF和双酚S)的测定方法。样品以甲醇为溶剂,超声辅助萃取,采用ZORBAX EclipsePlus C18色谱柱分离,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外标法定量。研究了不同极性的萃取溶剂、提取方式、温度条件下样品中双酚类物质的提取效果,考察了不同吸收波长下目标物的灵敏度。在优化试验条件下,5种双酚类物质在质量浓度2.5~5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定量下限(S/N=10)为2.5μg/mL,不同添加水平下,双酚类物质的回收率为80.5%~100.6%,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2.6%~5.6%。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适用于纺织品中5种双酚类物质的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高效液相色谱 双酚类物质 纺织品
下载PDF
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尿中双酚类和卤代双酚类物质 被引量:9
4
作者 胡小键 张海婧 +3 位作者 王肖红 丁昌明 金银龙 林少彬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53-1056,共4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人尿液中4种双酚类和卤代双酚类物质的方法。尿液样品经酶解后,采用PLEXA(亲水亲脂聚合物小柱)固相萃取柱净化,在 Atlantis? T3柱(150 mm ×3.0 mm,3μm)上,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人尿液中4种双酚类和卤代双酚类物质的方法。尿液样品经酶解后,采用PLEXA(亲水亲脂聚合物小柱)固相萃取柱净化,在 Atlantis? T3柱(150 mm ×3.0 mm,3μm)上,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250μL/min,串联质谱负离子电喷雾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基质匹配内标法定量分析。结果表明,4种物质平均回收率为86%~118.0%,日内精密度为2.6%~17.0%,日间精密度3.2%~18%,检出限为0.01~0.25μg/L。应用本方法测定200份人尿液样品,双酚A检出率为75%,检出浓度在0.58~50.5μg/L之间。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快速、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类物质 卤代双酚类物质 尿液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下载PDF
金属食品罐内涂层中双酚类物质的迁移及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鲍洋 汪何雅 +1 位作者 李竹青 姚卫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61-267,共7页
鉴于双酚A及其他双酚类物质作为食品罐内涂层材料有潜在的毒性与危害,中国、欧盟、美国等国家均已严格限制它们在金属食品罐内涂料中的使用。本文介绍双酚A、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双酚F、双酚F二缩水甘油醚的结构、应用、危害、检测方法... 鉴于双酚A及其他双酚类物质作为食品罐内涂层材料有潜在的毒性与危害,中国、欧盟、美国等国家均已严格限制它们在金属食品罐内涂料中的使用。本文介绍双酚A、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双酚F、双酚F二缩水甘油醚的结构、应用、危害、检测方法及迁移结果,并简述固相萃取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罐头内涂层 双酚类物质 固相萃取 迁移 检测
下载PDF
替代模板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用于人尿、牛血清和啤酒中7种双酚类物质的选择性固相萃取 被引量:5
6
作者 杨甲甲 李云 +2 位作者 王金成 孙晓丽 陈吉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68-474,共7页
以酚酞(PP)为替代模板,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了选择性识别7种双酚类物质(BPs)的分子印迹聚合物( MIP)。将制备的 PP-MIP用作固相萃取( SPE)填料,成功应用于人尿、牛血清和啤酒样品中7种 BPs 的分离净化。建立了同时测定人尿、... 以酚酞(PP)为替代模板,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了选择性识别7种双酚类物质(BPs)的分子印迹聚合物( MIP)。将制备的 PP-MIP用作固相萃取( SPE)填料,成功应用于人尿、牛血清和啤酒样品中7种 BPs 的分离净化。建立了同时测定人尿、牛血清和啤酒样品中的7种 BPs的 MIP-SPE-HPLC分析方法。3种样品中7种 BPs的方法检出限范围均为1.2~2.0μg/L。结果表明,7种 BPs在0.02~2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 r)大于0.9998;空白样品中加标水平为100和500μg/L的回收率范围为90.1%~107.1%,相对标准偏差( RSD)不高于8.1%。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可靠,可用于人尿、牛血清和啤酒中7种 BPs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代模板 分子印迹聚合物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双酚类物质 人尿 牛血清 啤酒
下载PDF
改进的QuEChER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地表水中双酚类物质 被引量:6
7
