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氧大豆油反应增容对PLA/TPU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江德志 范家鑫 +2 位作者 闫成宇 黄吟秋 唐龙祥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以热塑性聚氨酯(TPU)为增韧剂、环氧大豆油(ESO)为反应型相容剂,采用熔融共混制备了PLA/TPU/ESO复合材料,研究了ESO的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力学性能测试、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TGA)、动... 以热塑性聚氨酯(TPU)为增韧剂、环氧大豆油(ESO)为反应型相容剂,采用熔融共混制备了PLA/TPU/ESO复合材料,研究了ESO的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力学性能测试、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TGA)、动态力学性能分析(DMT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加入ESO后,PLA/TPU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显著提升,其中,84PLA/10TPU/6ESO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与纯PLA相比,其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分别提升了32倍和8倍,拉伸强度下降了20%,但是,韧性较高,这是由于,ESO与PLA/TPU发生反应,形成PLA-g-TPU共聚物,充当PLA和TPU界面之间的桥梁,提高了PLA与TPU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热塑性聚氨酯 环氧大豆油 增韧改性 反应增容
原文传递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反应增容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乳酸生物降解阻隔膜的结构与性能
2
作者 毛帅 龚佳荣 +7 位作者 孙文涛 宁博远 罗耀发 许平凡 刘源森 蓝小平 章培昆 刘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8-155,共8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乳酸(PBAT/PLA)共混物的增容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BAT/PLA/IPDI共混粒子并吹制得到薄膜。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拉伸试验、热重分析和水蒸气透过率...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乳酸(PBAT/PLA)共混物的增容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BAT/PLA/IPDI共混粒子并吹制得到薄膜。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拉伸试验、热重分析和水蒸气透过率测试等研究了不同含量IPDI对共混薄膜形态结构、结晶性能、力学性能、热性能和阻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PDI的异氰酸酯基团能与PBAT和PLA发生化学反应,分散相尺寸变小,两相界面变得模糊,有效改善了共混物的相容性。随着IPDI含量的增加,共混物中PBAT的结晶度升高,薄膜的拉伸强度逐渐增大,水蒸气阻隔性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IPDI质量分数为0.5%时,PBAT/PLA/IPDI薄膜的横纵向拉伸强度相较于纯PBAT/PLA薄膜分别提升了74.2%和28.6%,断裂伸长率维持在790%和244%,水蒸气透过率降低了38.2%,表现出良好的力学和水蒸气阻隔等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聚乳酸 反应增容 水蒸气阻隔性能 生物降解
下载PDF
EVA-g-MAH对PA6/EVA共混合金原位反应增容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刘安祥 王文才 宋国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88-91,共4页
用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EVA )对尼龙 6 (PA6 )进行增韧 ,加入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与马来酸酐的接枝物 (EVA - g- MAH)进行原位反应增容 ,在反应型双螺杆挤出机上实现反应增容共混过程 ,制备出了具有超韧性的PA6 /EVA/EVA- g- MA... 用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EVA )对尼龙 6 (PA6 )进行增韧 ,加入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与马来酸酐的接枝物 (EVA - g- MAH)进行原位反应增容 ,在反应型双螺杆挤出机上实现反应增容共混过程 ,制备出了具有超韧性的PA6 /EVA/EVA- g- MAH三元共混合金。探讨了 EVA - g- MAH对 PA6 /EVA的原位反应及增容机理 ,用高倍扫描电镜考察了合金材料的亚微相态。结果表明 ,EVA - g- MAH的加入使合金中 EVA粒子的粒径减小数倍 ,合金的冲击强度大幅度提高。另外 ,还利用 Molau实验验证了原位反应增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反应增容 EVA-g-MAH 共混合金 EVA 聚酰胺6
下载PDF
PP-g-(GMA-co-St)对PA6/PC共混物的反应增容作用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志君 郭宝华 +1 位作者 胡平 谢续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244-1248,共5页
