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扎根理论的青年读者反连接数字阅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陈哲 冯小轩 侯欣洁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4-79,共6页
移动智能终端与网络通信设施的普及加速了读者阅读习惯的数字化转型。纸张实体介质的退场、数字平台的创建,将使阅读从个体私域活动转向具有社交属性的群体活动,形成数字阅读的新常态。然而,弹窗推荐、社交分享等数字连接的过度干预,破... 移动智能终端与网络通信设施的普及加速了读者阅读习惯的数字化转型。纸张实体介质的退场、数字平台的创建,将使阅读从个体私域活动转向具有社交属性的群体活动,形成数字阅读的新常态。然而,弹窗推荐、社交分享等数字连接的过度干预,破坏了静态文字阅读的意义连贯性,过分占据读者的注意力,削弱数字阅读体验,引发了读者群体主动断连的反连接行为。通过访谈青年数字阅读用户的微信读书体验,探究数字阅读语境下的读者媒介倦怠现象。调查发现,过度的连接和程序化操作加剧了读者的焦虑和倦怠情绪,引起了读者的心理反感,导致潜水、拒回等主动断连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阅读 反连接 青年读者 扎根理论 媒介倦怠
下载PDF
抵抗、重塑、再驯化:Z世代的“仪式化”数字反连接行为研究
2
作者 朱萍 赖婧怡 《东南传播》 2024年第2期122-124,共3页
随着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互联网时代到来,社交媒体带给用户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过度连接的重负,在为了连接穷尽想象后,用户开始寻求“解脱”。Z世代群体作为社交平台使用主力军,在数字过度连接下,一部分受众开始选择不去使用或间歇... 随着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互联网时代到来,社交媒体带给用户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过度连接的重负,在为了连接穷尽想象后,用户开始寻求“解脱”。Z世代群体作为社交平台使用主力军,在数字过度连接下,一部分受众开始选择不去使用或间歇性摇摆使用社交平台,通过适当的数字断连以减轻媒介信息过载所带来的焦虑与依赖。抵抗技术,正在成为算法时代的一种反向潮流。本文基于感知过载理论和传播仪式观理论,以豆瓣“反技术依赖”和“数字极简主义”小组为样本,探究Z世代群体在社交平台中进行“仪式化”数字断连的动因及其重塑的意义价值,对寻求合理数字断连路径具有启发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反连接 感知过载 Z世代 社交平台
下载PDF
从过度分享到反连接:液态监视下微信“Z世代”用户的社交行为转变
3
作者 蔡易君 《科技传播》 2024年第6期112-115,共4页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Z世代”群体,常常被认为是活跃在微信朋友圈中进行自我呈现的主力军。然而在如今的数字化社会中,用户的一切行为似乎都处于透明之中,公私领域界限逐渐模糊,社交环境发生变化,众多“Z世代”用户也从热衷于社交...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Z世代”群体,常常被认为是活跃在微信朋友圈中进行自我呈现的主力军。然而在如今的数字化社会中,用户的一切行为似乎都处于透明之中,公私领域界限逐渐模糊,社交环境发生变化,众多“Z世代”用户也从热衷于社交分享而变得沉默,甚至关闭朋友圈直接选择逃离。文章以鲍曼和里昂提出的“液态监视”为背景来分析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的社交行为,结合对相关用户的访谈内容,具体探讨微信“Z世代”用户在朋友圈的社交行为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监视 微信朋友圈 “Z世代” 社交行为 反连接
下载PDF
数字化生存语境下反连接的现实意义探究
4
作者 胡玥 《声屏世界》 2024年第8期95-97,共3页
在数字化生存语境下,“反连接”不仅是连接文化的一个悖论,也展现了一系列的二元对立:连接与断连、平台与用户等。探究用户的反连接行为是数字化生存发展的必要课题,也可以说“反连接”是为了更好地“连接”。基于彭兰的“反连接”理论... 在数字化生存语境下,“反连接”不仅是连接文化的一个悖论,也展现了一系列的二元对立:连接与断连、平台与用户等。探究用户的反连接行为是数字化生存发展的必要课题,也可以说“反连接”是为了更好地“连接”。基于彭兰的“反连接”理论,文章归纳了用户当前的反连接途径并对其动因进行概括,旨在探究反连接行为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生存 连接与断连 反连接 平台责任
下载PDF
社交媒体时代文艺评论的连接与反连接 被引量:6
5
作者 胡疆锋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3-229,共7页
进入数字时代之后,特别是永远在线、支持用户生成内容的社交媒体兴起以来,文艺评论呈现出“云游于艺”的姿态。数字时代文艺评论面临的危机和挑战不在于社交媒体的无处不在性,而在于它的不可见性与不可知性。社交媒体所具有的锁定、隔离... 进入数字时代之后,特别是永远在线、支持用户生成内容的社交媒体兴起以来,文艺评论呈现出“云游于艺”的姿态。数字时代文艺评论面临的危机和挑战不在于社交媒体的无处不在性,而在于它的不可见性与不可知性。社交媒体所具有的锁定、隔离和(无法)退出等情形,构成了数据的“围墙花园”,消解了社交媒体的平等性、多样性和赋权功能,导致文艺评论走向反连接或无效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文艺评论 连接 反连接
下载PDF
网络游戏中的数字劳动与反连接现象研究
