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81篇文章
< 1 2 2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成像在子宫及下生殖道先天发育异常致原发性闭经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王新莲 王克杨 +1 位作者 赵维敬 梁宇霆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4期412-416,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子宫及下生殖道先天发育异常所致原发性闭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因先天发育异常导致原发性闭经的患者4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和MRI影像,总结影...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子宫及下生殖道先天发育异常所致原发性闭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因先天发育异常导致原发性闭经的患者4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和MRI影像,总结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和MRI表现,最终诊断先天性子宫阴道缺如(MRKH)综合征27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2例,处女膜闭锁6例,宫颈闭锁2例,阴道下段闭锁4例。27例MRKH综合征患者表现为子宫缺如或始基子宫,伴阴道部分闭锁19例、全程闭锁8例;2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患者表现为子宫及宫颈缺如,阴道下段可见,1例性腺位于双侧腹股沟区,1例位于盆腔内髂外血管内侧并伴发肿瘤;6例处女膜闭锁患者表现为子宫腔、宫颈管及阴道全程不同程度积血,1例伴输卵管积血;2例宫颈闭锁患者同时合并阴道闭锁、输卵管积血;4例阴道下段闭锁患者表现为闭锁段上方阴道、宫颈管及宫腔增宽积血。结论MRI可清楚显示子宫及下生殖道发育异常,明确导致原发性闭经的病变部位,为患者下一步诊治提供可靠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先天发育异常 先天性子宫阴道缺如综合征 原发性闭经
下载PDF
神经嵴发育异常相关眼病
2
作者 李晶 马忠旭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53-57,共5页
神经嵴是一个动态的胚胎干细胞群体,在眼部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神经嵴与周围的神经外胚层、表面外胚层和中胚层相互作用,发育成眼球及其附属器的多种组织结构,包括角膜基质及内皮、小梁网、虹膜基质、睫状肌、玻璃体和脉络膜血管、M... 神经嵴是一个动态的胚胎干细胞群体,在眼部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神经嵴与周围的神经外胚层、表面外胚层和中胚层相互作用,发育成眼球及其附属器的多种组织结构,包括角膜基质及内皮、小梁网、虹膜基质、睫状肌、玻璃体和脉络膜血管、Müller细胞等。眼部神经嵴细胞迁移和发育异常会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眼部疾病,包括影响眼前段的疾病,如Axenfeld-Rieger综合征、Peters异常、无虹膜、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和指甲-髌骨综合征,以及影响眼后段的缺陷性疾病,如CHARGE综合征和鳃-眼-面综合征,此外还有一些罕见的神经嵴疾病的眼部异常,如Waardenburg综合征、Treacher-Collins综合征和Char综合征等。在这里我们将神经嵴细胞发育异常导致的眼部相关疾病做一综述,探讨与神经嵴迁移和发育相关的基因,以及这些基因的突变和缺陷如何导致眼部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嵴 神经嵴发育异常相关眼病 基因突变
下载PDF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激发试验在性发育异常儿童中的诊断作用评估
3
作者 梁翠丽 刘国昌 +6 位作者 程静 牛会林 伏雯 张丽瑜 贾炜 张文 刘丽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8-163,共6页
目的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激发试验在诊断不同分型性发育异常(disorder of sexual development,DSD)患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DSD患儿,按染色体核型分为46,XX组(n=10)、46,XY组(n=87)、... 目的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激发试验在诊断不同分型性发育异常(disorder of sexual development,DSD)患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DSD患儿,按染色体核型分为46,XX组(n=10)、46,XY组(n=87)、性染色体异常组(n=35),比较各组患儿hCG激发试验前后的性激素水平,分析形态学上是否存在睾丸组织对hCG激发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3组患儿激发试验后睾酮(testosterone,T)增加倍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6,XY组中,5α-还原酶2缺乏症患儿激发试验后的T与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比值高于其他46,XY DSD患儿(P<0.05)。形态学上,有睾丸组织的DSD患儿激发试验后T增加倍数高于无睾丸组织患儿(P<0.05)。结论hCG激发试验对于评估不同类型的DSD患儿的睾丸间质细胞存在和功能均具有重要价值,对于性腺性质不明确的DSD患儿,均建议行hCG激发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异常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激发试验 睾丸间质细胞 睾酮 儿童
