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地表条件反射振幅一致性校正 被引量:23
1
作者 李生杰 施行觉 +1 位作者 郑鸿明 王宝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62-869,共8页
通过对地表一致性数学物理模型的前提条件进行剖析 ,合理地确定了反射振幅一致性校正模型 ,并依据该模型及其实现条件提出使用共轭梯度方法在时间域对地震记录进行谱分解处理 .通过选择复杂地表条件地区的较为典型的地震记录进行资料处... 通过对地表一致性数学物理模型的前提条件进行剖析 ,合理地确定了反射振幅一致性校正模型 ,并依据该模型及其实现条件提出使用共轭梯度方法在时间域对地震记录进行谱分解处理 .通过选择复杂地表条件地区的较为典型的地震记录进行资料处理 ,结果表明 :采用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校正因复杂地表条件等因素对地震反射振幅而产生的影响 .在复杂地表条件及信噪比较低地区的地震资料处理中 ,该方法具有处理速度快、抗噪能力强及实际应用效果显著的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振幅 复杂地表条件 共轭梯度法 谱分解 信噪比 地震资料处理
下载PDF
基于反射振幅傅里叶系数的裂缝弱度反演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林 张广智 +2 位作者 张佳佳 李恒新 郭彦民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6-45,共10页
首先推导非均匀HTI介质纵波反射系数的傅里叶系数表达式,分析傅里叶系数对各参数的敏感性,提出一种基于反射振幅傅里叶系数的裂缝弱度反演方法,通过傅里叶级数分解分别进行各向同性参数反演和裂缝弱度参数反演。结果表明该方法将不同入... 首先推导非均匀HTI介质纵波反射系数的傅里叶系数表达式,分析傅里叶系数对各参数的敏感性,提出一种基于反射振幅傅里叶系数的裂缝弱度反演方法,通过傅里叶级数分解分别进行各向同性参数反演和裂缝弱度参数反演。结果表明该方法将不同入射角下的二阶傅里叶系数正、余弦分量作为反演的输入,可有效地减少数据占用存储空间,提高裂缝弱度参数反演的效率;在地震数据含一定噪声的情况下仍可得到稳定合理的裂缝弱度反演结果,可进一步指导裂缝储层的识别;模型测试和实际应用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系数 HTI介质 反射振幅 各向同性参数反演 裂缝弱度参数反演 裂缝储层
下载PDF
溶洞体宽度对偏移剖面反射振幅影响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凡异 狄帮让 +3 位作者 魏建新 徐建永 武爱俊 康波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3-116,共4页
针对在碳酸盐岩溶洞储层地震响应研究中出现的"偏移剖面反射振幅随溶洞体宽度增大而增强"的现象,以空间子波概念为基础,定量分析了地质体宽度与偏移剖面反射振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地震正演实验加以验证。研究表明:当地质体宽... 针对在碳酸盐岩溶洞储层地震响应研究中出现的"偏移剖面反射振幅随溶洞体宽度增大而增强"的现象,以空间子波概念为基础,定量分析了地质体宽度与偏移剖面反射振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地震正演实验加以验证。研究表明:当地质体宽度较小时,偏移剖面反射振幅随地质体宽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当地质体宽度大于振幅临界宽度时,反射振幅受地质体宽度影响较小;振幅临界宽度与地震波长成正比,与最大出射角正弦值成反比,其值可通过地震正演实验获得,这有助于对小尺度岩性体地震振幅的定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洞 空间子波 振幅临界宽度 反射振幅
下载PDF
利用有偏垂直地震剖面资料作反射振幅和横波分析
4
作者 James 杨彩燕 《石油物探译丛》 1989年第6期73-75,82,共4页
近几年,有偏垂直地震剖面(0VSP)勘探作为一种很有价值的油田开发工具,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它仍然主要是应用于检测地面地震资料所无法确定的小断层和构选细节.本文展示了一个 OVSP 观测结果,其主要目的是恢复与灰岩孔隙率有关的反... 近几年,有偏垂直地震剖面(0VSP)勘探作为一种很有价值的油田开发工具,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它仍然主要是应用于检测地面地震资料所无法确定的小断层和构选细节.本文展示了一个 OVSP 观测结果,其主要目的是恢复与灰岩孔隙率有关的反射真振幅.该项观测是1987年在印度尼西亚南 Sumatra 地区的 Jene 油田上进行的.Jene 的储层是在中新世形成的Baturaja 灰岩层中的礁体建造,且随接近礁体顶端,孔隙率降低,从地层学角度上讲,可捕获到油气.OVSP 资料是用单个气枪震源和井中三分量检波器记录的.利用这个资料,对纵波和转换横波都作了处理.从分辨率较高的 OVSP 资料中,发现在 Baturaja 灰岩的反射区有一个振幅减小的异常,将这个异常与地面地震资料的精细处理结果相结合,可推断此异常为一个小礁体,它位于 Jene 油田附近.我们认为,它很可能是一个含油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地震部面 资料 反射振幅 横波
