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重打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娟 徐钢 王晓卿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36-540,共5页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一种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目前用标准化疗方案治疗的多数DLBCL患者可以被治愈,但仍有30%~40%的DLBCL患者治疗后复发或难以治愈而死亡。双重打击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一种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目前用标准化疗方案治疗的多数DLBCL患者可以被治愈,但仍有30%~40%的DLBCL患者治疗后复发或难以治愈而死亡。双重打击淋巴瘤(double-hit lymphoma,DHL)主要发生于DLBCL及介于DLBCL和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BL)之间无法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B-cell lymphoma unclassifiable with features intermediate between DLBCL and Burkitt's lymphoma,BCLU)为生存期短、预后差、易复发的一种独特类型,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虽然BCLU更容易发生DHL,但DLBCL是DHL最常见的淋巴瘤,因此本文旨在对双重打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ouble hit-DLBCL,DH-DLBCL)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诊断、分子遗传学及其治疗和预后特点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打击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 分子遗传学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双重打击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1590-1593,共4页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s,DLBCL)是一类常见的高度异质性的疾病,无论在临床表现和生物学行为均存在明显差异。对于这类疾病如何更合理的分类一直备受关注。目前无论是基因表达谱的分类或Hans等免疫组织...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s,DLBCL)是一类常见的高度异质性的疾病,无论在临床表现和生物学行为均存在明显差异。对于这类疾病如何更合理的分类一直备受关注。目前无论是基因表达谱的分类或Hans等免疫组织化学分型均都不能很好的指导临床的个体分层治疗。目前,更多的研究重点倾向遗传学研究,期待根据不同的遗传位点改变而进行精准的个体化治疗。双重打击淋巴瘤(double-hit lymphoma,DHL)是指MYC基因断裂同时伴有其他位点染色体断裂的淋巴瘤, 最为常见的是MYC与BCL2基因同时易位,成为近来备受关注的热点。在 2016年 WHO淋巴瘤分类中将其正式命名为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伴有MYC和BCL2/BCL6重排,而所谓的“三打击”淋巴瘤(triple hit lymphoma,THL)则是同时具备MYC、BCL2、BCL6 3个基因的重排。本文就DHL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打击淋巴 诊断 临床特征 预后 治疗
下载PDF
双重打击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探讨
3
作者 范丹丹 《中国处方药》 2016年第9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双重打击淋巴瘤的病理表现、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0月接受治疗的双重打击淋巴瘤的患者3例,患者采用DA-EPOCH-R化疗模式。结果随访后显示患者胸部CT检查中肝脏右叶的低密度病灶明显减小,胃肠道部位异常密... 目的探讨双重打击淋巴瘤的病理表现、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0月接受治疗的双重打击淋巴瘤的患者3例,患者采用DA-EPOCH-R化疗模式。结果随访后显示患者胸部CT检查中肝脏右叶的低密度病灶明显减小,胃肠道部位异常密度阴影明显降低,腹膜淋巴结肿大症状明显减轻,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双重打击淋巴瘤患者的病变症状较为明显,采用DA-EPOCH-R治疗的方式能够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打击淋巴 检验 治疗 效果
下载PDF
原发于十二指肠的双重打击淋巴瘤1例报告 被引量:2
4
作者 董蕾 原瑞凤 +1 位作者 周剑峰 黄梅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2年第5期315-316,共2页
患者男,38岁,人院前20d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呕吐宿夜食物,无喷射性呕吐。无发热、咳嗽、呕血、黑便、腹痛、吞咽困难、头晕、心慌,在当地医院诊疗无明显好转。4d前行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 患者男,38岁,人院前20d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呕吐宿夜食物,无喷射性呕吐。无发热、咳嗽、呕血、黑便、腹痛、吞咽困难、头晕、心慌,在当地医院诊疗无明显好转。4d前行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打击淋巴 灰区淋巴