6
作者 胡语芯 张楚悦 赵薇婷 《新媒体研究》 2023年第5期36-41,共6页
为探究网络游戏中的数字劳动与用户反连接行为之间的关系,使用问卷调查法进行量化研究。研究认为:网络游戏中数据生产的劳动程度不断加深,会使用户逐渐从“正连接”转变为“反连接”,而数字文化生产活动不会直接导致用户的反连接行为;... 为探究网络游戏中的数字劳动与用户反连接行为之间的关系,使用问卷调查法进行量化研究。研究认为:网络游戏中数据生产的劳动程度不断加深,会使用户逐渐从“正连接”转变为“反连接”,而数字文化生产活动不会直接导致用户的反连接行为;具有数字劳工身份认同的玩家媒介素养更高。需要进一步提升网络游戏玩家“去商品化”身份认同,推动网络游戏以“受众本位”设计研发,为政府“防沉迷”等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劳工 数字反连接 网络游戏 非物质劳动 数字经济 防沉迷
下载PDF
反连接路径探索——基于对豆瓣“反技术依赖”小组的观察研究
7
作者 孙卓立 《科技传播》 2023年第6期85-88,共4页
与媒介产生过度连接后形成了众多弊端,一些人开始进行反思并且尝试反连接。豆瓣“反依赖小组”的成员们从理论探讨与生活实际出发,践行反技术依赖行动。文章从“反连接”的角度出发,审视人们在现代媒介生活中对于技术的使用发展状况,对... 与媒介产生过度连接后形成了众多弊端,一些人开始进行反思并且尝试反连接。豆瓣“反依赖小组”的成员们从理论探讨与生活实际出发,践行反技术依赖行动。文章从“反连接”的角度出发,审视人们在现代媒介生活中对于技术的使用发展状况,对连接与反连接行动提出了新的思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依赖 反连接 主体性
下载PDF
抗争与平衡:基于个人主体性的数字反连接行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谢田甜 牛茵 曾海芳 《新媒体研究》 2022年第23期42-46,共5页
为探究数字反连接现象背后的成因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心理,以豆瓣“反技术依赖小组”为研究个案,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对数字反连接行为与个人主体性之间的关联展开分析。研究发现,主体性的发挥是引发数字反连接行为的关键因素,... 为探究数字反连接现象背后的成因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心理,以豆瓣“反技术依赖小组”为研究个案,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对数字反连接行为与个人主体性之间的关联展开分析。研究发现,主体性的发挥是引发数字反连接行为的关键因素,也是反抗媒介依赖的重要力量。数字反连接现象的出现不仅反映出受众的批判意识与反思精神,还给身处媒介化社会的个体提供了有益启示:坚守并争取作为人的主体性,才能更好平衡人与媒介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发挥媒介技术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技术 媒介依赖 主体性 数字反连接 社交媒体倦怠
下载PDF
连接与反连接:全媒体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思考 被引量:3
9
作者 周燕 《新媒体研究》 2021年第2期35-37,48,共4页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格局与舆论生态都发生了显著变化,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从"连接"与"反连接"的视角出发,阐释二者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机制中的理论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运用"...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格局与舆论生态都发生了显著变化,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从"连接"与"反连接"的视角出发,阐释二者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机制中的理论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运用"连接"与"反连接"思维有效提升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机制的创新路径。即通过加强主体连接、内容连接、载体连接,推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良好开展;通过保留宣传载体独特性,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把牢意识形态正确方向。充分发挥新型媒体平台作用,进而推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 宣传思想工作 连接 反连接 创新路径
下载PDF
社交平台中主动性反连接行为研究
10
作者 张嘉 《中国报业》 2023年第2期58-59,共2页
在网络社交平台的支持下,人与人之间不断突破距离、阶层的隔阂,创建联系,但也给一些用户造成了社交压力。文章通过对创建微博“小号”这一行为进行内因分析,探讨网络社交逃避行为背后的人—人关系、人—机关系中存在的矛盾,以期为人们... 在网络社交平台的支持下,人与人之间不断突破距离、阶层的隔阂,创建联系,但也给一些用户造成了社交压力。文章通过对创建微博“小号”这一行为进行内因分析,探讨网络社交逃避行为背后的人—人关系、人—机关系中存在的矛盾,以期为人们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媒介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小号 社交逃避 反连接