下载PDF
在热强化采油位置上地震反射振幅随入射角的变化
5
作者 C.Tsingas E.R.Kanasewich 初春田 《石油物探译丛》 1992年第4期56-66,共11页
近几年来,当强化采油(EOR)方法应用于任何储集层中时,提高监控EOR方法的能力已越来越重要了.在注气位置上,振幅与入射角关系的分析(AVA)显示了鼓舞人心的结果;并且说明这种方法,当精心地设计和仔细地处理后,可以用于绘制以蒸气促进EOR... 近几年来,当强化采油(EOR)方法应用于任何储集层中时,提高监控EOR方法的能力已越来越重要了.在注气位置上,振幅与入射角关系的分析(AVA)显示了鼓舞人心的结果;并且说明这种方法,当精心地设计和仔细地处理后,可以用于绘制以蒸气促进EOR工作中的蒸气侵入区.这些结果用一种新的显示方式成像,称之为局部入射角振幅比法(ARPA),在绘制的CMP叠加背景剖面上显示出高低泊松比或者是等效的高低天然气饱和度的反射区.1984年,Esso Resources公司在艾伯塔冷湖附近的注气区作了三条地震试验测线。野外数据分析说明,在该区,大的反射散射能量的变化是入射角的函数,它受注气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采油 注蒸汽 地震反射振幅
下载PDF
P_(1)波在饱和土和饱和冻土介质分界面上的透反射问题研究
6
作者 张嘉伦 马强 蒋汇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39-3152,共14页
基于饱和多孔介质和冻结饱和多孔介质中波的传播理论,研究了P_(1)波在饱和土介质与饱和冻土介质分界面上的透反射问题。采用Helmholtz矢量分解原理,结合饱和土与饱和冻土交界面的边界条件,获得P_(1)波从饱和土层入射至饱和冻土层分界面... 基于饱和多孔介质和冻结饱和多孔介质中波的传播理论,研究了P_(1)波在饱和土介质与饱和冻土介质分界面上的透反射问题。采用Helmholtz矢量分解原理,结合饱和土与饱和冻土交界面的边界条件,获得P_(1)波从饱和土层入射至饱和冻土层分界面处的透反射振幅比的解析解。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入射频率、入射角度、饱和土介质中的渗透率以及饱和冻土介质中胶结参数、温度和接触参数等对土层分界面处的透反射振幅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入射P_1波的传播速度远小于饱和冻土介质中P_(1)波的传播速度,因此当P_(1)波从饱和土介质入射至饱和冻土介质中时将产生临界角,当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振幅比将发生突变;饱和土介质中渗透率对波的透反射振幅比影响较小,但其对于反射P_(2)波影响突出;饱和冻土介质中的温度、胶结参数的变化对于波的透反射振幅比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土 饱和冻土 波的传播 反射振幅 透射振幅
原文传递
用反射波法振幅比判定单桩相对承载力的尝试
7
作者 郭铁栓 李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77-81,共5页
利用动测桩中的桩底反射信号研究了应力波在桩体和土体中的衰减情况。结果表明,应力波在桩体中的衰减比在土中小的多,在考虑了桩周土与反射系数的关系后,尝试给出应用桩底反射信号与桩头人射信号振幅之比判定单桩承载力相对大小的基... 利用动测桩中的桩底反射信号研究了应力波在桩体和土体中的衰减情况。结果表明,应力波在桩体中的衰减比在土中小的多,在考虑了桩周土与反射系数的关系后,尝试给出应用桩底反射信号与桩头人射信号振幅之比判定单桩承载力相对大小的基本理论和初步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底反射 反射振幅 入射振幅 相对承载力 单桩
下载PDF
宽频带特高分辨率地震反射时间和振幅随频率变化规律
8
作者 李子顺 郭学斌 孙姝婷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7-133,共7页
江75井区宽频带特高分辨率地震大幅度提高了地震分辨率,并使反射同相轴数目增加,同时相同地层的反射界面与常规地震剖面相比存在明显时差,反射振幅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分析其原因,根据薄层地震响应原理,用不同频率合成地震记录和正... 江75井区宽频带特高分辨率地震大幅度提高了地震分辨率,并使反射同相轴数目增加,同时相同地层的反射界面与常规地震剖面相比存在明显时差,反射振幅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分析其原因,根据薄层地震响应原理,用不同频率合成地震记录和正演模型研究了薄层地震反射时间和振幅随频率变化规律。薄层反射时间随着频率提高垂向逐渐归位,层间干扰变小,薄层厚度更准确;薄层反射振幅随着频率提高逐渐增强,薄层反射横向分辨率不断提高。江75井区宽频带特高分辨率地震反射波垂向归位好,反射时间精度高,薄层砂岩反射振幅得到增强。应用同一反射层高低频地震之间的反射时差与薄层储层反射同相轴振幅属性分析2种方法,使江75井区河道砂体剖面、平面特征明显,提高了薄互层储层的识别能力,为寻找和落实储层分布与含油气圈闭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带 特高分辨率地震 反射时间 反射振幅 频率
