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诺孕素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替勃龙反向添加在子宫腺肌病保守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比较
1
作者 吴霏霏 杨君 许鑫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834-839,共6页
目的比较地诺孕素(DNG)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替勃龙反向添加在子宫腺肌病保守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 目的比较地诺孕素(DNG)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替勃龙反向添加在子宫腺肌病保守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应用的药物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于静脉复合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对照组患者于术后2 d内给予GnRH-a制剂亮丙瑞林缓释微球3.75 mg,皮下注射,28 d注射1次,共注射6次;于GnRH-a第2次注射日开始,给予替勃龙片2.5 mg,口服,每日1次,连续用药至最后1次注射亮丙瑞林缓释微球后28 d停药。观察组患者于术后2 d内开始给予DNG 2.0 mg,每日1次,口服,连续用药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估2组患者痛经的疼痛程度;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使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雌二醇(E_(2))水平;采用月经失血图评分法(PBAC)评估2组患者月经量。观察2组患者治疗期间潮热出汗、不规则阴道流血、失眠烦躁、肌肉骨关节疼痛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评估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显效3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48/50);观察组患者显效27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0%(46/50);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9,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VAS、PBAC评分及血清E_(2)、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VAS、PBAC评分及血清E_(2)、CA125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发生潮热出汗8例(16.0%),不规则阴道流血2例(4.0%),失眠烦躁6例(12.0%),肌肉骨关节疼痛5例(10.0%);观察组患者发生潮热出汗6例(12.0%),不规则阴道流血13例(26.0%),失眠烦躁7例(14.0%),肌肉骨关节疼痛6例(12.0%);观察组患者不规则阴道流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0.002,P<0.05);2组患者潮热出汗、失眠烦躁、肌肉骨关节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4、0.766、0.749,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患者保守手术后,应用DNG与GnRH-a联合替勃龙反向添加疗法的临床效果相当,DNG治疗便捷性更高,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可作为子宫腺肌病患者保守手术后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地诺孕素 替勃龙 反向添加
下载PDF
反向添加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吴德斌 洪莉 +2 位作者 洪莎莎 丁文娟 闵洁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反向添加疗法对比单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中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1999~2012年Cochrane Database,Medline,Embase,CNKI和万方数据库。纳入GnRH-a联合反向添加疗法的随机对照试验(RC... 目的:探讨反向添加疗法对比单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中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1999~2012年Cochrane Database,Medline,Embase,CNKI和万方数据库。纳入GnRH-a联合反向添加疗法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运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8个RCT(292例)纳入评价。治疗结束时反向添加治疗组腰椎骨密度下降明显减少(WMD=-0.05,95%CI-0.06~-0.04,P<0.01),随访第24个月反向添加治疗组腰椎骨密度变化值仍明显减少(WMD=-0.03,95%CI-0.05~-0.01,P=0.008),但在股骨颈骨密度变化值中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01,95%CI-0.02~0.01,P=0.28)。在Kupperman index评分量表中,反向添加组评分值也小于单用Gn-RH-a组(WMD=-5.13,95%CI-5.77~-4.48,P<0.01),而在改善EMT痛经、性交痛症状上与单用GnRH-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82,95%CI-3.28~1.64,P=0.51;WMD=0.01,95%CI-0.56~0.58,P=0.97)。结论:治疗EMT时,反向添加治疗在不影响GnRH-a缓解痛经和性交痛疗效的同时,也能减轻GnRH-a药物致腰椎骨质的丢失和围绝经期症状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反向添加治疗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META分析
下载PDF
反向添加疗法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3
作者 纪霞 张松灵 +1 位作者 于美玲 张晓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4079-4081,共3页
目的:探讨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保守性手术后应用GnRH-a预防复发以及小剂量雌激素反向添加疗法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36例保守性手术治疗后的Ⅲ~Ⅳ期EM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一用药组为术后单独给予GnRH-a(达菲林)治疗患者68... 目的:探讨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保守性手术后应用GnRH-a预防复发以及小剂量雌激素反向添加疗法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36例保守性手术治疗后的Ⅲ~Ⅳ期EM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一用药组为术后单独给予GnRH-a(达菲林)治疗患者68例,联合用药组为术后给予GnRH-a(达菲林)联合小剂量雌激素制剂(利维爱)治疗患者68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E2、FSH、LH水平变化、副反应及严重程度(以改良Kupperman评分表示)和复发率。结果:用药3个月后,单一用药组血清E2:(40.6±18.9)pmol/L,联合用药组血清E2:(80.8±21.8)p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副反应表现为潮热出汗、性生活障碍等,其中单一用药组发生潮热出汗症状患者60例(88.2%),联合用药组发生22例(32.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一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的改良Kupperman评分总分分别为(14.2±3.1)分和(6.6±4.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一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0.3%(7/68)和8.8%(6/68),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应用达菲林和小剂量利维爱作为反向添加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血清E2水平、改善达菲林的副反应,并且不增加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反向添加疗法 达菲林 利维爱
下载PDF
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应用GnRHa及反向添加疗法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5
4
作者 胡晓军 刘玉玲 党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7-560,共4页
