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3篇文章
< 1 2 1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酚醛树脂泡沫充填材料反应温度和膨胀倍数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杨春满 王凯 +1 位作者 于潇沣 王利红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6,共7页
酚醛树脂泡沫快速的发泡性能和高膨胀倍数,能够使其在极短的时间将煤矿冒落区的大空穴充满,并具有一定的支撑能力,而发泡剂和助剂是影响酚醛树脂泡沫的主要因素,对物理发泡剂和化学发泡剂进行了比较,测试了膨胀倍数、最高反应温度、抗... 酚醛树脂泡沫快速的发泡性能和高膨胀倍数,能够使其在极短的时间将煤矿冒落区的大空穴充满,并具有一定的支撑能力,而发泡剂和助剂是影响酚醛树脂泡沫的主要因素,对物理发泡剂和化学发泡剂进行了比较,测试了膨胀倍数、最高反应温度、抗压强度、固化时间和泡孔结构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相同量的化学发泡剂要优于物理发泡剂,而将两者混合使用后可以取得更好的发泡效果;随着发泡剂添加酚醛树脂泡沫膨胀倍数逐渐增加,当膨胀倍数超过40倍后其抗压强度将低于标准指标要求,因此膨胀倍数在25~40倍时为最佳;添加高热容助剂可以有效降低最高反应温度,但添加量过大时会延长酚醛树脂泡沫的固化时间导致成型慢,进而影响施工效果,因此助剂添加量在10%~15%时,可以有效降低最高反应温度,并对固化时间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材料 酚醛树脂泡沫 反应温度 膨胀倍数 固化时间 泡孔结构
下载PDF
反应温度对草本类生物质水热碳化产物燃料品质的影响及其生成机理
2
作者 吴俊全 迟铭书 +3 位作者 宋晶攀 韩帅杰 郭怡卓 庞公铭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4-38,共5页
本文以玉米秸秆(CS)为原料,在180℃~270℃温度区间进行了水热碳化(HTC)实验,探究了反应温度对水热炭燃料品质的影响并推断了其生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有效促进了水热炭热值和煤化程度的提升。随着水热反应温度的提升,半纤维... 本文以玉米秸秆(CS)为原料,在180℃~270℃温度区间进行了水热碳化(HTC)实验,探究了反应温度对水热炭燃料品质的影响并推断了其生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有效促进了水热炭热值和煤化程度的提升。随着水热反应温度的提升,半纤维素、纤维素及木质素的水解程度被增强,脱水形成糠醛、5-羟甲基糠醛(HMF)和酚类,而后再聚合形成含有芳香结构的二次碳球。同时,水热碳化工艺还促进了生物质中无机金属的脱除,进一步增强了其燃料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利用 水热碳化(HTC) 反应温度 燃料品质 生成机理
下载PDF
反应温度对Mo/Al_(2)O_(3)催化碱木质素生物油加氢脱氧影响研究
3
作者 曹鹤 杨天华 +2 位作者 李秉硕 张海军 佟瑶 《能源环境保护》 2024年第2期114-122,共9页
碱木质素作为重要的工业木质素来源,通过水热液化技术可以保留其中芳环结构,用于制备生物燃料中芳烃组分。在反应过程中,温度对生物油产率和组分影响较大。重点研究了在Mo/Al_(2)O_(3)催化碱木质素水热液化制备生物油过程中,反应温度对... 碱木质素作为重要的工业木质素来源,通过水热液化技术可以保留其中芳环结构,用于制备生物燃料中芳烃组分。在反应过程中,温度对生物油产率和组分影响较大。重点研究了在Mo/Al_(2)O_(3)催化碱木质素水热液化制备生物油过程中,反应温度对油产率和芳烃产率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生物油产率先增加后减少,在280℃时获得最高生物油产率。生物油的O/C比随温度升高持续下降,最低可达0.22,同时H/C比则持续增加,最高可达1.14。此外,高位热值也持续增加,最大值可达30.41 MJ/kg,温度的升高促进了生物油燃料特性的提升。然而,温度的升高对生物油中芳烃的富集不利,温度越高,生物油中芳烃的相对含量越低,而酚类化合物的含量越高。在260℃和添加质量分数15%的Mo/Al_(2)O_(3)催化剂条件下,芳烃的相对含量达到最大值34.1%,此时芳烃产物中对甲苯的选择性高达97.7%,芳烃产物富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木质素 水热液化 生物油 芳香烃 加氢脱氧 反应温度
下载PDF
反应温度和固液质量比对磷石膏脱水转晶的影响
4
作者 胡成 向玮衡 +3 位作者 陈平 段鹏选 李顺凯 刘梦 《非金属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2-106,共5页
为提高磷石膏的利用率和附加值,利用磷石膏在20%NaCl溶液中脱水转晶制备α-半水石膏,研究了反应温度和固液质量比对磷石膏脱水行为、转晶效率、矿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80~95℃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磷石膏的转晶... 为提高磷石膏的利用率和附加值,利用磷石膏在20%NaCl溶液中脱水转晶制备α-半水石膏,研究了反应温度和固液质量比对磷石膏脱水行为、转晶效率、矿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80~95℃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磷石膏的转晶速率加快,α-半水石膏的诱导成核时间和晶体生长时间均逐渐减少,总转化时间缩短。过低或过高的固液质量比均会影响磷石膏在盐溶液中的分散程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磷石膏的脱水转晶,导致α-半水磷石膏的转晶时间随着固液质量比的减小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在反应温度为90℃和固液质量比为1∶4的20%NaCl溶液中,磷石膏仅需常压水热反应1.34 h即可完全脱水形成长棒状α-半水石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Α-半水石膏 反应温度 固液质量比 NACL溶液
