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发光细菌法的工业废水综合毒性检测技术
1
作者 苏少林 《科学技术创新》 2023年第22期61-64,共4页
本文选择10家企业采集工业废水,并使用便携式水质分析仪、纳氏试剂光度计等测定了废水样品的pH值、电导率、化学需氧量等8项理化指标。同时,向预处理后的废水中加入发光细菌液,使用温控毒性检测仪检测废水样品的发光抑制率,并参照《Micr... 本文选择10家企业采集工业废水,并使用便携式水质分析仪、纳氏试剂光度计等测定了废水样品的pH值、电导率、化学需氧量等8项理化指标。同时,向预处理后的废水中加入发光细菌液,使用温控毒性检测仪检测废水样品的发光抑制率,并参照《Microtox毒性等级划分标准》进行毒性等级划分。结果表明,10家企业中矿物加工企业B、饮料制造企业D、纺织企业E、化工企业H、石油加工企业J的废水存在毒性,与理化指标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其中矿物加工企业B排放废水的毒性等级为Ⅲ级,评价结果为重毒,需要改进废水净化工艺以降低废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细菌法 工业废水 综合毒性检测 温控毒性检测仪
下载PDF
对《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的改进和探讨 被引量:11
2
作者 杜丽娜 薛金玲 +4 位作者 余若祯 陆韻 胡林林 刘征涛 罗国荣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3-127,共5页
以国标(GB/T 15441—1995)方法中推荐使用的明亮发光杆菌T3小种(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 T3spp.)为测试生物.针对《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GB/T 15441—1995),从数据处理、参比毒物和测定方法 3个角度,对国标方法进行了改... 以国标(GB/T 15441—1995)方法中推荐使用的明亮发光杆菌T3小种(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 T3spp.)为测试生物.针对《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GB/T 15441—1995),从数据处理、参比毒物和测定方法 3个角度,对国标方法进行了改进。应用Origin 7.5程序对测试数据进行拟合,并选择出拟合效果较为理想的Sigmoidal函数与国标中使用的线性函数进行了拟合对比。针对国标中使用的剧毒性物质HgCl2,选择了毒性较低的ZnSO4·7H2O作为替代参比物,并对2种金属离子的毒性测试数据进行了比较。因为使用的生物毒性测定仪的国标方法要求严格的操作并且步骤繁琐,选择利用酶标仪进行测定,并对2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验证了酶标仪使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急性毒性 发光细菌法 国标方 改进
下载PDF
利用发光细菌法快速测定钻井液完井液的生物毒性 被引量:16
3
作者 易绍金 向兴金 肖稳发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18,共3页
根据GB/T 15541-1995和美国糠虾生物试验法,建立了快速测定钻井液完井液添加剂及体系生物毒性的发光细菌法,并用发光细菌法对钻井液完井液添加剂、体系、废弃钻井液、钻屑及污水等样品进行了生物毒性测定。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廉价... 根据GB/T 15541-1995和美国糠虾生物试验法,建立了快速测定钻井液完井液添加剂及体系生物毒性的发光细菌法,并用发光细菌法对钻井液完井液添加剂、体系、废弃钻井液、钻屑及污水等样品进行了生物毒性测定。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廉价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毒性 钻井液 完井液 钻井液添加剂 发光细菌法 测定
下载PDF
发光细菌法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6
4
作者 方战强 陈中豪 +1 位作者 胡勇有 李友明 《重庆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6-58,共3页
详细叙述了发光细菌的生理特性及其应用原理 ,与其它生物监测方法相比具有快速、简便、灵敏等特点 ,重点评述了发光细菌法在工业废水以及水域水质毒性监测中的应用情况 ,其测试结果与传统的鱼类毒性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实际应用... 详细叙述了发光细菌的生理特性及其应用原理 ,与其它生物监测方法相比具有快速、简便、灵敏等特点 ,重点评述了发光细菌法在工业废水以及水域水质毒性监测中的应用情况 ,其测试结果与传统的鱼类毒性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实际应用方便可行。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细菌法 水质监测 毒性测试 环境监测 生物毒性监测
