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8例发热待查病因与病原学检查分析
1
作者 王丽萍 任杰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912-913,共2页
目的研究128例发热待查病因与病原学检查结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8例发热待查患者,收集并整理其完整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开展病原学检查,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文128例发热待查患者中,最后确诊106例(82.81%),其中感染性54例(50.94%... 目的研究128例发热待查病因与病原学检查结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8例发热待查患者,收集并整理其完整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开展病原学检查,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文128例发热待查患者中,最后确诊106例(82.81%),其中感染性54例(50.94%)、肿瘤类6例(5.66%)、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22例(20.75%)、其他24例(22.64%)。感染性、肿瘤类患者中男高于女,而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其他患者中女较男更多;另外肿瘤类患者年龄高出其他组(P<0.05)。106例患者的病原学检查结果中,细菌、病毒、支原体的阳性率较其他更高(P<0.05)。结论发热待查的病因以感染性疾病较多见,而病原学结果中细菌、病毒、支原体的阳性率较高,需引起临床重视,尽早确定患者病因,并按病原学检查结果制定对应的治疗方案,为预后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学检查 发热待查 感染科 细菌感染
下载PDF
^(18)F-FDG PET显像在发热待查患者中筛查淋巴瘤的价值 被引量:12
2
作者 华逢春 刘永昌 +3 位作者 赵军 管一晖 左传涛 林祥通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18F 脱氧葡萄糖 (FDG)PET显像在长期发热患者中筛查淋巴瘤的价值。方法 对 5 9例长期发热患者 (发热持续时间至少 3周 ,测 3次体温超过 38 3℃ )的18F FDGPET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18F FDGPET显像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及... 目的 探讨18F 脱氧葡萄糖 (FDG)PET显像在长期发热患者中筛查淋巴瘤的价值。方法 对 5 9例长期发热患者 (发热持续时间至少 3周 ,测 3次体温超过 38 3℃ )的18F FDGPET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18F FDGPET显像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5 9例长期发热患者中有 8例PET显像示恶性淋巴瘤可能 ,最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淋巴瘤 ,其中 2例为霍奇金淋巴瘤 ,6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 PET显像示长期发热的淋巴瘤患者其病变淋巴结可在正常范围内 (<1 0cm或在体内较深部位 )。对长期发热患者 ,18F FDGPET显像可初步筛查淋巴瘤及排除其他肿瘤 ,可为穿刺活组织检查提供定位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 GPET显像 发热待查患者 筛查 淋巴瘤 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发热待查病因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贾伟华 宋宁 +2 位作者 冯桂山 袁胜芳 刘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325-3328,共4页
发热待查(FUO)的病因复杂,仍是临床医师所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近30年来,FUO的病因较前有所改变,感染性疾病仍是FUO的最主要病因,但所占比例下降,从75.7%降至51.1%,结缔组织病所占比例上升,从11.5%增至22.0%。结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 发热待查(FUO)的病因复杂,仍是临床医师所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近30年来,FUO的病因较前有所改变,感染性疾病仍是FUO的最主要病因,但所占比例下降,从75.7%降至51.1%,结缔组织病所占比例上升,从11.5%增至22.0%。结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诊断性治疗对FUO的病因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待查 病因 诊断 感染性疾病 结缔组织病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下载PDF
不明原因发热与普通发热待查的回顾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凯 徐定华 +3 位作者 石秋萍 王超 王红 张淑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9期771-774,共4页
