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Zukauskas关系式的预冷发动机进气道流动特性研究
1
作者 王奕凯 孙波 +1 位作者 李登科 代春良 《推进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8,共13页
为了研究预冷发动机进气道流动特性,以二维变几何轴对称进气道为研究对象,利用Zukauskas横掠管束绕流关系式,对进气道流场展开了数值仿真研究,探究预冷器的冷却效应及换热管直径对进气道流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ukauskas关系式能... 为了研究预冷发动机进气道流动特性,以二维变几何轴对称进气道为研究对象,利用Zukauskas横掠管束绕流关系式,对进气道流场展开了数值仿真研究,探究预冷器的冷却效应及换热管直径对进气道流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ukauskas关系式能较好地预测气流在预冷器管束间的流动损失;经过预冷后,涡轮通道总温大幅下降,但总温分布不均匀,温度梯度明显,对流换热对上游流体总温产生的影响很小;在Ma_(∞)=2~5飞行工况下,换热功率随着飞行马赫数的增加而增大,涡轮通道的出口总温较预冷前降低了22%~60%,出口马赫数降低了17%~51%,反压比增加了10%~26%,总压恢复系数增加了3%~8%;当预冷器的管径从1 mm增大至2.5 mm时,涡轮通道出口速度降低了16.5%,反压比降低了1%,总压恢复系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将虚拟预冷器管束排布方式改为顺排,预冷器的换热功率下降,出口总温上升,涡轮通道的出口速度上升了1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冷发动机进气道 Zukauskas关系式 宽速域 横掠管束 预冷特性
原文传递
发动机进气道内激波主导流动专题序言
2
作者 谭慧俊 《气体物理》 2023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进气道是吸气式发动机的核心气动部件之一。高Mach数进气道的通流总增压比可达30倍以上,极限增压比则更是高达数百倍,如此高的增压比主要依靠各类形式的强激波实现。与此同时,管道四壁都存在边界层,使得高Mach数进气道内存在大量由强激... 进气道是吸气式发动机的核心气动部件之一。高Mach数进气道的通流总增压比可达30倍以上,极限增压比则更是高达数百倍,如此高的增压比主要依靠各类形式的强激波实现。与此同时,管道四壁都存在边界层,使得高Mach数进气道内存在大量由强激波和边界层主导的强特征流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式发动机 增压比 发动机进气道 边界层 Mach数 流动现象 强激波
下载PDF
发动机进气道三维数值模拟及仿生设计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国林 付晶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55-1058,1081,共5页
基于仿生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能降低发动机进气喉管阻力的仿生非光滑结构形式,并以170F柴油机进气道为分析对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了仿生非光滑进气喉管对发动机进气阻力的影响。建立170F型柴油机进气道Fluent分析模型(发动机... 基于仿生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能降低发动机进气喉管阻力的仿生非光滑结构形式,并以170F柴油机进气道为分析对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了仿生非光滑进气喉管对发动机进气阻力的影响。建立170F型柴油机进气道Fluent分析模型(发动机进气道内空气流动域、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进气道气体的湍流现象采用SST k-ω模型模拟。为提高计算效率,对计算域进行多块离散。进气道内的空气流动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进气道喉管处添加凹坑型非光滑表面后,进气道进气阻力减小14.2%左右,流通系数提高1.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进气道 仿生非光滑 减阻 数值分析
下载PDF
发动机进气道监测系统设计和实现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亚维 史强强 张乐 《测控技术》 2022年第8期48-53,共6页
