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化螟对双酰胺类杀虫剂抗性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徐鹿 孙杨 +8 位作者 刘宝生 徐德进 徐广春 赵钧 张亚楠 张月亮 黄水金 吴顺凡 高聪芬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7-266,共10页
新型双酰胺类杀虫剂已广泛用于保障水稻生产,而二化螟作为危害水稻生产的钻蛀性害虫,已经对该类杀虫剂产生了抗性,明确该类杀虫剂抗性分子机制,可为二化螟抗性快速检测和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本文在总结二化螟对双酰胺类杀虫剂抗性现... 新型双酰胺类杀虫剂已广泛用于保障水稻生产,而二化螟作为危害水稻生产的钻蛀性害虫,已经对该类杀虫剂产生了抗性,明确该类杀虫剂抗性分子机制,可为二化螟抗性快速检测和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本文在总结二化螟对双酰胺类杀虫剂抗性现状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其抗性分子机制研究的进展,主要包括解毒酶和转运蛋白基因过表达介导的代谢抗性,以及鱼尼丁受体基因突变介导的靶标抗性;指出了该研究领域在抗性分子检测、抗性新基因鉴定、抗性基因调控网络和多重抗性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认为: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害虫种群抗药性;利用多组学技术鉴定新抗性基因及调控网络,以探明多重抗性机制;将反向遗传学工具放射性配基结合及电生理技术深入验证抗性基因功能;需开发靶向抗性基因的dsRNA转基因作物、纳米农药及选择性新型化学杀虫剂,以达到杀虫剂减施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双酰胺类杀虫剂 代谢抗性 靶标抗性 抗性分子机制
下载PDF
氯虫苯甲酰胺等双酰胺类杀虫剂研发进展和市场风险
2
作者 关爱莹 夏喜源 +1 位作者 杨金龙 刘长令 《中国农药》 2023年第8期15-19,35,共6页
双酰胺类杀虫剂是继新烟碱类杀虫剂之后,最受市场关注的一类产品。该类产品以独特的作用机理,杰出的产品性能,迅速占领市场,尤其是在鳞翅目害虫防治领域已经构建了很强的市场地位。本文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近年来双酰胺类杀虫剂研发新进展... 双酰胺类杀虫剂是继新烟碱类杀虫剂之后,最受市场关注的一类产品。该类产品以独特的作用机理,杰出的产品性能,迅速占领市场,尤其是在鳞翅目害虫防治领域已经构建了很强的市场地位。本文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近年来双酰胺类杀虫剂研发新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虫苯甲酰胺 鳞翅目害虫 新烟碱杀虫剂 双酰胺类杀虫剂 研发进展 作用机理 发展趋势 市场
下载PDF
桃小食心虫在苹果免套袋果园发生动态及双酰胺类杀虫剂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2
3
作者 翟浩 王金政 +5 位作者 李晓军 于树增 李方杰 薛晓敏 王贵平 陈汝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58-1066,共9页
【目的】研究免套袋苹果园中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成虫发生动态,探讨双酰胺类杀虫剂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方法】2017—2018年,在山东威海文登区免套袋栽培苹果园中,采用性诱剂诱捕器对桃小食心虫的种群动态进... 【目的】研究免套袋苹果园中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成虫发生动态,探讨双酰胺类杀虫剂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方法】2017—2018年,在山东威海文登区免套袋栽培苹果园中,采用性诱剂诱捕器对桃小食心虫的种群动态进行系统监测。2018年系统调查桃小食心虫的蛀果率和脱果率,以高效氯氰菊酯为对照,研究了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和四唑虫酰胺对桃小食心虫的田间防效。【结果】桃小食心虫在威海一年发生2代,越冬代高峰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一代高峰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幼虫蛀果高峰期在7月,最高蛀果率为44.4%,幼虫脱果高峰期在8月,最高脱果率为26.4%。氯虫苯甲酰胺50 mg·kg^-1、溴氰虫酰胺30 mg·kg^-1和四唑虫酰胺40 mg·kg^-1对桃小食心虫的幼虫蛀果防治效果低于高效氯氰菊酯22.5 mg·kg^-1,但幼虫脱果防治效果与高效氯氰菊酯相近。【结论】在免套袋栽培苹果园中,可轮换使用双酰胺类杀虫剂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以保证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小食心虫 发生动态 蛀果率 脱果率 双酰胺类杀虫剂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双酰胺类杀虫剂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0
4
作者 赵平 严秋旭 +2 位作者 李新 张敏恒 张悦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5年第11期23-29,共7页
双酰胺类杀虫剂作用于昆虫的鱼尼汀受体,作用机制新颖。本文综述了双酰胺类杀虫剂研究进展,对其作用机制、作用特点、主要品种等情况进行详细论述,并对未来双酰胺类杀虫剂的发展提出展望。
关键词 双酰胺类杀虫剂 作用机制 主要品种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瓜菜中双酰胺类杀虫剂 被引量:10
