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反应蛋白变化率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关系
1
作者 张传西 郭莎莎 +2 位作者 宣学习 王明杰 厉菁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2045-2047,共3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变化率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20年6月于我院住院期间进行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70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新发心房颤动分为...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变化率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20年6月于我院住院期间进行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70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新发心房颤动分为新发心房颤动组(656例)和无心房颤动组(45例)。收集并统计病人的临床资料。分别于入院时和入院24 h内采集病人静脉血检测CRP水平,CRP变化率=(入院24 h内CRP水平-入院时CRP水平)/间隔时间。入院后48 h内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相关参数。连续7 d心电监护,明确有无新发心房颤动的发生。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CRP变化率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结果:45例病人于入院7 d内新发心房颤动。新发心房颤动组病人的年龄、女性占比、高血压、入院24 h内CRP、CRP变化率均明显高于无心房颤动组,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低于无心房颤动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RP变化率[HR=1.93,95%CI(1.04,3.59),P=0.040]、年龄[HR=2.95,95%CI(1.24,7.02),P=0.015]是住院期间新发心房颤动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CRP变化率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一个独立因素,且其检测简易、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C反应蛋白变化 预后
下载PDF
中国农作物播种面积对价格变化反应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杜为长 科尔曼 《中国农村观察》 1997年第2期35-40,共6页
中国农作物播种面积对价格变化反应的实证分析香港中文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杜为长科尔曼一、引言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市场供给量是我国农业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如何调整各项经济政策手段去实现这一目标,理论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政策主张... 中国农作物播种面积对价格变化反应的实证分析香港中文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杜为长科尔曼一、引言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市场供给量是我国农业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如何调整各项经济政策手段去实现这一目标,理论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政策主张。然而,要提出一项行之有效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面积 实证分析 农作物 变化反应 系统模型 交叉价格弹性 农村劳动力 价格变化 解释变量 农产品
原文传递
左归降糖灵对高糖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反应性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葛金文 喻嵘 +1 位作者 邓奕辉 陈大舜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7年第2期31-34,共4页
以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VEC)为受试对象,观察了高浓度葡萄糖(30mM)刺激时HVEC的反应性及左归降糖灵的作用。结果表明,高糖组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下降百分率显著升高,vWF含量亦明显增加。在非高糖组,左归... 以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VEC)为受试对象,观察了高浓度葡萄糖(30mM)刺激时HVEC的反应性及左归降糖灵的作用。结果表明,高糖组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下降百分率显著升高,vWF含量亦明显增加。在非高糖组,左归降糖灵和达美康均能促进葡萄糖转化和vWF释放。在高糖组,达美康仅能抑制HVEC释放vWF,而左归降糖灵则不仅能显著抑制vWF释放,还能明显地促进葡萄糖转化。提示左归降糖灵在降低血糖的同时,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可能有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归降糖灵 高糖 血管内皮细胞 反应变化
下载PDF
阳虚症小鼠环核苷酸系统反应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朱新华 沈凌 王曙光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2年第4期214-216,共3页
