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树春季发芽期的QTL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1
作者 王留彬 吴立赟 +1 位作者 韦康 王丽鸳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7-756,共10页
春季发芽期(Timing of spring bud flush,TBF)是茶树重要的农艺性状,对茶叶的风味品质和经济效益均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挖掘调控茶树TBF性状的关键候选基因,以龙井43×白毫早杂交的F1群体327株子代为材料,利用基于该群体构建的茶... 春季发芽期(Timing of spring bud flush,TBF)是茶树重要的农艺性状,对茶叶的风味品质和经济效益均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挖掘调控茶树TBF性状的关键候选基因,以龙井43×白毫早杂交的F1群体327株子代为材料,利用基于该群体构建的茶树高密度遗传图谱,采用MapQTL 6.0和GACD 1.2软件对茶树春季发芽指数(Sprouting indexs,SPI)进行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定位。连续两年(2022、2023年)对群体子代的春季SPI进行观测,结果显示,SPI在F1群体内存在明显的性状分离,表现出数量性状的特征。利用MapQTL6.0软件定位到1个主效的QTL(qSPI-5-1),分别可解释18.30%(2022年)和7.60%(2023年)的表型变异;利用GACD1.2软件定位到2个稳定的QTL位点(qSPI-1,qSPI-5-2),解释2.75%~18.40%的表型变异,且qSPI-5-2与qSPI-5-1位点基本重合。进一步将上述3个位点的置信区间与茶树参考基因组进行比对,通过基因功能注释分析共筛选到23个与调控茶树春季发芽期相关的候选基因。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茶树春季萌发的调控基因和分子机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春季发芽期 数量性状基因座 候选基因
下载PDF
45份辣椒种质发芽期和苗期的耐冷性评价
2
作者 伊茜茜 潘宝贵 +7 位作者 郭广君 刁卫平 刘金兵 龚成胜 高长洲 朱现威 孔强 王述彬 《辣椒杂志》 2023年第1期6-13,共8页
冷害是我国冬春季辣椒生产中主要的逆境因子,选用耐冷品种可有效抵御冷害。以45份辣椒地方品种和高代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分析低温胁迫下的种子发芽及苗期生长情况,筛选发芽期和苗期表现耐冷的种质材料。结果表明,45份辣椒种质的种子在15... 冷害是我国冬春季辣椒生产中主要的逆境因子,选用耐冷品种可有效抵御冷害。以45份辣椒地方品种和高代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分析低温胁迫下的种子发芽及苗期生长情况,筛选发芽期和苗期表现耐冷的种质材料。结果表明,45份辣椒种质的种子在15℃低温胁迫下,V06C0299、V06C0445、V06C01581、2019P162等25份种质的相对发芽率超过93.33%,V06C0299、V06C0445、V06C1581、GW464等13份种质的相对发芽势超过91.11%。选用10份种质进行苗期4℃低温胁迫处理,V06C01581的冷害指数最低为0.32,表现出较强的耐冷性。相关分析表明,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与冷害指数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80、-0.327(P<0.05)。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表明,V06C0299平均隶属函数值最大为0.89,表现为较强的耐冷能力。研究结果可为辣椒耐冷基因挖掘和耐冷品种选育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发芽期 耐冷性
下载PDF
姜柄瓜不同品种发芽期抗旱性鉴定及评价
3
作者 刘院梅 裴徐梨 +2 位作者 荆赞革 梁正娇 焦鹏 《昆明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96-103,共8页
为了探究姜柄瓜品种发芽期抗旱性的差异,筛选出抗旱品种.利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姜柄瓜发芽期进行抗旱处理,测定其胚根长、胚轴长、鲜质量、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PEG质量分数越高抑制作用... 为了探究姜柄瓜品种发芽期抗旱性的差异,筛选出抗旱品种.利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姜柄瓜发芽期进行抗旱处理,测定其胚根长、胚轴长、鲜质量、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PEG质量分数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在10%的PEG质量分数下,各项指标的变化总体最大,除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在10%的PEG质量分数下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指标差异均显著.