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2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装配式地连墙接缝变形特性研究
1
作者 刘永超 贺文贤 +4 位作者 李泽源 王川 石长城 王成 陆鸿宇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4,共10页
为了研究接缝对装配式地连墙变形特性的影响并采取合理的改进措施,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将局部现浇地连墙替换为装配式地连墙,并对其实测的变形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实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PLAXIS2D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了不同深度横向... 为了研究接缝对装配式地连墙变形特性的影响并采取合理的改进措施,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将局部现浇地连墙替换为装配式地连墙,并对其实测的变形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实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PLAXIS2D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了不同深度横向接缝对装配式地连墙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PLAXIS3D有限元软件对比了现浇墙与装配式地连墙水平方向及竖直方向变形形态,分析了竖向接缝对装配式地连墙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最后,针对实测数据显示出的变形偏大问题,提出了改变冠梁刚度、围檩刚度、墙幅宽度、支撑位置4种改进措施,并通过PLAXIS3D有限元软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装配式地连墙的接缝对墙体的刚度存在弱化作用,增大了其变形程度;位于坑底以上的横向接头失效时,墙体水平位移会显著增大,位于坑底以下的横向接头失效时,不会引起墙体水平位移的显著增大;竖向接头会显著减小装配式墙体的整体刚度,使其协同变形能力变差,变形更加难以控制;适当调节支撑位置可有效缓解墙幅间的错动和减小墙体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地连墙 变形特性 支护结构 接缝
下载PDF
粗颗粒硫酸盐渍土水盐迁移规律及变形特性研究
2
作者 周凤玺 杨金银 +1 位作者 巨文涛 马强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1期199-210,共12页
针对封闭系统下粗颗粒硫酸盐渍土在冻结过程中的水盐迁移和变形特性开展了理论和试验研究。基于非饱和多孔介质热弹性理论,考虑孔隙水盐相变,建立了适用于粗颗粒盐渍土水-热-盐-力多场耦合模型,并对单向冻结条件下粗颗粒盐渍土的温度场... 针对封闭系统下粗颗粒硫酸盐渍土在冻结过程中的水盐迁移和变形特性开展了理论和试验研究。基于非饱和多孔介质热弹性理论,考虑孔隙水盐相变,建立了适用于粗颗粒盐渍土水-热-盐-力多场耦合模型,并对单向冻结条件下粗颗粒盐渍土的温度场、水分场、盐分场和位移场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配制含硫酸盐的细砂作为土样开展了单向冻结条件下的室内试验,测定了冻结过程中的温度、水分、盐分以及变形的分布,并与数值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砂土结构孔隙更大,水分和盐分更容易渗透和迁移,在单向冻结试验中,水盐迁移速度更快;细砂的轴向位移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且收缩变形持续时间较黏土更长;由于暖端水分向冷端迁移致使暖端土体孔隙减小,下部土体变得更加密实,土柱下部侧壁压力大于上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颗粒盐渍土 多场耦合 水盐迁移 变形特性
下载PDF
单侧卸荷诱发深基坑的不对称性变形特性与机制
3
作者 邱滟玲 丁文其 +2 位作者 赵腾腾 王校勇 乔亚飞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9-206,共8页