下载PDF
双重打击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岭 潘云 高波 《癌症进展》 2019年第21期2485-2488,2588,共5页
双重打击淋巴瘤(DHL)是一类少见的、具有独特生物学特性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亚型,是MYC基因断裂同时伴有其他位点染色体断裂的高度异质性疾病,MYC基因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或Bcl-6基因同时发生基因易位是DHL主要的遗传学特征。... 双重打击淋巴瘤(DHL)是一类少见的、具有独特生物学特性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亚型,是MYC基因断裂同时伴有其他位点染色体断裂的高度异质性疾病,MYC基因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或Bcl-6基因同时发生基因易位是DHL主要的遗传学特征。DHL具有病程进展快、侵袭性高的临床特点,患者生存期短,复发率高,预后差,目前尚缺乏标准的治疗方案。尽管传统的化疗方案可延长DHL患者的生存期,但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病死率仍较高,因此,尚需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DHL患者的预后。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MYC基因易位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能够指导DHL的治疗。基因变异在DHL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特异性的分子靶向药物可能是未来治疗DHL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打击淋巴 B细胞淋巴 基因 荧光原位杂交 化疗
下载PDF
流式免疫表型特征在判断二次或三次打击淋巴瘤生存结局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洪俊 饶永彩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7期500-505,共6页
目的确立二次或三次打击淋巴瘤(double/triple-hit lymphoma,D/THL)流式细胞免疫表型(flow cytometric immunophenotyping,FCI)特征,分析其与B淋巴细胞白血病(B-LBL)在免疫表型上的差异,并探讨流式免疫表型特征与D/THL生存结局的相关性... 目的确立二次或三次打击淋巴瘤(double/triple-hit lymphoma,D/THL)流式细胞免疫表型(flow cytometric immunophenotyping,FCI)特征,分析其与B淋巴细胞白血病(B-LBL)在免疫表型上的差异,并探讨流式免疫表型特征与D/THL生存结局的相关性。方法用多色FCI分析法对40例D/THL患者和25例B-LBL患者的骨髓和外科活检样本免疫表型进行检测和评价,并将流式免疫表型结果与基因亚型以及总体生存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0%(36/40)的D/THL病例CD10表达呈阳性,48%(19/40)的病例缺乏表面轻链,45%(18/40)的病例CD45表达呈弱阳性,40%(16/40)CD19表达呈弱阳性,43%(17/40)CD20表达呈弱阳性,28%(11/40)伴随CD19和CD20的弱表达,38%(15/40)的CD19和CD20表达呈差异化表达(variable expression)。Bcl2^+/Myc^+、Bcl6^+/Myc^+和Bcl2^+/Bcl6^+/Myc^+3种基因亚型D/THL之间,Bcl2^+/Myc^+组CD45弱表达和CD20差异表达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cl2^+/Bcl6^+/Myc^+组(P=0.03,0.02);Bcl2^+/Myc^+组中Bcl2阳性率为96%,其他基因亚型组阳性率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其他流式免疫表型特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LBL的CD45和CD20弱表达发生率明显高于D/THL(χ~2=20.78、20.83,P<0.01);D/THL病例CD19和CD20同时弱表达发生率(28%)稍多于B-LBL病例(1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9,P>0.05);B-LBL的Td T阳性发生率明显高于D/THL(χ~2=30.74,P<0.01)。对30例已经死亡患者进行生存分析显示,不同基因型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l2^+/Myc^+对Bcl6^+/Myc^+,P=0.08;Bcl2^+/Myc^+对Bcl2^+/Bcl6^+/Myc^+,P=0.13;Bcl6^+/Myc^+对Bcl2^+/Bcl6^+/Myc^+,P=1.0);CD45弱表达和Bcl2阳性预示着较低的总体生存率(χ~2=11.2、10.4,P=0.01、0.015)。结论 D/THL与B-LBL都可以出现CD45和CD20弱表达及Td T阳性,但B-LBL的生存率明显高于D/THL。D/THL患者的CD45弱表达和Bcl2阳性预示着较低的总体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或打击淋巴 B淋巴细胞白血病 流式免疫表型 总体生存率
下载PDF
罕见三重癌一例
7
作者 金良昆 刘鹏杰 陈楠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11期1989-1990,共2页