使用10%的PEG质量分数处理不同的姜柄瓜,发现活力指数指标的变异系数最大为54%.所测品种当中,G11的发芽势指标和鲜质量指标最大,发芽率指标达到90%及以上的品种有G3、G7、G11、G13,G14和G11分别具有最大的胚根长和胚轴长,发芽指数在11~12之间的有G7、G11、G13和G16,活力指数测量值介于40~50的有G7、G11、G13、G14.胚根长与胚轴长、发芽指数与活力指数这两组指标的相关系数最高,r=0.986.隶属函数分析排在前5位的是G11、G14、G7、G13、G16,它们的各项指标都高于其他品种.所测品种的聚类分析分为4类,其中第4类为G13、G16、G11、G14、G7,共5份种质,其主要特征是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胚轴长、鲜质量的测量值在这4类当中最高,属于抗旱型.综合来看,各项指标抗旱优异品种有G13、G16、G11、G14、G7,可作为优良抗旱种质.试验结果可为姜柄瓜抗旱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柄瓜 抗旱性 发芽期 种质评价
下载PDF
水稻发芽期和幼苗前期耐碱性的鉴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58
4
作者 祁栋灵 张三元 +5 位作者 曹桂兰 阮仁超 孙明茂 张艳蕊 周庆阳 韩龙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4-80,共7页
通过采用4种不同浓度的Na2CO3模拟碱胁迫,以水稻发芽期发芽势和发芽率的相对碱害率以及幼苗前期的根数、根长和苗高的相对碱害率为鉴定评价指标,研究水稻发芽期和幼苗前期耐碱性鉴定的碱胁迫条件。结果表明,水稻发芽势对碱胁迫的反应较... 通过采用4种不同浓度的Na2CO3模拟碱胁迫,以水稻发芽期发芽势和发芽率的相对碱害率以及幼苗前期的根数、根长和苗高的相对碱害率为鉴定评价指标,研究水稻发芽期和幼苗前期耐碱性鉴定的碱胁迫条件。结果表明,水稻发芽势对碱胁迫的反应较发芽率更为敏感;根长对碱胁迫的反应较苗高和根数更为敏感;幼苗前期对碱胁迫的反应较发芽期更为敏感。在0.15%或0.20%Na2CO3胁迫下水稻发芽势和发芽率的相对碱害率平均值、方差和变异幅度较大,且其分布均匀合理,可作为水稻发芽期耐碱性鉴定的碱胁迫条件;而在0.10%或0.15%Na2CO3胁迫下,幼苗前期根数、根长和苗高的相对碱害率以及综合相对碱害率的平均值、方差和变异幅度较大,且分布相对均匀合理,可作为水稻幼苗前期耐碱性鉴定的碱胁迫条件。在碱胁迫下,水稻发芽势、发芽率、根数、根长和苗高的表型值分别与它们自身的相对碱害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发芽率的相对碱害率与根数、根长和苗高的相对碱害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发芽期的综合相对碱害率与幼苗前期的综合相对碱害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因此,以水稻发芽期的耐碱性可间接判断水稻幼苗前期的耐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发芽期 幼苗前 耐碱性 相对碱害率 鉴定方法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发芽期的耐盐性筛选 被引量:30
5
作者 龙卫华 浦惠明 +2 位作者 张洁夫 戚存扣 张学昆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1-275,共5页
采用梯度浓度盐(NaCl)胁迫15个不同遗传背景的甘蓝型油菜自交系,于发芽期考查发芽率、发芽势、根长、胚轴长、单株鲜重和地上鲜重等6个性状。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甘蓝型油菜的相对发芽率呈Boltz-mann曲线变化,214mmol/L NaCl为... 采用梯度浓度盐(NaCl)胁迫15个不同遗传背景的甘蓝型油菜自交系,于发芽期考查发芽率、发芽势、根长、胚轴长、单株鲜重和地上鲜重等6个性状。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甘蓝型油菜的相对发芽率呈Boltz-mann曲线变化,214mmol/L NaCl为鉴定油菜品系耐盐性的最适浓度。在该浓度下,6个性状中根长和茎长受影响程度最大,发芽率、发芽势和总鲜重次之,地上鲜重影响最小。性状相对值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根长和茎长可以作为评价油菜耐盐性的早期评价指标。聚类分析表明,15个品系可分为3类,其中WH126和WH129为最耐盐品系,WH137为盐敏感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芽期 盐胁迫 甘蓝型油菜 耐盐性鉴定
下载PDF
不同大豆品种发芽期耐旱性评价及耐旱种质筛选 被引量:23
6
作者 周玉丽 朱平 +3 位作者 胡能兵 邵庆勤 杜军利 舒英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6-623,共8页