发动机性能验证时须对发动机与进气道相容性进行飞行监测测试,用实测数据分析进气道畸变与发动机的匹配特性。设计了一种适合多传感器类型的多板卡、实时监测、在线算法诊断的进气道综合监测系统,对多传感器参数完成实时监测、数据预处... 发动机性能验证时须对发动机与进气道相容性进行飞行监测测试,用实测数据分析进气道畸变与发动机的匹配特性。设计了一种适合多传感器类型的多板卡、实时监测、在线算法诊断的进气道综合监测系统,对多传感器参数完成实时监测、数据预处理、预警等。前端测量传感器主要包含各类气压参数中稳态、压差、总压、动态压力传感器以及进气总温传感器,面对采集通道众多、频率差异化难题,为改善数据的在线监测相关性同步采样和关联参数在线计算处理的能力,采用多板卡级联并行传输总线解决数据实时交互问题,并通过多类型总线接口匹配后端记录、告警、遥测监测设备。经系统验证,设计的方案简单且合理可行,具有一定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进气道畸变 实时监测 在线诊断 飞行试验
下载PDF
发动机进气道天然气/空气混合流场的纹影显示(英文)
5
作者 徐胜利 岳朋涛 +1 位作者 刘凯 朱祚金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4-79,共6页
研究天然气/空气在发动机进气道中的混合特征以及喷射压力、流速和喷嘴布置对混合效果的影响。采用抽吸式风洞进行实验研究。进气流量由矩形通道中的喉道(声速面)控制。采用纹影对天然气/空气流场进行光学显示,得到了不同喷射压力、喉... 研究天然气/空气在发动机进气道中的混合特征以及喷射压力、流速和喷嘴布置对混合效果的影响。采用抽吸式风洞进行实验研究。进气流量由矩形通道中的喉道(声速面)控制。采用纹影对天然气/空气流场进行光学显示,得到了不同喷射压力、喉道高度和喷嘴布置(单列6喷嘴和3列18喷嘴)条件下的流场纹影照片。结果表明:对指定喷射压力、喷嘴布置压力工况,当喉道高度为7.1mm,节流阀角度小于64.87°,天然气/空气混合流场与节流阀开度无关;当喉道高度为16.4mm,节流阀角度小于51.38°,天然气/空气混合流场也与节流阀开度无关。喷射压力和喷孔数决定着天然气的流量。尽管支架会引起流动阻力,影响进气效率,但支架喷射的混合效果要比壁面喷射的效果好。天然气流量由喷射压力和喷孔数决定,未观察到天然气向支板上游的气流中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空气混合 喷射 纹影照相 发动机进气道
下载PDF
TM波照射时喷气发动机进气道的极化散射矩阵
6
作者 童创明 洪伟 王积勤 《上海航天》 2000年第4期29-33,共5页
对TM波照射下喷气发动机进气道的极化散射矩阵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将喷气发动机进气道等效成规则的圆波导腔结构 ,用多个波导模的叠加表示进气道内电磁场 ,并采用平面孔径辐射场的克希荷夫积分公式和电磁场互易定理 ,求得了进气道的极... 对TM波照射下喷气发动机进气道的极化散射矩阵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将喷气发动机进气道等效成规则的圆波导腔结构 ,用多个波导模的叠加表示进气道内电磁场 ,并采用平面孔径辐射场的克希荷夫积分公式和电磁场互易定理 ,求得了进气道的极化散射矩阵 ,从而将复杂的腔体散射问题简化到只需求在规则波导模激励下喷气发动机终端的反射系数。所得结论对单、双站散射均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发动机进气道 电磁波散射 极化散射矩阵
下载PDF
发动机进气道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7
作者 程莎莉 朱才朝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70-1073,共4页
以发动机整个进气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其三维流动模型,进行流动的数值模拟计算,模拟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不同升程、不同网格单元模型及不同湍流模型下的流动现象,结果表明:增加网格单元数,计... 以发动机整个进气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其三维流动模型,进行流动的数值模拟计算,模拟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不同升程、不同网格单元模型及不同湍流模型下的流动现象,结果表明:增加网格单元数,计算精度并没有显著提高,而采用RNGk-ε模型计算,可以更好地处理流线弯曲程度较大的流动,结果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进气道 流动特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发动机进气道防冰计算方法研究
8