为了探讨阳虚症的发生、发展、转归与环核苷酸系统反应性变化的关系及论证某些助阳药的药理作用 ,对阳虚症组和治疗组小鼠采用RIA测定了血浆cAMP、cGMP及其比值 ,结果表明 :(1)阳虚症组 :阳虚体征明显 ,死亡率高 ,血浆cAMP、cAMP/cGMP... 为了探讨阳虚症的发生、发展、转归与环核苷酸系统反应性变化的关系及论证某些助阳药的药理作用 ,对阳虚症组和治疗组小鼠采用RIA测定了血浆cAMP、cGMP及其比值 ,结果表明 :(1)阳虚症组 :阳虚体征明显 ,死亡率高 ,血浆cAMP、cAMP/cGMP比值明显升高 ,提示阳虚症体内的环核苷酸系统反应性是失衡的。 (2 )治疗组 :外观阳虚体征明显改善 ,死亡率下降 ,血浆cAMP明显下降 ,cGMP有所增高 ,cAMP/cGMP比值趋于正常 ,显示体内的环核苷酸系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3)测定cAMP及cGMP可作为阳虚症预后的参考指标。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虚症 小鼠 环核苷酸系统 反应变化 放射免疫分析 四逆汤
下载PDF
反应物的变化对吸附相反应技术制备NiO/SiO_2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挺 蒋新 刘斐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6-141,共6页
以SiO2为载体,研究反应物种类和浓度对吸附相反应技术制备NiO粒子的影响。首先采用滴定法测定了各个反应物在载体表面的吸附过程,利用TEM、XRD分析,对比了不同反应物制备得到的NiO粒子的形貌。在确定了反应物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2种... 以SiO2为载体,研究反应物种类和浓度对吸附相反应技术制备NiO粒子的影响。首先采用滴定法测定了各个反应物在载体表面的吸附过程,利用TEM、XRD分析,对比了不同反应物制备得到的NiO粒子的形貌。在确定了反应物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2种水量下制备实验,研究反应物浓度对粒子形貌的影响。XRD结果表明,1.0mL水量下NiO粒子的晶粒粒径随着反应物浓度增加先缓慢减少后增大。而随反应物浓度增加,5.0mL水量得到的粒子晶粒粒径则一直变大。2种吸附层中不同的反应速率使得相同条件下,高水量(5.0mL)得到的NiO粒子粒径要小于1.0mL水量下得到的粒子。物理吸附层中形成的粒子与载体结合力较弱,使得焙烧后5.0mL水量下得到的粒子在SiO2上分布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 反应 反应 反应物浓度变化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黄勇华 张微微 +3 位作者 周小英 白衡初 魏亚洲 李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96-598,共3页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规律 ,探讨C反应蛋白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采用免疫比浊法对 6 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动态观察 (病程第 1、7及 14天 ) ,并与4 5例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规律 ,探讨C反应蛋白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采用免疫比浊法对 6 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动态观察 (病程第 1、7及 14天 ) ,并与4 5例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从病程第 1天即升高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至第 7天达高峰 ,以后降低 ;重型患者明显高于轻、中型患者。结果提示 ,血清C反应蛋白可能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急性脑梗死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 免疫比浊法 急性脑梗死 C应蛋白 血清
下载PDF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说课 被引量:1
7
作者 俞立永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9-30,28,共3页
关键词 化学教育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 化学教育 教育方法 教学目标
下载PDF
500A MeV^(40)Ar与铜靶作用弹核碎裂电荷变化总截面及碎片产生分截面研究
8
作者 李蓉 张东海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28-36,共9页
本文对最高能量为500 A MeV的^(40)Ar与铜靶作用弹核碎裂电荷变化总截面及碎片产生分截面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相近能区^(40)Ar诱发铜靶核碎裂的实验结果及理论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电荷变化总截面与相近能区实验结果一致,也... 本文对最高能量为500 A MeV的^(40)Ar与铜靶作用弹核碎裂电荷变化总截面及碎片产生分截面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相近能区^(40)Ar诱发铜靶核碎裂的实验结果及理论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电荷变化总截面与相近能区实验结果一致,也与Bradt-Peters及Nilsen半经验公式预言一致;NUCFRG2和PHITS模型预言低于实验结果.弹核碎片产生分截面在所研究的能区范围与束流能量没有明显依赖关系,EPAX3及FRACS半经验参数化公式可以较好地再现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碎裂 电荷变化反应总截面 弹核碎片产生分截面
下载PDF
基于数字化手持技术的化学实验改进——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寿红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19年第7期21-24,共4页
利用数字化手持技术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实验进行改进。介绍了实验研究过程和实验改进策略;阐释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化学能与热能转化的微观本质,注重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信息技... 利用数字化手持技术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实验进行改进。介绍了实验研究过程和实验改进策略;阐释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化学能与热能转化的微观本质,注重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有效融合;说明了基于数字化手持技术的实验改进,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手持技术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实验改进
