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分离结合CdTe发光量子点标记黄曲霉毒素B1免疫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响 李向丽 +2 位作者 谭贵良 吴世嘉 王周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8-264,共7页
将发光量子点标记技术与磁分离富集技术相结合,基于竞争免疫分析,成功构建了黄曲霉毒素B1(AFB1)免疫检测新方法。首先合成了巯基丙酸包覆的CdTe发光量子点,同时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氨基化磁性纳米粒子.通过TEM成像、荧光光谱、XRD、... 将发光量子点标记技术与磁分离富集技术相结合,基于竞争免疫分析,成功构建了黄曲霉毒素B1(AFB1)免疫检测新方法。首先合成了巯基丙酸包覆的CdTe发光量子点,同时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氨基化磁性纳米粒子.通过TEM成像、荧光光谱、XRD、红外光谱等分别对其进行了表征。随后以AFB1人工抗原功能化磁性纳米粒子作为捕获探针,以发光量子点标记免疫球蛋白C(二抗)作为信号探针,基于磁性纳米粒子表面AFB1人工抗原和样品中AFBl与AFB1单克隆抗体之间的竞争免疫结合,建立了AFB1新型检测方法。实验优化条件下,荧光强度与黄曲霉毒素B。质量浓度在0.1~100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3ng/mL。实际样品中加标回收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准确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量子点 磁分离 竞争免疫分析 黄曲霉毒素B1
下载PDF
发光量子点让癌细胞现出原形
2
《中国科技信息》 2004年第18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发光量子点 癌细胞 纳米粒子 纳米技术
下载PDF
发光量子点表面性质调控在亚细胞水平离子纳米传感器开发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孙圆媛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77-481,共5页
近年来,离子平衡紊乱引起的相关疾病引发了人们对于亚细胞水平的离子纳米传感器的研究兴趣。本综述以氯离子与氢离子为阴阳两种离子的典型代表,主要综介绍了这两种离子紊乱所引起的各种重要疾病,并探讨了利用发光量子点表面性质调控来... 近年来,离子平衡紊乱引起的相关疾病引发了人们对于亚细胞水平的离子纳米传感器的研究兴趣。本综述以氯离子与氢离子为阴阳两种离子的典型代表,主要综介绍了这两种离子紊乱所引起的各种重要疾病,并探讨了利用发光量子点表面性质调控来开发相关的纳米级传感器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这个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量子点 离子 传感器 细胞 聚合物
原文传递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CdS量子点生长动力学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晋生 吴小丽 +1 位作者 吴川六 赵一兵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233-233,共1页
近年来,CdS、Cdse、ZnS等发光量子点由于其独特的量子尺寸效应和光稳定性在光学生物标记、传感、太阳能电池、发光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受到持续的关注。由于量子点纳米晶的光学和电学性质与其尺寸、表面状态及微观缺陷结构... 近年来,CdS、Cdse、ZnS等发光量子点由于其独特的量子尺寸效应和光稳定性在光学生物标记、传感、太阳能电池、发光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受到持续的关注。由于量子点纳米晶的光学和电学性质与其尺寸、表面状态及微观缺陷结构密切相关,如何调控量子点尺寸、表面状态及微观缺陷结构成了获得优质发光性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量子点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CDS 生长动力学 量子尺寸效应 缺陷结构 表面状态 太阳能电池
下载PDF
荧光编码微球—流式细胞和生化分析技术及其最新发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牟颖 金钦汉 《生命科学仪器》 2003年第1期31-36,共6页
简述了流式细胞术的发展历史和工作原理。对该技术与荧光编码微球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高通量细胞和生化分析技术及其最新发展作了评述。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对流动液体中排成单列的细胞逐个进行检测的技术 通过检测得到相应细胞的光散... 简述了流式细胞术的发展历史和工作原理。对该技术与荧光编码微球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高通量细胞和生化分析技术及其最新发展作了评述。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对流动液体中排成单列的细胞逐个进行检测的技术 通过检测得到相应细胞的光散射和荧光信号 进而测定细胞的大小、形状、DNA、RNA、表面受体、酶活性、膜通透性和钙流量等 在癌症和爱滋病研究 新药开发、干细胞和基因治疗、遗传学、家畜性别选择、农作物新品种开发等方面部有广泛应用。采用顺序进样技术,则可不必加压而实现少量样品的自动分析和作亚秒水平分子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测量。将该技术与近年发展起来的荧光染料编码微球技术相结合,则成为一种可以与生物芯片技术相媲美的多组分同时分析技术。采用微流控芯片技术和发光半导体量子点编码微球技术 进一步改善了方法的适用性,某些主要性能甚至超过了生物芯片技术,有望从研究实验室逐步进入临床实验室,最终进入病房和寻常百姓家 成为防病、诊断和监护病人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荧光编码微球 生化分析 发光量子点 微流控芯片
下载PDF
首款基于稀土掺杂氧化物TFT技术致发光显示屏研制成功
6
《新材料产业》 2017年第1期81-81,共1页
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彭俊彪教授研究团队联合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开发了发光量子点墨水研制方法和电致发光显示屏结构设计,解决了溶液加工型多层电致发光器件结构设计、界面互溶等科学问题,突破了新... 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彭俊彪教授研究团队联合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开发了发光量子点墨水研制方法和电致发光显示屏结构设计,解决了溶液加工型多层电致发光器件结构设计、界面互溶等科学问题,突破了新材料体系的氧化物TFT基板制备技术、表面特性调控技术、溶液法制备量子点薄膜技术、薄膜封装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掺杂氧化物 电致光显示屏 TFT技术 电致光器件 国家重实验室 发光量子点 华南理工大学 结构设计
下载PDF