目的回顾性比较不明原因发热(FUO)与普通发热待查病人病因分布、住院时间、住院花费。方法回顾性比较不明原因发热病人372例和普通发热待查的病人780例。结果 FUO组372例中确诊率为90.3%,病因构成为感染病226例(60.8%),结核病75例(33.2... 目的回顾性比较不明原因发热(FUO)与普通发热待查病人病因分布、住院时间、住院花费。方法回顾性比较不明原因发热病人372例和普通发热待查的病人780例。结果 FUO组372例中确诊率为90.3%,病因构成为感染病226例(60.8%),结核病75例(33.2%),风湿免疫病48例(12.9%),肿瘤31例(8.3%),其它33例(8.9%);出院时仍未确诊的36例(9.7%)。普通发热待查组780例中确诊率为98.8%,病因构成为感染病717例(91.9%),风湿免疫病15例(1.9%),肿瘤9例(1.2%);出院时仍未确诊的9例(1.2%)。两组病因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23,P=0.000)。FUO组住院天数(15±12天)长于普通发热待查组(12±9天)(Z=-5.739,P<0.05)。FUO组住院花费(13813.84±14720.62元)显著高于普通发热待查组(7014.20±7517.11元)(Z=-7.971,P<0.05)。结论感染性疾病是FUO与普通发热待查的主要病因,普通发热待查组感染性疾病所占比率更高,FUO组中风湿免疫病及肿瘤占有相当大的比率。FUO组的住院时间更长、住院花费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发热 普通发热待查 病因 住院时间 住院花费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18)F-FDG PET/CT对发热待查患者应用价值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朋 兰晓莉 +2 位作者 张永学 齐红艳 崔邦平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163-2166,共4页
目的评估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对发热待查(FUO)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武汉协和医院PET中心行^(18)F-FDG PET/CT检查的144例FUO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结果... 目的评估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对发热待查(FUO)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武汉协和医院PET中心行^(18)F-FDG PET/CT检查的144例FUO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结果。以手术病理、穿刺细胞学检查或者出院诊断并结合12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作为最终诊断依据。分析PET/CT图像,并从病变检出率、诊断效率、恶性肿瘤临床分期等方面评价PET/CT对FUO患者的应用价值。结果 144例患者有130例最终得到明确诊断,其中恶性肿瘤41例,良性病变89例,14例病因未明。PET/CT为97.6%(40/41)的恶性肿瘤患者和88.7%(79/89)的良性病变患者检出了异常病灶,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6%(40/41)、86.5%(77/89)、90.0%(117/130)、76.9%(40/52)、98.7%(77/78)。PET/CT为46.3%(19/41)的恶性肿瘤患者首次检出了原发灶,并为92.7%(38/41)的患者检出了比传统影像学方法更多的病灶。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FUO患者病变的检出、良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及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待查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良恶性病变
下载PDF
以发热待查为表现的亚急性甲状腺炎13例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秦北宁 孙永利 +2 位作者 马丽 张会 白莉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938-938,共1页
关键词 发热待查 亚急性甲状腺炎
下载PDF
发热待查患者1例的抗菌治疗过程及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抗怀 黄泰康 +1 位作者 王娜 蔡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9-231,共3页
回顾性分析1例发热患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经过。患者经过抗结核和抗真菌联合治疗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发热待查患者病因极其复杂,应综合分析,正确诊断,合理用药。
关键词 发热待查 抗菌治疗
下载PDF
发热待查患者43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娟 李永芳 +2 位作者 朱传武 谢青 蔡伟 《肝脏》 2018年第6期481-483,共3页
目的探讨发热待查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33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发热待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选患者分为A组(2012年至2014年)194例及B组(2015年至2017年)239例,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33例发... 目的探讨发热待查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33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发热待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选患者分为A组(2012年至2014年)194例及B组(2015年至2017年)239例,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33例发热待查患者中,A组感染性疾病154例(79.38%),结缔组织疾病7例(3.61%),肿瘤性疾病8例(4.12%),其他病因7例(3.61%),原因不明18例(9.28%);B组感染性疾病192例(80.33%),结缔组织疾病17例(7.11%),肿瘤性疾病12例(5.02%),其他病因6例(2.51%),原因不明12例(5.02%)。结论发热待查的原因以感染性疾病为主,其次为结缔组织疾病及肿瘤性疾病,近3年结缔组织疾病及肿瘤性疾病有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待查 病因 诊治经验
下载PDF
发热待查病因中药物热构成比的系统性综述 被引量:6
9
作者 齐俊英 傅鹰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299-301,共3页