下载PDF
煤矿反应型高分子材料反应温度自动测试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吕鑫磊 冯慧娟 魏亚雄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3年第18期170-172,共3页
为了研究反应型高分子材料反应温度自动测定装置的可靠性,选取五种煤矿用反应型高分子材料,比较装置自动测定和手动测定的最高反应温度,并通过F检验和t检验验证两种结果的精密度和平均值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自动测试结果与手... 为了研究反应型高分子材料反应温度自动测定装置的可靠性,选取五种煤矿用反应型高分子材料,比较装置自动测定和手动测定的最高反应温度,并通过F检验和t检验验证两种结果的精密度和平均值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自动测试结果与手动测试结果的精密度和平均值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两种方法的精密度、正确度均满足要求,说明该自动测定装置测试结果可靠,可用于煤矿反应型高分子材料最高反应温度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反应 最高反应温度 自动测定装置 方法验证
下载PDF
反应温度对Z-N催化剂聚合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罗秉伟 王健 +4 位作者 李磊 申宏鹏 岳晓菲 刘振盈 黄河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CAS 2023年第4期31-33,共3页
采用生产装置常用的3种催化剂(A、B、C)分别开展丙烯聚合小试实验,利用温度-活性曲线、聚合物的熔融指数(MFR)、粒径分布、堆积密度和等规度研究不同反应温度对Z-N催化剂聚合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加,聚合反应压力增大... 采用生产装置常用的3种催化剂(A、B、C)分别开展丙烯聚合小试实验,利用温度-活性曲线、聚合物的熔融指数(MFR)、粒径分布、堆积密度和等规度研究不同反应温度对Z-N催化剂聚合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加,聚合反应压力增大,聚合反应平衡温度控制精准,3种催化剂制备聚合物的MFR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3种催化剂活性变化不同,催化剂A和催化剂C聚合活性先增大后不变,催化剂B聚合活性呈增大趋势。实验条件下,3种催化剂聚合物堆积密度均≥0.38g/cm~3,等规度均≥97%,且聚合物颗粒粒径分布主要集中在10~60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温度 催化剂 聚丙烯
下载PDF
夏、冬两季黑鲷消化酶活力的比较及反应温度和pH对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梅景良 马燕梅 +2 位作者 张红星 王寿昆 林树根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7-171,共5页
关键词 黑鲷 消化酶 夏季 冬季 反应温度 PH
下载PDF
不同反应温度下活性炭纤维脱除SO_2的能力 被引量:22
8
作者 李开喜 凌立成 +2 位作者 刘朗 张碧江 刘振宇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9-12,共4页
研究了活性炭纤维(ACF)在30℃、50℃和80℃下脱除模拟烟气中SO2的能力。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ACF的脱硫能力显著下降,这与ACF随温度升高吸水量急剧减少有关;较大吸水量有利于洗脱ACF表面上生成的H... 研究了活性炭纤维(ACF)在30℃、50℃和80℃下脱除模拟烟气中SO2的能力。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ACF的脱硫能力显著下降,这与ACF随温度升高吸水量急剧减少有关;较大吸水量有利于洗脱ACF表面上生成的H2SO4,但是预吸附水的ACF的脱硫活性并未得到改善,增大气相中的水浓度可显著改善ACF的脱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反应温度 二氧化碳 脱硫 吸附
下载PDF
反应温度对甲基氯硅烷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韩琭 罗务习 +2 位作者 梁卫华 王光润 王金福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7-192,共6页
实验研究了直接法流化床合成甲基氯硅烷过程中反应温度对反应活性和二甲基二氯硅烷 (DDS)选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反应温度升高 ,催化反应的活性有所升高 ,但是 DDS的选择性逐渐降低。因此 ,该气 -固 -固催化反应有一个适宜的... 实验研究了直接法流化床合成甲基氯硅烷过程中反应温度对反应活性和二甲基二氯硅烷 (DDS)选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反应温度升高 ,催化反应的活性有所升高 ,但是 DDS的选择性逐渐降低。因此 ,该气 -固 -固催化反应有一个适宜的反应温度范围 (约 2 80~ 30 0℃ )。在较高温度下触体会失去活性 ,此时反应活性和 DDS选择性都会明显变差 ,再降低反应温度后失活的触体也不会恢复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甲基氯硅烷 反应温度 失活 有机硅材料 催化剂
下载PDF