目的:观察153例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反向添加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2年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保守性腹腔镜手术且手术证实为盆腔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153例... 目的:观察153例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反向添加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2年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保守性腹腔镜手术且手术证实为盆腔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1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GnRHa与反向添加药物分为GnRHa用药组、GnRHa+反向添加用药组与对照组,分析不同用药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复发率及受孕情况。停药后定期随诊,随诊时间6~24个月,平均17.15个月。结果:51例患者出现明显的绝经期症状,给予反添加治疗(补佳乐0.5—1mg/d)。GnRHa用药组与反向添加组的VAS评分、Kupperman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复发率、复发间隔时间及术后妊娠率较对照组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nRHa用药组与反向添加组之间VAS评分分别为2.14±2.02和1.73±2.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nRHa用药组的副反应以潮热出汗、失眠、性生活障碍等为主,发生率均高于反向添加组,反向添加组能有效的缓解应用GnRHa出现的各种低雌激素症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GnRHa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反向添加治疗可缓解GnRHa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不影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反向添加治疗
下载PDF
不同时机启动反向添加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陈勇霞 何风仪 刘颖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07-1109,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启动反向添加疗法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80例术前症状为盆腔疼痛等痛症的EMs患者经腹腔镜手术分级、治疗后进行GnRHa治疗,其中A组35例在皮下注射醋酸...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启动反向添加疗法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80例术前症状为盆腔疼痛等痛症的EMs患者经腹腔镜手术分级、治疗后进行GnRHa治疗,其中A组35例在皮下注射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后满6周时开始反向添加治疗(每天口服替勃龙1.25mg),B组45例在第4次注射时开始启动同样的反向添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清雌二醇(E2)变化、治疗前后腰椎骨L1~4骨密度变化、治疗期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治疗结束时EMs症状缓解情况。随访患者至治疗后1年,观察两组患者EMs复发情况。结果 A、B两组患者在注射GnRHa后血清E2浓度均明显下降至绝经期水平,在开始反向添加治疗后,E2水平上升至30pg/mL左右,且保持平稳。A、B两组患者EMs症状均显著改善,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各绝经期症状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腰椎骨密度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A组患者骨量丢失的比例明显小于B组(P<0.05)。A组患者治疗后1年内有1例复发,B组患者没有复发病例,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GnRHa疗程满6周时启动反向添加治疗,不影响治疗效果,有利于减轻相关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子宫内膜异位症 反向添加疗法
下载PDF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激素反向添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林丽娜 徐红 韦仕洋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618-623,630,共7页
目的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激素反向添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 目的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激素反向添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收集国内外GnRH-a联合激素反向添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对纳入的研究提取资料,根据Jadad量表评价其方法学质量,提取有效数据,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RCTs 11个,均为GnRH-a联合反向添加治疗与单独应用GnRH-a治疗的比较。Meta分析结果显示:(1)GnRH-a联合反向添加组腰椎骨质丢失量低于单用GnRH-a组(P<0.05);(2)GnRH-a联合反向添加组患者的雌二醇水平高于单用GnRH-a组(P<0.05),而卵泡刺激素水平低于单用GnRH-a组(P<0.05);(3)GnRH-a联合反向添加组盆腔痛症状缓解方面与单用GnRH-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GnRH-a联合反向添加组患者的失眠、潮热症状发生率均较单用GnRH-a的患者低(P<0.05);(5)GnRH-a联合反向添加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水平与单用GnRH-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nRH-a联合激素反向添加治疗在保持其治疗效果的同时,能够改善机体低雌激素状态,减轻和缓解围绝经期相关症状及骨质丢失,短期内对血脂代谢变化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反向添加 META分析 雌激素 孕激素
下载PDF
GnRHa联合反向添加法对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者血清性激素、钙磷水平及子宫内膜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周淼 刘玉华 曾路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年第9期1150-1154,共5页
目的:分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反向添加疗法治疗对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血清性激素、钙磷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Ⅲ、Ⅳ期EMT患者270例,随机分为替勃龙组(GnRHa+... 目的:分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反向添加疗法治疗对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血清性激素、钙磷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Ⅲ、Ⅳ期EMT患者270例,随机分为替勃龙组(GnRHa+反向添加替勃龙)、雌二醇组(GnRHa+反向添加戊酸雌二醇)、对照组(仅GnRHa)各90例,均治疗3个月,改良Kupperman评分(KMI)比较其围绝经期症状、血清雌二醇(E 2)、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钙磷水平与超声下子宫内膜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妊娠率。结果:替勃龙组、雌二醇组治疗1、3个月及停药后3个月KM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血清钙水平高于对照组,E 2、FSH、LH、磷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子宫内膜厚度3组均低于治疗前(P<0.01),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反向添加药物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4.4%)低于对照组(13.3%),而妊娠率(50.0%、51.1%)高于对照组(33.3%)(P<0.05),复发率无差异(P>0.05)。结论:GnRHa联合反向添加疗法可有效改善EMT患者围绝经期症状、性激素、钙磷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反向添加疗法 性激素 血清钙磷 子宫内膜
下载PDF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与反向添加疗法术后联合治疗1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曾薇薇 姚吉龙 何可人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1329-1330,共2页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与反向添加疗法术后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sis,EM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EMT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GnRH-α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反...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与反向添加疗法术后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sis,EM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EMT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GnRH-α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反向添加疗法。结果:1研究组潮热出汗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项绝经期症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FSH、CA125、E2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血浆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GnRH-α治疗,联合反向添加疗法治疗EMT术后患者可以避免过度降低雌激素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由此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且未对整体疗效造成影响,适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反向添加疗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下载PDF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反向添加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维持雌激素水平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晟辉 赵虹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年第7期857-859,共3页