目的 :了解国内发热待查的病因构成中药物热所占比例。资料与方法 :用发热原因不明等 3个关键词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方法搜集文献 ,按一定标准选择和纳入文献 ;根据对病因构成潜在影响因素的处理和介绍 ,评价文献的质量 ;... 目的 :了解国内发热待查的病因构成中药物热所占比例。资料与方法 :用发热原因不明等 3个关键词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方法搜集文献 ,按一定标准选择和纳入文献 ;根据对病因构成潜在影响因素的处理和介绍 ,评价文献的质量 ;采用简单合计的方法计算药物热所占比例的估计值。结果 :获得检索范围内 71.4% ( 2 0 / 2 8)的文献 ,纳入 16篇文献 ;绝大多数文献选用两种诊断标准中的一种 ,大多数文献没有介绍病例收集的程序和医院的特点 ;数篇文献的药物热构成比的 95 %可信区间存在分离的情况 ,样本量小于 10 0、10 0~ 2 0 0和大于 2 0 0例文献的药物热构成比的简单合计值分别为 5 .48%、1.10 %和 0 .47% ;被纳入文献的药物热构成比的简单合计值为 1.41% ,95 %可信区间为 0 .94%~ 1.88%。结论 :文献之间发热待查中药物热构成比不太一致 ,原因不详 ;其简单合计值约为 1.4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物 药物热 发热待查 病因构成 综述 循证医学
下载PDF
以发热待查为主要表现的54例传染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童照威 张龙琪 施柏年 《浙江医学》 CAS 2007年第10期1098-1099,共2页
发热待查是临床各科常见的疑难病症,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明确诊断极为困难。因此,本文对2003年4月至2006年4月我科收治的152例发热待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探索发热待查病例中传染性疾病的诊断方法,以提高对发... 发热待查是临床各科常见的疑难病症,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明确诊断极为困难。因此,本文对2003年4月至2006年4月我科收治的152例发热待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探索发热待查病例中传染性疾病的诊断方法,以提高对发热待查病人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待查患者 临床分析 主要表现 传染病 诊断方法 传染性疾病 疑难病症 临床表现
下载PDF
炎性指标诊断发热待查感染性疾病的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田耕 王侠 《武警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炎性指标在确诊感染性疾病的发热待查(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患者中的变化,为鉴别感染性疾病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6-01至2018-0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以FUO入院,确诊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结核感染... 目的探讨炎性指标在确诊感染性疾病的发热待查(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患者中的变化,为鉴别感染性疾病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6-01至2018-0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以FUO入院,确诊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结核感染、布氏杆菌病、细菌性心内膜炎、肺部感染及泌尿系感染等)和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一般状况、发热持续时间,以及患者入院首次检测的外周血白细胞(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等指标水平。结果共收集FUO患者300例,其中确诊感染性疾病患者64例(21.3%)。64例中,病毒感染13例,细菌感染39例(结核感染11例,布氏杆菌病6例,细菌性心内膜炎12例,肺部或泌尿道感染10例),真菌感染12例。ESR水平在细菌感染[(62.6±33.3)mm/h]与真菌感染[(26.6±32.0)mm/h]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CRP在病毒感染[(32.1±31.7)mg/L]与细菌感染[(54.8±43.0)mg/L]、细菌感染[(54.8±43.0)mg/L]与真菌感染[(17.2±20.2)mg/L]患者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WBC和PCT水平在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及真菌感染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不同细菌感染疾病患者中,WBC、ESR、CRP及PCT等均无统计学差异。通过ROC曲线计算,CRP在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灵敏度为77.1%,阈值为84.5mg/L;ESR在鉴别细菌感染及真菌的灵敏度为84.4%,阈值为45 mm/h。结论CRP与ESR水平在FUO患者鉴别不同感染具有一定临床意义,WBC水平意义不大,PCT水平需谨慎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待查 炎性指标 病毒感染 细菌感染 真菌感染
下载PDF