下载PDF
不同周龄的原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和血管的反应性变化
10
作者 许昌声 林志鸿 王华军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76-176,共1页
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反应性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是其血压升高的重要因素,本文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及血管的反应性变化。方法:1- 由本所提供15 只普通级原发性高血压大鼠6 周龄开始测量血压,同... 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反应性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是其血压升高的重要因素,本文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及血管的反应性变化。方法:1- 由本所提供15 只普通级原发性高血压大鼠6 周龄开始测量血压,同年龄,同性别的WKY 大鼠作对照,血压测量使用上海高血压研究所制造的MRB- IIIA 电脑大鼠血压心率仪,尾袖法间接测量大鼠动脉血压与心率。2- 动脉环实验,参考Mulvang MJ 所描述的方法,24 周龄后将动物断头处死,取胸主动脉与肠系膜动脉行动脉环离体实验,加不同浓度去甲肾上腺素与硝普钠观察其收缩与舒张的曲线变化,加不同的前负荷1-0g 、1-5g 、2-5g 、3-5g 观察其收缩及舒张的反应性。结果: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6 周龄166-83 ±11-39 ,16 周龄191 ±5-57 ,20 周龄208-46 ±8-1 ,24 周龄215 ±5-0(m m Hg) ,6 周龄后24 周龄之间血压有显著的升高(P< 0-05) ,WKY 大鼠血压则无明显变化,6 周龄120-73 ±9-8 ,(m m Hg)24 周龄120-32 ±5-93( m mHg) 。SHR 大鼠血管收缩随负荷增加而增强,WKY 大鼠则随负荷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原发性高血压 血管 心率 观察 反应变化 年龄 周龄 曲线变化 浓度
下载PDF
不同损伤条件下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变化的形态学观察
11
作者 李红丽 蔡文琴 邓晓林 《四川解剖学杂志》 1997年第1期41-42,共2页
本实验用Wistar大鼠建立三种脑损伤模型,即脑顶叶皮层针刺损伤、全脑缺血/再灌注和急性高原(5000米)缺氧,应用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伤后1天,3天,5天,7天,10天,14天,21天皮层、海马及室... 本实验用Wistar大鼠建立三种脑损伤模型,即脑顶叶皮层针刺损伤、全脑缺血/再灌注和急性高原(5000米)缺氧,应用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伤后1天,3天,5天,7天,10天,14天,21天皮层、海马及室周区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如下:(1)针刺脑损伤组:术后5-7天,伤侧海马CAl、CA。区及室周区可见星形胶质细胞染色加深,胞体增大,数目增加,伤道底部GFAP阳性纤维长短不一;至14天左右阳性细胞突起增长增粗,数目进一步增加,伤道底部阳性纤维横向排列,多垂直于伤道。(2)全脑缺血/再灌注组:术后1天即可见海马CA;、CA。区星形胶质细胞染色增强,胞体增大;术后3-5天,皮层、海马CAl、CA。区及室周区星形胶质细胞脑体增大,突起增粮、增长,染色加深,细胞数目产多,海马齿状回处GFAP阳性纤维较正常增多增长,且呈辐射状排列:水后14-ZI天,仍见上述反应,但无进一步改变。(3)急性高原缺氧组;1—5天,星形胶质细胞未见明显形态学变化;10—14天,可见有轻微的GFAP阳性细胞数目增多及少数细胞胞体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脑星形胶质细胞 反应变化
下载PDF
自然循环向强迫循环过渡时的反应性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姚青生 王章立 +1 位作者 韩伟实 贺克羽 《核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22,55,共6页
在Matlab平台中对反应堆及主冷却剂系统建立数学模型,研究自然循环向强迫循环过渡过程中反应性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过渡过程中流量按双曲正切规律变化,时间系数k和流量增加倍数W∞/W0决定了流量的稳定时间和梯度;在反应堆设计中... 在Matlab平台中对反应堆及主冷却剂系统建立数学模型,研究自然循环向强迫循环过渡过程中反应性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过渡过程中流量按双曲正切规律变化,时间系数k和流量增加倍数W∞/W0决定了流量的稳定时间和梯度;在反应堆设计中选择合适的k值,可有效改善反应堆周期;尽量降低过渡过程的流量变化速度,可以减小反应性峰值,有助于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循环 强迫循环 过渡过程 反应变化 MATLAB
下载PDF
2005年高考“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考题解析
13
作者 丁亚兵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5年第12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2005年 高考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 试题解析
下载PDF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复习
14
作者 袁来德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9年第8期60-65,F0004,共7页
一、考点复习 (一)反应热 1.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叫做反应热.反应热用符号△H表示,单位一般采用kJ/mol.当ΔH为负值是放热反应;当ΔH为正值是吸热反应.测量反应热的仪器叫做量热计.