下载PDF
下腔静脉发育异常的产前超声图像特征及临床意义
4
作者 朱昱霏 罗红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 总结胎儿下腔静脉(IVC)发育异常超声图像特征,探讨产前超声检查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23年2月产前诊断为胎儿IVC发育异常的88例孕妇的超声图像特征及合并心内外异常情况;不同类型IVC发育异常合并心内外... 目的 总结胎儿下腔静脉(IVC)发育异常超声图像特征,探讨产前超声检查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23年2月产前诊断为胎儿IVC发育异常的88例孕妇的超声图像特征及合并心内外异常情况;不同类型IVC发育异常合并心内外异常构成比行多列表卡方检验,采用Bonferroni方法行组间多重比较。所有结果与产后MRA及超声心动图或尸检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88例IVC发育异常胎儿中,下腔静脉异常连接(ECIVC)18例,肾后段左下腔静脉(LIVC)42例,双下腔静脉(DIVC)28例。18例ECIVC胎儿胸腹斜冠状切面及四腔心切面均表现异常,其中腹部横切面异常17例,腹部横切面异常征象不典型1例;2例右心房纵切面表现异常;42例LIVC胎儿超声IVC冠状切面均呈“S”征;28例DIVC胎儿超声IVC冠状切面均呈“h”征。88例IVC发育异常胎儿分别合并心血管系统、骨骼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感觉系统异常;不同类型IVC发育异常孤立性及合并心内外异常构成比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孤立性ECIVC与孤立性DIVC及孤立性LIVC构成比、ECIVC合并心内异常与LIVC及DIVC合并心内异常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8例IVC发育异常胎儿,5例经引产证实;83例随访至出生后6月,均行MRI及超声心动图检查,与产前诊断一致。结论 胎儿IVC发育异常在超声图像上具有特异性,超声能准确识别其有无合并心内外结构异常,分析不同类型IVC发育异常合并心内外结构异常构成比可以为临床评估预后及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提高认识、及早诊断对临床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产前 超声 下腔静脉 发育异常
下载PDF
梧州地区379例发育异常儿童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5
作者 黄小娟 陈唯 +1 位作者 严坚恩 陈洁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145-1148,共4页
目的检测发育异常儿童的外周血染色体核型,探讨染色体异常与临床表型的关系及异常核型分布的特点。方法选取2013—2022年因身材矮小、特殊面容、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智力障碍等原因前来梧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并进行遗传咨询的379例患儿的... 目的检测发育异常儿童的外周血染色体核型,探讨染色体异常与临床表型的关系及异常核型分布的特点。方法选取2013—2022年因身材矮小、特殊面容、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智力障碍等原因前来梧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并进行遗传咨询的37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为出生后18min~16岁,通过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G显带法对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在379例患儿中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共127例,检出率为33.51%,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93例,检出率为24.54%,占异常核型构成比的73.23%;染色体结构异常12例,检出率为3.17%,占异常核型构成比为9.45%;染色体多态性变异22例,检出率为5.80%,占异常核型构成比为17.32%。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儿童出生缺陷或发育迟缓、智力障碍、特殊面容、性发育不全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最为常见的核型异常为染色体数目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异常 儿童 核型分析 核型异常 染色体多态变异
下载PDF
单卵双胎之一发育异常病例的染色体及拷贝数变异的产前诊断分析
6
作者 潘敏 李发涛 +4 位作者 韩瑾 景象一 易翠兴 李东至 廖灿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3-17,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单卵双胎之一发育异常病例的染色体核型及基因拷贝数变异的产前诊断结果,探讨导致单卵双胎之一发育异常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13—2021年因双胎之一发育异常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单... 目的通过分析单卵双胎之一发育异常病例的染色体核型及基因拷贝数变异的产前诊断结果,探讨导致单卵双胎之一发育异常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13—2021年因双胎之一发育异常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单卵双胎病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染色体核型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检查及随访,分析单卵双胎病例的染色体检查结果及临床结局。结果共有50对(100例)单卵双胎被纳入研究。双胎之一发育异常包括颈项透明层(NT)增厚、心脏结构异常、双胎之一宫内生长受限(FGR)、唇腭裂和多发畸形等。胎儿染色体产前诊断结果异常为3对(6例),异常率为6.0%,不一致率为2.0%。结论单卵双胎之一发育异常病例中,病因为染色体或基因异常所占概率较低,双胎遗传物质不一致率非常低。染色体及基因拷贝数异常不是导致双胎表型相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卵双胎 发育异常 拷贝数变异 染色体核型
