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93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1
作者 陈妍 卓洪民 +6 位作者 张帆 周璇 袁承志 喻昶 彭清华 曾梅艳 宋厚盼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04-711,共8页
目的:通过对近30 a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发病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了解该领域的发文情况、研究趋势及研究前沿和热点。方法:检索1993-09-01/2023-09-01在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已发表的关于POAG... 目的:通过对近30 a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发病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了解该领域的发文情况、研究趋势及研究前沿和热点。方法:检索1993-09-01/2023-09-01在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已发表的关于POAG发病机制的相关文献986篇,运用CiteSpace(6.2.R.4)和VOSviewer(1.6.18)软件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国家/地区及关键词。结果:美国发文量最多(243篇),其次是中国(121篇)。发文量最多的国外研究机构是哈佛大学(37篇),国内研究机构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眼科、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眼科发文量并列第一。Louis R. Pasquale(21篇)是最高产的英文作者,王宁利是该领域最活跃的中国研究者。该领域研究的关键词包括小梁网、眼压、房水、糖皮质激素、血液流变学等。结论:POAG发病机制的研究正处于蓬勃发展期,美国在该领域发文量最大,哈佛大学为该领域的领先研究机构。POAG研究领域的研究重点已经从结构方面转移到了基因层面,基因研究与中医治疗在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发病原因 发病机制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2013—2022年气象因素对合肥市肺结核发病的影响
2
作者 尤恩情 李娟 +3 位作者 陈丽丽 刘溦 吴金菊 曹红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9-356,共8页
目的:分析气象因素对合肥市肺结核发病的影响,为制定肺结核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3—2022年合肥市肺结核周发病数,从合肥市气象局收集同期的气象数据,对二者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R 4.3.... 目的:分析气象因素对合肥市肺结核发病的影响,为制定肺结核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3—2022年合肥市肺结核周发病数,从合肥市气象局收集同期的气象数据,对二者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R 4.3.0软件构建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探讨气象因素和肺结核周病例数之间的暴露—滞后效应。结果:2013—2022年合肥市肺结核患者共报告发病41366例,报告发病率从2013年的63.2/10万(4742/7506266)下降至2022年的31.4/10万(2960/9424437),呈波动下降趋势(χ_(线性)^(2)=1622.439,P<0.001)。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对肺结核发病的影响分别呈现为“M”型、倒“N”型和近似“Z”型分布。气温在4.7℃时对肺结核发病的累积效应最高(CRR=2.261,95%CI:1.422~3.594),低温(P5=2.4℃)在滞后16周情况下肺结核发病风险最大;相对湿度在46.1%时对肺结核发病的累积效应最高(CRR=8.666,95%CI:5.452~13.773),低相对湿度(P_(1)=54.7%)在滞后0周时RR值最大,为1.073(95%CI:1.047~1.100),高相对湿度(P_(99)=93.0%)在滞后0~15周时为肺结核的保护因素;风速在1.2m/s时对肺结核发病的累积效应最高(CRR=1.563,95%CI:1.203~2.031),低风速(P_(1)=1.2m/s)在滞后16周时RR值最大,为1.042(95%CI:1.011~1.073),高风速(P_(99)=3.5m/s)在滞后0~13周时为肺结核的保护因素。结论:气象因素在肺结核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且具有非线性和滞后效应,低温、低相对湿度和低风速会增加肺结核发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危险因素 发病
下载PDF
2021年重庆市宫颈癌发病率、死亡率与生存率分析
3
作者 丁贤彬 吕晓燕 +3 位作者 焦艳 高旸 熊娟 许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726-731,共6页
目的:了解2021年重庆市宫颈癌发病率、死亡率与五年生存率,为开展恶性肿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21年重庆市新发宫颈癌发病死亡数据,分析2021年重庆市宫颈癌发病率、标化发病率、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发病率与死亡率。中... 目的:了解2021年重庆市宫颈癌发病率、死亡率与五年生存率,为开展恶性肿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21年重庆市新发宫颈癌发病死亡数据,分析2021年重庆市宫颈癌发病率、标化发病率、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发病率与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率采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标准人口构成进行标化,世界人口标化率采用2000年世界人口构成进行标化。不同性别和地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对2016年新报告的宫颈癌病例进行主动和被动生存随访,采用生存分析寿命表法计算观察生存率,采用乘积极限法(Kaplan-Meier)计算平均生存时间,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 Rank of Mantel-Cox进行统计检验。结果:2021年重庆市宫颈癌发病率、中国标化发病率、世界标化发病率分别为21.60/10万、14.64/10万与14.71/10万,宫颈癌发病率农村(23.32/10万)高于城市(17.67/10万)(χ^(2)=6.96,P<0.01)。宫颈癌死亡率、中国标化死亡率、世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5.00/10万、2.79/10万与3.02/10万,宫颈癌死亡率农村(5.65/10万)高于城市(3.53/10万)(χ^(2)=5.42,P=0.02)。2021年重庆市宫颈癌五年生存率为64.32%,城市地区宫颈癌五年生存率(76.35%)高于农村地区(5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5,P<0.01)。结论:重庆市宫颈癌发病率与死亡率高,五年生存率较低,应重视宫颈癌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发病 死亡率 生存率
