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辛地区营26断层变换带形成机制模拟 被引量:7
1
作者 杨少春 白青林 +1 位作者 路智勇 汪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33,共9页
为了分析叠覆型断层变换带的形成机制,揭示变换带内断裂体系的发育规律,根据区域应力机制设计相应的张扭及底辟复合作用实验装置,从湿度不同的砂、黏土及砂泥混合物中选取微湿的细砂作为实验材料,并与应力场数值模拟相结合,对东营凹陷... 为了分析叠覆型断层变换带的形成机制,揭示变换带内断裂体系的发育规律,根据区域应力机制设计相应的张扭及底辟复合作用实验装置,从湿度不同的砂、黏土及砂泥混合物中选取微湿的细砂作为实验材料,并与应力场数值模拟相结合,对东营凹陷东辛地区营26变换带沙河街组沉积期进行构造物理模拟。结果表明:营1与营31断裂是沙河街组沉积前由NE10°的伸展作用同时形成的两条平行断裂,二者向两侧的伸展位移在叠覆带边缘诱导出一条与伸展方向呈50°斜交的张扭性变换断层,随着二者叠置程度的增大,变换断层的发育程度也增大。之后,区域性的右旋走滑运动形成一系列雁列式分布的变换断层,其优势走向与剪切应力场方向一致,后期的底辟作用加剧了断裂系统的复杂程度。断层的转折端、交汇和分叉处以及次级断层形成的局部小断块内,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差值较大,为低级序断层的优势发育区。另外,平面上斜交的剪切断层在不同方向的走滑活动造成的局部断块的掀斜运动加剧了低级序断层复杂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辛地区 营26断层变换 形成机制 应力场数值模拟 构造物理模拟 低级序断层 东营凹陷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雁列断层变换带发育特征及其控储作用--以古近系流沙港组一段重力流沉积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胡德胜 宫立园 +2 位作者 满晓 戴伊宁 柳智萱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59-1369,共11页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二号断裂带由一组雁列式正断层组成,断层相互叠接部位形成大型变换带,前人对该大型变换带的控储作用一直缺乏系统的研究。以三维地震和钻井资料为研究基础,对二号断裂变换带的展布特征、演化过程及控储作用开展了...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二号断裂带由一组雁列式正断层组成,断层相互叠接部位形成大型变换带,前人对该大型变换带的控储作用一直缺乏系统的研究。以三维地震和钻井资料为研究基础,对二号断裂变换带的展布特征、演化过程及控储作用开展了系统分析。二号断裂主要受新生代两期伸展活动的影响:早始新世,受北西-南东向伸展应力控制,基底断层复活,形成北东向的单一、连续大断层;渐新世中、晚期,伸展应力转为近南北向,基底断层活动减弱,上部盖层内发育分段式、雁列式断层,断层联接部位形成变换斜坡,并控制了B洼流沙港组一段的重力流沉积体发育。西北物源大型三角洲经由各分段断层间的变换斜坡进入B洼,在重力作用下发生二次搬运形成富砂湖底扇,钻井证实B洼流沙港组一段重力流沉积体呈北东向平行于二号雁列式断裂分布,沉积类型主要为砂质碎屑流。该认识为深洼带流沙港组一段岩性圈闭的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底扇 重力流沉积 断层变换 岩性圈闭 涠西南凹陷 北部湾盆地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宝岛变换带的特征、类型及其成因机制 被引量:18
3
作者 童亨茂 范彩伟 +2 位作者 童传新 宋鹏 张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97-905,共9页
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的构造解析和方差体切片,对琼东南盆地宝岛变换带的三维结构进行了解剖,揭示该变换带具有"结构复杂"、"多个段落"、"多期活动"、"复式位移传递"等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指... 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的构造解析和方差体切片,对琼东南盆地宝岛变换带的三维结构进行了解剖,揭示该变换带具有"结构复杂"、"多个段落"、"多期活动"、"复式位移传递"等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指出裂陷盆地存在比经典变换带更为复杂的变换带类型——复式变换构造带,并结合经典变换带的分类,提出了裂陷盆地变换构造带新的分类方案。最后,提出了裂陷盆地变换构造的两种成因类型:"先存构造活动型"(宝岛型)和"先存构造控制型"(Morley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存构造 变换构造 变换断层 变换 琼东南盆地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变换构造特征及其成藏意义 被引量:53
4
作者 杨明慧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6-823,共8页
依据前人对变换构造的分类研究,分析了渤海湾盆地变换构造的特征。将渤海湾盆地变换构造分为变换带和变换断层两种类型:一般表现为变换带样式,尤其是在盆地或坳陷层次;而变换断层仅在局部的控凹层次上有所体现。高级别的变换带大多数是... 依据前人对变换构造的分类研究,分析了渤海湾盆地变换构造的特征。将渤海湾盆地变换构造分为变换带和变换断层两种类型:一般表现为变换带样式,尤其是在盆地或坳陷层次;而变换断层仅在局部的控凹层次上有所体现。高级别的变换带大多数是由一系列不同类型的传递斜坡横向串联而成,间或发育变换断层。北西西—北西向的变换构造是渤海湾盆地"南北分块"构造格局的主控构造样式,而渤海湾盆地油气储量的差异与变换构造控制的富生烃凹陷及洼陷分布有关。变换构造控制的古地形和富砂水系通道有利于形成岩性油气藏,变换构造邻区的高部位则是发现(潜山)构造油气藏的重要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 变换断层 变换构造 油气成藏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北部地区变换带构造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赵海涛 童亨茂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20,共10页
