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摄入温度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孙静 郑瑶 郑勇 《农垦医学》 2024年第1期66-71,85,共7页
目的:探讨摄入温度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分为反流性食管炎组(N=125)和慢性胃炎组(N=125),并完成调查问卷填写。结果:两组患者间性别、体重指数、无进食过饱、喜进食水果、喜烫... 目的:探讨摄入温度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分为反流性食管炎组(N=125)和慢性胃炎组(N=125),并完成调查问卷填写。结果:两组患者间性别、体重指数、无进食过饱、喜进食水果、喜烫食、喜饮热烫水、饮水温度等级、饮水习惯年数、食管裂孔疝、冠心病、脂肪肝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喜进食水果、无进食过饱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保护因素,喜烫食、喜饮热烫水、脂肪肝是反流性食管炎的危险因素。结论:摄入温度与反流性食管炎相关,喜饮热烫水的人患反流性食管炎的风险增加,建议喜烫食、喜饮热烫水的人降低饮食及饮水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饮水温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告别反流性食管炎,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
2
作者 赵立荣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4年第2期21-21,共1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饮食习惯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其中,辛辣、油腻等重口味食物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然而,重口味食物的过多食用和不良生活习惯导致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反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饮食习惯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其中,辛辣、油腻等重口味食物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然而,重口味食物的过多食用和不良生活习惯导致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消化系统疾病 饮食习惯 不良生活习惯 逐年上升 发病率 食物 过多食用
下载PDF
康复新液联合PPI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
3
作者 向浪 刘倩 +2 位作者 牛然 苏晓兰 魏玮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3期462-471,共10页
目的纳入系统评价康复新液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相较于单独使用PPI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方法以康复新液、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道炎、KangFuXin、reflux esophagitis... 目的纳入系统评价康复新液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相较于单独使用PPI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方法以康复新液、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道炎、KangFuXin、reflux esophagitis等为检索词在CNKI、WanFang Data、VIP、Embase、Web of Science、PubMed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康复新液联合PPI治疗RE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5项研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康复新液联合PPI治疗RE较单独PPI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95%CI:1.15,1.24)、胃镜下有效率(95%CI:1.14,1.22),血清胃泌素(95%CI:1.15,2.03)和胃动素的分泌(95%CI:0.96,1.39),降低复发率(95%CI:0.20,0.61),且不会增高不良反应发生率(95%CI:0.33~0.79),此外,不同PPI种类以及患者年龄高低对临床有效率无显著影响,而不同内镜下诊断标准对内镜下有效率也无显著影响。结论康复新液联合PPI治疗RE较单独PPI治疗能取得更好的疗效且减少疾病复发,并不会额外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康复新液 质子泵抑制剂 META分析
下载PDF
疏肝和胃方通过抑制NF-κB通路调控M1巨噬细胞极化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食管黏膜炎症的影响
4
作者 杜梦蝶 王玮 +1 位作者 付文尚 孙永顺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66-72,共7页
目的探讨疏肝和胃方通过抑制核因子-κB(NF-κB)通路调控M1巨噬细胞极化对反流性食管炎(RE)大鼠食管黏膜炎症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和造模组(32只)。假手术组暴露食管下段及幽门,造模组予下食管括约肌切开... 目的探讨疏肝和胃方通过抑制核因子-κB(NF-κB)通路调控M1巨噬细胞极化对反流性食管炎(RE)大鼠食管黏膜炎症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和造模组(32只)。假手术组暴露食管下段及幽门,造模组予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加十二指肠半结扎术。术后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疏肝和胃方低剂量组、疏肝和胃方高剂量组和雷贝拉唑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蒸馏水灌胃,疏肝和胃方低、高剂量组分别予以10.49 g·kg^(-1)·d^(-1)、20.98 g·kg^(-1)·d^(-1)疏肝和胃方灌胃,雷贝拉唑组予雷贝拉唑(2.06 mg·kg^(-1)·d^(-1))灌胃,灌胃持续2周。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食管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的磷酸化情况,以及白细胞分化抗原86(CD86)、甘露糖受体(CD206)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鳞状上皮增生,炎症细胞浸润;疏肝和胃方低、高剂量组和雷贝拉唑组组织结构正常,基底层血管湖少且小,无炎症细胞浸润。与假手术比较,模型组CD86、磷酸化IκBα(pIκBα)/IκBα、核因子-κB磷酸化p65(NF-κB pp65)/p65蛋白,以及TNF-α、IL^(-1β)mRNA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疏肝和胃方低、高剂量组和雷贝拉唑组CD86蛋白以及TNF-α、IL^(-1β)mRNA表达下降(P<0.05),疏肝和胃方高剂量组和雷贝拉唑组pIκBα/IκBα、pp65/p65表达下降(P<0.05),但疏肝和胃方低剂量组与模型组pIκBα/IκBα、pp65/p65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CD206表达减少(P<0.05),TGF-βmRNA表达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疏肝和胃方低、高剂量组和雷贝拉唑组CD206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疏肝和胃方高剂量组和雷贝拉唑组TGF-βmRNA表达升高(P<0.05)。结论疏肝和胃方可通过抑制RE大鼠的M1巨噬细胞极化来改善食管黏膜炎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疏肝和胃方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作用机制 大鼠模型 中药研究