5
作者 乐渊 刘春华 +2 位作者 吴南村 赵敏 杨衍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2961-2966,共6页
目的建立多壁碳纳米管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同时测定瓜菜中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瓜菜样品用乙腈提取后,经多壁碳纳米管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法测定。结果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在0.005~0.1 m... 目的建立多壁碳纳米管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同时测定瓜菜中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瓜菜样品用乙腈提取后,经多壁碳纳米管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法测定。结果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在0.005~0.1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定量限均为5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在71.7%~99.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6%~3.5%之间。与N-丙基乙二胺和石墨化炭黑吸附剂相比,多壁碳纳米管具有更好的净化性能。结论该方法具有简单灵敏、定量准确等优点,可用于瓜菜中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菜 双酰胺类杀虫剂 多壁碳纳米管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原文传递
双酰胺类杀虫剂对棉铃虫和松毛虫赤眼蜂的选择毒力 被引量:2
6
作者 党志红 高占林 +5 位作者 赵玉敬 安静杰 窦亚楠 潘文亮 华佳楠 李耀发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3-238,共6页
为了指导棉铃虫防控中化学杀虫剂和天敌昆虫协调使用,本文采用浸叶法和玻管药膜法测定了4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棉铃虫3龄幼虫和松毛虫赤眼蜂成蜂的毒力。结果表明,供试双酰胺类杀虫剂中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和氟氰虫酰胺对棉铃虫幼虫... 为了指导棉铃虫防控中化学杀虫剂和天敌昆虫协调使用,本文采用浸叶法和玻管药膜法测定了4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棉铃虫3龄幼虫和松毛虫赤眼蜂成蜂的毒力。结果表明,供试双酰胺类杀虫剂中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和氟氰虫酰胺对棉铃虫幼虫表现出了较高的毒力水平(LC 50分别为0.2882、0.3894、0.8609 mg/L),稍低于对照药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LC 50为0.06493 mg/L);而溴氰虫酰胺对棉铃虫的毒力(LC 50为3.7638 mg/L)明显低于甲维盐。从对天敌昆虫安全性来看,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和氟氰虫酰胺对松毛虫赤眼蜂的毒性(LC 50分别为1.0060、0.9933、1.1541 mg/L)明显低于甲维盐(其LC 50为0.1646 mg/L),表现出了较高的安全性;但是,溴氰虫酰胺对松毛虫赤眼蜂毒性较高(LC 50为0.4952 mg/L),安全性较差。本研究将为棉铃虫防控中药剂与天敌协调使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松毛虫赤眼蜂 双酰胺类杀虫剂 毒力
下载PDF
双酰胺类杀虫剂对甜菜夜蛾毒力的温度效应 被引量:5
7
作者 窦亚楠 安静杰 +3 位作者 高占林 党志红 潘文亮 李耀发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58-664,共7页
【目的】研究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甜菜夜蛾毒力的温度效应和变化趋势,为不同环境温度下甜菜夜蛾的化学防控提供依据,为有效的提高双酰胺类杀虫剂的利用率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在15~35℃对甜菜夜蛾3龄... 【目的】研究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甜菜夜蛾毒力的温度效应和变化趋势,为不同环境温度下甜菜夜蛾的化学防控提供依据,为有效的提高双酰胺类杀虫剂的利用率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在15~35℃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结果】在供试温度范围内,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毒力均呈正温度效应。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对甜菜夜蛾毒力分别增长了6527.23和3939.80倍,溴氰虫酰胺和氟氰虫酰胺温度系数稍低于前两者,分别为+407.24和+566.98,四氯虫酰胺温度系数最小,仅为+142.05。从各供试药剂温度系数变化趋势来看,除四氯虫酰胺温度系数增长趋势一直较为平缓外,其他4种供试药剂均在不同温度梯度下出现了明显的温度系数增长。【结论】在15~35℃范围内,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毒力均表现出极明显的正温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双酰胺类杀虫剂 温度效应 温度系数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鱼尼丁受体与双酰胺类杀虫剂的结合模式及抗性风险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康 王凯博 +5 位作者 陶丽红 李丽 李佳俊 吴文伟 肖春 叶敏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56-868,共13页