为鉴定不同大豆品种种子发芽期的耐旱性,以20%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为渗透介质模拟干旱胁迫条件,比较了30个大豆品种发芽期与耐旱性相关的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差异,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30个品种进行了耐旱性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PEG-6... 为鉴定不同大豆品种种子发芽期的耐旱性,以20%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为渗透介质模拟干旱胁迫条件,比较了30个大豆品种发芽期与耐旱性相关的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差异,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30个品种进行了耐旱性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PEG-6000浸种降低了大豆种子的吸水率、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抑制了胚芽和胚根的伸长,不同品种的耐旱指数和胁迫指数存在明显差异;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0个大豆品种发芽期的耐旱性存在差异,耐旱性较强的是叙永黄毛白水豆(G25)、叙永六月半(G21)、武冈青豆(G27)和淳平小子药黑豆(G13),耐旱性最差的是早踏扁青(G08)、丹波黑(G02)和桐庐牛吃豆(G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发芽期耐旱性 PEG胁迫 隶属函数法
原文传递
大豆种子发芽期耐旱性鉴定的适宜PEG-6000浓度筛选 被引量:16
7
作者 舒英杰 周玉丽 +3 位作者 时侠清 胡能兵 邵庆勤 杜军利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6-59,共4页
以抗旱性不同的3个大豆品种(湘豆3号、Lee68和宁镇1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5%、10%、15%、20%、25%和30%)的PEG-6000模拟发芽期干旱胁迫对大豆种子发芽、子叶苗膜脂过氧化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以下的PEG-6... 以抗旱性不同的3个大豆品种(湘豆3号、Lee68和宁镇1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5%、10%、15%、20%、25%和30%)的PEG-6000模拟发芽期干旱胁迫对大豆种子发芽、子叶苗膜脂过氧化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以下的PEG-6000能起引发作用,促进大豆种子的萌发,显著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随着PEG-6000浓度的升高,大豆种子的发芽明显受抑制,当PEG-6000浓度大于25%时抑制更明显,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简易活力指数显著下降;随着PEG-6000浓度的升高,大豆子叶苗中的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PEG-6000浓度在15%-25%间增加幅度最大,PEG-6000浓度小于15%或大于25%时增加不明显。综合种子发芽、子叶苗的膜脂过氧化程度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可初步确定室内采用PEG-6000浸种法模拟干旱胁迫鉴定大豆发芽期耐旱性的适宜浓度为2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PEG-6000 干旱胁迫 发芽期 耐旱性
原文传递
油菜3个栽培种发芽期耐盐性评价 被引量:20
8
作者 龙卫华 浦惠明 +3 位作者 陈松 张洁夫 戚存扣 张学昆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37,47,共7页
对油菜种质资源进行耐盐性评价是培育耐盐油菜品种的基础性工作。本研究在室内分别采用3种盐(NaCl)浓度(86 mmol/L、170 mmol/L、256 mmol/L)对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白菜型油菜(B.rapa)和甘蓝型油菜(B.napus)等3个栽培种的203... 对油菜种质资源进行耐盐性评价是培育耐盐油菜品种的基础性工作。本研究在室内分别采用3种盐(NaCl)浓度(86 mmol/L、170 mmol/L、256 mmol/L)对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白菜型油菜(B.rapa)和甘蓝型油菜(B.napus)等3个栽培种的203份种质资源进行盐胁迫,结果表明盐胁迫对各栽培种的发芽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白菜型油菜表现最好,甘蓝型油菜次之,芥菜型油菜最差。基于发芽率筛选出14份优异种质。进一步利用梯度浓度盐(NaCl)溶液对其进行胁迫,发现各栽培种发芽率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符合Boltzmann曲线,但白菜型油菜下降最为缓慢。通过比较盐胁迫下各栽培种6个性状值(胚轴长、根长、总鲜重、地上部分鲜重、总叶绿素含量和电导率)后发现,白菜型油菜发芽期耐盐性优于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对170 mmol/L NaCl胁迫下14份种质各性状值的主成分分析表明,白菜型油菜Br2、甘蓝型油菜Bn1和Bn3为最耐盐种质,可用于耐盐油菜品种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栽培种 耐盐 发芽期