作者 刘鹏 《科技信息》 2011年第24期I0337-I0337,I0339,共2页
本文介绍了发动机进气道结冰的危害,阐述了进气道前缘与机翼防冰计算方法的差异,分析了发动机进气道防冰计算的技术难点,提供了相应的可行性解决方案,总结了国内外进气道前缘防冰计算的现状,并对国内进气道前缘防冰计算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发动机进气道 防冰系统 水滴撞击特性 热载荷
下载PDF
基于伴随方法的冲压发动机进气道反设计研究
9
作者 王仁杰 苏纬仪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0年第3期183-186,共4页
为探索冲压发动机新型弯曲激波压缩进气道反设计方法,构建了基于伴随方法的进气道反设计系统,对不同来流马赫数进行参数化研究,并与基于特征线理论的反设计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伴随方程的进气道反设计方法能够根据压力分布有效... 为探索冲压发动机新型弯曲激波压缩进气道反设计方法,构建了基于伴随方法的进气道反设计系统,对不同来流马赫数进行参数化研究,并与基于特征线理论的反设计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伴随方程的进气道反设计方法能够根据压力分布有效计算出外压缩段型面,与给定参数分布更为接近。在进气道反设计中,基于伴随方程的反设计方法直接基于有粘流场,无需粘性修正,是进气道反设计极具潜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发动机进气道 反设计 伴随方程 基于梯度 压力分布
下载PDF
一辆延安SX2190型汽车发动机进气道漏气造成的动力不足故障排除
10
作者 胡恩明 王红军 《汽车运用》 2009年第4期51-51,共1页
故障现象:一辆延安SX2190型汽车,装用WD615.77型发动机。在坡道行驶中,排气管冒黑烟,动力不足,发动机甚至熄火。停车后再启动发动机时,发动机能够顺利启动,并且在高、中、低速工况时运转都正常,但只要车辆一起步,发动机转速... 故障现象:一辆延安SX2190型汽车,装用WD615.77型发动机。在坡道行驶中,排气管冒黑烟,动力不足,发动机甚至熄火。停车后再启动发动机时,发动机能够顺利启动,并且在高、中、低速工况时运转都正常,但只要车辆一起步,发动机转速便迅速下降,动力明显不足,排气管冒黑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进气道 SX2190型 动力不足 故障排除 汽车 延安 排气管冒黑烟 漏气
下载PDF
T7H中宽体自卸车发动机进气道优化
11
作者 李世海 《重型汽车》 2015年第5期19-20,共2页
本文对T7H中宽体自卸车发动机进气道进灰的问题做了详细差描述,对该进气道进行现场检测、实验论证,最终优化了该进气道。
关键词 发动机进气道 自卸车 优化 宽体 进气系统 技术中心 冒蓝烟 烧机油
下载PDF
利用多点皮托管测量静压的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空气捕获率
12
作者 王永寿 《飞航导弹》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0-56,共7页
提出了利用多点测量耙的发动机进气道空气捕获率测量法。该方法是在发动机模型出口安装多点压力测量耙,根据发动机出口的压力测量结果测定空气捕获率。介绍了通过发动机燃烧试验证明该测量方法的优点及其可行性。
关键词 冲压发动机超声速燃烧 发动机试验进气道 超燃冲压发动机 多点测量 捕获率 进气道 测量法 空气 皮托管 多点压力测量
下载PDF
抽吸位置对固冲发动机进气道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牛雨鹏 武志文 +3 位作者 张智慧 陈鹏鑫 张伊乔 张旭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4-225,共12页
对于设计马赫数为3的固冲发动机,用二维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一次燃气流量可调,即背压变化的范围较大的进气道,在不同位置设置抽吸孔对进气道不起动马赫数、抗反压能力以及总压恢复系数的影响。在内压缩段设置抽吸孔使进气道的不起动马... 对于设计马赫数为3的固冲发动机,用二维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一次燃气流量可调,即背压变化的范围较大的进气道,在不同位置设置抽吸孔对进气道不起动马赫数、抗反压能力以及总压恢复系数的影响。在内压缩段设置抽吸孔使进气道的不起动马赫数由2.7降低为2.4,抗反压能力提高了12.28%;外压缩段抽吸使进气道的不起动马赫数由2.7降为2.6,抗反压能力没有提高;而喉道段抽吸的进气道抗反压能力提高了11.24%,不起动马赫数没有变化。内压缩段和喉道段抽吸可以在一定工况下提高总压恢复,尤其是喉道段抽吸可以提高超额定工况下的总压恢复系数。最后提出了一种提高进气道在马赫数为3~5工况下运行的性能提升方案,在马赫数为4~5工况下总压恢复平均提高了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冲发动机进气道 抽吸位置 起动特性 抗反压能力 性能提升