为研究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以下简称FAW)对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性机制,根据FAW鱼尼丁受体(ranodine receptor,RyR)跨膜区域的氨基酸序列,通过同源建模的方法构建其三维结构;通过对比FAW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以下简... 为研究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以下简称FAW)对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性机制,根据FAW鱼尼丁受体(ranodine receptor,RyR)跨膜区域的氨基酸序列,通过同源建模的方法构建其三维结构;通过对比FAW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以下简称DBM)RyR跨膜区域的氨基酸序列,发现两者具有较高的同源度,进而根据已报道的FAWRyR的突变位点I4734M及DBMRyR的突变位点G4946E(对应FAWRyR的G4891),在FAWRyR中引入突变,采用分子对接的方法分别分析其突变前后与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的结合模式。结果表明:FAWRyR的I4734M突变模型与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的亲和力与野生型的无明显差别,均存在氢键、卤键、疏水作用、π-π相互作用及π-阳离子作用等非共价相互作用;但G4891E突变模型与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的亲和力下降、形成的作用力方式减少,从而影响RyR与双酰胺类杀虫剂的结合稳定性。本研究分析发现,FAWRyR的G4891E突变可能导致其对双酰胺类杀虫剂产生抗性,需在今后的研究中关注该突变。该研究结果还可会为基于鱼尼丁受体设计杀虫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鱼尼丁受体 双酰胺类杀虫剂 同源建模 突变位点 结合模式 抗性风险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残留量 被引量:5
9
作者 韩帅兵 张耀中 +4 位作者 于淼 薛雯 李向阳 吴亚玉 周力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21年第2期38-43,共6页
建立了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水中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样品通过固相萃取柱富集后,用有机试剂洗脱,浓缩后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在0.004~0.4mg/L范围内,氯虫苯甲酰啊等3种农药的质量浓度与相应... 建立了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水中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样品通过固相萃取柱富集后,用有机试剂洗脱,浓缩后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在0.004~0.4mg/L范围内,氯虫苯甲酰啊等3种农药的质量浓度与相应的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0.99,在0.1~5.0μg/L的添加水平下,添加回收率为85.1%~104.8%,相对标准偏差为1.7%~8.5%,定量限为0.1μg/L;在0.01~0.4mg/L范围内,环溴虫酰胺等2种农药的质量浓度与相应的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0.99,在0.5~5.0μg/L的添加水平下,添加回收率为76.4%~107.9%,相对标准偏差为1.8%~10.7%,定量限为0.5μg/L。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酰胺类杀虫剂 残留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下载PDF
UPLC-MS/MS测定葡萄酒中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云 程立军 +2 位作者 侯杰 陈泽宇 朱海燕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2-175,共4页
建立了葡萄酒中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等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葡萄酒中的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经乙腈提取后,用GCB/NH:固相萃取柱净化,以乙腈.5mmol/L乙酸铵-甲... 建立了葡萄酒中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等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葡萄酒中的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经乙腈提取后,用GCB/NH:固相萃取柱净化,以乙腈.5mmol/L乙酸铵-甲酸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通过UPLC-MS/MS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在质量浓度1~2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5,方法检出限〈1.0μg/kg;以1.0μg/kg、2.0μg/kg、10μg/kg为添加水平,平均回收率在76.3%-91.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9%~9.8%。表明该方法快速简便、净化效果好、准确度较好、精密度较高,可应用于葡萄酒中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双酰胺类杀虫剂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测定