原文传递
湿害胁迫对发芽期芝麻的影响及耐湿性评价方法建立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林海 张艳欣 +5 位作者 黎冬华 张晓燕 吕海霞 危文亮 孙建 张秀荣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8-592,共5页
为研究湿害胁迫对发芽期芝麻的影响,将7份发芽至露白的芝麻材料分别淹水处理3h、6h、9h、12h、15h和24h,继续培养5d后对电导率、死亡率、成苗率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电导率和死亡率不断增加,成苗率、根长... 为研究湿害胁迫对发芽期芝麻的影响,将7份发芽至露白的芝麻材料分别淹水处理3h、6h、9h、12h、15h和24h,继续培养5d后对电导率、死亡率、成苗率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电导率和死亡率不断增加,成苗率、根长和活力指数呈下降趋势,畸形苗率表现先升后降;6~12h时,成苗率和简易活力指数急剧下降,说明淹水6~12h是芝麻发芽期湿害的敏感时间段。31份高代品系经淹水胁迫7h、9h和12h后的发芽特性表明,9h处理时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明显大于其它时间处理,因此,淹水9h是评价芝麻发芽期耐湿性的适宜时间,相对成苗率可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依此方法对222份芝麻种质发芽期耐湿性遗传差异的评价结果显示,极不耐湿的材料70份;不耐湿的69份;中耐43份;耐湿28份;高耐湿的12份,分别为ZZM1501、ZZM2113、ZZM2147、ZZM2208、ZZM3342、ZZM3379、ZZM3410、ZZM4780、ZZM4781、09-P65、辽品芝3号、漯芝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发芽期 湿害胁迫 评价方法
下载PDF
淹水胁迫条件下甘蓝型油菜发芽期耐湿性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程勇 顾敏 +3 位作者 丛野 邹崇顺 张学昆 王汉中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39-1345,共7页
【目的】研究甘蓝型油菜发芽期耐湿抗性的遗传机制,为合理选配亲本和选育耐湿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6个耐湿性不同的甘蓝型油菜品种配制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在水淹胁迫条件下萌发亲本及F1代种子,测定萌芽种子的相对根长、相对茎... 【目的】研究甘蓝型油菜发芽期耐湿抗性的遗传机制,为合理选配亲本和选育耐湿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6个耐湿性不同的甘蓝型油菜品种配制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在水淹胁迫条件下萌发亲本及F1代种子,测定萌芽种子的相对根长、相对茎长、相对单株鲜重、相对芽苗率、相对电导率和相对活力指数,用GriffingⅠ方法对发芽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进行遗传分析。【结果】在30个组合间,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达到极显著水平,特殊配合力方差除了单位电导率外也达到极显著水平。遗传效应分析表明:相对于其它5个性状,作为最能代表甘蓝型油菜耐湿性的相对活力指数,其狭义遗传率最大,而广义遗传率相对较小。品种中双9号和P79相对活力指数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最高,具有较大的利用潜力。【结论】分析发芽期相对活力指数的配合力和遗传效应,可以有效地鉴定甘蓝型油菜种子萌发期的耐湿性,为耐湿育种进行早期世代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相对活力指数 耐湿 发芽期 配合力 双列杂交
下载PDF
扁蓿豆不同品系种子发芽期耐盐性鉴定 被引量:16
11
作者 史万光 王照兰 +2 位作者 杜建材 胡卉芳 杨勇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40-44,共5页
在盐分胁迫下,以黄花苜蓿为对照,探讨扁蓿豆4个品系种子发芽期耐盐性差异。依据种子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和半致死浓度来看,扁蓿豆种质材料在种子发芽期的抗盐性高于黄花苜蓿,扁蓿豆4个品系的耐盐性强弱顺序为:品系90-3... 在盐分胁迫下,以黄花苜蓿为对照,探讨扁蓿豆4个品系种子发芽期耐盐性差异。依据种子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和半致死浓度来看,扁蓿豆种质材料在种子发芽期的抗盐性高于黄花苜蓿,扁蓿豆4个品系的耐盐性强弱顺序为:品系90-36>93-21>00-61>00-81;其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16%、1.1%、0.96%、0.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蓿豆 品系 种子发芽期 耐盐性