下载PDF
德清县儿童牙齿发育异常的发生现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7
作者 王雅琴 丁浩然 《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 调查德清县儿童牙齿发育异常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德清县1 046名儿童的一般资料,记录其牙齿发育状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儿童发生牙齿发育异常的相关因素。结果 全部纳入对象中发生牙齿发育异常144人,牙... 目的 调查德清县儿童牙齿发育异常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德清县1 046名儿童的一般资料,记录其牙齿发育状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儿童发生牙齿发育异常的相关因素。结果 全部纳入对象中发生牙齿发育异常144人,牙齿发育异常发生率为13.77%;牙齿发育异常儿童中,年龄>5岁、居住农村、父母最高学历在本科及以下、家庭年收入≤30万元、害怕看牙、睡前经常摄入甜品、开始刷牙时间>1岁、甜品每周摄入频率>2次、未到牙科就诊、认为乳牙坏了、口腔健康评价较差的儿童比例较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最高学历在本科及以下、家庭年收入≤30万元、害怕看牙、开始刷牙时间>1岁、甜品每周摄入频率>2次及口腔健康状况较差均为影响儿童发生牙齿发育异常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德清县儿童牙齿发育异常的发生率较高。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口腔健康知识宣教,帮助儿童克服心理障碍,有效预防儿童牙齿发育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牙齿发育异常 现状调查 健康监测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出生缺陷和发育异常患儿的遗传分析
8
作者 马科 侯东霞 +5 位作者 周燕 董弘 白瑞芳 侯丽青 王晓华 刘爱菊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年第3期247-252,261,共7页
目的 通过分析内蒙古地区出生缺陷和发育异常患儿的染色体异常分布情况,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在出生缺陷和发育异常患儿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21年10月在内蒙... 目的 通过分析内蒙古地区出生缺陷和发育异常患儿的染色体异常分布情况,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在出生缺陷和发育异常患儿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21年10月在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出生缺陷和发育异常患儿,对其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及CMA分析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48例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异常核型163例,占36.4%;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的占比分别为74.8%、15.3%。数目异常主要为21-三体及45,X;结构异常包括衍生染色体、易位、倒位、缺失、重复、环状染色体以及等臂X染色体;其他异常有性反转12例、染色体多态4例。71例CMA检出23例异常,占32.4%,包括致病性14例、疑似致病3例及意义未明6例。19例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及CMA联合检测,检出10例异常,占52.6%。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异常检出率高于单一方法检出率。结论 对出生缺陷和发育异常的患儿进行染色体检测,可以明确病因,而且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CMA检测可以提高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为本地区患者进行遗传咨询、家庭再发风险评估、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缺陷 发育异常 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下载PDF
产前诊断46,XX睾丸型性发育异常胎儿1例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朱雨英 吴轲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58-64,共7页