目的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α)联合反向添加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维持雌激素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 目的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α)联合反向添加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维持雌激素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行腹腔镜手术的104例EM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实验组(5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GnRH-α治疗,实验组术后给予GnRH-α联合反向添加疗法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①实验组总有效率(96.15%)高于对照组(78.85%),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两组治疗前激素、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9、白细胞介素-8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治疗后雌激素、孕激素、睾酮、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9、白细胞介素-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GnRH-α联合反向添加疗法治疗EMS可改善患者激素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子宫内膜异位症 雌激素 反向添加疗法
下载PDF
GnRH-α与反向添加疗法减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疼痛的机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承秋 吕文艺 吴玉兰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407-410,共4页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与反向添加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对患者生殖激素、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肿瘤坏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与反向添加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对患者生殖激素、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肿瘤坏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糖类抗原(CA125)、肿瘤坏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8)、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更年期症状评分(Kupperman评分)。结果显示,GnRH-α与反向添加疗法治疗后,患者血清E2水平升高;血清TNF-α、IL-18水平降低;VAS评分、Kupperman评分降低。本研究表明,GnRH-α联合反向添加疗法治疗EMS患者较单纯使用GnRH-α治疗有利于维持雌激素水平、进一步减轻疼痛及围绝经期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反向添加疗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 糖类抗原125 肿瘤坏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8
下载PDF
反向添加疗法启动时机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GnRHa治疗患者围绝经期症状及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雅琴 高建宏 +1 位作者 高金荣 孙力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827-833,853,共8页
目的:研究反向添加疗法启动时机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EC)术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患者围绝经期症状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80例接受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的OEC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2组患者术后均应用GnRHa治... 目的:研究反向添加疗法启动时机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EC)术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患者围绝经期症状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80例接受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的OEC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2组患者术后均应用GnRHa治疗6次(每4周注射1次),常规组GnRHa治疗满6周时启动反向添加疗法(戊酸雌二醇片),实验组GnRHa治疗第12周启动反向添加疗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卵泡期)及治疗第4、8、12、16、20、24周、月经复潮后共8个时点血清雌二醇(E2)水平,比较治疗期间低雌激素症状及女性绝经期自测表(Kupperman改良)评分;比较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12周、24周、停药后6个月共5个时点血清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和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水平;比较治疗前及治疗第12周、24周、停药后6个月共4个时点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BMD)。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24周时2组患者血清E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第8、12周时实验组血清E2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2组患者月经复潮后血清E2水平恢复到治疗前水平(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患者潮热出汗、失眠、情绪波动、乏力及骨痛等低雌激素症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第4~24周,2组患者改良Kupperman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第12、24周时常规组低于实验组(P<0.05);治疗第4周至停药6个月,2组患者的血清β-CTX、PIN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第12周、24周及停药6个月时实验组血清β-CTX、PINP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12周、24周及停药6个月,2组患者腰椎BMD均低于治疗前,且常规组低于实验组(P<0.05);治疗第24周及停药6个月,2组患者股骨颈BMD均低于治疗前,且常规组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OEC保守术后早期启动反向添加疗法不影响GnRha疗效,但可缓解围绝经期症状,削弱GnRha对骨代谢的影响,减少骨质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保守性手术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反向添加疗法 骨代谢
下载PDF
GnRH-α反向添加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术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杨小丽 周麦玲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9期74-76,共3页