关键词 胚胎性横纹肌肉 淋巴母细胞淋巴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探讨Double/Triple Hit淋巴瘤的流式免疫表型特征在疾病诊断及生存结局相关性中的应用
8
作者 洪俊 饶永彩 《四川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372-378,共7页
目的确立二次或三次打击淋巴瘤(Double/Triple-Hit lymphoma,D/THL)流式免疫表型特征,研究与B淋巴细胞白血病(B-LBL)在免疫表型上的差异,并探讨流式免疫表型特征与D/THL生存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色FCI分析法对40例D/THL患者和25 B-... 目的确立二次或三次打击淋巴瘤(Double/Triple-Hit lymphoma,D/THL)流式免疫表型特征,研究与B淋巴细胞白血病(B-LBL)在免疫表型上的差异,并探讨流式免疫表型特征与D/THL生存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色FCI分析法对40例D/THL患者和25 B-LBL患者的样本的免疫表型进行检测和评价,并将流式免疫表型结果与基因亚型以及总体生存率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90%(36/40)的D/THL病例CD10表达呈阳性,近一半病例(48%,19/40)缺乏表面轻链。45%(18/40)的病例CD45表达呈弱阳性,40%(16/40) CD19表达呈弱阳性,43%(17/40) CD20表达呈弱阳性。28%(11/40)显示伴随CD19和CD20的弱表达,38%(15/40)的CD19和CD20表达呈差异化表达(variable expression)。在不同基因亚型之间,除Dim CD45和BCL2阳性发生率达有差异外(BCL2+/MYC+组Dim CD45发生率明显低于BCL2+/BCL6+/MYC+组(P=0.03); BCL2+/MYC+组中bcl2阳性率为96%,而其它基因亚型组阳性率均为0%),其它表型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B-LBL相比,B-LBL的CD45和CD20低表达发生率明显高于D/THL(X^2=20.78、20.83,); CD19和CD20同时弱表达在D/THL发生率稍多(28%D/THL vs. 10%B-LB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1)。B-LBL的TdT阳性发生率明显高于D/THL(X^2=30.74,)。对30例已经死亡患者进行了生存分析显示,不同基因型总体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BCL2+MYC+对BCL6+/MYC+,P=0.08; BCL2+MYC+对BCL2+/BCL6+/MYC+,P=0.13; BCL6+/MYC+对BCL2+/BCL6+/MYC+,P=1.0); Dim CD45和Bcl2阳性预示着与较低的总体生存率(X_1~2=L11.2,10.4,P=0.01,0.015)。结论 D/THL流式免疫表型特征研究有助于D/THL鉴别诊断。对流式免疫表型与疾病结局的生存分析结果,将有利于临床对D/THL整体预后进行危险分层管理,以便能针对特定病人及时采取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或打击淋巴 B淋巴细胞白血病 流式免疫表型 总体生存率
下载PDF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ET-CT的SUVmax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刚 李亚青 +2 位作者 柳喜洋 张超 张蕾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8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摄影术(PET-CT)的最大标化摄取值(SUVmax)水平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指标的关系。方法根据治疗前患者PET-CT的SUVmax水平高低,将57例初治的DLBCL患者分为SUVmax...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摄影术(PET-CT)的最大标化摄取值(SUVmax)水平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指标的关系。方法根据治疗前患者PET-CT的SUVmax水平高低,将57例初治的DLBCL患者分为SUVmax<10组和SUVmax≥10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PET-CT的SUVmax与分期、乳酸脱氢酶(LDH)、Ki-67、CD5、双(三)表达或打击、治疗4或6周期的有效率及2 a疾病无进展生存率等多个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治疗前PET-CT的SUVmax与分期、LDH、CD5有关(P均<0.05)。经过4或6周期治疗,SUVmax<10组和SUVmax≥10组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UVmax<10组和SUVmax≥10组的2 a疾病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1.7%和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前PET-CT的SUVmax与分期、LDH、CD5有关,且治疗前SUVmax与DLBCL的疾病无进展生存期有关,治疗前PET-CT的SUVmax可以作为DLBCL的预后分析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 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 最大标化摄取值 CD5 双()表达或打击 预后
下载PDF