目的 分析46,XX睾丸型性发育异常胎儿的基因型与表型,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 1例超声提示胎儿颈后透明层增厚的孕妇来我院产前诊断中心咨询。因其符合产前诊断指征,遂行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测、胎儿染色体基因芯片检测。以“46,XX男性综合... 目的 分析46,XX睾丸型性发育异常胎儿的基因型与表型,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 1例超声提示胎儿颈后透明层增厚的孕妇来我院产前诊断中心咨询。因其符合产前诊断指征,遂行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测、胎儿染色体基因芯片检测。以“46,XX男性综合征”、“产前诊断”、“46,XX睾丸型性发育异常”、“prenatal diagnosis”、“46,XX male syndrome”、“46,XX testicular disorder of sex development”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2月底),选取产前诊断为46,XX睾丸型性发育异常胎儿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文献进行复习并总结胎儿表型。结果 胎儿染色体核型正常(46,XX),基因芯片提示Yp11.31-p11.2区域拷贝数为1,大小为3299 kb,存在SRY基因,胎儿被诊断为46,XX睾丸型性发育异常。文献检索发现仅报道9例产前诊断为46,XX睾丸型发育异常(SRY基因阳性)胎儿,大部分(70%, 7/10)胎儿孕期无明显异常,其中3/10的胎儿存在结构异常或超声提示NT增厚,其中5/10孕妇存在高龄风险。结论 在产前诊断中,发现46,XX睾丸型性发育异常胎儿是极为罕见的。孕期46,XX睾丸型性发育异常胎儿无明显异常;由于CMA检测的局限性,部分46,XX睾丸型DSD胎儿(SRY基因阴性)会被漏诊,这些因素给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带来极大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6 XX睾丸型性发育异常 产前诊断 颈后透明层增厚
下载PDF
二维超声联合STIC检查对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胎儿产前诊断效能及临床应用
10
作者 祁媛贞 《西藏医药》 2024年第2期40-41,共2页
目的观察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对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胎儿产前诊断效能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许昌市中心医院89例疑似为胎儿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孕妇的临床资料,孕妇均进行二维超声和STIC检查,以出生后... 目的观察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对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胎儿产前诊断效能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许昌市中心医院89例疑似为胎儿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孕妇的临床资料,孕妇均进行二维超声和STIC检查,以出生后新生儿复查结果以及引产解剖检查情况为参照,比较在产前二维超声与STIC诊断以及联合诊断对胎儿的诊断结果,分析各项检查对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胎儿的产前诊断效能。结果89例疑似为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胎儿中,确诊为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胎儿62例(69.66%),其中左心室发育不良17例(19.10%),右心室发育不良11例(12.36%),肺动脉瓣狭窄13例(14.61%),房间隔缺损9例(10.11%),室间隔缺损12例(13.48%)。二维超声联合STIC检查诊断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胎儿的敏感度为96.77%,特异度为77.78%,阳性预测值为90.91%,阴性预测值为91.30%,准确度为91.01%,Kappa值为0.778。结论二维超声联合STIC检查对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胎儿具有较高的产前诊断效能,可应用于胎儿产前心脏病疾病筛查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 四维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 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 产前诊断
下载PDF
一例46,XY性发育异常合并矮小症病例报告
11
作者 张陆燕 郭茜 +2 位作者 许衍甲 魏文珍 王玉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34期164-167,共4页
回顾性分析1例社会性别女性,因原发性闭经、矮小、无女性第二性征发育而就诊,染色体核型为46,XY患者的诊治过程,并通过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及随访策略。该患者女性表型,18岁,闭经,身材矮小,幼稚子宫;外周血淋巴细胞... 回顾性分析1例社会性别女性,因原发性闭经、矮小、无女性第二性征发育而就诊,染色体核型为46,XY患者的诊治过程,并通过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及随访策略。该患者女性表型,18岁,闭经,身材矮小,幼稚子宫;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检查为46,XY;促卵泡刺激素113.14 U/L,促黄体生成素45.76 U/L,雌二醇55 pg/ml,促甲状腺激素8.32μU/ml,抗苗勒管激素0.11 ng/ml。其余检查均正常。本例为具有女性外阴、因原发性闭经就诊的46,XY DSD患者。性腺发育不良和身材矮小是46,XY DSD患者主要临床特征,染色体核型可确诊,而治疗上应强调尽早寻找并切除异常性腺,以防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异常 46 XY性发育异常 闭经 矮小症
下载PDF