聚焦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研发高亮度长寿命QLED器件——河南大学材料学院申怀彬教授
7
作者 徐丽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2020年第5期16-17,共2页
申怀彬,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研究,在Ⅱ-Ⅵ族发光量子点材料设计制备、高效高亮蓝色QLED和高性能三基色QLED器件构筑等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工作。近5年来,在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 申怀彬,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研究,在Ⅱ-Ⅵ族发光量子点材料设计制备、高效高亮蓝色QLED和高性能三基色QLED器件构筑等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工作。近5年来,在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材料学院院长杜祖亮教授带领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二极管 三基色 实验室 河南大学 发光量子点 高亮度 博士生导师 长寿命
原文传递
纳米粒子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5
8
作者 林章碧 苏星光 +1 位作者 张家骅 金钦汉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7-241,共5页
纳米粒子探针与传统的有机染料相比有更好的光谱特性和光化学稳定性。本文介绍了3种类型的纳米粒子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并评价了其作为生物荧光探针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纳米粒子 生物荧光探针 生物分析 金属纳米粒子 荧光分析 生物大分子 荧光纳米球乳液 发光量子点
下载PDF
基于Fe_3O_4纳米粒子的磁性荧光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莫尊理 蒋彩弟 +1 位作者 蒲斌 郭瑞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42-45,共4页
以磁性Fe3O4纳米粒子为切入点,综述了Fe3O4纳米粒子与发光量子点、镧系稀土离子掺杂化合物以及有机荧光材料复合而得到的纳米复合微粒的制备方法、复合方式、性能特点等;总结了基于Fe3O4纳米粒子的磁光双功能复合材料在材料科学与生物... 以磁性Fe3O4纳米粒子为切入点,综述了Fe3O4纳米粒子与发光量子点、镧系稀土离子掺杂化合物以及有机荧光材料复合而得到的纳米复合微粒的制备方法、复合方式、性能特点等;总结了基于Fe3O4纳米粒子的磁光双功能复合材料在材料科学与生物医学等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磁光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荧光 双功能 复合材料发光量子点镧系稀土离子掺杂化合物有机荧光材料
下载PDF
纳米荧光探针在药物输送中的应用
10
作者 张艺娟 马春艳 +2 位作者 杨溢 张洪武 辛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4-117,共4页
药物载体的开发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传统的药物载体并不具备可观察性和可追踪性,将纳米荧光探针应用于药物载体中有望解决此问题。重点概述了纳米荧光探针应用于药物载体中的实例以及新型药物载体的开发应用,探讨了不同纳米荧光探针的... 药物载体的开发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传统的药物载体并不具备可观察性和可追踪性,将纳米荧光探针应用于药物载体中有望解决此问题。重点概述了纳米荧光探针应用于药物载体中的实例以及新型药物载体的开发应用,探讨了不同纳米荧光探针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材料 光材料 发光量子点
下载PDF
Photoluminescence of Charged Low-Density InAs/GaAs Quantum Dots
11
作者 王海莉 熊永华 +4 位作者 黄社松 倪海桥 贺振红 窦秀明 牛智川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0期185-187,共3页
我们用低 InAs 生长率在 1 m 下面与排放波长获得低密度的控告的 InAs 量点。量点让 bimodal 与排放波长缩放分发在 1340nm 和 1000 nm 附近分别地。我们观察到在调整的单身地控告的激子的光致发光在 77K 做了量点。
关键词 INAS量子 低密度 GaAs 光致 光带 发光量子点 双峰分布 低排放
原文传递
NHS Mediated CdTe Quantum Dots/Albumin Conjugates andLabeling C. Elegans
12
作者 MA Hui-lian WANG Chun-lei +3 位作者 LIU Han-zhi LI Wei XU Shu-kun WANG Li-ping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81-184,共4页
Luminescent quantum dots(QDs) are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to organic dyes for biomedical assays and imaging. A new conjugation method, NHS mediated conjugating, for QDs and BSA was introduced. The QDs-BSA conjugates w... Luminescent quantum dots(QDs) are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to organic dyes for biomedical assays and imaging. A new conjugation method, NHS mediated conjugating, for QDs and BSA was introduced. The QDs-BSA conjugates were confirmed, and their stability has been proved. Caenorhabditis elegans(C. elegans) were used as animal models, and the imaging of QDs in the organism was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量子点 BSA CdTe 碲化镉 白蛋白 表面封装 成像 生物化验
下载PDF
Protease-activated quantum dot probes based on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被引量:3
13
作者 LI Xin XUE Bing +1 位作者 LI Yang GU YueQi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3年第21期2657-2662,共6页