原文传递
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镁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分泌功能、血清Ghrelin、Leptin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张旅君 康明祥 李焱平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镁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分泌功能、血清人生长素释放多肽(Ghrelin)、瘦素(Leptin)水平的影响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泸县人民医院诊治的1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奥美拉唑...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镁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分泌功能、血清人生长素释放多肽(Ghrelin)、瘦素(Leptin)水平的影响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泸县人民医院诊治的1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奥美拉唑镁组(n=86)和联合用药组(n=94)。奥美拉唑镁组使用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进行治疗,联合用药组在奥美拉唑镁组的基础上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胃分泌功能[胃泌素(GAS)、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动素(MOT)、血管活性肠肽(VIP)]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血清Ghrelin和Leptin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的总有效率(94.68%)显著高于奥美拉唑镁组的总有效率(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9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GⅡ、VIP、Leptin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用药组PGⅡ、VIP、Leptin水平明显低于奥美拉唑镁组[(14.85±1.73)μg L vs.(21.51±2.11)μg L、(13.41±1.27)pg ml vs.(20.45±1.15)pg ml、(8.11±1.13)pg ml vs.(16.52±2.73)pg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36、38.857、27.41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AS、PGⅠ、MOT、Ghrelin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用药组GAS、PGⅠ、MOT、Ghrelin水平明显高于奥美拉唑镁组[(96.85±5.81)pg ml vs.(78.76±4.87)pg ml、(132.71±11.26)μg L vs.(120.42±10.84)μg L、(280.24±21.67)pg ml vs.(200.56±17.62)pg ml、(26.46±3.41)pg ml vs.(19.64±3.85)pg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27、7.446、26.915、12.602,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38,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比较好,可以有效改善胃分泌功能,调节血清Ghrelin、Leptin水平平衡,进而改善反流现象,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沙必利 奥美拉唑镁 反流性食管炎 胃分泌功能 血清相关因子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的反流性食管炎用药规律及机制分析
6
作者 苏妙芳 梁振钰 陈桂敏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8-15,共8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分析数据库文献中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方剂的用药配伍规律及核心中药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处方,使用Excel建立数据集,进行频数分析...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分析数据库文献中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方剂的用药配伍规律及核心中药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处方,使用Excel建立数据集,进行频数分析,借助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GeneCards及Metascape等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预测中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靶点和通路。结果:共纳入386首方剂,包含182味中药,高频中药为甘草、半夏、黄连、柴胡、白芍和吴茱萸等,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出置信度和提升度高的药组为柴胡-吴茱萸-黄连,聚类分析得到7个药物组合。核心药组共获得44个活性成分,含靶点基因219个;筛选后得到反流性食管炎相关靶基因1 384个,匹配后得到共同靶基因98个。通过分析得到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等为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关键靶点,靶点通路富集结果发现癌症相关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信号通路、乙型肝炎等为主要通路,涉及对无机物的反应、细胞对氮化合物的反应、激酶结合、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等生物功能。槲皮素、异鼠李素、山柰酚等成分可能发挥主要的治疗作用。结论:本研究初步探索出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组方用药规律及3味核心中药的作用成分、靶点及通路,为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和新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用药规律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疏肝和胃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研究
7