作者 谭学蓉 赵斌 +4 位作者 陆建伟 刘少颖 苟薇妮 杨容 佐鹏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7-65,共9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地表水中8种双酚类物质(BPs)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方法基于QuEChERS处理技术,选用乙酸乙酯为提取剂,从基质效应(ME)和萃取回收率(RE)两方面对过程效率(PE)进行优化,确定了50 mg N-丙基乙二胺(... 建立了同时测定地表水中8种双酚类物质(BPs)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方法基于QuEChERS处理技术,选用乙酸乙酯为提取剂,从基质效应(ME)和萃取回收率(RE)两方面对过程效率(PE)进行优化,确定了50 mg N-丙基乙二胺(PSA)和50 mg石墨化炭黑(GCB)混合吸附剂为净化剂。8种BPs使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进行分离,以甲醇和0.1 mmol/L碳酸氢铵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电离(ESI)源、负离子扫描及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质谱监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8种BPs在8 min内完成色谱分离分析,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90,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0.1~2.3 ng/L和0.3~6.1 ng/L;以河水为样品基质,在不同添加水平下,8种BPs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8.8%~116.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9.0%。将该方法用于分析嘉陵江广元段及其支流中BPs的污染状况,结果显示,双酚A(BPA)检出率100%,含量为6.15~90.03 ng/L;双酚S(BPS)检出率91%,含量为未检出(nd)~4.63 ng/L。研究建立的方法实现了BPs在水中的快速富集与净化,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和成本低廉等优势,可用于湖泊、河流等地表水中痕量BPs的快速检测。该方法的建立为我国地表水中BPs检测标准的制订和水质安全监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QUECHERS 双酚类物质 地表水
下载PDF
在线富集与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联用同时检测儿童水杯中9种双酚类物质 被引量:4
8
作者 韩疏影 宋易霖 +3 位作者 康安 邓海山 朱栋 池玉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85-1192,共8页
基于在线富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法,以C 18柱分别作为富集柱和分析柱,经优化荧光波长、色谱分离和富集条件,建立了同时快速检测塑料儿童水杯浸出液中9种双酚类物质的方法。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所建方法符合含量测定要求。9种双酚... 基于在线富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法,以C 18柱分别作为富集柱和分析柱,经优化荧光波长、色谱分离和富集条件,建立了同时快速检测塑料儿童水杯浸出液中9种双酚类物质的方法。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所建方法符合含量测定要求。9种双酚类物质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8,检出限为0.13~66.7 ng/L。9种双酚类物质的回收率为90.7%~112.4%(RSD<11.3%,n=6)。结果显示,除双酚芴外,其他双酚类物质均有检出,浸出量随盛放时间增加而增大,高温多次浸泡后部分双酚类浸出量降低。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环境友好,可实现多种新型双酚类物质的同时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 在线富集 双酚类物质 塑料儿童水杯
下载PDF
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类物质迁移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志锋 刘晓华 孙利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0-43,共4页
选用去离子水、3%乙酸溶液、10%乙醇溶液和精制橄榄油作为4种食品模拟物,开展了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双酚A二甘氨酸醚、双酚F二甘氨酸醚及其衍生物等9种双酚类物质迁移检测方法研究。目标分析物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柱分离,荧光检测器进行... 选用去离子水、3%乙酸溶液、10%乙醇溶液和精制橄榄油作为4种食品模拟物,开展了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双酚A二甘氨酸醚、双酚F二甘氨酸醚及其衍生物等9种双酚类物质迁移检测方法研究。目标分析物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柱分离,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水基食品模拟物(去离子水、3%乙酸溶液、10%乙醇溶液)中的目标分析物可直接进样,精制橄榄油中的目标分析物依次通过正己烷和甲醇乙腈混合液(体积比1∶1)萃取后进样。结果表明:目标分析物含量在0.008~4mg/L范围内,线性度在0.993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方法检测限在0.0011~0.0052mg/L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材料 双酚类物质 迁移 检测