根据地震反射资料和断裂特征对琼东南盆地北部进行变换带的划分并分析其构造特征及地质意义。结果表明北部地区由松西—松东和宝岛变换带2个堑间变换带分为北断南超型崖北—松西半地堑、南断北超型松东半地堑和宝岛凹陷北斜坡南倾断阶3... 根据地震反射资料和断裂特征对琼东南盆地北部进行变换带的划分并分析其构造特征及地质意义。结果表明北部地区由松西—松东和宝岛变换带2个堑间变换带分为北断南超型崖北—松西半地堑、南断北超型松东半地堑和宝岛凹陷北斜坡南倾断阶3个不同类型的构造单元;根据边界断层和凹陷内部断层特征可划分出9个断层域和6个不同类型的断层域间变换带;琼东南盆地北部地区变换带呈近南北走向,宽度范围在T010反射层为2~14.8 km,剖面上普遍表现为低凸起形态;研究区变换带形成和演化主要与基底先存构造、断层分段生长和伸展方向以及伸展量有关;琼东南盆地北部地区构造格局主要是在南海晚渐新世南北向扩张作用下形成的;变换带在盆地演化过程中与主要伸展方向存在趋同的趋势;变换带发育时期处于紧邻生油凹陷的古构造高部位以及良好的储集条件,使其成为研究区有利油气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变换 变换断层 断层 先存构造 断层生长
下载PDF
走滑断层研究进展及启示 被引量:14
6
作者 肖坤泽 童亨茂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20年第2期151-166,共16页
自走滑断层概念提出之后,走滑断层在地质科学研究上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并在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及其构造意义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认识,使得走滑断层的研究得到快速的发展,但其分类及其成因机制分析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走滑断层... 自走滑断层概念提出之后,走滑断层在地质科学研究上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并在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及其构造意义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认识,使得走滑断层的研究得到快速的发展,但其分类及其成因机制分析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走滑断层相关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文章对走滑断层原理、概念和相关术语发展历程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也对走滑断层的位移特征、识别标志、力学性质、走滑派生或伴生构造、走滑盆地特征、走滑断层分类及走滑断层实例等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走滑断层的力学机制,提出走滑断层新分类方式,并运用新的分类方式进一步对美国西海岸圣安德列斯断层、新西兰的阿尔卑斯断层和中国著名的郯庐断裂带以及阿尔金断裂带等典型断层进行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层 分类 动力学 转换断层 复式变换断层
下载PDF
东营凹陷平南—石村变换构造发育特征及其定量表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林 吴智平 +4 位作者 李伟 王光增 张琦 贾海波 代磊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5-371,共7页
同向超接型变换构造往往是由同向趋近型变换构造发育而来,当主干断裂的叠置部分较大时,其内部会受到与区域伸展方向一致的局部拉张作用,产生与主干断裂平行的纵向变换断层。根据区域伸展量守恒原理,结合同向超接型变换构造的发育特征及... 同向超接型变换构造往往是由同向趋近型变换构造发育而来,当主干断裂的叠置部分较大时,其内部会受到与区域伸展方向一致的局部拉张作用,产生与主干断裂平行的纵向变换断层。根据区域伸展量守恒原理,结合同向超接型变换构造的发育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提出了"变换强度"(transfer degree)的计算公式来定量表征变换构造对主干断裂的调节程度,并将变换强度定义为变换构造的伸展量与主干断层最大水平位移量的比值;为了减小统计过程中的误差,采用了主干断层及其末端的水平位移为参数进行了变换强度的计算。该文选取了东营凹陷西部的平南—石村同向超接型变换构造为典型实例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平衡剖面技术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二者吻合度好,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其他类型变换构造的定量表征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强度 同向超接型变换构造 主干断层 变换断层 东营凹陷
下载PDF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走滑断裂的分布、类型与成因 被引量:7
8
作者 梁瀚 唐浩 +4 位作者 冉崎 陈康 马兵山 黄天俊 邬光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09-2620,共12页
近期研究发现四川克拉通盆地内存在走滑断裂,是断控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有利新领域,走滑断裂的分布与成因对油气目标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川中地区走滑断裂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分析走滑断裂的分布与成因类型,并探讨走滑断裂的形... 近期研究发现四川克拉通盆地内存在走滑断裂,是断控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有利新领域,走滑断裂的分布与成因对油气目标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川中地区走滑断裂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分析走滑断裂的分布与成因类型,并探讨走滑断裂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川中地区发育北西走向为主的大型板内走滑断裂系统,主要分布在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二叠系—三叠系。剖面上走滑断裂多呈直立型与花状构造,平面上呈雁列/斜列与线性构造,一系列断片断续分布,断裂样式多样,且不同层位断裂的样式具有差异性。根据走滑断裂垂向分布特征及样式差异,厘定走滑断裂初始形成于震旦系灯影组沉积晚期,是调节震旦纪近南北走向“裂陷槽”的伸展变形的变换断层。受控于板块斜向伸展的动力学机制与基底北西向先存断裂薄弱带的岩石物理机制,形成了四川克拉通盆地内广泛分布的前寒武纪走滑断裂系统。结果揭示克拉通盆地可能广泛发育调节板内伸展变形的走滑断裂系统,不同于常规的板缘与板内走滑断裂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 构造特征 成因机制 变换断层 克拉通盆地