下载PDF
各向同性介质反射纵波振幅在τ-p域里的简化分析
9
作者 左卫群 王晓鹏 成钢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57-662,共6页
采用τ-p变换研究各向同性纵波反射系数的振幅特性,通过分析纵波在τ-p域中的时差特性曲线信息,提出了一个和传统Shuey算法相似的新的二元数学模型,只需对目标反射层以及上中下三层进行τ-p域里的时差分析,而无须其他附加信息.结合模拟... 采用τ-p变换研究各向同性纵波反射系数的振幅特性,通过分析纵波在τ-p域中的时差特性曲线信息,提出了一个和传统Shuey算法相似的新的二元数学模型,只需对目标反射层以及上中下三层进行τ-p域里的时差分析,而无须其他附加信息.结合模拟数据以及实际的测井数据,分别给出了详细的实验步骤及分析.实验结果证明此算法的反演结果和实际值吻合良好,可以应用于实际的工程分析.分析方法可以作为Shuey AVO的替代,同时具有相似的准确度,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O Τ-P变换 纵波 反射振幅 各向同性 时差曲线分析
下载PDF
P波在弹性介质与饱和冻土介质分界面上的透反射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蒋汇鹏 马强 曹亚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6-929,共14页
基于弹性波在冻结饱和多孔介质与单相弹性介质中的传播理论,研究了平面P波在饱和冻土介质与单相弹性介质分界面上的透反射问题。利用Helmholtz矢量分解定理,根据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获得了平面P波从单相弹性介质入射到饱和冻土介质分界... 基于弹性波在冻结饱和多孔介质与单相弹性介质中的传播理论,研究了平面P波在饱和冻土介质与单相弹性介质分界面上的透反射问题。利用Helmholtz矢量分解定理,根据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获得了平面P波从单相弹性介质入射到饱和冻土介质分界面上透反射振幅比的理论表达式。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在不同入射频率、胶结参数、孔隙率、饱和度和接触参数下,弹性波的透反射振幅比随入射角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P波从单相弹性介质垂直入射到饱和冻土介质分界面上时只有反射P波和3种透射P波产生,当掠入射时只产生反射而没有透射现象发生。入射频率、胶结参数、孔隙率、饱和度以及接触参数等参数对反射波和透射波的振幅比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冻土 波的传播 反射振幅 透射振幅
原文传递
快压缩P_(1)波在饱和冻土与弹性基岩分界面上的能量传输特性
11
作者 马强 蒋汇鹏 +1 位作者 周凤玺 蒋宁山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3-238,共16页
基于弹性波在冻结饱和多孔介质与单相弹性介质中的传播理论,选取了饱和冻土中传播速度最大的快压缩P 1波入射在饱和冻土与弹性基岩分界面上的能量传输问题。根据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推导出了快压缩P 1波从饱和冻土介质入射到弹性基岩分... 基于弹性波在冻结饱和多孔介质与单相弹性介质中的传播理论,选取了饱和冻土中传播速度最大的快压缩P 1波入射在饱和冻土与弹性基岩分界面上的能量传输问题。根据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推导出了快压缩P 1波从饱和冻土介质入射到弹性基岩分界面上透反射振幅比和能量率的解析表达式。研究了快压缩P_(1)波入射在饱和冻土与弹性基岩分界面上的能量与入射角度,入射频率,温度(含冰量),孔隙率,胶结参数以及接触参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入射角度为0°时仅存在压缩波,达到临界角后透射P波消失;各种波在达到临界角时出现不同程度的脉冲,其中反射P_(1)波最为显著;随着胶结参数,孔隙率,接触参数的增大,临界角越早出现;入射频率仅对反射P_(2),P_(3)和S_(2)波的能量反射率影响较大;当温度和含冰量较低或较高时,均不利于反射S_(2)波的能量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冻土 弹性基岩 快压缩P_(1)波 反射振幅 反射能量率
下载PDF
用等效反射面计算多层介质的振幅反射系数
12
作者 雷清儒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畜牧兽医版)》 1993年第3期312-315,320,共5页
根据多次反射的概念,用等效反射面方法计算多层介质的振幅反射系数,所得到的表达式便于分析研究和计算机计算。
关键词 振幅反射系数 多层介质 等效反射
下载PDF
通过一类一维链的透射和反射
13
作者 商朋见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24-428,共5页
本文建立了平面波ε-ikx(波数k>0)通过势v(x)=vnδ(x-xn),N→∞时透射振幅和反射振幅的速推公式;给出系统为绝缘体的充要条件;最后,作为应用,对一类线性递归链,研究了系统的导通性及绝缘性.