原文传递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高速旋转对进气道稳定工作范围的影响
14
作者 熊志平 武晓松 +1 位作者 孙波 夏强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51-1055,共5页
为了研究高速旋转对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进气道稳定工作范围的影响,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所设计的进气道在马赫数为3.0的设计状态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进气道在不旋转、转速分别为10 kr/min和30 kr/min的稳定工作范围、流场结构和总... 为了研究高速旋转对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进气道稳定工作范围的影响,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所设计的进气道在马赫数为3.0的设计状态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进气道在不旋转、转速分别为10 kr/min和30 kr/min的稳定工作范围、流场结构和总体性能。结果表明:转速越高进气道稳定工作范围越窄,但变化较小,对进气道的流场特征和各性能参数的影响较小;高速旋转时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出口马赫数比未旋转时略高,流量系数和总压畸变指数基本没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冲压发动机进气道 高速旋转 稳定工作范围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预冷发动机进气道节流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海 孙波 +2 位作者 卓长飞 满延进 李宏东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3-563,共11页
为了研究预冷发动机进气道预冷前后的节流特性,以二维轴对称进气道为对象,使用多孔介质耦合源项法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在不同涡轮通道流量系数的工况下对比了预冷效果和进气道预冷前后的气动性能。研究表明:随着涡轮通道流量系数增加,亚... 为了研究预冷发动机进气道预冷前后的节流特性,以二维轴对称进气道为对象,使用多孔介质耦合源项法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在不同涡轮通道流量系数的工况下对比了预冷效果和进气道预冷前后的气动性能。研究表明:随着涡轮通道流量系数增加,亚声速扩压段锥面压力降低,虚拟预冷区下游低速区面积缩小,而两通道出口总压恢复系数均呈下降趋势,同时涡轮通道流量系数较高的工况冷却效果更好;冲压通道出口总温受预冷区影响而下降,高速工况下降幅度较大,但下降幅度不受涡轮通道出口流量系数影响;相同涡轮通道流量系数的高速工况,经过预冷后涡轮通道流通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冷发动机进气道 源项法 多孔介质法 总压恢复系数 节流特性
原文传递
某型飞机进气道对发动机性能和台架点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发启 江勇 +1 位作者 桑增产 孔卫东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7-138,146,共3页
对某双转子涡喷发动机装与不装飞机进气道进行了台架对比实验 ,测量了发动机的状态参数和进口压力场。根据实验结果 ,分析了飞机进气道引起发动机的进气畸变和对发动机台架性能及台架点的影响 ,并讨论了造成变化的原因。实验结果对于正... 对某双转子涡喷发动机装与不装飞机进气道进行了台架对比实验 ,测量了发动机的状态参数和进口压力场。根据实验结果 ,分析了飞机进气道引起发动机的进气畸变和对发动机台架性能及台架点的影响 ,并讨论了造成变化的原因。实验结果对于正确使用该类型双转子涡喷发动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道-发动机匹配 进气道畸变 进气道试验 台架试验 飞机
下载PDF
进气道/发动机相容性试飞中总压畸变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被引量:9
17