原文传递
连接与反连接:互联网法则的摇摆 被引量:322
11
作者 彭兰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37,共18页
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线索,是人与人的连接的演变,连接也已成为互联网的一个内在法则。不同时期的不同连接模式,在不同方向上满足了人们的社会关系需求,在连接模式的演变中,也存在着远距离与近距离、匿名与实名、弱关系与强关系等关系... 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线索,是人与人的连接的演变,连接也已成为互联网的一个内在法则。不同时期的不同连接模式,在不同方向上满足了人们的社会关系需求,在连接模式的演变中,也存在着远距离与近距离、匿名与实名、弱关系与强关系等关系属性的摇摆。但今天人们也在面临着过度连接的重负,例如强互动下的倦怠与压迫感、圈层化对个体的约束及对社会的割裂、线上过度连接对线下连接的挤占、人与内容过度连接的重压、对"外存"的过度依赖等。过度连接的背景下,适度的反连接或许将成为互联网的一种新法则,它是用户在必要情境下的一种新选择,它可以从对用户的赋权、服务商权力限制、产品策略调整以及网络素养培养等线索中去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 反连接 圈层化 用户赋权 网络素养
原文传递
数字劳工的“罢工”?——作为加速社会“减速策略”的数字反连接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李子仪 姬德强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3-55,共13页
本研究在整合"反连接"概念及其流变的基础上,通过对18位具有"反连接行为"受访者的访谈发现,个体的反连接行为是由于长时间、全平台的数字劳动造成的,而个体的劳动过载与劳动异化源于结构性的社会加速。个体(用户)在... 本研究在整合"反连接"概念及其流变的基础上,通过对18位具有"反连接行为"受访者的访谈发现,个体的反连接行为是由于长时间、全平台的数字劳动造成的,而个体的劳动过载与劳动异化源于结构性的社会加速。个体(用户)在与"加速社会"和"平台"的关系中作为资源的产出者既受到来自互联网连接文化的诱惑,也承受着社会加速的压力,因此"断开"连接作个体对自身劳工化的"反抗",可以被比作一种"数字罢工"。虽然个体通过节点切换、空间规训和接口关闭等三种"罢工"方式暂缓了过度劳动的异化病症,削弱了社会加速带来的压力与紧张感,但作为一种功能性减速,反连接仍是个体为融入加速社会而选择的一种"减速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反连接 加速社会 数字劳动 劳动异化 数字罢工
原文传递
泄洪洞反弧连接段水流特性的三维数值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宏伟 张东 +1 位作者 吴一红 刘之平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1-268,共8页
利用商用软件FLUENT,对具有自由表面的泄洪洞反弧连接段水流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采用k-ε湍流模型描述水流的湍流流动,自由表面采用VOF方法处理。详细研究了反弧段速度、压力、壁面剪应力的变化规律及水流的空化特性,分析了不同反弧半... 利用商用软件FLUENT,对具有自由表面的泄洪洞反弧连接段水流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采用k-ε湍流模型描述水流的湍流流动,自由表面采用VOF方法处理。详细研究了反弧段速度、压力、壁面剪应力的变化规律及水流的空化特性,分析了不同反弧半径和反弧圆心角对反弧段及其下游水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体型优化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洪洞连接 水力特性 数值模拟 体型优化
下载PDF
反放弯筋连接件的格构式推出试验研究-关于钢-砼组合桁架系列研究之三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惟德 白凤 +1 位作者 郑德尧 王晓毅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1期81-86,共6页
T型、检钉和该文反放弯连接件是系列研究之一、二和之三.反放弯地连接件在格构式试件上作推出试验,属国内外首次.文中分析工作机理和破坏形态,导出抗剪承载力公式,试验值与理论值吻合较好,约为正放弯筋的50%.建议在有反向水... T型、检钉和该文反放弯连接件是系列研究之一、二和之三.反放弯地连接件在格构式试件上作推出试验,属国内外首次.文中分析工作机理和破坏形态,导出抗剪承载力公式,试验值与理论值吻合较好,约为正放弯筋的50%.建议在有反向水平剪力的组合桁架等格构式组合结构中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弯筋连接 惟出试验 混凝土 桁架
下载PDF
一种变压器反极性连接的双向DC-DC变换器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涛 瞿文龙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61,共5页