用红外、扫描电镜、熔体流动速率和力学性能等测试方法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 GMA)和苯乙烯 ( St)多单体熔融接枝聚丙烯 [PP-g-( GMA-co-St) ]对 PA6/PC共混物的反应增容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 ,在熔融共混过程中 ,PP-g-( GMA-co-... 用红外、扫描电镜、熔体流动速率和力学性能等测试方法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 GMA)和苯乙烯 ( St)多单体熔融接枝聚丙烯 [PP-g-( GMA-co-St) ]对 PA6/PC共混物的反应增容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 ,在熔融共混过程中 ,PP-g-( GMA-co-St)中的环氧基与 PA6的端氨基及 PC的端羟基原位生成的接枝共聚物有效地降低了共混物相间的界面张力 ,明显提高了共混物相界面的粘着力 .少量的 PP-g-( GMA-co-St)就能使 PA6和 PC的相容性得到显著改善 .当 PP-g-( GMA-co-St)的质量分数为 1 0 %时 ,共混物分散相的相区尺寸细化到 0 .2 μm,其力学性能也有较大提高 .PA6/PC/PP-g-( GMA-co-St)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均衡 ,达到了弹性体增韧体系难以达到的效果 .即使 PP-g-( GMA-co-St)组分含量为 2 0 %时 ,共混物仍能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 ,特别是在共混物的韧性得以提高的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聚碳酸酯 聚丙烯 反应增容 共混物 相容性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多单体熔融接枝
下载PDF
原位反应增容技术制备非卤阻燃聚丙烯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芳 冯东 +2 位作者 吴小华 金艳 贾德民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39,共3页
以多聚磷酸铵 (APP)和三聚氰胺 (MEL)为主阻燃剂 ,采用原位反应增容技术制备了非卤阻燃聚丙烯 ,从阻燃性能的角度对该有机膨胀型阻燃体系进行了优化探讨 ,并对原位反应的引发体系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表明 ,BPO和DCP体系都能引发原位反... 以多聚磷酸铵 (APP)和三聚氰胺 (MEL)为主阻燃剂 ,采用原位反应增容技术制备了非卤阻燃聚丙烯 ,从阻燃性能的角度对该有机膨胀型阻燃体系进行了优化探讨 ,并对原位反应的引发体系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表明 ,BPO和DCP体系都能引发原位反应 ,而且当阻燃母粒中m (APP) /m (MEL)为 5 /1、每 10 0g聚丙烯加入 15g季戊四醇时 ,可制得氧指数达 2 9%以上的非卤阻燃聚丙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反应增容技术 制备 研究 聚丙烯 非卤阻燃体系 多聚磷酸铵 三聚氰胺 季戊四醇
下载PDF
PA6/UHMWPE/HDPE-g-MAH共混物反应增容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孙国恩 任露泉 +4 位作者 刘朝宗 佟金 殷敬华 尹志辉 姚占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4-67,共4页
通过 DSC、SEM、Molau试验和力学性能测试 ,研究了 PA6/ UHMWPE共混过程中 HDPE- g- MAH对体系的增容作用、力学性能及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共混体系为热力学不相容体系 ;在熔融共混过程中 ,PA6和 HDPE- g- MAH发生化学反应 ,生... 通过 DSC、SEM、Molau试验和力学性能测试 ,研究了 PA6/ UHMWPE共混过程中 HDPE- g- MAH对体系的增容作用、力学性能及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共混体系为热力学不相容体系 ;在熔融共混过程中 ,PA6和 HDPE- g- MAH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的接枝共聚物对 PA6/ UHMWPE体系有增容作用 ,分散性和界面形态以及力学性能明显改善 ;共混体系中两相的结晶行为亦发生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超高分子 聚乙烯 反应性共混 相容性 反应增容作用
下载PDF
胺基化反应增容PC/ABS共混物 被引量:4
7
作者 谭志勇 任建楠 +2 位作者 周超 孙树林 张会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7-40,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ABS树脂接枝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ABS-g-MAH),将接枝共聚物与1-(2氨乙基)哌嗪反应制备了增容剂,通过红外光谱表征确定了预期反应的发生。将增容剂部分替代聚碳酸酯(PC)/ABS共混物中的ABS树脂,考察了增容剂对PC/AB...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ABS树脂接枝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ABS-g-MAH),将接枝共聚物与1-(2氨乙基)哌嗪反应制备了增容剂,通过红外光谱表征确定了预期反应的发生。将增容剂部分替代聚碳酸酯(PC)/ABS共混物中的ABS树脂,考察了增容剂对PC/ABS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增容剂后,PC/ABS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和屈服强度同时提高,在增容剂用量小于40%时,随着增容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熔融接枝法制备的增容剂能够有效增容PC/ABS共混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ABS树脂 反应增容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尼龙1010/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的反应增容 被引量:6
8