随着城市更新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基坑在既有邻近基坑造成的单侧卸荷条件下施工,表现出与常规基坑不同的变形特性和机制。为此,依托上海某单侧卸荷的深基坑工程(34.3m),统计分析了现场监测数据(地下连续墙侧移、墙后土体侧移、周边地表沉... 随着城市更新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基坑在既有邻近基坑造成的单侧卸荷条件下施工,表现出与常规基坑不同的变形特性和机制。为此,依托上海某单侧卸荷的深基坑工程(34.3m),统计分析了现场监测数据(地下连续墙侧移、墙后土体侧移、周边地表沉降、支撑轴力和墙后土压力),揭示了软土地区单侧卸荷诱发的深基坑不对称变形特性,并初步探讨了其发生机制。结果表明:单侧卸荷引起了地下连续墙侧移的不对称性,卸荷侧侧移减小76%,非卸荷侧侧移增大72%,进而导致非卸荷侧地表沉降最大值增加1倍以上,这是卸荷侧土压力减小、围护结构整体水平位移和卸荷方向支撑等效刚度变化3种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中,应充分考虑基坑的不对称变形特性,选取合适的等效支撑刚度进行计算,并针对卸荷/非卸荷侧制定合理的监测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监测分析 不对称变形特性 土压力 机制
原文传递
铜车坝水库泥岩石渣坝复合土工膜与振冲碎石桩地基中混凝土防渗墙综合防渗体系的应力变形特性
4
作者 郑光俊 李振华 +2 位作者 林威 周欣华 徐晗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7-150,172,共5页
铜车坝水库泥岩石渣坝综合防渗体系具有振冲碎石桩地基中设置混凝土防渗墙、柔性复合土工膜联结混凝土防渗墙等关键因素,为确保大坝防渗体系的安全性,采用大型三轴试验获得了坝料的邓肯模型参数,建立了准三维有限元模型,在土工膜与上、... 铜车坝水库泥岩石渣坝综合防渗体系具有振冲碎石桩地基中设置混凝土防渗墙、柔性复合土工膜联结混凝土防渗墙等关键因素,为确保大坝防渗体系的安全性,采用大型三轴试验获得了坝料的邓肯模型参数,建立了准三维有限元模型,在土工膜与上、下垫层料接触部位均设置接触单元,反映土工膜与垫层料之间的接触特性,数值模拟了大坝施工与蓄水过程,阐明了复合土工膜与防渗墙综合防渗体系的应力变形特性。结果表明,泥岩石渣料属于低压缩性土,但其具有较为明显的强度非线性特性;防渗墙各时期的位移变形模式不同,围堰挡水期防渗墙水平位移偏向下游,竣工期逐渐向上游偏移,而蓄水期防渗墙在水压力作用下向下游发展,因此防渗墙上、下表面均存在一定的拉应力区域;土工膜的拉应变主要集中在防渗墙与土工膜的连接处,这是由于该地区刚度差异较大变形非协调所致。研究成果可为设计与施工提供重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石渣坝 复合土工膜 混凝土防渗墙 振冲碎石桩 应力变形特性
原文传递
荷载与干湿循环协同作用下红黏土变形特性及裂隙扩展规律研究
5
作者 刘泽宇 陈开圣 陈荣亚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248,共17页
为了研究不同初始含水率、压实度、上覆荷载和干湿循环次数对红黏土变形特性及裂隙扩展规律的影响,采用改进后的固结仪装置对贵州红黏土进行施加上覆荷载的干湿循环试验,定量分析其变形性能与裂隙发育。结果表明:提高初始含水率、施加... 为了研究不同初始含水率、压实度、上覆荷载和干湿循环次数对红黏土变形特性及裂隙扩展规律的影响,采用改进后的固结仪装置对贵州红黏土进行施加上覆荷载的干湿循环试验,定量分析其变形性能与裂隙发育。结果表明:提高初始含水率、施加上覆荷载、减小压实度可以有效降低红黏土的胀缩变形,施加上覆荷载时,红黏土胀缩变形幅度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红黏土变形特性的影响程度依次为上覆荷载、压实度、初始含水率、干湿循环次数;红黏土裂隙发育与初始含水率、压实度、上覆荷载呈负相关,与干湿循环次数呈正相关;红黏土绝对胀缩率与裂隙率、压实度可通过二元非线性函数关系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循环 红黏土 变形特性 裂隙扩展 上覆荷载
下载PDF
黄河软土地区深基坑阳角区域变形特性分析
6
作者 唐迪 李因旭 侯兴民 《市政技术》 2024年第3期148-156,共9页
以济南市济洛路穿黄隧道汽修厂站深基坑为例,通过监测手段对获取的地表沉降、地连墙深层水平位移和支撑轴力等数据展开分析,研究了黄河软土地区深基坑阳角区域的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基坑标准段地表沉降变形规律呈三角形,最大值发生... 以济南市济洛路穿黄隧道汽修厂站深基坑为例,通过监测手段对获取的地表沉降、地连墙深层水平位移和支撑轴力等数据展开分析,研究了黄河软土地区深基坑阳角区域的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基坑标准段地表沉降变形规律呈三角形,最大值发生在距离基坑7 m处,阳角区域地表沉降变形规律呈汤勺形,最大值发生在距离基坑5 m处;基坑开挖地连墙深层水平位移阳角区域的偏移量比标准段偏移量大,最大偏移量为36.10 mm,且整体变化规律表现为“弯弓”形,其最大偏移点随开挖进度的变化逐渐下移,同时整体变形量也随开挖进度的变化在不断增加;首道支撑总体的受力变化形态呈下降趋势,且基本处于受拉状态,与对应的深层水平位移变形特征基本一致,其余3道钢支撑轴力呈波动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软土地区 深基坑 阳角 监测数据 变形特性
下载PDF
非平衡荷载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深基坑变形特性分析
7
作者 刘涛 姜磊 +2 位作者 王申 彭红国 李岩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4,69,共7页