A novel sensing system based on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 between CdTe quantum dots (QDs) and Rhoda-mine B (RB)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detect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OL/LPs). In this sy... A novel sensing system based on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 between CdTe quantum dots (QDs) and Rhoda-mine B (RB)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detect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OL/LPs). In this system, 535-nm-emitting quantum dots (QDs) were bound to Rhodamine B (RB) via a MMOL/LP-specific peptide. A 76% reduction in luminescence was achieved because of FRET. Release of RBs by peptide cleavage restores radiative QD photoluminescence. Initial studies observed a 73% rise in luminescence over 60 min. The design platform of the nanosensor is flexible and can be fine-tuned for a wide array of applications such as the detection of biomarkers, early diagnosis of disease, and monitoring therapeutic efficacy simply by changing the sequence of the peptide link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基质金属蛋白酶 发光量子点 基础 酶激活 纳米传感器 探针 FRET
下载PDF
Toxicity assessment and long-term three-photon fluorescence imaging of bright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nanodots in zebrafish 被引量:2
14
作者 Dongyu Li Xinyuan Zhao +7 位作者 Wei Qin Hequn Zhang Yue Fei Liwei Liu Ken-Tye Yong Guangdi Chen Ben Zhong Tang Jun Qian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7期1921-1933,共13页
导致聚集的排放(AIE ) luminogen 显示明亮的荧光并且处于它的聚集状态有 photobleaching 电阻。它是理想荧光灯为 bioimaging 的对比代理人。自从深渗透进生物纸巾拥有能力, Multiphoton 显微镜学是为 bioimaging 的一个重要工具。此... 导致聚集的排放(AIE ) luminogen 显示明亮的荧光并且处于它的聚集状态有 photobleaching 电阻。它是理想荧光灯为 bioimaging 的对比代理人。自从深渗透进生物纸巾拥有能力, Multiphoton 显微镜学是为 bioimaging 的一个重要工具。此处,我们为 zebrafish 的长期的成像和 multiphoton 显微镜学使用了 AIE luminogen。典型 AIE luminogen ,2,3二度(4-(苯基(4-( 1,2,2-triphenylvinyl )苯基)氨基)苯基) fumaronitrile ( TPE-TPA-FN 或 TTF ),与1,2-distearoyl-sn-glycero-3-phosphoethanola-mine-N-被包含[ methoxy (聚乙烯乙二醇)-2000]( DSPE-mPEG2000 )到在 1,560 nm-femtosecond ( fs )下面展出了明亮三光子的荧光的形式 nanodots 激光刺激。TTF-nanodots 在大量 pH 价值是化学上稳定的并且根据一系列生物测试在 zebrafish 在 vivo 毒性不出现了。TTF-nanodots 是进 zebrafish 胚胎的 microinjected,并且标记的胚胎的不同生长阶段与一台三光子的荧光显微镜被监视。TTF-nanodots 能在 zebrafish 身体内被跟踪为只要 120 个小时。另外, TTF-nanodots 被利用指向 zebrafish 的血容器,并且三光子的荧光 angiogram 被执行。更重要地,这些 nanodots 对在 1,560 nm-fs 刺激下面的 photobleaching 高度抵抗,允许 zebrafish 的长期的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量子点 荧光成像 聚集状态 毒性评价 斑马鱼 三光子 诱导 多光子显微镜
原文传递
Multi-color-emitting quantum dot-based white LEDs
15
作者 高小钦 党建 +3 位作者 吴亮 盛彬 张家雨 张在琛 《Chinese Optics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90-93,共4页
Research on white light-emitting diodes(LEDs) based on multi-color-emitting quantum dots(QDs) is carried out in this Letter.The equations of luminous efficiency(LE),color rendering index(CRI),chromaticity coordinates(... Research on white light-emitting diodes(LEDs) based on multi-color-emitting quantum dots(QDs) is carried out in this Letter.The equations of luminous efficiency(LE),color rendering index(CRI),chromaticity coordinates(x,y),and color temperature(T_c) of white LEDs are obtained,according to the spectral-LE function Φof LED chips and QDs.The calcula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values of the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QD-based white LEDs are closely related and proportional to the QDs' fluorescence spectra,and white LEDs with a high LE and a high CRI may be fabricated based on QDs.We have provided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preparing such white LE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 发光量子点 白色光二极管 多色 光效率 显色指数 色度坐标 计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