作者 高慧霞 郑晓娜 +2 位作者 郭金依 邵智愚 苏秀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究疏肝和胃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15例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55例)和疏肝和胃组(60例),西药组予口服雷贝拉唑... 目的探究疏肝和胃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15例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55例)和疏肝和胃组(60例),西药组予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疏肝和胃组在西药组基础上加用疏肝和胃汤加减治疗,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价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反酸、胃胀、胸骨后灼痛、倦怠乏力、大便黏腻),胃镜下观察患者的胃液反流情况(24 h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胃液反流分级),采集粪便检测肠道菌群种属和数量,并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中医症状评分: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疏肝和胃组患者在胃胀、胸骨后灼痛、倦怠乏力、大便黏腻方面较西药组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反酸方面两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胃液反流情况:治疗后两组24 h食管内胃液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及胃镜下食管内胃液反流程度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疏肝和胃组优于西药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临床疗效:疏肝和胃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57/60),高于西药组的78.18%(43/55)(Z=2.542,P=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肠道菌群:治疗后疏肝和胃组乳酸菌、双歧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升高(P<0.05),肠球菌、肠杆菌数量减少(P<0.05);西药组治疗后乳酸菌、双歧杆菌数量减少(P<0.05),肠杆菌、肠球菌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组比较,疏肝和胃组治疗后乳酸菌、双歧杆菌数量升高(P<0.05),肠球菌、肠杆菌数量减少(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不良反应: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主要不良反应为腹胀腹泻、恶心呕吐、大便次数增多、口干、头痛,西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1.82%(12/55),疏肝和胃组为16.67%(10/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79,P=0.066)。结论疏肝和胃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能够改善患者反酸、胃胀等症状,抑制胃液反流,调节肠道菌群,效果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肝胃不和 疏肝和胃汤 肠道菌群 胃液
原文传递
肝硬化并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因素研究
8
作者 原凯 张波 黄留业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394-400,共7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中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 RE)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连续选取住院部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164例肝硬化并RE患者,作为病例组;随机抽取同时期176例无RE的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中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 RE)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连续选取住院部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164例肝硬化并RE患者,作为病例组;随机抽取同时期176例无RE的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胃镜下表现、并发症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确定危险因素。结果:我院肝硬化患者中RE的发生率为3.97%。两组患者在性别、饮酒史、内镜治疗史、血红蛋白、白细胞、甘油三酯、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胆汁反流、食管裂孔疝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P均 < 0.05)。结论:肝硬化住院患者中RE的发生率为3.97%,既往接受过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或病程中出现严重腹水的肝硬化患者发生RE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反流性食管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李廷荃教授运用“致中和”思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经验探析
9
作者 霍凯 李廷荃 +2 位作者 张晓园 王晓梅 王振雄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11-114,119,共5页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消化系统多发性疾患,其致病因素多样,以反流、烧心为其主要临床表现。近些年来,中医以辨证论治、审证求因等为诊治原则,在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上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李廷荃教授根据“致中和”理论提出,本病主因肝...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消化系统多发性疾患,其致病因素多样,以反流、烧心为其主要临床表现。近些年来,中医以辨证论治、审证求因等为诊治原则,在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上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李廷荃教授根据“致中和”理论提出,本病主因肝、脾、胃不和,寒、湿、热兼杂而发作,治疗时选用半夏泻心汤为基础方,自拟顺胃降逆方以理气机、调寒热、和气血。本文旨在介绍李廷荃教授基于“致中和”思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证经验,以期为本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致中和”思想 顺胃降逆方 中医治疗 临床经验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反流性食管炎的证型及用药规律
10
作者 宋博媛 高望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2期56-63,共8页