[目的]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非平衡荷载作用导致的地下工程病害、事故逐渐增多。为了解非平衡荷载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深基坑变形的不利影响,减小施工风险,需要对该类型荷载作用下车站深基坑变形特性进行分析。[方法]基于理论分析和现场监测... [目的]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非平衡荷载作用导致的地下工程病害、事故逐渐增多。为了解非平衡荷载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深基坑变形的不利影响,减小施工风险,需要对该类型荷载作用下车站深基坑变形特性进行分析。[方法]基于理论分析和现场监测数据,研究了非平衡荷载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深基坑的变形特性,分析了围护桩变形、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及地面沉降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围护桩变形同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地面沉降及开挖深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及结论]围护桩水平位移曲线呈鱼腹状,且地层条件对围护桩变形影响明显;围护桩变形和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大致呈线性关系,其中经验系数取1.30;由于偏载作用,深基坑周边地面沉降较大,围护桩最大水平位移δ_(hm)与地面最大沉降δ_(vm)存在δ_(vm)=(0.9~3.0)δ_(hm)的关系,且两者之间的比例系数大于对称荷载作用下的数值;岩层较强的抵抗变形能力限制了围护桩变形,δ_(hm)与H_(e)存在δ_(hm)=(0.009%~0.060%)H_(e)的关系,且两者之间的比例系数小于对称荷载作用下的数值;深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区域主要划分为1区(主要影响区)、2区(次要影响区)和3区(无影响区),基坑施工影响区域约为(0~2.5)H_(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站 深基坑 变形特性 非平衡荷载
下载PDF
基于Midas GTS分析的深基坑降水开挖变形特性研究
8
作者 温世聪 周汇智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6期16-19,共4页
基于Midas GTS软件对广州某深基坑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考虑渗流作用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两种情况下基坑开挖过程中周边地表沉降变形、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并与现场地面沉降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地下水渗流作用在基坑降... 基于Midas GTS软件对广州某深基坑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考虑渗流作用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两种情况下基坑开挖过程中周边地表沉降变形、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并与现场地面沉降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地下水渗流作用在基坑降水开挖过程中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降水 数值模拟 Midas GTS 变形特性
下载PDF
复杂地层下桩锚支护基坑变形特性研究
9
作者 罗本全 徐江 +2 位作者 李卿辰 闵维康 闫龙超 《四川地质学报》 2024年第1期80-85,共6页
随着基坑工程的快速发展,地层分布情况变得愈发复杂。为了研究复杂地层下桩锚支护基坑的变形特性,本文以成都某建筑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计算的手段,对桩锚支护结构下基坑的变形特性展开分析,研究基坑开挖下围护桩变形受力、... 随着基坑工程的快速发展,地层分布情况变得愈发复杂。为了研究复杂地层下桩锚支护基坑的变形特性,本文以成都某建筑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计算的手段,对桩锚支护结构下基坑的变形特性展开分析,研究基坑开挖下围护桩变形受力、周边地表沉降、坑底隆起变形以及周边土体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围护桩的水平位移呈现减小趋势并在桩顶处位移最大,弯矩呈先增后减趋势;而地表沉降以“V”字形状分布,并在距离基坑侧壁4m处地表沉降最大,后逐渐减小至0;基坑底部底板隆起范围约为底板以下20 m深度内的土体,整体变化较小。研究结果可为复杂地层下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锚支护 基坑 复杂地层 数值模拟 变形特性