下载PDF
1990-2019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疾病负担分析及未来10年发病预测
4
作者 王文星 王璐 +3 位作者 邬超 戴江红 蒋红 高发水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35-140,共6页
目的了解1990-2019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患病、死亡情况及疾病负担情况,预测2020-2030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情况,为评估和制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预防治疗政策和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 目的了解1990-2019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患病、死亡情况及疾病负担情况,预测2020-2030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情况,为评估和制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预防治疗政策和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库(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GBD),研究分析1990-2019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患病、死亡、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早死寿命损失年(YLL)、伤残寿命损失年(YLD)等情况。采用贝叶斯-时期-队列分析(BAPC)方法,预测2020-2030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结果相对于1990年,2019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粗患病率增长35.44%,标化患病率减少27.16%,粗发病率增长38.31%,标化发病率减少28.52%,粗死亡率减少30.59%,标化死亡率减少70.08%。1990-2019年中国人群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的YLL率由3281.48/10万降至862.37/10万,YLD率由330.33/10万降至240.40/10万,DALY率由3611.81/10万降至1102.77/10万。2019年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DALY率相比于1990年降低66.56%,女性DALY率相比于1990年降低71.87%。2020-2030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标化发病率预计呈下降趋势,2030年男性标化发病率预计比2020年降低31.97%,女性标化发病率预计比2020年降低27.69%。结论1990-2019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中国人口造成的疾病负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从患病情况和死亡情况来看,发病及死亡人数较多,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疾病负担仍处于较高水平。同时预测结果显示,未来10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标化发病率在下降,但是仍处于较高水平,因此进行早筛查、早预防和早治疗,及广泛开展慢阻肺相关知识普及,对于做好COPD疾病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疾病负担 发病预测 伤残调整寿命年 贝叶斯-时期-队列分析
下载PDF
116例儿童过敏性咳嗽发病特点及证型分布研究
5
作者 袁洋 陈光明 +3 位作者 徐玲 杨丽霞 马海龙 闫雪 《国医论坛》 2024年第2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盐城地区儿童过敏性咳嗽发病特点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儿童过敏性咳嗽患儿116例,通过观察表采集病因、饮食、症状、体征、舌苔、脉象、既往史、家族史、合并症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探讨盐城地区儿童过敏性咳嗽发病特点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儿童过敏性咳嗽患儿116例,通过观察表采集病因、饮食、症状、体征、舌苔、脉象、既往史、家族史、合并症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116例过敏性咳嗽患儿中,证型分布由高到低依次是气阴两虚、风寒咳嗽、肺脾气虚、痰湿咳嗽、风热咳嗽、肝火犯肺、痰热咳嗽、燥邪犯肺;其证的要素分布由高到低依次是气虚、风邪、阴虚、痰邪、热邪、寒邪、肺虚、脾虚、湿邪、肝火、燥邪;其体质分布由高到低依次是特禀质、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阳虚质、食积郁热质、平和质、血虚质;病因与受凉、先天禀赋不足、接触异味、恣食肥甘厚味、饮食生冷等密切相关。结论:盐城地区儿童过敏性咳嗽的发生,实证以风寒咳嗽、虚证以气阴两虚为最常见证型;证候要素中以气虚、风邪、阴虚、痰邪居多;体质与特禀质、气虚质、阴虚质等密切相关;受凉、先天禀赋不足是其主要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咳嗽 儿童 发病特点 证型分布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及康复治疗
6