下载PDF
前陆沉积与变形对郯庐断裂带同造山运动的制约 被引量:67
9
作者 朱光 王勇生 +3 位作者 王道轩 牛漫兰 刘国生 谢成龙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2-121,共20页
郯庐断裂带两侧的前陆沉积及其变形现象,揭示了该断裂带同造山活动的大量信息。合肥盆地东侧的郯庐断裂带旁,侏罗系沉积时出现了沉降中心与边缘相,显示这期间郯庐断裂带所处的张八岭隆起已移位至盆地东侧。砂岩的端元组份分析与碎屑白... 郯庐断裂带两侧的前陆沉积及其变形现象,揭示了该断裂带同造山活动的大量信息。合肥盆地东侧的郯庐断裂带旁,侏罗系沉积时出现了沉降中心与边缘相,显示这期间郯庐断裂带所处的张八岭隆起已移位至盆地东侧。砂岩的端元组份分析与碎屑白云母的电子探针分析显示,下扬子地区弧形展布的黄马青群与象山群前陆沉积的物源区为大别—苏鲁造山带,属于原地沉积,表明造山期郯庐断裂带已经出现。大别与苏鲁造山带周边都出现了强烈的前陆褶皱冲断带。合肥盆地前侏罗系基底上印支期的逆冲断层,在郯庐断裂带旁侧明显增多,指示该断裂带曾发生过同造山活动。下扬子地区前陆构造走向向郯庐断裂带方向偏转,反映它们形成时受到了郯庐断裂带左旋走滑运动的影响。这一系列前陆沉积与变形特征,指示郯庐断裂带在华北与华南板块的碰撞造山中以陆内变换断层的型式出现。该断裂带造山期运动中,东盘为主动盘,并发生了显著的逆时针旋转。独特的徐宿弧形逆冲—推覆构造,表明造山期郯庐断裂带左行平移幅度达350km。在该断裂带早白垩世的第二次平移中,断裂带向北延伸,又发生了约200km的左行平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大别——苏鲁造山带 前陆沉积 前陆变形 变换断层
下载PDF
金湖凹陷断裂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38
10
作者 能源 漆家福 +3 位作者 张春峰 张克鑫 任红民 郑元财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23,共8页
金湖凹陷自晚白垩世-新生代发育复杂断裂系统,在统一应力场的作用下凹陷内形成伸展断裂、走滑断裂和挤压断裂。断裂系统的演化分为初始伸展、继承伸展、强烈伸展和走滑叠加四个阶段。初始伸展阶段凹陷伸展作用较弱,除主边界断层外,其他... 金湖凹陷自晚白垩世-新生代发育复杂断裂系统,在统一应力场的作用下凹陷内形成伸展断裂、走滑断裂和挤压断裂。断裂系统的演化分为初始伸展、继承伸展、强烈伸展和走滑叠加四个阶段。初始伸展阶段凹陷伸展作用较弱,除主边界断层外,其他断层对沉积地层控制作用较弱;继承伸展阶段,凹陷持续伸展,部分早期断层停止活动;强烈伸展阶段,构造活动集中于主断层之上,形成主要沉积凹陷;走滑叠加阶段,凹陷内断层发生右旋走滑作用,在伸展构造之上叠加了走滑构造,该构造运动奠定了金湖凹陷现今的构造格局。杨村断层和石港断层为受基底断层控制的持续活动断层,而铜城断层是晚期形成调节石港断层和杨村断层走滑应力的变换断层。断裂活动受区域应力场和基底先存断裂的共同控制,表现为两期构造的叠加。两期构造运动控制了金湖凹陷油气的形成、运移和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湖凹陷 晚白垩世-新生代 断裂系统 伸展与走滑作用 变换断层
下载PDF
高邮凹陷构造转换带特征及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季红军 吴敏 +2 位作者 沈荣 李代杰 马捷 《复杂油气藏》 2014年第1期13-16,共4页
在伸展盆地中,构造转换带对油气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往往是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在简化构造转换带概念基础上,分不同构造层对研究区构造转换带进行系统识别、特征分析及形成机制研究;综合钻井、地震及油藏资料,总结了高邮凹陷构造转换带... 在伸展盆地中,构造转换带对油气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往往是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在简化构造转换带概念基础上,分不同构造层对研究区构造转换带进行系统识别、特征分析及形成机制研究;综合钻井、地震及油藏资料,总结了高邮凹陷构造转换带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研究认为高邮凹陷构造转换带主要发育形式为走向斜坡、横向低凸起及变换断层,对沉积砂体展布、圈闭及油气运移聚集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是下步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转换带 走向斜坡 横向低凸起 变换断层 油气聚集 高邮凹陷
下载PDF
伸展区调节构造的类型及其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绍臣 谭兆宾 +1 位作者 罗鹏飞 刘宝成 《中州煤炭》 2015年第8期112-115,共4页
对调节构造的涵义、类型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案,将将调节构造分为变(或转)换断层和传递带2大类,并依据其对构造单元的控制作用进行级次划分;而传递带按形态又可分为"凸起、斜坡、地垒、地堑、断阶"5种类型。依据... 对调节构造的涵义、类型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案,将将调节构造分为变(或转)换断层和传递带2大类,并依据其对构造单元的控制作用进行级次划分;而传递带按形态又可分为"凸起、斜坡、地垒、地堑、断阶"5种类型。依据海拉尔盆地的实际资料,详细分析了变换断层和传递带的特征及其鉴定标志;探讨了调节构造的成因,认为盆地基底结构的差异可能是一、二级调节构造形成的主要因素;最后分析了调节构造与油气的关系。该研究成果对伸展盆地构造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区 调节构造 变换断层 传递带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南堡凹陷北端古近系地层构造解析——断层链接处“变换生长”现象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晓文 常迪 +2 位作者 施尚明 何春波 魏华彬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87-1294,共8页