卵形鲳鲹消化酶活性的研究Ⅳ 养殖水温和酶反应温度对幼鱼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区又君 罗奇 +1 位作者 李加儿 蔡文超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8-32,共5页
比较研究了不同的养殖水温和酶反应温度对卵形鲳鲹幼鱼(体重为0.82±0.15 g)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在第一组试验,将卵形鲳鲹幼鱼分别在19℃、22℃、25℃、28℃和31℃各温度下养殖7 d,然后在相同的酶反应温度下测定其消化酶活性;第二... 比较研究了不同的养殖水温和酶反应温度对卵形鲳鲹幼鱼(体重为0.82±0.15 g)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在第一组试验,将卵形鲳鲹幼鱼分别在19℃、22℃、25℃、28℃和31℃各温度下养殖7 d,然后在相同的酶反应温度下测定其消化酶活性;第二组试验,将卵形鲳鲹幼鱼在25~26℃驯养7 d,然后分别在15℃、20℃、25℃、30℃、35℃、40℃、45℃和50℃的酶反应温度下测定其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在19~31℃养殖水温下,卵形鲳鲹幼鱼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随水温上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蛋白酶活性在28℃时最高,淀粉酶活性在25℃时最高,脂肪酶活性在22℃时最高。在15~50℃的酶反应温度范围内,卵形鲳鲹幼鱼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随温度上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蛋白酶活性在40℃时最高,淀粉酶活性在35℃时最高,脂肪酶活性在40℃时最高;与养殖水温相比,其最适反应温度明显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幼鱼 消化酶 养殖水温 反应温度
下载PDF
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干法制备马来酸酐酯化淀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龙 左迎峰 +2 位作者 张彦华 谭海彦 顾继友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283-2286,共4页
采用干法制备马来酸酐酯化淀粉,研究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对酯化淀粉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FT-IR)证明了马来酸酐成功酯化到淀粉上。利用化学滴定法、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A)对酯化淀粉的取代度、结晶结构... 采用干法制备马来酸酐酯化淀粉,研究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对酯化淀粉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FT-IR)证明了马来酸酐成功酯化到淀粉上。利用化学滴定法、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A)对酯化淀粉的取代度、结晶结构、糊化温度和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取代度逐渐增大。酯化反应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淀粉的结晶结构,随反应温度升高和反应时间延长,结晶度逐渐降低。糊化温度和热稳定性跟酯化淀粉的结晶度密切相关,结晶度降低,糊化温度和热稳定性都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马来酸酐 干法制备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下载PDF
加氢异构脱蜡反应温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黄小珠 李鸣 +1 位作者 宫卫国 王泽爱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4-57,共4页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惠州石化分公司引进Chevron公司开发的加氢异构脱蜡专利技术,投资建设了400kt/a加氢异构脱蜡装置。以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在反应压力和氢油比相近的条件下,研究了加氢裂化尾油进料量、原料蜡含量和主产品150...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惠州石化分公司引进Chevron公司开发的加氢异构脱蜡专利技术,投资建设了400kt/a加氢异构脱蜡装置。以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在反应压力和氢油比相近的条件下,研究了加氢裂化尾油进料量、原料蜡含量和主产品150N基础油的倾点对反应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种原料,为达到150N基础油性质相同,进料量每提高1t/h,反应温度需提高约0.5℃;而在进料量稳定的情况下,150N基础油的倾点每降低1℃,反应温度需提高1.2℃左右;当进料量和150N基础油性质相同时,采用蜡含量越高的原料,则所需反应温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尾油 异构脱蜡 反应温度 倾点
下载PDF
反应温度对聚二甲基硅烷高压合成聚碳硅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程祥珍 谢征芳 +1 位作者 宋永才 肖加余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51-855,共5页