本文对一种隔离变压器反极性连接时的双向DC-DC变换器进行了研究。隔离变压器副边绕组极性的不同选择可使变换器分为正向连接型和反向连接型两种。本文介绍了反向连接时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研究了传递的功率与占空比、移相角以及... 本文对一种隔离变压器反极性连接时的双向DC-DC变换器进行了研究。隔离变压器副边绕组极性的不同选择可使变换器分为正向连接型和反向连接型两种。本文介绍了反向连接时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研究了传递的功率与占空比、移相角以及两边电源电压的关系。比较了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对变换器开关器件电流电压应力的影响。在保持50%占空比不变、采用移相调节功率时,两种拓扑结构具有相同的性能。实验结果验证了这种反向极性连接的变换器也可以正常地工作于占空比调节方式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DC变换器 变压器极性连接 功率传递 移相控制 占空比控制
下载PDF
反拉连接器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白永峰 杨启民 《煤矿机械》 1991年第4期48-49,共2页
一、煤矿掘进工作面采用反拉连接器的必要性矿车是矿山运输设备中数量最多、用途最大、必不可少的设备。连接器的型式以插销和三环链为最多。对连接器的要求是:有足够的强度、操作简单、不自动松脱、安全可靠。在正常情况下,掘进工作面... 一、煤矿掘进工作面采用反拉连接器的必要性矿车是矿山运输设备中数量最多、用途最大、必不可少的设备。连接器的型式以插销和三环链为最多。对连接器的要求是:有足够的强度、操作简单、不自动松脱、安全可靠。在正常情况下,掘进工作面的上、下山是采用正拉车的运输方式,即绞车大绳勾头的桃形环是与矿车插销一端相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车 连接
下载PDF
媒介技术视角下“来电焦虑”症候探究
17
作者 彭俊茜 《科技传播》 2024年第8期22-24,28,共4页
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大大改变了人们的互动方式,使人们处于时刻连接中。当“连接一切”成为数字媒介时代的标志时,我们要关注这种连接所带来的时代症候。文章将从媒介技术视角出发探讨以下问题:“来电焦虑”症候缘何产生?中介化交往... 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大大改变了人们的互动方式,使人们处于时刻连接中。当“连接一切”成为数字媒介时代的标志时,我们要关注这种连接所带来的时代症候。文章将从媒介技术视角出发探讨以下问题:“来电焦虑”症候缘何产生?中介化交往时代已然到来,面对电话恐惧症,如何处理好人与媒介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与人有意义的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技术 永久在线 电话焦虑 社交倦怠 反连接
下载PDF
主体性危机:重思互联网的连接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子仪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48,共2页
作为互联网的节点,人的主体性面临新技术对能动性的消解和实践性的支配,不仅呈现出装置内“物”的特征,也因此陷入节点化生存过度连接与平台化生存连接匮乏的困境。
关键词 主体性 连接 媒介装置 数字化生存 数字反连接
下载PDF
互联网环境下微信读书的用户连接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鸿瑶 《新媒体研究》 2020年第1期17-18,23,共3页
互联网技术推动了移动终端的普及,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社会化阅读平台为用户提供了连接和互动的场所。微信读书将强关系和弱关系相结合连接用户,通过多种社交互动方式以及对用户心理的把握实现了用户黏性的维系。与此同时,仍有许多因... 互联网技术推动了移动终端的普及,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社会化阅读平台为用户提供了连接和互动的场所。微信读书将强关系和弱关系相结合连接用户,通过多种社交互动方式以及对用户心理的把握实现了用户黏性的维系。与此同时,仍有许多因素阻碍用户的观点表达,微信读书需要恰当把握连接与“反连接”,增设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大的阅读自由,优化阅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读书 连接反连接 用户黏性 自我表达
下载PDF
线上“社交围城”:“已读不回”背后的社交危机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楠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59-61,共3页
“已读回执”的设计初衷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实时连接,以更为高效的方式获取信息。但伴随连接的不断延伸与拓展,虽在不同层面上满足了个体的社会关系需求,但也在连接模式的演变中存在着社交强弱关系等属性的摇摆。“已读不回”现象反映... “已读回执”的设计初衷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实时连接,以更为高效的方式获取信息。但伴随连接的不断延伸与拓展,虽在不同层面上满足了个体的社会关系需求,但也在连接模式的演变中存在着社交强弱关系等属性的摇摆。“已读不回”现象反映出个体对于数字媒介社交的倦怠,究其本质是个体在互联网空间对于技术的反连接。适度的反连接或许将成为互联网的一种新法则和新的媒介素养,是个体在必要情境下的一种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读不回 社交媒体 社交倦怠 反连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