选择构造位置最为典型的南堡凹陷北端作为研究区,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成果,针对不同时期开展了活动断裂分析、沉降中心位置分析等工作.明确了研究区沙三期主控断层活动强度最大位置走向与次级活动断层主要走向均为北东向,至沙一期... 选择构造位置最为典型的南堡凹陷北端作为研究区,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成果,针对不同时期开展了活动断裂分析、沉降中心位置分析等工作.明确了研究区沙三期主控断层活动强度最大位置走向与次级活动断层主要走向均为北东向,至沙一期转变为近东西向.通过观察主控断层的三维空间形态,提出西南庄断层和柏各庄断层链接处存在"变换生长"现象,表现为断层深部连续、至浅部分开,且走向发生改变.同时指出与先存断层走向相差近45°方向的伸展应力条件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揭示了该区域应力体制转换后的性质为南北向伸展而非走滑.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在沙三期的应力体制为强烈的北西-南东向伸展;沙二时期为应力体制过渡时的平静期(剥蚀期);从沙一期开始应力体制变为强烈的南北向伸展,并派生出走滑分量;东营期后强度减弱.南堡凹陷与研究区应力体制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堡凹陷 柏各庄断层 西南庄断层 构造解析 伸展构造 断层变换生长”现象
原文传递
Properties of an improved Gabor wavelet transform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seismic signal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14
作者 Ji Zhan-Huai Yan Sheng-Gang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17年第4期529-542,621,共15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tical study of the complete transform of improved Gabor wavelets (IGWs), and discusses its application to the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seismic signals. The complete Gabor wavelet ...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tical study of the complete transform of improved Gabor wavelets (IGWs), and discusses its application to the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seismic signals. The complete Gabor wavelet transform has the following properties. First, unlike the conventional transform, the improved Gabor wavelet transform (IGWT) maps time domain signals to the time-frequency domain instead of the time-scale domain. Second, the IGW's dominant frequency is fixed, so the transform can perform signal frequency division, where the dominant frequency components of the extracted sub-band signal carry essentially the same information as the corresponding components of the original signal, and the sub- band signal bandwidth can be regulated effectively by the transform's resolution factor. Third, a time-frequency filter consisting of an IGWT and its inverse transform can accurately locate target areas in the time-frequency field and perform filtering in a given time-frequency range. The complete IGW transform's properties are investigated using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nd test cases, showing positive results for seismic signal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such as enhancing seismic signal resolution, permitting signal frequency division, and allowing small faults to be ident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signal inverse transform Gabor wavelet transform FAULTS RESOLUTIONS instantaneous phase
下载PDF
Lamb Wave Arrival Time Extraction Using Hilbert-Huang Transform for Improved Tomography Image
15
作者 张海燕 孙修立 樊仕轩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9年第5期503-508,共6页