下载PDF
双酰胺类杀虫剂及其作用机制和在烟草上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谭海军 童益利 《生物灾害科学》 2020年第2期131-137,共7页
烟草害虫每年给烟草种植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化学防治是控制其危害的主要手段之一。双酰胺类杀虫剂具有全新的化学结构,通过变构调节鱼尼丁受体或γ-氨基丁酸受体发挥作用,与常规杀虫剂的交互抗性风险较小,对烟草害虫具有一定的亚致死效... 烟草害虫每年给烟草种植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化学防治是控制其危害的主要手段之一。双酰胺类杀虫剂具有全新的化学结构,通过变构调节鱼尼丁受体或γ-氨基丁酸受体发挥作用,与常规杀虫剂的交互抗性风险较小,对烟草害虫具有一定的亚致死效应。国内外开发的双酰胺类烟草杀虫剂单剂和复配产品有多种,其施用方法灵活,对鳞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等类别的多种烟草害虫的防效显著,同时对非靶标生物安全。加强双酰胺类杀虫剂在烟草上的研究和应用,有利于实现烟草杀虫剂品种的多样化和对烟草害虫的有效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酰胺类杀虫剂 作用机制 烟草害虫 害虫防治
下载PDF
Sin-QuEChER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果蔬中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 被引量:19
12
作者 孙程鹏 许炳雯 +4 位作者 高娜 葛祥武 桂英爱 王姣娟 蒋晖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1784-1791,共8页
目的建立Sin-QuEChER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水果和蔬菜中溴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环溴虫酰胺、氟苯虫酰胺5种新型双酰胺类杀虫剂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后,经新颖的基质分散净化装置(Sin-QuEChE... 目的建立Sin-QuEChER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水果和蔬菜中溴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环溴虫酰胺、氟苯虫酰胺5种新型双酰胺类杀虫剂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后,经新颖的基质分散净化装置(Sin-QuEChERS)净化,采用C1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水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其中溴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采用正离子模式,四氯虫酰胺、环溴虫酰胺、氟苯虫酰胺采用负离子模式。结果5种化合物在1~1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87~0.9999。在5、10、50μg/kg 3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3.0%~115.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9%(n=6),方法定量限为5μg/kg。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检测准确、灵敏度高,适合水果蔬菜中溴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环溴虫酰胺、氟苯虫酰胺的残留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溴氰虫酰胺 氯虫苯甲酰胺 四氯虫酰胺 环溴虫酰胺 氟苯虫酰胺 双酰胺类杀虫剂
原文传递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残留 被引量:9
13
作者 何旭峰 黄小兰 +1 位作者 肖琦 周祥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7977-7985,共9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检测猪肉、猪肝、鸭肉、鸡肉和鱼肉等动物源性食品中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氟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四...