目的:分析GnRH-α反向添加疗法对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及性欲的影响,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改善及性激素分泌平衡维持治疗选择方案提供治疗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56例行子宫内... 目的:分析GnRH-α反向添加疗法对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及性欲的影响,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改善及性激素分泌平衡维持治疗选择方案提供治疗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56例行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8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予以GnRH-α反向添加疗法。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4周、2个月、6个月的雌二醇、黄体酮及睾酮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周和8周更年期症状评分(改良Kupperman评分)、潮热、情绪波动、腹痛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性欲减退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术后1周雌二醇、睾酮明显高于正常值,卵泡期黄体酮明显高于正常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经药物治疗4周、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雌二醇、卵泡期黄体酮及睾酮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5),但试验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4周、8周后潮热、情绪波动、腹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Kupperman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性欲减退发生率14.29%(4/28),明显低于对照组32.14%(9/28),(χ~2=11.214,P=0.000)。结论:GnRH-α反向添加疗法对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术后性激素水平疗效确切,对患者术后6个月性欲影响较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性激素 GnRH-α反向添加疗法
下载PDF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反向添加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赵健 张玲爱 《中国性科学》 2012年第9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反向添加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行性。方法: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2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三组,其中50例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加反向添加法治疗(Ⅰ组),28例行GnRH-a退...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反向添加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行性。方法: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2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三组,其中50例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加反向添加法治疗(Ⅰ组),28例行GnRH-a退缩疗法(Ⅱ组),24例作为对照组(Ⅲ组),对比三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垂体-卵巢轴内分泌变化及副反应。结果:三组内相比,Ⅰ组和Ⅱ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和85.7%,明显高于Ⅲ组的75.0%(P<0.05)。Ⅰ组和Ⅱ组患者的血清E2、FSH、LH、P水平下降明显(P<0.05),且未造成骨密度改变(P>0.05)。结论:运用GnRH-a加反向添加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明显优于退缩疗法和常规处理,并可使患者内分泌恢复正常,副作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反向添加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下载PDF
亮丙瑞林联合反向添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疗效及对IL-6、IκB-α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静 杨娟 陈莉君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431-433,共3页
目的探讨亮丙瑞林联合反向添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疗效及对IL-6与IκB-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妇产科收治的EMs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亮丙瑞林,研... 目的探讨亮丙瑞林联合反向添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疗效及对IL-6与IκB-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妇产科收治的EMs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亮丙瑞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反向添加疗法,观察2组临床疗效、血清性激素水平及IL-6、IκB-α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优于对照组(77.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性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FSH、LH及E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IL-6、IκB-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血清IL-6、IκB-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亮丙瑞林联合反向添加治疗可提高EMs临床治疗效果,抑制雌激素分泌,并下调IL-6、IκB-α水平,减轻机体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丙瑞林 反向添加疗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 炎性反应 雌激素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Gn RH-a联合不同反向添加方案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九平 刘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33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保留生育功能术后GnRH-a联合不同反向添加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每组患者...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保留生育功能术后GnRH-a联合不同反向添加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每组患者各20例。对照组给予GnRH-a治疗,观察1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坤泰胶囊治疗,观察2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替勃龙治疗,观察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雌二醇水平、疼痛评分,并统计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雌二醇水平、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个月后,三组上述指标降低,且观察1组、观察2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1组、观察2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1组、观察2组子宫出血、潮热出汗、烦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患者,术后给予GnRH-a联合不同反向添加方案效果理想,不同方案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GNRH-A 反向添加方案 亮丙瑞林 替勃龙
下载PDF
探讨反向添加疗法对比单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疗效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红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4期154-154,共1页
目的通过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使用反向疗法以及单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疗法对于巩固治疗的疗效,从而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经过了保守性腹腔镜手术证实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8... 目的通过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使用反向疗法以及单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疗法对于巩固治疗的疗效,从而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经过了保守性腹腔镜手术证实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80例。术后对这80例患者应用GnRHa疗法进行治疗3个月,在对患者的包括疼痛症状、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以及随诊资料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将患者分为反加组与非反加组两组,其中对反加组患者采用反向添加疗法进行治疗。对患者的用药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在患者停药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定期随诊。结果 80名患者出现了明显的低雌激素症状,对这些患者进行反向添加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进行VAS评分,并且患者的体征得到了明显改善,患者的FSH和LH在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异位症患者进行反向添加疗法可以改善患者在术后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反向添加疗法
下载PDF
GnRH-a联合反向添加疗法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临床疗效、性激素水平和骨密度影响 被引量:20