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万秋 张旭东 陈清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64-567,共4页
目的:探讨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的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6月至2019年4月HGBL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HGBL患者中HGBL,非特指型(HGBL,NOS)患者12例,发病年龄55(2... 目的:探讨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的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6月至2019年4月HGBL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HGBL患者中HGBL,非特指型(HGBL,NOS)患者12例,发病年龄55(24~72)岁,免疫组化MYC^+和BCL^2+双表达5例,GCB型10例,FISH检测结果显示MYC^+/BCL^2-/BCL6^-4例、MYC^-/BCL^2+3例、MYC^-/BCL6^+3例;HGBL伴有双打击/三打击患者(HGBL-DT)14例,发病年龄53(23~74)岁,MYC^+和BCL^2+双表达10例,GCB型13例,FISH检测结果显示MYC^+/BCL^2+/BCL6^-7例、MYC^+/BCL^2-/BCL6^+4例、MYC^+/BCL^2+/BCL6^+3例。12例HGBL,NOS患者PFS为14(2~58)个月,OS为15(3~58)个月,2例患者行CODOX-M/IVAC方案治疗均评价为CR。14例HGBL-DT患者PFS为7(2~26)个月,OS为11(4~48)个月。结论:HGBL患者生存期短,易侵犯结外器官,好发于GCB型,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HGBL,NOS患者可考虑行CODOX-M/IVAC方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B细胞淋巴 介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与伯基特淋巴未分类B细胞淋巴 打击淋巴 打击淋巴
下载PDF
双重打击淋巴瘤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芳文 李玲 +2 位作者 冯晓燕 李兆明 张明智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8年第11期700-704,共5页
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在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淋巴瘤分类中被定义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包括伴有myc和bcl-2或bcl-6基因重排的双重打击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和不伴有myc和bcl-2或bcl-6基因重排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均具有侵袭性的临床特点... 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在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淋巴瘤分类中被定义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包括伴有myc和bcl-2或bcl-6基因重排的双重打击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和不伴有myc和bcl-2或bcl-6基因重排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均具有侵袭性的临床特点。双重打击淋巴瘤(DHL)具有相对独特的临床特点和不良预后,尽管高强度化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现有治疗方案疗效不佳,尚需特异性靶向药物精准治疗,信号通路抑制剂单药或联合治疗可改善患者不良预后。文章就DHL的定义、诊断、预后及最新的治疗进展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B细胞 双重打击淋巴 诊断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双重打击淋巴瘤一例
12
作者 陈玮 张岚 +1 位作者 张秀莲 张伟华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6年第5期310-311,共2页
患者 男性,48岁.因腹部发现肿物10d余,于2014年2月入我院.无发热、盗汗、体质量下降、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既往体健.查体:一般情况尚好,肝、脾、浅表淋巴结不大.白细胞计数8.5×109/L,血红蛋白154 g/L,血小板计数232×109/L,... 患者 男性,48岁.因腹部发现肿物10d余,于2014年2月入我院.无发热、盗汗、体质量下降、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既往体健.查体:一般情况尚好,肝、脾、浅表淋巴结不大.白细胞计数8.5×109/L,血红蛋白154 g/L,血小板计数232×109/L,肝肾功能、心电图(ECG)正常,乳酸脱氢酶(LDH)225 U/L,β2微球蛋白(β2-MG) 1.5 mg/L.腹部彩色超声示:腹腔及腹膜后肿物直径> 10 cm.外科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肿块巨大,与胃壁、胰腺、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等重要脏器联系紧密,取部分组织送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打击淋巴 基因