目的探究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药组方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2002年1月-2022年1月关于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提取规范纳入的药物信息,构建数据库,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提取方剂326首,证型5... 目的探究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药组方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2002年1月-2022年1月关于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提取规范纳入的药物信息,构建数据库,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提取方剂326首,证型54种,药物157种,药物类别18种。药性以温、平、寒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归经主要以脾、胃、肺为主,通过分析得出常用配伍,并推出6首新方。结论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药治疗药物以清热、补虚及理气药为主,药物配伍上体现了从脾、胃及肝论治的治疗思想,基本治法为疏肝清热,健脾和胃,降逆止痛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中医药治疗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文献研究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喻斌教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并焦虑抑郁经验
11
作者 吴冰清 喻斌 《光明中医》 2024年第7期1304-1307,共4页
目的 探析喻斌教授以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论治反流性食管炎合并焦虑抑郁的临证思路与用药经验。方法 通过跟师,收集整理全程医案,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喻教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理论思想,治法特色,用药经验,并附有临床医案。结果 喻斌教授认... 目的 探析喻斌教授以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论治反流性食管炎合并焦虑抑郁的临证思路与用药经验。方法 通过跟师,收集整理全程医案,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喻教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理论思想,治法特色,用药经验,并附有临床医案。结果 喻斌教授认为,应从气、痰、火3个病理因素论治反流性食管炎。根据反流性食管炎最典型症状,喻教授治疗此病首取理气化痰,舒咽喉,畅情志;次以疏肝泻火,调和胃络止痛。结论 喻教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经验丰富,独具特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酸 反流性食管炎 焦虑抑郁 喻斌
下载PDF
食管裂孔疝合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12
作者 段振慧 魏良洲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4638-4649,共12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食管裂孔疝(EHH)合并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识别相关危险因素,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23年1月至6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内镜中心接受胃镜检查的193例EHH患者... 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食管裂孔疝(EHH)合并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识别相关危险因素,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23年1月至6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内镜中心接受胃镜检查的193例EHH患者进行研究。其中,96例合并RE的EHH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97例未合并RE的EHH患者作为对照组。本研究比较了两组患者在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吸烟、饮酒、BMI、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状态、工作性质)、临床症状、内镜表现、饮食习惯以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体重、BMI和生活习惯:在体重和BMI方面,两组患者表现出显著差异。特别是在合并反流性食管炎(RE)组中,有两种或三种不良饮食习惯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未合并RE组。吸烟、焦虑和工作性质:吸烟和焦虑状态在合并RE组中更为普遍,且该组中以脑力劳动者为主,超过了体力劳动者的比例。高血压和糖尿病:高血压和糖尿病在两组之间也显示出显著差异。临床症状:反酸和烧心的症状在合并RE组患者中更为常见。不同级别食管炎患者的特征差异:吸烟:在C级和D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吸烟行为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BMI:A级和B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BMI上显示出显著差异。性别:D级食管炎与A级和B级食管炎患者在性别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些结果提供了关于食管裂孔疝合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重要临床特征和风险因素的见解,对于未来的治疗策略和管理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结论:本研究深入探究了食管裂孔疝合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核心危险因素,发现关键危险因素:体重、BMI、吸烟、焦虑、工作性质、高血压、糖尿病、反酸与烧心和饮食习惯是食管裂孔疝合并反流性食管炎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存在两种或三种不良饮食习惯的患者,其风险显著增加。临床特征:合并反流性食管炎的食管裂孔疝患者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焦虑症状更常见,且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这些患者更频繁出现反酸和烧心的症状,倾向于有多种不良饮食习惯。不同级别食管炎的差异:吸烟在C级和D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的影响显著。BMI在A级和B级食管炎患者中是一个关键因素。性别差异在D级食管炎与A级及B级食管炎之间表现出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裂孔疝 反流性食管炎 临床特点
下载PDF
烧心、反酸,当心反流性食管炎
13
作者 赵振亚 高玮 徐萍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4年第4期44-45,共2页
反流性食管炎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当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同时导致食管黏膜糜烂、溃疡称为反流性食管炎。相关研究显示,反流性食管炎没有特定的发病人群,在各个年龄阶段均有发生,由于人们生活习惯的不规律,如肥... 反流性食管炎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当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同时导致食管黏膜糜烂、溃疡称为反流性食管炎。相关研究显示,反流性食管炎没有特定的发病人群,在各个年龄阶段均有发生,由于人们生活习惯的不规律,如肥胖、吸烟、酗酒、暴饮暴食、精神压力等,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近20年,全球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大幅增加,而且有部分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并没有反酸、烧心等典型症状,被认为是狡猾的“伪装者”。因此,反流性食管炎仍然值得关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食管 发病人群 黏膜糜烂 典型症状 暴饮暴食 烧心