作者 韩旭 谢鸿宇 +1 位作者 汤昕未 吴毅 《康复学报》 CSCD 2024年第2期186-194,共9页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分为睡眠呼吸障碍(SDB)、失眠、日间嗜睡(EDS)与不宁腿综合征(RLS),对脑卒中患者认知、运动等功能预后及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应尽早针对脑卒中患者的睡眠障碍开展康复治疗。本研究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与康复治...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分为睡眠呼吸障碍(SDB)、失眠、日间嗜睡(EDS)与不宁腿综合征(RLS),对脑卒中患者认知、运动等功能预后及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应尽早针对脑卒中患者的睡眠障碍开展康复治疗。本研究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与康复治疗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其中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发病机制研究主要包括脑卒中后SDB[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SAS)与混合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MSAS)]发病机制;脑卒中后失眠发病机制;脑卒中后EDS发病机制;脑卒中后RLS发病机制。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康复治疗主要包括脑卒中后SDB康复治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体位治疗、口咽肌训练];脑卒中后失眠康复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针刺疗法、无创性经颅神经调控技术(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电刺激)和光照疗法];脑卒中后EDS康复治疗(CPAP和光照疗法);脑卒中后RLS康复治疗(针刺)。但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基础研究仍处于表型确定阶段;康复治疗仍存在治疗依从性、安全性、精准度等方面的问题,且脑卒中后EDS和RLS的康复研究较少。下一步研究需要探索适合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研究的实验动物模型,为开展基础性研究提供支撑;同时,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为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睡眠障碍 发病机制 康复治疗
下载PDF
2000—2021年如东县2型糖尿病发病趋势分析
7
作者 张爱红 徐红 +1 位作者 孙艳丽 周晓云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分析2000—2021年如东县2型糖尿病发病趋势,为政府制定糖尿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0—2021年如东县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医院信息系统(HIS)中的新发2型糖尿病病例,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2型糖尿病发病率变化特征,... 目的:分析2000—2021年如东县2型糖尿病发病趋势,为政府制定糖尿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0—2021年如东县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医院信息系统(HIS)中的新发2型糖尿病病例,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2型糖尿病发病率变化特征,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预测并验证2022年糖尿病发病水平。结果:2000—2021年如东县2型糖尿病平均粗发病率为259.75/10万,标化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51.27/10万上升到2021年的139.83/10万,AAPC为7.76%;2012年是发病率变化转折点,2000—2012年APC=18.67%,2型糖尿病发病率快速上升;2012—2021年APC=-5.24%,发病率缓慢下降。男性粗发病率为198.07/10万,标化率为118.73/10万;女性粗发病率为318.89/10万,标化率为197.03/10万。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1,P<0.05)。45~74岁人群2型糖尿病发病率呈波动性变化。结论:2000—2021年如东县2型糖尿病发病率总体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糖尿病仍是如东县实施综合防控策略的主要慢性病,女性、45~74岁人群是该地区2型糖尿病重点防控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发病 Joinpoint回归模型 趋势分析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最新进展
8
作者 张阳(综述) 何俐(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96-297,F0002,共3页
脑小血管病(CSVD)是一种大脑微血管疾病,是脑卒中的常见原因,也是导致老年人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对目前主要的脑小血管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对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发病机制
下载PDF
灰色模型GM(1,1)在苏州市伤寒副伤寒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9
作者 崔朋伟 杭惠 +1 位作者 沈严章 陈立凌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19-120,共2页
目的了解苏州市伤寒副伤寒发病趋势,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管理措施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根据苏州市2009—2021年伤寒副伤寒发病率数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伤寒副伤寒发病率灰色模型GM(1,1)模型,并进行发病率预测。结果2009—2021年苏州... 目的了解苏州市伤寒副伤寒发病趋势,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管理措施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根据苏州市2009—2021年伤寒副伤寒发病率数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伤寒副伤寒发病率灰色模型GM(1,1)模型,并进行发病率预测。结果2009—2021年苏州市伤寒副伤寒发病率,2009年最高(14.264/万),2021年最低(1.177/万),其他年份在1.306/万~6.818/10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χ^(2)_(趋势)=194.714,P<0.001)。建立GM(1,1)模型:■。拟合检验显示模型拟合精度好(C=0.143,P=0.923),预测2022—2024年苏州市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分别为0.984/万、0.845/万、0.726/万,呈缓慢下降态势,符合整体发病趋势。结论GM(1,1)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苏州市伤寒副伤寒发病趋势,预测2022—2024年全市发病率继续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 副伤寒 灰色模型 GM(1 1) 发病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老年肺癌发病风险预测研究