下载PDF
黄瓜发芽期耐热性评价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松 苗晗 +4 位作者 宋子超 薄凯亮 王烨 顾兴芳 张圣平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5-346,共12页
高温会降低作物种子活力,减慢或完全抑制发芽,是制约黄瓜生产的重要非生物胁迫之一。本研究以96份黄瓜核心种质为试材,在42℃下进行发芽试验,利用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和相对胚根长度计算出的综合评价值,对核心种质发... 高温会降低作物种子活力,减慢或完全抑制发芽,是制约黄瓜生产的重要非生物胁迫之一。本研究以96份黄瓜核心种质为试材,在42℃下进行发芽试验,利用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和相对胚根长度计算出的综合评价值,对核心种质发芽期耐热性进行鉴定评价;并利用重测序数据,对核心种质发芽期的耐热性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通过鉴定,筛选出了2份耐热性极强的材料CG109和CG110,综合评价值均大于0.9。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到5个与相对发芽率关联的位点,分别是GGP4.1、GGP4.2、GGP5.1、GGP5.2和GGR6.1;2个与相对发芽势关联的位点,分别是GGV4.1和GGV5.1;2个与相对发芽指数关联的位点,分别是GGI4.1和GGI5.1;2个与相对胚根长度关联的位点,分别是GRL6.1和GRL7.1。在以上位点中,GGI4.1、GGV4.1和GGP4.1均位于Chr.4的同一区间;GGI5.1、GGV5.1和GGP5.2均位于Chr.5的同一区间。这2个区段的关联位点利用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和相对发芽势3个指标均可检测到,由此推测该区域存在与发芽期耐热性相关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核心种质 发芽期 耐热性 GWAS
原文传递
两个水稻DH群体发芽期和幼苗前期耐碱性状QTL定位比较 被引量:10
13
作者 程海涛 姜华 +3 位作者 颜美仙 董国军 钱前 郭龙彪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39-450,共12页
利用两个不同的加倍单倍体群体,在0.15%Na2CO3胁迫下,以发芽期和幼苗前期的发芽势(GE)等10个性状碱害相对值作为耐碱指标,进行耐碱性状QTL定位比较。碱害相对值相关分析表明,多个性状的碱害相对值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采用QTLMapper1.... 利用两个不同的加倍单倍体群体,在0.15%Na2CO3胁迫下,以发芽期和幼苗前期的发芽势(GE)等10个性状碱害相对值作为耐碱指标,进行耐碱性状QTL定位比较。碱害相对值相关分析表明,多个性状的碱害相对值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采用QTLMapper1.6统计软件对碱害相对值进行QTL分析。DH-1群体定位到10个主效QTL和15个上位性QTL,DH-2群体定位到14个主效QTL和15个上位性QTL。两群体定位列线比对发现:1个控制相对根长的QTL,qRRL3-1,两群体定位在第3染色体对应的区域(CT339-G62和RM7-RM3280)。其他性状两群体没有定位在相同的区域,但存在多个重要的数量基因座位,如CT158-CT550、RM3755-RM418和RM1349-RM1061等区域。在这些相同基因座位上两群体都检测到控制不同性状的主效QTL或上位性QTL,耐碱性QTL可能存在多效性、连锁性,在不同遗传背景下加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可以相互转化。多个QTL不仅与水稻耐碱性有关,还与多种抗逆性有关。这些结果将有利于耐碱性分子机制的剖析和强耐碱性水稻品种的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DH群体 发芽期和幼苗前 耐盐碱性状 QTL
下载PDF
黄瓜发芽期耐低温性鉴定方法与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于拴仓 崔鸿文 孟焕文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共6页
选用耐低温性不同的 4个黄瓜品种 ,研究了黄瓜发芽期耐低温性鉴定的方法与指标。在室温 ( 2 5± 0 .5)℃及低温 ( 1 5± 0 .5)℃条件下 ,发芽高峰后各品种超弱发光值与其耐低温性强弱相一致 ;低温条件下胚根相对伸长率可反映品... 选用耐低温性不同的 4个黄瓜品种 ,研究了黄瓜发芽期耐低温性鉴定的方法与指标。在室温 ( 2 5± 0 .5)℃及低温 ( 1 5± 0 .5)℃条件下 ,发芽高峰后各品种超弱发光值与其耐低温性强弱相一致 ;低温条件下胚根相对伸长率可反映品种间的耐低温性差异 ;浸种后36~ 48h为耐低温性鉴定的适期 ;浸种 36h的种芽经 ( 2 .5± 0 .5)℃处理 2 4 h,恢复期的胚根伸长率可以区别品种间的低温耐受性 ;用种子活力综合指标、超弱发光指标及胚根伸长指标构建的黄瓜芽期低温鉴定指标体系可以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发芽期 耐冷性 鉴定指标 抗逆育种