下载PDF
泄热降逆汤配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用于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疗效
14
作者 李小丽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泄热降逆汤配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用于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5)采用兰索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泄热降逆汤配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用于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5)采用兰索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n=45)另给予泄热降逆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36/45)(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主证、次证评分及食管黏膜形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食管黏膜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醇(PEG)、一氧化氮(NO)]表达低于对照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泌素(Gas)、胃动素(MOT)及血管活性肠肽(VIP)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4(IL-4)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2.22%,1/45)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6/45),差异显著(P<0.05)。结论:泄热降逆汤配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用于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调节免疫,改善临床症状及食管黏膜损伤,促肠胃蠕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热降逆汤 兰索拉唑肠溶胶囊 反流性食管炎 肝胃郁热证
下载PDF
名中医杨骏从气机升降论治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15
作者 付勤 袁爱红 +3 位作者 解鸿宇 杨骏 叶敏 钱俊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4期541-544,共4页
名中医杨骏认为反流性食管炎病位在胃与食管,病机重点在于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引起胃气上逆而发为吐酸、呕逆诸症。临证时注重调和脏腑气机升降,首重和降胃气,同时肃降肺气、交通心肾,肝肺、心肾枢机通利,助脾胃枢机健运,共奏和胃降逆之功... 名中医杨骏认为反流性食管炎病位在胃与食管,病机重点在于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引起胃气上逆而发为吐酸、呕逆诸症。临证时注重调和脏腑气机升降,首重和降胃气,同时肃降肺气、交通心肾,肝肺、心肾枢机通利,助脾胃枢机健运,共奏和胃降逆之功,并配合中药以期标本兼顾。现将杨师诊治反流性食管炎的经验作如下总结,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食管 气机升降 针灸 名医经验 杨骏
下载PDF
自拟和胃降逆饮联合针刺、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16
作者 华依梦 张荻 许露元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275-277,共3页
反流性食管炎(RE)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中老年人、肥胖、吸烟、饮酒及精神压力大者为高发人群,我国发病率为5%~10%[1-2]。以烧心、反酸、嗳气、吞咽困难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内镜检查显示食管糜烂与溃疡,... 反流性食管炎(RE)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中老年人、肥胖、吸烟、饮酒及精神压力大者为高发人群,我国发病率为5%~10%[1-2]。以烧心、反酸、嗳气、吞咽困难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内镜检查显示食管糜烂与溃疡,且具有较高的复发率[3]。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促胃动力药治疗,但停药后容易复发,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病变 吞咽困难 内镜检查 大者 促胃动力药 质子泵抑制剂 高发人群
下载PDF
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影响因素
17
作者 李悦华 吴倩 郭亚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233-23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7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54例老年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反流性食管炎分组,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指标与老年食管癌根治术...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7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54例老年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反流性食管炎分组,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指标与老年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反流性食管炎关系,并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结果154例老年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有44例(28.57%)发生反流性食管炎。两组吸烟史、体重指数(BMI)、饮酒史、血糖水平、白蛋白水平、消化道重建方式、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吸烟史、血糖水平、消化道重建方式、HAMA评分、HAMD评分是诱发反流性食管炎影响因素。结论老年食管癌根治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风险较高,主要与BMI、吸烟史、血糖水平、消化道重建方式、HAMA评分、HAMD评分有关,临床应重视具有上述风险因素患者的早期合理干预,以降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风险,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食管癌根治术 反流性食管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金柴清肝汤联合西药对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改善与进食状态的影响