关键词 Moius变换 透射振幅 反射振幅 导通体 绝缘体
下载PDF
P-S波反射系数的一种小角度近似 被引量:3
14
作者 邱益福 孙鹏远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0-122,共3页
从Aki和Richards在弱反差条件下给出的P S波反射系数近似公式出发 ,提出了一种在小角度入射范围内的P S波反射系数近似公式。为了得到该近似公式 ,对原公式中的角度项进行了二项式展开 ,直接利用入射角代替入射角的正弦。不同模型的计... 从Aki和Richards在弱反差条件下给出的P S波反射系数近似公式出发 ,提出了一种在小角度入射范围内的P S波反射系数近似公式。为了得到该近似公式 ,对原公式中的角度项进行了二项式展开 ,直接利用入射角代替入射角的正弦。不同模型的计算表明 ,该近似在小角度入射范围内相当于Aki和Richards的原近似公式 ,在大角度时有一定改善。新的近似公式形式简单、涉及的弹性参数较少 ,容易应用到反演当中。另外 ,利用一阶小角度近似结果可以对横波阻抗进行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数据处理 P-S反射系数 定量分析 地震反射振幅随偏移距 AVO
下载PDF
利用AVO原理拟合零炮检距道反射记录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锦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729-736,共8页
常规多次叠加技术对地震勘探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存在反射振幅随跑检距的变化情况,常规多次叠加技术就不能够保真地反映零炮检距道的反射振幅。为此,本文从AVO 原理出发,提出一种在一定近似意义下,根据实际 CMP 道集... 常规多次叠加技术对地震勘探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存在反射振幅随跑检距的变化情况,常规多次叠加技术就不能够保真地反映零炮检距道的反射振幅。为此,本文从AVO 原理出发,提出一种在一定近似意义下,根据实际 CMP 道集用最小平方加权叠加技术拟合零炮检距道反射记录的方法。该方法有如下优点:(1)最小平方加权叠加是 AVO 技术的一种简化,不需要多次迭代,所以计算速度快。(2)用此法处理的地震剖面分辨率高,有利于进行岩性分析。(3)振幅保真,更接近于零炮检距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 反射振幅 炮检距 地震勘探
下载PDF
溶洞地震反射波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董良国 黄超 +1 位作者 刘玉柱 赵群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1-124,共4页
采用空间网格大小和时间步长均可任意变化的高阶有限差分地震波传播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大小和埋深的溶洞系列模型进行了不同主频的地震波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随着溶洞直径的增大,溶洞反射波最大振幅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再增强、最... 采用空间网格大小和时间步长均可任意变化的高阶有限差分地震波传播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大小和埋深的溶洞系列模型进行了不同主频的地震波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随着溶洞直径的增大,溶洞反射波最大振幅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再增强、最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低速填充的溶洞对地震波传播存在聚焦作用,致使溶洞反射波的最大振幅不是出现在溶洞顶部的第一次反射,而是出现在经过低速填充的溶洞对地震波聚焦作用后到达溶洞底部时产生的反射波上。当溶洞周长等于地震波波长时,反射波能量最强;当溶洞直径等于地震波波长时,反射波振幅降低到一个极小值。同时,对于相同埋深的溶洞,随着溶洞直径的增大,其产生的反射波的频带逐渐变窄,且向低频端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洞储集体 数值模拟 可变网格 波动方程 聚焦作用 反射振幅
下载PDF