下载PDF
食品包装迁移物双酚类物质稳定性与转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培 范雨豪 +2 位作者 刘志刚 柏建国 姚卫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9-285,共7页
选用三片罐食品迁移物双酚A二环氧甘油醚(BADGE)及其6种双酚类物质衍生物为实验对象,探究了这些物质在模拟物体系中经不同灭菌方式后的稳定性以及各物质的转化产物。在此基础上,选取不同的储藏条件来进一步研究各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 选用三片罐食品迁移物双酚A二环氧甘油醚(BADGE)及其6种双酚类物质衍生物为实验对象,探究了这些物质在模拟物体系中经不同灭菌方式后的稳定性以及各物质的转化产物。在此基础上,选取不同的储藏条件来进一步研究各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结果表明:BADGE、BADGE·H_2O和BADGE·HCl在常压灭菌后以及储藏过程中会发生水合,转化成相应的水化物。BADGE·2HCl、BADGE·2H_2O和BADGE·H_2O·HCl在常压条件下,性质比较稳定。BADGE·HCl、BADGE·2HCl和BADGE·H_2O·HCl在经过高压灭菌后,三种氯化物在醇性模拟液中,会转变为BADGE及其水化物。本研究为金属包装材料中双酚类物质的迁移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类物质 灭菌 储藏 稳定性 转化规律
原文传递
国内市场上罐装啤酒中双酚类物质迁出量调查 被引量:2
11
作者 鲍洋 谢云飞 +2 位作者 汪何雅 钱和 姚卫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49-52,62,共5页
建立并利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荧光法对国内市场上31种罐装啤酒中双酚物的含量进行了调查。方法的检测限为0.02~0.09μg/L,在0.02~50.00μg/L的检测范围内相关系数大于0.99,加标回收率和标准差分别为80.67%~101%和1.01%~4.84%。样... 建立并利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荧光法对国内市场上31种罐装啤酒中双酚物的含量进行了调查。方法的检测限为0.02~0.09μg/L,在0.02~50.00μg/L的检测范围内相关系数大于0.99,加标回收率和标准差分别为80.67%~101%和1.01%~4.84%。样品中除双酚E(BPE)没有检出外,双酚A(BPA)、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BADGE)、双酚F二缩水甘油醚(BFDGE)、双酚B(BPB)和双酚F(BPF)的平均检出浓度分别为2.99、0.41、0.18、0.12、0.12μg/L,检出率分别为100%、83.9%、6.4%、12.9%和6.4%。BPA和BADGE是罐装啤酒中存在的最主要的双酚物,其平均每日摄入量分别估计为0.0160、0.0022μg/kg.bw.d,低于欧盟关于BPA50μg/kg.bw.d的规定。样品中BPA没有超过欧盟规定的0.6mg/L,BADGE的迁移也未高于9mg/L,但是BFDGE的检出是不允许的。目前尚无关于BPF、BPE和BPB的迁移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荧光法 罐装啤酒 双酚类物质
原文传递
金属三片罐生产过程中双酚类物质迁移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雨豪 刘志刚 +2 位作者 柏建国 赵彦 姚卫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332-337,共6页
按照金属三片罐的实际生产工艺,跟踪研究了制罐内涂、外涂、彩印、上光、罐内补涂以及全喷工序过程的中间品,各自相应内壁涂膜中9种双酚物向3%(m/v)乙酸和10%(v/v)乙醇模拟液中的迁移情况。结果表明:双酚F二环氧甘油醚及其衍生物在两种... 按照金属三片罐的实际生产工艺,跟踪研究了制罐内涂、外涂、彩印、上光、罐内补涂以及全喷工序过程的中间品,各自相应内壁涂膜中9种双酚物向3%(m/v)乙酸和10%(v/v)乙醇模拟液中的迁移情况。结果表明:双酚F二环氧甘油醚及其衍生物在两种模拟液中都未检出;而双酚A-(2,3-二羟丙基)甘油醚和双酚A-双(2,3-二羟丙基)甘油醚在两种模拟液中均有迁出;10%乙醇中还检测到双酚A二环氧甘油醚及其他衍生物。在10%乙醇体系中,迁出的双酚物在全喷后增加显著。3%乙酸体系中,迁出的双酚物在补涂和全喷后增加明显。结果表明补涂与全喷这两个工艺对三片罐的食品安全性造成潜在影响,可在加工过程中作为关键控制点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三片罐 生产过程 双酚类物质 食品模拟液 迁移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双酚类物质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志锋 刘晓华 孙利 《检验检疫科学》 2009年第6期9-12,共4页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对包装食品中的9种双酚类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双酚类物质包括双酚A、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酚F二缩水甘油醚及其衍生物。固相萃取柱和液相色谱柱均为C18柱,荧光激发波长为227 nm,发射波长为313 nm。...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对包装食品中的9种双酚类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双酚类物质包括双酚A、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酚F二缩水甘油醚及其衍生物。固相萃取柱和液相色谱柱均为C18柱,荧光激发波长为227 nm,发射波长为313 nm。研究中评价了标准溶液的稳定性和检测方法特性。结果表明目标分析物在0.008-4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在0.9971-1.0000之间,回收率在85%-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9.4%,各目标分析物的检测限〈0.06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食品 双酚类物质 测定