作者 李锦春 俞强 林明德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8-40,共3页
利用Molau实验、红外光谱、电子扫描显微镜等研究了尼龙1010与马来酸酐接技改性聚丙烯(PP-g-MAH)共混体系的结构,结果表明,尼龙1010分子链中胺基或亚胺基与Pp-g-MAH上的酸酐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的接... 利用Molau实验、红外光谱、电子扫描显微镜等研究了尼龙1010与马来酸酐接技改性聚丙烯(PP-g-MAH)共混体系的结构,结果表明,尼龙1010分子链中胺基或亚胺基与Pp-g-MAH上的酸酐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的接枝共聚物起到了共混体系增容剂的作用,改善了体系的亲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1010 马来酸酐 接枝 聚丙烯 共混 反应增容
下载PDF
原位反应增容法制备非卤阻燃ABS 被引量:5
9
作者 刘芳 黄伟 +2 位作者 吴小华 林晓丹 贾德民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29,43,共3页
以Al (OH) 3 和Mg (OH) 2 为主阻燃剂 ,红磷为增效剂 ,采用原位反应增容法制备了无机非卤阻燃ABS ;并通过正交设计法探讨了引发剂、含极性基团的乙烯基单体A和单体B对阻燃ABS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直接添加法相比 ,原... 以Al (OH) 3 和Mg (OH) 2 为主阻燃剂 ,红磷为增效剂 ,采用原位反应增容法制备了无机非卤阻燃ABS ;并通过正交设计法探讨了引发剂、含极性基团的乙烯基单体A和单体B对阻燃ABS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直接添加法相比 ,原位反应法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 ,采用此法制备的阻燃ABS的阻燃性能显著提高 ,力学性能明显改善 ;引发剂和单体A对阻燃ABS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当引发剂、单体A、单体B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1 5 %、 10 %、 2 0 %时 ,制备的阻燃ABS母粒效果最好 ;与ABS按 1∶1的质量比混合制得的非卤阻燃ABS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反应增容 阻燃ABS AL(OH)3 MG(OH)2 无机非卤阻燃 红磷
下载PDF
MAH对PP木塑复合材料的直接反应增容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跃文 陈兴华 +1 位作者 欧阳杰 熊晨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3期404-407,共4页
通过过氧化二异丙苯、马来酸酐、木粉和聚丙烯的直接反应挤出,实现了聚丙烯木塑复合材料的反应增容。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了复合材料冲击断面形貌。测试了复合材料的负荷变形温度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直接反应增容后,复合材料木塑... 通过过氧化二异丙苯、马来酸酐、木粉和聚丙烯的直接反应挤出,实现了聚丙烯木塑复合材料的反应增容。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了复合材料冲击断面形貌。测试了复合材料的负荷变形温度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直接反应增容后,复合材料木塑两相结合情况明显改善;负荷变形温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显著提高,其最大值分别达115℃4,1 MPa和63 MPa,比增容前分别提高15℃3,7%和31%;而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则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 聚丙烯 木粉 复合材料 反应增容
下载PDF
原位反应增容制备非卤阻燃聚丙烯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芳 帅丹蓉 +1 位作者 吴小华 贾德民 《塑料》 CAS CSCD 2002年第2期44-46,15,共4页
采用原位反应增容技术制得非卤阻燃聚丙烯母粒 ,以此母粒作为阻燃剂和增容剂添加到聚丙烯中即得非卤阻燃聚丙烯。利用热分析手段对该阻燃母粒的阻燃性能进行了评估以及阻燃聚丙烯的热稳定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这些阻燃母粒的热... 采用原位反应增容技术制得非卤阻燃聚丙烯母粒 ,以此母粒作为阻燃剂和增容剂添加到聚丙烯中即得非卤阻燃聚丙烯。利用热分析手段对该阻燃母粒的阻燃性能进行了评估以及阻燃聚丙烯的热稳定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这些阻燃母粒的热分解区间与聚丙烯的相匹配 ,阻燃聚丙烯的熔融放热显著降低 ,维卡软化点明显提高 ,而且随着阻燃母粒用量的增大 ,维卡软化点也增大。由此可见 ,这些阻燃母粒对聚丙烯是优良的阻燃体系 ,所得的阻燃聚丙烯的热稳定性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反应增容制备 聚丙烯 热稳定性 非卤阻燃剂
原文传递
聚丙烯/硅灰石复合材料反应增容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跃文 陈兴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22,共5页
采用马来酸酐(MAH)在聚丙烯(PP)与硅灰石之间进行反应增容,改善了PP/硅灰石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冲击断面的形貌,并测试了复合材料的负荷变形温度、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冲击性能。结果表明,在... 采用马来酸酐(MAH)在聚丙烯(PP)与硅灰石之间进行反应增容,改善了PP/硅灰石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冲击断面的形貌,并测试了复合材料的负荷变形温度、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冲击性能。结果表明,在MAH质量分数不超过5%时,PP和硅灰石之间的界面结合情况明显改善,复合材料的负荷变形温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显著提高,最大值分别达到75℃、36.1MPa、50.3MPa、2.6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硅灰石 复合材料 马来酸酐 反应增容