骨髓不明分类细胞在发热待查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娟 王雯娟 +2 位作者 付宁 陈云茹 刘亚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45-1849,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不明分类细胞在发热待查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发热待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2组:骨髓检查可见不明分类细胞组(30例)和骨髓检查未见不明分类细胞组... 目的:探讨骨髓不明分类细胞在发热待查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发热待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2组:骨髓检查可见不明分类细胞组(30例)和骨髓检查未见不明分类细胞组(30例),并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骨髓特征、骨髓细胞免疫分型特点及预后。结果:骨髓可见不明分类细胞组的患者中18例确诊为恶性肿瘤,其中12例为淋巴瘤;骨髓未见不明分类细胞组患者中5例确诊为恶性肿瘤,其中3例为淋巴瘤。非肿瘤性疾病患者在病情好转后复查骨髓,不明分类细胞消失。结论:发热待查患者应常规行骨髓检查。若形态学可见不明分类细胞的发热待查患者应考虑患恶性肿瘤,尤其是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分类细胞 发热待查 骨髓涂片 骨髓活检 免疫分型
原文传递
发热待查患者家属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丽平 张晓蓉 许瑞华 《华西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398-398,共1页
目的探讨发热待查患者家属心理状态,寻找患者家属对护士不满意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调查护士与家属两方面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家属方面精神痛苦、疲劳、知识缺乏、经济负担过重。护士方面时间少、服务态度、病情... 目的探讨发热待查患者家属心理状态,寻找患者家属对护士不满意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调查护士与家属两方面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家属方面精神痛苦、疲劳、知识缺乏、经济负担过重。护士方面时间少、服务态度、病情复杂、知识缺乏。结论更新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有效沟通、运用非语言性交流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待查 家属 护理对策
下载PDF
免疫组化联合基因重排检测对发热待查伴骨髓分类不明细胞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汉英 李春蕊 +3 位作者 肖毅 黄梅 邓金牛 周剑锋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6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发热待查伴有骨髓中发现分类不明细胞免疫组化联合基因重排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长期发热并骨髓或外周血中有分类不明细胞浸润的患者分离骨髓或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基因重排检测。结果:23例患者中,诊... 目的:探讨发热待查伴有骨髓中发现分类不明细胞免疫组化联合基因重排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长期发热并骨髓或外周血中有分类不明细胞浸润的患者分离骨髓或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基因重排检测。结果:23例患者中,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2例,其中滤泡性淋巴瘤(FL)3例、套细胞淋巴瘤(MCL)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2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T(ALCL)3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CL)1例,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NKCL)1例,恶性组织细胞病1例;2例结合脾脏病理学诊断SLE;诊断为骨髓转移癌5例;4例未能确诊。结论:联合运用免疫组化和基因重排技术对长期发热并骨髓分类不明细胞浸润患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待查 骨髓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重排
下载PDF
3例青少年发热待查的临床报告与护理体会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晓光 曲昆 张秦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期152-154,共3页
通过对2018年2月、5月、12月收住本院、分别诊断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合并感染、成人斯蒂尔病及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伴感染的3例青少年发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疾病的诊治过程、护理特点和疗效进行归纳总结,从研究方向和研究方... 通过对2018年2月、5月、12月收住本院、分别诊断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合并感染、成人斯蒂尔病及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伴感染的3例青少年发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疾病的诊治过程、护理特点和疗效进行归纳总结,从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找出此类疾病护理的特点,发现自身免疫性疾病所致的青少年发热患者容易出现严重感染、特殊菌感染,在积极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心理、中医和个体化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其预后,为今后护理人员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护理工作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待查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成人斯蒂尔病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 青少年 护理