下载PDF
水体中双酚类物质的赋存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宋作栋 仇雁翎 +3 位作者 张华 朱志良 尹大强 赵建夫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96-1503,共8页
双酚A(bisphenol A,BPA)是一种类雌激素物质,会对动物和人类造成不良的健康影响,由于近年来其使用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限制,一些与BPA结构相似的双酚类物质(bisphenol analogues, BPs)作为替代品被越来越多地用作各种工商业产品中的添加剂... 双酚A(bisphenol A,BPA)是一种类雌激素物质,会对动物和人类造成不良的健康影响,由于近年来其使用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限制,一些与BPA结构相似的双酚类物质(bisphenol analogues, BPs)作为替代品被越来越多地用作各种工商业产品中的添加剂和反应原料.相关研究表明,包括BPA在内的大多数BPs都是内分泌干扰物并具有细胞毒性、神经毒性、遗传毒性和生殖毒性.由于BPs的广泛生产和应用,其在各类环境水体中被普遍检出,其中BPA依然是环境中最主要的双酚类物质,同时双酚F和双酚S等双酚A的类似物的含量有着增加的趋势.本文介绍了BPs的结构与性质,分析了它们的应用情况和在水环境中可能的来源途径,综述了BPs在国内外地表水、污水和饮用水中的污染现状,同时提出了未来进一步研究BPs的重要性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类物质 地表水 污水 饮用水
原文传递
食品包装污染物双酚类物质在食品模拟体系中的迁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冯怡 汪仕韬 +4 位作者 卫荣 胡建 鲍洋 刘海楠 姚卫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1-106,共6页
采用4种食品模拟物包括超纯水、30g,L乙酸水溶液、10%7,醇水溶液和异辛烷对食品金属罐qh4种双酚物(包括双酚A、双酚F、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和双酚F二缩水甘油醚)迁移情况进行研究,并建立半经验的双酚物迁移规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 采用4种食品模拟物包括超纯水、30g,L乙酸水溶液、10%7,醇水溶液和异辛烷对食品金属罐qh4种双酚物(包括双酚A、双酚F、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和双酚F二缩水甘油醚)迁移情况进行研究,并建立半经验的双酚物迁移规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4种双酚物同时在10%7,醇溶液中出现最大迁移,且贮存温度和时间对迁移量变化有显著影响。根据模拟实验得到的迁移数据和Fick第二定律建立数学模型,初步确定扩散系数Dp,再根据DPf古计得到包材的特征参数4的范围为35.38-48.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包装材料 内涂层 双酚类物质 食品模拟物 迁移 迁移模型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包装饮用水中8种双酚类物质含量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微 管驰 +4 位作者 王顾希 王智 陈泽羽 李椤昊 冯德建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78-82,共5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直接测定包装饮用水中8种双酚类物质的含量。利用Agilent RRHD-SBC_(18)柱(100mm×2.1 mm,1.8μm)进行分离;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量0.2 mL/min,柱温40℃,MRM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方法线性范围0.1...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直接测定包装饮用水中8种双酚类物质的含量。利用Agilent RRHD-SBC_(18)柱(100mm×2.1 mm,1.8μm)进行分离;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量0.2 mL/min,柱温40℃,MRM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方法线性范围0.1~20 ng/mL,r^(2)≥0.99,方法平均回收率范围为72.98%~116.5%,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0.2%~7.8%。该方法具有简便、高效、准确、灵敏、经济等特点,可应用于包装饮用水中8种双酚类物质含量的直接测定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饮用水 双酚类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 直接测定
下载PDF
纳米材料增敏的电化学检测技术在食品双酚类物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灵丽 吴巧灵 +3 位作者 刘丰 吴远根 邱树毅 陶菡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314-322,共9页