关键词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复习 化学反应过程 反应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考点 仪器
下载PDF
指向“教、学、评”一体化的逆向教学设计——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为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洪清娟 张贤金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4-39,共6页
指向“教、学、评”一体化的逆向教学设计应该如何操作和把握,以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教学为例进行实践探索。厘清高中化学必修与选择性必修模块“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课程标准内容要求的差异,比较现行高中化学... 指向“教、学、评”一体化的逆向教学设计应该如何操作和把握,以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教学为例进行实践探索。厘清高中化学必修与选择性必修模块“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课程标准内容要求的差异,比较现行高中化学三种版本必修教材“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编排的异同。基于教师的学科理解,根据逆向教学设计范式,提炼“教、学、评”一体化的逆向教学设计框架的三个维度,为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一体化 学科理解 逆向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下载PDF
降钙素原变化率及C-反应蛋白变化率对脓毒性休克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10
16
作者 胡世宇 张泓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1年第6期506-510,共5页
目的探讨静脉血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变化率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变化率评估脓毒性休克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及重症医学科2016年7月至2020年12月诊治的... 目的探讨静脉血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变化率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变化率评估脓毒性休克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及重症医学科2016年7月至2020年12月诊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共150例。分别检测患者入室时(PCT0、CRP0)、入室72 h(PCT1、CRP1)静脉血PCT、CRP水平,并计算PCT、CRP变化率(分别ΔPCT、ΔCRP)。根据患者最终28 d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和非死亡组,依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和非老年组(年龄<60岁),依据感染灶分为肺源性组和其他源性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ΔPCT、ΔCRP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1)死亡组59例,非死亡组91例,两组患者ΔPCT分别为0.961(0.383,4.830)、0.703(0.414,0.838),ΔCRP分别为0.648(0.276,2.600)、0.483(0.207,0.7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老年组96例,其中生存58例,死亡38例,死亡组与非死亡组ΔPCT分别为0.987 (0.541,4.178)、0.703(0.432,0.838),ΔCRP分别为0.731 (0.256,2.600)、0.475 (0.177,0.76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老年组54例,其中生存33例,死亡21例,死亡组与非死亡组ΔPCT分别为0.834(0.192,5.202)、0.762(0.408,0.817),ΔCRP分别为0.519(0.368,2.227)、0.499(0.230,0.697),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肺部感染致脓毒性休克患者92例,其中生存51例,死亡41例,死亡组与非死亡组ΔPCT分别为1.010(0.553,5.202)、0.607(0.414,0.832),ΔCRP分别为0.758(0.276,2.638)、0.468(0.243,0.7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源性脓毒性休克患者58例,其中生存40例,死亡18例,死亡组与非死亡组ΔPCT分别为0.684(0.176,2.355)、0.746(0.408,0.848),ΔCRP分别为0.508(0.202,1.064)、0.492(0.203,0.7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ΔPCT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59,敏感度为50.8%,特异度为94.5%,而ΔCRP AUC为0.624,敏感度为40.7%,特异度为91.2%。结论 (1)静脉血ΔPCT、ΔCRP能较好地评估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住院病死率,并且ΔPCT预测价值优于ΔCRP;(2)较之中青年患者,ΔPCT、ΔCRP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预后评估价值更大;(3)从病因角度,与其他源性感染相比,ΔPCT、ΔCRP对肺部感染引起脓毒性休克的临床评估意义更佳;(4)两者联合检测的准确性高于单一检测任一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PCT)变化 C-反应蛋白(CRP)变化 脓毒性休克 预后
下载PDF
钠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颜色变化的实验再探究
17
作者 连青阳 叶永谦 +1 位作者 张贤金 严业安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6-68,共3页
针对钠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颜色变化的原因解释可能存在的问题,设计实验探究钠、氢气、氢氧化钠等物质及温度、浓度等外在因素对溶液颜色变化的影响,发现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主要与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含量及反应温度有关。认为钠并未与溶液... 针对钠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颜色变化的原因解释可能存在的问题,设计实验探究钠、氢气、氢氧化钠等物质及温度、浓度等外在因素对溶液颜色变化的影响,发现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主要与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含量及反应温度有关。认为钠并未与溶液中的高锰酸根离子直接反应,不宜将高锰酸钾溶液的变色作为证据证明钠与硝酸盐溶液反应后存在还原性离子。使用二分法探究氢氧化钠含量对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化的影响,得出溶液颜色变绿的含量界限,印证锰酸根离子只有在强碱性溶液中才能稳定存在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钾溶液 反应液颜色变化 反应机理探究
下载PDF
“河车助孕方”对子宫内膜反应变化的细胞分子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效群 阚国英 +3 位作者 彭玉梅 焦妹芬 李忠 刘西银 《河北医学》 CAS 2001年第11期996-997,共2页
关键词 子宫内膜 “河车助孕方” 不孕症 ER PR PCNA 治疗 反应变化
下载PDF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实验改进二则
19
作者 徐文娟 沈理明 《化学教与学》 2019年第1期83-84,共2页
对苏教版《化学2》化学反应热量变化中的2个探究实验主要从药品用量角度进行适当改进,使实验减量化、趣味化、绿色化。
关键词 化学反应热量变化实验 减量化 趣味化 绿色化
下载PDF
点击“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考点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利辉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高考数学)》 2007年第7期158-160,共3页
一.高考知识要点讲解及试题规律总结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的重点在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一些规律,以及对反应热△H的理解.
关键词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考点 规律总结 知识要点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 反应 试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