10
作者 陈松景 吴思竹 《中国数字医学》 2024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采用深度强化学习方法构建老年肺癌发病风险预测模型,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老年肺癌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整合健康调查和基因突变数据,识别老年分层人群的肺癌发病危险因素,构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老年肺癌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结果:6... 目的:采用深度强化学习方法构建老年肺癌发病风险预测模型,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老年肺癌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整合健康调查和基因突变数据,识别老年分层人群的肺癌发病危险因素,构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老年肺癌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结果:60岁以上男性和女性在戒烟超过5年后,肺癌发病风险都有显著下降,其中60岁以上男性携带C>A/G>T突变组肺癌发病率下降最明显,下降率为38.6%。结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老年肺癌发病风险预测研究可为老年肺癌预防干预和早诊早治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老年肺癌 发病风险 预测分析
下载PDF
陈登铠“内外一统”发病观与痿证理论钩玄
11
作者 金丽 王尊旺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1期189-192,共4页
探讨陈登铠《华医病理学》“内外一统”的病因和发病观,以及在伤寒、风论、痹论、痿论中的体现。其中痹论和痿论并论,主要表现为病因的“内外感召”和传变的“内外气化枢转”,并从“肺热叶焦”转向“痿疾取之阳明”的机制、悲哀太甚胞... 探讨陈登铠《华医病理学》“内外一统”的病因和发病观,以及在伤寒、风论、痹论、痿论中的体现。其中痹论和痿论并论,主要表现为病因的“内外感召”和传变的“内外气化枢转”,并从“肺热叶焦”转向“痿疾取之阳明”的机制、悲哀太甚胞络绝致大经空虚、思虑过度与类“二阳之病发心脾”、治痿重视阳明4个方面探讨阳明在痿证理论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外一统 痿痹合论 华医病理学 发病 陈登铠
下载PDF
流感相关性曲霉菌病患者发病及预后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12
作者 蔡英丽 李仲展 +3 位作者 陆广生 李展鹏 张聪 陈晓安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7期801-804,共4页
目的:探讨流感相关性曲霉菌病(IAA)患者发病及预后的影响因素,以确定流感感染环境中侵袭性曲霉病的特定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83例流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患IAA分为病例组... 目的:探讨流感相关性曲霉菌病(IAA)患者发病及预后的影响因素,以确定流感感染环境中侵袭性曲霉病的特定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83例流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患IAA分为病例组(26例)和对照组(35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发病和预后特征。结果:病例组患者年龄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4,P<0.05);病例组患者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病例组有吸烟史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3,P<0.05);病例组患者呼吸衰竭、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19、4.014,P<0.05);病例组患者病毒转阴率、治愈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80、34.774,P<0.05);病例组患者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52,P<0.05)。吸烟史是IAA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有吸烟的患者比没吸烟的患者容易得IAA。IAA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患者吸烟史、并发症、呼吸衰竭、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心率(HR)、呼吸(R)、降钙素原(PCT)高于生存组患者,淋巴细胞、氧合指数低于生存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52、3.846、4.624、6.556、7.130、2.521,P<0.05)。结论:吸烟史是IAA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的流感患者比非吸烟的患者易患IAA。生命体征不稳定、发生并发症、病情危重的IAA患者死亡风险可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相关性曲霉菌病 发病 预后 影响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80例高龄孕产妇异常心电图发病情况、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结局的临床分析
13
作者 陈艳芬 刘丹 +1 位作者 陈瑞兴 姚淑贞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4期100-102,共3页