下载PDF
一级公路拓宽软土地基变形特性及常用处治方法对比
10
作者 林军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4期40-42,共3页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一级公路拓宽工程的建设是为了应对交通流量增加,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为了解决一级公路拓宽工程中软土地基的路基变形问题,文章研究了一级公路拓宽工程中软土地基的路基变形特性,比较塑料排水板和粒料桩两种常用处治方...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一级公路拓宽工程的建设是为了应对交通流量增加,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为了解决一级公路拓宽工程中软土地基的路基变形问题,文章研究了一级公路拓宽工程中软土地基的路基变形特性,比较塑料排水板和粒料桩两种常用处治方法的效果。通过分析实际案例,采集现场数据,确定塑料排水板和粒料桩处治试验方案,并进行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运用塑料排水板相对于粒料桩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级公路 软土地基 变形特性 拓宽工程
下载PDF
考虑工程桩效应的滨海深基坑变形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冷伍明 姚康 +4 位作者 门小雄 徐方 苏辉 成龙 叶新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47-1358,共12页
为探究基坑底部工程桩(抗拔桩和立柱桩)的作用效应,基于实测数据分析珠海某深基坑的变形特性,并通过三维有限元仿真计算,研究坑底工程桩直径、长度和纵向间距对基坑变形和地连墙内力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受滨海深厚软弱淤泥质地... 为探究基坑底部工程桩(抗拔桩和立柱桩)的作用效应,基于实测数据分析珠海某深基坑的变形特性,并通过三维有限元仿真计算,研究坑底工程桩直径、长度和纵向间距对基坑变形和地连墙内力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受滨海深厚软弱淤泥质地层影响,该深基坑变形相较上海、苏州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典型基坑偏大,且基坑封底后变形仍有较大增长,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和周边地表沉降最大增量可达30%~40%。2)工程桩可有效抑制基坑变形,相较无桩工况,直径0.4 m的工程桩可使地下连续墙最大水平位移减少18%,坑底最大隆起量减少20%。3)工程桩长度对基坑变形的影响存在明显的边际效应,当桩长大于1.4He时(He为基坑开挖深度),增加桩长对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的抑制作用不再明显,而当桩长超过2He后,增加桩长并不能有效减小坑底的隆起变形。4)工程桩纵向桩间距对基坑变形的抑制效应存在有效域,约为10D~6D(D为桩径),其中尤以桩间距由7D减小至6D时的效果最为显著。5)与变形影响机制类似,工程桩可减小地下连续墙的弯矩,最大弯矩随桩径增大而持续减小,桩长对弯矩的影响存在边际效应,桩间距对弯矩的影响存在有效域。研究成果可为基坑底部工程桩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工程桩 变形特性 现场监测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骨架孔隙比对粗粒土强度变形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家军 孙向军 +3 位作者 左永振 王俊鹏 卢一为 韩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86-2194,共9页
粗粒土强度变形特性与初始级配和制样干密度密切相关。为研究不同级配和密度组合的粗粒料强度变形特性,提出了一种计算简便、易于推广的粗粒土骨架孔隙比计算方法。开展的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所得的骨架孔隙比与粗粒土力学特性... 粗粒土强度变形特性与初始级配和制样干密度密切相关。为研究不同级配和密度组合的粗粒料强度变形特性,提出了一种计算简便、易于推广的粗粒土骨架孔隙比计算方法。开展的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所得的骨架孔隙比与粗粒土力学特性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单调性变化规律。当试样尺寸一致时,随着骨架孔隙比减小,破坏剪应力增大,破坏摩擦角增大,黏聚力减小;平均初始切线弹性模量增大,平均初始切线泊松比减小。整体而言,骨架孔隙比越小,粗粒土强度、刚度越大。基于该结论,笔者提出了一种等骨架孔隙比粗粒土缩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料 骨架孔隙比 强度变形特性 缩尺方法