三维超声成像对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菊花 罗烨 易迎春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3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在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患者的二维及三维超声成像资料,以宫、腹腔镜联合检查作为诊断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的“金标准”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三维超声成...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在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患者的二维及三维超声成像资料,以宫、腹腔镜联合检查作为诊断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的“金标准”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三维超声成像准确率为96%(48/50),二维超声检查准确率为82%(41/50),三维超声成像准确率高于二维超声(P<0.05)。三维超声能对不全纵隔子宫、弓形子宫、双角子宫做出有效的鉴别诊断。结论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可全面显示子宫冠状面信息,能弥补二维超声检查的不足,较好地诊断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且费用低、可重复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 三维超声成像 二维超声检查 诊断
下载PDF
停经27^(+2)周,超声检查提示双胎发育异常1天
13
作者 赵馨 何薇 +1 位作者 吴菁 尹爱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79-582,共4页
1病历摘要患者,32岁,G_(1)P_(0)。因停经27+2周,超声检查提示双胎发育异常1天,于2022年8月30日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患者平时月经周期规则,末次月经:2022年2月20日。本次妊娠为自然受孕,停经30^(+)天自测尿妊娠试纸阳性证实妊娠,孕8^(+... 1病历摘要患者,32岁,G_(1)P_(0)。因停经27+2周,超声检查提示双胎发育异常1天,于2022年8月30日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患者平时月经周期规则,末次月经:2022年2月20日。本次妊娠为自然受孕,停经30^(+)天自测尿妊娠试纸阳性证实妊娠,孕8^(+)周超声检查提示:宫内早孕,单绒毛膜双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提示 月经周期规则 省妇幼保健院 末次月经 发育异常 宫内早孕 单绒毛膜双胎 自然受孕
下载PDF
多学科诊疗在儿童性发育异常诊疗中的探索应用
14
作者 张小同 王诙译 +2 位作者 袁金娜 汪伟 傅君芬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342-1344,共3页
介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性发育异常多学科诊疗(MDT)团队多年来的建设经验,探讨如何打造符合国内儿童专科医院医疗环境的MDT管理模式,规范MDT流程,提高MDT工作效率,提升儿科疑难复杂危重诊疗能力,推进医院内涵质量建设,最终形成... 介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性发育异常多学科诊疗(MDT)团队多年来的建设经验,探讨如何打造符合国内儿童专科医院医疗环境的MDT管理模式,规范MDT流程,提高MDT工作效率,提升儿科疑难复杂危重诊疗能力,推进医院内涵质量建设,最终形成医院多学科协作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诊疗 儿童专科医院 发育异常 服务流程
下载PDF
胎儿期大脑皮质发育异常MRI征象分析
15
作者 陈春霞 曹文婷 +3 位作者 施跃全 董海平 陈霞平 周作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2172-2176,共5页
目的探讨MRI对胎儿期大脑皮质发育异常(malformations of cortical development,MCD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4例胎儿期MCDs的MR图像,总结其MRI影像特征。结果54例MCDs患者中,小头畸形10例,半侧巨脑畸形5例,灰质异位5例,无脑回畸形9例,... 目的探讨MRI对胎儿期大脑皮质发育异常(malformations of cortical development,MCD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4例胎儿期MCDs的MR图像,总结其MRI影像特征。结果54例MCDs患者中,小头畸形10例,半侧巨脑畸形5例,灰质异位5例,无脑回畸形9例,多小脑回畸形11例,脑裂畸形8例,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6例。MRI征象:外侧裂异常45例;皮层发育节点延迟28例;不成熟或异常脑沟33例;侧脑室形态异常44例;皮质厚度异常36例;脑沟、回异常39例;大脑半球形态异常42例;皮层结构简化26例;皮层信号不连续8例;皮层出现异常结节灶8例。结论在MCDs的产前诊断影像检查中,MRI较超声检查有一定的优势,可提高胎儿期MCDs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大脑皮质发育异常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女性生殖道发育异常的诊断与处理(二) 被引量:2
16
作者 连利娟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91-192,F003,共3页
关键词 子宫发育异常 宫颈发育异常 输卵管发育异常 女性生殖道发育异常 诊断 处理
下载PDF
江西省285例鼻骨发育异常胎儿染色体结果分析
17
作者 王欣荣 刘艳秋 +1 位作者 杨必成 黄淑晖 《江西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056-1058,1070,共4页