下载PDF
PE/PP/木粉复合材料的直接反应增容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跃文 陈兴华 +2 位作者 刘燕 李渊 苏胜培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5,共4页
通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聚乙烯(PE)、聚丙烯(PP)、木粉和其他助剂的熔融挤出,制备了PE/PP/木粉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观测了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形貌。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复合材料经抽提后所得木粉的组... 通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聚乙烯(PE)、聚丙烯(PP)、木粉和其他助剂的熔融挤出,制备了PE/PP/木粉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观测了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形貌。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复合材料经抽提后所得木粉的组成。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变形温度(HDT)。研究了苯乙烯(St)和亚磷酸三苯酯(TPP)对反应增容的影响。探索了润滑剂和木粉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直接反应增容后,部分树脂分子键合到了木粉表面上,木塑两相的结合力明显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HDT均明显提高。St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HDT;而TPP的加入则导致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HDT稍有下降。加入润滑剂后,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变好,而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HDT稍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聚丙烯 木粉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反应增容
下载PDF
反应增容制备聚乙烯/胶原蛋白复合材料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国权 蒋岚 +4 位作者 邵双喜 罗能镇 相咸高 徐义明 陈新志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6-681,共6页
为获得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胶原蛋白基复合材料,以聚乙烯(PE)和胶原蛋白为原料,以过氧化二异丙苯为引发剂,分别采用乙烯与丙烯酸的共聚物(EAA)和聚乙烯接枝马来酸(PE-g-MAH)为增容剂制备聚乙烯/胶原蛋白复合材料。过程中分别考察了制备... 为获得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胶原蛋白基复合材料,以聚乙烯(PE)和胶原蛋白为原料,以过氧化二异丙苯为引发剂,分别采用乙烯与丙烯酸的共聚物(EAA)和聚乙烯接枝马来酸(PE-g-MAH)为增容剂制备聚乙烯/胶原蛋白复合材料。过程中分别考察了制备工艺、增容剂的用量、胶原蛋白的用量对复合材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反应增容双螺杆连续挤出的工艺较优;(2)确定了PE/胶原蛋白/PE-g-MAH的重量比100:15:15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优,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为88.6%、12.5 MPa、26.7 kJ·m-2;(3)确定了PE/胶原蛋白/EAA的重量比100:15:20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优,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为90.5%、11.8 MPa、21.5 k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胶原蛋白 EAA PE-G-MAH 反应增容
下载PDF
EAA对PE-HD/水滑石复合材料的反应增容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欢 秦军 +2 位作者 田瑶珠 张凯 于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34,共5页
利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水滑石(LDH)母粒和高密度聚乙烯(PE-HD)/LDH复合材料;研究了EAA与LDH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EAA在复合材料中的增容作用。结果表明,EAA能使LDH层间可交换的阴离子碳酸根脱出,且与LDH产生化学键... 利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水滑石(LDH)母粒和高密度聚乙烯(PE-HD)/LDH复合材料;研究了EAA与LDH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EAA在复合材料中的增容作用。结果表明,EAA能使LDH层间可交换的阴离子碳酸根脱出,且与LDH产生化学键作用形成羧酸金属离子键,减小LDH片层之间的相互作用;EAA能有效减小LDH的晶体衍射峰,使LDH层状堆砌、长程有序的晶体结构被打破;EAA对复合材料有很好的增容作用,能明显增强LDH与PE-HD之间的界面黏合,促进LDH在基体中的有效分散;力学性能测试表明,添加EAA的复合材料比没有添加EAA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明显提高,且能使强度和韧性同时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乙烯一丙烯酸共聚物 水滑石 复合材料 反应增容