原文传递
利用籼粳交RIL群体对水稻发芽期和苗期耐冷性的QTL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棋 范淑秀 +5 位作者 郭江华 陈兆赫 梁银培 刘振宇 殷业超 王嘉宇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3-88,共6页
为定位水稻发芽期和苗期耐冷性的QTL,鉴定新的耐冷基因位点,丰富水稻耐冷性的分子遗传基础。以籼型杂交稻恢复系品种泸恢99(Luhui 99,R99)和粳型超级稻品种沈农265(Shennong 265,SN265)杂交衍生的144个F8稳定遗传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ecom... 为定位水稻发芽期和苗期耐冷性的QTL,鉴定新的耐冷基因位点,丰富水稻耐冷性的分子遗传基础。以籼型杂交稻恢复系品种泸恢99(Luhui 99,R99)和粳型超级稻品种沈农265(Shennong 265,SN265)杂交衍生的144个F8稳定遗传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s)为试验材料,以低温条件下水稻种子发芽率和苗期叶片赤枯度为耐冷性鉴定标准,采用QTL Ici Mapping v3. 0软件基于完备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水稻发芽期和苗期耐冷性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2个控制发芽期耐冷性的QTL和1个控制苗期耐冷性QTL,分别位于第3,5,9染色体上,命名为q LTG-3、q LTG-5、q SCT-9,3个QTL的LOD值分别为3. 60,2. 73,2. 52,加性效应为0. 09,-0. 10,-0. 09,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1. 02%,14. 07%,12. 18%。其中,检测到控制发芽期耐冷性的q LTG-5位于分子标记R5M13~RS8,遗传距离约8.0 c M,该区间未见相关水稻耐冷性QTL的报道,可能是一个新的控制水稻发芽期耐冷性的QTL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籼粳交 发芽期 耐冷性 QTL分析
下载PDF
锌胁迫下甘蓝型油菜发芽期下胚轴长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魏丽娟 申树林 +10 位作者 黄小虎 马国强 王曦彤 杨怡玲 李洹东 王书贤 朱美晨 唐章林 卢坤 李加纳 曲存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2-274,共13页
锌(Zn)是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但土壤中过量的锌累积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本研究以不同遗传来源的140份甘蓝型油菜为材料,利用芸薹属60K SNP芯片对锌胁迫下(30 mg L-1)甘蓝型油菜发芽期相对下胚轴长(RHL)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筛选与... 锌(Zn)是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但土壤中过量的锌累积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本研究以不同遗传来源的140份甘蓝型油菜为材料,利用芸薹属60K SNP芯片对锌胁迫下(30 mg L-1)甘蓝型油菜发芽期相对下胚轴长(RHL)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筛选与甘蓝型油菜发芽期下胚轴长度显著关联的SNP位点及候选基因。群体结构分析表明,供试的140份甘蓝型油菜被分为2个亚群,其中89%材料间亲缘关系小于0.1,说明供试群体材料亲缘关系比较远。GWAS分析共检测到8个与RHL显著关联的SNP位点,单个SNP位点分别可解释22.0%~33.2%的表型变异。转录组分析获得的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上调表达基因主要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转运、胁迫反应、防御反应和硫化合物转运。综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转录组测序结果,共鉴定到19个与锌胁迫相关的候选基因,包括编码锌指蛋白家族成员(B-box型和ZFP1)、谷胱甘肽转移酶GSTU21、过氧化物酶家族蛋白、ABC和MFS转运蛋白及细胞壁相关激酶蛋白和一些重要的转录因子(BnaA07g27330D、BnaA02g30270D、BnaA07g27840D、BnaA07g31860D和BnaA07g28000),为深入解析油菜锌胁迫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重金属 锌胁迫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发芽期
下载PDF
不同类型辣椒种子发芽期的耐盐耐旱性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逯明辉 孙彪 +1 位作者 温世君 巩振辉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8,共4页