基于线偏振光反射率测量介质折射率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魏茂金 杨崴崴 刘德功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研究线偏振光的振幅反射率与介质折射率的关系,提出一种测量介质材料折射率的方法。文中从菲涅耳公式出发,推导出各向同性介质的线偏振光反射率与折射率的关系式,给出基于线偏振光反射率测定介质折射率的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在不同入射... 研究线偏振光的振幅反射率与介质折射率的关系,提出一种测量介质材料折射率的方法。文中从菲涅耳公式出发,推导出各向同性介质的线偏振光反射率与折射率的关系式,给出基于线偏振光反射率测定介质折射率的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在不同入射角情况,定出线偏振光p方向和s方向两种线偏振光在玻璃表面的反射率,得到线偏振光振幅反射率随入射角变化的实验曲线。依此实验数据得出材料的折射率。结果表明,测出的介质材料的折射率与理论值相符,所采取的测定方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量 线偏振光 振幅反射 折射率
下载PDF
基于褶积模型的地震振幅含义讨论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振东 张玺科 +1 位作者 许杰 张珩智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8-210,共3页
根据褶积模型,反射波振幅是单个反射系数和子波褶积的叠加,一次反射地震记录的振幅从本质上说是有限带宽的反射系数,地震剖面的同相轴表示了地层的波阻抗差界面,并不是等时的,结合地层对比的依据说明波阻抗并不能完全反映地层的岩性,仅... 根据褶积模型,反射波振幅是单个反射系数和子波褶积的叠加,一次反射地震记录的振幅从本质上说是有限带宽的反射系数,地震剖面的同相轴表示了地层的波阻抗差界面,并不是等时的,结合地层对比的依据说明波阻抗并不能完全反映地层的岩性,仅用波阻抗预测岩性是不准确的。在此基础上,结合模型和实例说明,同相轴的尖灭并不表示储集层的尖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积模型 反射振幅 反射系数 反射同相轴 合成地震记录
下载PDF
双重孔隙介质中P1波在自由边界上的反射 被引量:5
19
作者 贺鹏飞 夏唐代 +1 位作者 刘志军 陈炜昀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53-1761,共9页
对双重孔隙介质波动中的体波及P1波在半空间自由透水和不透水边界上的反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求解。通过数值计算,对双重孔隙介质中4种体波的弥散和衰减特性,以及不同边界上反射波振幅反射系数随P1波入射角和频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对双重孔隙介质波动中的体波及P1波在半空间自由透水和不透水边界上的反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求解。通过数值计算,对双重孔隙介质中4种体波的弥散和衰减特性,以及不同边界上反射波振幅反射系数随P1波入射角和频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P1、P2、P3和S波均具有弥散和衰减特性,P1波传播最快而衰减最慢,P3波传播最慢而衰减最快;(2)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反射P2、P3和S波的振幅反射系数均先增大后减小,反射P1波则先减小后增大,且边界透水条件对反射P2和P3波的振幅反射系数影响显著,对P1和S波的影响较小,但透水和不透水边界下振幅反射系数随入射角的变化趋势一致;(3)反射P2、P3波的振幅反射系数均随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且不透水边界下反射P2波的振幅反射系数大于透水边界下的反射系数,而反射P3波则相反;(4)随着频率增大,透水边界下反射P1波的振幅反射系数先增大后减小,不透水边界下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反射S波的振幅反射系数随频率变化情况则与P1波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孔隙介质 P1波 自由边界 入射角 频率 振幅反射系数
原文传递
振幅空白与沉积物中气体水合物充填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MyunyW.Lee 徐华宁 《海洋地质》 2003年第1期60-69,共10页
含气体水合物沉积的地震指示包括层速度的急剧增大及地震反射振幅的衰减,这归因于沉积物孔隙中存在气体水合物。然而在布莱克海台所观察到的具有较低层速度的振幅空白使人难以理解,这是由于缺少实际地震模型以解释观测结果。本研究提... 含气体水合物沉积的地震指示包括层速度的急剧增大及地震反射振幅的衰减,这归因于沉积物孔隙中存在气体水合物。然而在布莱克海台所观察到的具有较低层速度的振幅空白使人难以理解,这是由于缺少实际地震模型以解释观测结果。本研究提出几个气体水合物浓度随孔隙度而变化的模型,其中的气体水合物在较大孔隙介质中时,其浓度也较大,并能获得具有明显较低层速度的振幅空白。含气体水合物沉积的反射振幅可能比相应的不含水合物沉积的反射振幅弱很多、略弱或者强,这取决于孔隙空间中气体水合物浓度的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度 地震反射振幅 地震勘探 沉积物 气体水合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