目的:分析80例高龄孕产妇异常心电图发病情况、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结局,为高龄产妇妊娠提供指导。方法:选取东莞市厚街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产检及分娩的高龄孕产妇80例为高龄组,另择取同期进行产检及分娩的适龄孕产妇80例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80例高龄孕产妇异常心电图发病情况、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结局,为高龄产妇妊娠提供指导。方法:选取东莞市厚街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产检及分娩的高龄孕产妇80例为高龄组,另择取同期进行产检及分娩的适龄孕产妇8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异常心电图发病情况、类型,观察高龄组异常心电图与正常心电图孕产妇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结局。结果:高龄组孕产妇异常心电图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8.75%vs 22.50%)(P<0.05);高龄组孕产妇异常心电图发病类型中ST-T改变发病类型54.84%高于对照组的22.22%(P<0.05);两组孕产妇均孕周越大异常心电图发病越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异常心电图孕产妇剖宫产占比64.52%高于正常心电图孕产妇的16.33%(P<0.05),异常心电图孕产妇不良围产儿结局发生率48.39%高于正常心电图孕产妇的12.24%(P<0.05)。结论:在高龄孕产妇中,异常心电图发生率均较高并以ST-T改变表现为主,且随着产妇孕周增长,发生异常心电图几率越高,同时高龄及异常心电图孕产妇可增加剖宫产风险,不良围产儿结局发生率较高,临床应对高龄产妇加强心电监测,以便及时采取干预,确保母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孕产妇 异常心电图 发病情况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邓燕 段勇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345-348,共4页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多见、危害程度最高的癌症。根据2020年的统计,全球估计有905,700人被诊断出患有肝癌,有830,200人死于肝癌[1],肝癌是当今世界第六大最多见的癌症,也是癌症死亡第三大常见原因,同时也是癌症过早死...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多见、危害程度最高的癌症。根据2020年的统计,全球估计有905,700人被诊断出患有肝癌,有830,200人死于肝癌[1],肝癌是当今世界第六大最多见的癌症,也是癌症死亡第三大常见原因,同时也是癌症过早死亡的第二大常见原因[2],仅次于肺癌。近年来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的东亚国家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如美国、澳大利亚以及许多欧洲国家既往发病率较低,但近几年却有上升的趋势,给人类健康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威胁。肝癌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包括年龄、性别,不同种族的人群也存在差异,如美洲印第安人、西班牙裔人、太平洋岛民的发病率高于非西班牙裔白人。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的感染是原发性肝癌发病最重要的外源性危险因素,同时过量饮酒、代谢综合征的相关疾病、2型糖尿病、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也是原发性肝癌的突出原因。吸烟、摄入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和肝吸虫感染也是肝癌发生的外源性危险因素。肝癌患者在发病初期往往没有什么特征性表现,等到发现时往往疾病已经进入中晚期,错过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且多数伴有肝硬化和肝功能异常,预后状况较差。近几十年来,肝癌的生存率几乎没有得到改善,肝癌的预防成为减轻全球负担的关键。当前主要通过外科手术对原发性肝癌早期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包括肝移植、肝动脉灌注化疗、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术以及微波消融和射频消融等局部治疗方法,晚期患者主要借助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系统治疗方式以及化疗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旨在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基因 发病机制 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肉鸽规模养殖多发病的诊断和防治
15
作者 宋志强 杨井泉 +3 位作者 于厚军 郜兴亮 任宇斓 刘福元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3期148-149,152,共3页
重点探讨了规模化肉鸽养殖过程中多发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并以鸽新城疫、鸽副伤寒、鸽毛滴虫病、鸽腺病毒病等为例,详细介绍了每种鸽病的病原体、症状、诊断和防治技术,为肉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肉鸽 发病 诊断 防治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病特征与综合防治措施
16
作者 李燕 杨小杰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43-45,共3页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毒属于冠状病毒属,该病流行广、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病死率低,对养猪业危害严重。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详细阐述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病特征与综合防治措...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毒属于冠状病毒属,该病流行广、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病死率低,对养猪业危害严重。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详细阐述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病特征与综合防治措施,以期能够为相关养殖人员提供一些必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胃肠炎 发病特征 综合防治 策略分析
下载PDF