原文传递
碎石桩红黏土复合地基承载力与变形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佳丽 龚泉 +1 位作者 胡胜刚 谭国强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3年第1期160-165,共6页
在天然红黏土地基上进行高填方机场建设,其沉降与稳定性难以满足机场控制标准。碎石桩复合地基具有加速地基固结沉降和提高地基承载力的作用,可较好应用在红黏土地基处理中,但其作用机理不明确。基于西南某高填方机场的红黏土地基,通过... 在天然红黏土地基上进行高填方机场建设,其沉降与稳定性难以满足机场控制标准。碎石桩复合地基具有加速地基固结沉降和提高地基承载力的作用,可较好应用在红黏土地基处理中,但其作用机理不明确。基于西南某高填方机场的红黏土地基,通过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研究碎石桩处理前后红黏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得出置换率为7.0%时,碎石桩复合地基以排水固结为主要加固机理,处理28 d未加载条件下地基承载力提高了23.7%;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红黏土未处理地基和碎石桩复合地基在填筑荷载下的变形特性和孔隙水压力消散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得出天然红黏土地基固结速率非常缓慢,工后沉降不能满足运行期道面运行要求,采用碎石桩处理后,红黏土软弱地基的排水固结速率得到大大提高,施工期固结度可完成96.0%。研究结果得到了现场监测资料的验证,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黏土 碎石桩 承载力 变形特性 土工试验 数值计算
下载PDF
水平荷载-扭矩耦合作用下斜桩承载变形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卫平 李贺 陶鹏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4-49,81,共7页
利用ABAQUS数值软件分析了斜桩在水平荷载H和扭矩T耦合作用下的承载特性、桩身内力以及桩-土界面上的摩阻力等变化特征并与直桩进行了对比,探讨了桩-土刚度比、荷载偏心距和桩身长径比对斜桩受扭承载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斜桩在水平... 利用ABAQUS数值软件分析了斜桩在水平荷载H和扭矩T耦合作用下的承载特性、桩身内力以及桩-土界面上的摩阻力等变化特征并与直桩进行了对比,探讨了桩-土刚度比、荷载偏心距和桩身长径比对斜桩受扭承载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斜桩在水平荷载与扭矩耦合作用下,桩身为受扭破坏;斜桩的受扭承载力大于直桩,斜桩受扭承载力的大小与桩身倾角相关;桩-土刚度比、荷载偏心距和桩身长径比对斜桩受扭承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而桩身长径比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桩 承载变形特性 水平荷载 扭矩 耦合作用 ABAQUS 数值分析
下载PDF
不同循环加载路径下黄麻织物/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变形特性
15
作者 汪泽幸 周衡书 +1 位作者 杨敏 谭冬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9-107,共9页
为深入研究复杂受力条件下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特性,采用热压法制备黄麻织物/聚乙烯复合材料,分别对其在循环加载、逐级递增循环加载以及逐级递减循环加载路径下的变形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累积应变、各次循环应变以... 为深入研究复杂受力条件下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特性,采用热压法制备黄麻织物/聚乙烯复合材料,分别对其在循环加载、逐级递增循环加载以及逐级递减循环加载路径下的变形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累积应变、各次循环应变以及应变回复系数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变形机制。结果表明:黄麻织物/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变形特性不仅受循环峰值应力的影响,同时还与循环加载路径密切相关;在分别循环加载和逐级递增循环加载路径下,该热塑性复合材料在各级加载阶段均表现出循环软化特性;在逐级递减循环加载路径下,复合材料在首级加载阶段亦表现出循环软化特性,但在后续加载阶段均表现出循环硬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麻织物 聚乙烯 热塑性复合材料 循环加载 加载路径 变形特性