目的对本省285例鼻骨发育异常的胎儿染色体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胎儿鼻骨发育异常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为今后类似病例的产前诊断提供更精准的检测方案。方法遴选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因鼻骨发育异常到我中心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 目的对本省285例鼻骨发育异常的胎儿染色体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胎儿鼻骨发育异常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为今后类似病例的产前诊断提供更精准的检测方案。方法遴选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因鼻骨发育异常到我中心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285例孕妇,其中羊膜腔穿刺195例,脐静脉穿刺90例,均同时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根据鼻骨发育异常有无合并其他高危因素将检测人群分为2组,一组不伴有其他高危因素即孤立性鼻骨发育异常组,另一组为合并其他高危因素如伴其他部位超声异常、高龄等即非孤立性鼻骨发育异常组。将检测出的异常染色体结果分为两类,一类为染色体核型分析异常组即染色体数目异常和较大的结构异常,简称核型异常,另一类为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nt,CNVs)异常但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组即染色体较小的结构异常,简称CNVs异常,用χ2检验比较两组病例的这两类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有无差异。最后用构成比来展示两组染色体异常的详细构成情况。结果孤立性鼻骨发育异常198例,核型异常4例,检出率为2.02%,CNVs异常8例,检出率4.04%。非孤立性鼻骨发育异常87例,核型异常23例,检出率为26.44%,CNVs异常8例,检出率9.20%。两组间在核型异常检出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NVs异常检出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非孤立性鼻骨发育异常组中,异常染色体总计31例,合并心脏及血管畸形计8例,占比最高。结论胎儿非孤立性鼻骨发育异常较孤立性鼻骨发育异常核型异常的检出率明显增加,但CNVs异常的检出率无明显增加。鼻骨发育异常的胎儿要重视对胎儿心脏及其血管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骨发育异常 产前诊断 核型分析 CMA CNVs
下载PDF
46,XY性发育异常24例临床特征及基因分析
18
作者 刘倩 马秀琦 汪希珂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431-1433,共3页
目的探讨46,XY性发育异常(DSD)患儿的临床表型、生化、影像检查以及分子诊断,提高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认识。方法分析24例临床诊断为46,XY DSD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基因学检测等资料,并对临床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社会性别男性19例... 目的探讨46,XY性发育异常(DSD)患儿的临床表型、生化、影像检查以及分子诊断,提高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认识。方法分析24例临床诊断为46,XY DSD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基因学检测等资料,并对临床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社会性别男性19例,女性5例,年龄2月至16岁。SRD5A2基因突变3例,AR基因突变2例、GHD7、DHX37、CYP17A1、SEMA3A、TACR3、NR5A1基因突变各1例。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发育不良7例、5α还原酶缺乏症6例,隐睾导致性腺功能低下3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2例,NR5A1基因突变导致的性发育异常1例,DHX37基因突变导致性发育异常1例,17α羟化酶缺乏症1例,3例患儿暂未能明确诊断。结论46,XY DSD患儿临床表现及病因复杂,高通量二代基因测序对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6XY 发育异常 临床特征 基因检测
下载PDF
胎儿大脑皮层发育异常的表型及遗传学病因研究进展
19
作者 王林琳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2期39-43,68,共6页
大脑皮层发育异常可导致难治性癫痫、智力低下、认知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大多数仅能给予对症治疗,疗效不确切。因此,在胎儿时期对该病尽早诊断,可防治出生缺陷。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加深了人们对大脑皮... 大脑皮层发育异常可导致难治性癫痫、智力低下、认知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大多数仅能给予对症治疗,疗效不确切。因此,在胎儿时期对该病尽早诊断,可防治出生缺陷。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加深了人们对大脑皮层发育的认识,将这些技术应用于临床使大脑皮层发育异常的诊断率有了显著提高,同时为该病的分类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针对胎儿大脑皮层发育畸形的特点,对几种常见类型的表型及遗传学病因进行综述,为临床诊治及进一步病因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层发育异常 胎儿 产前诊断 全外显子测序 核磁共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