下载PDF
发光细菌法检测环境污染中的基因毒性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华清 殷浩文 +3 位作者 陈晓倩 郭锐 顾宗濂 谢思琴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77-580,共4页
用明亮发光杆菌T3小种的暗变种T9171菌株检测 9种化合物和 14种环境样品的基因毒性 .结果表明 ,在 9种化合物中检出 3种阳性物 ,6种可疑物 .在 14种环境样品中检出 2个样品呈阳性 ,7个样品呈可疑 ,其余为阴性 .激活系统S9能极大地提高... 用明亮发光杆菌T3小种的暗变种T9171菌株检测 9种化合物和 14种环境样品的基因毒性 .结果表明 ,在 9种化合物中检出 3种阳性物 ,6种可疑物 .在 14种环境样品中检出 2个样品呈阳性 ,7个样品呈可疑 ,其余为阴性 .激活系统S9能极大地提高试验的灵敏度 .在环境基因毒物的筛选中 ,发光细菌法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短期生物试验方法 .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毒性 发光细菌法 检测 环境污染
下载PDF
发光细菌法研究纸浆CEH漂白废水的毒性 被引量:5
6
作者 方战强 李友明 曾志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84-88,共5页
采用发光细菌法对纸浆CEH漂白废水进行毒性研究,其中C段废水的毒性最大,其EC50为28 83%,属于强毒级别;E段、H段废水的EC50分别为68 92%、267 9%,分别属于毒、无毒级别;其中C段的毒性排放负荷约占总废水毒性排放负荷的67 5%左右;结果表明... 采用发光细菌法对纸浆CEH漂白废水进行毒性研究,其中C段废水的毒性最大,其EC50为28 83%,属于强毒级别;E段、H段废水的EC50分别为68 92%、267 9%,分别属于毒、无毒级别;其中C段的毒性排放负荷约占总废水毒性排放负荷的67 5%左右;结果表明,漂白废水的毒性排放负荷较大,约为423 92TU·m3·t(浆)-1,相当于42 93gHgCl2·t(浆)-1,对其治理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白废水 发光细菌法 EC50 排放 毒性研究 治理 负荷 忽视 左右 CL2
下载PDF
发光细菌法在渗滤液生物毒性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曾晓岚 陈鑫 +1 位作者 丁文川 李作鑫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378-380,480,共4页
测定垃圾渗滤液的生物毒性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是目前用于测试生物毒性的方法多种多样,缺乏系统性与比较性。发光细菌法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生物毒性测定方法。文章介绍了发光细菌法的基本原理和几种常用测试方法,总结了发... 测定垃圾渗滤液的生物毒性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是目前用于测试生物毒性的方法多种多样,缺乏系统性与比较性。发光细菌法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生物毒性测定方法。文章介绍了发光细菌法的基本原理和几种常用测试方法,总结了发光细菌法在垃圾渗滤液生物毒性测定中应用情况,并对其在垃圾渗滤液生物毒性测定中的广泛应用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细菌法 垃圾渗滤液 生物毒性
原文传递
基于发光细菌法的农产品中主要重金属的联合毒性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刘霞 何早 +2 位作者 胡雨欣 郑舒 罗芳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64,共5页
通过细菌发光抑制试验,研究Pb^(2+)、Cd^(2+)和Hg^(2+)的单一毒性,以及Pb^(2+)+Cd^(2+)、Cd^(2+)+Hg^(2+)、Pb^(2+)+Hg^(2+)、Pb^(2+)+Cd^(2+)+Hg^(2+)的混合毒性,分别采用等毒性单位法与加和指数法,对其混合物的联合毒性进行评价。结... 通过细菌发光抑制试验,研究Pb^(2+)、Cd^(2+)和Hg^(2+)的单一毒性,以及Pb^(2+)+Cd^(2+)、Cd^(2+)+Hg^(2+)、Pb^(2+)+Hg^(2+)、Pb^(2+)+Cd^(2+)+Hg^(2+)的混合毒性,分别采用等毒性单位法与加和指数法,对其混合物的联合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种重金属的毒性大小为Hg^(2+)>Pb^(2+)>Cd^(2+)。对于混合体系,两种评价方法结果一致,即Pb^(2+)+Cd^(2+)为协同作用;Cd^(2+)+Hg^(2+)、Pb^(2+)+Hg^(2+)和Pb^(2+)+Cd^(2+)+Hg^(2+)均为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细菌法 明亮发光杆菌 联合毒性 重金属 等毒性单位 加和指数