下载PDF
冻融循环条件下粗粒料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16
作者 苏安双 王宇 +2 位作者 石北啸 李兆宇 郑健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66,共6页
为揭示粗粒料在冻融环境与复杂应力条件下的变形特性,采用大型三轴压缩试验与蠕变试验研究了粗粒料在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围压与应力水平下的变形特性与蠕变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未冻融粗粒料的应力应变曲线为应变硬化型曲线,在试验围压10... 为揭示粗粒料在冻融环境与复杂应力条件下的变形特性,采用大型三轴压缩试验与蠕变试验研究了粗粒料在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围压与应力水平下的变形特性与蠕变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未冻融粗粒料的应力应变曲线为应变硬化型曲线,在试验围压100~600 kPa范围内粗粒料剪切过程中均表现为剪胀性;冻融循环后初始弹性模量与破坏应力均呈下降趋势,200 kPa围压时,初始弹性模量降低20%,破坏应力降低37%,600 kPa围压时,初始弹性模量降低5%,破坏应力降低25%;冻融循环后粗粒料轴向蠕变应变随时间的发展为衰减型蠕变规律,轴向蠕变应变随冻融循环次数和应力水平的增大而逐渐增大,8次冻融循环后轴向蠕变应变明显增大;应力水平影响下的粗粒料蠕变时间曲线可采用指数函数形式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料 冻融循环 变形特性 蠕变特性
下载PDF
大厚度夯填黄土场地工后变形特性研究
17
作者 杨勇 范文 +2 位作者 徐张建 张海峰 赵治海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7-125,共9页
以陕北某黄土沟壑区高填方黄土场地为例,利用多重监测手段对填方体进行了长期、连续的变形监测,利用监测成果分别研究了夯填黄土场地地表和深部的沉降变形及水平位移变形特性。对影响沉降变形的压缩层厚度因素及时间因素进行分析,建立... 以陕北某黄土沟壑区高填方黄土场地为例,利用多重监测手段对填方体进行了长期、连续的变形监测,利用监测成果分别研究了夯填黄土场地地表和深部的沉降变形及水平位移变形特性。对影响沉降变形的压缩层厚度因素及时间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多因素沉降变形回归模型,讨论了以沉降变形速率作为稳定标准,不同填方厚度条件下的填方体沉降变形稳定时间。分析表明:分层强夯回填黄土场地的最终工后沉降量约为压缩层厚度的1.29‰,填方体的地表水平位移量较沉降变形量小,地表水平位移变形在方向上指向填方体临空面方向或填土厚度较大部位方向;在深层变形特性上,填方体表现出表层回弹、深部压缩的变形特性,填方体的深层水平位移表现出呈随深度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厚度夯填黄土场地 工后沉降 水平位移变形 变形特性
原文传递
碳纳米管增强粉煤灰泡沫混凝土的制备及变形特性
18
作者 李永靖 王松 +1 位作者 张淑坤 冯佃芝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5-183,共9页
为满足泡沫混凝土作为隧道围岩支护预留变形层填充介质力学性能要求,研制了一种微量碳纳米管增强粉煤灰泡沫混凝土(CNTAFC)的新型变形层填充材料。基于单因素分析,利用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建立CNTAFC抗压强度预测模型,对其制备... 为满足泡沫混凝土作为隧道围岩支护预留变形层填充介质力学性能要求,研制了一种微量碳纳米管增强粉煤灰泡沫混凝土(CNTAFC)的新型变形层填充材料。基于单因素分析,利用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建立CNTAFC抗压强度预测模型,对其制备参数进行优化。此外,联合单轴压缩试验与数字散斑采集技术,对CNTAFC试样的荷载变形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NTAFC抗压强度回归模型合理有效,当碳纳米管(CNTs)掺量0.13%,骨胶比24.75%,粉煤灰掺量70.57%时,其28 d抗压强度预测值最大为5.936 MPa,误差为2.54%;CNTAFC试样提高了峰值强度,延性增强,其平均峰后强度大于峰值强度的60%,峰后曲线应变范围占极限应变的30%以上,满足围岩卸压吸能材料的性能要求;CNTAFC变形局部化启动可分为应变条件和应力条件,且选择应变确定条件为宜;在变形局部化启动时,CNTAFC强度接近峰值强度,泊松比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碳纳米管 粉煤灰 制备 变形特性 响应面法 抗压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