原文传递
伴MYC、BCL2、BCL6基因重排的DLBCL/HGBL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13
作者 魏晶 何雅琪 +5 位作者 薛田 柏乾明 水若鸿 陆洪芬 李小秋 于宝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09-817,共9页
背景与目的:伴MYC、BCL2和BCL6基因重排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high-grade B-cell lymphoma,DLBCL/HGBL)又称三重打击淋巴瘤(triple-hit lymphoma,THL),其发病率低且文献报道较少,人... 背景与目的:伴MYC、BCL2和BCL6基因重排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high-grade B-cell lymphoma,DLBCL/HGBL)又称三重打击淋巴瘤(triple-hit lymphoma,THL),其发病率低且文献报道较少,人们对其缺乏充分认识。本研究旨在探讨TH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患者预后。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2016年6月—2021年12月诊断的THL病例1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采用H-E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学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其免疫表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法检测MYC、BCL2和BCL6基因重排,采用EB病毒编码RNA(Epstein-Barr virus-encoded RNA,EBER)原位杂交法检测判断EB病毒的感染状态。结果:10例THL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6例。中位年龄54岁(43~80岁)。其中2例发生在淋巴结,6例发生在结外器官,其余2例结内外均受累。临床分期Ⅲ/Ⅳ期4例(40%),Ⅰ/Ⅱ期6例(60%)。40%(4/10)的患者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评分≥3分。50%(4/8)的患者有骨髓侵犯。2例(20%)有B症状。40%(4/10)的患者有乙肝病毒既往感染史。显微镜下观察5例呈非特指DLBCL(DLBCL,not otherwise specified,DLBCL-NOS)形态,2例兼具DLBCL与伯基特淋巴瘤特征,1例呈母细胞样形态,其余2例因组织挤压严重无法准确分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80%为生发中心B细胞(germinal center B-cell,GCB)型,20%为非GCB(non-GCB)型;78%(7/9)为MYC/BCL2双表达,BCL6阳性率为80%,Ki-67增殖指数均≥80%。FISH检测显示,10例均同时有MYC、BCL2和BCL6基因重排。EBER原位杂交均呈阴性。除1例手术切除病灶后未化疗外,9例均接受系统治疗。10例患者的总生存期为2.0~55.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6.8个月。1年总生存率为68.6%,其中Ⅰ/Ⅱ期患者的1年总生存率100%,Ⅲ/Ⅳ期患者为25%。结论:THL好发于中老年人,以结外器官受累更常见,是一组形态学表现多样、以GCB型为主并常伴有MYC/BCL2双表达的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本研究患者中临床分期Ⅰ/Ⅱ期占多数且预后较好,因此及早甄别THL对于及时干预、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高级别B细胞淋巴 打击淋巴 基因 临床病理学特征 免疫表型 生存
下载PDF
双重打击淋巴瘤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春蕊(综述) 周剑峰(审校)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37-40,共4页
双重打击淋巴瘤主要指具有MYC基因断裂并伴随有其他重现性的染色体断裂的患者。常见的是伴有MYC和BCL2基因的易位。临床上多表现为高乳酸脱氢酶、较高的国际预后指数及易发生骨髓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浸润等特点。多数双重打击淋巴瘤患者预... 双重打击淋巴瘤主要指具有MYC基因断裂并伴随有其他重现性的染色体断裂的患者。常见的是伴有MYC和BCL2基因的易位。临床上多表现为高乳酸脱氢酶、较高的国际预后指数及易发生骨髓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浸润等特点。多数双重打击淋巴瘤患者预后差,中位生存期仅0.2~1.5年,治疗方法主要有以阿霉素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强化疗后继以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打击淋巴 MYC 染色体异位
原文传递
双重打击淋巴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俊波 刘艳艳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5年第5期314-317,共4页