下载PDF
发光细菌法测定水成膜泡沫急性毒性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宪忠 包志明 傅学成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5-258,共4页
为考察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的急性毒性,采用青海弧菌Q67淡水菌种对参比物氯化汞和4种市售水成膜泡沫灭火剂进行了15min发光菌急性毒性测定。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和S形曲线拟合的差异进行比较,确定了适用于水成膜泡沫灭火剂发光菌急... 为考察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的急性毒性,采用青海弧菌Q67淡水菌种对参比物氯化汞和4种市售水成膜泡沫灭火剂进行了15min发光菌急性毒性测定。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和S形曲线拟合的差异进行比较,确定了适用于水成膜泡沫灭火剂发光菌急性毒性数据的拟合方法,得到了4种水成膜泡沫样品的拟合方程,并计算了各自的EC50值。试验结果表明,S形曲线函数适用于水成膜泡沫灭火剂发光菌急性毒性数据的拟合,拟合度较高。4种泡沫灭火剂的EC50值分别为3 100、140、620、870mg/L,急性毒性数据与混合比及泡沫类型之间无明显规律。这与不同生产厂家配方差异较大,各生产厂家选用的组分及组分配比均不相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成膜泡沫 发光细菌法 青海弧菌Q67 急性毒性
下载PDF
发光细菌法监测废水综合毒性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秀君 韩桂春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9-41,共3页
运用发光细菌法对 2 6个污染源废水样的毒性进行测定。并以毒性较为稳定的 Hg Cl2 作参比毒物 ,使此法所测得的毒性定量化。据水质毒性分级标准 ,对水样毒性的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属 级低毒的 1 1个 , 级中毒 4个 , 级重毒1个 , 级高毒 ... 运用发光细菌法对 2 6个污染源废水样的毒性进行测定。并以毒性较为稳定的 Hg Cl2 作参比毒物 ,使此法所测得的毒性定量化。据水质毒性分级标准 ,对水样毒性的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属 级低毒的 1 1个 , 级中毒 4个 , 级重毒1个 , 级高毒 3个 , 级剧毒 7个。另从辽阳化纤厂五个废水样可以看出距离污染源越近毒性越强。这一结果既与实际情况相符又与鱼的毒性试验结果一致 ,证明发光菌监测工业废水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细菌法 综合毒性 废水监测
下载PDF
淡水发光细菌法测定有机废水的可生化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谢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0-112,共3页
关键词 淡水发光细菌法 测定 有机废水处理 可生化性
下载PDF
发光细菌法测定有机污染土壤的生物毒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向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5-287,共3页
在研究发光细菌培养方法、不同有机溶剂对土壤中有机毒物提取效率、土壤有机毒物对发光细菌的生物毒性基础上,利用发光细菌法测定了不同来源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毒性。结果表明,发光细菌的发光强度与污染土壤的DCM/DMSO提取液浓度呈负相... 在研究发光细菌培养方法、不同有机溶剂对土壤中有机毒物提取效率、土壤有机毒物对发光细菌的生物毒性基础上,利用发光细菌法测定了不同来源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毒性。结果表明,发光细菌的发光强度与污染土壤的DCM/DMSO提取液浓度呈负相关,但土壤的生物毒性与其中的污染石油含量并不成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污染 生物毒性 测定 发光细菌法
下载PDF
发光细菌法监测河流水质状况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兆群 丁长春 司皖苏 《环境与开发》 2001年第1期49-50,共2页
运用发光细菌法对淮阴市河流水样的毒性进行监测 ,并以毒性较为稳定的HgCl2 作参比毒物 ,使此法所测得的毒性定量化 .据水质毒性分级标准 ,对水样毒性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同时参照水质的理化因子 ,可以看出 。
关键词 发光细菌法 水质毒性 分级标准 河流 水质监测
下载PDF