作者 汪涛 姜健 史建邦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4-58,共5页
研究了进气道/发动机相容性试飞中总压畸变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方法,详细介绍了传感器选型、测点布局、受感部设计、测试及采集系统构建的要点,开发了通用动态数据处理软件,并重点研究了动态总压数据处理方法和参数选择问题。通过某型飞机... 研究了进气道/发动机相容性试飞中总压畸变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方法,详细介绍了传感器选型、测点布局、受感部设计、测试及采集系统构建的要点,开发了通用动态数据处理软件,并重点研究了动态总压数据处理方法和参数选择问题。通过某型飞机/发动机的进气道/发动机相容性试飞应用及其数据处理表明:提出的测试与采集方案合理可行,工程应用情况良好;动态数据处理中应合理选择截止频率、滤波器阶次以及滤波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道/发动机相容性 总压畸变 紊流度 滤波
下载PDF
飞机进气道/发动机一体化设计标准研究
18
作者 于宏军 叶巍 +4 位作者 林鹏 任文明 车杰先 沈丽娟 谢凡 《中国标准化》 2022年第15期67-71,共5页
针对进气道/发动机一体化设计技术标准对飞机和发动机研制影响较大、国外现代军民用飞机和航空发动机研制已积极开展进气道/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的现状,本文对急需的飞机进气道/发动机一体化设计标准技术内容展开了讨论,设计制定进气道/发... 针对进气道/发动机一体化设计技术标准对飞机和发动机研制影响较大、国外现代军民用飞机和航空发动机研制已积极开展进气道/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的现状,本文对急需的飞机进气道/发动机一体化设计标准技术内容展开了讨论,设计制定进气道/发动机一体化设计技术标准,以期为我国飞机/航空发动机一体化研制提供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道/发动机 一体化设计 标准
下载PDF
基于Actran软件的进气道二维模型声学仿真
19
作者 范群福 余启立 +3 位作者 王杰统 李奇 陈玉洁 刘河洲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18期149-152,共4页
针对经典JT15D航空发动机模型,利用Actran软件中的Actran/TM模块和Actran/DMG模块分别对该发动机进气道声传播特性进行仿真计算。仿真基于二维模型展开,通过TM模块研究了不同网格类型、网格尺寸等参数对仿真结果的影响。此外,建立了基于... 针对经典JT15D航空发动机模型,利用Actran软件中的Actran/TM模块和Actran/DMG模块分别对该发动机进气道声传播特性进行仿真计算。仿真基于二维模型展开,通过TM模块研究了不同网格类型、网格尺寸等参数对仿真结果的影响。此外,建立了基于Actran/DMG模块的二维模型仿真,并与Actran/TM模块二维仿真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以确立该软件中2种仿真模块在航空发动机进气道声传播仿真方面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进气道 声传播 Actran软件仿真
下载PDF
一种进气道/发动机地面匹配试验方法
20
作者 冯文梁 姚皆可 周伟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1-166,共6页
为了在单发试验架上模拟单发停车与双发正常工作情况下的进/发匹配安全性,提出了一种进气道/发动机地面匹配试验方法。结果表明:在单发试验台架上,通过在进气道入口前飞机对称面位置加装隔板及取消隔板实现单发停车及双发工作状态的模拟... 为了在单发试验架上模拟单发停车与双发正常工作情况下的进/发匹配安全性,提出了一种进气道/发动机地面匹配试验方法。结果表明:在单发试验台架上,通过在进气道入口前飞机对称面位置加装隔板及取消隔板实现单发停车及双发工作状态的模拟,并根据对地面抽吸试验与缩比模型风洞试验进气道出口性能及总压恢复系数图谱的对比,证明加装隔板及取消隔板模拟双发工作与单发停车状态的合理性;根据流量标定试验结果,对抽吸试验进气道出口参数进行修正,获取全尺寸进气道更加精确的性能,并与缩比模型风洞试验结果对比,全尺寸进气道性能优于缩比模型风洞试验结果;通过发动机地面开车,有效模拟了双发工作与单发停车条件下发动机不同转速及加减速过程中的进发匹配特性,确保了飞机滑行及试飞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道/发动机匹配 流量标定 抽吸试验 缩比模型风洞试验 全尺寸进气道 综合畸变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