双重打击淋巴瘤(DHL)通常是指发生MYC基因重排,同时伴有bcl-2和(或)bcl-6基因重排的大B细胞淋巴瘤.DHL侵袭性强,常规方案治疗预后差,目前尚无标准的一线治疗方案.文章就DHL在诊断、生物学行为、预后影响因素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 双重打击淋巴瘤(DHL)通常是指发生MYC基因重排,同时伴有bcl-2和(或)bcl-6基因重排的大B细胞淋巴瘤.DHL侵袭性强,常规方案治疗预后差,目前尚无标准的一线治疗方案.文章就DHL在诊断、生物学行为、预后影响因素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加深对DHL的理解,优化治疗策略,以期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打击淋巴 生物学特性 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双重打击淋巴瘤诊疗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邹慧琳 王华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446-450,共5页
双重打击淋巴瘤(DHL)是一种具有独特生物学特性及高度侵袭性的B细胞淋巴瘤。DHL在组织形态学上缺乏特异性,目前对其诊断仍依靠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MYC基因及BCL-2、-6基因重排。DHL患者的一般治疗方法包括常规化疗、新型药... 双重打击淋巴瘤(DHL)是一种具有独特生物学特性及高度侵袭性的B细胞淋巴瘤。DHL在组织形态学上缺乏特异性,目前对其诊断仍依靠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MYC基因及BCL-2、-6基因重排。DHL患者的一般治疗方法包括常规化疗、新型药物治疗及骨髓移植等,但其总体预后均较差。此外,采用新型靶向药物或新型药物联合传统药物治疗DHL的疗效,均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笔者拟就目前DHL的诊断、治疗、预后及新型药物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诊断 基因 myc 基因 BCL-2 预后 双重打击
原文传递
TRIM21和Bcl-2在骨髓瘤中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锦宏 高大 《医学综述》 2017年第16期3184-3188,共5页
多发性骨髓瘤通过大剂量化疗、自体干细胞移植和新药仍无法治愈。因此,进一步探究骨髓瘤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家族蛋白具有抗凋亡作用,Bcl-2的过度表达可抑制骨髓瘤细胞... 多发性骨髓瘤通过大剂量化疗、自体干细胞移植和新药仍无法治愈。因此,进一步探究骨髓瘤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家族蛋白具有抗凋亡作用,Bcl-2的过度表达可抑制骨髓瘤细胞的凋亡,决定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存活,这种作用机制使其成为有吸引力的药物靶标。E3泛素连接酶可特异性降解蛋白质,参与肿瘤发生、发展及耐药过程,三重结构域含有蛋白21作为E3泛素连接酶家庭的一员,可通过负调节抗凋亡蛋白Bcl-2发挥其促凋亡效应。因此,血清中这两种蛋白的表达可能与治疗疗效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结构域含有蛋白21 B细胞淋巴2
下载PDF
维奈托克联合泽布替尼治疗三打击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8
作者 管佳恒 叶春美 +3 位作者 石培民 张静 吴雪 陈宝安 《现代医学》 2022年第3期375-379,共5页
目的:双打击淋巴瘤(DHL)或三打击淋巴瘤(THL)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非常罕见且难治的亚型,目前尚无针对DHL或THL的有效疗法。维奈托克联合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在治疗其他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发挥的作用驱使我们去探究其在DL... 目的:双打击淋巴瘤(DHL)或三打击淋巴瘤(THL)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非常罕见且难治的亚型,目前尚无针对DHL或THL的有效疗法。维奈托克联合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在治疗其他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发挥的作用驱使我们去探究其在DLBCL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转诊至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1例原发于小肠的THL患者的治疗经过。结果:该患者为原发性小肠THL,于外院行肠淋巴瘤切除术,转入我院接受R2-CHOP方案和R2-EPOCH(R2-CHOP+依托泊苷)方案各1个疗程化疗后出现疾病进展。之后患者接受了两个疗程的维奈托克联合泽布替尼疗法,复查胸腹部CT示病灶缩小、减少,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结论:使用维奈托克联合BTK抑制剂疗法治疗THL并取得了良好疗效,安全性亦良好。这给对传统化疗方案不敏感的THL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奈托克 泽布替尼 打击淋巴 弥漫大B细胞 淋巴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CD38表达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明霞 万文丽 +5 位作者 洪韫 李敏 胡凯 王艳芳 克晓燕 景红梅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探讨CD38表达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102例初发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主要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73例、Burkitt淋巴瘤7例和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22例]患者淋巴结或骨髓标本中... 