以聚二甲基硅烷(PDMS)为原料,在高压釜内高温高压合成了聚碳硅烷(PCS)先驱体.研究了反应温度对合成的PCS的Si—H键含量、支化度、Si—Si键含量、分子量及其分布、软化点及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分子量及软化点均明显... 以聚二甲基硅烷(PDMS)为原料,在高压釜内高温高压合成了聚碳硅烷(PCS)先驱体.研究了反应温度对合成的PCS的Si—H键含量、支化度、Si—Si键含量、分子量及其分布、软化点及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分子量及软化点均明显增加,分子量分布变宽,支化度升高,Si—Si键含量明显降低.当反应温度低于460℃时,Si—H键含量及产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逐渐升高,当反应温度高于460℃时,由于分子间的缩合及热交联二者逐渐降低.在反应过程中PDMS首先转化为小分子量的PCS,然后是小分子PCS分子间发生脱氢及少量脱甲烷缩合使分子量长大.当反应温度高于450℃时,PCS分子量分布出现中分子量峰,Si—Si键含量较低,在室温空气中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温度 聚二甲基硅烷 高压合成 聚碳硅烷 性能
下载PDF
反应温度对加氢残渣油四组分含量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孙昱东 杨朝合 +1 位作者 谷志杰 韩忠祥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9-313,共5页
以沙轻减渣为原料,在高压釜内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下加氢反应前后渣油的四组分含量及其结构组成变化。结果表明,加氢残渣油中的饱和分含量明显增加,而芳香分和胶质的含量均降低,四组分含量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均呈现规律性变化。加氢后四组... 以沙轻减渣为原料,在高压釜内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下加氢反应前后渣油的四组分含量及其结构组成变化。结果表明,加氢残渣油中的饱和分含量明显增加,而芳香分和胶质的含量均降低,四组分含量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均呈现规律性变化。加氢后四组分的H/C摩尔比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均降低,芳碳分率增加。随反应温度升高,四组分的H/C摩尔比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降低,烷基碳分率降低;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的芳碳分率增加;胶质和沥青质的总环数和芳环数均降低。渣油加氢过程中四组分都发生了明显的氢解和脱烷基反应。加氢反应中,胶质和沥青质结构单元间的各种桥键可发生明显地断裂,导致其结构单元数减少,且结构单元数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加氢 反应温度 四组分 含量 结构组成
下载PDF
贝壳和石灰石的最佳固硫反应温度与微观结构特性 被引量:7
15
作者 路春美 田园 +3 位作者 王永征 赵建立 韩奎华 张雷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97-200,共4页
为寻找钙基材料最佳固硫反应温度存在的原因,在对其硫化反应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贝壳和石灰石的微观结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认为:反应过程中气体在颗粒内部微孔内的扩散阻力是影响最佳固硫反应温度的主要因素。在流化床和热分... 为寻找钙基材料最佳固硫反应温度存在的原因,在对其硫化反应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贝壳和石灰石的微观结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认为:反应过程中气体在颗粒内部微孔内的扩散阻力是影响最佳固硫反应温度的主要因素。在流化床和热分析条件下,对贝壳、石灰石两类材料的硫化反应温度特性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由于贝壳的内部微孔连通性好,气体流动阻力小且平均孔径是石灰石的10-30倍,因而其最佳固硫反应温度比石灰石高出50-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固硫反应温度 石灰石 贝壳 微观结构
下载PDF
反应温度对自热式高温好氧消化(ATAD)中试系统运行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程洁红 冯磊 +3 位作者 尹炳奎 林洁梅 马鲁铭 朱南文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4-77,共4页
城市污水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副产物,需要稳定化处理。本试验设计了由2个圆罐串联的自热式高温好氧消化中试系统处理城市污水污泥。通过批式试验探讨反应器温度对污泥稳定化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影响反应器自升温的因素。试验发现①... 城市污水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副产物,需要稳定化处理。本试验设计了由2个圆罐串联的自热式高温好氧消化中试系统处理城市污水污泥。通过批式试验探讨反应器温度对污泥稳定化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影响反应器自升温的因素。试验发现①反应温度对挥发性的有机物的去除有显著影响,反应温度越高,VSS去除率越高。②影响反应温度的主要因素有进泥浓度、消化时间和曝气量。当进泥的VSS浓度为37.2g/L时,ATAD反应器最高温度可到49℃,只需14~17d的消化时间VSS的去除率可达到41.7%,污泥能达到稳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稳定化 自热式高温好氧消化 反应温度 VSS去除