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检测猪肉、猪肝、鸭肉、鸡肉和鱼肉等动物源性食品中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氟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四氯虫酰胺、环溴虫酰胺)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QuEChERS前处理技术,样品用乙腈提取,提取液经盐析脱水,吸附剂净化,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梯度洗脱分离,电喷雾离子源离子化,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结果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在2.0~50.0 n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大于等于0.9983。在3.0、6.0和12.0μg/kg 3个添加水平下,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的回收率范围为79.6%~112.4%,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RSDs)为0.4%~6.9%(n=6),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范围分别为0.7~1.0μg/kg和2.0~3.0μg/kg。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和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同时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残留量,为其日常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动物源性食品 双酰胺类杀虫剂
原文传递
双酰胺类杀虫剂及其作用机制、抗性机理与环境风险 被引量:14
14
作者 柳爱平 关少飞 +5 位作者 陈小平 余蔚蔚 邓兴红 周雅岚 刘兴平 任叶果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21年第5期1-9,共9页
双酰胺类杀虫剂结构新颖多样,作用机制新颖独特,防虫效果卓越广谱。介绍了双酰胺类杀虫剂的结构类型,总结了具有应用价值进入研发程序的双酰胺类杀虫剂,并就其作用机制和抗性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就其环境风险进行了浅析评价,旨在为双酰... 双酰胺类杀虫剂结构新颖多样,作用机制新颖独特,防虫效果卓越广谱。介绍了双酰胺类杀虫剂的结构类型,总结了具有应用价值进入研发程序的双酰胺类杀虫剂,并就其作用机制和抗性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就其环境风险进行了浅析评价,旨在为双酰胺类杀虫剂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提供支持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酰胺类杀虫剂 作用机制 抗性机理 环境风险
原文传递
双酰胺类杀虫剂的研发概况及在中国的登记情况 被引量:20
15
作者 陈鹃 柏亚罗 《世界农药》 CAS 2021年第3期22-34,共13页
双酰胺类杀虫剂市场增长较快,现已成为四大重要的杀虫剂类型之一。概述了该类杀虫剂的作用机制、主要上市产品的研发概况、正在研发的产品、最新竞争产品,并介绍了它们在中国的登记情况。
关键词 双酰胺类杀虫剂 鱼尼丁受体 研发 登记 上市
下载PDF
双酰胺类杀虫剂及其应用市场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前景 被引量:22
16
作者 陈小平 柳爱平 +3 位作者 关少飞 余蔚蔚 任叶果 刘兴平 《世界农药》 CAS 2021年第11期1-12,共12页
双酰胺类杀虫剂结构多样、新颖,作用机制丰富、独特,防虫效果卓越、广谱。介绍了双酰胺类杀虫剂的结构类型,总结了登记上市的双酰胺类杀虫剂及其应用、销售概况,并就双酰胺类杀虫剂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前景进行了分析探讨与展望,旨在为... 双酰胺类杀虫剂结构多样、新颖,作用机制丰富、独特,防虫效果卓越、广谱。介绍了双酰胺类杀虫剂的结构类型,总结了登记上市的双酰胺类杀虫剂及其应用、销售概况,并就双酰胺类杀虫剂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前景进行了分析探讨与展望,旨在为双酰胺类杀虫剂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提供支持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酰胺类杀虫剂 应用市场 刺吸式口器害虫 蚜虫
下载PDF
自主创制双酰胺类杀虫剂品种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谭海军 《世界农药》 CAS 2020年第1期43-49,共7页
以氟苯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为代表的双酰胺类杀虫剂以其独特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以及广谱、高效、低毒和安全等优点引起了国内外广泛而持久的研究兴趣,先后有多个创制新品种问世。其中,氯氟氰虫酰胺和四氯虫酰胺等自主创制新品种的开发... 以氟苯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为代表的双酰胺类杀虫剂以其独特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以及广谱、高效、低毒和安全等优点引起了国内外广泛而持久的研究兴趣,先后有多个创制新品种问世。其中,氯氟氰虫酰胺和四氯虫酰胺等自主创制新品种的开发和应用情况值得关注,对推动自主创制品种的产业化和应用开发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酰胺类杀虫剂 农药创制品种 作用机制 杀虫活性 产品合成 制剂应用
下载PDF
抗双酰胺类杀虫剂小菜蛾的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
18