发光细菌法监测工业废水综合毒性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兆群 王芹丁 长春 《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 2002年第1期33-35,共3页
运用发光细菌法对淮安市工业废水的毒性进行测定 ,并以毒性较为稳定的HgCl2 作为参比毒性 ,使此法测得的毒性定量化。据水质毒性分级标准 ,对水样毒性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同时参照水质的理化因子 ,可以看出 ,该方法测出的水质毒性能够更... 运用发光细菌法对淮安市工业废水的毒性进行测定 ,并以毒性较为稳定的HgCl2 作为参比毒性 ,使此法测得的毒性定量化。据水质毒性分级标准 ,对水样毒性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同时参照水质的理化因子 ,可以看出 ,该方法测出的水质毒性能够更好反映出水质污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细菌法 分级标准 综合毒性 工业废水 环境监测
下载PDF
发光细菌法对北戴河湿地沉积物遗传毒性的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昔龙 李倩 +6 位作者 张佳林 林法祥 高伟 韩彬 崔志松 李景喜 郑立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8-517,共10页
针对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造成的秦皇岛北戴河湿地植被退化,通过种植湿地植被碱蓬(Suaedasalsa)和海韭菜(Triglochinpalustre)对受损湿地进行修复。为评价修复效果,分析了8个站位在修复前(2016-11)和修复后(2017-07)沉积物中多环芳烃、... 针对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造成的秦皇岛北戴河湿地植被退化,通过种植湿地植被碱蓬(Suaedasalsa)和海韭菜(Triglochinpalustre)对受损湿地进行修复。为评价修复效果,分析了8个站位在修复前(2016-11)和修复后(2017-07)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石油烃和重金属的含量变化,同时采用发光细菌法评价其遗传毒性。结果显示,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和石油烃的含量在修复后下降明显,降解率范围分别为82.57%~97.45%和60.99%~98.99%。此外,修复前多数样品表现出较强的遗传毒性,发光细菌法显示沉积物遗传毒性的丝裂霉素C(MitomycinC,简称MMC)的等当量浓度范围为-2.042~2.018mg/L,4个站位为高毒,中毒和低毒的站位各有2个;修复后,沉积物的遗传毒性明显降低,其MMC的等当量浓度范围为-0.574~0.015mg/L,所有站位均为低毒。研究表明,湿地植被的修复显著提高了湿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且发光细菌法可作为快速评价湿地沉积物遗传毒性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湿地修复 发光细菌法 遗传毒性
下载PDF
发光细菌法快速监测和评价工业废水综合毒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邢协淼 朱继佩 +1 位作者 戴继森 钟才高 《生态科学》 CSCD 1992年第2期91-94,共4页
以汞、镉、铅、砷和六价铬的混合后对发光细菌的综合毒性为参照标准,对工业废水进行快速监测和毒性分级的研究。实验得出上述混合毒物与发光细菌的发光强度的相关关系是y=40.9131-23.7200lnx,r=0.995。根据工业废水的桕对发光强度,建议... 以汞、镉、铅、砷和六价铬的混合后对发光细菌的综合毒性为参照标准,对工业废水进行快速监测和毒性分级的研究。实验得出上述混合毒物与发光细菌的发光强度的相关关系是y=40.9131-23.7200lnx,r=0.995。根据工业废水的桕对发光强度,建议将工业废水划分为微毒,低毒,中等毒,高毒和剧毒五个毒性级别,并可根据上述线性关系,推算出有毒物质的浓度范围和相当于国家标准的倍数。应用此法对22份工业废水进行了实际测定与评价;还对四个企业工业废水处理前后的毒性进行了测定与毒性比较,结果表明处理后较处理前的毒性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细菌法 快速监测 评价 工业废水 综合毒性
下载PDF
发光细菌法评价典型制革表面活性剂的生态毒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韩威妺 周萱 +2 位作者 谭娟 彭良琼 张文华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7-51,62,共6页