Travel time Lamb wave tomography has been shown to be an effective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NDE) technique for plate-like structures. The methods used previously to extract arrival times of the fastest or multi La... Travel time Lamb wave tomography has been shown to be an effective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NDE) technique for plate-like structures. The methods used previously to extract arrival times of the fastest or multi Lamb wave modes are mostly based on various timefrequency methods such as Wigner-Ville distribution, 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 and recently explored wavelet transform(WT). Frankly speaking, uses of these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s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arrival time extraction to a great extent relative to directly extract arrival times in time-domain from Lamb waveforms. 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 is also an efficient way for analyzing and processing non-stationary signals. The resolving power of time and frequency is restricted from Heisenberg principle in wavelet analysis, while in HHT, the time resolving power is precise and steady, and frequency resolving power is adaptive according to signal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s. Conclusion can be made that the HI-IT method is more adaptive than WT anal;/sis in ~.!~M~ zing non-stationary signals. Based on the abo~, ~tiaf method is attempted to extract arrival times from Lamb waveforms in this paper. The Lamb wave tomography images generated with arrival times from HHT method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W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method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tomography image, which demonstrates the applicability of HHT method in extracting arrival times of Lamb wa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b waves TOMOGRAPHY Hilbert-Huang transform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下载PDF
The Rotational Structure along the Eastern Segment of the Altyn Tagh Fault and Its Implications in Dynamics
16
作者 WangPing LuYanchou ChenJie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4年第4期327-336,共10页
As a result of the left-lateral strike-slipping of the Altyn Tagh fault in Neotectonic period, a contra-rotational structure, namely the Zhaobishan vortex structure, has developed at the juncture of the main Altyn Tag... As a result of the left-lateral strike-slipping of the Altyn Tagh fault in Neotectonic period, a contra-rotational structure, namely the Zhaobishan vortex structure, has developed at the juncture of the main Altyn Tagh fault and the northern fringe fault of the Qilian Mountains. Preliminary analysis on the de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Zhaobishan vortex structure.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previous data, suggests that the tectonic transform between the Altyn Tagh fault and the northern fringe fault of the Qilian Mountains attributes to the deformation of the rotational structure. The existence of a series of rotational structures along the Altyn Tagh fault and on the northeastern edge of the Qinghai-Xizang(Tibet) plateau indicate that as the substance in the northern Qinghai-Xizang (Tibet) plateau moves clockwise around the eastern tectonic knot of the Himalayas, rotational structures become the principal mode on the northern marginal zone of the Plateau of transforming and absorbing tectonic de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Altyn Tagh fault Tectonic transform Zhaobishan vortex structure Northern marginal zone of Qinghai-Xizang (Tibet) Plateau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