作者 王莹莹 李广阅 +2 位作者 徐巨龙 孙诗晴 薛超彬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25-29,共5页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为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之一,由于其繁殖力较强,世代重叠严重,加上一些地区生产上用药频繁,导致小菜蛾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抗性。随着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苯虫酰胺等双酰胺类杀虫剂的大量应用,小菜...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为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之一,由于其繁殖力较强,世代重叠严重,加上一些地区生产上用药频繁,导致小菜蛾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抗性。随着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苯虫酰胺等双酰胺类杀虫剂的大量应用,小菜蛾对该药剂的抗性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为了研究小菜蛾对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性机制,本试验利用敏感品系cDNA作为"驱动子"(Drivers),小菜蛾抗氯虫苯甲酰胺品系、抗氟苯虫酰胺品系cDNA作为"检测子"(Testers),通过改进的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cDNA r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cDNA RDA),在小菜蛾抗氯虫苯甲酰胺品系、抗氟苯虫酰胺品系中获得2个与28S rRNA基因有较高同源性的序列,其中一个序列(DP3-1)与棉铃虫细胞色素P450类TBP蛋白同源性为97%,另外一个序列(DP3-2)与赤拟谷盗的TcasGA2_TC010626蛋白基因同源性为93%;此外,两个抗性品系中各获得一个未知序列。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小菜蛾对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性机制提供了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 双酰胺类杀虫剂 抗性机制
下载PDF
双酰胺类杀虫剂四唑虫酰胺的特点、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谭海军 《世界农药》 CAS 2021年第9期32-42,56,共12页
利用已有的分子靶标和先导化合物开发具有新颖化学结构的杀虫剂一直是促进害虫抗性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引入三氟甲基四唑结构,拜耳公司开发了又一个作用于新型鱼尼丁受体靶标的杀虫剂--四唑虫酰胺。与氯虫苯甲酰胺和溴氰虫酰胺等... 利用已有的分子靶标和先导化合物开发具有新颖化学结构的杀虫剂一直是促进害虫抗性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引入三氟甲基四唑结构,拜耳公司开发了又一个作用于新型鱼尼丁受体靶标的杀虫剂--四唑虫酰胺。与氯虫苯甲酰胺和溴氰虫酰胺等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相比,四唑虫酰胺在理化性质、毒性、残留、杀虫活性、产品合成和应用等方面存在诸多的相似性,但对一些鳞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害虫更有效。四唑虫酰胺适合用于害虫综合治理,其研发、生产和应用情况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唑虫酰胺 双酰胺类杀虫剂 杀虫活性 毒性 合成 应用
下载PDF
双酰胺类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防效试验简报
20
作者 顾玥璐 张琳 +3 位作者 胡永 王祎颖 王伟民 郭兰 《上海农业科技》 2021年第4期127-128,138,共3页
为探究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Vayego 200 SC(四唑虫酰胺)、10%溴氰虫酰胺OD和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相关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卷叶防效和虫口防效均显著优于1%甲维盐WP... 为探究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Vayego 200 SC(四唑虫酰胺)、10%溴氰虫酰胺OD和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相关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卷叶防效和虫口防效均显著优于1%甲维盐WP;药后7 d,每667 m^(2)用Vayego 200 SC 8~10mL或10%溴氰虫酰胺OD 30 mL对稻纵卷叶螟的卷叶防效在81.93%~85.10%之间,虫口防效在84.34%~88.6%之间,与每667 m^(2)用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 10 mL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相当;药后14 d,每667m^(2)用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 10 mL对稻纵卷叶螟的卷叶防效为69.32%,低于Vayego 200 SC和10%溴氰虫酰胺OD对稻纵卷叶螟的卷叶防效,3种双酰胺类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虫口防效在79.35%~88.26%之间,且3种双双酰胺类杀虫剂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酰胺类杀虫剂 稻纵卷叶螟 卷叶防效 虫口防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