2019—2021年咸阳市某民族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分析
17
作者 白玛央吉 罗布占堆 普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9期17-21,共5页
目的分析咸阳市某民族高校学生2019—2021年肺结核发病情况,为提高学校和肺结核高发地区防控水平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研究咸阳市某民族高校学生系统,以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学校学生系统,采集学生性别... 目的分析咸阳市某民族高校学生2019—2021年肺结核发病情况,为提高学校和肺结核高发地区防控水平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研究咸阳市某民族高校学生系统,以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学校学生系统,采集学生性别、年级、民族、地区等一般信息,并提取肺结核患病学生的一般信息及月份发病情况。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2019—2021年咸阳市某民族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情况,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2019—2021年咸阳市某民族高校学生发病时间分布及发病人群特征分布特征(包括性别、年级、地区)。结果2019—2021年咸阳市某民族高校学生累计报告肺结核患者为255例,发病率为668.20/10万,其中2019年、2020年、2021年发病率分别925.53/10万、540.58/10万、571.34/10万,2019年发病率最高。2019—2021年咸阳市某民族高校学生各月均有肺结核病例报告,其中2019年报告高峰为3、9、12月,2020—2021年病例报告曲线变化显示基本一致,3—4月为肺结核报告高峰,接下来月份均处于缓慢下降,9—10月为小高峰;来自西藏地区不同市大学生2019—2022年肺结核发病情况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年份来看,不同性别、年级和生源居住地的大学生肺结核发病情况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咸阳市某民族高校学生2019—2021年肺结核发病率呈不规律波动,但总体发病率仍然较高;发病高峰时间主要集中于3—4月、9—10月;低年级、男性学生应为结核病防控主要人群;藏区结核病患病率波动较大,可能与地区医疗水平提高有关,而低医疗水平地区仍然为重点防治地区。针对高风险重点人群,应加强结核病筛查及防控管理,预防结核病流行与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 肺结核 发病 民族 发病 发病季节 发病地区
下载PDF
张家口宣化区及周边地区不同年龄段宫颈癌发病情况观察
18
作者 常畅 张帅 靳改玲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张家口宣化区及周边地区妇女宫颈癌发病年龄趋势分布及病理分型。方法通过病例统计分析的方法,以国际妇产科联盟推荐的分期标准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病理分型和年龄分段,分析每个年龄段宫颈癌患者发病率及病理分型。结果>35... 目的探讨张家口宣化区及周边地区妇女宫颈癌发病年龄趋势分布及病理分型。方法通过病例统计分析的方法,以国际妇产科联盟推荐的分期标准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病理分型和年龄分段,分析每个年龄段宫颈癌患者发病率及病理分型。结果>35~45岁年龄段鳞癌、腺癌、腺鳞癌发病率最高,>45~55岁、>55~65岁及>65岁年龄段鳞癌、腺癌、腺鳞癌发病率均逐渐降低,>25~35岁、≤25岁年龄段发病率亦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35岁、>35~45岁、>45~55岁、>55~65岁及>65岁年龄段鳞癌、腺癌、腺鳞癌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鳞癌>腺癌>腺鳞癌(P<0.05)。结论张家口宣化区及周边地区妇女>35~45岁年龄段宫颈癌高发,发病率鳞癌>腺癌>腺鳞癌。对此年龄段女性应加强宣教、筛查,做到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控制HPV传播,降低宫颈癌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发病年龄 病理分型
下载PDF
鸡白血病的发病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法分析
19
作者 刘佳 苍真伟 +3 位作者 李瀚霆 姜奕如 孙丽娜 王旭一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第1期76-78,共3页
鸡白血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禽类传染性肿瘤类型的疾病,临床上表现日增重以及产蛋量下降,此类疾病呈现渐进性的变化,整体上死亡率相对较低,在养殖中容易被忽视。对此,在实践中为了有效地提高整体防治效果,要做好鸡白血病的发病原因、症状以... 鸡白血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禽类传染性肿瘤类型的疾病,临床上表现日增重以及产蛋量下降,此类疾病呈现渐进性的变化,整体上死亡率相对较低,在养殖中容易被忽视。对此,在实践中为了有效地提高整体防治效果,要做好鸡白血病的发病原因、症状以及诊断、防治方法的分析研究,了解其有效的方式与手段,这样才可以为鸡白血病的预防以及诊治等提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血病 肿瘤类型 防治方法 方式与手段 日增重 诊断和防治 发病症状 死亡率
下载PDF
肉牛巴贝斯虫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
20
作者 张明成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1期47-48,50,共3页
肉牛巴贝斯虫病也称为“焦虫病”,是由于肉牛红细胞内寄生巴贝斯属的原虫,而引发肉牛出现体温升高、贫血并有血红蛋白尿形成,严重时导致肉牛死亡。该病不仅会对肉牛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损害养殖户的经济利益,严重的会阻碍养牛业... 肉牛巴贝斯虫病也称为“焦虫病”,是由于肉牛红细胞内寄生巴贝斯属的原虫,而引发肉牛出现体温升高、贫血并有血红蛋白尿形成,严重时导致肉牛死亡。该病不仅会对肉牛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损害养殖户的经济利益,严重的会阻碍养牛业的健康发展。对此文章从肉牛巴贝斯虫病的发病特点、发病原因入手,对肉牛巴贝斯虫病的诊断及防治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采用中医药疗法、加强饲养管理,以保障肉牛养殖业有序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巴贝斯虫病 发病特点 发病原因 防治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