下载PDF
单分散性聚苯乙烯微球的研究——稳定剂、反应温度和单体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为 郭鹤桐 +1 位作者 高建平 项民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45-148,共4页
以乙烯基吡咯烷酮为分散剂,以水和乙醇混合溶液为反应介质,用分散聚合方法制备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考察了反应温度、稳定剂浓度和单体浓度对微球平均粒径大小和粒径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乙二醇不适合作苯乙烯分散聚合的稳定剂... 以乙烯基吡咯烷酮为分散剂,以水和乙醇混合溶液为反应介质,用分散聚合方法制备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考察了反应温度、稳定剂浓度和单体浓度对微球平均粒径大小和粒径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乙二醇不适合作苯乙烯分散聚合的稳定剂.随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浓度变大,微球粒径变小,粒径分布变窄,单体浓度的增大会导致微球粒径的增大及粒径分布的加宽.随聚合温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聚合 微球 反应温度 聚苯乙烯 稳定剂
下载PDF
硅烷交联聚丙烯的研究Ⅰ──引发剂用量、接枝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凝胶率和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谢刚 历荣 +2 位作者 崔丹 赵大晔 陈九顺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99-102,共4页
应用单螺杆挤出机对聚丙烯(PP)进行乙烯基三乙基硅烷(VTES)接枝,然后在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1)存在下进行水解交联,对接枝产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和凝胶率(Ge)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 聚丙烯 硅烷 接枝剂 凝胶率 熔体流动速度 交联改性 引发剂 反应温度
下载PDF
反应温度对木质生物质醇解产物分布和反应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邹献武 秦特夫 +3 位作者 黄络华 王勇 顾昌明 张小玲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15-920,共6页
在密闭不锈钢反应釜中以酸化的正辛醇作溶剂,考察了木质生物质在90~210℃范围内的醇解反应过程.结果表明,生物质液化率在130℃达到最大值83%,110℃低温下液化产物中的轻质油产率超过82%,而重质油产率仅有0.11%,随反应温度升高,轻质油... 在密闭不锈钢反应釜中以酸化的正辛醇作溶剂,考察了木质生物质在90~210℃范围内的醇解反应过程.结果表明,生物质液化率在130℃达到最大值83%,110℃低温下液化产物中的轻质油产率超过82%,而重质油产率仅有0.11%,随反应温度升高,轻质油产率逐渐降低,重质油产率却逐渐增大,170℃达最大值12%.轻质油主要由乙酸正辛酯、己酸-4-辛酯、5-甲基糠醛、二辛醚和未反应的正辛醇溶剂组成,重质油是含羟基、甲氧基、羰基和醚键等多种含氧官能团的芳烃或酚类化合物.正辛醇溶剂与纤维素/半纤维素浓酸水解所得乙酸发生酯化反应促进了生物质液化,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所得醛类与木质素降解所得酚类化合物发生二次缩聚反应,降低了生物质液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温度 木质生物质 醇解 产物 组成 分布
下载PDF
反应温度与时间对铝型材厂工业污泥合成堇青石材料的得率与晶相结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于岩 阮玉忠 +1 位作者 吴任平 周敏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46-951,共6页
本研究主要探讨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铝型材厂工业污泥合成堇青石材料的得率和晶相结构的影响.该污泥系由铝型材表面处理时产生的大量废液, 经沉淀过滤所得.主要成分是一种超细的γ-AlOOH, 其中部分是晶体, 部分是无定形体, 活性很高, ... 本研究主要探讨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铝型材厂工业污泥合成堇青石材料的得率和晶相结构的影响.该污泥系由铝型材表面处理时产生的大量废液, 经沉淀过滤所得.主要成分是一种超细的γ-AlOOH, 其中部分是晶体, 部分是无定形体, 活性很高, 有利于堇青石晶相的形成, 能降低反应温度. 实验结果表明: 堇青石含量随着反应温度升高而增加; 晶相结构和晶胞参数与反应温度有关; 确定1350℃为最佳的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在 2~5 h的试样中,堇青石含量增加, 在5~6 h含量降低. 5 h为最佳的反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铝型材厂工业污泥 堇青石 晶相结构 铝化合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