17
作者 张斯斯 金海红 +3 位作者 王智文 姜丽 孟津 陈红娟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反向添加疗法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性激素水平和骨密度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12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反向添加疗法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性激素水平和骨密度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12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GnRH-a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反向添加疗法进行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性激素水平和骨密度水平,记录并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组雌激素(E2)、卵泡刺激素(FSH)和血清癌抗原125(CA125)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E2、FSH水平高于对照组,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潮热出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GnRH-a联合反向添加疗法可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改善其性激素水平,安全性好,可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的首选辅助治疗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动剂 反向添加疗法 妇科外科手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反向添加法治疗对疗效和术后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斯斯 金海红 +3 位作者 王智文 姜丽 孟津 陈红娟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24-25,28,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反向添加法治疗对临床疗效和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142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药物...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反向添加法治疗对临床疗效和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142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药物的使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于经期第三天予以亮丙瑞林3.75 mg进行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反向添加法(安宫黄体酮、戍酸雌二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围绝期症状发生率、雌二醇、卵泡激素水平及骨密度变化情况,收集随访资料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57.74%、94.36%,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者患者FSH、雌二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F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雌二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潮热、出汗、情绪波动绝期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11.26%,观察组复发率为6.66%,差异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术后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反向添加法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减少术后复发的情况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促进腺激素 反向添加 临床疗效 术后复发
下载PDF
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GnRHa联合反向添加疗法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周密 王晓静 +1 位作者 刘春华 席岚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8年第10期927-931,936,共6页
目的:探讨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联合反向添加疗法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拟行腹腔镜保守手术的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随机分为3组:单纯手术组(n=50)单纯采用腹腔镜保守... 目的:探讨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联合反向添加疗法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拟行腹腔镜保守手术的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随机分为3组:单纯手术组(n=50)单纯采用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GnRHa组(n=50)于腹腔镜保守手术后应用GnRHa治疗,反向治疗组(n=50)在GnRHa组基础上联合戊酸雌二醇反向添加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副作用及复发率,测定治疗前后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_2)、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单纯手术组术后1,3,6,12个月血清AMH水平低于术前及GnRHa组、反向治疗组(P<0.05),术后12个月GnRHa组、反向治疗组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且两组无差异统(P>0.05);3组E2、FSH、LH均在术后6,12个月恢复术前水平,GnRHa组术后6个月内波动较大(P<0.05)。GnRHa组、反向治疗组术后总缓解率、妊娠率高于单纯手术组,复发率低于单纯手术组(P<0.05),GnRHa组、反向治疗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反向治疗组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低于GnRHa组(P<0.05)。结论: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应用GnRHa能够促进血清AMH水平升高及卵巢储备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复发率,联合反向添加疗法可减少围绝经期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反向添加疗法 抗苗勒管激素 卵巢储备功能
下载PDF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联合反向添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斯斯 金海红 +3 位作者 王智文 姜丽 孟津 陈红娟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5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联合反向添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sis, EMT)术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术后EMT 6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GnRH-a联合反向添加进行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联合反向添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sis, EMT)术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术后EMT 6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GnRH-a联合反向添加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GnRH-a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浆性激素水平、治疗前后骨代谢生化指标及腰椎骨密度(L-BMD)水平、治疗前后Kupperman评分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雌二醇(E_2)、促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L-BMD水平及Kupperman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E_2、FSH、LH水平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Kupperman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血钙、血磷及碱性磷酸酶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E_2、FSH及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水平高于对照组,Kupperman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应用GnRH-a相比,GnRH-a联合反向添加可提高EMT患者术后临床治疗效果,并通过维持机体雌激素稳定,减少钙磷流失,进而改善患者预后,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反向添加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