表面活性剂应用于皮革生产过程各个湿加工工序,未被皮坯吸收的表面活性剂随废水排放,引起潜在的生态风险。本文采用明亮发光杆菌新鲜菌液,评价了制革生产中常用的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子九种表面活性剂,暴露15 min的生态毒性。结果发现... 表面活性剂应用于皮革生产过程各个湿加工工序,未被皮坯吸收的表面活性剂随废水排放,引起潜在的生态风险。本文采用明亮发光杆菌新鲜菌液,评价了制革生产中常用的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子九种表面活性剂,暴露15 min的生态毒性。结果发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发光细菌的生态毒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Triton X-100和Tween80对发光细菌有轻微发光抑制(10%~35%);磺酸盐型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拉开粉和太古油的光抑制率在浓度达2.0 g/L时仅分别为15%和45%,生态毒性远小于渗透剂T(EC50=406.81 mg/L);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为:CTAB(EC50=2.37 mg/L)>DTAB(EC50=10.68 mg/L)>SKC(EC50=73.96 mg/L)。研究结果为清洁制革过程选用表面活性剂提供了生态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细菌法 制革 表面活性剂 生态毒性 评价
原文传递
发光细菌法评价常用有机鞣剂的生态毒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发明 彭良琼 +2 位作者 林诗雨 侯梦春 张文华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18,29,共6页
有机鞣剂通过与皮胶原的多点交联,使生皮转变为革,是一类重要的无铬鞣剂。本文采用新鲜明亮发光杆菌液,评价了常用有机鞣剂暴露15 min的生态毒性。结果表明,三聚氯氰类两性鞣剂F的EC50值为423.84 mg/L,醛类鞣剂的EC50值为:甲醛25.51 mg/... 有机鞣剂通过与皮胶原的多点交联,使生皮转变为革,是一类重要的无铬鞣剂。本文采用新鲜明亮发光杆菌液,评价了常用有机鞣剂暴露15 min的生态毒性。结果表明,三聚氯氰类两性鞣剂F的EC50值为423.84 mg/L,醛类鞣剂的EC50值为:甲醛25.51 mg/L、戊二醛92.12 mg/L、噁唑烷154.17 mg/L、有机膦261.50 mg/L、两性鞣剂T 796.31 mg/L,即常用有机鞣剂的毒性大小为:甲醛>>戊二醛>噁唑烷>有机膦>三聚氯氰类两性鞣剂F>两性鞣剂T。进一步研究发现,有机膦的毒性源自其中的游离甲醛,两性鞣剂T的毒性主要受游离甲醛影响、且甲醛与其它组分有拮抗作用,而噁唑烷中游离甲醛与其它组分产生协同毒性效应。研究结果为制革中鞣剂的选用,提供了生态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鞣剂 发光细菌法 甲醛 生态毒性
原文传递
生物应急监测—发光细菌法在供水行业内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淑琴 张建柱 《现代科学仪器》 2013年第4期250-252,共3页
通过对滨海新区三家供水单位进行长时间的毒性检测,积累数据,建立生物毒理性基线,从而利用发光细菌法快速判定饮用水是否受到突发性污染。经实验验证,发光细菌法可以快速的判定水样的毒性强弱,定性说明水体的整体情况,克服了常规检测方... 通过对滨海新区三家供水单位进行长时间的毒性检测,积累数据,建立生物毒理性基线,从而利用发光细菌法快速判定饮用水是否受到突发性污染。经实验验证,发光细菌法可以快速的判定水样的毒性强弱,定性说明水体的整体情况,克服了常规检测方法的滞后性,可以作为监测水质突发性污染事故及水质突变的应急方法,以达到对供水系统的应急监测与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应急监测与预警 发光细菌法 生物毒理性检测
下载PDF
发光细菌法用于给水系统的毒性监测及预警 被引量:11
20
作者 潘海祥 楼小平 王军海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3-76,共4页
利用生物发光细菌,选择81.9%低毒性样本测试模式,于2006年2月—2007年2月,对宁波供水体系中的7个主要水源、5个水厂出厂水及相应的管网水水样连续进行了2次/月的发光细菌生物毒性监测,并建立了这17个监测点的毒性控制限。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生物发光细菌,选择81.9%低毒性样本测试模式,于2006年2月—2007年2月,对宁波供水体系中的7个主要水源、5个水厂出厂水及相应的管网水水样连续进行了2次/月的发光细菌生物毒性监测,并建立了这17个监测点的毒性控制限。研究结果表明,水库水的耗氧量与其生物毒性呈正相关关系,但河水则不符合此规律;加氯后的原水和出厂水,其生物毒性要增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原水耗氧量与加氯后水的生物毒性也呈正相关关系;管网水与出厂水的生物毒性基本一致,但需进一步研究其在管网中的变化规律;发光细菌法可用于给水系统的毒性监测及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细菌法 低毒测试模式 生物毒性 毒性控制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