18
作者 李翡斐 黄燕燕 郑晓春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6期113-116,共4页
目的分析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型)患者采取金柴清肝汤联合西药治疗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症状与进食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两年间(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法(数字表法)分... 目的分析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型)患者采取金柴清肝汤联合西药治疗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症状与进食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两年间(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法(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0例,采取金柴清肝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腹泻、腹胀),治疗前后炎症状态[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7(IL-17)],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反流症状指数评分表(RSI)评分,改良巴氏指数(Barthel指数)评分,反流体征评估表(RF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胃灼热、不思饮食、嘈杂泛酸、脘胁胀满)及胃肠动力(胃动素、胃泌素)。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状态、FOIS、RSI、RFS、Barthel指数、胃肠动力、中医症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7.50%),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指标(IL-23、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RSI、RFS评分低于对照组,FOIS、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胃灼热、不思饮食、嘈杂泛酸、脘胁胀满)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动素、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反流性食管炎疾病治疗中用金柴清肝汤联合西药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较常规治疗更能提高患者进食能力,缓解食管炎引起的相关症状,改善胃肠动力,有助于促进治疗后康复,还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柴清肝汤 西药 肝胃郁热型 反流性食管炎
下载PDF
通降合剂联合西药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19
作者 李员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通降合剂联合西药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7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组。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39例)在... 目的:探讨通降合剂联合西药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7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组。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39例)在其基础上联合通降合剂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评估两组疗效,对比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3(IL-13)]、胃肠激素[胃动素(MTL)、胃泌素(GAS)、一氧化氮(NO)]、食管动力学指标[上括约肌(UES)静息压、下括约肌(LES)静息压]水平,统计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总有效率相比,研究组较高(P<0.05)。两组治疗后hs-CRP、IL-6、IL-13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hs-CRP、IL-6、IL-13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后MTL、GAS、NO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MTL、GAS、NO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后UES与LES静息压显著升高(P<0.05);与研究组治疗后UES与LES静息压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与对照组(12.8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降合剂联合西药应用于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较佳,可降低炎症介质表达,改善胃肠激素与食管动力学,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通降合剂 因子 胃肠激素 不良 食管动力学
下载PDF
西酞普兰结合泮托拉唑和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及对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20
作者 刘朝辉 金嘉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51-54,87,共5页
目的分析西酞普兰结合泮托拉唑和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RE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需要采取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 目的分析西酞普兰结合泮托拉唑和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RE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需要采取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泮托拉唑和伊托必利治疗,观察组采取西酞普兰结合泮托拉唑和伊托必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胃动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胃泌素及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反酸、胸骨后烧痛及烧心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酞普兰结合泮托拉唑和伊托必利治疗RE取得了理想的应用效果,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心理因素对治疗的影响,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并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西酞普兰 泮托拉唑 伊托必利 临床症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