下载PDF
EAA对PP/POE/伊利石体系的反应增容作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文力 李震 郭少云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12,共4页
研究了乙烯 丙烯酸共聚物 (EAA)作为增容剂对聚丙烯 (PP) /乙烯 辛烯共聚物 (POE) /伊利石三元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并通过SEM及DSC对其形态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EAA的加入有效地改善了填料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粘合 ,促进了... 研究了乙烯 丙烯酸共聚物 (EAA)作为增容剂对聚丙烯 (PP) /乙烯 辛烯共聚物 (POE) /伊利石三元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并通过SEM及DSC对其形态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EAA的加入有效地改善了填料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粘合 ,促进了填料在基体中的有效分散 ,体系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 ;对共混体系结晶行为的研究表明 ,增容剂EAA包覆在伊利石表面 ,抑制了伊利石对聚丙烯的成核作用 ,阻碍了聚丙烯基体的结晶 ;同时 ,还比较了两种制备三元共混体系的方法 ,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A PP/POE/伊利石体系 反应增容作用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增容 聚丙烯 乙烯—辛烯共聚物
下载PDF
PP-g-MAH原位反应增容PP/PA-6共混纤维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宋国君 任长娟 +1 位作者 吕翠莲 张克俭 《塑料科技》 CAS 1995年第2期9-12,共4页
为探索聚丙烯(PP)纤维纺后染色的新途径,将少量尼龙-6(PA-6)与聚丙烯共混,并用马来酸酐枝聚丙烯(PP-g-MAH)对该共混物进行反应性增容,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本文着重研究了PA-6用量在20%以下时,增容... 为探索聚丙烯(PP)纤维纺后染色的新途径,将少量尼龙-6(PA-6)与聚丙烯共混,并用马来酸酐枝聚丙烯(PP-g-MAH)对该共混物进行反应性增容,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本文着重研究了PA-6用量在20%以下时,增容剂用量及不同PP/PA-6共混比对共混物的亚微形态,流变性能,结晶性能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尼龙-6 共混纤维 反应增容 染色
下载PDF
反应增容在聚合物改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跃文 陈兴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9,共5页
介绍了反应增容常用的官能团及其增容过程,阐述了反应增容对聚合物共混体系形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指出了反应增容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反应增容 聚合物改性 酸酐 羧基 环氧基
下载PDF
异氰酸酯官能化乙烯-辛烯共聚物与尼龙6反应增容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鸷 丁永涛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31,共4页
研究了(3-异氰酸酯基-4-甲基)苯氨基甲酸-2-丙烯酯(TAI)官能化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TAI)与尼龙6(PA6)的反应共混。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POE-g-TAI 中的异氰酸酯基(-NCO)与 PA6中的端氨基(-NH_2)发生了加成反应。共混体系的热性能结... 研究了(3-异氰酸酯基-4-甲基)苯氨基甲酸-2-丙烯酯(TAI)官能化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TAI)与尼龙6(PA6)的反应共混。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POE-g-TAI 中的异氰酸酯基(-NCO)与 PA6中的端氨基(-NH_2)发生了加成反应。共混体系的热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共混组成下,POE-g-TAI/PA6共混体系中 PA6的结晶焓要低于 POE/PA6共混体系中的 PA6的结晶焓,这种差别随共混物中乙烯-辛烯共聚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说明反应共混体系中 PA6的结晶受到一定的限制;POE-g-TAI/PA6共混体系的复数粘度和贮能模量高于相应的 POE/PA6共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氰酸酯 反应增容 尼龙6 乙烯-辛烯共聚物
下载PDF
GMA对高分子共混体系的反应增容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跃文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5期880-884,887,共6页
介绍了甲基丙烯酯缩水甘油酯类大分子增容剂制备的方法及原理,甲基丙烯酯缩水甘油酯对聚酰胺合金、聚酯合金、聚烯烃合金、生物降解高分子合金及高分子复合材料等的反应增容及原理。综述了相关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酯缩水甘油酯 高分子合金 高分子复合材料 反应增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