以4个类型的8个品种为试材,分析了辣椒种子发芽期的耐盐耐旱性。结果表明:相对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等3个指标均能区分不同辣椒品种的耐盐耐旱性,但鉴定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不同的辣椒类型的耐盐耐旱性表现出显著差异,耐盐性最强的... 以4个类型的8个品种为试材,分析了辣椒种子发芽期的耐盐耐旱性。结果表明:相对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等3个指标均能区分不同辣椒品种的耐盐耐旱性,但鉴定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不同的辣椒类型的耐盐耐旱性表现出显著差异,耐盐性最强的是尖椒类型,最弱的是甜椒类型,朝天椒类型和线椒类型居中;耐旱性最强的线椒类型,最弱的是尖椒类型,朝天椒与甜椒居中。辣椒种子发芽期的耐盐性和耐旱性之间并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发芽期 耐盐性 耐旱性
下载PDF
北方杂草稻发芽期耐盐性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23
18
作者 赵娜 马殿荣 陈温福 《中国稻米》 2007年第2期20-24,共5页
选用在辽宁省各地收集到的47份杂草稻为材料,用0.5%、1.0%、1.5%的NaCl溶液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对辽宁杂草稻发芽期的耐盐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对杂草稻芽长影响较小,对根长、单苗鲜重、单苗干重影响较... 选用在辽宁省各地收集到的47份杂草稻为材料,用0.5%、1.0%、1.5%的NaCl溶液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对辽宁杂草稻发芽期的耐盐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对杂草稻芽长影响较小,对根长、单苗鲜重、单苗干重影响较大。根据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将杂草稻耐盐性分为5大类群,并从第Ⅰ和第Ⅳ类群中筛选出耐盐性较好的WR03-12和WR03-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稻 发芽期 耐盐性
下载PDF
NaCl胁迫下苜蓿发芽期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建明 桂枝 +2 位作者 袁庆华 高俊杰 丛琳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共4页
试验选用20个不同起源的苜蓿品种,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了NaCl胁迫下苜蓿发芽期苗重、胚芽重、胚根重、苗长、胚芽长、胚根长、发芽率及发芽势共8个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按8个性状间的相关性,可将其分为3类,即发芽率性状(发芽率... 试验选用20个不同起源的苜蓿品种,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了NaCl胁迫下苜蓿发芽期苗重、胚芽重、胚根重、苗长、胚芽长、胚根长、发芽率及发芽势共8个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按8个性状间的相关性,可将其分为3类,即发芽率性状(发芽率和发芽势)、重量性状(苗重、胚芽重和胚根重)及长度性状(苗长、胚芽长和胚根长)。其中,3类性状内部的各性状间大都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而在3类指标之间,仅有胚根重与根长和苗长存在相关性。因此,任何一类(或一个)性状都不能全面反映盐胁迫下苜蓿发芽期生长情況,考虑到8个性状间的相关性和大批量筛选耐盐材料时试验操作的繁简程度,选择发芽率、苗重和苗长作为评价指标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氯化钠 发芽期 性状 相关性
下载PDF
用早疫病菌粗毒素在种子发芽期鉴定番茄品种的抗病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明山 宋秀英 赵晓明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4年第4期397-399,共3页
对8个番茄品种分别在种子发芽期用番茄早疫病粗毒素和在苗期用病原菌孢子人工接种进行了抗性鉴定和抗性植株筛选。结果表明,不同番茄品种对粗毒素的抗性与对病原菌的抗病性明显相关,用粗毒素鉴定的成活率与用病原菌孢子接种鉴定的病... 对8个番茄品种分别在种子发芽期用番茄早疫病粗毒素和在苗期用病原菌孢子人工接种进行了抗性鉴定和抗性植株筛选。结果表明,不同番茄品种对粗毒素的抗性与对病原菌的抗病性明显相关,用粗毒素鉴定的成活率与用病原菌孢子接种鉴定的病情指数的相关系数为r=-0.845,其绝对值大于r0.01=0.834,达极显著水平。用粗毒素筛选出的抗性植株经人工接种病原菌孢子进行抗病性鉴定表明均属抗病。因此,可用致病毒素在种子发芽期进行抗病性鉴定和抗病植株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早疫病 粗毒素 发芽期 抗病性 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