下载PDF
发热待查的病因诊断与治疗验证 被引量:6
16
作者 袁还东 袁鸿慈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4年第1期10-15,共6页
目的 确立发热待查 未明热 (FUO)的病因诊断 ,并寻找出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治疗药物 ,进行临床治疗验证。方法 以无菌手续采静脉血用菌类群相 (需氧菌类、厌氧菌类、细菌L型类等 )同步培养和复数菌类药物敏感直接测试的方法 ,确立... 目的 确立发热待查 未明热 (FUO)的病因诊断 ,并寻找出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治疗药物 ,进行临床治疗验证。方法 以无菌手续采静脉血用菌类群相 (需氧菌类、厌氧菌类、细菌L型类等 )同步培养和复数菌类药物敏感直接测试的方法 ,确立病因诊断并寻找出可用于针对、有效治疗的药物 ,按敏感数据选择药物 ,经静脉给药治疗。结果 189例患者体温最高 41 5℃、最低 3 7 8℃、平均 3 8 2℃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最短 5d、最长 2 8d、平均 12d。按治愈标准出院分类第一诊断 (合并症列后 )统计 ,复数菌败血症 5例 ,细菌L型败血症 184例。结论  189例发热待查 未明热的病因诊断 ,与病原菌感染血液后 ,直接引发复数菌 或细菌L型败血症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待查/未明热(FUO) 病因诊断 菌类群相同步培养 复数菌类群相直接药敏测试
下载PDF
发热待查病例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石建邦 夏淮玲 徐晓玲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203-204,共2页
发热待查(FUO)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疑难病症,目前FUO的诊断标准:发热病程≥3周,体温≥38.3℃或入院后行常规检查1周仍未明确病因者[1]。FUO病因错综复杂,临床表现不一,短时间内难以明确诊断,为了提高对FUO的认识和临床诊治水平,对我... 发热待查(FUO)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疑难病症,目前FUO的诊断标准:发热病程≥3周,体温≥38.3℃或入院后行常规检查1周仍未明确病因者[1]。FUO病因错综复杂,临床表现不一,短时间内难以明确诊断,为了提高对FUO的认识和临床诊治水平,对我院收治的172例FUO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待查 临床特征 FUO病人 病例 诊断标准 疑难病症 临床工作 常规检查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发热待查焦虑病人的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邓蓉 李小麟 +2 位作者 付学勤 王海燕 董瑜 《南方护理学报》 2004年第11期42-43,共2页
目的了解发热待查病人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干预措施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顿焦虑他评量表(HAMA)对40例发热待查病人进行综合评定,得出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后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2周后再次用以上2个量表同时评... 目的了解发热待查病人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干预措施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顿焦虑他评量表(HAMA)对40例发热待查病人进行综合评定,得出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后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2周后再次用以上2个量表同时评定。结果干预前后40例病人SAS评分经t检验,t=12.81,P<0.01;干预前后40例病人HAMA评分比较,t=11.46,P<0.01。结论焦虑是困扰发热待查病人重要的心理问题;针对性心理护理可以缓解病人的焦虑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待查 焦虑 心理护理
下载PDF
不同时期发热待查的病因分布及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曹蕴 李伟 刘传苗 《当代医学》 2021年第6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年龄及热程发热待查(FUO)患者的病因分布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40例FUO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病因分布及临床特征,比较2008年至2012年与2013年至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年龄及热程发热待查(FUO)患者的病因分布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40例FUO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病因分布及临床特征,比较2008年至2012年与2013年至2018年、年龄<60岁与≥60岁、热程<3个月与≥3个月患者病因构成情况。结果540例患者中感染性疾病357例(66.11%),结蹄组织疾病50例(9.26%),肿瘤性疾病41例(7.59%),其他疾病92例(17.04%);不同时期FUO患者病因构成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60岁FUO患者感染性疾病、结蹄组织疾病及其他疾病等病因构成比均高于年龄≥60岁患者(P<0.05);热程<3个月FUO患者感染性疾病及其他疾病等病因构成比均高于热程≥3个月患者,结蹄组织疾病病因构成比小于热程≥3个月患者(P<0.05)。结论感染性疾病为FUO的主要病因以咳嗽为主要特征表现,结蹄组织疾病、肿瘤性疾病及其他疾病为FUO的次要病因,临床通过了解FUO的病因及特征分布,可为FUO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待查 病因 临床特征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