双酚类物质(bisphenols,BPs)是食品包装及容器材料聚碳酸酯的重要生产原料之一。研究发现,双酚类物质也是危害人体的内分泌干扰物之一,可通过食品接触材料迁移到食品或者饮料中,引起人体内分泌紊乱。为了解决该问题,已经提出了由多种材... 双酚类物质(bisphenols,BPs)是食品包装及容器材料聚碳酸酯的重要生产原料之一。研究发现,双酚类物质也是危害人体的内分泌干扰物之一,可通过食品接触材料迁移到食品或者饮料中,引起人体内分泌紊乱。为了解决该问题,已经提出了由多种材料(碳纳米、贵金属纳米、金属-有机骨架和其他复合材料)组成的纳米结构电化学平台,以检测双酚类物质残留。尽管此类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需开发借助多功能纳米材料的先进电化学传感器,并确保此类传感器的有效便携性。文章对现有的电化学分析技术进行了总结,以强调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化学传感技术对食品及食品包装中双酚类物质检测的重要性,综述了电化学传感技术在食品双酚类物质检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类物质 电化学传感技术 纳米材料
下载PDF
金属罐装饮料中11种双酚类物质的污染调查与风险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丽霞 王婷 +3 位作者 代菲 靳红艳 杨丽 刘志刚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2025-2028,共4页
目的了解市场流通领域金属罐装饮料中11种双酚类物质的污染状况并进行风险分析。方法在市场流通领域随机采集30批次金属罐装饮料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分析。结果30批次样品中有9批次检出双酚类物质,总体检出率为30%,检... 目的了解市场流通领域金属罐装饮料中11种双酚类物质的污染状况并进行风险分析。方法在市场流通领域随机采集30批次金属罐装饮料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分析。结果30批次样品中有9批次检出双酚类物质,总体检出率为30%,检出的双酚类物质为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bisphenol A diglycidyl ether,BADGE)·2H2O和BADGE·H2O·HCl,其最大检出值分别为4.002 mg/kg和1.254 mg/kg。结论市场流通领域金属罐装饮料中双酚类物质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需加强风险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类物质 金属罐装饮料 污染 风险
原文传递
德国建议修订REACH法规中部分双酚类物质的限量 被引量:2
19
作者 冉福林(编译) 《皮革与化工》 CAS 2021年第6期38-38,共1页
2020年10月1日,德国宣称希望对REACH法规附件XVII中有关双酚a(BPA,NO.80-05-7)和其他对环境造成同等程度影响的相近结构双酚类物质(包括衍生物)限量进行修订。修订建议指出,部分双酚类物质被认为是内分泌干扰物、CMR、引发过敏物质等,... 2020年10月1日,德国宣称希望对REACH法规附件XVII中有关双酚a(BPA,NO.80-05-7)和其他对环境造成同等程度影响的相近结构双酚类物质(包括衍生物)限量进行修订。修订建议指出,部分双酚类物质被认为是内分泌干扰物、CMR、引发过敏物质等,建议对其含量的限制量为200毫克/公斤。双酚类物质用于鞣制化学品的生产,如双酚S(砜),用于合成鞣剂的生产。双酚a不用于制革化学,期待将双酚S排除在法规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CH法规 双酚类物质 鞣制化学 内分泌干扰物 过敏物质 制革化学 修订建议 S
下载PDF
食品金属罐中14种双酚类物质迁移量的同时测定及杀菌过程对其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宇凌 吴刚 +5 位作者 高红波 邱逊 杨晓明 赵倩倩 徐彤彤 王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88-297,共10页
为了调查国内食品金属罐中双酚类物质的迁移水平,本文建立了同时测定食品金属罐中14种双酚类物质迁移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研究了杀菌过程对双酚类物质迁移的影响及食品金属罐中双酚类物质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14种双酚类物质在4种食... 为了调查国内食品金属罐中双酚类物质的迁移水平,本文建立了同时测定食品金属罐中14种双酚类物质迁移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研究了杀菌过程对双酚类物质迁移的影响及食品金属罐中双酚类物质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14种双酚类物质在4种食品模拟物(4%体积乙酸、10%体积乙醇、50%体积乙醇和异辛烷)中线性关系良好,加标回收率为83.67%~107.05%,精密度范围为2.32%~7.67%,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可用于食品金属罐中14种双酚类物质迁移量的检测分析。对市场上9种罐头和饮料用金属罐中的14种双酚类物质的迁移量进行了同时测定,发现有7种双酚类物质检出,无双酚A及其类似物的检出。基于欧盟限量标准要求,发现午餐肉罐头中的双酚A-(2-3-二羟基丙基)缩水甘油醚(BADGE·H_(2)O)、牡蛎葛根饮料中的双酚A-二(2-3-二羟基丙基)醚(BADGE·2H_(2)O)和黑莓罐中的双酚F-(2-3-二羟基丙基醚)(BFDGE·2H_(2)O)存在一定的迁移风险。此外,杀菌过程影响食品金属罐中双酚类物质的迁移种类和迁移量。迁移试验结束后,经过杀菌的金属罐中仅检测出BADGE·2H_(2)O,而未经杀菌的金属罐中同时检测到BADGE·2H_(2)O和双酚A-(3-氯-2羟丙基)(2-3-二羟基丙基)缩水甘油醚(BADGE·H_(2)O·HCl)。另外,食品模拟物的类型影响着双酚类物质的迁移量和迁移种类,且随着迁移温度的升高和迁移时间的增加,双酚类物质的迁移量逐渐升高直至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类物质 迁移规律 杀菌 食品模拟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