目的:探讨CD38表达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102例初发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主要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73例、Burkitt淋巴瘤7例和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22例]患者淋巴结或骨髓标本中流式免疫标记物的表达情况,比较CD38在各组患者肿瘤细胞上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其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特点。结果:3组患者肿瘤细胞膜表面CD5、CD19dim、CD20dim和CD45dim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D10表达水平以及缺乏免疫蛋白轻链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P=0.043);将DLBCL分为MYC-R+和MYC-R-患者,CD38+、CD38++和平均荧光强度在DLBCL MYC-R+、DLBCL MYC-R-、Burkitt淋巴瘤和双重/三重打击淋巴瘤4组患者肿瘤细胞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D38+在诊断这4组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时除DLBCL MYC-R+外特异性可达100%,但敏感性较低;CD38++诊断DLBCL MYC-R+时特异性可达100%,敏感性低至13%,而诊断Burkitt淋巴瘤和双重/三重打击淋巴瘤时敏感性则明显升高(分别为86%和79%)。结论:CD38不同表达水平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CD38高表达可以及时准确地早期诊断双重/三重打击淋巴瘤,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8 侵袭性B细胞淋巴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 双重/三重打击淋巴瘤
原文传递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myc、bcl-2和bcl-6蛋白表达与基因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白聪 李敏 +3 位作者 刘翠苓 高子芬 黄欣 徐菁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7年第3期152-155,共4页
目的 探讨多重基因异常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发生情况及其与蛋白高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确诊的DLBCL非特指型患者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myc、bcl-2及bcl-6蛋白表达情况,采用间期荧光原位... 目的 探讨多重基因异常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发生情况及其与蛋白高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确诊的DLBCL非特指型患者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myc、bcl-2及bcl-6蛋白表达情况,采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I-FISH)方法检测3个基因异常情况.结果 50例DLBCL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3~85岁,中位年龄50岁.发病部位:淋巴结23例(46.00%),结外27例(54.00%),以胃肠道最为多见(13例,48.1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myc蛋白阳性率94.00%(47/50),阳性细胞超过40%者41例(82.00%);bcl-2蛋白阳性率84.00%(42/50),阳性细胞超过70%者38例(76.00%);18例(36.00%)同时高表达c-myc和bcl-2.FISH检测结果显示,7例(14.00%)c-myc断裂,2例(4.00%)扩增;6例(12.00%)bcl-2断裂,4例(8.00%)扩增;8例(16.00%)bcl-6断裂,3例(6.00%)扩增,1例(2.00%)同时断裂及扩增;4例(8.00%)检测到多重基因异常,其中1例(2.00%)c-myc合并bcl-2基因异常,2例(4.00%)c-myc合并bcl-6基因异常,为双重打击淋巴瘤(DHL),1例(2.00%)同时检测到c-myc、bcl-2及bcl-6基因异常,为三重打击淋巴瘤(THL).4例多重基因异常病例中,3例起源于生发中心B细胞(GCB),1例起源于非GCB.18例c-myc和bcl-2蛋白双高表达组仅有3例(16.67%)检测到多重基因异常,包括2例DHL和1例THL.结论 多重基因异常在DLBCL中的检出率为8.00%.基因异常与蛋白高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性,DHL的检出依赖于分子遗传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大B-细胞 弥漫性 双重打击淋巴 打击淋巴 双表达淋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